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热学与本专业的联系
专业渗透下的工科传热学教学方法探讨

专业渗透下的工科传热学教学方法探讨摘要:大学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由于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而独具特色。
针对大学学习的特点,通过传热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思考,探讨课堂教学中的专业渗透思想。
分别从教材选取、内容设置、教学环节调整以及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课堂教学和专业教育的现代化结合提供一种新思想,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专业培养传热学现代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82-02传热学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课之一,其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工科院校,传热学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相关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专业背景渗透在教学环节中,由此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还可以使教学内容逐步跟上科研型大学发展的步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体会到传热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其后续专业课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同时,对传热学的具体知识点在专业上的应用有所了解,可以加深印象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而且,大学的教学目的是专业性,其原因在于大学要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这也就决定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培养一定专门人才目标安排的。
因此,笔者从教授传热学的教学体验出发,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相结合,对于如何有效地在传热学教学中进行专业渗透进行初步探讨。
1合理选取教材一本好的教材,必须是针对本专业的发展特点设置教学内容。
现在市场上传热学的教材很多,大都是普适性教材,也就是所有的工科专业基本上都可以使用。
我们前几年一直采用杨世铭编著的《传热学》,这本教材几经改版已臻完善,普适性强,涵盖面广。
但是针对航空发动机飞行器动力专业而言,课堂教学只有40学时,这本教材的内容偏多,教学内容和学时数的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这本教材的专业针对性不强。
新时代学习传热学的意义

新时代学习传热学的意义
传热学是一门研究由温差而引起热能传递规律的科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化工、建工、机械等专业的必修课。
在新时代节能环保以及开发新能源这些解决能源危机的潮流趋势下,传热学是进行相关研究开发以及理论创新所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传热学是本科教育过程中学生接触的较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需要从传统理论基础课程过渡至专业课程的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在思想上迷茫、目标上困惑、学习上懈怠等消极情形,以至于影响其对专业课程的理论掌握深度。
将思政课程融入传热学课程体系,从教学方面而言,有利于推进思政教育与传热学课程的融会贯通,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从课程上而言,能突破传统专业课程界限,丰富课程内涵,深化专业知识覆盖体系,引领课程专业理论与思想理念齐头并进;从学生角度而言,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习专业课程的自信。
同时,思政教育的融入,可潜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富有创新意识和节约能源的意识,要求青年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相联系,个人理想与国家人民的共同理想相统一,强化重任在肩的责任意识。
传热学考研复习资料

传热学考研复习资料考研生物学专业中,传热学占据了很重要的一环。
掌握好传热学的知识,不仅可以在考试中拿高分,还对于未来的科研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复习传热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热学基础知识。
传热学是基于热学的基础理论的,因此复习传热学必须先掌握热学的基础知识。
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热平衡和温度,热容和比热容等等。
这些基础知识不仅需要记忆,还需要深入理解。
只有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才能够更好地学习传热学的知识。
第二,传热学的分类和原理。
在传热学中,有三种方式传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对于每种方式的传热,都有不同的物理原理和数学公式。
因此,需要详细地了解每一种传热方式的分类和原理,掌握各种传热方程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场景,能够快速判断传热方式并应用相应的传热方程式。
第三,传热学的计算方法。
传热学是一门数学科学,因此在复习传热学时,要掌握各种传热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传导热量的计算、换热器的热传递、传热表面积的计算和传热系数的计算等等。
这些计算不仅需要理解各种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还要学会应用计算机辅助传热计算。
第四,复习传热学的实践应用。
传热学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如制冷空调、发电厂、化工、冶金、工业炉等等。
因此,在复习传热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传热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举一些实际例子深入掌握传热学的应用规律和实践意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传热学分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在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等等。
总之,掌握好传热学知识对于考取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深入研究这个学科,在考试和未来的科研和工作中都可以大有裨益。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起着联结本专业基础课与技术课的桥梁作用。
可见本课程在该专业的重要性,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安全专业本科生的质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简称“我校”)自2000年开始招生安全工程专业,并于2002年开设本课程。
由于是新招专业的新开课程,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较其他学校的同类专业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得到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适应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知识结构。
因此,在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过程中针对特殊行业的安全,应该进行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
只有通过科学而全面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充分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入掌握安全科技知识,培养出安全工程技术及安全管理工程人才,才能较全面掌握安全科学理论和技术原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性的处理,避免了经验主义造成的事故预防滞后性和片面性的缺点。
我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正是通过石油、石化行业特点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出适于该行业的高层次安全专业人才,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现代石油、石化工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法,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和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框架下,开设课程的培养目标就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合。
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学生既是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全才。
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热力学的宏观研究方法,掌握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规律和能量有效利用的理论,获得热量传递规律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定律分析计算各种热力过程、热力循环,能够正确利用传热规律分析工程传热问题,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热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培养安全用热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论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机制专业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综述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机制专业应用及发展趋势工程学院10机制4班关德彪30510403 摘要: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先发展一个分支,它关键研究热能和机械能和其它能量之间相互转换规律及其应用,是机械工程关键基础学科之一。
而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输规律,研究不一样温度物体或同一物体不一样部分之间热量传输规律学科。
在机件冷、热加工过程中包含有大量复杂热传输过程。
Abstract: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is one of the earliest development branch of thermodynamics, It mainly studies the heat energy and mechanical energy and other energy between the rule of their conversion to each other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subjec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heat transfer is a subject which studys of heat transfer law, and the heat transfer law between the object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one. In parts of the cold and hot working process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complex heat transfer process.关键词: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应用发展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工程分支,也是热力学最先发展一个分支,它关键研究能量转换,尤其是热能转化成能规律和方法,和提升转化效率路径。
高职“传热学”课程思政融入点的探讨

第24卷第2期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69教育与培训高职“传热学”课程思政融人点的探讨王光艳,杨光宇(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分析了“传热学”课程中蕴含的人文、哲学和科研方法,探讨在工科课程中如何融人思政,指出了“传热学”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融人人文、哲学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专业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传热;课程思政;融入点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 2096-9104(2021)02-0069-03Probe Into the Points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Heat Transfer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 A N G Guangyan,YANG Guangyu(Harbin Pow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Harbin 150030, China)Abstract:The humanities,philosoph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contained in H ea t T ra n sfe r course are analyzed,how to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engineering course is discussed, and the integration poi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H ea t T ra n sfer course are pointed ou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such as humanities and philosophy are integrated during knowledge teaching and skill training so o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view and values and to realize the value leading role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Keywords:heat transfer;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point0引言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 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 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 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1. 引言1.1 课程背景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是热力学和传热学方面的重要课程,是工程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该课程涵盖了热力学基本原理、传热传质基础理论、热工过程分析等内容,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和应用各种传热传质基础理论,掌握各种传热传质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建立起对热力学和传热学领域的基本认识,为将来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够完善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不仅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更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的开设将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传热学与热工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意义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学习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热现象和热工过程的基本认识,为其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涉及热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等多个学科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升综合素养。
通过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不仅是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2. 正文2.1 课程内容介绍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使他们能够具备分析和解决传热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热基本概念、传热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等内容。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传热学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课程编码:CJX0120课程学时:56学分:3.5适用对象:机械系能动和建环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流体力学使用教材:戴锅生编,《传热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主要参考书:[1]杨世铭、陶文铨主编,《传热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傅秦生主编,《热工基础与应用》,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以提高热能利用经济性的一门学科。
传热学是我院机械系能动和建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也为学生以后从事热能的合理利用、热工设备效能的提高及换热器的设计和开发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 应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和巩固的热量传递规律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能力;2. 掌握计算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相应的计算(包括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物理概念、特点和基本规律,并能综合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正确分析工程实际中的传热问题。
掌握计算各类热量传递过程的基本方法,能对典型的工程传热问题进行计算,能对间壁式换热器进行热设计。
掌握强化或削弱热量传递过程的方法,并能提出工程实际中切实可行的强化或削弱传热的措施。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区别,掌握传热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作为一门研究热量传递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基础课,学习目的在于掌握一般工程技术中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处理传热问题的基本方法,以提高热能直接利用的经济性;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为学习有关的工程技术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和所传递热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学》课程大作业
题目:____ 论传热学与飞行器制造工程的关系___________
姓名:____ _ __________
学号:_____ 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 ___ _ 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5月4日
论传热学与飞行器制造工程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传热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简史,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研究内容与方向。
其中重点介绍传热学对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相关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传热学;飞行器制造工程
一传热学研究简史及研究内容
传热学是研究物体内部或物体与物体之间由温度差引起热量传递过程的学科。
飞行器及其推进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大量的传热学问题。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导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传热不仅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且广泛存在于工程技术领域。
提高锅炉的蒸汽产量,防止燃气轮机燃烧室过热、减小内燃机气缸和曲轴的热应力、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控制热加工时零件的变形等,都是典型的传热问题。
传热学作为学科形成于19世纪。
在热对流方面,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01
年在估算烧红铁棒的温度时,提出了被后人称为牛顿冷却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不过它并没有揭示出对流换热的机理。
对流换热的真正发展是19世纪末叶以后的事情。
1904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和1915年努塞尔的因次分析,为从理论和实验上正确理解和定量研究对流换热奠定了基础。
1929年,施密特指出了传质与传热的类同之处。
二飞行器制造工程研究内容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以一般机械制造工程为基础,广泛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成果,针对飞行器的特点研究各种制造方法的机理和应用,探求制造过程的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经济而高效率地制造先进优质飞行器的一门技术科学。
本专业主要以机械设计制造为基础,涉及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管理工程、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等许多科学技术领域。
各种新结构、新元件、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正在加速整个飞行器制造工程的发展。
设计-结构-材料-工艺技术的最佳配合将是飞行器制造工程中的一个新趋向。
三传热学对飞行器制造工程的影响
本专业涉及到各类制造加工技术,普通加工中切削加工占大多数,加工工件
大多为金属材料,切削时工件以及刀具散热涉及到传热学研究问题。
工件的导热系数会影响切削加工温度。
工件导热系数大时,由于切削区传导到切屑和工件的热量较多,因而切削区的温度较低,但是整个工件升温较快。
例如,切削导热系数较大的铜或铝时,切削区温度较低,故道具的使用寿命较长;但是工件升温较快,由于热胀冷缩的关系,切削时测量的尺寸与冷至室温时的尺寸往往不符合,加工时必须要注意。
若工件的导热系数较小,切削热不容易从切屑和工件方面传导出去,因而切削区温度较高,刀具磨损加剧,使用寿命降低。
例如,切削不锈钢和高温合金时,由于他们的导热系数小,切削区温度很高,刀具磨损很快,必须采用耐热和耐磨性能很好的刀具材料,并且浇注充分的切削液予以冷却降温。
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大时,切削区的热量用以从刀具方面传导出去,也能降低切削区的温度。
例如,YG类硬质合金的导热系数普遍大于YT类硬质合金的导热系数,并且抗弯强度较高,所以在切削导热系数较小、热强性好的不锈钢和高温合金时,在缺少新型高性能硬质合金的情况下,多采用YG6X、YG6A等牌号的YG类硬质合金。
同时本专业与航空航天密切相关,飞行器及其推进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大量的传热学问题。
随着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低温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在卫星、火箭燃料、航天飞机及其所携带的红外遥感和电子设备上,在航天器的地面模拟装置等方面,均需要用到低温技术和相应的装备。
考虑到未来超导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前景和氢气作为清洁能源成为车辆的主要燃料,低温技术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
仅就目前阶段的主要应用—航天方面而言,对材料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已经相当高。
四小结
传热学研究与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内容息息相关,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传热学基础,应该努力学好传热学基础这门课程。
五参考文献
[1]杨世铭.传热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旦,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黄本城,童靖宇.空间环境工程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