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背景: ①经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国家 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③思想上: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 和批判。
材料: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现实主义摈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 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倡导社会改良。 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 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特点 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也同情人民
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古代文学:希腊罗马文学(神话、戏剧、寓言等)
中世纪文学: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等
14—16世纪: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文学)(意大利 “文学三杰”、英国莎士比亚等) 17、18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启蒙文学:孟德斯 鸠《波斯人信札》、伏尔泰《老实人》、卢梭《爱弥 尔》、歌德《浮士德》、席勒《阴谋与爱情》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西方文学、苏联文学和亚非拉文学
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英雄); 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 影响:现实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腐朽虚伪和丑恶 的本质,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启迪人们为改 变社会现实而奋斗。
创作风格: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情节跌宕离奇 内 容 上: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揭露丑恶的现实又憧憬美好的未来。 反对封建制度,强调理想追求自由, 有正义感、热爱祖国、热爱人类。
材料: 一群作家现在要求回复淳朴和自然主义;他们
较少注重人是理性的动物,更多地注重人的本能和 感情……自然界不再被认为是一架冷冰冰的自动的机械。
浪漫主义文学
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材料:“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 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 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下的 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 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资产阶级的恶 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 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 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和启蒙学 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 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材料: 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席勒

历史必修知识点默写(十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可编辑修改word版)

历史必修知识点默写(十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可编辑修改word版)

历史必修知识点默写(十七)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了解雨果、巴尔扎克、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泰戈尔等人的主要文学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世纪上半期,《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亚非拉文学:印度的、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百年孤独》)、尼日利亚的。

3.知道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及其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1)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

代表音乐家:德意志《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奥地利《蓝色多瑙河》,他被誉为“”。

(2)19 世纪中后期,俄国民族乐派兴起。

代表音乐家:柴可夫斯基《》。

4.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第七艺术”电影:年法国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默片”)。

1927 年美国电影进入时期。

1935 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二战后随着科技发展,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2)“第八艺术”电视:20 世纪20 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30 年代
播出世界上第一部;40 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电视节目。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1第一讲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背景:欧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人们感到失望,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特点: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

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强调个性自由表达。

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拜伦:英国,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雪莱:英国,“天才的预言家”,主要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③雨果:法国,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④海涅:德国,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

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①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3.现代主义文学时期:20世纪以来背景: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

特点: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传统;②人物语言颠三倒四、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③突现人的丑恶、痛苦、绝望。

代表: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2第二讲艺术一、音乐1、古典主义音乐时间:19世纪以前特点:重视规范化,要求风雅、高尚、审慎与节制,侧重于形式与技巧的表现,将感情的表达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内,强调形式的严谨。

第8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

第8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

第8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文学的繁荣(1)浪漫主义文学1.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①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②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①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创作风格上: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3. 文学家和代表作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①雨果法国1831年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1862年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②雪莱英国诗人浪漫主义最早兴起于英国《西风颂》《致云雀》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③海涅德意志诗人政治抒情长诗《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对自己国家的分裂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出现1. 社会背景:工业革命在欧美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①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②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①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以现实主义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狡诈和虚伪,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②狄更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知识结构】【时空定位】【知识梳理】【专题重点】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

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

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

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

《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

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

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

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

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

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高二大家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点,大家需要经常回顾才能把知识点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历史必修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总结

【历史必修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总结

用写实手法表现现实
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 和色的研究之中,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 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 色彩变化。印象画派后期进一步发展, 强烈主张个性的书法,作品大多线条粗 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意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 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 文学 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含糊不 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 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 美术 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 上更趋于极端化 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大众化 、多元化,商业化趋势显著。 音乐 20世纪50年代爵士乐流行,60 年代以来摇滚乐成为主流
19世纪初,欧洲革 命和战争,社会动 荡不已。政治中的 黑暗、社会的不平 浪漫主义 等,使人们对启蒙 思想家设想的“理 性王国”深感失 望,努力寻找新的 精神寄托
文学
美术
音乐
19世纪30年代后,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 会矛盾日趋尖锐和 现实主义 复杂。浪漫主义的 幻想和呐喊不能满 足人们需要
文学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 会风貌,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 恶,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形成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 初,法国处于大革 新古典主 命前后的剧烈动荡 义 中,资产阶级追求 古代希腊罗马英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派别
特点 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 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 重画面的严谨与和谐 在正式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 可以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 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 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 象,想象力丰富,情节跌宕起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 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的 完整和统一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 理刻画,突出个人感受;风格 多样化;出现民族乐派
代表作 【法】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 【法】安格尔《泉》《路易十三的誓愿 》 【英】雪莱《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 米修斯》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 【德】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法】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德】贝多芬晚年作品 【奥】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 【意】威尔第《茶花女》 【法】比才《卡门》 【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英】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 【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 【丹麦】安徒生的作品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 【美】马克·吐温的作品 【英】萧伯纳《苹果车》 【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 【俄】高尔基《母亲》 【法】米勒《拾穗者》《播种者》 【俄】列宾《伏尔加格勒河上的纤夫》 【法】莫奈《印象·日出》 【荷】凡·高《向日葵》 【法】塞尚的绘画作品 【法】罗丹《思想者。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西】毕加索《格尔尼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知识结构】
【专题重点】
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

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

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

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
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

《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

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

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

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3)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的到来,艺术家重视光和色的作用,捕捉瞬间印象,印象画派兴起。

同时,电影诞生、电影技术发展。

(4)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二、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
(1)时代背景:①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②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在此期间,很多有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批判和揭露社会丑陋现象。

③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

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等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2)历史影响: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1)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四、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作品特点
(1)新古典主义美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2)浪漫主义美术: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3)现实主义美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4)印象画派:在描绘自然景色时,重视光、色和人物的表现,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作品充分表现光的强弱变化,大多用原色作画,
色彩特别清新、明亮,努力去观察自然。

(5)现代主义美术: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觉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五、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

②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融各种艺术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同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

③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

④它流通速度快,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是大众容易接受的传播媒体。

⑤电视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2)消极影响
①影视艺术特别是电视在人们业余生活中占的比重太大,导致对群众精神生活的垄断现象。

②语言和图像的直接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想象力退化。

③有些影视节目宣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社会产生误导。

④影视节目中的暴力、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重大危害。

⑤不良的看电视习惯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可能会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和诸如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