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极圈之间
纬 66.5°
北极圈以北
北纬 66.5°~北
纬 90°
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获得
南极圈以南
南纬 66.5°~南 的太阳热量最少,终年 寒冷 纬 90°
【例题 2】如图:当地球公转至①位置时,南半球是______(季节),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______ 现象。公转至②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日;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意义。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 季,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长。①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②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答案:冬季 极昼 春分 昼夜等长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以后不断改进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 确立。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阳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 天文位置。 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 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地 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 24 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 天),每一段叫一个节气。 每月月首者称“节气”,包括立春、惊蛰、 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节气;在月中者称“中气”,包 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十二中气。二十四节 气就是 12 个节气和 12 个中气的总称。在全年 24 个节气中,最重要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 二分二至。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因而纯属阳历,只是形式上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阳历。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而太阳通过每等分的时间大致相等,因而在公 历中,每年各节气的日期基本上变化不大,最多相差一两天,但在农历中的日期却不固定。
2022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2节感受地球运动第2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课件

7.【中考•咸宁】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B (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点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停地移 动,最北到北回归线,最南到南回归线。
8.【中考•龙东】地球四季变化明显的地区是B ( ) A.赤道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回归线上
9.【海东期末】下列日期中,我们家乡哪一天白昼时 间最短( A )
5.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C( ) A.自东向西、一年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西向东、一天
6.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A(
)
A.清明
B.雨水
【点拨C.】立从春春分到秋分D,.太霜阳降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
位于春分和秋分之间的节气,太阳直射点都位于北半
球,结合图和选项可知,清明位于春分和秋分之间。
A.元旦 B.春节 C.国庆节 D.五一节
1.【中考•随州】小明同学发现随州市路灯开闭的时间会 随着季节发生变化,图1-2-14是随州市二分二至日 路灯照明时间图,随州市路灯开闭时间的变化,反映 了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图中b日是( B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许昌魏都区期中】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时刻与 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B )
北半球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南半球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训基础 1 C 6A
练拔高 1 B 6C 11 C
2D 3D 7B 8B 2B 3C 7C 8B 12 见习题
4C 9A 4A 9A
答案显示
1.2太空探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2024)

类竞争利用太空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②促进科技进步③
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④为争夺资源A.①②
D.②③
D
B.①④
C.③④
随堂检测
中国载人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嫦娥”逐月、“天问”探火等深空探测技术不断创造新高度。图为地球卫星照片。完 成下面小题。
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停留、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的重要平台。
空间站建设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过程
1971年 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1973年 美国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 1986年 苏联开始建设和平号空间站,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供人类长期停留的空间站。
空间站建设 国际空间站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空探索
2024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
新课标·新教材
目录
CONTENTS
01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02 探月工程 03 火星探测 04 空间站建设 05 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06 随堂检测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①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
及
等
、
以
。
②收集 。
。
探月工程 思考
人类为什么热衷于月球探测?
①
科学研究:月球是地球最接近的天体,研究月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②
探索与发现:人类天生对未知充满好奇,探索月球可以带来新的发现和认识,拓 展人类的知识边界。
③
资源开发:月球可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水、氦-3等,这些资源可以支持未来 的人类发展及太空探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季节性气候变化
季节性气候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四季更替,使得地球表 面的气候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动物迁徙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夏季是作物生 长的季节,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则是休眠的季节。
地球的偏转力
地球的偏转力: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 力会对地球表面的运动物体产生影响 ,使其运动轨迹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由于地球的 自转,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在地球上某一特 定地点,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就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 。
四季变化现象
总结词
四季变化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斜 角度和距离太阳远近的变化,导致太阳 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从而形成四 季变化。
公转的பைடு நூலகம்期
总结词:一年
详细描述: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回归年。这个周期是地球公转的 基本单位,对于地球的气候、季节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昼夜交替现象
总结词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时,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
详细描述
月相的变化
总结词
月相的变化是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证 据,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导致月球在地球 上的位置和形状不断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月 相。
详细描述
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地球也在自转,这导 致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形状和位置不断变 化,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如新月、上弦月、 满月、下弦月等。通过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和 记录,可以证明地球的运动。
02 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定义
地理七年级上册一、二章知识点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三、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简记:“太大印北”)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大陆漂移学说
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二、板块构造学说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定义: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5.山体的不同部位
(1)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2)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3)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3)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4)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5)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赤道的纬度为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N)和南纬(S), 北极和南极各为90°。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7)低纬度地区:0°~ 30°
中纬度地区:30°~ 60°
高纬度地区:60°~ 90°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两个板块发生张裂拉伸,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山脉。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接地带。例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三、六大板块
(4)陡崖:等高线重叠。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类型:
1.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第二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古代人由于受活动范围的限制,有“天 圆如方盖 ,地 方如棋局 ”的说法。
(2)人们根据 太阳、月亮的 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有了(“地球”) 概念。
(3)航海家 麦哲伦 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 。
(4)人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 球体 。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 形状,并按照一定的 比例 把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2.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三、纬线和纬度1、最大的纬线圈赤道,赤道的纬度是0°。
2、由赤道起,到南北极各分作90°,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
赤道以北是北 纬,赤道以北是 南纬。
北纬:N 南纬: S3、人们规定,全球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小小为东:小于20°的西经,小于160°的东经在东半球。
大大为西:大于20°的西经,大于160°的东经在西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平面展开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地球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24小时。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轨迹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2、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地球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约36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始终指向北极附近。
3、昼夜产生条件:①太阳光照射,②地球不透明。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条件:①太阳光的照射,②地球不透明,③地球自转。
4、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地图的“语言”(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图

第二节地图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一、方向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
1.一般定向法:当一幅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时,使用一般定向法,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采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
3.经纬网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采用经纬网定向法,描出参考点的经纬线做指向标,根据南北极点确定方位。
二、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换算,cm转化为km去掉5个0)
比例尺比大小,转化为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
比例尺没有单位,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都有单位
2.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当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三、图例【课本18页的图例需要记忆】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
图例——地图上的符号
四、遥感影像地图广泛应用与军事活动、气象预测、城市规划和地球资源勘测。
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与决策、公共信息服务等
五、在野外辨认方向的方法
1.利用指北针辨别
2.立竿见影识方向
3.夜晚利用北极星识别方向
4.用手表进行识别方向
5.利用太阳定位
6.从树桩上看年轮,北密南疏。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三、五带的划分
思考
1、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
2、哪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哪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 66.50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23.50
有太阳直 射现象
00
23.50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情况 节气
6.22 北回归线 9.23 赤道
12.22
南回归线
全年最高 居中
全年最低
昼长夜短 夏至日 昼夜平分 秋分日 昼短夜长 冬至日
3.21 赤道
居中
昼夜平分 春分日
南半球节气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如果是昼长时间呢?
观看动画并讨论: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填写下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春分 (3.21)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 方向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地球的公转
观看动画并讨论: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手机时钟
酒店大堂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小结:自转规律
内容
自转
绕转轴心 方
向
周期 产生现象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 从赤道上空看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 S 顺时针 从北极上空看 N 逆时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昼 ﹤夜
极夜
春随直射点的移动南北半球光热状况、 季节的划分 FLASH
节气 (日期)
南北半球获得 光热的状况
春分 (3.21)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相同
北多南少
相同
南多北少
北半球季节的 划分
夏至前后6、7、 冬至前后12、 8月夏季 1、2月冬季 春分前后3、4、 秋分前后9、 5月春季 10、11月秋季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 方向
春分 (3.21)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赤道
向北
23.5°N
向南
赤道
向南
23.5°S 向北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 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 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 线,23.5°S纬线叫南回归 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 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 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 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 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 射,地面获热就多。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有何不同?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公转,地轴倾 季节的划分与地面得到太阳能量多少 斜,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移动, 有关,白昼时间越长,正午太阳高度 同一地点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 角越大,越热,就是夏季。反之是冬 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季。冬夏季之间是春秋两季。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四季的变化吗?
地球自转时,是有太阳光一直照射的,有何现象?
夜半球
晨 昏 线
江阴
昼半球
同一地点(如江阴),会不会一直在昼半球或夜半球?
夜半球
昼半球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 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完成一个昼夜交替,需要的时间是?
怎样判断某地 昼夜长短?
根据经过该点的纬线上昼夜弧的长度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地球的运动
地球怎样运动?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心说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个 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 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 德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 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 绕地球旋转。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 多德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 晶球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 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 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 等人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 善了地心说。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声望,加 上这种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 说整整统治欧洲达1000多年之久。
天安门广场升旗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日期 1.22 升旗 07:31 降旗 17:21
日期 升旗 降旗 观察 7.22 05:03 19:37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2.22 06:58 17:57
8.22 05:32 19:02
3.22 4.22 06:15 05:27 18:27 18:59
绕转中心:地轴 周期:一天 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逆时针 南极:顺时针 地理(现象)意义:昼夜更替、产生时差、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二 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公转。
地球的运动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说出:
• • • • 公转中心 公转周期 公转方向 公转时地轴倾斜状态
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的中午,为什 么太阳升得不一样高?所产生的 物体影子也不一样长呢?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
太阳最高是一天中的正午12点
理解太阳直射的地方获得太阳光热相对较多
正午太阳高度角
A
0°
B
180°
地球的公转
D
A
C
B
D
A
C
B
D
A B
C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夏至 北回归线
23.5ºN
赤道
0º
春分
秋分
春分
23.5ºS
南回归线 冬至
太阳直射点及其移动
节气 (日期)
春分 (3.21)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太阳直射点的 位置 直射点移动的 方向 北半球昼夜长 短
赤道 向北 昼= 夜
23.5° N 向南 昼> 夜 北极圈 内极昼 北多南 少 6.7.8
赤道 向南 昼=夜
23.5°S 向北 昼<夜 北极圈 内极夜 北少南 多 12.1.2
9.22 06:01 18:12 10.22 06:31 17:25
5.22 04:54 19:28
11.22 07:06 16:53
6.22 04:46 19:46
12.22 07:32 16:52
为什么每天升旗和降旗时间不同呢? 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北 半 球 春 分 日
北 半 球 夏 至 日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 球上的人们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东京时间早就到了九点,而北京时 间还只是8点,为什么?
时差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 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时间的 差异,且东早西晚。
北京的畅畅想要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 打电话,何时打电话?应该如何问候呢?
总结:一 地球的自转
小山 (1)此图中,大海和小山两位同学,时至午餐的是 ,夜深 酣睡的是 大海 。 (2)图中的虚线BC表示了 昼 与 夜 的分界。图中的A点 ,这时正好是(正确的画对号): 黎明( √ ) 傍晚( ) 图中的大海同学,随着地球自转,将依次经历以下哪些现象?请 你按时间先后给它们排序。 ( C )→( B )→(A )→( D ) A正午 B 黎明 C。黑夜 D 傍晚
北 半 球
秋 分 日
北 半 球 冬 至 日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冬 至
随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 北极圈内光照状况
FLASH
节气 (日期)
春分 (3.21)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北半球昼 夜长短 北极圈内 昼夜状况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极昼
昼 =夜
昼 =夜
日心说
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年的观测 研究,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日心说
16世纪中叶,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 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 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 行星一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 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哥白尼的宇宙体系学说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 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 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 了真正的太阳系。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东升西落视觉图
每天的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一 地球的自转
找:自转中心 自转周期 自转方向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地球的自转
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南北半球获得 光热的状况
相同
相同 9.10.11
北半球季节的 3.4.5月 划分
地球五带的划分
点击图片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公转,地轴倾 斜,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移动, 同一地点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 便产生了五带的划分。
热带地区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北温带
北寒带
因纽特人的一家
南寒带
25.读下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