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

合集下载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上海博物馆观后感,欢迎阅读。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一上海是一个科技文教很发达的城市:上海科技馆、上海美术馆、上海体育馆、上海博物馆等等,这些都在展示着上海的科技文教气息。

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了上海这座世界闻名的大都市。

第一天看了世博会,第二天我们便去了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有四层。

我们一进博物馆,就听到一个漂亮的导游小姐在作精彩的介绍,博物馆的一楼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

在第一展览厅里,中国古代雕塑馆里面收藏有120件雕塑。

这120件雕塑展现了从古至今的文化变化和佛教艺术文化。

中国古代青铜馆有400多件青铜珍品,它们有着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二楼有中国古代陶瓷馆。

在第二展览厅,二楼有陶瓷精品500多件,个个都是集历代名窑的佳作。

三楼有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印章馆和中国历代书法馆。

绘画馆汇集了唐宋元明清的明家真迹。

一幅幅画都那么栩栩如生,多姿多彩。

印章馆汇集了西周至清末近500件精选的实物展品。

四楼的第三展览厅,有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历代货币馆。

在中国历代货币馆里我看到了最值钱的成吉思汗金币和最不值钱的无名小钱。

最大的和最小的、签字板的袁像共和纪念银币、像一把钥匙一样的刀币。

以及清朝的一元、十元、一百元的纸币,明朝和宋朝的纸币等,总共有500多件的展品。

家具馆大部分展品是明代以来传世至今和明墓墓出土的,有书房用品、衣柜、桌子、厅堂、椅子等。

玉器馆有300余件精美的玉器,有朴实神秘的,也有传世绝品。

上海博物馆里面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这次都没有看完,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参观。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二暑假,妈妈说要带我去上海玩,我别提有多高兴啦。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9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9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9篇)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1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

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

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

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

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

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

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

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2暑假的一天,小姑妈让表哥和我去参观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

是中华文化精华的宝库,也是上海社会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

上海博物馆新馆的整幢建筑是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建筑面积共4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半,地面四层半,建筑总高度为29.5米。

我和表哥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

哇!博物馆里面的人真多呀,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

看了简介,我知道了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范文(通用13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范文(通用13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范文(通用13篇)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1中午时分,我和妈妈来到位于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馆,这是1996年新建的馆。

里面有四个楼面,一万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间,展出了上起一万年前,下至二十世纪初的青铜、陶器、书法、雕塑、玉器、家具、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

我首先来到一楼的青铜馆,里面陈列着从夏代到战国时期的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水器和兵器,它们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而美观实用。

雕塑馆里的石刻、木雕、泥塑、铜铸件件是精雕细刻。

二楼的陶瓷馆详细地介绍了制陶的.每一个过程。

书法馆里是浓墨喷香,会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

玉器馆里的400多件宝贝是件件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家具馆里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明代家具。

我最喜欢少数民族馆,里面的服饰、染织绣、陶器、面具、藤竹编,这些风格迥异,色彩绚丽,巧思独具的创造堪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

让老外们流连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聪明才智。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2二月十日,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上海博物馆。

那天天空下着雨,我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终于到达了博物馆大门前,我看到博物馆的外形,就像一个古代大鼎,我想里面一定很好看。

博物馆共有4层建筑,里面拥有很多精品馆藏,汇集了中国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尤其以古代青铜器、书法、绘画更具特色,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作品堪称镇馆之宝。

馆内一楼为古代青铜馆,二楼为古代陶瓷馆,三楼为古代书法绘画玺印馆,四楼为古代玉器、钱币、明清家具馆。

整幢楼气势磅礴,上圆下方的形状寓意为“天圆地方”,我们从四楼到一楼依次参观。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古代钱币馆,我从中了解到钱币的起源,从最开始海贝到刀币、铜钱、银锭等金属钱币,它们形式多样、造型奇特,有的像武器形状的刀币、外圆内方的开元通宝、各种制作钱币的陶范,还有让我震惊的钱树……在参观过程中,我看见了许多外国友人,他们很认真地欣赏着每件藏品,我想这些宝贝不仅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它们代表着中国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继续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最新文档】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三篇-推荐word版 (3页)

【最新文档】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三篇-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三篇引导语:上海博物馆很多人都去过,里面充满了许多有趣的东西,那么要怎样写一篇有关上海博物馆观后感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一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

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

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

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

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

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

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

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二上海博物馆是个非常大的博物馆,如果您有空去参观一下,将会得益匪浅,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5000年文明史对于每位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些可以通过文物,书法等表现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时通过参观,您会发现,即使您知识很丰富,但是您还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还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还不到这个比例吧。

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的观后感

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的观后感

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的观后感朋友们!我最近去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东馆,那可真是一场超级有趣又涨知识的奇妙之旅啊!一走进东馆,首先就被它那超现代又充满艺术感的建筑风格给震撼到了。

宽敞明亮的大厅,简洁流畅的线条,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未来世界与历史文化交融的奇妙空间。

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繁华都市的喧嚣中被拉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静谧天地。

在馆里溜达的时候,就像是在穿越时空隧道。

那些精美的文物啊,简直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从古老的青铜器到细腻的瓷器,每一件都像是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站在那些青铜器前,仿佛能看到几千年前的工匠们在精心打造它们,那一个个神秘的纹饰,说不定都藏着古人对神灵的敬畏或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我就琢磨着,这些古人可真厉害啊,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居然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咱现代人有时候还得向老祖宗好好学习学习。

说到瓷器,哇塞,那简直是人间绝美的艺术品。

薄得像纸一样的瓷壁,上面绘制着精美的图案,颜色还那么鲜艳。

我看着那些瓷器,就跟看仙女似的,都不敢大声喘气,生怕把它们给惊着了。

而且不同朝代的瓷器风格差别还特别大,就像在看一部瓷器的时尚演变史。

唐代的瓷器大气磅礴,宋代的瓷器简约高雅,元代的瓷器又有那种豪迈的异域风情,到了明清,那工艺就更加精湛得不像话了。

我还特别喜欢馆里的互动展示区。

不像传统博物馆那样只能干巴巴地看,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互动装置。

你可以通过触摸屏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还能模拟一些古代的制作工艺。

我在一个互动装置前玩了半天,就像个好奇的小孩子一样,探索着古代文化的奥秘。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让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可远观的地方,而是可以让我们真正参与进去,和历史文化来一场亲密互动。

当然啦,在参观过程中也看到了好多小朋友。

他们那充满好奇的小眼神,跟我一样在文物前流连忘返。

这时候我就觉得,这样的博物馆真的太有意义了。

它不仅仅是一个存放文物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文化的课堂。

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到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说不定这里面就有未来的考古学家或者历史学家呢。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物馆能够很好地保护中国的珍贵文物。

参观了博物馆,小伙伴们有什么感想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感想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品才网篇一: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

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

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

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

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

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

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

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篇二:上海博物馆观后感暑假的一天,小姑妈让表哥和我去参观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

是中华文化精华的宝库,也是上海社会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

上海博物馆新馆的整幢建筑是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建筑面积共4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半,地面四层半,建筑总高度为米。

我和表哥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

哇!博物馆里面的人真多呀,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

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有感

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有感

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有感《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有感》篇一去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就像是打开了一本超级厚实、装满故事的大书,每一页都散发着岁月的味道。

刚走进博物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就“哐”地一下砸向我,就像突然被卷入了一场时光漩涡。

馆内的灯光打得很有氛围,像是在低声诉说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我看到那些陈列的老物件,从古老的陶器到精致的近代旗袍,感觉就像在和不同时代的上海对话。

我在一个展示老上海弄堂场景的地方停住了脚步。

那逼真的小模型,把弄堂里的生活展现得活灵活现。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穿着长衫的男人提着鸟笼在巷子里闲逛,女人们在门口择菜,小孩子们在狭窄的过道里嬉笑打闹。

也许这就是老上海的烟火气吧,不像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那时候的生活虽然拥挤,但充满了人情味。

这里的展品就像一个个时光的胶囊。

我看到一件旧时期的商业招牌,上面的字迹都有些斑驳了。

我就在想,这块招牌背后可能是一家老字号的店铺,见证了上海商业的兴衰。

它就像一个默默的守望者,看着街头人来人往,时代不断变迁。

这时候,我心里突然有点酸酸的,感觉岁月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太多东西。

可是再看看那些近代的展品,上海又像是一个永远充满活力的“弄潮儿”。

从西方文化的涌入到本土文化的融合创新,上海就像一个大熔炉,把各种元素都烩成了一锅独特的“上海汤”。

我看到那些有着西方风格装饰的家具,还有中西合璧的建筑图片,不禁感叹上海的包容性可真是强得“没边儿”了。

我在博物馆里还看到一些反映抗战时期上海的展品。

那时候的上海,就像一个伤痕累累的战士,在战火中顽强抵抗。

这些展品像是在无声地呐喊,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

我心里一阵愤怒,对侵略者充满了恨意,同时也对那些英勇抗争的上海人民充满了敬意。

从博物馆出来,我就像做了一场长长的梦。

我觉得上海历史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存放展品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时光的舞台,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在这里不断地上演、谢幕。

这一趟参观,就像是和上海的前世今生来了一场深情的约会,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

最新上海博物馆观后感(汇总10篇)

最新上海博物馆观后感(汇总10篇)

最新上海博物馆观后感(汇总10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一六月六号早晨,我们去了上海博物馆。

博物馆免费参观。

上海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南侧,整幢建筑外观,圆鼎状框架结构,上圆下方,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

从远望去,建筑恰如一尊中国古代青铜器。

迈进圆形中厅,仿佛与熙熙攘攘的喧嚣市井隔绝,置身一个寂静文化艺术世界。

由于是早上,观众不是很多,印象深刻是,半数以上为外国游客,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等,其中遇见日本妇女,身着亮丽和服,脚穿木屐,微微弓着腰,足下碎步,装饰好像参加盛典。

外国子民,渴求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前来瞻仰。

整个博物馆设有青铜、陶瓷、书法、绘画、雕塑、印章、玉器、钱币、少数民族工艺十个固定陈列厅,另有国际交流书画展等。

中国古代青铜馆设在一楼。

陈列着自公元前21世纪夏代,到战国时代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兵器等。

那个年代,青铜器作为贵重的合金,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在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盛大场合。

青铜器显示其主人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利。

春秋晚期的牺尊,展露古人高超铸造技术,造型繁复,纹饰精美,一副憨态可掬模样。

还有编钟,大小不等,声音差异,排列组合演奏乐曲,古人蛮有创意的,生活趣味悠然自得。

中国古代陶瓷馆位于二楼。

陶瓷品种丰富多彩,古朴典雅,栩栩如生;景德镇窑,青花骑兽吹螺人像,那老翁神态迥异,生动传神;还有绚丽斑斓的唐三彩,一一汇聚古人智慧、精湛才艺。

中国历代绘画书法馆居三楼。

百余件绘画精品参展,此次主要是明清各派各家杰作,风格多变,有讲究工细、整饬,墨彩丰富,精巧深微的院体画;或笔墨放纵,洒落简略,写意物象形神画;约略作品,寄情山水花鸟,注重笔墨情绪,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颇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温中国历史传承宝钢文化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太阳露出灿烂的笑脸。

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宝钢化工湛江公司团委组织青年员工参观上海博物馆。

旨在一步丰富青年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

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来到了位于黄埔江畔的上海博物馆。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翻开中国的历史,心情或是沉痛,或是平静,或是自豪。

历史这本书需要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

这次我就是带着这种重读历史的心态来参观上海博物馆。

初见上海博物馆,我立马被他现代化设计的独特外形所震撼。

进入馆内,却有一种古朴文雅的气质,让我耳目一新。

这次参观上海博物馆我们主要去了民族族工艺馆、钱币馆、陶瓷馆和书法馆,每个展厅都特点鲜明,意境深远。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陶瓷馆。

陶瓷馆不大,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从汉代到清朝,每个时期最具特色的珍品。

有元青花大洗,有五颜六色的明代五彩瓷,有世界闻名的法门寺秘色瓷;从起初颜色灰暗、厚重的汉代瓷壶,到近百年之内官窑制作的晶莹、精致的杯盘……
一个年轻的爸爸领着他三五岁的儿子,正谆谆教导着:“这是龙泉窑......这是釉里红.......这是景德镇窑的青釉云缸 .......”孩子的小手轻轻指点着玻璃柜里瓶瓶罐罐,似懂非懂的重复着那些词汇——这一幕令我深受触动,仿佛看见文化化身成真实的血脉,代代相传。

上海博物馆,就是一个我国古代文化历史发展的缩影,在这里
我们不光能大饱眼福,更能感受到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艺术气息!这种传承则让我想到了宝钢文化。

宝钢的不断发展壮大凝聚了几代宝钢人的心血,是宝钢人一代接一代传承了严格苛求、艰苦创业的文化精髓。

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我们永不停息,激情奋进,在青春的舞台上,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人生的美好,与宝化湛江共发展,同进步!
2013-0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