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教育学概述(思考与练习)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第—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在学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有的认为是“教育事实〞;有的认为是“教育规律〞等。
还有的认为是上述三者中的两项或三项。
事实上,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又并非全部的教育问题都能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研究教育现象并不是教育学的根本目的,教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开展变化的必定趋势。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含宏观的和微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根底上,说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在理论上,教育学要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援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调整教育方针X;在方法论方面,教育学要给予实际教育工作者以指导,援助学校和教师改进工作,提高教育科学质量。
三、教育学的历史和未来〔一〕“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1.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教育学一词,X于古希腊语“Pedagogue〞,是从古希腊伴随儿童学习所用的“教仆〞派生出来的。
按其词源来说,教育学就是照顾、照看儿童的学问。
现在,在英语国家中,教育学已由过去使用“Pedagogy〞逐渐转向使用“Education〞一词,“教育〞〔Education〕和“教育学〞〔Pedagogy〕几乎成了同义词,甚至“Pedagogy〞一词已被“Education〞一词取代。
不过,在欧洲,“Pedagogy〞和“Education〞两词仍区别使用,把“教育〞〔Education〕理解为对儿童的培养过程,把“教育学〞〔Pedagogy〕理解为研究教育儿童的学问。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通过学习教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一章的练习题,是为了巩固和运用我们在这一章节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下面是一组练习题,希望你能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1. 教育学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什么是教育理论?它的作用是什么?4. 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它有哪些基本特点?5. 什么是教育原理?举例说明一个教育原理的应用。
6.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7. 什么是教育评价?它的作用和方法有哪些?请在作答时尽量简明扼要,确保回答准确。
下面是参考答案:1. 教育学的定义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
2. 教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教育学经历了从教育哲学到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演变。
3. 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和论证的理论体系。
它的作用是指导教育实践,提供教育决策的依据。
4.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
它具有导向性、功能性和历史性等基本特点。
5. 教育原理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例如,启发式原理指出学生应该通过探究和发现来获得知识,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
6. 教育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教育方法和间接教育方法。
直接教育方法强调直接的教学活动,如讲授、示范等;间接教育方法则强调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创造和利用。
7.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结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它的作用包括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监督教育效果等。
评价方法有包括问卷调查、观察和考试等多种形式。
现代教育原理第一章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第一章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出自古代教育家孟子。
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主张。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论语》。
4.在教育学发展史上,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是教育学”,这句话出自日本的田蒲武雄。
6.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科学是普通教育学。
7.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8.“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艺术,因为......教育学的本质中更多的是理论分析,而不是活动过程本身”,这句话出自法国教育家贝斯特。
二、单项选择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_______。
C. 《说文解字》2.“教育史为人的未来的完满生活做预备”,这句话出自______。
B. 斯宾塞。
3.教育的本质是 _______。
D. 培养人的活动。
4.在教育学发展史中,通常被看成是系统教育学专著的是 _______。
B 《普通教育学》。
5“教育学通常被理解为教的科学和艺术”这句话出自教育家 _______。
D. 亨德森6.“我直接把教育学定义为教育的科学”,出自_______。
B.贝斯特7.在教育学发展史上,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科学基础来论述教育问题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_______。
C.《普通教育学》三、名词解释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研究教师如何更加科学、有小弟培养人的科学。
3、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4、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者关系。
5、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附答案)(同名43308)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附答案)(同名43308)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一、填空题: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 ____,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 ___》。
3.1632年,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____ _》,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4.1806年,德国教育家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拉伊和。
6.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他被视为“”的代表。
7.1939年,前苏联教育家主编的《教育学》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
8.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和到规律,加以认识,从而更好地使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6.()大狼带小狼捕食是动物界的教育现象。
7.()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的学科。
8.()赫尔巴特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10.()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四、简答题: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
2.你怎样看待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及教育学的分化?3.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4.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5.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五、案例分析题有同学说:“我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将来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古今中外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而一样做好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大有人在。
因此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
”六、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学记;3.大教学论;4赫尔巴特;5.梅伊曼;6.杜威、《学校与社会》或《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7.凯洛夫;8.鲍尔斯二、单项选择题C A C B C A B B BD B D B D A三、判断题×√√×√××√√×四、简答题:1.教育学的萌芽期;教育学的成形期;教育学的发展期。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五)加强教育学的元理论研究
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原问 题)的研究,其目的不是增加某一学科领域的 具体知识,而是反思该学科的研究行为,如科 学哲学、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都具有元研究 的性质。
第二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教育学的地位
教育学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体系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师范生共同 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师范专业课程,为成 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匠如何修理。 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 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 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 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 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 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
说说你的看法
“有人没有上过师范院校,却能成为一名 好教师。但是,很多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却 不一定称职。可见,教育学理论并不是成为 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对此你有什么看 法?
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领会教育真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三)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四)帮助总结经验,从教育教学中研究 (五)培植教育理想,养成教育情怀 (六)为学习其他教育学知识提供理论指导
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 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 王友:“为你诚挚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 糖......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 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 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教育学》全部章节及思考题

第11-13章 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1.美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 美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 美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 2.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3.美育的原则 途径、方法? 3.美育的原则、途径、方法? 美育的原则、 4.学校体育的含义(广义、狭义)? 学校体育的含义( 学校体育的含义 广义、狭义)? 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基本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基本特征? 6.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第七章 教学(上)
1.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什么是教学 2.什么是双基教学? 什么是双基教学? 什么是双基教学 3.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中,有哪些代表人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中,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中 物及主要的著作、观点? 物及主要的著作、观点? 4.教学过程的性质如何? 教学过程的性质如何? 教学过程的性质如何 5.传授 接受教学、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 传授/接受教学、问题 探究教学中学生 传授 接受教学 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分别有哪些? 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分别有哪些?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 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 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 2.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3.什么是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什么是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什么是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4.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教育学》全部章节及思考题
《教育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教育规律的定义。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学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是什么?(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论语》,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3)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学记》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2)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3)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1861年出版了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
2)1900年“实验教育学”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德国教育家拉伊1908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4)俄国1939年出版了以凯洛夫为总主编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5)我国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完整版)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教育学单元习题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一、选择
1.狭义的教育是指(B )
A 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B 学校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社会教育
2.广义的教育是指(A )
A 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B 学校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社会教育
5
《教育学》————刘亚兰
概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 ○3 . “主导-主体”说 :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表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而非压制,二者应很 好地结合起来。
○4 .“主体间性说”: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 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 4、教师成长的含义:
1、教育的概念 ①.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
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2 .狭义的教育:为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
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人无及其著作 中国:孔子《论语》 战国末.乐正克《学记》 唐.韩愈《师说》
D 身体与心理和谐发
展
15.对学生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 )
A 社会环境
B 学校教育
C 家庭生活
D 个体自觉实践
16.教育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
A 教育内容 B 教育方法 C 教育技术
D 教育情境
17.强调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师生关系观点是( D )
A 教师中心论 B 学生中心论 C“主导-主体”说 D“主体间性”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2.“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3.“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可夫4.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5.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6.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A.《学记》B.《论语》C.《大学》D.《师说》10.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1.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A.教育自身 B.教育评价 C.教育实践 D.培养的人才质量12.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A.凯洛夫B.赞可夫 C.马卡连科 D.苏霍姆林斯基13.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14.提倡终身教育的是法国的()。
A.郎格郎B.斯金纳C.布鲁姆D.赞可夫15.教育理论来源于()。
A.社会实践B.生产劳动C.教育实践D.科学实验16.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17.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学科的总称是()。
A.教育学科B.教育理论C.教育规律D.教育科学18.《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昆体良B.夸美纽斯C.洛克D.斯宾塞19.()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0.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21.《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2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问题B.教育现象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3.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教育规律B.教育现象C.教育原则D.教育事实24.决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C.教育价值D.教育现象25.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许慎C.朱熹D.孟子26.前苏联()为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巴班斯基B.赞可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27.提出“泛智主义”教育思想的是()。
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28.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是()。
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29.“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这一观点出自()。
A.《大教学论》B.《林哈德与葛笃德》C.《普通教育学》D.《爱弥儿》30.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化”口号的是()。
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培根31.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的是()。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32.下列教育家中,提倡“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是()。
A.布鲁姆B.凯洛夫C.赞可夫D.巴班斯基33.被尊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康德C.杜威D.夸美纽斯3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赫尔巴特35.“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这句话出自()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夸美纽斯D.杜威36.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18世纪()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A.卢梭B.康德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3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
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3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引进的教育学思想主要是()。
A.杜威的教育思想B.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C.斯宾塞的教育思想D.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39.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育科学等著作,表现出以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并联系中国教育实际来进行著述,这发生在()。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头20年C.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40.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新教育大纲》B.《教育概论》C.《教育过程》D.《现代教育原理》41.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作()。
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式教育派D.实质教育派42.杜威的教育主张被称作()。
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式教育派D.实质教育派43.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教育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制度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44.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这是哪一位教育学派的基本观点()。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45.制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乌里B.鲍尔斯C.拉伊D.狄尔泰46.美国的()是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A.乌里B.鲍尔斯C.梅伊曼D.狄尔泰47.文化教育学是()的传统和风格。
A.美国B.德国C.前苏联D.法国48. “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均出自().A.《礼记》B.《中庸》C.《论语》D.《学记》49.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长善救失”、“不陵节而施”、“禁于未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均出自()A.《礼记》B.《中庸》C.《论语》D.《学记》50.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B.《教育论》C.《教育漫话》D.《爱弥儿》51.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A.《爱弥儿》B.《普通教育学》C.《教育论》D.《教育漫话》52.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A.《人的教育》B.《教育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教育过程》53.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教育代表作是()A.《人的教育》B.《教育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教育过程》54.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A.《人的教育》B.《教育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教育过程》55.被誉为当代“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是()A.《教育目标分类学》B.《教育过程》C.《教学与发展》D.《教学过程最优化》5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代表作是()A.《教育目标分类学》B.《教育过程》C.《教学与发展》D.《教学过程最优化》57.前苏联当代教育实践家赞科夫的教育代表作是()A.《教育目标分类学》B.《教育过程》C.《教学与发展》D.《教学过程最优化》58.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代表作是()A.《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人是教育的对象》D.《教育诗》59.俄国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的教育代表作是()A.《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人是教育的对象》D.《教育诗》60.前苏联无产阶级教育家加里宁的教育代表作是()A.《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人是教育的对象》D.《教育诗》61.较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诗》的作者是前苏联的()A.马卡连柯B.赞科夫C.加里宁D.苏霍姆林斯基62.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是()A.《普通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大教学论》6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4.《德国教师教育指南》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福禄倍尔D.第斯多惠65.《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作者是()A.苏霍姆林斯基B.瓦·根舍因C.巴班斯基D.克鲁普斯卡雅66.《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和《给教A.苏霍姆林斯基B.瓦·根舍因C.巴班斯基D.克鲁普斯卡雅67.创造出“范例教学法”的教育家是()A.苏霍姆林斯基B.瓦·根舍因C.巴班斯基D.克鲁普斯卡雅68.《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的作者是()A.苏霍姆林斯基B.瓦·根舍因C.巴班斯基D.克鲁普斯卡雅69.20世纪初,中国从()最初引进了西方“教育学”。
A.苏联B.美国C.日本D.德国70.1901年,《教育世界》1901年第9、10、11号上,由日本立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被翻译出来,成为第一本国人翻译的教育学,其译者是()。
A.王国维B.严复C.谭嗣同D.孙中山二、填空题1.教育学是以_____为研究对象,揭示___的一门___科学。
(教育问题;教育规律;社会)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_____阶段、__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萌芽;独立;多元化)3.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是______、一是_____。
(教育既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规律;教育既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规律)4.《_____》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约写于中国的战国末年,比欧州昆体良所著的《_______》约早___年。
(学记;论演说家的培养)5.“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中所讲的____。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指向的是____和____。
(教育现象教育规律)7.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____所著的《___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8.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时期的《____》。
(学记)9.教育思想就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______、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三个方面,其核心集中表现在______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