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2011 年版)一、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病(ICD-10 :N18.0 )。
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ICD-9-CM-3 :39.95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终末期肾病或慢性肾脏病5 期。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于15ml/ (min • 1.73m2)或残余肾功能每周Kt/V 小于2.0 。
3.已有血液透析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人造血管,或者半永久性深静脉置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ICD-9-CM-3 :39.95 )。
(四)标准住院日为7 - 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终末期肾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2 - 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泌尿系超声波检查、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动静脉内痿或人造血管的血管彩超检查。
(七)开始血液透析日为入院第 3 -5天(视病情决定)。
1. 一般首次透析时间不超过2-3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延长每次透析时间,直至达到设定的要求(每周2次透析者5.0 - 5.5小时/次,每周3次透析者4.0 - 4.5小时/次;每周总治疗时间不低于10小时)。
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通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通路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一、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通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衰竭(ICD-10 : N18.900 ),尿毒症(ICD-10 : N19.X01),慢性肾脏病5期(ICD-10 : N18.001)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ICD-9-CM-3 : 54.93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或慢性肾脏病5期。
2.实验室检查:W4J^^a^^eGFR^T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可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慢性肾脏病5期。
或虽以上指标未达标,但临床上出现保守治疗不能解决的容量负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恶化。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腹膜透析操作标准规程》进行治疗。
1.有肾脏替代治疗的适应症,或者有长期血液透析绝对禁忌症,无腹膜透析禁忌证,需要建立腹膜透析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腹膜透析治疗。
)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2.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肾衰竭(ICD-10 : N18.900),尿毒症(ICD-10 : N19.X01),慢性肾脏病5期(ICD-10 :N18.001)编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2)铁代谢、iPTH,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
肾内科临床路径

(肾内科)卫生部下发的112个病种临床路径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终末期肾脏病首次自体动脉静脉内瘘

终末期肾脏病(首次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终末期肾病(首次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首次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非糖尿病肾病eGFR小于10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eGFR小于15ml/min/1.73m2(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血液透析。
2.患者自身血管条件适合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3.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四)标准住院日。
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4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指标(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目标血管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根据临床情况可使用无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终稿]肾内科临床路径
![[终稿]肾内科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49200e1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0.png)
(肾内科)卫生部下发的112个病种临床路径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临床路径-肾脏内科(4个)(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治疗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治疗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目的应用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对透析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的机会,改善了护患关系,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方法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潮进地为维持透析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定期进行评价。
结果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透析质量。
结论满足了病患的知情权,促进患者积极主动配台治疗及护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重复住院率明显降低。
标签: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护理管理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一组医疗护理模式,要求在对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改变以往被动观察患者病情的护理理念,主动按路径进行护理操作,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1]。
并能通过明确护理职责,减少治疗护理环节的瓶颈,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路径使临床过程程序化,明确规定患者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时间安排,避免了各种原因造成的时间浪费,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2]。
1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12年3月~2014年2月,符合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男性24例。
女性16例,年龄17~66岁共40例患者,依据护士特点和临床路径治疗程序设置护理流程及护理内容,并按照设置的流程和内容进行护理管理。
2护理流程及内容遵循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制定的护理工作流程分为透析治疗前和透析治疗开始后两部分,前|部分主要由病区护士执行,后一部分则需要由病区护士和透析室专科护士协同执行。
2.1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蝎(尿毒症期)患者入院第1 d 接收住院患者,住院环境、设施、设备和人员介绍,对患者进行评估;接诊护士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床位,测量生命体征及协助患者磅体重、测量身高并及时记录,同时告知医师给患者及时诊察。
责任护士向新入院患者作自我介绍,并介绍科主任、护士长、责任医师姓名,告知患者住院病区所在楼层、床号,医院膳食中心、公共卫生间、医师办公室的具体位置以及大、小便标本的存放地点。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临床路径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ﻫ(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病(ICD-10:N18.0)。
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ICD-9-CM-3:39.95)。
ﻫ(二)诊断依据。
ﻫ根据《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 慢性肾脏病5期,或终末期肾病。
符合下列任一条件:ﻫ(1)非糖尿病肾病eGFR<10ml/min/1.73m2;(2)糖尿病肾病eGFR<15ml/min/1.73m2;(3)严重并发症,经药物治疗等不能有效控制者,如容量过多包括急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贫血、体重明显下降和营养状态恶化,2.已有血液透析通路:自体动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等。
ﻫ静脉内瘘、移植人造血管,或者半永久性深静脉置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ﻫ根据《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ﻫ 1.在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后开始血液透析治疗。
ﻫ 2.首次透析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2-3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延长每次透析时间,直至达到设定的要求(每周2次透析者5.0-5.5小时/次,每周3次透析者4.0-4.5小时/次;每周总治疗时间不低于10小时)。
ﻫ3.血流速度在首次透析治疗时宜适当减慢,可设定为150-200ml/min,以后可以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ﻫ(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终末期肾病疾病编码。
ﻫ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ﻫ(六)透析前准备(透析前评估)2-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碱性磷酸酶、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凝血功能、贫血三项、铁三项、甲状旁腺激素测定、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泌尿系超声波检查、超声心动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
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
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十)出院标准。
1.伤口愈合好。
2.无需要继续住院诊治的手术并发症/合并症。
3.指导患者学会内瘘的保养(血液透析)。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紧急透析指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紧急透析,不进入本路径。
2.达到慢性肾脏病5期,但尿量不少、营养良好、没有症状,预计1年内不会进入透析者,不进入本路径。
3.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4.伴有合并症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二、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
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