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调节阀的选型

调节阀的选型

调节阀的选型0 引言调节阀是调节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生产实践中控制系统的正常与否,常常涉及到调节阀的问题。

调节阀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又多集中在调节阀的工作特性和结构参数上,如流通能力、公称通径、阀芯引程及流量特性等。

在这些参数中,流通能力更重要,它的大小直接反映调节阀的容量,它是设计选型中的主要参数。

因此,调节阀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考虑。

1 选择原则(1)满足自控系统的要求;(2)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2 调节阀流量系数Cv及口径的计算(1) 流量系数C v(流通能力)的定义为:调节阀前后的压差为1Kg/cm2,重度为1g/cm2流体,每小时通过阀门的体积流量(m3/h)。

调节阀流量系数C v的计算方法很多,也比较繁琐,以下列出几种主要流通介质的C v值的计算方法。

表1 液体阻塞流:当阀前压力P1保持一定而阀后压力P2逐渐降低时,流经调节阀的流体流量会增加到一个极限值,这时即使P2再继续降低,流量也不会再增加,此极限流量即为阻塞流。

显然,形成阻塞流之后,相当于流量已达到饱和状态(临界状态),这时流经调节阀的流量不再随调节阀前后的压差△P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流体在阀内是否形成阻塞流,调节阀C值的计算公式将不一样。

判断是否是属于阻塞流的情况,就可以决定取用相应的C值计算公式。

(表2)情况相同。

表2 气体和蒸汽上表2中:C v—调节阀流量系数C f—临界流量系数G f—流体流动温度下的比重(水G f=1,15℃;空气G f=288G/T)G—气体比重(空气G=1.0)P1—调节阀进口压力,0.1MPa(绝对)P2—调节阀出口压力,0.1MPa(绝对)P v—液体流动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0.1MPa(绝对)P c—热力学临界压力,0.1MPa(绝对)Δp—压降,100kPa(ΔP=P1- P2)Δp s—口径计算用最大压降,0.1MPaΔp s=P1-(0.96- 0.28P v/P c)P v若P v<0.5P1,ΔP s=P1- P vq—液体流量,m3/hQ—气体流量,标准m3/h(15℃,绝对压力为101.3kPa时)T—绝对温度,K(K=273+℃)T sh—蒸汽过热温度,℃(饱和蒸汽T sh=0)W—流量,t/h(2) 阀口径的计算,根据生产能力、设备负荷、以被控介质的工况决定流通能力计算所需的数据,求得最大、最小流量时的C v max和C v min。

气动调节阀选型及计算

气动调节阀选型及计算

气动调节阀选型及计算一、气动调节阀选型要考虑的因素1.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压力、温度、流量范围等。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耐压和耐温能力的阀门。

2.流体性质:包括流体介质、粘度、颗粒物含量等。

选择合适的材质和结构,以满足流体的要求。

3.阀门类型:包括截止阀、调节阀、蝶阀、球阀等。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阀门类型。

4.尺寸:包括阀门的通径、连接方式等。

根据管道系统的尺寸,选择合适的阀门尺寸。

5.控制方式:包括手控、气动控制、电动控制等。

根据控制方式选择合适的气动调节阀。

二、气动调节阀计算方法1.流量计算:根据管道系统的需求,计算流体的流量。

流量的单位一般为标准立方米/小时(Nm3/h)或标准立方米/秒(Nm3/s)。

2.压力损失计算:根据流量和流体性质,计算气动调节阀的压力损失。

根据流量和压力损失曲线,选择合适的阀门型号。

3.动态特性计算:根据管道系统的要求,计算气动调节阀的开启时间、关闭时间、超调量等动态特性。

通过调节阀的参数和控制系统的调节,使阀门的动态特性满足要求。

4.使用寿命计算:根据气动调节阀的材料、结构和工作条件,计算阀门的使用寿命。

一般根据阀门的设计寿命和工作条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气动调节阀。

总结:气动调节阀选型及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对工作条件、流体性质、阀门类型和尺寸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选择合适的气动调节阀。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流量、压力损失、动态特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阀门型号和参数,以满足管道系统的要求。

调节阀的选型经验

调节阀的选型经验

调节阀的正确选型及注意事项调节阀是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的终端执行元件,工业过程连续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中一般均需要用调节阀来控制过程生产中的各种工艺参数,来达到对流体的压力、温度、流量和液位等参数的调节,通常被人们称之为工业过程自动化生产中的“手和脚”。

它的应用质量直接反应在系统的调节品质上。

作为过程控制中的终端执行元件,人们对它的重要性较过去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调节阀应用的好坏,除产品质量和用户是否正确安装、使用与维护外,正确地计算选型十分重要。

由于计算选型的失误,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有的甚至无法投用的例子很多。

所以,用户及系统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调节阀在现场的重要性,必须对调节阀的选型引起足够的重视。

调节阀选型的一般原则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所选的调节阀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寿命长、维护方便等。

下面着重介绍调节阀阀型的选择和和附件的选择。

1 调节阀阀型的选择调节阀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结构、原理和作用划分,总共为9大类,即直通单座调节阀、直通双座调节阀、套筒调节阀、角形调节阀、三通调节阀、隔膜阀、蝶阀、球阀和偏心旋转阀,这九类产品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产品,通常也称为标准型产品,其它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改进而来的,称为特殊型产品。

1.1 标准型调节阀的特点及正确选择1.1.1 直通单座调节阀直通单座调节阀只有一个阀芯和一个阀座,容易实现严格的密封,可采用金属与金属的硬密封,或金属与聚四氟乙烯或其它复合材料的软密封,标准泄漏量为0.01%C(C是额定流量系数),允许压差小,流通能力小,比如DN100单座调节阀的允许压差仅120kPa,流通能力仅为100。

流路复杂,结构简单,适用于泄漏要求严格、工作压差较小的干净介质的场合,但小规格的调节阀(DN1/2、3/4、20)亦可用于压差较大的场合,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阀之一,当进一步设计后,可作为切断阀使用。

阀芯形状决定了流量特性,受冲刷后失去原有特性,更换阀芯可改变流量特性。

调节阀(执行机构)及辅助装置形式、材质、流量、尺寸、推力与允许差压选择方法

调节阀(执行机构)及辅助装置形式、材质、流量、尺寸、推力与允许差压选择方法

调节阀(执行机构)及辅助装置形式、材质、流量、尺寸、推力与允许差压选择方法一、调节阀的型式选择方法:(一)、调节阀选型的常见方法:1、现场观察法:现场观察法是根据现场实际工况来选型调节阀,其基本原则是“现场为准”。

2、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设备来确定调节阀的选型。

3、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经验来选型调节阀,它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技术资料来确定调节阀的选型。

(二)、调节阀按工况及环境的选型方法:1、前后压差较小,要求泄漏量较小,一般可选用单座阀;2、调节低压差、大流量的气体,可选用蝶阀;3、调节强腐蚀性流体,可选用隔膜阀;4、既要求调节又要求切断时,可选用偏心旋转阀;5、噪音较大时可选用套筒阀,一般选用单阀座套筒型气动或者电动调节阀。

二、调节阀材质选择方法:1、根据介质的工作压力、温度、腐蚀性、气蚀冲刷是否严重等选材,一般应选铸钢。

2、使用要求不高时(120℃、1.6MPa以下)也可选用铸铁;3、高温高压(22~32MPa)场合应选用锻造合金钢;4、不锈钢可用于腐蚀性强的介质。

三、调节阀的流量特性选择:1、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介质流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位移(调节阀的相对开度)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改变调节阀的阀芯与阀座的流通截面,便可控制流量。

2、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在截流面积变化的同时,还发生阀前后压差的变化,而压差的变化又将引起流量的变化。

3、在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等百分比特性、线性特性、抛物线特性及快开特性四种。

就调节性能上讲,以等百分比特性为最优,其调节稳定,调节性能好。

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合的要求不同,挑选其中任何一种流量特性。

6、蒸汽系统中调节阀一般选择线性和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四、调节阀尺寸的选择方法:1、确定管道尺寸:要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尺寸,首先需要明确连接管道的尺寸和法兰标准。

通常,在规划和设计管道系统时,需要提前确定阀门的位置和类型。

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

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

调节阀选型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作用的。

调节阀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执行器。

调节阀直接与流体接触控制流体的压力或流量。

正确选取调节阀的结构型式、流量特性、流通能力;正确选取执行机构的输出力矩或推力与行程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计算错误,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自动控制系统产生震荡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调节阀的设计选型计算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环节。

1调节阀结构形式的选择常用的调节阀结构形式有直通单座阀、直通双座阀、套筒阀、偏心旋转阀、蝶阀、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球阀,应当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结合不同结构形式阀门各自的特点,从调节性能、适用温度、适用口径、耐压、适用介质条件、切断差压、泄流量、压力损失、重量、外观、成本等方面对调节阀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

可靠性差、体积较大、结构笨重、成本较高对调节阀进行结构的选择时,要根据相应的管路及介质条件,按照如下优选顺序进行选择①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②蝶阀→③套筒阀→④单座阀→⑤双座阀→⑥偏心旋转阀→⑦球阀,只有当前一优选级别的阀门再某一方面不合适时,才考虑选择下一级类型的阀门。

2 调节阀执行机构的选择2.1 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分类1、执行机构按所使用能源的不同,可分为气动、电动和液动三类:气动类执行机构具有价格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维护方便和本质安全性等特点,因此在需要考虑防爆处理的场合应用应用十分广泛。

电动类执行机构可直接连接电动仪表或计算机,不需要电气转换环节,但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应用时需考虑防爆等问题,一般在无可燃气体,不需要考虑防爆处理的场合下使用。

液动类执行机构具有推力(或推力矩)大的优点,但装置的体积大,流路复杂,通常采用电液组合的方式应用于要求大推力(力矩)的应用场合。

2、按执行机构输出位移的类型,执行机构分为直行程执行机构、角行程执行机构和多转式执行机构直行程执行机构输出直线位移。

调节阀的型式选择

调节阀的型式选择

调节阀的型式选择1、根据工艺变量(温度、压力、压降和流速等)、流体特性(粘度、腐蚀性、毒性、含悬浮物或纤维等)以及调节系统的要求(可调比、泄漏量和噪音等)、调节阀管道连结形式来综合选择调节阀型式。

2、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体积小,通过能力大,技术先进的直通单、双座调节阀和普通套筒阀。

也可以选用低S值节能阀和精小型调节阀。

3、根据不同场合,可选用下列型式调节阀。

1)直通单座阀一般适用于工艺要求泄漏量小、流量小、阀前后压差较小的场合。

但口径小于20mm的阀也广泛用于较大差压的场合;不适用于高粘度或含悬浮颗粒流体的场合。

2)直通双座阀一般适用于对泄漏量要求不严、流量大和阀前后压差较大的场合;但不适用于高粘度或含悬浮颗粒流体的场合。

3)套筒阀一般适用于流体洁净,不含固体颗粒的场合。

阀前后压差大和液体可能出现闪蒸或空化的场合。

4)球型阀适用于高粘度、含纤维、颗粒状和污秽流体的场合。

调节系统要求可调范围很宽(R可达200:1;300:1)的场合。

阀座密封垫采用软质材料时,适用于要求严密封的场合。

“0”型球阀一般适用两位式切断的场合。

“V”型球阀一般适用于连续调节系统,其流量特性近似于等百分比。

5)角型阀一般适用于下列场合:高粘度或悬浮物的流体(必要时,可接冲洗液管);气-液混相或易闪蒸的流体;管道要求直角配管的场合。

6)高压角型阀除适用5)中各种场合外,还适用于高静压、大压差的场合。

但一定要合理选择阀内件的材质和结构形式以延长使用寿命。

7)阀体分离型调节阀一般适用于高粘度、含颗粒、结晶以及纤维流体的场合;用于强酸、强碱或强腐蚀流体的场合时,阀体应选用耐腐蚀衬里,阀盖、阀芯和阀座应采用耐腐蚀压垫或相应的耐腐蚀材料。

其流量特性比隔膜阀好。

8)偏心旋转阀适用于流通能力较大,可调比宽(R可达50:1或100:1)和大压差,严密封的场合。

9)蝶型阀适用于大口径、大流量和低压差的场合;一般适用于浓浊液及含悬浮颗粒的流体场合;用于要求严密封的场合,应采用橡胶或聚四氟乙烯软密封结构;对腐蚀性流体,需要使用相应的耐蚀衬里。

建议收藏——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

建议收藏——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

建议收藏——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作用的。

调节阀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执行器。

调节阀直接与流体接触控制流体的压力或流量。

正确选取调节阀的结构型式、流量特性、流通能力;正确选取执行机构的输出力矩或推力与行程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计算错误,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自动控制系统产生震荡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调节阀的设计选型计算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环节。

1调节阀结构形式的选择常用的调节阀结构形式有直通单座阀、直通双座阀、套筒阀、偏心旋转阀、蝶阀、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球阀,应当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结合不同结构形式阀门各自的特点,从调节性能、适用温度、适用口径、耐压、适用介质条件、切断差压、泄流量、压力损失、重量、外观、成本等方面对调节阀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

对调节阀进行结构的选择时,要根据相应的管路及介质条件,按照如下优选顺序进行选择①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②蝶阀→③套筒阀→④单座阀→⑤双座阀→⑥偏心旋转阀→⑦球阀,只有当前一优选级别的阀门再某一方面不合适时,才考虑选择下一级类型的阀门。

注:关于调节阀的调节特性的评定调节阀的流量调节性能一般通过流量特性、可调比、小开度工作性能、Kv值和动作速度进行综合评价。

调节性能以其流量特性曲线进行衡定,一般认为等百分比特性为最优,其调节稳定,调节性能好,最利于流量压力调节。

而抛物线特性又比线性特性的调节性能好,快开特性为最不利于流量调节的流量特性。

因此在选用调节阀时,一般希望调节阀流量特性曲线为等百分比型。

可调比反映了调节阀的可调节流量范围,调节阀的可调比就是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

可调比也称可调范围,以R来表示,即R=Qmax/Qmin,Qmax为调节阀的最大可控流量,Qmin为调节阀的最小可控流量。

一般认为R的值越大,则调节阀的可调节范围越。

教你九招准确选择调节阀

教你九招准确选择调节阀

教你九招准确选择调节阀1、阀型的选择:(1)确定公称压力,不是用PMAX去套PN,而是由温度、压力、材质三个条件从表中找出相应的PN并满足于所选阀之PN值。

(2)确定的阀型,其泄漏量满足工艺要求。

(3)确定的阀型,其工作压差应小于阀的允许压差,如不行,则须从特殊角度考虑或另选它阀。

(4)介质的温度在阀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符合要求。

(5)根据介质的不干净情况考虑阀的防堵问题。

(6)根据介质的化学性能考虑阀的耐腐蚀问题。

(7)根据压差和含硬物介质,考虑阀的冲蚀及耐磨损问题。

(8)综合经济效果考虑的性能、价格比。

需考虑三个问题:A、结构简单(越简单可靠性越高)、维护方便、备件有来源;B、使用寿命;C、价格。

(9)优选秩序。

蝶阀-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角形阀-三通阀-球阀-偏心旋转阀-隔膜阀。

2、执行机构的选择:(1)最简单的是气动薄膜式,其次是活塞式,最后是电动式。

(2)电动执行机构主要优点是驱动源(电源)方便,但价格高,可靠性、防水防爆不如气动执行机构,所以应优先选用气动式。

(3)老电动执行机构笨重,我们已有电子式精小型高可靠性的电动执行机构提供(价格相应高)。

(4)老的ZMA、ZMB薄膜执行机构可以淘汰,由多弹簧轻型执行机构代之(性能提高,重量、高度下降约30%)。

(5)活塞执行机构品种规格较多,老的、又大又笨的建议不再选用,而选用轻的新的结构。

3、材料的选择:(1)阀体耐压等级、使用温度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应不低于工艺连接管道的要求,并应优先选用制造厂定型产品。

(2)水蒸汽或含水较多的湿气体和易燃易爆介质,不宜选用铸铁阀。

(3)环境温度低于-20℃时(尤其是北方),不宜选用铸铁阀。

(4)对汽蚀、冲蚀较为严重的介质温度与压差构成的直角坐标中,其温度为30 0℃,压差为1.5MPA两点连线以外的区域时,对节流密封面应选用耐磨材料,如钴基合金或表面堆焊司特莱合金等。

(5)对强腐蚀性介质,选用耐蚀合金必须根据介质的种类、浓度、温度、压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调节阀选型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作用的。

调节阀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执行器。

调节阀直接与流体接触控制流体的压力或流量。

正确选取调节阀的结构型式、流量特性、流通能力;正确选取执行机构的输出力矩或推力与行程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计算错误,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自动控制系统产生震荡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调节阀的设计选型计算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环节。

1调节阀结构形式的选择常用的调节阀结构形式有直通单座阀、直通双座阀、套筒阀、偏心旋转阀、蝶阀、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球阀,应当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结合不同结构形式阀门各自的特点,从调节性能、适用温度、适用口径、耐压、适用介质条件、切断差压、泄流量、压力损失、重量、外观、成本等方面对调节阀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

结构类型流量调节性能适用温度适用口径适用压力等级适用介质情况压力损失耐受差压及密封性外观、尺寸、重量、价格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调节性能好,其流量特性曲线接近等百分比特性,也可做成直线特性;调节精度高,R=100~200,是蝶阀、球阀、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的3~7倍;小开度调节性能好,小流量微调功能强;流通能力是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的2~3倍;调节速度快全功能调节阀的温度适应范围较宽,-60℃~600℃其适用口径范围在20mm至400mm超轻型全功能调节阀可以承受较高的管道介质压力,其公称压力值可以达到32Mpa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具有极好的抗腐蚀和抗冲蚀功能,可适用于各种气体及液体介质相对于其他调节阀,全功能调节阀的压力损失较大其耐受阀门前后差压值较大,可以接近其公称压力PN的水平,Δp≤PN;密闭性好,泄流量极小,约为1×10-6~1×10-7 倍的C值重量轻、尺寸小,结构紧凑、重量轻、外型美观、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蝶阀、球阀、偏心旋转阀的共同优点蝶阀三偏心蝶阀具有等百分比的调节特性,调节死区特性好,调节精度高,可调比可以达到100左右,调节速度快,适于对管路流量进行调节。

但在小开度下流量调节性能较差,不适于用做小流量的微调节蝶阀一般不适于用在高温的场合,其使用温度一般在80℃以下蝶阀的使用口径范围可从50mm到2200mm,一般在口径较大的场合(DN≥600mm),宜采用蝶阀蝶阀一般不用于高压管路之中,其一般用于压力小于 1.0MPa 的管路之中适用于水、油、压缩空气、蒸汽、含固体颗粒的介质如污水等蝶阀相对于闸阀、球阀压力损失比较大,故蝶阀适用于压力损失要求不严的管路系统中蝶阀耐受的截断差压值较低,不适用于高压截断的情况重量轻、尺寸小、成本较低3球阀V形球阀的流量特性曲线近似对数型,流量调节性能较好,小开度下调节性能较好,可实现小流量下的微调功能;O型球阀可调比R的范围为:100-200V型球阀可调比R的范围为200-300 球阀一般适用于低温介质,在温度小于160℃的情况下使用球阀的公称通径范围可从8mm到1200mm球阀适用于压力较高的场合,从真空到40MPa都可以选用球阀对于粘度较大的介质,适宜使用球阀。

球阀是石油和天然气的理想阀门,并可用于带固体颗粒的介质,是自洁性能最好的阀门球阀全开时具有最小的流体阻力,且密封性能良好球阀可以承受较高的截断差压,适用于高压截断的情况,泄流量小,密封性能较好可靠性差、体积较大、结构笨重、成本较高套筒阀调节稳定性好,调节精度较高,可调比R值在50左右;其可选公称通径从15mm到250mm套筒式调节阀可承受的最大介质压力从1.0Mpa到40Mpa左右对于不干净介质和易结晶、结巴、结垢介质不应选用此阀套筒调节阀可承受较大的阀门前后差压值,相同配置的条件下,其承受差压值为为单座调节阀的2倍;但套筒式调节阀的泄流量较大体积较大,结构笨重直通单座阀直通单座阀的调节精度较高,其公称通径可在20mm到200mm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高压差、大口径的应用场合,不宜采用单座调节阀的使用压力范围一般在 1.6Mpa到6.4Mpa之间不适用于含固体颗粒、含纤维介质和高黏度流体的控制直通单座阀可承受的阀前后差压值较小,DN100单座调节阀的允许压差仅120kPa,但密闭性较好,泄流量小,标准泄漏量为0.01%C体积大、结构笨重4直通双座阀流通能力强,相同口径下,其流通能力比单座调节阀强20%~50% 不适用于含固体颗粒、含纤维介质和高黏度流体的控制直通双座调节阀可以承受较高的阀前后差压值,DN100双座调节阀允许压差280kPa,密闭性较差,泄流量较大,标准泄漏量为0.1%C体积大,结构笨重偏心旋转阀可调比R值可以达到100左右;其流量特性曲线为近似直线型,配备阀门定位器后可以做成直线型和等百分比型,小流量时具有较好的微调特性。

对于金属阀座调节阀,其使用温度范围为-195℃到400℃;对于软阀座,其使用温度范围约为-73℃到200℃其公称通径范围较宽,约为25mm至300mm左右其公称压力值可以从1.6Mpa到10Mpa左右适用于粘度较大的介质,并可用于带固体颗粒杂质的介质,是自洁性能较好的阀门偏心旋转阀是一种压力损失较小的阀门,其处于全开位置时,流通截面面积基本上等于其安装管道的截面积偏心旋转阀可以承受较高的截断差压,适用于高压截断的情况,泄流量小,密封性能较好体积较大,结构笨重5对调节阀进行结构的选择时,要根据相应的管路及介质条件,按照如下优选顺序进行选择①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②蝶阀→③套筒阀→④单座阀→⑤双座阀→⑥偏心旋转阀→⑦球阀,只有当前一优选级别的阀门再某一方面不合适时,才考虑选择下一级类型的阀门。

2 调节阀执行机构的选择2.1 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分类1、执行机构按所使用能源的不同,可分为气动、电动和液动三类:气动类执行机构具有价格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维护方便和本质安全性等特点,因此在需要考虑防爆处理的场合应用应用十分广泛。

电动类执行机构可直接连接电动仪表或计算机,不需要电气转换环节,但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应用时需考虑防爆等问题,一般在无可燃气体,不需要考虑防爆处理的场合下使用。

液动类执行机构具有推力(或推力矩)大的优点,但装置的体积大,流路复杂,通常采用电液组合的方式应用于要求大推力(力矩)的应用场合。

2、按执行机构输出位移的类型,执行机构分为直行程执行机构、角行程执行机构和多转式执行机构直行程执行机构输出直线位移。

角行程执行机构输出角位移,角位移小于360°例如,转动角度为90°或60°蝶阀的执行机构。

多转式执行机构与角行程执行机构类似,但转动的角位移可以达多圈。

3、按执行机构输入信号的类型,执行机构分为模拟式执行机构和数字式执行机构。

模拟式执行机构接收模拟信号,例如4~20mA的标准电流信号等。

数字式执行机构接收数字信号,通常是一串二进制信号,用于开闭相应的数字阀。

2.2调节阀执行机构的选择方法2.2.1 执行机构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执行机构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是:①可靠性;②经济性;③动作平稳、足够的输出力;④重量外观;⑤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2.2.2电动执行机构与气动执行机构的选择比较1)可靠性方面气动执行机构简单可靠,在可靠性上,气动执行机构略优于电动执行机构。

而电动执行机构可直接连接电动仪表或计算机,不需要电气转换环节,可通过4-20mA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进行开度的调节。

2)驱动源气动执行机构需另设置气源站,而电动调节阀的驱动源随地可取。

3)价格方面气动执行机构必须附加调节阀定位器,再加上气源,其费用与电动调节阀大致相当4)推力和刚度在推力上,气动执行机构和电动执行机构大致相当 5)防火防爆气动执行机构在防火和防爆方面要优于电动执行机构,因此在存在可燃性危险气体的场合,一般要首先考虑选用气动执行机构。

2.2.3调节阀执行机构的确定装置实验管路环境无可燃性危险气体,而且希望采用工控机输出4-20mA 电流的方式对调节阀的开度值进行控制,因此选择电动执行机构,要求阀门的开度能够随工控机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输出电流的减小而减小。

此外调节阀的死区特性是影响调节阀调节性能的重要因素。

死区特性指的就是当阀门的输入信号发生正反方向的变化时,执行机构并未产生相应的动作,而当输入信号继续增大到一定值之后,执行机构才产生相应的动作,但此时执行器的动作往往过位而导致过量偏差。

调节阀死区特性的计算可表示为%100⨯-LOS I I I S I ---------使调节阀执行机构发生动作的输入电流值 O I ---------调节阀的起始输入电流值L I ---------调节阀输入电流值得范围为提高实验管路的流量压力调节能力,要求阀门组件的总的死区应该等于或小于1%(对于4-20mA 电流控制的阀门,要求其电动执行器能够对0.16mA 的电流值该变量做出反应动作),理想地,应该低到0.25%(对于4-20mA 电流控制的阀门,要求其电动执行器能够对0.04mA 的电流值该变量做出反应动作)3 调节阀流量特性的选择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被调介质流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调节阀相对开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maxmax L Lf Q Q Q ---------调节阀某一开度下的流量值 max Q -------调节阀全开时的流量值L ---------调节阀某一开度下的形程m ax L --------调节阀全开时的行程值调节阀流量特性分固有特性和工作特性两种。

固有特性又称调节阀的结构特性,是由生产厂制造时决定的,其特性曲线的测定是在阀门前后差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测定的。

但调节阀在工作管路中使用时,由于管路系统阻力分配情况随流量变化,调节阀的前后差压也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相对于其固有特性曲线发生了畸变,此时的流量特性即为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

调节阀常见的流量特性曲线有快开、等百分比、直线三种形式。

3.1 调节阀固有流量特性曲线及其特点11123.2 调节阀工作流量特性曲线在实际的工艺装置中,调节阀安装在工艺管道系统中,由于除调节阀以外的管道、装置、设备等存在阻力损失,而且该阻力损失随通过管道的流量呈平方变化关系,当系统两端的差压P ∆一定时,流量值越大,则除调节阀之外的阻力损失也就越大,调节阀上的差压值V P ∆就会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这个差压的变化也会引起通过调节阀的流量值相对于差压不变的情况相应开度下的流量值有所减小,造成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发生下移。

因此调节阀实际工作中的流量特性曲线会相对于其理想特性曲线产生一定的畸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