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验五、数组程序设计解答
c语言实验报告《数组》

c语言实验报告《数组》C语言实验报告:数组引言:C语言是一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编程领域的高级编程语言,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使得它成为了许多程序员的首选。
在C语言中,数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它能够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元素,并通过索引来访问和操作这些元素。
本篇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C语言中的数组,并通过实例来展示其用法和特性。
一、数组的定义和声明在C语言中,数组的定义和声明非常简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定义一个数组:```数据类型数组名[数组大小];```其中,数据类型表示数组中元素的类型,数组名是我们给数组起的名称,而数组大小则表示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包含5个整数的数组:```int numbers[5];```这样,我们就成功地声明了一个名为numbers的整数数组,它包含了5个元素。
二、数组的初始化在声明数组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为数组的元素赋初值。
这个过程称为数组的初始化。
C语言提供了多种初始化数组的方式,例如:```int numbers[5] = {1, 2, 3, 4, 5};```上述代码将数组numbers的前5个元素分别初始化为1、2、3、4和5。
我们也可以只给部分元素赋初值,未赋初值的元素将自动被初始化为0:```int numbers[5] = {1, 2, 3};```这样,数组numbers的前3个元素将分别被初始化为1、2和3,而后两个元素将被初始化为0。
三、数组的访问和操作数组的访问和操作是我们使用数组的重要环节。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和操作数组中的元素。
数组的索引从0开始,即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为0,第二个元素的索引为1,以此类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访问数组numbers的第一个元素:```int firstNumber = numbers[0];```上述代码将数组numbers的第一个元素赋值给变量firstNumber。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索引来修改数组中的元素:```numbers[0] = 10;```上述代码将数组numbers的第一个元素修改为10。
C语言-数组-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六数组程序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一维数组编程方法2、掌握使用二维数组进行程序设计【实验内容】一、上机验证程序,并分析结果要求:读懂程序,写出分析结果;上机运行程序,得到运行结果,比较之。
1、#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 ]={1,2,3,4,5} , i, j, s=0 ;j = 1;for ( i = 4 ; i>=0 ; i--){s = s+ a[i] * j ;j = j * 10 ;}printf(" s= %d \n" , s );return 0;}二、程序改错题1.下面程序的功能,是从键盘输入一个数组(数组长度为10),查找数组中正数的个数。
源代码如下,程序中存在错误,请将其改正。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10);/*定义数组*/int count,i;/* i循环变量 count 正数个数*/for(i=0;i<=10;i++){/*循环输入*/scanf("%d",a[i]);}count=1;for(i=0;i<=10;i++){/*查找正数*/if(a(i)>0)count++;}printf("数组中正数有:%d个\n",count);return 0;}三编写程序1.编写程序要求输入30个学生的单科成绩,输出高于平均分的成绩。
#include <stdio.h>#define N 30int main(){float score[N],sum=0,aver;int i;for(i=0;i<30;i++){scanf("%f",&score[i]);sum=sum+score[i];}aver=sum/30;printf("平均分为:%.2f\n",aver);for(i=0;i<N;i++)if(score[i]>aver)printf("%.2f ",score[i]);printf("\n");return 0;}2.编写程序:假设有13位评委参与评分工作。
C语言实验五实验报告——数组

C语言实验五实验报告——数组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组的概念和基本使用方法;2.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赋值及基本运算实现;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理论部分数组是一些具有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集合,在程序设计中它是一个变量列表,由若干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组成。
通常用一个名字和一个下标来表示,下标可理解为数组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编号。
数组的特点:数组是根据顺序排列的元素的集合;所有的元素必须是相同类型。
数组的定义方法:1. 定义数组,数组元素类型 + 数组名[元素的个数];2. 元素的个数必须是整型常量或变量,定义时必须明确、指定元素的个数;3. 声明一个数组时,除了要指定数组的类型外,还要指定数组的名称;4. 数组定义完后,需要对其中的每个元素进行初始化。
可以在定义数组时赋初值,也可以通过赋值符号,对数组元素逐个进行赋值。
数组的初始化:1. 元素个数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1个元素后无逗号;2. 支持部分元素初始化;3. 定义和初始化可以一步完成。
二维数组数组可分为一维和多维数组。
一维数组可以看作是包含多个元素的向量,而二维数组可以看做是包含了多个一维数组的矩阵。
二维数组有行号和列号,因此,它同样需要两个下标。
数组元素类型数组名[行数][列数];数组元素类型数组名[ ][ ] = { {元素1, 元素2, ……}, {元素1, 元素2, ……}, ……{元素1, 元素2, ……}}2.实验代码**问题1:**定义一个一维数组a,包含有5个元素,分别为1,2,3,4,5;**问题2:**定义一个一维数组a,接收用户从键盘输入的5个数值,分别打印存储的各个元素。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分析:定义了一个5个元素的一维数组a,并初始化了各个元素的值,其元素分别为1,2,3,4,5.循环遍历一遍数组a,并打印数组元素。
程序执行正常。
3.针对问题3:定义一个二维数组a,由4行3列组成,每个元素初始化为0,打印存储的各个元素;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四、实验总结:该实验主要是通过对C语言数组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进行练习,加深了对数组的了解和掌握。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数组实验目的:1. 了解数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掌握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3. 掌握数组的遍历和元素访问;4. 掌握数组的排序算法和查找方法。
实验内容:一、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1. 在C语言中,数组是一组有序、相同类型的元素的集合。
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可以通过一个下标来标识,下标从0开始,最大为元素个数减1。
2. 定义数组的语法:类型名数组名[元素个数];3. 数组的初始化:可以在定义数组的同时进行初始化,也可以在定义后逐个赋值,还可以用花括号{}将初始值逐一列出进行初始化。
示例代码:```// 定义数组并初始化int a[5] = {5, 4, 3, 2, 1};// 定义数组后逐个赋值int b[3];b[0] = 1;b[1] = 2;b[2] = 3;// 使用花括号逐一初始化int c[] = {1, 2, 3, 4, 5};```二、数组的遍历和元素访问:1. 数组的遍历:可以使用for循环来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int a[5] = {5, 4, 3, 2, 1};printf("%d", a[1]); // 输出4```三、数组的排序算法和查找方法:1. 排序算法:常用的数组排序算法有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等。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int i, j, temp;for (i = 0; i < n - 1; i++) {for (j = 0; j < n - i - 1; j++) {if (a[j] > a[j + 1]) {temp = a[j];a[j] = a[j + 1];a[j + 1] = temp;}}}}```2. 查找方法:常用的数组查找方法有线性查找和二分查找等。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主要学习了数组的定义、初始化、遍历、元素访问、排序算法和查找方法。
C语言实验报告数组

C语言实验报告数组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C语言中数组的使用进行实践,加深对数组概念的理解,并掌握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和操作方法。
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编译器:Dev-C++ 5.11实验内容:1. 数组的声明和初始化在C语言中,数组是由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组成的集合。
声明数组时需要指定元素的类型和数组的名称,同时还可以指定数组的大小。
数组的初始化可以在声明时进行,也可以在后续的代码中进行。
示例代码:```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numbers[5]; // 声明一个包含5个整数的数组int i;// 初始化数组元素for (i = 0; i < 5; i++) {numbers[i] = i + 1;}// 输出数组元素for (i = 0; i < 5; i++) {printf("numbers[%d] = %d\n", i, numbers[i]);}return 0;}```2. 数组的访问和操作通过下标(索引)可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数组的下标从0开始,依次递增。
我们可以使用循环结构遍历数组,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操作。
示例代码:```c#include <stdio.h>int main() {float temperatures[7]; // 声明一个包含7个浮点数的数组int i;// 输入一周每天的温度for (i = 0; i < 7; i++) {printf("请输入星期%d的温度:", i + 1);scanf("%f", &temperatures[i]);}// 输出一周每天的平均温度float sum = 0;for (i = 0; i < 7; i++) {sum += temperatures[i];}printf("一周的平均温度为:%.2f\n", sum / 7);return 0;}```3. 多维数组除了一维数组外,C语言还支持多维数组。
C程序设计(数组)习题与答案

C程序设计(数组)习题与答案C程序设计(数组)习题与答案数组是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可以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元素。
掌握数组的使用对于C程序设计至关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C数组的习题及其答案。
1. 习题一:计算数组元素的和题目描述:编写一个程序,计算给定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和,并输出结果。
解题思路:```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5] = {1, 2, 3, 4, 5}; // 定义一个包含5个元素的整型数组int sum = 0; // 用于存储和的变量// 遍历数组,累加每个元素的值for (int i = 0; i < 5; i++) {sum += arr[i];}printf("数组元素的和为:%d\n", sum);return 0;}```2. 习题二:查找数组中的最大值题目描述:编写一个程序,找出给定整型数组中的最大值,并输出结果。
解题思路:```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7] = {4, 7, 2, 9, 1, 5, 8}; // 定义一个包含7个元素的整型数组int max = arr[0]; // 假设第一个元素为最大值// 遍历数组,比较每个元素的值与当前最大值的关系for (int i = 1; i < 7; i++) {if (arr[i] > max) {max = arr[i];}}printf("数组中的最大值为:%d\n", max);return 0;}```3. 习题三:查找数组中的特定元素题目描述:编写一个程序,在给定整型数组中查找是否存在指定元素,并输出结果。
解题思路:```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6] = {3, 6, 9, 2, 5, 8}; // 定义一个包含6个元素的整型数组 int target = 2; // 指定要查找的元素int found = 0; // 用于标记是否找到目标元素的变量// 遍历数组,比较每个元素的值与目标值的关系for (int i = 0; i < 6; i++) {if (arr[i] == target) {found = 1;break;}}if (found) {printf("数组中存在目标元素:%d\n", target);} else {printf("数组中不存在目标元素:%d\n", target);}return 0;}```4. 习题四:数组元素逆序排列题目描述:编写一个程序,将给定整型数组的元素逆序排列,并输出结果。
C语言实验五实验报告——数组

C语言实验五实验报告——数组实验五:数组实验目的:1.掌握数组的定义和使用;2.熟悉数组在函数中的传递;3.练习编写使用数组的程序。
实验原理: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的变量的集合,这些变量称为数组的元素。
数组的名字是一个指针常量,它存放的是数组首个元素的地址。
数组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可以通过下标访问每一个元素。
数组的定义:数组的定义格式为:数据类型数组名[数组长度];数组的初始化:数组可以在定义时进行初始化,也可以在定义之后通过赋值进行初始化。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数组可以作为函数的形参进行传递,可以通过指针传递整个数组,也可以传递数组的部分元素。
实验步骤:1.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对学生成绩的管理。
要求如下:-使用一个数组保存学生的成绩;-能够动态添加学生的成绩,并显示添加成功的信息;-能够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显示;-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学号查找对应学生的成绩,并显示。
2.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对一组整数进行排序。
要求如下:-首先自定义一个整数数组,数组元素个数为用户输入;-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对数组进行排序,要求使用选择排序算法;-在主函数中调用该函数,对数组进行排序后显示。
实验结果与分析:1.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1]添加学生成绩[2]计算平均成绩[3]查找学生成绩[4]退出系统请输入选项:1请输入成绩:90添加成功![1]添加学生成绩[2]计算平均成绩[3]查找学生成绩[4]退出系统请输入选项:1请输入成绩:85添加成功![1]添加学生成绩[2]计算平均成绩[3]查找学生成绩[4]退出系统请输入选项:2平均成绩为:87.5[1]添加学生成绩[2]计算平均成绩[3]查找学生成绩[4]退出系统请输入选项:3 [1]添加学生成绩[2]计算平均成绩[3]查找学生成绩[4]退出系统请输入选项:4退出系统。
```2.整数排序程序运行结果如下:```-------整数排序-------请输入待排序的整数个数:6请输入第1个整数:5请输入第2个整数:3请输入第3个整数:9请输入第4个整数:2请输入第5个整数:7请输入第6个整数:1排序前的整数序列为:539271排序后的整数序列为:123579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数组的原理和用法,并且掌握了数组在函数中的传递。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数组.ppt

2019/3/19
F
冒泡法排序 (续)
程序如下:
#define N 6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N]; int i,j,t; printf("请输入%d个成绩,用空格隔开:\n",N); for (i=0; i<N; i++) scanf("%d",&a[i]);
2019/3/19
5.2.2 数组元素的引用(续)
2.说明
① 下标从0开始(下界为0),数组的最大下标 (上界)是数组长度减1。 例如: int a[10],i; scanf ("%d",&a[10]); /* 下标越界 */ C编译系统不做越界检查。
2019/3/19
5.2.2 数组元素的引用(续)
【例5-4】用冒泡法(也称起泡法)对输入的一组 成绩按从低分到高分的顺序排序并输出。
例如将6个数:4、7、5、6、8、1按从小到大顺序用冒泡 法排序,方法如下: 在第一趟排序中, 6个数比较了5次,把6个数中 第一趟排序情况如下: 的最大数8排在最后。 4 7 5 6 8 1 第一次 4和7比较,不交换 4 7 5 6 8 1 第二次 7和5比较,交换 457681 第三次 7和6比较,交换 456781 第四次 7和8比较,不交换 4 5 6 7 8 1 第五次 8和1比较,交换 456718
2019/3/19
5.1概述(续)
2.数组与数组元素的概念
数组:是用一个名字表示的一组相同类型的数据的集合, 这个名字就称为数组名。 如定义:float a[10]; a是数组名。 下标变量(或数组元素):数组中的数据分别存储在用下 标区分的变量中,这些变量称为下标变量或数组元素。 如:a[0]、a[1]…a[i]。 每个下标变量相当于一个简单变量,数组的类型也就是该 数组的下标变量的数据类型。 数组属于构造类型。构造类型的数据是由基本类型数据按 一定规则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出] c矩阵
2
c,a,b,ijikkj[提示]计算公式:
,1k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3][2],b[2][3],c[3][3]={0};
int i,j,k;
printf("请输入a数组:\n");
,2, 右下三角为-1
,3, 从右到左的对角线为0
[输入] 无
[输出] 要求填充的5×5矩阵
[提示]
for(i=0;i<2;i++)
{
for(j=0;j<3;j++)
printf("%4d",b[i][j]);
printf("\n");
}
printf("c数组:\n");
for(i=0;i<3;i++)
{
for(j=0;j<3;j++)
printf("%4d",c[i][j]);
printf("\n");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输入]无
[输出]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提示]利用for循环结构~生成原则:行下标与列下标相同的数组元素为1~其
余为0。%4d格式输出。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for(i=0;i<3;i++)
for(j=0;j<2;j++)
scanf("%d",&a[i][j]);
printf("请输入b数组:\n");
for(i=0;i<2;i++)
for(j=0;j<3;j++)
scanf("%d",&b[i][j]);
for(i=0;i<3;i++)
for(j=0;j<3;j++)
printf("a数组:\n");
for(i=0;i<5;i++)
{
for(j=0;j<5;j++)
printf("%4d",a[i][j]);
printf("\n");
}
if(flag==0) printf("是对称矩阵。\n");
else printf("不是对称矩阵。\n");
}
6([目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矩阵问题。
void main()
{
int a[5][5];
int i,j,flag=0;
\n"); printf("请输入5*5数组:
for(i=0;i<5;i++)
for(j=0;j<5;j++)
scanf("%d",&a[i][j]);
for(i=0;i<5;i++)
for(j=0;j<5;j++)
if(a[i][j]!=a[j][i]) flag=1;
[输入]89~76~67~98~54~78
[输出]
89 76
67 98
54 78
[提示] 利用二重for循环结构与scanf()、printf()及%4d格式输出。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3][2];
int i,j;
printf("请输入3行2列二维数组:\n");
}
}
6([目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矩阵问题。
[题目内容]设有一个5×5方阵~编程序~判断该方阵是否为对称矩阵。并输出
判断结果。
[输入] 5×5方阵
[输出] 判断结果
[提示] 如果矩阵中的每个元素都满足array[i][j]=array[j][i]~则称这个矩阵为对称
矩阵。
#include <stdio.h>
{
int a[5][5];
int i,j;
for(i=0;i<5;i++)
for(j=0;j<5;j++)
if(i==j) a[i][j]=1;
else a[i][j]=0;
for(i=0;i<5;i++)
{
for(j=0;j<5;j++)
printf("%4d",a[i][j]);
printf("\n");
{
for(j=0;j<2;j++)
printf("%4d",a[i][j]);
printf("\n");
}
printf("b数组:\n");
for(i=0;i<2;i++)
{
for(j=0;j<3;j++)
printf("%4d",b[i][j]);
printf("\n");
}
}
5([目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矩阵相乘问题。 [题目内容]设a矩阵是3×2矩阵~b矩阵是2×3矩阵~满足矩阵相乘条件~编
[题目内容] 设有一个3行5列的二维数组~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数据~建立这
个二维数组~并找出二维数组中的鞍点。
[输入] 3×5矩阵
[输出] 鞍点
[提示]鞍点是指在行上是最大但是所在列最小的元素,这样的元素可能不存在,。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3][5];
for(k=0;k<2;k++)
c[i][j]=c[i][j]+a[i][k]*b[k][j];
\n"); printf("a数组:
for(i=0;i<3;i++)
{
for(j=0;j<2;j++)
printf("%4d",a[i][j]);
printf("\n");
}
printf("b数组:\n");
for(i=0;i<4;i++)
a[4][j]=a[4][j]+a[i][j];
}
for(i=0;i<5;i++)
{
a[i][3]=0;
for(j=0;j<3;j++)
a[i][3]=a[i][3]+a[i][j];
}
printf("所求数组:\n");
for(i=0;i<5;i++)
{
for(j=0;j<4;j++)
}
printf("所求数组:\n");
for(i=0;i<20;i++)
{
for(j=0;j<4;j++)
printf("%4d",a[i][j]);
printf("\n");
}
}
9([目的]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内容] 编写程序~生成并输出杨辉三角形,10行,。 [输入] 无
[输出] 杨辉三角形
printf("原数组:\n");
for(i=0;i<20;i++)
{
for(j=0;j<3;j++)
printf("%4d",a[i][j]);
printf("\n");
}forBiblioteka i=0;i<20;i++)
{
a[i][3]=0;
for(j=0;j<3;j++)
a[i][3]=a[i][3]+a[i][j];
a[i][j]=a[i-1][j-1]+a[i-1][j];
}
printf("所求:\n");
for(i=0;i<10;i++)
{
for(j=0;j<=i;j++)
printf("%4d",a[i][j]);
printf("\n");
}
}
10([目的]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内容] 编写程序~按要求填充5×5矩阵~并输出。 ,1, 左上三角为+1
for(i=0;i<3;i++)
for(j=0;j<2;j++)
scanf("%d",&a[i][j]);
for(i=0;i<3;i++)
{
for(j=0;j<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