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病100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加以控制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将分析一个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病例患者为一位男性,年龄54岁,体重超标,有家族高血压病史。
他在一次健康体检中被发现血压偏高,随后进行了多次血压监测确认诊断为高血压。
1. 病史与风险评估该患者以前没有明显的高血压症状,但在体检中被发现血压偏高。
他过去有抽烟史,但已经戒烟。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这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
2. 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该患者的体格检查显示血压为160/100 mmHg,体质指数(BMI)为27.5。
不同时间段的多次血压监测结果显示高血压持续存在。
辅助检查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和血糖检测。
3. 诊断和分级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根据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将该患者分为2级高血压。
4. 并发症风险评估高血压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和其他相关因素,该患者被判定为中高危并发症风险。
5.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该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并发症风险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6. 药物治疗该患者被开始使用单一的降压药物,并根据血压的变化进行调整。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等。
7. 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常常结合非药物治疗以提高疗效。
针对该患者,非药物治疗包括体重控制、戒烟和饮食调整等。
8. 随访与评估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与评估,以监测血压水平、控制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数个月的治疗,该患者的血压逐渐得到控制,进一步并发症的风险降低。
他也积极配合非药物治疗,包括坚持运动和饮食调整。
医生建议他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并继续监测血压变化。
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验证及分析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T C M)g r o u p( n= 2 0 0 )a n d w 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WM)g r o u p( n= 5 0 ).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T C M g r o u p
2 5 0例 高血压 患者按 4 : 1比例 随机 分成 中药组 ( n= 2 0 0 )和西 药组 ( n= 5 0 ) 。 中药组
化该诊 疗方案奠定基础。方 法
患者按协作组诊疗方案进行 辨证分型 治疗 ,西药组给予卡托 普利治疗 ,疗程均 为 4周,试验期 间不 应用其他任何 降压 药物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 的临床疗效及 其血压 下降情 况。结果 肾虚证 组总有效率为 9 1 . 7 % ( 5 7 / 6 2 ) ,痰 浊 壅盛证 组 总有效率为 8 9 . 8 % ( 4 4 / 4 9 ) ,肝 阳上 亢证组 总有效 率为 9 5 . 7 % ( 4 4 / 4 6 ) ,肝 肾 阴虚证 组总有 效率为 8 5 . 1 % ( 2 8 / 3 3 ) ,西药组 总有效率为 7 9 . 2 % ( 3 8 / 4 8 ) 。治疗 2周后 ,肾虚证 组、痰浊 壅盛证 组、肝 阳上亢证 组与 西药组 比较 ,舒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作者:马颖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4期【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相关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的临床治疗记录资料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回顾,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患者经过相关治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SBP和DBP 相比较治疗之前都明显的降低,并且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替米沙坦;非洛地平原发性高血压疾病(HD)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肾病等的发生[1],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产生活。
近年来,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发病机理的研究,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血压能够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降低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2]。
在采用药物治疗之前,要对患者身体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
另外,患者还要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对相应的禁忌物品严格的遵照医嘱,例如戒烟、戒酒等。
现对相关的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有在本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为58岁,大部分的患者都有其他的一些并发症,例如肾病、心律失常等[3]。
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所有在本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治疗的100例患者的相关病史、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得出相应的结论。
1.3 治疗方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都是严格的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3]来进行相关的血压测量,一般测量患者的坐位血压,动态血压则测量患者的左上臂的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与治疗原则

・临床研究 ・ 2Fra bibliotek 6 3原发 性高血 压的I 临床分析与治疗原则
高春 颖
( 长春市 绿园区第二 人民医院 ,吉林 长春 10 5 ) 3 02
【 要】 目的 分析原 发性 高血 压 的 ・床特 点 ,总 结原 发性 高血压 的治疗 原 则。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2 1 年 1月至 2 1 年 1 摘 I 每 00 01 0月诊 治的 17 0 例 原 发性 高血压 惠者 的临床 资料 。结 果 存 在 高血 压 家族 史 6 4例 ;吸 烟、 饮酒 、 高盐饮 食 、运 动 缺 乏、精神 紧张等 6 例 ;以 1 8 、2级 中、 高 危 高血压 多见。结 论 应 遵从 小剂 量 、联合 应 用 、尽量 应 用 长效制 剂和 个体 化 的原 则,联合 非 药物 治疗 和 药物 治疗 ,有 效 降压 并防 治并 发
诊治 的10 原发性 高血压 患者进 行临 床分析 ,并探讨 总结治 疗原 发 例 1 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 J
1 . 3临床特点
仅在 体检或 因其他 疾病就 医时被发现息有 高血压 ,症状 缺如或不
1资料与方法
21手术时 间、出血 量比较 . 全 部患者均顺 利完成 手术 ,切 口均达到 甲级 愈合 。术 后未发生一
张压 >9m H ,并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 。 / 0m g 1 血压情况 . 2
根据 2 1年 《 00 中国高血压 防治指南 p,按血压 水平分类 为高血 J
压 1 8 ,2 6 ,3 1例 ;高血压 危险分级为低危 7 ,中危4 级2例 级6例 级 3 例 6 例 ,高危3例 ,很高危2例 。 3 1
1 . 1一般资料 在本 组17 中男性6例 ,女 性4 例 ,年龄 3 ̄ 9 ,高血压病 史 0例 2 5 17 岁
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100例的临床研究与展望

管誊: 学弘萼冀≯ 曩 t 曩誊 | 曩 曩
藤熄 风降压 , 丹参 活血通 络 , 泽泻 除湿 以绝 痰之 源 , 丹皮 、 叶清 桑 肝泻 火 , 车前 子降压降脂 , 骨皮经 研究 有 良好 降压作 用 。统 地 观全 方。能滋补肝 肾, 平肝熄风 , 化痰通络降脂 降压 , 故能 取得 良
一
5 一 6
中外 医学研 究
21 0 1 1年 2月 第 9卷
第3 6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 ≯誊≯≯ | , , 誊 嚣譬譬学
誊一| 萼 . 誊 。 毒 薯≯ |
总有效率 9 % 。 1 。
1 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病 例诊 断全部按 国家高血压病诊断标 准 。高血 在服 中药期 间 , 服西 药降压 药及 其他各 种药 停
压病 I期 6 5例 , Ⅱ期 3 5例。 物。主方 一降压 汤 (自拟 方 ) 制 首 乌 1 , : 5 g 白芍 1 , 丝 子 5g菟 1 , 5g 杜仲 1 , 5g 桑叶 1 , 5g 钩藤 1 , 5g 丹参 1 , 5g 泽泻 1 , 5g丹皮 1 5 g石决 明 1 , , 5g 车前子 3 , 骨皮 6 , 0g 地 0g 随症 加减 。血 虚肝 热 , 重用 白芍 , 加天麻 、 玄参 ; 肾不足 , 肝 加枸杞 ; 阳上亢 , 肝 加牡蛎 ; 肝 火较盛者 , 重用丹皮 , 何首乌 、 菟丝子 、 加黄芩、 花、 菊 夏枯草 ; 血瘀
脂饮 食 ;2 禁 烟限酒 ;3 控制体 重 , () () 适度 锻炼 ; 4 情绪乐 观稳 () 定, 戒慎怒 。在 高血压病治疗 中, 必须 中西 医有机结 合 , 两者正 使
对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03 ±0 0 , .8 .6 频谱形 态为单峰 , 上升及下 降速度均 较慢 , 可见 并
下; 疗效一般者 降至 10~109 4 6 / 0—10 0 mmHg;疗效不 佳者血
压在 10 10mmH 6/ 0 g以上 。有并 发症者在降压治疗 的基础上给 予相应的治疗 。
vsua ds ss方案 的资料 , a l iae) c r e 欧美 国家成 人 (5 6 岁 ) 血压 3 4 高 患病率在 2 %以上 , 苏联为 3 . %。我 国 自 15 ~18 0 前 67 9 9 9 0年以
p li i ua in. Aea evc cr lt c o t Ob t t se Gy e o s a d 9 9,6 : n c l c n ,1 8 8
1 1 1 4 3— 3 。
窦, 动脉在进入滋养层 间隙后 , 阻力 明显 下降是 造成 R 值 明显 I 降低 的原 因。 L 4 J
结果 : 疗效佳者 7 , 3例 疗效一般者 1 , 5例 疗效不佳 者 6例 ,
死亡 2例 , 均为有并发症者 。
讨论 : 高血压作 为严重危 害人们健 康的一个 独立 的危险 因
素已经越来越多地 受到人们 的重视 , 然而 随着人们生 活的节奏
的加快 , 仍有许多人对高血压重视不够或无暇顾及 , 致使长期渐 进 的血压升高 已使人们适应了这种血压的高水平状态 。这就需 要我们 向大众宣传卫生保健常识 , 使人们关注 自己的血压 , 经常 测量 , 不要等到血压高很多年 自己还不知道 , 至出现并发症才 甚 发现患有高血压 , 到那 时重要脏器 已经发生 了不可逆的损害 , 治 疗效果极 差, 甚至失去 了治疗机会 , 以至于危及生命 。从本组临 床资料 中看出 , 如出现并 发症尤其是心衰 、 肾衰 、 面积脑梗死 、 大 脑 出血 、 心肌梗死时 , 死亡率 是极 高的。对所 有高血压患者降压 治疗的 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远期心血管病 死亡率及罹患率 的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压 为收缩压 1 4 0  ̄ 1 5 9 mm H g 或舒张压9 0 - 9 9 m m H g ,2 级 高血压 为收缩压 1 6 0  ̄ 1 7 9 m mH g 或舒张压超过 1 0 0 - 1 0 9 m mH g ,3 级高血压 为收缩压超过 1 8 0 m m H g 或舒张压超过 l l 0 m m H g ,需要测量血压2 ~ 3 次 l糖尿病者测量
[ 2 ] 阮文 东, 王沛 , 雪原 , 等. 骨质疏 松骨 折后再 骨折 的临床风 险因素 [ J ] . 中华 骨 科杂 志, 2 0 1 1 , 3 1 ( 7 ) : 7 8 9 - 7 9 3 .
【 3 】 高培君, 周建烈骨 质疏松 性骨折后预 防再骨折的研究 进展 [ J 】 . 中国
2 0 1 3年 4月第 1 1 卷 第1 2期
蛋白尿/ 血浆肌酐 水平升高 、大动脉 粥样斑 块及视 网膜动 脉狭 窄等 )、 病理 生理 ( 心功能状态 、心律失常及 肾功能损害 等)、存在危 险因素 ( 异常脂蛋 白症 、葡萄糖 耐量减低及糖 尿病等 )、并存临床情 况 ( 如
3 次 ,若收缩压 >1 3 0 m mH g 或舒张压 >8 0 m m H g  ̄可诊 断为高 血压 。
需要注意 的是诊断时应规范 ,注 明分 级 、靶器官损 害 ( 左心室肥厚 、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本 组1 3 2 例 患者 中男性5 7 例 ,女性 6 5 例 ;年龄4 6  ̄ 7 9 岁 ,病 史1 个
中图分类号 :R 5 4 4 .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2 - 0 5 1 0 - 0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诊断与疗效分析

疗 后差异 显著 , 二者具 有可 t, (<OO ) L ̄P . 1。 P 治疗前 平均心 率为8 .次/nn 2O I , i 治疗 后平 均心 率 为7 .次/ n 二者 差异 不大 (>O 0 ) 5 9 m/ , P .5 。 23 治疗过程 中不 良反应头 晕 l 、 痛1 、 . 例 头 例 皮疹 l 、 例 心悸 2 , 良 例 不
患者 自身 的 个体差 异导致 的术 中瘀斑及 血疱 的 产生 , 些原 因往 往是 不可 这
预 见的 、 的。 历 l 致命 病 中的患 者术 前检 查均正 常 , 这就需 要 医务工 作者 在 询 问病情 时一定要 认真询 问患 者是否有 易 出血病 史 , 不能仅 从出凝血 时间 正常 来判 定。 次手术 中支撵喉镜 下检查见 支撑 喉镜擦伤 处均有瘀 血及黏 二
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 临床诊 断 与疗效分析
金 江 维
( 贵州省建筑 医院 50 0 ) 5 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的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 回顾性分析我院 自 0 1 1 2 1 年0 月一2 1  ̄0 7收治的6 例原发性高血 0 1 6] 7
压患 者的临床 资料 ; 结果 : 原发 性高血 压病 的危 险 因素主要 为家族 史和不 良生 活 习惯 等 ,7 6 例患者经 治疗 后总有效 率为8 . , 96 患者 收缩压 、 张压 治疗前 % 舒
参考 文献
我 们发现造 成软腭 及咽 部粘膜 擦伤及 瘀血 的原因不 仅仅是导 入 支撑
I】 马建刚. 1 王宝山. 蒋新霞, 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及 等.
预 防 】河北 医 药 20 ,7 1)76 . 0 5 2(0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高血压病10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8-13T10:07:48.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8年第19期供稿作者:徐延伟[导读] 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且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目前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成为当务之急。
原发性高血压病100例临床分析
徐延伟 (黑龙江省农垦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中图分类号】R779.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19-0036-02【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且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目前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成为当务之急。
统计我院近2年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患者100例,作一简要临床分析,总结一下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进展情况。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36--82岁,其中50岁以上84例。
初发者35例,伴有并发症者65例。
病程6个月至30年。
门诊治疗66例,住院治疗34例。
初发者均以未服用药物、安静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初发及原有高血压病史者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其中高血压1级者48例,2级37例,3级15例;无症状者30例,仅头迷、头晕者34例,伴发脑血管病者12例,并冠心病心绞痛者12例,急性心肌梗死者3例,伴心力衰竭者6例,高血压危象1例,肾功能衰竭2例。
辅助检查:大部分无症状或仅头迷、头晕者病程短,血、尿常规检查正常。
伴发心、脑、肾并发症者或病程长者均有相应的改变(检验、脑CT、心电图等)。
治疗方法
所有仅头迷、头晕、血压升高而无并发症者均在间歇利尿治疗基础上口服卡托普利片6.25mg--50mg ,日3次,不能耐受或疗效不佳者改换或加用波依定片25mg--50mg ,日1次,口服,如无禁忌症,也可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6.25mg--50mg,日2次,口服。
疗效佳者血压降至140/90mmHg 以下;疗效一般者降至140--160/90--100mmHg ; 疗效不佳者血压在160/100 mmHg 以上。
有并发症则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响应的治疗。
结果:疗效佳者70例,疗效一般者16例,疗效不佳者8例,死亡6例,均为有并发症者。
讨论:高血压作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的加快,仍有许多人对高血压重视不够或无暇顾及,致使长期渐进的血压升高已使人们适应了这种血压的高水平状态。
这就需要我们向大众宣传卫生保健常识,使人们关注自己的血压,经常测量,不要等到血压高很多年自己还不知道,甚至出现并发症才发现患有高血压,到那时重要脏器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治疗效果极差,甚至失去了治疗机会。
从本组临床资料中看出,如出现并发症尤其是心衰、肾衰、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时,死亡率是极高的。
高血压早期仅表现为心排血量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并无明显的病理学改变。
高血压持续及进展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管壁“重构”),进而导致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缺血损伤。
长期高血压及伴随的危险因素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该病变主要累及中、大动脉。
高血压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致心力衰竭。
长期高血压常合并冠状动脉粥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长期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微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
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开成。
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塞。
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囊内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因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恶性高血压可在短期内出现肾功能衰竭。
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随着病程进展出现硬化改变。
血压急骤升高可引起视网膜渗出和出血。
如能早期干预,行降压治疗,使血压降至正常乃至理想水平,就可以阻止高血压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再辅以常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眼底镜、脑CT、脑血管造影等,可以早期发现心、脑、肾等的损害,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降脂、降糖、改善心、脑、肾功能等治疗,可以达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使之不发生或延缓发生重要脏器功能损害,以免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
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肾病、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至危及生命。
改善生活行为,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情绪控制,均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如有遗传倾向,更应引起重视。
如控制不满意,可服用一些降压药物治疗,一旦服用,应终生用药。
如出现并发症,则必须积极针对疾病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