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磷脂、CH代谢

合集下载

(完整版)磷脂代谢与疾病研究

(完整版)磷脂代谢与疾病研究

目录第一章磷脂代谢 (3)第一节磷脂的分类、分布和性质 (3)一、甘油磷脂类 (5)二、神经磷脂类(SM) (9)三、磷脂的分布 (10)第二节磷脂的合成 (10)一、甘油磷脂的合成 (10)二、神经磷脂的合成(鞘磷脂的合成) (13)第三节磷脂的分解 (14)一、甘油磷脂的降解 (15)二、神经鞘磷脂的降解 (15)第四节磷脂分子的重组与更新 (16)第二章磷脂的生物学作用 (17)第一节生物膜脂质组成与结构 (17)一、膜脂质双层结构 (17)二、膜脂质的流动性 (17)三、脂质双层中磷脂的运动 (17)第二节磷脂与膜酶的相互作用 (17)第三节心磷脂与线粒体 (18)一、线粒体结构与功能 (18)二、CL与其分布 (18)三、CL与线粒体内膜的流动性 (18)四、CL与线粒体内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18)第四节、肌醇脂质信使系统 (18)一、肌醇磷脂与肌醇磷脂酸 (18)二、肌醇磷脂循环 (19)三、肌醇脂质信使系统 (20)四、肌醇磷脂与血小板活化 (20)五、肌醇磷脂与中性粒细胞的氧化爆发 (20)六、肌醇磷脂与细胞增殖及癌变 (20)第三章磷脂与疾病 (21)第一节红细胞磷脂含量及其测定方法 (21)一、脂质的萃取方法:、 (21)二、总脂质的比色测定法:微量和半微量法。

(21)三.总磷脂的测定方法: (21)四、磷脂组成薄层色谱分析 (21)第二节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1)一、冠心病人细胞膜的改变 (21)二、磷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1)三、控制磷脂代谢对心肌细胞膜的影响 (21)第三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病 (21)一、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病 (22)二、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因素 (22)三、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22)第四节磷脂酶A与急性胰腺炎 (23)一、磷脂酶A性质 (23)二、PLA2与胰腺炎的关系 (23)三、PLA2与胰腺炎时多发脏器衰竭的关系 (23)四、PLA2抑制剂 (23)五、PLA2测定方法 (23)第五节大骨节病 (23)第六节克山病 (23)第七节血栓形成 (23)一、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23)二、RBC膜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24)第八节磷脂与皮肤病 (24)一、伤口愈合中磷脂的作用 (24)二、磷脂对毛发生长的作用 (24)三、磷脂对几种皮肤病的作用 (24)四、磷脂抗衰老 (24)第九节胆结石 (24)第十节肝脏病 (24)一、肝脏疾病磷脂的构成改变 (24)二、磷脂对肝硬化的防治 (24)第十一节糖尿病 (24)一、糖尿病人RBC膜组分的改变 (24)二、磷脂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24)第十二节神经系统疾病 (24)一、磷脂对神经组织的作用 (24)二、磷脂对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24)三、磷脂对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 (24)第十三节血液疾病 (24)第十四节碘缺乏病 (24)第四章磷脂的过氧化及抗氧化体系 (26)第一节脂质过氧化作用(LPO) (26)一、脂质过氧化的产生 (26)二、自由基的概念、种类、产生与清除 (26)三、脂质过氧化对细胞的损伤 (26)四、脂质过氧化与衰老 (27)第二节机体的抗脂质过氧化系统 (27)一、SOD的种类和分布 (27)二、SOD的开发 (27)三、SOD的临床应用 (27)四、SOD与衰老 (28)五、SOD分析方法 (28)第五章大豆磷脂的制备与应用 (29)第五章、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30)第一章磷脂代谢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作为膜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膜磷脂以其规律的结构保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如生长、繁殖、细胞识别与消除、细胞间信息传递、细胞防御、能量转换等功能,影响血液粘滞性、血液凝固和红细胞形态,参与脂蛋白的组成.磷脂是膜上的各种脂类依赖性酶类起催化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衰老及多种疾病的发生与膜磷脂构成改变有关。

磷脂的代谢

磷脂的代谢
A2 C OH
B1 B2
O
CH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C—R1 HO— CH
O
O
CH2— OH
O
R2— C— O— CH
CH2— O— P — O — X OH 溶血磷脂1
CH2— O— P — O— X OH 溶血磷脂2
各种磷脂酶水解的产物:
磷脂酶A1水解的产物: 溶血卵磷脂2和游离的饱和脂肪酸。 磷脂酶A2水解的产物: 溶血卵磷脂1和游离的不饱和脂 肪酸。 磷脂酶C水解的产物: 甘油二酯和磷酸含氮化合物。
O
O
CH2-O-C-R 1 O R2-C-O-CH CH2-O-P -O OH
O
肌醇磷脂
(三)甘油磷脂的降解
生物体内存在能使甘油磷脂水解的多种磷脂酶类 主要有: 磷脂酶A1、磷脂酶A2、溶血磷脂磷脂酶 A1 (B1、B2)、磷脂 酶C和磷脂酶D; O D 它们分别作用于 CH — O — C — R O 2 1 甘油磷脂分子中 R2—C—O—CH O CH2— O — P — O — X 不同的酯键。
甘油 –CH2CHOHCH2OH 磷脂酰甘油
O O
磷脂酰甘油 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
CH2-O-C-R 1 O R2-C-O-CH CH2-O-P -O-CH 2-CHOH-CH 2OH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 1. 甘油磷脂的合成部位 — 以肝、肾及肠等 组织最活跃,在细胞内质网上进行。 2. 甘油磷脂的合成原料 — 脂肪酸、甘油、
第三节 磷脂的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一) 甘油磷脂的组成、结构及分类 1. 甘油磷脂的组成有甘油、脂肪酸、 磷酸及含氮化合物等
2. 甘油磷脂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O
CH2-O-C-R 1 O R2-C-O-CH CH2-O-P -O-X OH 甘油磷脂

脂类代谢课件

脂类代谢课件

二、脂蛋白
脂类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
〔一〕概述 外表部分:PL、Pro 核心部分:CE、TG
〔二〕分类 1、电泳法
将脂蛋白依次分为:α-脂蛋白、 前β-脂蛋白、β-脂 蛋白,乳糜微粒
CM β 前β α
+
2. 超速离心法〔密度法〕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 LDL) 高密度脂蛋白 ( HDL)
脂类代谢课件
主要内容
概述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 甘油三酯的代谢 磷脂代谢 胆固醇代谢
第一节 概述
一、脂类概念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不溶于水而溶于有 机溶剂。
脂肪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酯 (TG)
脂类
类脂
胆固醇(Ch) 胆固醇酯(CE) 磷脂(PL) 糖脂(GL)
二、 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乙酰CoA〔来自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NADPH+H+ ATP
(三) ch合成的根本过程
1. 甲羟戊酸的合成(MVA)
CoA~SH
2CH3CO~SCoA
乙酰乙酰CoA
硫解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H3CO~SCoA
HMG-CoA
COOH
CoA~SH
合成酶
CH2
2 NADP+
COOH
HO-C-CH3CoA~SH 2NADPH+2HC+H2
R C O O H+H S C o A+A T P 脂 酰 C o A 合 成 酶 R C O ~ S C o A+A M P+P P i
脂 酸
M g 2 +
酯 酰 辅 酶 A
2、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上次老师说我们考试的时候不能写的一样,你们可以找一下我后面标的页码,自己整理归纳,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背。

1、lipid rafts model脂筏模型:该模型认为在甘油磷脂维生物膜的主体上,胆固醇、鞘磷脂等富集区域形成相对有序的脂相,如同漂浮在脂双层上的“脂筏”一样载着某些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各种膜蛋白。

P55在生物膜上胆固醇富集而形成有序脂相,如同脂筏一样载着各种蛋白.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

大小约70nm 左右,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外小页。

2、p53 protein,P53蛋白:313页p53蛋白能调节细胞周期和避免细胞癌变发生。

3、Hayflick limitation Hayflick界限:细胞停止分裂是由细胞自身因素决定的,与环境条件无关,正常细胞具有有限分裂次数,而癌细胞能够在体外无限增殖。

P356细胞,至少是培养的二倍体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这就是Hayflick界线。

4、cell line细胞系: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易传下去,细胞生长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有极少数细胞可能渡过“危机”而传下去。

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又可顺利地传40-50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

P435、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内含的特殊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这段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信号。

P2326、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细胞程序性死亡: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死亡往往受细胞内由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程序”控制,要求特定基因表达,是“主动”而非“被动”的过程。

P3417、biomembrane生物膜:真核生物内部存在由膜围绕构建的各种细胞器。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10脂代谢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10脂代谢
2+
ADP+Pi HOOCCH2COSCoA+ 丙二酰CoA
真核 生物:
乙酰CoA羧化酶:
单体 (无活性)
柠檬酸、异柠檬酸 长链脂酰CoA
多聚体 (有活性)
Pi 胰岛素 (+) 蛋白磷酸酶 H2O
乙酰CoA羧化酶 (有活性) 乙酰CoA羧化酶 (无活性) P
ATP 蛋白激酶 ADP
(+)
胰高血糖素
46
CH3CH2(CH2CH2)6CH2COOH
起始物(引物)
2C单位 已合成的FA (C12~C16FA)
碳链的延长(线粒体、微粒体)
40
(1)脂肪合成的原料乙酰CoA的转运
41
三羧酸转运系统
42
(2)乙酰CoA羧化产生丙二酸单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 CH3COSCoA + HCO3- + ATP Mn 生物素、
⑥ 还原:烯脂酰-ACP还原酶
49
51
52
(5)软脂酸合成结算
53
(6)脂肪酸合成途径与β-氧化比较
54
脂肪酸合成途径与β-氧化比较(软脂酸为例)
区别点
亚细胞部位 酰基载体 二碳片段 电子供体或受体
合成
胞液 ACP 丙二酰CoA NADPH
分解(β-OX)
线粒体 CoA 乙酰CoA FAD、NAD+
胆 固 醇 (C 2 7)?
CH2
异戊烯焦磷酸 (IPP , C5) 二甲丙烯焦磷酸 (DPP , C5) 焦磷酸法尼酯 (FPP, C15)
P
P
OCH 2CH
C CH3
CH3
HO P 头
羊毛固醇 (C30)
( 3× )

脂类代谢

脂类代谢

脱氢
FADH2
CHCORCH CHCO-SCoA
OH
加水
H2O
RCH CH2CO-SCoA COO
脱氢
NADH+H+ +
RC CH2CO-SCoA CO-
硫解
乙酰CoA 乙酰CoA
RCORCO-SCoA
脂酰CoA 2C) 脂酰CoA (少2C)
COCH3CO-SCoA
脂肪酰CoA(Cn) ( ) 脂肪酰 (脱氢 脱氢) 脱氢 一 次 氧 化 β(
一、血脂的来源与去路
内源性: 内源性:体内合成或脂肪动员
血 脂
来源
外源性: 外源性:食物消化吸收
去路 在组织细胞氧化供能 构成生物膜 转变成其他物质 进入脂库
二、血浆脂蛋白
为脂类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各种 为脂类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 各种 脂蛋白中的脂类和蛋白质含量各不相 因而可以进行分类. 同,因而可以进行分类 因而可以进行分类
脂肪酰CoA 脂肪酰 )
HS- CoA β- 脂肪酰 脂肪酰CoA 酶 酰CoA 酰
脂肪酰CoA(Cn-2) ( 脂肪酰 ) β化
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16:0) 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16:0) 消耗 产生 FA活化 FA活化 7 FADH2 7 NADH+H+ 乙酰CoA 8 乙酰CoA - 2 2 7 = 14 3 7 = 21 12 8 = 96 129
脂肪的中间代谢
食物脂肪(外源性 食物脂肪 外源性) 外源性
合成脂肪(内源性) 合成脂肪(内源性)
小肠 脂肪
CM
肝 脂肪→ 糖→脂肪→VLDL
脂 肪 代 谢 概 况
CM CM FFA 脂肪细胞 合成、储存、 合成、储存、 动员脂肪 动员 FFA VLDL * FFA: 游离脂肪酸 ** CM: 乳糜微粒

脂类代谢

脂类代谢
类脂(lipoid)
z磷脂(phospholipid,PL)
甘油磷脂 鞘磷脂
z糖脂(glycolipid,GL)
甘油糖脂 鞘糖脂
z胆固醇及胆固醇酯
O CH2 O C (CH2)m CH3
O CH O C (CH2)n CH3
O CH2 O C (CH2)k CH3
O CH2 O C (CH2)m CH3
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进入血循环。
1. 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乳化 甘油 + FFA
吸收 肠粘膜细胞 脂肪酶
门静脉
血循环
肠粘膜细胞 2.长链脂酸及2-甘油一酯
酯化成TG
TG、CE、PL + 载脂蛋白(apo)
血循环
淋巴管
乳糜微粒(CM)
甘 油 三 酯 的 消 化 与 吸 收
第二节 甘油三酯代谢
脂类的消化
消化的场所:主要在小肠上段 消化的条件:
z 乳化剂的乳化作用:
胆汁酸盐、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等
z 酶的催化作用
产物:
甘油一酯、脂酸、胆固醇及溶血磷脂等,与胆汁酸盐乳化
成更小的混合微团。
消化过程
脂类(TG、Ch、PL等)
胆汁酸盐乳化
微团
胰脂肪酶、辅脂酶等水解
甘油一脂、溶血磷脂、长链脂酸、胆固醇等
z 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 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当肝内酮体的生成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时, 血中酮体升高,称为酮血症,在尿中出现称为酮尿症。
脂酸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
(一)软脂酸的合成
细胞器定位:胞液
组织定位:肝为主,还有肾、脂肪组织等
合成原料:
乙酰辅酶A(来源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NADPH+H+(来源磷酸戊糖途径) ATP、生物素、CO2、Mg2+等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08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08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15 △G =-33. 1 kJ/摩尔
ATP在能量转运中地位和作用
★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 ATP是细胞内磷酸基团转移的中间载体
14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 酸 基 团 转 移 能 12 10 3-磷酸甘 油酸磷酸 8 6 4 2 0
~P ~P
磷酸肌酸(磷酸基团储备物)ຫໍສະໝຸດ ~PATP~P ~P
• 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常用的有氚(3H)、碳14 (14C)、磷32(32P)、硫34(34S)35(35S) 碘131(131I) 等。
7
• (3)代谢途径阻断法 • 使用抗代谢物或酶的抑制剂 • 碘乙酸抑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 丙二酸抑制琥珀酸脱氢酶。
• (4)突变体或遗传缺欠症研究法:
8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主要内容:介绍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生物能力学的基本内容和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和特 点。重点讨论线粒体电子传递体系的组成、电子 传递机理和氧化磷酸化机理。
1
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泛 指生物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换的 过程。生物一方面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能量和物质, 通过一系列生物反应转变成自身组织成分,即所谓同化作
9
物理意义:-Δ G=W* (体系中能对环境作功的能量)
自由能的变化能预示某一过程能否自发进行,即: Δ G<0,反应能自发进行 Δ 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Δ G=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自由能的概念对于研究生物化学过程的力能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生物
体用于作功的能量正是体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自由能,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也
复合体
复合体 Ⅰ
酶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 1、合成部位 2、合成的原料及辅因子 3、合成基本过程 (1)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2)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三)甘油磷脂的降解
O
+
(CH3)3
N
O CH2OC R2CO CH CH O O P O NH2 N O O N O O P O O CH2
组成:甘油、 FA、 磷酸、 取代基(含N化合物等)
分类:六类
(磷脂酸PA的-P-OH上的H被取代)
磷脂酰-胆碱 PC 磷脂酰-胆胺(乙醇胺) PE
磷脂酰 磷脂酰 磷脂酰 磷脂酰 - 丝氨酸 - 甘油 - 磷脂酰甘油 - 肌醇 PS Pg Dpg PI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 1、合成部位 2、合成的原料及辅因子 3、合成基本过程 (1)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淋巴
影响因素
BA盐 胆 固 醇 消 化 吸 收 植物固醇 纤维素、 果胶 某些药物
食物TG
结合 BA 排出
三、胆固醇的合成
(一)合成部位 (二)合成原料 (三)合成基本过程 (四)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一)部位
肝: 70-80% 全身各组织
(胞液、内质网)
小肠:
10%
除成年动物脑组织、成熟RBC
(二)原料 G AA FA
(2)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
(三)甘油磷脂的降解
1、合成部位:全身各组织 尤肝、肾、肠等(内质网)
2、合成原料及辅因子 FA、甘油 2-位不饱和FA 胆 碱 3(CH3) 甲硫氨酸 乙醇胺 (必需AA)
G 植物油
食物
丝氨酸(非必需AA)、ATP、CTP
脂肪肝
酒精性 非酒精性
肥胖
脂肪组织增多 TG合成 , 分解 FFA (细胞毒性) VLDL减少 TG运出障碍
(一)、鞘磷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二)、鞘磷脂的代谢 1。鞘氨醇的合成 (1)部位 (2)原料 (3)过程 (神经鞘磷脂的合成) 2、神经鞘磷脂的代谢(降解)
1、合成
(1)、部位: 全身各组织,尤脑(内质网) (2)、原料: 软脂酰CoA、丝氨酸、P-吡哆醛 CDP-胆碱等
2、降解

脑、肝、脾、肾等(溶酶体)
鞘氨醇
FA
磷酸胆碱 or磷酸胆胺
N-脂酰鞘氨醇
( 神经酰胺 )
鞘磷脂
X:-磷酸胆碱 “ 神经鞘磷脂”
神经鞘磷脂(最多) :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磷脂
反式
CH3(CH2)12 CH CHCHOH CHNH2 CH2OH
鞘氨醇
CH3(CH2 )14 CHOH CHNH2 CH2OH
二氢鞘氨醇
二、鞘磷脂的代谢
二、胆固醇的消化吸收
(一)胆固醇的消化吸收 (二)影响胆固醇消化吸收的因素
1、胆汁酸盐 2、食物脂肪 3、植物固醇 4、纤维素、果胶 5、某些药物
自身合成(1g / 天)

Ch

食物 (内脏、蛋黄、奶油、肉)
Ch吸收过程
小肠 食物ChE
胆汁酸、酯酶
MG.FA.PL Ch 血
CM (及VLDL )
第二节 胆固醇代谢 第三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一) 组成、分类及结构 (二) 合成 (三) 降解
O CH2O -C - R1 O R2-C - OCH
胆碱
胆胺 丝氨酸
O O P X CH2O -C - R1 OH 甘油 OH 3 磷脂酰甘油 TG磷脂 磷脂酸 磷脂酰胆胺 二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甘油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甘油
R1
(CH2)2 O O P O O O P O O CH2
NH2 N O O N
OH
OH
OH
OH
CDP-胆碱
CDP-甘油二脂
G
3-P-甘油
PA
DG
脂酰CoA
CTP CDP-DG
PE
PC
TG
PI
PS
Dpg
CDP-胆胺 CDP-胆碱
葡萄糖
3-磷酸甘油 2RCOCoA 转酰酶 2CoA 磷脂酸 磷酸酶 Pi 1,2-甘油二脂
(1)1,2-DG是合成PC、PE、TG
的共同中间产物(缺乏胆碱、胆
胺时,趋向合成TG)
(2)CDP-胆碱、CDP-胆胺是胆碱、
胆胺的活性形式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 1、合成部位 2、合成的原料及辅因子 3、合成基本过程 (1)甘油二脂合成途径
(2)CDP-甘油二脂合成途径
(1)合成部位 (2)合成原料 (3)合成过程
2、神经鞘磷脂的合成 3、神经鞘磷脂的代谢
鞘脂:含鞘氨醇或二氢鞘氨醇的脂类 (不含甘油)
鞘磷脂-含磷酸 鞘糖脂-含糖
鞘胺醇
CH3(CH2 )m CH CHCHOH 脂肪酸 CHNHCO(CH2 )nCH3 CH2 X O
取代基
鞘脂的化学结构通式
M多为12;n多在12~22之间
三、鞘糖脂的代谢
(一)脑苷脂的合成 (二)神经节苷脂的合成 (三)鞘糖脂的降解
COOH C O HCH O HCOH
O CH3C N
5
H
6
HCOH HCOH CH2OH
4 9 8
7
O
1
COOH
2
CH3C NH COH OHCH HCOH HCOH CH2OH
H
OH H
3
OHHLeabharlann 环式唾液酸的结构式
直链式
半乳糖脑苷脂
SO422ATP ADP,PPi PAPS 半乳糖脑苷脂 脑硫脂(半乳糖-3-硫酸-脑苷脂)
PAPS 3‘ - 磷酸腺苷- 5’- 磷酸硫酸
血中- 葡萄糖脑苷脂(多) • 脑苷脂 脑中-半乳糖脑苷脂 (多, 是神经髓鞘的重要成份) • 脑硫脂 ---半乳糖-3-硫酸-脑苷脂 • UDP-半乳糖-半乳糖的活化形式 • PAPS ---硫酸的活化形式
饱食 (肝)
Ins
甲状腺素
-羟化酶
HMG-CoA还原酶
乙酰CoA HMG-CoA MVA
(肝)
Ch BA
饥饿
胰高血糖素
食物 Ch
硫解酶
HMG CoA合酶
2CH3COCoA
HSCoA
2CH3COCH2COCoA
CH3CoCoA
COOH CH2 HO C CH3
HMG CoA还原酶
COOH CH2 HO C CH3
第三次课(复习)
―串一串,点一点 轻松 ” 生化
享瘦 健康 ―― 十分”” 轻松
饱食
血G、CM
脂抑激素
主要组织
胰 岛 素
肠、肝、脂肪组织 乙酰CoA


Gn、
FA合成
限速酶
乙酰CoA羧化酶
缩、加、脱、加
基本过程
载 体
ACP
合成产物
16 :0
胞 液
TG储存
细胞定位
第七章 脂类代谢Ⅱ
Metabolism of lipids
脑及神经组织 分布 肝、肾、肠等内脏 (全身) 及皮肤、脂肪组织 肾上腺、卵巢等内分泌腺
Ch
形式
细胞膜 肾上腺(90%)
ChE 血浆(70%) 肝(50%)
一、胆固醇的结构、分布 及生理功能
(一)胆固醇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 (二)胆固醇在体内的分布 (三)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1、胆固醇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2、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 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第七章 脂类代谢Ⅱ 磷脂、胆固醇及血浆脂蛋白合成
第一节 磷脂的代谢 第二节 胆固醇代谢 第三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第二节
胆固醇代谢
Metabolism of cholesterol
第二节
胆固醇代谢
一、胆固醇的结构、分布及生理功能 二、胆固醇的消化吸收 三、胆固醇的合成 四、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 五、胆固醇转化为类固醇激素
CDP-乙醇胺 CMP
CDP-胆碱
CMP
脂酰 -CoA CoA
磷脂酰乙醇胺 (脑磷脂)
磷脂酰胆碱 (卵磷脂)
甘油三脂
葡萄糖
3-磷酸甘油
2RCOCoA 转酰酶 2CoA
磷脂酸
胞苷转移酶 CTP PPi
CDP-甘油二脂
合成酶 肌醇 CMP 丝氨酸 CMP 磷脂酰甘油 CMP
磷脂酰肌醇
磷脂酰丝氨酸
二磷脂酰甘油 (心磷脂)
乙 酰 CoA
(三)过程 (约 30 步酶反应)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HMG-CoA C2 C4 C6
HMG-CoA合成酶
鲨烯
C30
胆固醇
C27
HMG-CoA还原酶
限速酶
HMG-CoA: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四)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1 、饥饿与饱食 2、胆固醇 3、激素
(三)甘油磷脂的降解
O CH2O -C - R1 O R2-C - OCH
PLA1
O O P X CH2O -C - R1 OH OH
3
PLA2
PLC
PLD
PLA2
PC
溶血PC
Phospholipase A2
二、鞘磷脂的代谢
(一)、鞘磷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二)、鞘磷脂的代谢 1。鞘氨醇的合成
1 2
半乳糖
6
O
CH2OH OH
4
5
HO
FA
COR
OH
3
半乳糖脑苷脂
(-COR 代表脂酰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