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一科学探究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一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课件)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一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课件)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3.许多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而不是冬天,提示我们 温度、光照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某同学为检验这一假 设,用大豆做了如下的实验:
组别 ① ② ③
种子数 20 20 20
处理方法 有光,加水,25℃ 有光,加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实验过程中所加水分越多越好 B.①②组为实验组,③为对照组 C.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而光照 不影响 D.所用种子除数量相同以外,其余如大小、饱满度 可以不作要求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③增大视野亮度的方法:反光镜改平面镜为凹面镜; 调节遮光器,增大光圈。
④实物移动的方向与其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当装 片向左上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向右下方移动。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制作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取载玻片并擦拭干净→ 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料→液中展平→盖上盖玻片( 防止产生气泡)→吸余液→染色(根据要求选用)→贴标 签。
本课结束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1)马铃薯的块茎生殖属于 无性生殖 。
(2)设置D清水组的作用是 对照

(3)上述实验的变量是 丁香提取液的浓度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有抑制作用 。
题型五 蒸腾作用实验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光促进气孔的开 启,蒸腾增加;(2)水分状况: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气孔 开放,过多的水分反而使气孔关闭;(3)温度:气孔打 开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过高叶片失水也 可使气孔关闭。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①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唾液淀粉酶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021生物中考解读课件:第26章 科学探究

2021生物中考解读课件:第26章 科学探究

考点梳理
考点四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4.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步骤:用右图装置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用 ____快__熄__灭__的__卫__生__香____检验生成的气体(如图)。
(2)实验结果:卫生香复燃。 (3)实验结论:_____光__合__作__用__产__生__了__氧__气______。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 +清水
馒头碎屑 +唾液
馒头块 +唾液
馒头碎屑 +唾液
是否搅拌 是 是 否 是
温度/℃ 37 37 37 60
时间/min 10 10 10 10
加碘液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馒头块边缘
变蓝 变蓝
考点梳理
考点五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3.实验分析。 (1)试管B与试管A作为对照时,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唾__液__对__淀__粉__有__消__化__作__用_______________。 (2)试管B与试管C作为对照时,得出结论: _____牙__齿__的__咀__嚼__、__舌__的__搅__拌_______有利于唾液对淀粉的 充分消化。 (3)试管B与试管D作为对照时, 得出结论:唾液淀粉 酶的消化作用需要_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___。
考点梳理
考点七 探究蚂蚁的通讯
(3)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 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 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一段时间后 再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 A、B岛的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 有什么变化。 (4)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 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4.实施计划:认真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考点梳理
考点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福建专版中考生物 课堂讲本 1.1 科学探究

福建专版中考生物 课堂讲本  1.1 科学探究
【答案】B
03 福建4年中考聚焦
1
2
3
1.【2020·福建·6分】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以 植物的汁液(主要是蔗糖)为食。为有效防治蚜虫,科研 人员对扁豆的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在种植两个品种的扁 豆时发现,大量的蚜虫寄生在绿色扁豆上,而在相邻的 紫色扁豆上仅有少量。蚜虫为什么不选择紫色扁豆呢? 假设一: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有关。
实验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 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 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 果如下:
项目
组别
人工饲液
实 验
平均取食频率
结 果 平均取食时间
丙组 一定量10% 蔗糖溶液
物质A
1次/小时
0.2分钟/次
丁组 ?
不加物质A 18次/小时 1.5分钟/次
组别
甲 乙 丙
孑孓数 (只)
20 20 20
光线
光照 光照 黑暗
细密 铁丝网
竖放 横放 竖放
实验结果
上浮数 死亡数
(只)
(只)
(不统计) (不统计)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 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A选项中,由题干信息可知变量一是温度,变量二为药物的 处理方式(单独或联合处理),因此空白组的处理方法应该是 没有药物处理的细菌。B选项中,通过对比空白组,可以发 现不同温度下单独使用抗生素B的处理方式内毒素的浓度均 高于空白组,可见抗生素B处理不能有效抑制细菌释放内毒 素,选项B正确。

中考生物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和生物圈 第01课时 科学探究生物课件

中考生物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和生物圈 第01课时 科学探究生物课件

考 点
【思维警示】探究实验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
知 识
设;探究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首先检查实


验过程是否准确无误,如果实验过程完好(wánhǎo),则说明作出的假设有误,需要进一步查找
资料,重新作出假设,重新实验。
(4)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
第十页,共二十八页。
考 点
[点拨] 科学探究方法的选择
知 识
认知生物的形态、行为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生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


实观察并记录;认知生物的结构、生理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认知生物的种类(zhǒnglèi)、
第一(dìyī)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和生物圈
第 1 课时
科学探究
第一页,共二十八页。
考 点
考点(kǎo diǎn)一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识 聚
基本环节
要求
举例(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尝试根据日常生活和资料信息发
提出(tí chū)问题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问题。问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题应当尽量具体、明确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考 点
②空白对照:a.对照组:不加入任何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变量做任何实验(shíyàn)
知 识
处理的对象组;b.实验组:加入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变量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其中
聚 焦
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例如,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支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 mL清水,试管B

广东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十章-考点19 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

广东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十章-考点19 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

D 例分析
解析: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蚂蚁的通讯 方式是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 角上,蚂蚁的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侦察蚁发 现食物后,会在沿途(纸片上)留下特殊的气味,其 他工蚁会沿着气味找到食物。如果当它们走过后,将 小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心处,结果 蚂蚁沿着纸片上留下的气味绕着纸片转了多圈,在偶 然情况下找到食物。
D 典例分析
【例 2】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 实验(装置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 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 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 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 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K 考题回顾
3.(2015·广东省)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 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B ) A.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 蚁爱吃哪些食物 B.步骤2: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 吃甜食 C.步骤3: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 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步骤4: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 物
K 考题回顾
1.(2019·广东省)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的
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
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下列有关
分析错误的是( D )
组别
孑孓数/ 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实验结果 上浮数/只 死亡数/只

2021年中考广西专用生物考点复习第2部分 题型2 实验探究题 课件(86张PPT)

2021年中考广西专用生物考点复习第2部分  题型2 实验探究题  课件(86张PPT)

表达交流:撰写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实验结论
调查: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法,对调查过程如实记录,
对结果整理分析,收集并分析资料,从中寻找答案
模拟实验: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模拟实验对象做模型,或者模仿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科学探究
抽 推样 测检 :测 科: 学样 的本 推大 测小 需要 要合 一适 定的,证不据能作凭基主础观想象挑选样本,检测的方法要科学 设 控置制单 对照一变 实验量: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科学探究的原则重 减复 少进 实行 验实 误验 差: :为 多了 次避 测免 量实 求验 平的 均偶 值然性
编号
条件
A
B
C
D
E
水稻种子
(粒)
20
20
20
20
20
均匀喷洒溶 清水 酸雨 酸雨 酸雨 酸雨
液(刚淹没 5 毫升 5 毫升 ?毫升 5 毫升 5 毫升
种子即可) pH=7 pH=5 pH=4 pH=3 pH=2
萌发环境
培养皿底部铺有棉花,盖上培养皿,将其放 在适宜的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种子发芽
数(粒)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 “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湿度,除湿度不同 外 ,其他条件 如鼠妇的数量、光照强度等都应相同 ,因此改进意见正 确 的是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黑暗的条件。故选:B。
10.(2020 春·新罗区月考)探究性实验在制订计划时,最根本依据是
类型一:观察性实验
观察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要弄清观察的用具、要求和方法等 问题。
(2019·潍坊)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

初中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复习课件(济南版)

初中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复习课件(济南版)
1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蝴蝶珊瑚蘑菇智能机器人卫星aabbccdda2下列属于生物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母鸡下蛋b雨后彩虹c大汗淋漓d稻浪滚滚4下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中哪一项不是维持生物个体自下而上所必需的a从外界获得营养b排出体内的各种废物c繁殖后代d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cac体验探究过程肉汤里的微生物来自于哪里
(实验组)
保持新鲜
对照很重要!

(提出问题)
究 (作出假设)
的 (制定计划)
基 本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骤 (表达交流)
填词
( 关键 ) ( 前提 ) 1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 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
的____前_提____。
2 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
探究成功的___关__键____ 。
第一章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结束放映
观察下面的图片 (比较生物和非生物)
观察下面的图片 (比较生物和非生物)
观察右面 的图片,思考: 生物有哪些特征?
想一想:生物还有什么特征? 以身边的生物为例,说说它具 有这些特征吗
归纳总结
生物的 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习题设计:
一、选择。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 )
①蝴蝶 ②珊瑚 ③蘑菇 ④智能机 器人 ⑤卫星
D、④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2、下列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C )

中考生物 专题一 科学探究复习题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中考生物 专题一 科学探究复习题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一科学探究课标细解读考点全突破一、关于显微镜的使用目镜、物镜、其放大倍数可以用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来表示;在观察同一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会发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多(选填“多”或“少”),视野越亮(选填“亮”或“暗”);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少(选填“多”或“少”),视野越暗(选填“亮”或“暗”)。

2.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构件有反光镜、遮光器(或光圈)。

对光时要使视野变亮可以使凹面镜和大光圈。

要使视野变暗则可以使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3.有时显微镜的视野中会看到污点,我们看到的污点只可能在目镜、物镜、载玻片三个地方,因此判断时只需要移动其中的两个,如果污点都不动,就在第三个上,如果移动载玻片时污点就跟着动,则证明污点就在载玻片上。

4.由于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所以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则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所在的位置应该相同(选填“相同”或“相反”)。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这几个步骤完成的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而擦、滴(0.9%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这几个步骤完成的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2.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是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我们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染色时要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其目的是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三、实验法1.实验法的一般步骤:A、发现并提出问题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C、作出假设D、设计实验方案E、实施实验并记录F、分析实验现象G、得出结论。

2.实验法探究中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要求控制单一变量、实验材料要达一定数量,实验次数要尽可能多一些,其目的都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名师精解析【例1】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移动;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 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 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①本实验变量是光; ②实验组是明亮处,对照组
是阴暗处; ③取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是1

进行观察、实验;搜集证 据、数据;尝试评价证据、
数据的可靠性
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考点聚焦
基本环节
________
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要求
举例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归纳拓展
【归纳拓展】
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基本要求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 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 的可检验性 ①拟定计划;②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 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 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 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要求
举例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
布)
尝试根据日常生活和资料信息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问 题。问题应当尽量具体、明确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 布吗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紧扣问题,对问题的答案提出
可能的设想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 布
考点聚焦
基本环节
制__订___计__划_
________
实施计划
要求
举例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和 判断证据、数据;得出
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写出探究报告
计算全班各组10次数据的 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减
少实验误差
名师点拨
【名师点拨】 探究实验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 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能否 成功的关键是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当实验结果 与假设不一致时,首先检查实验过程是否准确无误,如 果实验过程完好,则说明作出的假设有误,需要进一步 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重新实验。
考点聚焦
2.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 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例如,某些学 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导致在校学生近 视率大幅上升。为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 解学生近视的问题,你认为应选用_调__查__法___。 调查的种类有两种:__全__面___调查(普查)和__抽__样__调 查。
名师点拨
【名师点拨】
科学观察的特点: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第二、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从宏观到微观、从 整体到局部. 第三、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第四、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归纳拓展
【归纳拓展】
规律总结: ①科学探究是认知的主要途径、方法和过程,适用于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 ②认知生物的形态、行为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④认知生物的结构、生理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④认知未知且周围不存在的生物的方法主要是文献法。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A.调査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探究法
解: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 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 想知道深圳人民关于全面放开二孩的想法,该过程中主要 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 故选:A。
考点聚焦
考点2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基本环节
提__出___问__题_ 作__出___假__设_
考点聚焦
考点3 对照实验
概念: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 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相__同__的实验。
设计原则: 设计对照实验,首先要遵循_单__一__变__量__原则,即在实验设 计过程中,除了把需要探究的条件作为唯一变量外,其他 条件应保持_一__致___且适宜。
一、科学探究
复习引入
科学工作者在观察、研究森林中的响尾蛇时,发现一个奇特现 象: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 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 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 毒的猎物的呢?
考点聚焦
考点1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___观__察___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 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 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 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 科学结论。例如,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结构采用的方法就是 观察法。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B、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属于观察 法,B错误。
C、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属于观察 法,C错误。
D、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属于实验 法,D正确。
故选:D。
强训练
2. (2018•深圳)2016年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想知道深圳 人民关于全面放开二孩的想法,用的方法是( )
①描述现象;②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沦
表达和交流
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强化训练
1. (2018•凉山州)作出假设需要根据已有的 ____知__识__和__生__活__经__验_____来进行。
解:作出假设的基本要求: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 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因此,作出假设需要根据已有 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
名师点拨
【名师点拨】 对照实验中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两 组实验。实验组是指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即人为 控制变量的为实验组;对照组是指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 的一组,即变量是理想的或接近自然状态的为对照组。
强化训练
1.(2018•大庆)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
A.25℃和0℃ B.有空气和无空气 C.温度和水分 D.有光和无光
强化训练
2.(2018•淮安)某学习小组准备对淮安地区不同水域环 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 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得出结论 解:某学习小组准备对淮安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 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 存”,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作出假设。 故选:B。
强化训练
1.(2018•安徽)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 验法的是( )
A.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 B.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 C.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 D.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
强化训练
解:A、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属于 观察法,A错误。
考点聚焦
3.实验法 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 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例 如,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 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养,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 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__实__验__法__。 4.测量法 利用刻度尺、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研究对象的高度、速 度、温度等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作出描述。例如,用刻 度尺测量肾蕨的高度。
考点聚焦
(2)观察的类型: 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
间接观察:借助__放__大__镜___、_显__微__镜__等仪器 或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
考点聚焦
(3)科学观察的特点: 第一、要有明确的__目__的____。 第二、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 到局部。 第三、观察时要__全__面____、细致和实事求是。 第四、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解:唯一变量是指影响实验的某一个方面的因素,如水分 的有无、光照的有无、空气的有无,温度的高低、湿润与 干燥等等。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实验的两个不同的因素。
故选:C。
强化训练
2.探究动物运动特点,用到许多实验,在设计对照实验时, 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的条件都不相同 解: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 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除实验变量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 故选:C。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