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完整版门头沟山区沟域经济十年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北京中芬生态谷建设项目简介

北京中芬生态谷建设项目简介北京中芬生态谷建设项目简介一、“沟域经济”提出的背景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了门头沟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
《门头沟新城规划,2005-2020,》更加明确了门头沟区是“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京发【2005】6号,》将门头沟区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京西首都绿色生态屏障”两大功能。
山区是首都宜居城市建设坚实的生态屏障~是北京可持续发展重要的资源支撑~是环境友好型的特色产业基地。
生态涵养发展区~以生态涵养保护为前提~发展环境友好型主导产业~体现服务首都的功能。
建设休闲服务中心~强化游憩娱乐功能,建设历史文化胜地~强化文化普及功能,建设循环经济新区~强化生态富民工程~建设山水宜居家园~强化以人为本功能”的发展战略。
2、产业结构重大调整2004年~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的功能定位是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市政府关闭煤炭企业的工作部署要求:“到2010年全区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煤矿企业全部关闭~非煤矿山企业关闭90%”。
九五期末的1998年~门头沟区共有采矿企业470家。
1其中~采煤企业254家~年产原煤180万吨~年综合收入11.2亿元~采煤企业从业人员12000人~相关企业从业人员11000人,非煤矿山企业167家~年综合收入9.6亿元~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7600人~相关企业从业人员6200人,采砂企业49家~年综合收入2.4亿元~采砂企业从业人员2580人~相关企业从业人员2300人。
采矿企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71%。
全区10个乡镇中7个乡镇采矿企业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
形成矿产资源开采专业村33个。
截止到2010年5月25日~采砂企业49家早已关闭~采煤企业254家全部关闭~非煤矿山企业167家中到年底只剩2家。
3、如何利用资源为落实区域功能定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搭建山区综合产业发展平台~整合沟域资源~2007年率先提出了“沟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门头沟休旅农业规划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门头沟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一)门头沟区自然地理状况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1450.7平方公里。
属太行山余脉,地势险要,是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境内总面积的98.5%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1.5%。
西部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峰160余座。
西北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有“京都第一峰”之称,另有百花山、髽髻山、妙峰山等山峰。
东部山地处于北京西山边缘,山体较小,山势渐缓。
区内3条主要岭脊均呈东北向平行排列,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黄花梁一黄草梁一棋盘山复背斜;百花山一清水尖一妙峰山复向斜;铁坨山一九龙山一香峪梁复向斜。
由于山地切割严重,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小沟谷300余条。
平缓的山地与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地形呈锯齿状、阶段性上升。
门头沟区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气候呈明显差异。
流经境内的河流分属3个水系,其中属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流域面积最大,为1368.03平方公里;属大清河水系的白沟河流域的面积次之,为73.2平方公里;属北运河水系的流域面积最小,仅为13.82平方公里。
永定河是全区最大的过境河流,河道长100余公里,主要支流有刘家峪沟、湫河、清水河、下马岭沟、清水涧、苇甸沟、樱桃沟、门头沟等,大小支流共300余条。
北京市山区沟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初步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于沟域经济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围尚没有统一的
定义 和共识 。作者 根据 相关 文献研 究 ,总结认 为 顶生 态 、沟 谷 生活 , 沟 生 产 、干沟 开 发”的沟 域经 沟 支
学原理 为指导 思想 ,结合 环境 学 、经济 学等 多门 学科 的知识 ,以 山 济 双 圈耦 合模 式 。沟顶 生 态 、沟谷 生 活是 前提 ;支沟 生产 、干 沟开 区沟域 为基 本单元 ,以其 范 围内独 特 的生态 景观 要素 、历史 文化遗 发 是原 则 ,是 前 者 的延 伸 。
3科 学规 划区 域布 局 .
依 靠 北京 郊 区先 期建 成 的沟 域经 济 产业 聚 集带 , 步 聚集 资 进一
延伸 产 业链 条 ,打造 特 色 品牌 ,形 成合 力 ,打造 沟域 经济 具有 极强 的关联 性 ,村镇 相接 ,区县 相连 ,突破 了传统 区县 行政 区 源优 势 ,
间上 受 到很 大限 制 。
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在房山区、门头沟区 延庆等多个区 用地较少, 建设用地指标有限 , 部分用地权属不甚明晰, 在发展空 县进行了沟域经济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一
,
沟域经济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四. 推进北京沟域经济进—步发展的建议
I创新 发展 模 式 .
五 结语 沟域经济是集生态建设 、 沟道治理 、 生态产业培育和新农村建
设 四位 一体 的 山区 发展 新模 式 , 身包 含 了对主 导 产业 和发 展 区位 本
该模 式是 在 林地 或 果 园内放 养 各种 经 济动 物 , 放羊 动 物等 , 以 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具备推进型主导产业和区位条件优越的沟域将 野生 取 食为 主 , 以必 要 的人 工 饲养 , 产较 集 约化 养殖 更 为优 质 成为山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由于沟域经济的发展不是以行政地域 辅 生 但 而是 以 沟域 产 业 、 环境 和 资 源完 整性 为 依托 , 以从经 济 的 所 安全 的 多种 畜禽 产 品 , 近 有机 食 品 ,主要 有 “ 一 鱼一 鸭” 山 为界 , 接 林 、“
发展沟域经济标准先行

30 10多万 元 ,人 均纯 收入 达 9 0 元 。 步伐 ,其指 导思想 是全 面 、协调 、可 而 发 展 的 新 模 式 。 发 展 中需 要 各 部 80 在 另外 ,村 里 已开始 准备对 玫瑰 花进 行 持 续发展 。沟域经 济的 发展 与生态 涵 门相互 协调 ,相 互配 合 ,综合 考虑 谋 深 加工 ,提 取玫 瑰精 油 。玫瑰 精油 目 养 ,生态 保护 有机 统一 ,相互 协调 发 划 。 何一 个 方面 都 不可 缺失 , 以 , 任 所 前 市场 价为 5 0 /克 ,出油 率为 万 展 。发展 的 前提是保 护生 态 ,在保护 沟域 经 济是 一 项严谨 的系统 工程 。 0元 沟 分之 四 ,加 工厂建 成 正式投 产后 ,每 生 态 的 基 础 上 促 进 发展 。 沟 域 经 济 的 域经 济 的开 发和 建设 , 应在 多 方论证 年玫 瑰花 的产值 可 达 1 0 万元 。 00 樱桃 发 展 应 充 分 利 用 好 自然 资 源 ,避 免 过 前提 下 ,综合 各部 门、各 专业 的意 见 村全 村人 口 8 ,2 9人 ,种植 樱桃 度开 发 、胡 乱开 发 ,乃 至破 坏生 态环 与建 议制 定 出统 一 的发展 规划 , 3户 1 并严 8 多 公顷 ,2 0 年全 村产樱 桃 2 0 09 万多 境 。 发展模 式还应 避免 千篇一 律 , 其 要 格 按 照 规 划 的 设 计 要 求 进 行 开 发 建 公斤 。每 公斤销 售价 2 0元 ,总 收入 结合 当地实 际情 况 ,适 合哪 种模 式就 设 。 0 达 4 0多万 元 。而 且种 植樱 桃带 动 了 发展 哪种模 式 ,达到人 与 自然相互 融 0 全村 旅游业 ,全村 人均 纯收 入达 到 了 合 。这 个 问题 是 沟域经 济发展 过程 中 l 0 0 0元 。全村 光靠 种植 樱桃 收入 实 首 要 考 虑 的 因 素 。 1
北京市山区沟域经济产业发展研究

北 京 市 山 区 沟 域 经 济 产 业 发 展 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彭美 丽
( 首都 经 济 贸易 大学 城 市 学院 ,北 京 10 7 ) 0 0 0
【 摘 要 】在新一轮总体规划 中,北京西部 山区定位 为生态涵养发展带,山i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随着山i 生态环境的提升 ,流域治理及资源 的挖掘利用 x x 沟域经济登上 了山区发展的舞台,山区沟域经济产业 的选择攸关山区农 民的生活及山区的生态涵养功能,需要紧扣山区的特性,掌握发展 契机。 【 关键词 】沟域经济;山区产业 ;发展方式
1 沟域 经 济及 发展 意义 . 随着 “ 绿色北京”的发展理念提出以后 ,山区受到了更大的 重视并接受更大的发展上的挑战。随着人均G P 万美元 的突破 , D1 世界城市作为北京发展 的新定位 和新 目标下 ,北京城市整体经济 实力在提高,然而 ,山区人均G P D还很低 ,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区 和平原地区, 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还 未得到完全控制,是北京发 展的软肋所在,因此如何在加快城市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 中,在 确保 山区生态涵养功能 的基础上保增长 ,实现 山区生态 、经济、 社会 的可 持 续发 展 是当 下 学者 和决 策者 们 关注 的焦 点 问题 。 沟域经济是在山区农业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结合 山区发展 发展基础与特点提 出的新概念,是山区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与平 原相 比,山区有着垂直分异性、山区环境脆弱性、生态位不饱和 性等次生属性以及边际性、难达性 、封 闭与冲突性等人文属性, 所 以如果进行 经济发展建设,山区的特性使其区别 于平原的发展 模式 ,山区需要在很好的承担着 生态涵养功能的基础上去思考经 济建设针对北京山区的生态和环境物质与功能,为此北京市及基 层政府一直在不断探索,2 0 年 门头沟区率先总结其他区县发展 07 经济的成功模式 ,提出了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与理念 ,开辟了沟 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 究。所谓沟域经济,是奠定在 山区经济发 展 基 础 上 , 以流 域 经 济 管理 理 论 为 科 学 依据 ,确 保 山区 生 态 涵 养 功能的实现,并为 了充分利用 山区资源和优化 山区农村 的产业结 构 ,按 照流 域 系 统 的 “ 谷 ”形 态 单 元 而构 建 平 原 的 、 立 体 的 、 沟 产业的经济结构,实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 2 .北京市 山区产业发展及驱动 力 2 1北京 山区沟域经济产业发展沿革 . 沟 域经济的 出现 是 山区产业 的转型杠杆 ,纵观北京 山区 的
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说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1)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 (4)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定位与规划目标 (6)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8)第五章用地安排与指标落实 (10)第六章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2)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14)第八章土地整治与生态建设 (19)第九章村庄土地利用控制 (22)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5)表1 妙峰山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27)表2 妙峰山镇耕地保有量情况表 (28)表3 妙峰山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到2020年) (29)表4 妙峰山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30)表5 妙峰山镇重点建设项目列表 (31)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32)一、编制规划的工作过程 (32)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 (33)三、规划主要内容的说明 (35)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强化土地规划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依照《门头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妙峰山镇建设用地安排和耕地保护的相关要求,特编制《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全镇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各业用地保障。
第二条规划任务根据妙峰山镇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遵循《门头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对妙峰山镇土地利用的要求,剖析镇域土地利用特征,确定本轮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与目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明确主要用地安排与管制,划分土地利用分区,加强山区土地综合整治,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体系,保障全镇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山区沟域经济主要特征及发展模式分析

1 分考 虑地 理 、 . 充 气候特 点 , 托 山势发 展 依
沟域 经 济 以 山 区为单 元 , 就 限定 了沟 域经 济 发展 的特 定 的 也
地理 局 限性 , 因此必 须 充 分考 虑这 个 特定 地 理环 境 的变 化 可能 对 沟域 经济 发 展所 起 到 的积极 或 者是 消 极 的影 响 , 到 因地 制宜 , 做 针对 不 同沟 域 的气候 进行 产 业布 局 。如怀 柔 山 区面积 占总 面积 的 8 %, 间小 型 气候 多样 , 9 山 适 合 多数 产业 聚集 , 备发 展 沟域 经济 的基 础条 件 。 具 2以资 源特 色为 基础 , . 注重 产 业布 局 和 产业 融合 沟 域经 济 是 以市 场 需求 为导 向 , 生产 、 活 、 态 、 融 生 生 示 范等 多种 功 能 于一 体 的现 代化 大农 业 系统 。 以资源 特色 为 基础 , 行 合理 的产业 布局 , 进 既可 以节 省 成本 , 又可 以充 分挖 掘地 方特 色 , 避免 沟域 趋 同 。如 怀柔 汤 河 口镇 , 以现 有 的林 下 参 、 核桃 、 食用 菌 、 柴鸡 等产 业 为依 托 , 制
沈 阳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 1— 11( : — 6 ,02 0 ,41 3 3 )4
Jun lo h n ag A r utrlU ies y S c lS in e dt n ,0 2 0 ,4 1:4 3 o ra fS e yn gi l a nvri (o i c c sE io ) 2 1 — l 1 ()3 — 6 c u t a e i
始陆续关闭矿山千余处 ,同时针对山区 自 问题和外部困难在如何发挥 山区优势上开始积极思考和探索 , 身 试
沟域经济规划实践

沟域经济规划实践探讨1沟域经济的概念“沟域经济”是北京近几年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
其核心是以山区沟域为单元,以其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健身娱乐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以点带面、多点成线、产业互动,形成聚集规模,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经济发展模式。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特点提出的崭新概念,是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是实现农民的富山养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开辟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两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2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的概况近几年来,为实现山区经济的循环快速发展,北京市推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多个区县试点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为京郊山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和平谷等五个区县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部分定位于生态涵养发展区,该区域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资源支撑区,是破除二元结构,推动机制与体制创新的先行示范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富山养民”、“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促进山区发展的支持政策,有力的促进了山区可持续发展。
3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大营沟域经济规划实践3.1基本概况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大营位于怀柔区北部山区,涉及汤河口、长哨营、喇叭沟门三个乡镇26个行政村,5708户,12903人,沟域总面积282.31平方公里。
1.生态条件。
汤河大营地处燕山山脉,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林木覆盖率近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头沟山区沟域经济十年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目录一、沟域经济概念的提出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6)(一)“沟域经济”理念的提出 (6)(二)沟域经济的概念 (7)(三)“沟域经济”给北京的贡献 (7)(四)各国“区域经济”的典型模式 (7)1、加拿大科罗娜山谷 (7)2、意大利嘉华山庄 (8)3、法国波尔多 (8)二、北京市沟域经济规划及现状 (8)(一)北京市“沟域经济”资源 (8)(二)北京市沟域规划模式 (8)三、门头沟自然资源特点及“沟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调查 (9)(一)门头沟区概述 (9)(二)门头沟自然资源特点 (9)1、多山 (9)2、两寺 (9)3、一水 (9)(三)门头沟“沟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9)四、门头沟“沟域经济”态势分析(SWOT分析) (10)(一)优势分析 (10)1、区位优势 (10)2、定位优势: (10)3、势位优势: (11)(二)劣势分析 (11)1、基础设施薄弱 (11)2、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11)3、产业项目雷同 (11)4、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长效机制 (12)5、科技支撑不足 (12)(三)机遇分析 (12)1、矿区的停采为沟域经济规模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12)2、北京发展规划已经门头沟现在产业政策看现在是发展沟域经济.. 13 (四)威胁分析 (13)五、门头沟“沟域经济”产业定位分析 (13)(一)产业定位分析 (13)1、总体定位: (13)2、项目主旨: (13)3、需求规模: (14)4、需求特征: (14)(二)产业组合分析 (14)1、产业甄选结果 (14)2、产业甄选依据 (15)3、产业组合分析 (15)六、门头沟“沟域经济”的主题 (15)(一)永定河谷葡萄酒走廊 (15)1、永定河谷题外简介 (15)2、本区域对于环境的有效支撑 (16)(二)酒店项目 (17)1、背景第一山景餐厅 (17)2、经济辅助效应预估 (17)(三)玫瑰酒庄园 (17)1、现有条件准备 (17)2、玫瑰酒庄园的建设模型 (17)3、收益预估 (18)(四)葡萄酒庄园 (18)1、战略定位 (18)2、总体品牌的包装规划 (18)(五)战略目标 (18)1、总体目标 (18)2、阶段目标 (18)(六)发展思路 (19)1、强调特色,紧扣需求 (19)2、适度超前,推进国际标准 (19)3、高端集聚,树立区域品牌 (19)4、持续运营,稳步推进运营机构建设 (19)七、门头沟“沟域经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19)(一)经济效益分析 (19)2、辐射经济效益 (19)(二)社会效益分析 (20)八、门头沟“沟域经济”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20)(一)组织架构措施 (20)1、培育期 (20)2、发展期 (20)3、成熟期 (20)(二)品牌措施 (20)1、培育期 (20)2、发展期 (20)3、成熟期 (20)(三)优惠政策措施 (20)1、培育期 (20)2、发展期 (20)3、成熟期 (20)(四)招商引资措施 (20)1、培育期 (20)2、发展期 (20)3、成熟期 (20)(五)运营体系保障 (21)九、门头沟“沟域经济”规划理论依据 (21)1、国外经验 (21)十、门头沟“沟域经济”规划思想 (22)一、沟域经济概念的提出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一)“沟域经济”理念的提出“沟域经济”理念源于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
新区域主义是致力于区域功能整合、政治灵活性和制度机制创新的理念,已经成为深刻影响西方国家区域发展与规划的主流思想之一。
(二)沟域经济的概念“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山区发展模式,于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经济形态。
具体是指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统一打造,集成生态涵养、旅游观光、民俗欣赏、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产业内容,建成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最终达到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目标。
(三)“沟域经济”给北京的贡献实践证明,“沟域经济”这个模式开辟的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提升了山区的发展水平,2009年山区农民人均年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518元,山区95%以上的宜林荒山实现了绿化,林木覆盖率达到了71%,1153万亩生态林年增碳汇967万吨,山区77%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去年山区民俗旅游村共接待游客2160万人次,占10个远郊区县旅游人数的88%。
沟域经济既转变了发展方式,也创新了发展模式,顺应了发展趋势,使之成为承接中心区人口、产业和功能的转移区域。
(四)各国“区域经济”的典型模式1、加拿大科罗娜山谷:加拿大科罗娜山谷以冰酒著名,各国政要访问加拿大均已参观科罗娜山谷中的酒庄为必经行程。
2、意大利嘉华山庄:意大利嘉华山庄,一条5公里的山沟酒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3、法国波尔多:为全世界所熟悉的葡萄酒产区。
二、北京市沟域经济规划及现状(一)北京市“沟域经济”资源占市域总面积62%的京郊山区,一直是北京市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北京旅游产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六大世界文化遗产有一半在山区,全市154个A级景区有115个在山区,占全市的75%,占全市十个远郊区县的77%。
目前,北京市拥有1公里以上的沟2300多条、3公里以上的沟220余条,未来5年将选择60多条沟域进行重点规划和发展。
(二)北京市沟域规划模式据北京市农委对全市62个山区乡镇的沟域资源状况的系统调查显示,其中124条沟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70多条沟域已经完成或正在编制整体规划,17条沟域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并起到了示范作用。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5种适合不同地区条件的发展模式:密云县:文化创意先导模式—汤河沟域“紫海香堤”怀柔区:特色产业主导模式—“雁栖不夜谷”房山区:龙头景区带动模式—“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延庆县:自然风光旅游模式—“百里山水画廊”门头沟区:民俗文化展示模式—“明清古建筑群”三、门头沟自然资源特点及“沟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调查(一)门头沟区概述门头沟区辖9个乡镇(军庄镇、龙泉镇、清水镇、潭柘寺镇、永定镇、雁翅镇、斋堂镇、妙峰山镇、王平镇)、4个街道办事处(大台街道办事处、大峪街道办事处、东辛房街道办事处、城子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和208个居委会,总面积为1455平方公里。
(二)门头沟自然资源特点1、多山多山是门头沟区一个显著的自然特点,山区占门头沟区总面积的98.5%。
灵山是北京市最高峰,还有风景秀丽的百花山和盛产玫瑰的妙峰山。
灵山和百花山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303米和1991米,全部超过了全国著名的泰山、黄山和庐山。
2、两寺门头沟区的名胜古迹中最著名的是潭柘寺和戒台寺。
3、一水北京市最大的河流—永定河流经门头沟区10个乡100多公里的地段。
门头沟区境内还有一条清水河,北支发源于灵山,南支发源于百花山,到塔河口汇合成清水河,全长近50公里。
(三)门头沟“沟域经济”核心竞争力门头沟水系资源丰厚,流经境内的河流分属3个水系,其中属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流域面积最大,为1368.03平方公里;属大清河水系的白沟河流域的面积次之,为73.2平方公里;属北运河水系的流域面积最小,仅为13.82平方公里。
永定河是全区最大的过境河流,河道长100余公里,主要支流有刘家峪沟、湫河、清水河、下马岭沟、清水涧、苇甸沟、樱桃沟、门头沟等,大小支流共300余条。
几乎贯穿全境。
四、门头沟“沟域经济”态势分析(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1、区位优势:依托中心政务区西移打造京西生态涵养基地长期以来,门头沟作为北京重要的能源基地,一直以煤炭、沙石和石灰等资源开采业为主导产业,区域内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以至于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黑、白、黄”、“脏、乱、差”。
随着北京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定位的战略性调整,门头沟区被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关停非环境友好型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环境和产业实现了由“黑”到“绿”的转变。
曾经为北京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盆火”的京西老矿区,正在变为首都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以门头沟永定镇北岭地区为例,这里包含王平沟和南涧沟两条沟域,原来共分布有大小煤矿17座.村庄15个。
煤矿关闭后,15个村庄已全部向其他地方搬迁。
经过生态修复,这里目前已成为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的综合示范区,成为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试验示范基地。
2、定位优势:贯穿全区点点精品以永定河为载体、纽带和中轴,以沟域内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人口分布和乡村产业为基础,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统一规划,配套以各种种植、餐饮、会议、休闲娱乐等产业,通过以点带面、多点成线、产业互动等方式,将每个产业点及周边区域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功能更加齐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沟域经济产业带,实现沟域资源合理开发和沟域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使“沟域经济”效益带动全境经济。
3、势位优势:整体布局先定位品牌为高端打造绿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特别是优先发展绿色经济中的高端产业,培育一批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端产业品牌,带动高端产业加快聚集,以此来推动品牌经济持续增长,进一步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层次。
例如门头沟妙峰山利用本地盛产的玫瑰,打造“玫瑰谷”,发展玫瑰油提取和玫瑰主题旅游,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劣势分析1、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门头沟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水源相对缺乏,沟域系统相对封闭,与平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沟域内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沟域经济的发展,尚待沟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强。
2、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门头沟区是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发展第二产业受到较大限制,养殖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也必须在沟域的承载力范围内。
3、产业项目雷同首先,沟域经济开发区域分工不明确,各地的产业项目建设雷同较为严重,未突出本地的重点与特色。
其次,各经济沟之间的开发主要以乡镇为基本单位进行,跨行政区沟域未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资源整合与统一开发。
另外,产业项目的投资规模偏小,开发项目档次较低,未能形成竞争力较强的主导品牌。
最后,沟域经济产业开发的模式还主要以休闲旅游为主,沟域内的休闲项目还主要以吃、住为主,缺少文化内涵。
4、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长效机制目前,门头沟区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鼓励通过联营、股份合作、出租等多种合作方式经营土地和山场,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山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