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精)
化学药物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报告

化学药物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报告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取决于药剂浓度、作用时间和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
1.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重金属离子尤其是Hg+、Ag+和CU2+具有很强的杀菌力。
重金属离子进入细胞后主要与酶或蛋白质上的-SH基结合而使之失活或变性。
微量的重金属离子还能在细胞内不断累积并最终对生物发生毒害作用,此即微动作用。
2.卤化物杀菌力高低顺序是:F>CL>Br>I,最常用的是碘和氯。
碘碘不可逆地与菌体蛋白质(或酶)的酪氨酸结合,生成二碘酪氨酸,使菌体失活。
常用于皮肤消毒。
氯氯与水结合成次氯酸,后者易分解产生新生态氧,为强氧化剂。
Cl2+H2O→HCl+HClO HClO→HCl+[O]常用于饮水和游泳池水消毒。
3.有机化合物常用作杀菌剂的有机化合物是酚、醇、醛和有机酸等。
酚及其衍生物酚类化合物的作用主要是损伤微生物的细胞膜,钝化酶和使蛋白质变性。
酚系数①被广泛用作比较化学药剂杀菌效力的标准。
甲酚是酚的衍生物,杀菌力比酚强几倍。
乳化的甲酚溶液即煤酚皂液(俗称来苏尔)。
醇类通过溶解细胞壁和膜中的类脂,破坏膜结构及使蛋白质脱水变性,而起杀菌作用。
醇类的杀菌力,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强,但丙醇以上的醇不易与水相混,所以一般不作消毒剂。
甲醇杀菌力较乙醇差,且对人尤其对眼有害,也不适于作消毒剂。
70%的乙醇,杀菌效果最好。
醛类能与蛋白质氨基酸中的多种基团共价结合而使其变性,是常用的杀细菌与杀真菌剂。
福尔马林溶液即37%~40%的甲醛水溶液。
10%的甲醛溶液熏蒸厂房、无菌室以及传染病患者的住房等,消毒效果较好。
酸类有机酸能抑制微生物(尤其是霉菌)的酶和代谢活性,常加在食品、饮料或化妆品中以防止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新型气态有机化学杀菌剂环氧乙烷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空气及器械表面消毒剂,通过用—CH2CH2OH基团取代氨基酸中的—SH、—COOH或—OH基团而使蛋白质变性。
影响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因素

生长是微生物与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环境条件的改变,可引起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繁殖等特征的改变;或者抵抗、适应环境条件的某些改变;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极限,则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为了抑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有害作用,人们常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
常用以下术语来表示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细菌芽胞、霉菌孢子等),称为灭菌。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仅能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芽胞和孢子不一定完全杀死,称为消毒。
用来消毒的药物称为消毒剂。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方法称为防腐或抑菌。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品称为防腐剂。
某些化学药物在低浓度时为防腐剂,在高浓度时则成为消毒剂。
无菌:指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采取防止或杜绝一切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
以无菌法操作时称为无菌操作。
在进行外科手术或微生物学实验时,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不同的微生物对各种理化因子的敏感性不同,同一因素不同剂量对微生物的效应也不同,或者起灭菌作用,或者可能只起消毒或防腐作用。
在了解和应用任何一种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抑制或致死作用时,还应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
例如在增高温度的同时加入另一种化学药剂,则可加速对微生物的破坏作用。
大肠杆菌在有酚存在的情况下,温度从30℃增至42℃时明显加快死亡;微生物的生理状态也影响理化因子的作用。
营养细胞一般较孢子抗逆性差,幼龄的、代谢活跃的细胞较之老龄的、休眠的细胞易被破坏;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对微生物遭受破坏的效应也有明显的影响。
如在酸或碱中,热对微生物的破坏作用加大,培养基的粘度也影响抗菌因子的穿透能力;有机质的存在也干扰抗微生物化学因子的效应,或者由于有机物与化学药剂结合而使之失效,或者有机质覆盖于细胞表面,阻碍了化学药剂的渗入。
实验六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和紫外诱变效应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和紫外诱变效应生05 边晔 2010030026周四班同组成员:徐竞实验时间 2012年11月22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2.了解紫外线诱变原理,并初步掌握紫外线诱变育种的方法。
3.练习单菌落划线分离微生物。
二、实验原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极其广泛,几乎无处不在,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受着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不同的微生物及微生物不同的生理状态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也不同,有的环境因素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条件,有的表现为抑制作用,有的表现为杀菌作用。
温度通过影响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结构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最快的温度为其最适生长温度,但它并不等于积累某一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
粘质沙雷氏菌能产生红色或紫红色色素,菌落表面颜色随着色素量的增加呈现出由橙黄到深红色逐渐加深的变化趋势。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主要包括重金属及其盐类、有机溶剂(酚、醇、醛等)、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等。
根据是杀死还是抑制微生物,可分为致死剂和抑制剂。
常用的3个指标:最低抑制浓度(MIC)、半致死剂量和最低致死剂量。
许多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能产生某种特殊代谢产物如抗生素,具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的作用。
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是不同的,某些抗生素只对少数细菌有抗菌作用。
产黄青霉分泌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主要抗G+细菌。
链霉素作用于核糖核酸30S亚基,所以链霉素只作用原核生物。
链霉素以抗G-细菌为主。
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主要是因为它诱导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来破坏DNA的结构,使其不能正常行使功能。
另外,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O3),也有一定杀菌作用。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是226-256nm部分。
紫外线透过物质能力很差,所以只适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它距离照射物以不超过1.2米为宜。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理化因素是指涉及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生存状况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理化因素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1.温度: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微生物可以根据其对温度的适应性,分为嗜冷微生物、嗜热微生物和中温微生物。
高温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导致酶活性的丧失,进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低温则会降低微生物的酶活性和生长速度。
2.pH值:不同微生物对酸碱度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
酸性环境会影响微生物的酶活性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碱性环境则可能改变细胞内部的酶活性和物质转运机制。
3.氧气浓度:氧气是许多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但是有些微生物可以在氧气缺乏的环境中生长,称为厌氧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通过代谢路径的改变,适应了氧气缺乏的环境条件。
4.湿度:湿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传播起到重要的影响。
微生物对湿度要求不同,有些微生物适应高湿环境,而另一些微生物则适应低湿环境。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能力和繁殖速度。
5.营养物质: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这些物质对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代谢途径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微生物时,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可以选择性地培养特定的微生物。
6.光照:光照条件对微生物有着不同的影响。
光合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而其他微生物在光照条件下可能受到光线的伤害。
此外,环境中的UV光线也会对微生物产生杀灭或抑制作用。
7.电离辐射: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因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DNA损伤产生重要影响。
高剂量的辐射会导致微生物的死亡,而较低剂量的辐射可能引起突变和遗传修饰。
总的来说,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复杂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适应和调节自身代谢途径来适应不同的理化因素。
对理化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的生存机制和应用。
实验八 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实验八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1 目的1.1 观测氧气、温度、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2 认识细菌芽孢对热、紫外线的抗力2 原理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不良的环境条件使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导致菌体的死亡。
但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芽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使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甚至被杀死;而对有益微生物,通过调节理化因素,使其得到良好的生长繁殖或产生有经济价值的代谢产物。
根据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可把微生物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好氧菌。
在鉴定细菌时,常以它们的好氧性作为指标。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可分为高温菌、中温菌和低温菌,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属于中温菌。
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细胞内的DNA,轻则使微生物发生突变,重则造成微生物死亡。
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与所用紫外光灯的功率(瓦数)、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有关。
紫外线透过物质的能力弱,一层黑纸足以挡住紫外线的通过。
3 材料3.1 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粘质沙雷氏菌。
3.2 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葡萄糖培养基、察氏培养基。
3.3 其他物品培养皿、无菌圆滤纸片、镊子、无菌水、无菌滴管、水浴锅、紫外线灯、黑纸、试管、接种针、温箱、刮铲、吸管、调温摇床、分光光度计。
(一)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 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1 流程半固体培养基→接种→培养→观察比较→记录结果1.2 步骤1.2.1制备试管培养基依据培养基配方制作肉膏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灭菌备用。
1.2.2接种与培养取上述试管7支,用穿刺接种法分别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丙酮—丁醇梭菌,每种菌接种2支培养基试管,剩余一支作为空白对照。
注意:穿刺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时,必须穿刺到管底。
在37℃恒温箱中培养48h。
1.2.3观察结果取出试验样品,观察各菌株在培养基中生长的部位。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pH值:微生物对环境的pH值敏感,每种微生物对于其适宜生长的pH范围有所不同。
酸性条件适宜产酸性微生物生长,碱性条件适宜产碱性微生物生长。
酸碱度的改变会影响微生物酶的活性,继而影响其生长。
2.温度: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每种微生物对于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有所不同。
根据生长温度的不同,微生物可以分为嗜热菌、嗜温菌、嗜寒菌和嗜冷菌。
高温可以使微生物酶活性增强,提高代谢速率;低温则会减缓生长速率。
3.溶解氧:微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和能量代谢,因此溶解氧浓度的高低对微生物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些微生物是厌氧生物,它们无法在有氧环境下生长,需要无氧条件。
4.营养物质: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吸收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等。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不同,一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进行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则有选择性。
5.毒物与抑制物:一些物质对微生物有毒性或抑制作用,可以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例如,有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抗生素等对微生物生长有毒性。
抗生素常被用于控制微生物感染。
6.环境杂质:环境中的杂质如盐分、酸碱盐等也会对微生物生长产生影响。
高盐环境下的嗜盐微生物可以在高盐浓度条件下生长,而一些微生物在高盐环境下生长受到限制。
7.光照:光照是光合微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光合微生物通过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从而维持自身生长和代谢。
总结起来,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起着关键作用,微生物对于不同化学条件的适应性各不相同。
了解和掌握这些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助于控制和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以提高产量和防止微生物引起的有害效应。
(2023)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一)

(2023)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一)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探究微生物对化学因素的适应能力。
实验方法1.准备好含有5g/L葡萄糖的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化学品:•NaCl:0.5%,1%,1.5%,2%,2.5%,3%•HCl:0.1 mol/L,0.2 mol/L,0.3 mol/L,0.4 mol/L,0.5 mol/L•洗涤剂:0.1%,0.2%,0.3%,0.4%,0.5%2.将菌株接种进每种培养基中。
3.放置于恒温摇床中,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120r/min。
4.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结果NaCl对微生物的影响浓度为0.5%和1%的NaCl对微生物生长无明显影响。
而浓度为1.5%时,微生物开始出现生长受阻,生长速度变慢。
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越来越差,浓度为3%时,微生物几乎无法生长。
HCl对微生物的影响随着HCl浓度的增加,微生物生长速度变慢,生长量减少。
但在0.1 mol/L的HCl中,微生物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相似。
当HCl浓度达到0.3 mol/L时,微生物的生长已经出现受阻,生长量明显减少。
当浓度为0.5 mol/L时,微生物的生长已经被完全抑制。
洗涤剂对微生物的影响在洗涤剂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相似。
而随着洗涤剂浓度的增加,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越来越差,浓度为0.5%时,微生物的生长已经被完全抑制。
结论不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
在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注意浓度的控制,过高的浓度会对微生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此外,在工业生产中,要根据微生物的适应能力合理施加化学品。
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一些化学因素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但在高浓度下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在实际中使用化学品时,需要考虑物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此外,不同的微生物对化学因子的适应能力也存在差异。
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一)

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一)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掌握不同物理化学因素调节微生物生长和存活的最佳条件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酵母菌•营养琼脂培养基•pH试纸•恒温箱•温度计•活性炭•暗箱•紫外线灯实验方法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按照质量比1:10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用以吸附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2.取少量的酵母菌放入琼脂培养基中3.调节恒温箱的温度,分别设定为10℃、25℃、37℃和50℃4.将含有酵母菌的琼脂培养基放置在不同的温度下培养5.24小时后观察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的生长情况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取少量酵母菌放入琼脂培养基中2.在琼脂培养基中滴加NaOH或HCl溶液,分别调节pH值为4、6、8和103.将含有不同pH值的琼脂培养基放置于恒温箱中培养4.24小时后观察不同pH值下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光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取少量酵母菌放入琼脂培养基中2.置于暗箱内进行遮光处理3.置于紫外线灯下进行照射处理4.分别放置于恒温箱中培养5.24小时后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温度为10℃时,酵母菌生长缓慢,菌落小且较稀疏•温度为25℃时,酵母菌生长迅速,菌落较大且密集•温度为37℃时,酵母菌生长明显减缓,菌落变小稀疏•温度为50℃时,酵母菌生长明显抑制,无法生长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H值为4时,酵母菌生长缓慢,菌落小且稀疏•pH值为6时,酵母菌生长迅速,菌落较大且密集•pH值为8时,酵母菌生长缓慢,菌落较小•pH值为10时,酵母菌无法生长光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暗箱内的酵母菌生长缓慢,菌落小样本稀疏•紫外线照射下的酵母菌生长迅速,菌落较大密集实验结论•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宜的温度范围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且不同的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pH值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微生物对于适宜的pH值有所不同,因此调节培养基pH值是进行微生物培养和研究的重要步骤•光照条件也会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能力产生影响,光照时微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其他代谢活动所需的营养和能量来源会得到保障实验启示物理化学因素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微生物对这些因素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样
细菌
稀释涂布 10-510610-7 平板法
牛肉膏蛋 30~37 白胨培养 基 高氏1号 培养基 28
土样(加 放线菌 数滴10% 酚) 土样 霉菌
稀释涂布 10-310410-5 平板法
5~7
稀释涂布 10-210310-4 平板法
马丁氏培 28~30 养基 牛肉膏蛋 30~37 白胨培养 基
实验九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 1.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 2.熟练无菌操作接种技术
二、实验原理:平板分离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重金属及其盐类 有机溶剂(酚、醇、醛等)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染料 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三大类菌的分离和培养
样品来源 分离对象 分离方法 稀释度 培养基 名称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d /℃ 1~2
3~5
细菌分离 细菌单菌 平板划线 平板 落 分离法
1~2
三、实验用品:
• 1.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悬液 •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 3.溶液及试剂 • 2.5%碘酒,0.1%升汞,5%石炭酸,75%乙 醇,100%乙醇, 0.25%新洁尔灭, 3%的过氧化 氢,0.1%的高锰酸钾,2%甲醛,无菌生理盐水。 • 4.仪器及设备 • 无菌培养皿,无菌滤纸片,试管,吸管,三角 涂棒等。
四、实验步骤
1. 划分培养皿底:2-4等份(与消毒剂对 应,注意重复) 2.倒平板:无菌操作 3.涂布 0.1ml菌液:均匀,无菌操作 4.加小圆滤纸片:在各种消毒剂的试管 中浸湿;操作的平衡性 5 .培养:倒置,37℃,观察
五、作业 75%和100%乙醇的抑菌作用哪一 个更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