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域经济——旅游规划中的全新发展模式
沟域经济规划实践

沟域经济规划实践探讨1沟域经济的概念“沟域经济”是北京近几年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
其核心是以山区沟域为单元,以其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以点带面、多点成线、产业互动,形成聚集规模,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经济发展模式。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特点提出的崭新概念,是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是实现农民的富山养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开辟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两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2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的概况近几年来,为实现山区经济的循环快速发展,北京市推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多个区县试点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为京郊山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和平谷等五个区县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部分定位于生态涵养发展区,该区域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资源支撑区,是破除二元结构,推动机制与体制创新的先行示范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富山养民”、“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促进山区发展的支持政策,有力的促进了山区可持续发展。
3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大营沟域经济规划实践3.1基本概况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大营位于怀柔区北部山区,涉及汤河口、长哨营、喇叭沟门三个乡镇26个行政村,5708户,12903人,沟域总面积282.31平方公里。
1.生态条件。
汤河大营地处燕山山脉,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林木覆盖率近70%。
让沟域经济成为辽宁新经济增长点

让沟域经济成为辽宁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6-000-01沟域经济是指以山区沟域为地理空间,以内聚力发展变化为基础,实现山区增长极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其核心是以山沟区域为单元,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沟域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址和产业资源为平台,以特色农业、民俗文化、种植养殖、养生休闲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环境、景观等的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的沟域产业带,以点带面、产业融合,形成聚集效应,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外延式发展。
近年来,沟域经济悄然兴起,如大连冰峪沟旅游度假区、丹东大梨树采摘区等。
这些沟域发展态势强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具特色,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发展沟域经济对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克服土地制约、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发展沟域经济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地区特色产业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第三产业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在渴望享受青山绿水、美味佳肴之余,对采摘、休闲、养生等更具有个性化的休闲项目更加好奇、更感兴趣。
发展沟域经济,通过合理开发自然景观,高标准建设人文景观等,既健全产业链条,实现利润放大;又可满足了人们对服务项目的新需求,实现了区内服务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2.发展沟域经济是对实施青山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撑。
沟域经济发展为生态建设提供了资金和民生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为沟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发展沟域经济是缓解土地需求矛盾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南资北移”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北方省份经济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也出现了刚性的趋势,土地需求增加。
发展沟域经济不但可以为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可以为工业项目提供良好的发展载体,是缓解土地需求矛盾的有效手段。
辽宁沟域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尚未彻底转化成发展优势。
关于乡村旅游与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及政策建议

l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
目前, 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 (go ar —
t rm)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 为农业观光旅游, oi us , 严重地
引旅游者前往休息 、 、 观光 体验以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 。
尽管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 旅游还 没有完 全统一 的
定义 , 但专家们 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 : 乡村旅游是 以乡村
华(02 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 20 ) 以具有 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
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 : 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
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一种经济形态。沟域经济属于区域 经济范畴, 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 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
地域特色与其地理位置、 历史人文 、 特定资源相关联。
收 稿 日期 :09—1 —0 20 1 4 基金项 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点项目(9 O 27 ; 0A G 9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J J2l - 1 1 ) BX CDt 0 — 1 。  ̄
作者简介 : 郭君平(9 4 ) 江西吉安人 , , 18 一 , 硕士 研究方向 : 农业经济管理。 通讯作者 : 沈文华。
2 沟域经济的 内涵与发展的关键要素
21 沟域经济的内涵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 区域 . 经济、 流域经济基础的崭新概念。20 09年 8月,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到 平谷区进行“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推动沟域经济发展” 专
题调研时指出:沟域经济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 以旅游产 业发展为龙头 , 为浅山区生态涵养发展、 民自 农 力更生致
观, 经济景观 、 文化景观等为旅游资源 , 通过科学的计划 、 设计和加工 , 把观 、 、 购等融为一体, 赏 游、 使游客领略到 都市所领略不到的大 自然的意趣和现代新型农村的一种
北京延庆沟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北京延庆沟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延庆县沟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目录第一章总论 .......................................................................................................................... ........... - 1 -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2)三、规划范围 (2)四、规划期限 (2)第二章现状分析与评价 ................................................................................................................. - 3 -一、延庆县沟域经济现状与评价 (3)(一)延庆县沟域经济自然资源现状与评价 ......................................................................... - 3 -(二)延庆县沟域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评价 ......................................................................... - 4 -(三)人力资源现状................................................................................................................. - 6 -(四)文化资源现状................................................................................................................. - 6 -二、延庆县沟域经济功能定位与产业选择 (7)(一)延庆县沟域功能定位..................................................................................................... - 7 -(二)延庆县沟域经济产业选择............................................................................................. - 7 - 第三章延庆县沟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分析 ..................................................................................... - 8 -一、十一五期间延庆县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回顾 (8)(一)主要成绩......................................................................................................................... - 8 -(二)存在不足....................................................................................................................... -10 -二、延庆县沟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12)(一)优势分析....................................................................................................................... - 12 -(二)劣势分析....................................................................................................................... - 13 -(三)机会分析....................................................................................................................... - 14 -(四)威胁分析. (16)第四章延庆县沟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及指导思想 ......................................................................... - 19 -一、总体目标 (19)二、指导思想 (19)三、基本原则 (19)(一)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 ............................................................................... - 19 -(二)坚持依法合规,有序适度的原则 ............................................................................... - 19 -(三)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 20 -(四)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 ............................................................................... - 20 -(五)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富裕农民的原则 ....................................................................... - 20 -(六)坚持机制创新,丰富发展模式的原则 ....................................................................... - 21 -第五章延庆县沟域经济的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任务 ................................................................. - 22 -一、沟域定位及发展战略 (22)二、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任务 (22)(一)总体布局....................................................................................................................... - 22 -(二)重点建设任务............................................................................................................... - 23 -(三)进度安排 ....................................................................................................................... - 26 -(四)重点沟域建设思路....................................................................................................... - 26 - 第六章沟域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 - 36 -一、强化规划编制,提升沟域经济的水平 (36)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36)三、设立专项资金,加大资金统筹力度 (36)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沟域经济建设 (37)五、加强技能培训,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 (37)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沟域经济提供制度保障 (38)第一章总论一、规划背景“沟域经济”是北京近几年探索出的一种新的山区发展模式,是山区在贯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落实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过程中,逐渐找到的一条保护生态与增收相统一、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区域性经济发展路子。
发展沟域经济标准先行

发展沟域经济标准先行
王金锁
【期刊名称】《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综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特点提出的崭新理念.沟域经济是指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
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rn北京市
的沟域经济目前主要有五种模式:即文化创意先导、特色产业主导、龙头景区带动、自然风光旅游、民俗文化展示.总体来讲,五种模式中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山、水、林、田、路整体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的总和.发展沟域经济首先对每条
沟域进行总体规划.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王金锁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产业发展标准先行——第三次《工业机器人控制装置》国家标准工作组会及《数控机床电气设备及系统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启动会在京召开
2.创新驱动,标准
先行——我国工业设计标准创新发展的政策(下)3.创新驱动,标准先行——我国工
业设计标准创新发展的政策(下)4.标准先行引领我国建筑工业化全面发展——2019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学术年会“建筑工业化标准与实践”分论坛举办5.大力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作者:山合水易研发中心来源:原创时间:2012-04-20 关键词:休闲农业山合水易解读沟域经济沟域经济是北京及河北地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模式,针对的是多山少水的自然资源区域,它的资源特性明显,一般在沟域内规模化开发鱼塘,或者大面积种植果树等赏花摘果,立足农业、林业或者渔业,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通过旅游带动农业发展和品质提升,打造特色休闲农业,是集生态建设、沟道治理、生态产业培育和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创新型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作为沟域经济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者和探索者,认为沟域经济的延伸性很强,它代表了一类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地区可以选择的开发模式。
如果以此为借鉴,针对特殊地域寻找特色,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实现功能完善,既可打造出更多经济模式,如水域经济、河域经济等,在更广泛的区域应用。
沟域经济的开发应该注意哪些?在“沟域经济”提出后,一批沟域经济发展的新典型涌现,有效促进了山区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前期发展缺乏整体规划或是缺乏宏观指导原则,导致一些沟域农业旅游景点无序开发,景点布局不尽合理,而且单一化的发展模式,也使沟域景观建设平庸无味,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因此,要不断总结沟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组织专家学者对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科学、系统地分析沟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按照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并重的原则,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科学地制定沟域发展规划,打造“一沟一品,一域一景”的特色农业景观。
并以此为模式扩展至其他地域经济,利用地理优势开发特色农业项目,依托特色农业项目开发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撬动当地经济发展。
山合水易就沟域经济开发积累的经验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通过对北京多条沟域经济区域的研究对比,在《北京怀柔沟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对北京怀柔不夜谷沟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即发展水岸生态文化休闲经济,突出生态休闲与文化聚集的概念,打造北京生态友好性与资源节约型示范区名片。
沟域经济——旅游规划中的全新发展模式

沟域经济一一旅游规划中的全新发展模式北京市今年重点推进7条沟域的建设,包括延庆县四季花海、平谷区十八弯、怀柔区天河川等。
近日,本市7个山区县的相关负责人重点观摩了密云司马台雾灵溪谷沟域和怀柔天河川的沟域建设情况。
所谓沟域,可以是山谷,可以是山地,但与产业升级、乡村发展密不可分并由此而衍生出“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并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与特点,在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的崭新概念,旨在带动沟域经济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北京市沟域经济建设观摩会上提出了“山区发展沟域经济,保护生态是第一位的,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例如开发房地产,在沟域建设中都要明令禁止。
”山合水易认为,“沟域经济”是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在没有房地产参与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的发展,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突破口,成为当前沟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沟域发展要以产业相近,村镇相接,区县相连为特征,突破区县的界限,并延伸为产业带,形成都市型现代生态型产业聚集区。
如,两山一河、两山一沟、两山一路、两山一村、两山多村镇、一山一村、一山一路、一山多村镇和多区县共享山区等多种形态。
目前,北京的沟域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以适应不同区县的发展。
未来几年北京市将进一步重点推进沟域经济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政府扶持、集体搭台、农民主体、社会参与” 的运作模式,推进山区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集中连片成带发展。
市、区县政府将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以奖代补”的工作机制,设立两级山区发展专项资金,对沟域经济发展进行扶持推动;各有关部门将把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等工程向重点沟域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示范沟域的打造步伐。
两年内计划重点推动数条市级示范沟域和区县级示范沟域,打造一批发展又好又快、带动力强、农民增收明显的示范沟域。
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作者:史亚军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5年第02期专家简介:史亚军,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分会副秘书长,农业部休闲农业评审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外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都市农业、休闲农业。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农业推广奖3项。
主持农业部、北京市科委等项目30余项;主持完成《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贵州省毕节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等。
出版《休闲农业概论》、《农村文化产业概论》等专著、教材19部。
山区问题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研究课题,山区特殊的地理或自然障碍,使之在经济上要与其他地区完全融为一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如何在保证山区生态环境同时,利用山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山区的经济发展,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开展山区综合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出现了“山区学”一词。
山区在日本属于相对不发达地区,由政府出资修建乡村道路,路面等级高,四通八达,方便快捷。
除此以外,日本政府还在山区内投资修建了大量生产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如农产品加工厂、蔬菜副食加工厂、直销米加工厂及康复中心、健身公园、温泉宾馆、公共下水道、医院、学校等。
近年来,北京山区发展在理念上不断创新,在建设方式上科学探索,提出了科学发展新理念——沟域经济,为山区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一、沟域经济的概念、特征(一)沟域经济的概念“沟域经济”是以山区沟域为单元,以其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以点带面、多点成线、产业互动,形成聚集规模,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经济发展模式。
沟域经济产业相近,村镇相接,区县相连,突破了区县的界限,形成巨型的产业带,是都市型现代生态型产业的聚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域经济一一旅游规划中的全新发展模式
北京市今年重点推进7条沟域的建设,包括延庆县四季花海、平谷区十八弯、怀柔区天河川等。
近日,本市7个山区县的相关负责人重点观摩了密云司马台雾灵溪谷沟域和怀柔天河川的沟域建设情况。
所谓沟域,可以是山谷,可以是山地,但与产业升级、乡村发展密不可分并由此而衍生出“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并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与特点,在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的崭新概念,旨在带动沟域经济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北京市沟域经济建设观摩会上提出了“山区发展沟域经济,保护生态是第一位的,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例如开发房地产,在沟域建设中都
要明令禁止。
”
山合水易认为,“沟域经济”是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
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在没有房地产参与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的发展,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突破口,成为当前沟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沟域发展要以产业相近,村镇相接,区县相连为特征,突破区县的界限,并延伸为产业带,形成都市型现代生态型产业聚集区。
如,两山一河、两山一沟、两山一路、两山一村、两山多村镇、一山一村、一山一路、一山多村镇和多区县共享山区等多种形态。
目前,北京的沟域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以适应不同区县的发展。
未来几年北京市将进一步重点推进沟域经济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政府扶持、集体搭台、农民主体、社会参与” 的运作模式,推进山区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集中连片成带发展。
市、区县政府将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以奖代补”的工作机制,设立两级山区发展专项资金,对沟域经济发展进行扶持推动;各有关部门将把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等工程向重点沟域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示范沟域的打造步伐。
两年内计划重点推动数条市级示范沟域和区县级示范沟域,打造一批发展又好又快、
带动力强、农民增收明显的示范沟域。
山合水易打造的北京延庆香营乡旅游项目就是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较好体现。
香营乡属于山地地形,有水库,有溶洞,可种植,可养殖。
围绕打造“京北第一乡”的理念,我们从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需求出发,从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着眼,着力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山野观光、农业休闲、郊野度假、民俗旅游等,让人们在山、水、村落之中,感受生态、体验休闲。
在以上实用范围分析的基础上,山合水易认为,一个好的沟域经济的发展应该具备以下的六大根本:
科学规划是前提:形成对于区域系统化的规划,在项目定位明晰的前提下,有的放矢的实施项目,这是所有旅游项目发展的前提。
生态环保是基础: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发挥其原生态、朴素的文化环境,这是沟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魅力之一。
景观种植是突破:通过针对本地区气候特色形成的种植环境,在景观,种植特色上给予突破,如形成玫瑰谷,香草园,向日葵种植等等,在景观和经济价值上得以双重突破。
节庆举办是引擎:项目前期大带动和发展需要节庆互动的带动, 在项目地举行音乐节、采摘节、摄影大赛等是项目迅速发展的引擎。
旅游带动是抓手:沟域的发展要以旅游为总抓手,带动区域人气及消费型项目的打造,通过人气带动财气。
农民致富是目的:区域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当地百姓的参与和致富为项目的最终目的。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专家认为,沟域经济作为一种较新的旅游规划发展模式,为山谷山地旅游打开了一扇窗,对北京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但由于它是结合北京当地特点而产生的发展模式,因此,只能作为一个参照蓝本,在实际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区域自身的特点来规划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