【精选】七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练习(解析版)

合集下载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08解一元一次方程(40题)专项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08解一元一次方程(40题)专项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08 解一元一次方程(40题) 专项训练1.(2022·河南周口·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2(3)37(1)3x x x +-=--; (2)3151123y y +-=+2.(2022·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解下列方程:(1)4x ﹣3=2(x ﹣1)(2)152126x x -+-=3.(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2(1)129x x --=; (2)13124x x +--=1.【答案】(1)2x =-;(2)1x =-.【分析】(1)依次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答案,(2)依次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答案.(1)解:去括号得:22129x x --=,移项得:29212x x -=+,合并同类项得:714x -=,系数化为1得:2x =-,(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4得:2(1)(31)4x x +--=,去括号得:22314x x +-+=,移项得:23412x x -=--,合并同类项得:1x -=,系数化为1得:1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2022·浙江丽水·七年级期末)解下列方程(1)3x +1=-2 (2)13132y y -+=-5.(2022·黑龙江·七年级期末)解下列方程:(1)862(64)x x x =--(2)231147x x +--=【答案】(1)x =2 (2)x =-2【分析】(1)先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1)解:去括号得:8x =6x +8x -12移项得:8x -6x -8x =-12合并同类项得:-6x =-12系数化为1得:x =2(2)解:去分母得:7(x +2)-4(3x -1)=28去括号得:7x+14-12x +4=28移项得:7x -12x =28-14-4合并同类项得:-5x =10系数化为1得:x =-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题步骤并小心计算是解题关键.6.(2022·福建泉州·七年级期末)解方程:714(10)3x x --=-.【答案】10x =【分析】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求解即可.【详解】解:去分母得:()()371210x x --=-,去括号得:3712120x x -+=-,移项得:1212037x x --=---,合并同类项得:13130x -=-,系数化为1得:10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7.(2022·河北·涿州市七年级期末)解一元一次方程(1)0.50.7 6.5 1.3x x -=-(2)1123x x --=8.(2022·陕西渭南·七年级期末)解方程:5144123x x x --+=-.9.(2022·四川眉山·七年级期末)解方程:213134x x -+-=10.(2022·河南郑州·七年级期末)解下列方程:(1)2(32)14x -=(2)13735x x x -+-=-【答案】(1)3x =(2)7x =【分析】(1)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 1;(2)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 1.(1)解:去括号,可得:6414x -=,移项,合并同类项:618x =,系数化为1,可得:3x =;(2)解:去分母,可得:155(1)7153(3)x x x --=´-+,去括号,可得:155510539x 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1391x =,系数化为1,可得:7x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1.(2022·新疆塔城·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73326x x -+=(2)16136x x x -+-=-【答案】(1)6x =- (2)2x =【分析】(1)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化系数为1即可;(2)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化系数为1.(1)解:7966x x --=212x -=6x =-.(2)解:()()62166x x x --=-+714x -=-2x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涉及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12.(2022·福建泉州·七年级期末)解方程:2141126x x +--=.【答案】x =1【分析】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去分母,得:3(2x +1)﹣(4x ﹣1)=6,去括号,得:6x +3﹣4x +1=6,移项,得:6x ﹣4x =6﹣3﹣1,合并同类项,得:2x =2,系数化为1,得:x =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3.(2022·四川广安·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43204x x --=(2)2151136x x +--=14.(2022·黑龙江绥化·期末)解方程.(1)32185525x += (2)311043x x -=15.(2022·四川广元·七年级期末)解方程:21252x x x +--=-.16.(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解下列方程:①2342x x -=- ②123123x x +--=.17.(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解方程:312123x x x ---+=.18.(2022·安徽阜阳·七年级期末)2121134-+=-x x .19.(2022·贵州毕节·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2(3)3(1)6x x -+-=(2)123126x x +--=【答案】(1)3x = (2)0x =20.(2022·黑龙江大庆·期末)解方程:(1)3(x ﹣2)=2﹣5(x ﹣2); (2)223146x x +--=21.(2022·河南许昌·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83(21)172(3)--=++x x(2)14527-+-=-x x x22.(2022·宁夏·七年级期末)解下列方程:(1)5(2)3(21)7x x +--=(2)123123x x +--=23.(2022·陕西·西安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3x ﹣2(10﹣x )=5;(2)123146x x +--=.【答案】(1)x =5; (2)x =-3【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1)解:去括号得:3x -20+2x =5,移项合并得:5x =25,解得:x =5;(2)去分母得:3x +3-4x +6=12,移项合并得:-x =3,解得:x =-3;【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解本题的关键.24.(2022·辽宁·朝阳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2(21)37x x -=-; (2)341125x x -+-=.25.(2022·海南·七年级期末)解下列方程:(1)()()4321x x -+=-; (2)2543137x x +--=.26.(2022·安徽·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23152x x -+-=27.(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1)()()73124x x -+=- (2)121123x x --+=【答案】(1)4x =-(2)5x =【分析】(1)根据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2)根据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28.(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31241x x +=-; (2)5121136x x +--=.29.(2022·云南临沧·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4x -4=6-x(2)142123x x ---=【答案】(1)2(2)-1【分析】(1)根据解方程的步骤求解即可;(2)根据解方程的步骤求解即可.(1)解:4x -4=6-x ,移项得4x +x =6+4,合并同类项得5x =10,系数化1得x =2;(2)解:去分母得 3(x -1)-2(4x -2)=6,去括号得 3x -3-8x +4=6,移项合并得 -5x =5,系数化1得 x =-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步骤.30.(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解下列方程:(1)32(3)23(21)--=--x x(2)332164x x +-=-31.(2022·福建龙岩·七年级期末)解方程:(1)6742x x -=-;(2)3157146y y --=+.32.(2022·山东威海·期末)解方程:(1)42(4)2(1)x x -+=-; (2)121(7)(5)352x x +=--; (3)0.30.40.50.220.20.3x x --+=.33.(2022·山东烟台·期末)解方程:(1)0.170.210.70.03x x--=(2)31423x x--+=∴x =7.【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关键.34.(2022·山东济南·期末)解方程:(1)51263x x x +--=- (2)20.820.50.4x x --=35.(2022·吉林四平·七年级期末)某同学解方程12324x x +-=+的过程如下,请仔细阅读,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解:去分母,得()()2123x x +=-+.(第一步)去括号,得2223x x +=-+.(第二步)移项,得2223x x +=-+.(第三步)合并同类项,得33x =.(第四步)系数化为1,得1x =.(第五步)(1)该同学解答过程从第___________步开始出错,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答案】(1)一,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见解析.【分析】(1)观察第一步,可得结论;(2)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即可.(1)解:方程去分母,得2(x +1)=(2-x )+12,所以该同学从第一步就出错了,错误的原因是去分母时,不含分母的项漏乘了.故答案为:一,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解:去分母,得2(x +1)=(2-x )+12,去括号,得2x +2=2-x +12,移项,得2x +x =2-2+12,合并同类项,得3x =12,系数化为1,得x =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6.(2022·河南开封·七年级期末)下面是某同学解方程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解方程:51263x x x +--=-解:去分母,得()()125621x x x -+=--………………第一步去括号,得125622x x x -+=-+ ……………………第二步移项,得621252x x x --+=--+ ……………………第三步合并同类项,得515x -=- ………………………………第四步系数化为1,得3x = ………………………………………第五步(1)任务一:填空:①以上解方程步骤中,第一步去分母的依据是___.②第___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2)任务二:请写出本题正确的解题过程.(3)任务三:请你根据平时的学习经验,在解方程时还需注意的事项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①等式的基本性质二;②二,去括号时没有变符号;(2)1x =(3)去分母时要注意每一项都要乘到,(答案不唯一,合理就行)【分析】(1)观察这位同学解方程的步骤,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去括号可进行求解;(2)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可直接进行求解;37.(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方程的求解过程:解方程:31421 25x x-+=-解15x﹣5=8x+4﹣1,(第一步)15x﹣8x=4﹣1+5,(第二步)7x=8,(第三步)78x=.(第四步)上面的求解过程从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 ;此方程正确的解为 .38.(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计算题3157146x x ---=,甲、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分别如下:甲同学:解方程3157146x x ---=.解:3157121121246x x --´-´=´ 第①步3(31)122(57)x x --=- 第②步3112107x x --=- 第③步3107112x x -=-++ 第④步76x -= 第⑤步67x =-. 第⑥步乙同学:解方程3157146x x ---=.解:31571211246x x --´-=´ 第①步3(31)12(57)x x --=- 第②步3311014x x --=- 第③步3101413x x -=-++ 第④步710x -=- 第⑤步107x =-. 第⑥步老师发现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都有错误,请回答以下问题:(1)甲同学的解答过程从第__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填序号);(2)乙同学的解答过程从第__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填序号);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答案】(1)③(2)①,错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漏乘)(3)1x =-【分析】准确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即可得出答案.39.(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解方程:213x +﹣1016x +=1.甲、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如下甲同学:解:213x +×6﹣1016x +×6=1第①步2(2x +1)﹣10x +1=1⋯⋯第②步4x +2﹣10x +1=1⋯⋯第③步4x ﹣10x =1﹣2﹣1⋯⋯第④步﹣6x =﹣2⋯⋯第⑤步x =13……第⑥步乙同学:解:426x +﹣1016x +=1⋯⋯第①步421016x x +-+=1⋯⋯第②步636x -+=1⋯⋯第③步﹣6x +3=6⋯⋯第④步﹣6x =3⋯⋯第⑤步x =﹣12⋯⋯第⑥步老师发现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都有错误.(1)请你指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从哪一步开始出错,甲:第 步,乙:第 步(填序号);(2)请你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40.(2022·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在解方程231136x x -=-时,小元同学的解法如下: 41(31)x x =--……第①步4131x x =--……第②步70x =……第③步0x =……第④步小元同学的解法正确吗?若不正确,请指出他在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答案】小元同学的解法不正确,①,正确的解题过程见解析【分析】他在第①步开始出现错误,应该是:4x =6-(3x -1),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即可.【详解】解:小元同学的解法不正确,他在第①步开始出现错误,正确的解题过程如下:去分母得:46(31)x x =--,去括号得:4631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7x = 解得:1x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一元一次方程》-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题(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一元一次方程》-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标价为200元,按标价的五折销售,仍可获利20元,则这件商品的进价为()A.120元B.100元C.80元D.60元C解析:C【详解】解:设该商品的进价为x元/件,依题意得:(x+20)÷510=200,解得:x=80.∴该商品的进价为80元/件.故选C.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a=b,则a−3=b−3B.若a=b,则7a−1=7b−1C.若a=b,则ac2+1=bc2+1D.若ac2=bc2,则a=b 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 若a=b,则a−3=b−3,正确;B. 若a=b,则7a−1=7b−1,正确;C. 若a=b,则ac2+1=bc2+1,正确;D. 当c=0时,若ac2=bc2,a就不一定等于b,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等式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3.一游泳池计划注入一定体积的水,按每小时500立方米的速度注水,注水2小时,注水口发生故障,停止注水,经20分钟抢修后,注水速度比原来提高了20%,结果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10分钟完成注水任务,则计划注入水的体积为()A.34000m B.32500m C.32000m D.3500m B解析:B【分析】设计划注入水的时间为x小时,根据“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10分钟完成注水任务”列出方程并解答.【详解】设计划注入水的时间为x小时,依题意得:()20105002+5001+2025006060x x ⎛⎫⨯⨯---= ⎪⎝⎭%, 解得x=5.5×500=2500,即计划注入水的体积为2500立方米.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售价均为135元,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一件亏本25%,则在这次买卖中他( )A .不赚不赔B .赚9元C .赔18元D .赚18元C 解析:C【分析】要知道赔赚,就要先算出两件衣服的原价,要算出原价就要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在这次买卖中原价都是x ,则可列方程:(1+25%)x =135,解得:x =108,比较可知,第一件赚了27元;第二件可列方程:(1﹣25%)x =135,解得:x =180,比较可知亏了45元,两件相比则一共亏了45﹣27=18元.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白盈利与亏本的含义,准确列出计算式,计算结果,难度一般.5.把方程112x =变形为2x =,其依据是( ) A .等式的性质1B .等式的性质2C .乘法结合律D .乘法分配律B 解析:B【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原式进行分析即可.【详解】将原方程两边都乘2,得2x =,这是依据等式的性质2.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 6.某种高端品牌的家用电器,若按标价打八折销售该电器一件,则可获纯利润500元,其利润率为20%,则该电器的标价为( )A .3750元B .4000元C .4250元D .3500元A 解析:A【分析】先根据利润=20%×成本,设未知数解方程求出成本,再用售价÷8折=标价解答即可.【详解】解:设该电器的成本为x 元.依题意,得50020%x =,解得2500x =.所以该电器的标价为(2500500)0.83750+÷=(元).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整式mx n +的值随x 的取值不同而不同,下表是当x 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整式的值.则关于x 的方程8mx n --=的解为( )A .1x =-B .0x =C .1x =D .2x = A解析:A【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方程组,求出m 、n 的值,再代入求出x 即可.【详解】根据表格可知0x =时,4mx n +=-,所以4n =-.2x =时,4mx n +=,所以244m -=,移项得244m =+,合并同类项,得28m =系数化为1,得4m =.所以原方程为448x -+=,移项,得484x -=-.合并同类项,得44x -=系数化为1,得1x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求出m 、n 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 8.如图,将长和宽分别是 a ,b 的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 x 的正方形.用含 a ,b ,x 的代数式表示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为( ) A .ab+2x 2B .ab ﹣2x 2C .ab+4x 2D .ab ﹣4x 2D解析:D【分析】 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列式即可.【详解】∵长方形的面积为ab ,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x 2,∴剩余部分的面积为:ab-4x 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解题关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c =b c ,则a=bB .若-12x=4y ,则x=-2y C .若ax=bx ,则a=bD .若a 2=b 2,则a=b A解析:A【分析】按照分式和整式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 解:A .因为C 做分母,不能为0,所以a=b ;B .若-x=4y ,则x=-8y ;C .当x=0的时候,不论a ,b 为何数,00a b ⨯=⨯,但是a 不一定等于b ;D .a 和b 可以互为相反数.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和分式的性质,掌握整式和分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某项工作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若甲先做1天,然后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作,若甲一共做了x 天,则所列方程为( )A .1146x x ++=B .1146x x ++=C .1146x x -+=D .111446x x +++= C 解析:C【分析】首先要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甲完成的工作量+乙完成的工作量=总的工作量,根据题意我们可以设总的工作量为单位“1“,根据效率×时间=工作量的等式,分别用式子表示甲乙的工作量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设甲一共做了x 天,则乙一共做了(x−1)天.可设工程总量为1,则甲的工作效率为14 ,乙的工作效率为16. 那么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1146x x -+=,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列出方程.11.已知方程(1)30m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 )A .±1B .1C .-1D .0或1C 解析:C【分析】直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方程(1)30m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m =,10m -≠,解得:1m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正确把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2.若4a ﹣9与3a ﹣5互为相反数,则a 2﹣2a+1的值为( )A .1B .﹣1C .2D .0A 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4a-9与3a-5互为相反数,∴4a-9+3a-5=0,解得:a=2,∴=1,故选A .考点:1.解一元一次方程;2.相反数;3.代数式求值.13.若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 ,它的面积就增加39cm ,则正方形的边长原来是( ) A .8cmB .6cmC .5cmD .10cm C 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39,解得:x=5.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4.四位同学解方程x−13−x+26=4−x2,去分母分别得到下面四个方程:①2x−2−x+2=12−3x;②2x−2−x−2=12−3x;③2(x−1)−(x+2)=3(4−x);④2(x−1)−2(x+2)=3(4−x).其中错误的是()A.②B.③C.②③D.①④D解析:D【解析】【分析】把分母中的根式化去的过程称为分母有理化,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6,因此两边同时乘6;把得到的方程去括号得到另一个形式的方程,由此判断.【详解】把分母中的根式化去的过程称为分母有理化,分母的最简公分母是6,则两边同时乘6得:2(x-1)-(x+2)=3(4-x),故③正确;去括号得:2x-2-x-2=12-3x,故②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5.若代数式x+2的值为1,则x等于( )A.1 B.-1 C.3 D.-3B解析:B【分析】列方程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知x+2=1,解得x=-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题目简单.16.如图,每个圆纸片的面积都是30,圆纸片A与B,B与C,C与A的重叠面积分别为6,8,5,三个圆纸片覆盖的总面积为73,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A.54 B.56 C.58 D.69C解析:C【分析】根据图形可知:三个圆纸片覆盖的总面积+A与B的重叠面积+B与C的重叠面积+C与A 的重叠面积−A、B、C共同重叠面积=每个圆纸片的面积×3,由此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出A、B 、C 共同重叠面积,从而求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设三个圆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为x ,则73+6+8+5−x =30×3,得x =2.所以三个圆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73−(6+8+5−2×2)=58.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式子,再求解.1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6天完成.现由甲先做2天,乙再加入合做,完成这项工程共需多少天?若设完成这项工程共需x 天,依题意可得方程( ) A .106x x +=1 B .22106x x +-+=1 C .2106x x -+=1 D .222106x x x --++=1C解析:C【分析】设总工作量为1,从而可得甲、乙的工作效率,再根据“甲完成的工作量+乙完成的工作量1=”建立方程即可得.【详解】设总工作量为1,则甲的工作效率为110,乙的工作效率为16, 若设完成这项工程共需x 天,则甲工作的天数为x 天,乙工作的天数为(2)x -天, 由题意得:21106x x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读懂题意,正确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8.把方程10.58160.60.9x x -++=的分母化为整数,结果应为( ) A .1581669x x -++= B .10105801669x x -++=C .101058016069x x -+-=D .15816069x x -++= B 解析:B【分析】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已知方程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 把方程10.58160.60.9x x -++=的分母化为整数,结果应为: 10105801669x x -++=.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全部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19.下列各题正确的是( )A .由743x x =-移项得743x x -=B .由213132x x --=+去分母得()()221133x x -=+- C .由()()221331x x ---=去括号得42391x x ---=D .由()217x x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 D解析:D【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计算,并判断.【详解】A 、由743x x =-移项得743x x -=-,故错误;B 、由213132x x --=+去分母得()()221633x x -=+-,故错误; C 、由()()221331x x ---=去括号得42391x x --+=,故错误;D 、由()217x x +=+去括号得:227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故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注意移项要变号,但没移的不变;去分母时,常数项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号的,括号里各项都要变号. 20.某人连续休假4天,这四天的日期之和是74,他休假第一天的日期是( ) A .17号B .18号C .19号D .20号A解析:A【解析】【分析】设休假第一天日期为x号,则其余三天的日期为(x+1),(x+2),(x+3),根据四天的日期之和为74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详解】解:设休假第一天日期为x号,由题意,得:x+(x+1)+(x+2)+(x+3)=74,解得:x=17,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 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四天的日期之和为74建立方程是关键.21.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是330元,按标价的8折销售时,仍可获利1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A.300元B.250元C.240元D.200元C解析:C【分析】设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设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330×80%−x=10%x,解得:x=24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40元.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2.下列解方程中去分母正确的是()A.由x3−1=1−x2,得2x−1=3−3xB.由x−22−3x−24=−1,得2(x−2)−3x−2=−4C.由y+12=y3−3y−16−y,得3y+3=2y−3y+1−6yD.由4y5−1=y+43,得12y−1=5y+2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各个选项中的方程两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解答.【详解】A. x3−1=1−x2(x 3−1)×6=1−x 2×6 2x−6=3−3x ;故错误; B.x−22−3x−24=−1 (x−22−3x−24)×4=−1×42(x−2)−(3x−2)=−42(x−2)−3x+2=−4;故错误;C. y+12=y 3−3y−16−y3(y+1)=2y−(3y−1)−6y3y+3=2y−3y+1−6y ;故正确;D.4y 5−1=y+43 (4x 5−1)×15=y+43×1512x−15=5y+20;故错误;由以上可得只有C 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3.在三峡大坝截流时,用载重卡车将一堆石料运到围堰龙口,第一次运了这堆石料的13少2万方,第二次运了剩下的12多3万方,此时还剩下12万方未运,若这堆石料共有x 万方,于是可列方程为( )A .x −(13x −2)−[12(x −13x +2)+3]=12 B .x −(13x −2)−[12(x −13x +2)−3]=12 C .x −(13x −2)−[12(x −13x)−3]=12 D .x −(13x −2)−(12x +3)=12A 解析:A【解析】【分析】找到等量关系为:总共石料数-第一次运的-第二次运的=剩下的.根据题中的条件,代入关系式即可得出所求的方程.【详解】由题意这堆石料共有x 万方,且第一次运了这堆石料的13少2万方, 即可得出第一次运了(13x−2)万方;∵第二次员了剩下的12多3万, 24.方程2424x x -=-+的解是 ( )A .x =2B .x =−2C .x =1D .x =0A【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 移项得:2+2x 4+4x =合并同类项得:48x =系数化为1得:2x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难度较低,熟练掌握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关键.25.如图,相同形状的物体的重量是相等的,其中最左边天平是平衡的,则右边三个天平中仍然平衡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②③B解析:B【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因为最左边天平是平衡的,所以2个球的重量=4个圆柱的重量;①中一个球的重量=两个圆柱的重量,根据等式的性质,此选项正确;②中,一个球的重量=1个圆柱的重量,错误;③中,2个球的重量=4个圆柱的重量,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等式的性质,先根据①判断出2个球的重量=4个圆柱的重量,再据此解答.26.已知下列四个应用题:①现有6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甲单独每小时可以加工4个零件,乙单独每小时可以加工6个零件.现甲乙两人合作,问两人开始工作几小时后还有20个零件没有加工?②甲乙两人从相距60km 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面行,甲的速度是4/km h ,乙的速度是6/km h ,问经过几小时后两人相遇后又相距20km ?③甲乙两人从相距60km 的两地相向面行,甲的速度是4/km h ,乙的速度是6/km h ,如果甲先走了20km 后,乙再出发,问乙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④甲乙两人从相距20km 的两地同时出发,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4/km h ,乙的速度是6/km h ,问经过几小时后两人相距60km 其中,可以用方程462060x x ++=表述题目中对应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序号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B解析:B【分析】①根据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未完成的工作量=总的工作量,设x 小时后还有20个零件没有加工,据此列方程解答;②根据甲行驶的路程+乙行驶的路程=总路程+相遇后相距的路程,设x 小时后相遇后相距20km ,据此列方程解答;③依据甲乙行驶的路程和+甲先走的路程=总路程,设x 小时后相遇后,据此列方程解答; ④根据甲乙两人的距离+甲乙各自行驶的路程=总路程,设行驶x 小时,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①设x 小时后还有20个零件没有加工,根据题意得,462060x x ++=,故①正确; ②设x 小时后相遇后相距20km ,根据题意得,466020x x +=+,故②错误; ③甲先走了20km 后,乙再出发,设乙出发后x 小时两人相遇,根据题意得,462060x x ++=,故③正确;④经过x 小时后两人相距60km ,根据题意得,462060x x ++=,故④正确. 因此,正确的是①③④.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7.下列方程中,解为x=-2的方程是( )A .2x+5=1-xB .3-2(x -1)=7-xC .x -5=5-xD .1-14x=34x B 解析:B【分析】将x=-2代入方程,使方程两边相等即是该方程的解.【详解】将x=-2代入,A.左边≠右边,故不是该方程的解;B.左边=右边,故是该方程的解;C. .左边≠右边,故不是该方程的解;D. .左边≠右边,故不是该方程的解;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是方程的解,熟记定义即可解答.28.如图33⨯网格中,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斜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则b a -的值是( )A .3-B .2-C .2D .3D解析:D【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找到很多数量关系,那么选取合适的关系列出等式是关键,仔细观察网格图,可以发现第一纵行与第二橫行互相交叉,有相同的空格,同时包含了参数a 与b ,根据该等量关系可以列出等式解答.【详解】解:设第二橫行第一个空格为字母c ,如下图,据题意得, 85a c c b ++=++,移项可得, 3b a -=.故选:D.【点睛】本题以幻方形式考查等式与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观察图形,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是解答关键.29.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 ,设有x 名工人生产螺钉,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A .20001200(22)x x =-B .212002000(22)x x ⨯=-C .220001200(22)x x ⨯=-D .12002000(22)x x =- B解析:B【分析】首先根据题目中已经设出每天安排x 个工人生产螺钉,则(22-x )个工人生产螺母,由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可知螺母的个数是螺钉个数的2倍从而得出等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详解】设每天安排x 个工人生产螺钉,则(22-x )个工人生产螺母,利用一个螺钉配两个螺母. 由题意得:2×1200x=2000(22-x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30.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 3cm =,BC 2cm =,点P 从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A B C →→运动,最终到达点C ,在点P 运动了3秒后点Q 开始以2cm /s 的速度从D 运动到A ,在运动过程中,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则当APQ △的面积为22cm 时,t 的值为( )A .2或103B .2或113C .1或103D .1或133A 解析:A【分析】首先分P 运动了3秒以内和3秒以后两种情况,分别结合速度和距离的关系列出等式,从而完成求解.【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2cm ∴==,当点P 在AB 边时AB 3cm =∴此时点Q 还在点D 处,AP t = ∴APQ 12t 22S =⨯⨯=△ ∴t 2=;3秒后,点P 在BC 上∴()AQ 22t 3=-- ∴()APQ 1322t 322S ⎡⎤=⨯⨯--=⎣⎦△ ∴10t 3= ∴当APQ △的面积为22cm 时,t 的值为2或10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察了矩形、一元一次方程、三角形面积计算等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即可得到答案.。

【2024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4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4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某两市之间,可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路线不同),已知高铁的行驶路程与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之和是920千米,而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行驶路程的1.3倍.求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2.一名极限运动员在静水中划船的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今往返于某河,逆流时用了10小时,顺流时用了6小时,求水流速度.3. 某服装商店出售一种优惠购物卡,花20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在这家商店按8折购物(有效期为一年),问在一年内累计消费多少元时,买卡与不买卡花费一样多的钱?什么情况下买卡合算?4.某校115名团员积极参与募捐活动,有一部分团员每人捐30元,其余团员每人捐10元.如果捐款总数为2750元,那么捐30元的团员有多少人?5. 为有效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中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班级篮球比赛,每场比赛都要决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已知九年级一班在8场比赛中得到13分,问九年级一班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6.某下水管道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单独铺设分别需要10天、15天完成.如果两队从两端同时施工2天,然后由乙队单独施工,还需多少天完成剩下的部分?7. 学校在植树活动中种了杨树和杉树两类树种,已知种植杨树的棵数比总数的一半多56棵,少14棵.问:两类树各种了多少棵?杉树的棵数比总数的138.现有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可以做8个盒身或22个盒底,而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盒子.如果用完全部的铁皮,那么用多少张铁皮做盒身,多少张铁皮做盒底才能使加工出的盒身与盒底配套?9.《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书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今有若干人乘车,若每3人共乘一车,则最终剩余2辆车;若每2人共乘一车,则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问有多少个人,多少辆车?10.某市多所学校入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了积极开展足球活动,某校计划为校足球队购买一批A、B两种品牌的足球.已知购买4个A品牌足球和2个B品牌足球共需360元;A品牌足球的单价比B品牌足球的单价少60元.(1)求A,B两种品牌足球的单价;(2)求该校购买20个A品牌足球和2个B品牌足球的总费用.参考答案1.解:设高铁的行驶路程为x千米,则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为1.3x千米.依题意得x+1.3x=920,解得x=400.所以1.3x=520(千米).答: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520千米.2. 解:设水流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依题意有6(x+12)=10(12﹣x),解得x=3.答:水流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3. 解:设购物x元时,买卡与不买卡花费一样,由题意得200+0.8x=x,解得x=1000.当x>1000时,买卡购物合算.答:购物1000元时,买卡与不买卡花费一样;当购物金额超过1000元时,买卡购物合算.4. 解:设捐30元的团员有x人,则捐10元的有(115-x)人.根据题意得30x+10(115-x)=2750.解得x=80.答:捐30元的团员有80人.5. 解:设该班胜了x场,那么负了(8﹣x)场,根据题意得2x+1•(8﹣x)=13,解得x=5.8﹣5=3.答:该班胜、负场数分别是5和3.6.解:设还需x天完成剩下的部分,根据题意得+=1,解得x=10.答:还需10天完成剩下的部分.7.解:设一共植了x棵树,则杨树为(x+56)棵,杉树为(x﹣14)棵.则有x+56+x﹣14=x,解得x=252.故杨树有×252+56=182(棵),杉树有×252﹣14=70(棵).答:种了182棵杨树,70棵杉树.8.解: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则用(190﹣x)张铁皮做盒底,根据题意得2×8x=22×(190﹣x),解得x=110.190﹣110=80(张).答:用110张铁皮做盒身,80张铁皮做盒底才能使加工出的盒身与盒底配套.9. 解:设有x辆车,则有(2x+9)人,依题意得3(x-2)=2x+9.解得x=15.∴2x+9=2×15+9=39.答:有39个人,15辆车.10.解:(1)设A品牌足球的单价为x元,则B品牌足球的单价为(x+60)元.根据题意得4x+2(x+60)=360,解得x=40.∴x+60=100.答:A品牌足球的单价为40元,B品牌足球的单价为100元.(2)20×40+2×100=1000(元).答:该校购买20个A品牌的足球和2个B品牌的足球的总费用为1000元.。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3.1一元一次方程计算(强化)(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3.1一元一次方程计算(强化)(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3.1 一元一次方程计算1.解方程:(1)52692x x-=-;(2)9355y y-=+.【解答】解:(1)52692x x-=-,合并同类项,得132x=-,系数化为1,得6x=-;(2)9355y y-=+,移项,得9553y y-=+,合并同类项,得84y=,系数化为1,得12y=.2.解方程:(1)2(1)25(2)x x-=-+;(2)51721 24x x++-=.【解答】解:(1)去括号得:222510x x-=--,移项得:252102x x+=-+,合并得:76x=-,解得:67x=-;(2)去分母得:2(51)(72)4x x+-+=,去括号得:102724x x+--=,移项得:107422x x-=-+,合并得:34x=,解得:43x=.3.解方程3157146y y---=.【解答】解:去分母得:3(31)122(57)y y--=-,去括号得:93121014y y--=-,移项得:91014312y y-=-++,合并得:1y-=,解得:1y=-.4.解方程:(1)2(1)5(2)x x+=--;(2)51781 24x x+--=.【解答】解:(1)22510x x+=-+,25102x x+=-,78x=,则87x=;(2)2(51)(78)4x x+--=,102784x x+-+=,107428x x-=--,36x=-,2x=-.5.解方程:(1)2(34)53x x+-=;(2)211011 36x x++-=.【解答】解:(1)2(34)53x x+-=,去括号,得6853x x+-=,移项,得6538x x-=-,合并同类项,得5x=-;(2)211011 36x x++-=方程两边都乘6,得2(21)(101)6x x´+-+=,去括号,得421016x x+--=,移项,得410612x x-=+-,合并同类项,得65x-=,把系数化为1,得56x=-.6.解方程:(1)32510x x-=+.(2)131136x x-+=-.【解答】解:(1)32510x x-=+,移项,得52310x x+=-,合并同类项,得77x=-,解得1x=-;(2)131136x x-+=-,方程两边同时乘6,得2(1)6(31)x x-=-+,去括号,得22631x 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7x=,解得75x=.7.解方程:4322153x x---=.【解答】解:去分母,得3(43)155(22)x x--=-,去括号,得129151010x x--=-,移项,得121010915x x-=-++,合并同类项,得214x=,系数化为1,得7x=.8.解方程:(1)62(1)6x x--=;(2)123 36x x-+-=.【解答】解:(1)去括号,得6226x x-+=,移项,得6262x x+=+,合并同类项,得88x=,系数化成1,得1x=;(2)去分母,得2(1)(2)18x x--+=,去括号,得22218x x---=,移项,得21822x x-=++,合并同类项,得22x=.9.解方程:(1)2(2)(13)3x x x---=+(2)2121 34 x xx-+-=【解答】解:(1)去括号得:24133x x x--+=+,移项合并得:48x=,解得:2x=;(2)去分母得:4(21)123(21)x x x--=+,去括号得:841263x x x--=+,移项合并得:107x-=,解得:0.7x=-;10.解方程:(1)362x x-=-;(2)211011 36x x++-=.【解答】解:(1)362x x-=-,326x x-=-+,24x=,2x=;(2)去分母,得2(21)(101)6x x+-+=,去括号,得421016x x+--=,移项,得410612x x-=+-,合并同类项,得65x-=,系数化成1,得56x=-.11.解方程:131136x x-+=-.【解答】解:去分母得:2(1)6(31)x x-=-+,去括号得:22631x x-=--,移项得:23612x x+=-+,合并得:57x=,解得:75x=.12.解方程:(1)542(23)x x-=-(2)3411 25x x-+-=【解答】解:(1)去括号得:5446x x-=-,移项合并得:2x=-;(2)去分母得:5158210x x---=,移项合并得:327x-=,解得:9x=-.13.解方程(1)2(4)3(1)x x x--=-;(2)313142x x-+-=.【解答】解:(1)去括号得:2833x x x-+=-,移项合并得:25x=-,解得: 2.5x=-;(2)去分母得:43162x x-+=+,移项合并得:51x-=,解得:0.2x=-.14.解方程:(1)(1)3(2)4x x x+--=+;(2)2231 46x x+--=.【解答】解:(1)去括号,可得:1364x x x+-+=+,移项,可得:3416x x x--=--,合并同类项,可得:33x-=-,系数化为1,可得:1x=.(2)去分母,可得:3(2)2(23)12x x+--=,去括号,可得:364612x x+-+=,移项,可得:341266x x-=--,合并同类项,可得:0x-=,系数化为1,可得:0x=.15.解方程:(1)3(25)2(43)1y y+=++;(2)2231 23x x+--=.【解答】解:(1)去括号得:615861y y+=++,移项得:686115y y-=+-,合并同类项得:28y-=-,系数化为1得:4y=.(2)去分母得:3(2)2(23)6x x+--=,去括号得:36466x x+-+=,移项得:34666x x-=--,合并同类项得:6x-=-,系数化为1得:6x=.16.解方程:(1)2(32)13x x-=-;(2)4131 52x x+-+=.【解答】解:(1)去括号得:6413x x-=-,移项得:4316x x-+=-,合并同类项得:5x-=-,系数化为1得:5x=.(2)去分母得:2(41)5(3)10x x++-=,去括号得:8215510x x++-=,移项得:8510215x x-=--,合并同类项得:37x=-,系数化为1得:73x=-.17.解方程:①16324x x+-=+;②2(2)3(41)9(1)x x x---=-.【解答】解:(1)去分母得:2(1)12(6)x x+=+-,去括号得:22126x x+=+-,移项得:21262x x-=--,合并同类项得:4x=.(2)去括号得:2412399x x x--+=-,移项得:2129943x x x-+=+-,合并同类项得:10x-=,系数化为1得:10x=-.18.解方程:15 232x x+-=.【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以6得,3(1)215x x+-=,去括号、移项得,32153x x -=-,合并同类项得,12x =.19.解方程:27142x x ---=.【解答】解:原方程可化为:去分母,得22(7)4x x ---=,去括号,得22144x x --+=,移项,得24214x x --=--,合并同类项,得312x -=-,把系数化为1,得4x =.1.解方程:(1))72(65)8(5-=-+x x (2)3157146x x ---=(3)0.10.40.2111.20.3x x -+-=【答案】(1)11x =;(2)=1x -;(3)8x =-【分析】(1)先去括号,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答案;(2)先去分母,去括号,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答案;(3)先去分母,去括号,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解:5(8)56(27)0x x +---=540512420x x +--+=7770x -+=777x -=-11x =;(2)解:3157146x x ---=()()33125712---=x x 93101412x x --+=12314x -=+-1x -==1x -;(3)解:42101123x x -+-=4124(210)x x --=+16840x x -=+84016x x -=+756x -=8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2.解方程:(1)()()2164x x -=--;(2)3121243y y +-=-.【答案】(1)4x =(2)2517y =【分析】(1)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据此求出方程的解即可.(1)解:原方程化为2264x x -=-+得312x =4x =(2)解:去分母,得()()33124421y y +=--去括号,得932484y y +=-+移项,得982443y y +=+-合并同类项,得1725y =系数化为1,得2517y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3.解方程(1)332(1)x x =-+(2)3153126x x +--=-【答案】(1)15x =(2)3x =-【解析】(1)解:332(1)x x =-+去括号:3322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1x =系数化为1得:x=15(2)213+x −536x -=−1去分母得:3(3x+1)-(5x -3)=−6去括号得:9x +3−5x +3=−6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x =−12系数化为1得:x =−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4.解方程:(1)91487x x-=+(2)121323x x x --+=-【答案】(1)x =11(2)2313x =【分析】(1)解一元一次方程,先移项,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1求解;(2)解一元一次方程,先去分母,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1求解.(1)解:9x −14=8+7x移项,得:9x −7x =14+8系数化1,得:x =11(2)121323x x x --+=- 去分母,得:6x +3(x −1)=18−2(2x −1)去括号,得:6x +3x −3=18−4x +2移项,得:6x +3x +4x =18+2+3合并同类项,得:13x =23系数化1,得:2313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方程的步骤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5.解方程.(1)()621x x --=()732x x -+(2)112x +-=224x -+【答案】(1)x =-1(2)x =4【分析】(1)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依此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依此求出方程的解即可.(1)解:去括号得:6x -2+2x =7x -3x -6,移项得:6x +2x -7x +3x =-6+2,合并同类项:4x =-4,系数化为1得:x =-1.(2)解:121224x x +--=+去分母得: 2(x +1)-4=8+(2-x ),去括号得:2x +2-4=8+2-x ,移项得:2x +x =8+2-2+4,系数化为1得:x =4.【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将方程化为ax =b (a ≠0)的形式.6.解方程2(1)x x-=【答案】2x =【分析】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即可求出x 的值.【详解】解:去括号得:22x x -=,移项得:22x x -=,合并得:2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比较简单,注意移项要变号.7.解方程:(1)3(x +4)=2(x ﹣6);(2)122124x x +--=+.【答案】(1)x =-24(2)x =4【分析】(1)先去括号,然后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即可;(2)先去分母,然后去括号,再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即可(1)解:3(x +4)=2(x -6)去括号得:3x +12=2x -12移项得:3x -2x =-12-12,系数化为1得:x =-24;(2)122124x x +--=+,去分母得:2(x +1)-8=4+2-x ,去括号得:2x +2-8=6-x ,移项得:2x +x =6+6,系数化为1得:x =4【点睛】题目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关键.8.解方程:(1)4﹣x =3(2﹣x );(2)211134x x -+-=;(3)x +5(2x ﹣1)=3﹣2(﹣x ﹣5);(4)322225x x +--=-.【答案】(1)x =1(2)x =195(3)x =2(4)x =1【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进行计算即可.(1)去括号得 463x 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2x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1x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1x =.(2)去分母得4(21)3(1)12x x --+=去括号得843312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19x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5,得195x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195x =.(3)去括号得1053210x 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918x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2x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2x =.(4)去分母得5(3)202(22)x x +-=--去括号得5152044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99x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9,得1x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1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9.解答下列各题.(1)计算:215(3)|51|2æö-+-+-´--ç÷èø.(2)解方程:43(24)26x x --=.(3)解方程:61143x x --=-.【答案】(1)972;(2)2x =;(3)347x =.【分析】(1)先计算乘方和绝对值,再计算乘法,最后从左到右计算加减即可;(2)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将系数化为1即可;(3)先去分母,再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将系数化为1即可.【详解】(1)215(3)|51|2æö-+-+-´--ç÷èø15962=--+´11542=-+972=;(2)43(24)26x x --=461226x x -+=1632x =2x =;(3)61143x x --=-3(6)124(1)x x -=--3181244x x -=-+734x =347x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需掌握运算顺序和每一步的运算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需掌握基本步骤.10.解下列方程:(1)4223x x -=+ (2)223146x x +--=【答案】(1)52x =;(2) 0x =.【分析】(1)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2)先去分母,然后再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4223x x -=+移项得:4223x x -=+合并同类项的:25x =系数化成1得:52x =;(2) 223146x x +--=去分母得:()()3222312x x +--=解之得:0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悉相关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1.解方程:(1)221123x x x ---=+;(2)0.170.210.70.03x x --=.【答案】(1)2x =(2)1417x =【分析】(1)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步骤解答即可;(2)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步骤解答即可.(1)解:去分母,得()()6326221x x x --=+-,去括号,得636642x x x -+=+-,移项,得634662x x x --=--,合并同类项,得2x -=-,系数化为1,得2x =,(2)整理,得101720173x x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21),得()307172021x x --=,去括号,得3011914021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70140x =,系数化为1,得1417x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12.解下列方程:(1)()()()323241243x x x ---=-+;(2)221223x x x ---=-.【答案】(1)32x =-(2)87x =【分析】(1)先去括号,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求解即可得;(2)先去分母,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求解即可得.(1)解:()()()323241243x x x ---=-+去括号得:69822412x x x --+=--移项得:68421292x x x -+=-+-合并同类项:23x =-系数化为1得:32x =-(2)解:221223x x x ---=-去分母得:()()63212221x x x --=--去括号得:6361242x x x -+=-+移项得:6341262x x x -+=-+合并同类项得:78x =系数化为1得:87x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关键.13.解方程:7110.2510.0240.0180.012x x x --+=-【答案】5259x =【分析】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的步骤解方程即可.【详解】解:7110.2510.0240.0180.012x x x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0.072得:()()()371410.2651x x x -=--+,去括号得:21340.8306x x x -=---,移项得:21300.8463x x x ++=-+,合并得:51.81x =,系数化为1得:5259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4.解方程12225x x x ---=-【答案】x =197【分析】先去分母,然后去括号,再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 12225x x x ---=-,()()10512022x x x --=--,105+5202+4x x x -=-,105+220+4-5x x x -=,719x =,x =197.【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15.解方程:(1)()()423221x x x --=-;(2)1213323x x x --+=-.【答案】(1)x =32(2)2325x =【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1)解:去括号得:4x -6x +4=2x -2,移项得:4x -6x -2x =-2-4,合并得:-4x =-6,系数化为1得:x =32;(2)解:去分母得:18x +3(x -1)=18-2(2x -1),去括号得:18x +3x -3=18-4x +2,移项得:18x +3x +4x =18+2+3,合并得:25x =23,系数化为1得:x =2325.【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16.解方程:(1)3(x ﹣2)=2﹣5(x ﹣2);(2)223146x x +--=【答案】(1)x 94=(2)x =0【解析】(1)3(x ﹣2)=2﹣5(x ﹣2)去括号得:3x ﹣6=2﹣5x +10,移项得:3x +5x =2+10+6,合并得:8x =18,解得:x 94=;(2)223146x x +--=去分母得:3(x +2)﹣2(2x ﹣3)=12,去括号得:3x +6﹣4x +6=12,移项得:3x ﹣4x =12﹣6﹣6,合并得:﹣x =0,系数化为1得:x =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17.解方程:(1)121583x ¸=´(2)11446x x -=(3)241::5153x =【答案】(1)54x =;(2)48x =;(3)12x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8即可求解;(2)先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运用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求解;(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可得4211553x =´,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15即可求解.【详解】解:(1)121583x ¸=´1121158838¸´=´´x 54x =(2)11446x x -=3248x x -=48x =(3)241::5153x =4211553x =´442415151515¸=¸x 12x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地掌握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时乘上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数,等式两边依然成立.18.解方程(1)3(2x +5)=2(4x +3)+1;(2)0.2(3x ﹣1)﹣2=0.1(3x +2)-0.5(2x ﹣3);【答案】(1)4x =(2)3x =【分析】(1)先去括号、然后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未知数系数化为1即可;(2)先将方程两边的小数变为整数,然后再按照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未知数系数化为1,解方程即可.(1)3252431x x +++()=()解:去括号得:615861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8x -=-,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4x =.(2)()()()0.23120.1320.523x x x --=+--方程可变为:()()()2312032523x x x --=+--,去括号得:6220321015x 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339x =,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3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是解题的关键.19.解方程:(1)358x -=(2)2349x x -+=-(3)()()322224x x x +-+=+(4)3157146y y ---=【答案】(1)133x =;(2)2x =;(3)2x =-;(4)1y =-【分析】(1)按照移项,合并,化系数为1的步骤进行求解即可;(2)按照移项,合并,化系数为1的步骤进行求解即可;(3)先去括号,然后按照移项,合并,化系数为1的步骤进行求解即可;(4)先去分母,然后去括号,最后根据按照移项,合并,化系数为1的步骤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358x -=移项得:385x =+,合并得:313x =,化系数为1得:133x =;(2)2349x x -+=-移项得:2493x x --=--,合并得:612x -=-,化系数为1得:2x =;(3)()()322224x x x +-+=+去括号得:362424x x x +--=+,移项得:322446x x x --=+-,合并得:2x -=,化系数为1得:2x =-;(4)3157146y y ---=去分母得:()()33112257y y --=-,去括号得:93121014y y --=-,移项得:91014312y y -=-++,合并得:1y -=,化系数为1得:1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0.解方程:(1)()5238x x +-=(2)341125x x -+-=【答案】(1)x =23(2)x =-9【解析】(1)解:去括号得:5x +6-2x =8,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2,系数化为1得:x =23.(2)去分母得:5(x-3)-10=2(4x+1) ,去括号得:5x-15-10=8x+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27,系数化为1得:x=-9.【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正确地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本题的关键,注意去分母时不要漏乘、去括号时符号不要出错.。

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提分精练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行程问题(解析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提分精练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行程问题(解析版)

专题31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行程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从甲地开出一辆快车,速度为100千米/时,从乙地开出一辆慢车,速度为 65千米/时,如果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1小时后,快车开出,那么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若设再经过x 小时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 A .()10010065300x ++= B .()100165300x x -+= C .()6510065300x ++= D .()6510065300x +-=【答案】C【分析】根据两车相遇共行驶270千米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经过x 小时两车相遇,依题意得()6510065300x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A 、B 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小时,经过t 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 的值是( ) A .2 B .2或2.25 C .2.5 D .2或2.5钟,但由于堵车,所以实际车速比预计的每小时慢了10千米,且路上多用了5分钟.设预计车速为x 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2530(10)6060x x =+ B .2530(10)6060x x += C .25x =30x ﹣10 D .2530(10)6060x x =- 【答案】D【分析】由实际车速比预计的每小时慢了10千米可得出实际车速为(10)x -千米/时,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结合路程不变,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解:预计车速为x 千米/时,实际车速比预计的每小时慢了10千米,时,水速为2千米/时,则A 港和B 港相距______千米..如图,在ABC 中,的速度沿着三角形的边按A B C A →→→的方向行走,甲出发1s 后蚂蚁乙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着三角形的边按A C B A →→→的方向行走,那么甲出发________s 后,甲乙第一次相距2cm .【答案】4【分析】根据题意,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3cm AB =,6cm BC ,5cm AC =, ∵周长为:35614++=(cm ),∵甲乙第一次相距2cm ,则甲乙没有相遇,设甲行走的时间为t ,则乙行走的时间为(1)t -, ∵1.52(1)214t t +-+=, 解得:4t =;∵甲出发4秒后,甲乙第一次相距2cm .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意,正确的列出方程.三、解答题 6.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80千米/小时,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小时,客车比卡车早2小时经过B 地,A 、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 的速度是点A 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 、点B 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 、B 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 、B 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 、点B 的正中间?(3)若A 、B 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 同时从B 点位置出发向A 点运动,当遇到A 点后,立即返回向B 点运动,遇到B 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 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 点追上A 点时,C 点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 一直以15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 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答案】(1)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图见解析(2)运动1.8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B两点的正中间(3)点C行驶的路程为75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长度.由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2)设x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根据两点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3)先根据追及问题求出A,B相遇的时间就可以求出C行驶的路程.(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t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4t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3t+3×4t=15,解得t=1,4t=4,∵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画图,如图所示:(2)设x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根据题意,得3+x=12-4x,解得x=1.8,即运动1.8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B两点的正中间.(3)设运动y秒时,点B追上点A,根据题意,得4y-y=15,解得y=5,即点B追上点A共用去5秒,而这个时间恰好是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所花的时间,因此点C行驶的路程为:15575⨯=(单位长度).【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数轴的运用,行程问题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8.甲乙两人在一环形场地上锻炼,甲骑自行车,乙跑步,甲比乙每分钟快200m,两人同时从起点同向出发,经过3min两人首次相遇,此时乙还需跑150m才能跑完第一圈.()1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多少米?(列方程或者方程组解答)()2若两人相遇后,甲立即以每分钟300m 的速度掉头向反方向骑车,乙仍按原方向继续跑,要想不超过1.2min 两人再次相遇,则乙的速度至少要提高每分钟多少米?【答案】()1甲的速度是每分钟35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150米;()250米. 【分析】(1) 设乙的速度为每分钟x 米,则甲的速度为每分钟(200)x +米,两人同向而行相遇属于追及问题,等量关系:甲的路程与乙的路程之差等于环形场地的路程,即可列出方程. (2)在环形跑道上两人背向而行属于相遇问题,等量关系:甲的路程加上乙的路程等于环形场地的路程,列出算式即可.【详解】解:()1 设乙的速度为每分钟x 米,则甲的速度为每分钟(200)x +米,依题意有31502003x +=⨯,解之得:150x = ,200150200350x +=+= .答:甲的速度是每分钟35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150米. (2)(2003300 1.2) 1.2⨯-⨯÷240 1.2=÷200()m = , 20015050()m -=答:乙的速度至少要提高每分钟50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明确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等量关系(追及问题的等量关系:甲路程-乙路程=环形跑道的长度;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甲路程+乙路程=环形跑道长度)是解题关键. 9.列方程解应用题如图,在数轴上的点A 表示4-,点B 表示5,若有两只电子蜗牛甲、乙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保持匀速运动,甲的平均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乙的平均速度为1单位长度/秒.请问:()1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______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______.()2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多少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答案】(1)3,2;(2)9秒.【分析】()1可设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x 秒相遇,根据等量关系:两只蜗牛的速度和⨯时间()54=--,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可设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y 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根据等量关系:两只蜗牛的速度差⨯时间()54=--,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x秒相遇,依题意有()()+=--,21x54=.解得x3-+⨯=-+=.423462答: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3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2.()2设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y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依题意有()()21y54-=--,=.解得y9答: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9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0.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通过列车隧道.(1)如果通过一个长300米的隧道AB,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用15秒的时间(如图1),又知其间在隧道顶部的一盏固定的灯发出的一束光垂直照射火车2.5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2)如果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了另一个隧道CD,从火车车尾全部进入隧道到火车车头刚好到达隧道出口(如图2),其间共用20秒时间,求这个隧道CD的长.【答案】(1)火车长度为60米;(2)CD的长为540米答:这列火车的长度为60米.(2)火车的速度60 2.524=÷=米/秒,另一隧道的长242060540=⨯+=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 ,然后用含x 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列出等式方程,即可解答.11.列方程解应用题:某校组织七年级师生共300人乘车前往“故乡”农场进行劳动教育活动. (1)他们早晨8:00从学校出发,原计划当天上午10:00便可以到达“故乡”农场,但实际上他们当天上午9:40便达到了“故乡”农场,已知汽车实际行驶速度比原计划行驶速度快10km/h.求汽车原计划行驶的速度.(2)到达“故乡”农场后,需要购买门票,已知该农场门票票价情况如右表,该校购买门票时共花了3100元,那么参加此次劳动教育的教师、学生各多少人?数轴上对应的数.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动点Q 同时从点B 出发也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P 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 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1)求a、b、c的值;(2)P、Q同时出发,求运动几秒后,点P可以追上点Q?(3)在(2)的条件下,P、Q出发的同时,动点M从点C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6个单位长度,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沿数轴负方向运动,追上后点M再运动几秒,M到Q的距离等于M到P距离的两倍?5min 后,爸爸以180m/min 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有多远? 【答案】(1)2.5min (2)650m【分析】(1)可以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 分钟,根据爸爸追上小明时的行程=小明5分钟的行程+x 分钟的行程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1)中的时间可求得行程,即可得距离学校的距离=总路程一已行路程 【详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min x . 依题意,得(18060)605x -=⨯, 解得 2.5x =.答:爸爸追上小明用了2.5min . (2)1100180 2.5-⨯1100450=-650(m)=答: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650m 远.【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4.如图,AB=12cm ,点C 在线段AB 上,AC=3BC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4cm/s 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 之后立即返回,以4cm/s 的速度向左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之后立即返回,以1cm/s的速度向左运动.设它们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当第二次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1)AC=______cm,BC=______cm;(2)当t=______秒时,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当t=______秒时,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3)当t为何值时,AP=PQ?39933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A →B向终点B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 →B 向终点B 匀速运动,当P、Q都到达终点后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点P 到达点B 时,点Q 所表示的数是;(2)当t= 0.5时,线段PQ 的长为;(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P ,Q 两点到点C 的距离相等时,求t 的值.44。

【精选】七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精选】七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同学们都知道,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________.(2)若,则 =________(3)同理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1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这样的整数是________(直接写答案)【答案】(1)7(2)7或-3(3)-1,0,1,2.【解析】【解答】(1)|5-(-2)|=7,故答案为:7;( 2 )|x-2|=5,x-2=5或x-2=-5,x=7或-3,故答案为:7或-3;( 3 )如图,当x+1=0时x=-1,当x-2=0时x=2,如数轴,通过观察:-1到2之间的数有-1,0,1,2,都满足|x+1|+|x-2|=3,这样的整数有-1,0,1,2,故答案为: -1,0,1,2.【分析】(1)化简符号求出式子的值;(2)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到x-2=5或x-2=-5,求出x的值;(3)根据题意画出数轴,得到-1到2之间的整数有-1,0,1,2,得到满足方程的整数值有-1,0,1,2.2.一根长80厘米的弹簧,一端固定,如果另一端挂上物体,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可使弹簧增长2厘米。

(1)正常情况下,当挂着千克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厘米?(2)正常情况下,当挂物体的质量为6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厘米?(3)正常情况下,当弹簧的长度是120厘米时,所挂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千克?(4)如果弹簧的长度超过了150厘米时,弹簧就失去弹性,问此弹簧能否挂质量为40千克的物体?为什么?【答案】(1)解:由题意得:y=80+2x,答:弹簧的长度是(80+2x)厘米(2)解:∵y=80+2x,∴当x=6时,y=80+2×6=92,答:弹簧的长度是92厘米(3)解:∵y=80+2x,∴当y=120时,120=80+2x,∴x=20,答:所挂物体的质量是20千克。

七年级上册数学 解一元一次方程50道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 解一元一次方程50道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50道专项练习题(含答案)5)x=1;(6)x=-12;(7)无解;(8)x=1.2、【答案】(1)x=.5;(2)x=-3;(3)x=-9;(4)x=-2;(5)x=22;(6)x=-2;(7)x=.5;(8)x=4.3、【答案】(1)x=4;(2)x=-1;(3)x=-4;(4)x=-5;(5)x=-1;(6)x=3;(7)无解;(8)x =-3.4、【答案】(1)x=-.5;(2)x=-6;(3)x=-1;(4)x=-2;(5)x=-2;(6)x=2;(7)x=-2;(8)x=-2/3.改写后:1、解一元一次方程50道专项练题(含答案)1.1、基础题解方程:1)2x+6=1;2)10x-3=9;3)5x-2=7x+8;4)1-x=3x;5)4x-2=3-x;6)-7x+2=2x-4;7)-x=-x+1;8)2x-=-+2.2.1、基础题解方程:1)4(x-1)=1;2)-2(x-1)=4;3)5(2x-3)=3x+9;4)2-(1+5)=-(2x+1);5)11x+(320-x)=3.3.1、综合Ⅰ解方程:1)(x+1)/(x-4)=(x-2)/(x+1);2)(x+4)/(x-1)-(x-1)/(x+4)=12;3)(x+5)/(x-3)=(x+1)/(x-5);4)x-7=(x+3)/(x-2);5)1/(x+1)+1/(x-1)=(2x-3)/(x²-1);6)(x-1)/(x+2)+(x+2)/(x-1)=4;7)(2x+14)/(x+1)=4-2x;8)(200+x)-(300-x)=300/(x+2)-x/3.参考答案:1、(1)x=3;(2)x=2;(3)x=4;(4)x=6;(5)x=1;(6)x=-12;(7)无解;(8)x=1.2、(1)x=.5;(2)x=-3;(3)x=-9;(4)x=-2;(5)x=22;(6)x=-2;(7)x=.5;(8)x=4.3、(1)x=4;(2)x=-1;(3)x=-4;(4)x=-5;(5)x=-1;(6)x=3;(7)无解;(8)x=-3.4、(1)x=-.5;(2)x=-6;(3)x=-1;(4)x =-2;(5)x=-2;(6)x=2;(7)x=-2;(8)x=-2/3.1.答案:(1) x=0.(2) x=5.(3) x=-5.(4) x=0.解释:(1) 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2) 5的平方等于25;(3) (-5)的平方也等于25;(4) 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2.答案:(1) x=1.(2) x=-1.(3) x=0.(4) x=-3.(5) x=4.(6) x=9.解释:(1) 1的平方等于1;(2) (-1)的平方也等于1;(3) 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4) (-3)的平方等于9;(5) 4的平方等于16;(6) 9的平方等于81.3.答案:(1) x=8.(2) x=0.(3) x=-16.(4) x=7.(5) x=-1.(6)x=3.(7) x=-28.(8) x=-5.解释:(1) 等于64;(2) 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3) (-16)的平方等于256;(4) 7的平方等于49;(5) (-1)的平方等于1;(6)3的平方等于9;(7) (-28)的平方等于784;(8) (-5)的平方等于25.4.答案:(1) x=3.(2) x=-8/7.(3) x=0.(4) x=undefined.解释:(1) 3的平方等于9;(2) -8/7的平方等于64/49;(3) 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4) 不能对负数取平方根,所以该问题无解。

初一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3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一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3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一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30题(含答案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05•宁德)解方程:2x+1=72.3.(1)解方程:4﹣x=3(2﹣x);(2)解方程:.4.解方程:.5.解方程(1)4(x﹣1)﹣3(20﹣x)=5(x﹣2);(2)x ﹣=2﹣.6.(1)解方程:3(x﹣1)=2x+3;(2)解方程:=x ﹣.7.﹣(1﹣2x)=(3x+1)8.解方程:(1)5(x﹣1)﹣2(x+1)=3(x﹣1)+x+1;(2).9.解方程:.10.解方程:(1)4x﹣3(4﹣x)=2;(2)(x﹣1)=2﹣(x+2).11.计算:(1)计算:(2)解方程:12.解方程:13.解方程:(1)(2)14.解方程:(1)5(2x+1)﹣2(2x﹣3)=6 (2)+2(3)[3(x ﹣)+]=5x﹣115.(A类)解方程:5x﹣2=7x+8;(B 类)解方程:(x﹣1)﹣(x+5)=﹣;(C 类)解方程:.16.解方程(1)3(x+6)=9﹣5(1﹣2x)(2)(3)(4)17.解方程:(1)解方程:4x﹣3(5﹣x)=13 (2)解方程:x ﹣﹣3 18.(1)计算:﹣42×+|﹣2|3×(﹣)3(2)计算:﹣12﹣|0.5﹣|÷×[﹣2﹣(﹣3)2] (3)解方程:4x﹣3(5﹣x)=2;(4)解方程:.19.(1)计算:(1﹣2﹣4)×;(2)计算:÷;(3)解方程:3x+3=2x+7;(4)解方程:.20.解方程(1)﹣0.2(x﹣5)=1;(2).21.解方程:(x+3)﹣2(x﹣1)=9﹣3x.22.8x﹣3=9+5x.5x+2(3x﹣7)=9﹣4(2+x)...23.解下列方程:(1)0.5x﹣0.7=5.2﹣1.3(x﹣1);(2)=﹣2.24.解方程:(1)﹣0.5+3x=10;(2)3x+8=2x+6;(3)2x+3(x+1)=5﹣4(x﹣1);(4).25.解方程:.26.解方程:(1)10x﹣12=5x+15;(2)27.解方程:(1)8y﹣3(3y+2)=7 (2).28.当k 为什么数时,式子比的值少3.29.解下列方程:(I)12y﹣2.5y=7.5y+5(II ).30.解方程:.6.2.4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05•宁德)解方程:2x+1=7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此题直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求解.解答:解:原方程可化为:2x=7﹣1 合并得:2x=6系数化为1得:x=3点评: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所以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左右同乘12可得:3[2x﹣(x﹣1)]=8(x﹣1),化简可得:3x+3=8x﹣8,移项可得:5x=11,解可得x=.故原方程的解为x=.点评:若是分式方程,先同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后,再移项化简,解方程可得答案.3.(1)解方程:4﹣x=3(2﹣x);(2)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去括号,然后再移项、合并同类型,最后化系数为1,得出方程的解;(2)题的方程中含有分数系数,应先对各式进行化简、整理,然后再按(1)的步骤求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4﹣x=6﹣3x,移项得:﹣x+3x=6﹣4,合并得:2x=2,系数化为1得:x=1.(2)去分母得:5(x﹣1)﹣2(x+1)=2,去括号得:5x﹣5﹣2x﹣2=2,移项得:5x﹣2x=2+5+2,合并得:3x=9,系数化1得:x=3.点评:(1)本题易在去分母、去括号和移项中出现错误,还可能会在解题前产生害怕心理.因为看到小数、分数比较多,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寻找公分母,怎样合并同类项,怎样化简,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分开进行,从而达到分解难点的效果.(2)本题的另外一个重点是教会学生对于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值不变.这一性质在今后常会用到.4.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两边都含有分数,分母不相同,如果直接通分,有一定的难度,但将方程左右同时乘以公分母6,难度就会降低.解答:解:去分母得:3(2﹣x)﹣18=2x﹣(2x+3),去括号得:6﹣3x﹣18=﹣3,移项合并得:﹣3x=9,∴x=﹣3.点评:本题易在去分母和移项中出现错误,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寻找公分母,怎样合并同类项,怎样化简,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分开进行,从而达到分解难点的效果.5.解方程(1)4(x﹣1)﹣3(20﹣x)=5(x﹣2);(2)x﹣=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2)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4x﹣4﹣60+3x=5x﹣10(2分)移项得:4x+3x﹣5x=4+60﹣10(3分)合并得:2x=54(5分)系数化为1得:x=27;(6分)(2)去分母得:6x﹣3(x﹣1)=12﹣2(x+2)(2分)去括号得:6x﹣3x+3=12﹣2x﹣4(3分)移项得:6x﹣3x+2x=12﹣4﹣3(4分)合并得:5x=5(5分)系数化为1得:x=1.(6分)点评: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6.(1)解方程:3(x﹣1)=2x+3;(2)解方程:=x﹣.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是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2)是较为复杂的去分母,本题方程两边都含有分数系数,如果直接通分,有一定的难度,但对每一个式子先进行化简、整理为整数形式,难度就会降低.解答:解:(1)3x﹣3=2x+33x﹣2x=3+3x=6;(2)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x+3=6x﹣3(x﹣1)x+3=6x﹣3x+3x﹣6x+3x=3﹣3﹣2x=0∴x=0.点评:本题易在去分母、去括号和移项中出现错误,还可能会在解题前不知如何寻找公分母,怎样合并同类项,怎样化简,所以要学会分开进行,从而达到分解难点的效果.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7.﹣(1﹣2x)=(3x+1)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所以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7(1﹣2x)=3×2(3x+1)﹣7+14x=18x+6﹣4x=13x=﹣.点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1.此题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8.解方程:(1)5(x﹣1)﹣2(x+1)=3(x﹣1)+x+1;(2).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点:专题:计算题.分析:(1)可采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的方式进行;(2)本题方程两边都含有分数系数,如果直接通分,有一定的难度,但对每一个式子先进行化简、整理为整数形式,难度就会降低.解答:解:(1)5(x﹣1)﹣2(x+1)=3(x﹣1)+x+13x﹣7=4x﹣2∴x=﹣5;(2)原方程可化为:去分母得:40x+60=5(18﹣18x)﹣3(15﹣30x),去括号得:40x+60=90﹣90x﹣45+90x,移项、合并得:40x=﹣15,系数化为1得:x=.点评:(1)本题易在去分母、去括号和移项中出现错误,还可能会在解题前产生害怕心理.因为看到小数、分数比较多,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寻找公分母,怎样合并同类项,怎样化简,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分开进行,从而达到分解难点的效果;(2)本题的另外一个重点是教会学生对于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值不变.这一性质在今后常会用到.9.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所以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2x﹣(3x+1)=6﹣3(x﹣1),去括号得:2x﹣3x﹣1=6﹣3x+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10,系数化为1得:x=5.点评: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10.解方程:(1)4x﹣3(4﹣x)=2;(2)(x﹣1)=2﹣(x+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即可求出方程的解;(2)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可求出方程的解.解答:解:(1)4x﹣3(4﹣x)=2去括号,得4x﹣12+3x=2移项,合并同类项7x=14系数化1,得x=2.(2)(x﹣1)=2﹣(x+2)去分母,得5(x﹣1)=20﹣2(x+2)去括号,得5x﹣5=20﹣2x﹣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x=21系数化1,得x=3.点评:(1)此题主要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2)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另外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上.11.计算:(1)计算:(2)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减;(2)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4,即可去掉分母.解答:解:(1)原式=,=,=.(2)去分母得:2(x﹣1)﹣(3x﹣1)=﹣4,解得:x=3.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1)去分母时最好先去中括号、再去小括号,以减少去括号带来的符号变化次数;(2)去分母就是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简公分母.12.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所以要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答:解:(1)去分母得:3(3x﹣1)+18=1﹣5x,去括号得:9x﹣3+18=1﹣5x,移项、合并得:14x=﹣14,系数化为1得:x=﹣1;(2)去括号得:x﹣x+1=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1,系数化为1得:x=﹣.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注意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1”也要乘以最小公倍数.13.解方程:(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答:(1)解:去分母得:5(3x+1)﹣2×10=3x﹣2﹣2(2x+3),去括号得:15x+5﹣20=3x﹣2﹣4x﹣6,移项得:15x+x=﹣8+15,合并得:16x=7,解得:;(2)解:,4(x﹣1)﹣18(x+1)=﹣36,4x﹣4﹣18x﹣18=﹣36,﹣14x=﹣14,x=1.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掌握解一元一次项要变号、去分母时“1”也要乘以最小公倍数.14.解方程:(1)5(2x+1)﹣2(2x﹣3)=6 (2)+2(3)[3(x﹣)+]=5x﹣1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2)通过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得x的值;(3)乘最小公倍数去分母即可;(4)主要是去括号,也可以把分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解答:解:(1)去括号得:10x+5﹣4x+6=6移项、合并得:6x=﹣5,方程两边都除以6,得x=﹣;(2)去分母得:3(x﹣2)=2(4﹣3x)+24,去括号得:3x﹣6=8﹣6x+24,移项、合并得:9x=38,方程两边都除以9,得(3)整理得:[3(x﹣)+]=5x﹣1,4x﹣2+1=5x﹣1,移项、合并得:x=0.点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15.(A类)解方程:5x﹣2=7x+8;(B类)解方程:(x﹣1)﹣(x+5)=﹣;(C类)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等方法,求得各方程的解.解答:解:A类:5x﹣2=7x+8移项:5x﹣7x=8+2化简:﹣2x=10即:x=﹣5;1)﹣(x+5)=﹣去括号:x﹣﹣x﹣5=﹣化简:x=5即:x=﹣;C类:﹣=1去分母:3(4﹣x)﹣2(2x+1)=6去括号:12﹣3x﹣4x﹣2=6化简:﹣7x=﹣4即: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比较简单,但要细心运算.16.解方程(1)3(x+6)=9﹣5(1﹣2x)(2)(3)(4)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去括号以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求解;(2)(3)首先去掉分母,再去括号以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以后即可求解;答:移项得:3x﹣10x=9﹣5﹣18合并同类项得:﹣7x=﹣14则x=2;(2)去分母得:2x+1=x+3﹣5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3;(3)去分母得:10y+2(y+2)=20﹣5(y﹣1)去括号得:10y+2y+4=20﹣5y+5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7y=21系数化为1得:;(4)原方程可以变形为:﹣5x=﹣1去分母得:17+20x﹣15x=﹣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20系数化为1得:x=﹣4.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每步的依据,这几个题目都是基础的题目,需要熟练掌握.点评:17.解方程:(1)解方程:4x﹣3(5﹣x)=13(2)解方程:x﹣﹣3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去括号,再移项,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2)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所以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4x﹣15+3x=13,移项合并得:7x=28,系数化为1得:得x=4;(2)原式变,去分母得:5(2x﹣5)+3(x﹣2)=15(x+3),去括号得10x﹣25+3x﹣6=15x+45,移项合并得﹣2x=76,系数化为1得:x=﹣38.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注意移项要变号.18.(1)计算:﹣42×+|﹣2|3×(﹣)3(2)计算:﹣12﹣|0.5﹣|÷×[﹣2﹣(﹣3)2] (3)解方程:4x﹣3(5﹣x)=2;(4)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分析:(1)利用平方和立方的定义进行计算.(2)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3)主要是(4)两边同乘最小公倍数去分母,再求值.解答:解:(1)﹣42×+|﹣2|3×(﹣)3==﹣1﹣1=﹣2.(2)﹣12﹣|0.5﹣|÷×[﹣2﹣(﹣3)2]====.(3)解方程:4x﹣3(5﹣x)=2去括号,得4x﹣15+3x)=2移项,得4x+3x=2+15合并同类项,得7x=17系数化为1,得.(4)解方程:2)=5(2x﹣5)﹣3×15去括号,得15x﹣3x+6=10x﹣25﹣45移项,得15x﹣3x﹣10x=﹣25﹣45﹣6合并同类项,得2x=﹣76系数化为1,得x=﹣38.点评:前两道题考查了学生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后两道考查了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19.(1)计算:(1﹣2﹣4)×;(2)计算:÷;(3)解方程:3x+3=2x+7;(4)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和(2)要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和(4)首先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答:解:(1)(1﹣2﹣4)×=﹣=﹣13;(2)原式=﹣1×(﹣4﹣2)×(﹣)=6×(﹣)=﹣9;(3)解方程:3x+3=2x+7移项,得3x﹣2x=7﹣3合并同类项,得x=4;(4)解方程:去分母,得6(x+15)=15﹣10(x﹣7)去括号,得6x+90=15﹣10x+70移项,得6x+10x=15+70﹣90合并同类项,得16x=﹣5系数化为1,得x=.点评:(1)和(2)要注意符号的处理;(4)要特别注意去分母的时候不要发生数字漏乘的现象,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20.解方程(1)﹣0.2(x﹣5)=1;(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1)通过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等过程,求得x的值;(2)通过去分母以及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等过程,求得x的值.解答:解:(1)﹣0.2(x﹣5)=1;去括号得:﹣0.2x+1=1,∴﹣0.2x=0,∴x=0;(2).去分母得:2(x﹣2)+6x=9(3x+5)﹣(1﹣2x),∴﹣21x=48,∴x=﹣.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常见的过程有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等.21.解方程:(x+3)﹣2(x﹣1)=9﹣3x.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去括号得x+3﹣2x+2=9﹣3x,然后移项、合并同类得到2x=4,然后把x的系数化为1即可.解答:解:去括号得x+3﹣2x+2=9﹣3x,移项得x﹣2x+3x=9﹣3﹣2,合并得2x=4,系数化为1得x=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接着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右边,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原方程的解.22.8x﹣3=9+5x.5x+2(3x﹣7)=9﹣4(2+x)...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方程思想.分析:本题是解4个不同的一元一次方程,第一个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及系数化1求解.第二个先去括号再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及系数化1求解.第三个先去分母再同第二个.第四个先分子分母乘以10,再同第三个求解.解答:8x﹣3=9+5x,解:8x﹣5x=9+3,3x=12,∴x=4.∴x=4是原方程的解;5x+2(3x﹣7)=9﹣4(2+x),解:5x+6x﹣14=9﹣8﹣4x,5x+6x+4x=9﹣8+14,15x=15,∴x=1.∴x=1是原方程的解..解:3(x﹣1)﹣2(2x+1)=12,3x﹣3﹣4x﹣2=12,3x﹣4x=12+3+2,﹣x=17,∴x=﹣17.∴x=﹣17是原方程的解.,解:,5(10x﹣3)=4(10x+1)+40,50x﹣15=40x+4+40,50x﹣40x=4+40+15,10x=59,∴x=.∴x=是原方程的解.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注意解方程时的每一步都要认真仔细,如移项时要变符号.23.解下列方程:(1)0.5x﹣0.7=5.2﹣1.3(x﹣1);(2)=﹣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1)首先去括号,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2)首先去分母,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0.5x﹣0.7=5.2﹣1.3x+1.3移项,得:0.5x+1.3x=5.2+1.3+0.7 合并同类项,得:1.8x=7.2,则x=4;(2)去分母得:7(1﹣2x)=3(3x+1)﹣42,去括号,得:7﹣14x=9x+3﹣42,移项,得:﹣14x﹣9x=3﹣42﹣7,合并同类项,得:﹣23x=﹣46,则x=2.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注意移项要变号.24.解方程:(1)﹣0.5+3x=10;(2)3x+8=2x+6;(3)2x+3(x+1)=5﹣4(x﹣1);(4).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1)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2)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3)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4)首先去分母,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解答:解:(1)3x=10.5,x=3.5;(2)3x﹣2x=6﹣8,x=﹣2;(3)2x+3x+3=5﹣4x+4,2x+3x+4x=5+4﹣3,9x=6,x=;(4)2(x+1)+6=3(3x﹣2),2x+2+6=9x﹣6,2x﹣9x=﹣6﹣2﹣6,﹣7x=﹣14,x=2.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注意移项要变号.25.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方程两边乘以10去分母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答:解:去分母得:5(3x﹣1)﹣2(5x﹣6)=2,去括号得:15x﹣5﹣10x+12=2,移项合并得:5x=﹣5,解得:x=﹣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26.解方程:(1)10x﹣12=5x+15;(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最后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2)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1)移项,得10x﹣5x=12+15,合并同类项,得5x=27,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5,得x=;(2)去括号,得=,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6,得x+1=4x﹣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3,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得x=1.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注意移项要变号.27.解方程:(1)8y﹣3(3y+2)=7 (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解;(2)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所以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8y﹣9y﹣6=7,移项、合并得,﹣y=13,系数化为1得,y=﹣13;(2)去分母得,3(3x﹣1)﹣12=2(5x﹣7),去括号得,9x﹣3﹣12=10x﹣14,移项得,9x﹣10x=﹣14+3+12,合并同类项得,﹣x=1,系数化为1得,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28.当k为什么数时,式子比的值少3.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再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解.解答:解:依题意,得=+3,去分母得,5(2k+1)=3(17﹣k)+45,去括号得,10k+5=51﹣3k+45,移项得,10k+3k=51+45﹣5,合并同类项得,13k=91,系数化为1得,k=7,∴当k=7时,式子比的值少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29.解下列方程:(I)12y﹣2.5y=7.5y+5(II).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Ⅰ)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解;(Ⅱ)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所以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Ⅰ)移项得,12y﹣2.5y﹣7.5y=5,合并同类项得,2y=5,系数化为1得,y=2.5;(Ⅱ)去分母得,5(x+1)﹣10=(3x﹣2)﹣2(2x+3),去括号得,5x+5﹣10=3x﹣2﹣4x﹣6,移项得,5x﹣3x+4x=﹣2﹣6﹣5+10,合并同类项得,6x=﹣3,系数化为1得,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30.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于方程的分子、分母均有小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可将小数化成整数.解答:解:原方程变形为,(3分)去分母,得3×(30x﹣11)﹣4×(40x﹣2)完美WORD格式=2×(16﹣70x),(4分)去括号,得90x﹣33﹣160x+8=32﹣140x,(5分)移项,得90x﹣160x+140x=32+33﹣8,(6分)合并同类项,得70x=57,(7分)系数化为1,得.(8分)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本题的难点在于方程的分子、分母均有小数,将小数化成整数不同于去分母,不是方程两边同乘一个数,而是将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数.专业知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下列图表是2017 年某校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的10 名男生跑1000 米和 10 名女生跑 800米的成绩.(1)按规定,女生跑 800 米的时间不超过 3'24"就可以得满分.该校九年级学生有 490 人,男生比女生少 70 人.请你根据上面成绩,估计该校女生中有多少人该项测试成绩得满分? (2)假如男生 1 号和男生 10 号被分在同组测试,请分析他俩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测试的过程中能否相遇。

若能,求出发多长时间才能相遇;若不能,说明理由.【答案】(1)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x+70)人,由题意得:x+x+70=490,解得:x=210,则女生x+70=210+70=280(人).故女生得满分人数: (人)(2)解:不能;假设经过x分钟后,1号与10号在1000米跑中能首次相遇,根据题意得:解得又∵∴考生1号与10号不能相遇。

【解析】【分析】(1)通过男生、女生的人数关系列出方程,得出女生的人数;(2)根据题意表达出1号跟10号的速度,两位若相遇,相减的路程为400米,得出的时间为4.8, 但是4.8分钟大于3分钟,所以两位在测试过程中不会相遇。

2.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写出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A点B和点P(点P在原点)同时向右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2、1、1个长度单位/分,问:多少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解:∵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AB=6,∵点P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P到点A. 点B的距离为3,∴点P对应的数是−1(2)解:存在;设P表示的数为x,①当P在AB左侧,PA+PB=10,−4−x+2−x=10,解得x=−6,②当P在AB右侧时,x−2+x−(−4)=10,解得:x=4(3)解:∵点B和点P的速度分别为1、1个长度单位/分,∴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4+2t|+t=2,解得:t=2【解析】【分析】(1)根据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结合数轴可得答案;(2)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P在AB左侧时,②当P在AB右侧时,然后再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得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且P在B的左侧,因此A也必须在A的左侧,才有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点B 的距离相等,表示出AP的长,然后列出方程即可.3.对于任意有理数,我们规定 =ad-bc.例如 =1×4-2×3=-2(1)按照这个规定,当a=3时,请你计算(2)按照这个规定,若 =1,求x的值。

【答案】(1)解:当a=3时,=2a×5a-3×4=10a2-12=10×32-12=90-12=78(2)解:∵ =1∴4(x+2)-3(2x-1)=1去括号,可得:4x+8-6x+3=1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2x=10,解得x=5【解析】【分析】(1)根据规定先求出的表达式,再化简,然后把a=3代入求值即可;(2)根据新定义的规定把=1的右式化成整式,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x项系数化为1即可解出x.4.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和b,规定a※b=ab2+2ab+a.如:1※2=1×22+2×1×2+1=9(1)(﹣2)※3=________;(2)若※3=16,求a的值;(3)若2※x=m,( x)※3=n(其中x为有理数),试比较m,n的大小.【答案】(1)-32(2)因为※3= ×32+2× ×3+ =8a+8,所以8a+8=16,解得a=1;(3)根据题意,得m=2x2+2×2x+2=2x2+4x+2,n= x×32+2× x×3+ x=4x,则m﹣n=2x2+2>0,所以m>n.【解析】【解答】解:(1)原式=﹣2×32+2×(﹣2)×3+(﹣2)=﹣18﹣12﹣2=﹣32,故答案为:﹣32.【分析】(1)根据新运算展开,再求出即可;(2)先根据新运算展开,再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3)先根据新运算展开,再求出m、n,即可得出答案.5.某航空公司开展网络购机票优惠活动:凡购机票每张不超过2000元的一律八折优惠;超过2000元的,其中2000元按八折算,超过2000的部分按七折算.(1)甲旅客购买了一张机票的原价为1500元,需付款________元;(2)乙旅客购买了一张机票的原价为x(x>2000)元,需付款__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丙旅客因出差购买了两张机票,第一张机票实际付款1440元,第二张机票享受了七折优惠,他査看了所买机票的原价,发现两张票共节约了910元,求丙旅客第二张机票的原价和实际付款各多少元?【答案】(1)1200(2)0.7x+200(3)解:第一张机票的原价为1440÷0.8=1800(元).设丙旅客第二张机票的原价为y元,则购买两种票实际付款(1800+y-910)元,根据题意得:1440+0.7y+200=1800+y-910,解得:y=2500,∴1800+y-910-1440=1950.答:丙旅客第二张机票的原价为2500元,实际付款1950元【解析】【解答】解:(1)1500×0.8=1200(元).故答案为:1200.(2)根据题意得:需付款=2000×0.8+(x-2000)×0.7=0.7x+200(元).故答案为:(0.7x+200).【分析】(1)利用需付款=原价×0.8,即可求出结论;(2)根据需付款=2000×0.8+0.7×超出2000元部分,即可求出结论;(3)根据原价=需付款÷0.8可求出第一张机票的原价,设丙旅客第二张机票的原价为y元,则购买两种票实际付款(1800+y-910)元,根据(2)的结论,即可得出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6.甲乙两人相约元旦一起到某书店购书,恰逢该书店举办全场9.5折的新年优惠活动.甲乙两人在该书店共购书15本,优惠前甲平均每本书的价格为20元,乙平均每本书的价格为25元,优惠后甲乙两人的书费共323元.(1)问甲乙各购书多少本?(2)该书店凭会员卡当日可以享受全场8.5折优惠,办理一张会员卡需交20元工本费.如果甲乙两人付款前立即合办一张会员卡,那么比两人不办会员卡购书共节省多少钱?【答案】(1)解:设甲购书x本,则乙购书(15﹣x)本,根据题意得:[20x+25(15﹣x)]×0.95=323,解得:x=7,∴15﹣x=8.答:甲购书7本,乙购书8本(2)解:(20×7+25×8)×0.85+20=309(元),323﹣309=14(元).答:办会员卡比不办会员卡购书共节省14元钱【解析】【分析】(1)设甲购书x本,则乙购书(15﹣x)本,根据两人买书共消费了323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先求出办会员卡购书一共需要多少钱,再用323元减去这个钱数即可.7.阅读下列例题,并按要求回答问题:例:解方程.解:①当时,,解得;②当时,,解得.所以原方程的解是或.(1)以上解方程的方法采用的数学思想是________.(2)请你模仿上面例题的解法,解方程:.【答案】(1)分类讨论(2)解:①当时,,解得,②当时,,解得,∴原方程的解是或.【解析】【分析】(1)材料中是分①、②两种情况来解答题目,明确的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2)模仿例题,分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8.已知,两正方形在数轴上运动,起始状态如图所示.A、F表示的数分别为-2、10,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个单位长度,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个单位长度,两正方形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正方形的速度是大正方形速度的两倍,两个正方形从相遇到刚好完全离开用时2秒.完成下列问题:(1)求起始位置D、E表示的数;(2)求两正方形运动的速度;(3)M、N分别是AD、EF中点,当正方形开始运动时,射线MA开始以15°/s的速度顺时针旋转至MD结束,射线NF开始以30°/s的速度逆时针旋转至NE结束,若两射线所在直...线.互相垂直时,求MN的长.【答案】(1)解:∵A、F表示的数分别为-2、10,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个单位长度,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个单位长度,∴D表示的数为:-2+2=0,E表示的数为:10-4=6(2)解:设小正方形的速度是2x个单位/秒,大正方形的速度是x个单位/秒,则有2(2x+x)=2+4,解得:x=1,∴小正方形的速度是2个单位/秒,故小正方形速度2个单位/秒,大正方形速度1个单位/秒(3)解:设运动时间为t,由题意可得若想要两射线所在直线互相垂直,则有①15°t+30°t=90°或②15°t+30°t=270°,①15°t+30°t=90°,解得t=2,此时小正方形运动了4个单位,D点在数字4的位置,大正方形运动了2个单位,E点也在数字4的位置,即D,E重合,∵M、N分别是AD、EF中点,∴MN=3;②15°t+30°t=270°,解得t=6,此时小正方形运动了12个单位,D点在数字12的位置,大正方形运动了6个单位,E点在数字0的位置,∵M、N分别是AD、EF中点,∴此时M点位于数字11的位置,N点位于数字2的位置,∴MN=11-2=9;综上:当t=2时,MN=3;当t=6时,MN=9.【解析】【分析】(1)利用图象和正方形的边长即可得出;(2)设小正方形的速度是2x 个单位/秒,大正方形的速度是x个单位/秒,然后列方程计算即可;(3)由题意可得若想要两射线所在直线互相垂直,则有①15°t+30°t=90°或②15°t+30°t=270°两种情况,根据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即可.9.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某中学在2014年元旦前夕,由校团委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一次书法比赛,为了表彰在书法比赛中优秀学生,计划购买钢笔30支,毛笔20支,共需1070元,其中每支毛笔比钢笔贵6元.(1)求钢笔和毛笔的单价各为多少元?(2)①后来校团委决定调整设奖方案,扩大表彰面,需要购买上面的两种笔共60支(每种笔的单价不变).张老师做完预算后,向财务处王老师说:“我这次买这两种笔需支领1322元.”王老师算了一下,说:“如果你用这些钱只买这两种笔,那么帐肯定算错了.”请你用学过的方程知识解释王老师为什么说他用这些钱只买这两种笔的帐算错了.②张老师突然想起,所做的预算中还包括校长让他买的一支签字笔.如果签字笔的单价为不大于10元的整数,请通过计算,直接写出签字笔的单价可能为元.【答案】(1)解:设钢笔的单价为x元,则毛笔的单价为(x+6)元.由题意得:30x+20(x+6)=1070解得:x=19则x+6=25.答:钢笔的单价为19元,毛笔的单价为25元.(2)解:①设单价为19元的钢笔为y支,所以单价为25元的毛笔则为(60-y)支.根据题意,得19y+25(60-y)=1322解之得:y≈29.7(不符合题意).所以王老师肯定搞错了.②2或8.【解析】【解答】(2)②设单价为21元的钢笔为z支,签字笔的单价为a元则根据题意,得19z+25(60-z)=1322-a.即:6z=178+a,因为a、z都是整数,且178+a应被6整除,所以a为偶数,又因为a为小于10元的整数,所以a可能为2、4、6、8.当a=2时,6z=180,z=30,符合题意;当a=4时,6z=182,z≈30.3,不符合题意;当a=6时,6z=184,z≈30.7,不符合题意;当a=8时,6z=186,z=31,符合题意.所以签字笔的单价可能2元或8元.【分析】(1)设钢笔的单价为x元,则毛笔的单价为(x+6)元.根据买钢笔30支,毛笔20支,共用了1070元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2)①根据第一问的结论设单价为19元的钢笔为y支,所以单价为25元的毛笔则为(60-y)支,求出方程的解不是整数则说明算错了;②设单价为19元的钢笔为z支,单价为25元的毛笔则为(60-y)支,签字笔的单价为a 元,根据条件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10.如图,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a+3|+(b ﹣2)2=0.(1)求A、B所表示的数;(2)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2x+1= x﹣8的解①求线段BC的长;②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BC?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解:∵|a+3|+(b﹣2)2=0,∴a+3=0,b﹣2=0,解得,a=﹣3,b=2,即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