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文献综述
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文献综述

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摘要: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过程叫做酶工程。
药用酶是指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功效的酶。
酶法制药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药物的技术过程。
现在生物制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字:酶工程;应用;药物引言:因为酶的催化作用专一性强,催化作用效率高和催化条件温和,酶制剂已成为制药方面的新宠。
在制药方面,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治疗效果也很显著。
Abstract: The enzym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enzyme engineering process called. A medicinal enzyme is a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s of the enzyme. Enzymatic method of medicine is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enzyme catalysis, converting a substrate for drug technology process. Now the biopharmaceutical receives people's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the enzymes in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Keywords: enzym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drugIntroduction:Because the enzyme catalysis has strong specificity, high efficiency and catalysis catalytic mild condition, enzyme prepar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favorite of pharmaceutical. In medicine, the enzyme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and treatment effect is also very significant.一、概述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酶工程制药是将酶或活细胞固定化后用于药品生产的技术。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研究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的研制也日益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其中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酶工程技术简介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在体内促进反应的进行。
而酶工程技术则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方法,对酶进行设计、改造、合成和利用的技术。
酶工程技术的出现,为制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1. 酶制药酶制药是利用酶在体外合成药物或对药物进行标记的一种方法。
由于酶具有高效、选择性强、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在制药中被广泛应用。
举例来说,酶可以在体外合成抗癌药物、维生素、抗生素等有效成分,也可以对药物进行放射性标记,在体内追踪药物的分布和代谢过程。
2. 酶工程技术在酶药物研制中的应用酶药物是指利用特定酶来治疗疾病的药物,在制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酶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酶药物被开发出来。
例如,利用酶切割蛋白质能够治疗关节炎和癌症等疾病,在新药研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 酶反应过程中的控制与优化在酶反应过程中,酶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等都会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反应过程进行控制和优化。
酶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酶的性质或设计特殊的反应条件,来优化酶反应过程,提高反应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反应工程学方法,可以对pH、温度、底物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酶反应的产率和效率。
4. 酶工程技术在纯化和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在药物的制备过程中,纯化和分离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影响着药物的质量和产率。
酶工程技术可以将药物在分离过程中与特定酶结合,通过酶的特异性去除其他无关成分,从而达到提高药物纯度和分离效率的目的。
三、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药物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成为制药行业的重要趋势。
酶作为一种天然催化剂,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可以满足药物制备的高效性和精细化的要求,在药物研究和制备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酶工程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医药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酶,作为生物体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具有高效、专一和温和的催化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多个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酶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酶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包括酶的来源、分离纯化、固定化以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论述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多个应用方面,如药物合成、药物转化、药物分析和疾病诊断等。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展示酶工程技术在提高药物生产效率、降低药物成本、改善药物质量和提高疾病诊疗准确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还将对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例如,新型酶的发现与改造、酶固定化技术的创新、酶反应器的优化以及酶工程技术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的应用等,都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酶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酶工程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生物技术的分支,其基础理论主要涵盖酶学基本原理、酶反应动力学、酶分子设计和改造以及酶固定化技术等方面。
酶学基本原理是酶工程技术的基石。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具有高度专一性和高效性。
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生物化学反应,使得原本难以进行的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也能迅速进行。
了解酶的结构、催化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对于酶工程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酶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科学。
通过对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了解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反应机制等,为酶工程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酶工程技术在医药制药领域的应用论文(共2篇)

酶工程技术在医药制药领域的应用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酶工程技术在医药制药领域的应用一、酶工程技术研究进展1固定化酶酶工程的最初10年,主要兴趣在发展固定化方法和载体,探索其应用的可能性。
第一代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特征是单酶的固定化,发展了吸附、共价、交联和包埋等数十种固定化方法。
现已有20多种利用单酶活力的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在世界上获得工业应用。
2多酶系统的固定化固定化单酶不可能引起发酵工业的根本变革。
大多数生物化学产品的合成和转化必须依赖一连串酶反应,而且需要辅助因子和ATP的参与。
早在70年代初已尝试将催化顺序反应的几种酶共固定,发现物质转化的速度比溶液中酶混合物高。
70年代后期,辅酶的保持和再生又特别受到重视。
ATP和NAD在大分子化后可保持在半透膜内,往返于催化合成的酶与再生它们的酶之间。
已知的酶有50%以上需要辅因的存在参与酶促反应。
ATP、FAD、NAD、PLP与PQQ的再生都可能通过固定化技术获得不同程度的解决,其中包括这些辅因的固定化与其他酶促反应相偶联或对辅因进行化学修饰及利用这些辅因的类似物与衍生物等。
实验发现应用固定化辅因及其衍生物对酶的活力具有良好作用,如thioNAD与A-PAD对马肝醇脱氢酶的活力比NAD更有效。
亚细胞成份都是天然地巧妙定位的多酶集合体,从理论上推测,固定化各种细胞器就可能有效地利用各种多酶系统。
我们曾固定化了羊精囊微粒体、鼠肝微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为了克服固定化细胞器不够稳定的缺点,KangFuGu等人《构建了一种含有固定化多酶系统和NAD的人工细胞,用于将氨或尿素转变成必需的氨基酸,取得了良好结果。
3固定化细胞从单酶-多酶-细胞器固定化的进一步延伸就是进行完整细胞的固定化,其中包括微生物细胞,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固定化。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酶在制药工业中的作用主要是催化前体物质转化为药物,另外固定化酶膜或者酶管也广泛应用于制药过程的参数检测与测量,特别是生物制药过程。
下面以几个典型的应用为例进行叙述。
一、青霉素酰化酶在新型抗生素生产中的应用青霉素酰化酶能以青霉素或头孢霉素为原料,可以分别在青霉素的6位或者头孢霉素的7位催化酰氨键的形成与断裂。
典型的应用顺序为首先催化青霉素或头孢霉素酰氨键的断裂,获得半合成抗生素的直接底物6-氨基青霉烷酸(6-APA)或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然后在其他酰基供体存在的条件下催化形成新的酰氨键,从而获得具有全新侧链的新型抗生素。
天然发酵生成的青霉素有两种,一为青霉素G,另一为青霉素V。
通过青霉素酰化酶催化下进行酰基置换反应,用新的酰基供体置换苯乙酰基,则可以获得许多新型的半合成青霉素。
比如用α氨基苯乙酰置换原来的苯乙酰基,可以获得氨苄西林。
羟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和磺氨苄西林等也都是采用酶催化半合成的方法通过青霉素的酰基置换反应获得的。
天然发酵生成的头孢霉素是头孢霉素C,头孢霉素C在青霉素酰化酶催化下,首先水解生成7-ACA,再与侧链羧酸衍生物反应形成各种新型头孢霉素。
例如:头孢利定、头孢噻吩、头孢氨苄等。
虽然青霉素酰化酶既可以催化酰氨键的形成,也可以催化其水解,具有催化正逆两个反应的能力。
但催化水解反应和催化合成反应时所要求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最优催化pH相差较大。
常用的催化水解反应的pH为7.0~8.0,而催化合成反应的pH应降低到5.0~7.0。
因此应采用两个连续但独立的反应器顺序进行水解和合成反应。
二、酶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由于中草药多来源于植物,即药源植物。
但只有这些植物中的一些特定小分子成分,才是其中的药效成分。
中草药制剂提取就是将这些有效成分从植物整体或者器官中提取出来,并结合辅料,制备成适合保存、运输和服用的药物。
这个过程的第1步就是中草药药材的粉碎提取,由于植物中纤维素的存在,使得药材的粉碎难度加大。
酶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与前景

酶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与前景酶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催化反应的技术,由于其高效、环保、可控等优点,已经成为生物制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综述酶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与前景。
一、酶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1. 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药物是通过固定的化学反应合成的,而这些化学反应通常需要高温高压或者强酸强碱等条件,这些条件会导致化学物质的副反应,使合成的药物结构不稳定,效果不理想。
而酶在生物合成中,通过生物催化反应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完成,同时具有高效、环保、可控等特点。
2. 酶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酶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催化剂,可以识别药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并进行选择性的切割,从而实现药物的纯化分离。
3. 酶在药物转化代谢中的应用通过酶的作用,可以将药物原有的构型转化为更有效的代谢产物,并且这些代谢产物具有更小的解毒潜力,不会对人体产生更大的副作用。
4. 酶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现代药物质量管理越来越重视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药物质量控制中,酶可以通过检测药物的生物老化、降解和稳定性等方面,来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二、酶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前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的普及,酶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技术升级和创新目前,固定酶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和微生物代谢工程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酶的应用和生产带来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2. 生物制药市场的不断壮大在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和生物制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之下,将不断推动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3. 法规环境的优化在国家制药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政策法规将促进酶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会促进生物制药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面临的挑战1. 行业标准化由于生物制药涉及的生化工艺和技术比较复杂,阶段性的标准化需求和产业链中下游一些制造商的需求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行业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资源和市场的不充分虽然酶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相应的人才、技术和市场资源并不是非常充足,这是酶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酶催化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论述酶催化在化学制药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手性技术和绿色化学的兴起,酶催化作为手性技术和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在化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许多酶催化工艺已经用于手性药物、农药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
酶催化剂催化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并且反应大部分可在水中进行。
随着制药工业对手性化合物的需求日益增长,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加,酶催化工艺作为一种绿色的手性技术,已成为目前化学制药领域中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的应用,酶催化剂的性能得到很大提高,酶的生产成本也有了显著地降低,人们对酶催化剂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一些传统概念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
我们都知道,根据根据酶催化的反应类型和作用的不同可将酶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
目前异构酶和联结酶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还较少。
所以,对此本文主要对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和裂解酶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氧化还原酶氧化还原酶是一类催化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酶类,被氧化的底物就是氢或电子供体,这类酶都需要辅助因子参与.据估计所有的生物转化过程涉及的生物催化剂有25%为氧化还原酶.根据受氢体的物质种类可将其分为4类:脱氢酶、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加氧酶.。
这里主要介绍脱氢酶和氧化酶的应用。
(1)脱氢酶脱氢酶的受氢体绝大部分是尼克酰胺二核苷酸(磷酸),作为辅助因子的尼克酰胺核苷酸有两种:N A D+和N A D P+.氧化还原反应在尼克酰胺环上进行,氧化状态时环上N为4价,写成N A D ( P) + ,还原后则写成N A D ( P) H.脱氢酶是以辅酶或辅基为受氢体,所以又称为不需氧脱氢酶.B o m m a r i u s等利用亮氨酸脱氢酶,以不同的酮酸为底物合成了一系手性列氨基酸(图1) .在这一方法中,辅助因子通过甲酸脱氢酶再生O m a p a t r i l a t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肽链内切酶氨基酸氨基酸的抑制剂,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是一种将生物反应器、生化工程等技术手段与酶学、生物工程等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在制药领域中,酶工程技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酶的选择、酶在制药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选择适合的酶非常重要。
酶工程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还能提高产物的纯度、降低废物的生成量,节约成本。
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选择适合的酶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如果制备生物类似物药物,有时需要选择一种特定的酶,以便保证在产生类似物化合物时的正确度和纯度。
而在选择酶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酶反应的特异性、活性和稳定性等因素,以保证酶对反应物的选择性和效率。
因此,在酶的选择方面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
其次,酶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酶可以被使用在药物的各个阶段,如合成中间体的制备、合成药物、纯化、以及对不需要的杂质去除等方面。
例如,在合成中间体的制备中,可采用酶催化合成的技术,以降低反应物的副反应和纯度的提高。
在药物的合成中,酶催化可大大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纯化步骤则可以将杂质去除,增加产物的纯度。
而对于某些复杂的药物,酶也可以在药物的研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通过酶技术来研究药物代谢和药效,从而增加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酶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还体现在高效和绿色生产中。
生物反应器中的酶系统可以使用和使废物产生量降低等方面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制备含水药物粉剂时,可使用酶技术将常规制剂的发散性和吸散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药物在身体中的吸收率和效率。
最后,要注意酶的稳定性。
在使用酶的过程中,酶的稳定性和长期持久性对制药工业至关重要。
酶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并且需要良好的维护和贮存的方法。
在酶反应进行时,酶所处的环境条件也要得到充分考虑。
因此,在酶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酶的稳定性测试,并就最优条件进行调整和修改。
综上所述,酶工程技术对于制药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酶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摘要: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过程叫做酶工程。
药用酶是指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功效的酶。
酶法制药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药物的技术过程。
现在生物制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字:酶工程;应用;药物引言:因为酶的催化作用专一性强,催化作用效率高和催化条件温和,酶制剂已成为制药方面的新宠。
在制药方面,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治疗效果也很显著。
Abstract: The enzym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enzyme engineering process called. A medicinal enzyme is a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s of the enzyme. Enzymatic method of medicine is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enzyme catalysis, converting a substrate for drug technology process. Now the biopharmaceutical receives people's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the enzymes in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Keywords: enzym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drugIntroduction:Because the enzyme catalysis has strong specificity, high efficiency and catalysis catalytic mild condition, enzyme prepar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favorite of pharmaceutical. In medicine, the enzyme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and treatment effect is also very significant.一、概述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酶工程制药是将酶或活细胞固定化后用于药品生产的技术。
应用固定化的酶或细胞戳了能全程合成药物分子,还能用于药物的转化。
[1] 酶工程作为发酵工程的替代品,其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将导致整个发酵工业和化学合成工业的巨大改革。
[2]酶工程制药主要研究各种产药酶的来源、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及相应的操作条件等。
酶工程生产药物具有生产工艺结构简单紧凑、目的产物产量高、产品回收容易、回收率高、可重复生产及污染少等优点。
药用酶是指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功效的酶。
例如,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天冬酰胺酶,用于防护辐射损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的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等。
[2]酶法制药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药物的技术过程。
例如,用青霉素酰化酶生产半合成抗生素,用β—络氨酸酶生产多巴,用谷氨酸脱羧酶生产γ—氨基丁酸等。
为了改进酶的催化特性,酶法制药还可以利用酶固定化和酶的非水相催化技术。
[1] 酶法制药技术主要包括酶的选择与催化反应条件的确定,固定化酶及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酶的非水相催化及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等。
药用酶的生产技术有:①提取分离法;②生物合成法;③化学合成法。
[3]二、固定化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固定化酶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53年联邦德国的格鲁布霍费和施莱恩采用聚氨基苯乙烯树脂为载体,经过重氮化法活化后,分别与羧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结合,制成固定化酶。
60年代后期,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1969年,日本的千畑一郎首次在工业生产规模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从D,L—氨基酸连续生产L—氨基酸,实现了酶应用史上的一大变革。
此后,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促使酶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发酵过程中脱颖而出。
对于固定化酶的名称,曾经有过固相酶、水不溶酶、固定酶等多种,但都不能明确表达。
对于1971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酶工程学术会议上,确定固定化酶的统一英文名称为immobilized enzyme。
[4]酶经过固定化后,能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但是由于受到载体的影响,酶的结构发生了某些改变,从而使酶的催化特性发生某些改变。
固定化酶既保持了酶的催化特点,又克服了游离酶的某些不足之处,具有增加稳定性,可反复或连续使用以及易于和反应产物分开等显著优点。
三、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时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前提物质转变为药物。
1、氨基酰化酶制造L—氨基酸世界上第一种工业化生产的固定化酶,可以用于生产各种L—氨基酸药物。
1969年日本田边制药公司将从米曲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氨基酰化酶用DEAE—葡聚糖凝胶为载体通过离子键结合法制成固定化酶,将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L—氨基酸,用来拆分D,L—乙酰氨基酸,连续生产L—氨基酸。
剩余的D—乙酰氨基酸经过消旋化,生成D,L—乙酰氨基酸,再进行拆分。
生产成本仅为用游离酶生产成本的60%左右。
2、天冬氨酸—β—脱羧酶生产L—丙氨酸将含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假单胞菌菌体,用凝胶包埋法制成固定化天冬氨酸—β—脱羧酶,于1982年用于工业化生产,催化L—天冬氨酸脱去β—羧基,生产L—丙氨酸。
3、青霉素酰化酶制造半合成抗生素药物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固定化酶,可用多种方法固定化。
1973年用于工业化生产,用汉语制造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用同一种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只要改变PH等条件,就既可以催化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水解生成6—氨基青霉烷酸或7—氨基头孢霉烷酸,也可以催化6—APA或7—ACA与其他的羧酸衍生物进行反应,以合成新的具有不同侧链基团的青霉素或头孢霉素。
4、β—络氨酸酶制造多巴多巴是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的一种重要药物。
病因是由于遗传原因或人体代谢失调,不能有络氨酸生成多巴或多巴胺所致。
β—络氨酸酶可催化L—络氨酸氧化,生成二强苯丙氨酸(DOPA,多巴),该酶也可以催化邻苯二酚与氨反应,生成多巴。
β—络氨酸酶在pH3.5~6.0,温度为30~55℃条件下,可催化络氨酸氧化生成多巴。
其中黄曲霉β—络氨酸酶的最适pH为3.5,而其他来源的β—络氨酸酶的最适pH为6.0左右。
转化温度随所使用的抗氧化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当使用维生素C时,以50~55℃为宜;用硫酸肼时,以30~35℃较好。
之所以要添加维生素C或硫酸肼等抗氧化剂,是为了控制氧化进程,使络氨酸氧化生成多巴后不要再继续氧化。
5、天冬氨酸酶生成L—天冬氨酸大肠杆菌天冬氨酸酶能够催化延胡索酸与氨反应,生成L—天冬氨酸。
6、谷氨酸脱羧酶制造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传递介质,可用于治疗小儿多动症。
γ—氨基丁酸可以通过谷氨酸脱羧酶字37℃,pH4.2的条件下催化谷氨酸进行脱羧反应而生成。
7、核苷磷酸化酶制造阿糖腺苷核苷中的核糖被阿拉伯糖取代可以生成阿拉伯糖苷。
阿糖苷具有抗癌和抗病毒的作用,是令人瞩目的药物,其中阿糖腺苷疗效显著。
阿糖腺苷可以由核苷磷酸化酶催化阿糖尿苷转化生产,而阿糖尿苷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转化而来。
由阿糖尿苷生成阿糖腺苷的反应分两步完成。
首先阿糖尿苷在尿苷磷酸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阿拉伯糖—1—磷酸,然后阿糖—1—磷酸再在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阿糖腺苷。
[5]8、无色杆菌蛋白酶制造人胰岛素无色杆菌蛋白酶可以特异性地催化胰岛素B链羧基末端上的氨基酸置换反应,由猪胰岛素转变为人胰岛素,以增加疗效。
9、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生产聚肌胞多核苷酸磷酸化酶又称为多核苷酸核苷酰转移酶,它催化多核苷酸与核苷二磷酸反应,释放出磷酸,同时生成多一个核苷酸残基的多核苷酸。
10、β-D-葡萄糖苷酶制造抗肿瘤人参皂苷β-D-葡萄糖苷酶是一种水解非还原端β-D-葡萄糖残基,释放出β-D-葡萄糖的水解糖。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约4%。
人参皂苷属于三萜类皂苷。
根据其皂苷元和侧链基团以及所含糖基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
[6]四、酶在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应用1、蛋白酶①作消化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②作消炎剂,治疗各种炎症;③蛋白酶经过静脉注射,可治疗高血压。
2、α—淀粉酶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3、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的水解酶,通常有胰脂肪酶、酵母脂肪酶等。
4、溶菌酶用于抗菌、消炎、镇痛,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作用。
对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肠炎及氧中毒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6、L—天冬酰胺酶组织蛋白质合成,用于治疗癌症,特别对治疗白血病有显著疗效。
7、尿激酶具有溶解血栓和抗凝血功效,用于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
8、纳豆激酶由纳豆杆菌发酵产生,催化血纤维蛋白水解,激活纤溶酶原成纤溶酶,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效。
9、凝血酶催化血纤维蛋白原水解,生成不溶性的学纤维蛋白,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10、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催化纤溶酶原水解,生成纤溶酶,具有很强的溶纤功效。
11、乳糖酶消除或者减轻乳糖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
12、核酸类酶催化本身RNA的剪切或剪接作用,抑制人体细胞中某些不良基因和某些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功能。
[7]五、总结酶工程制药是现代制药技术的重要突破和发展趋势,利用药用酶等可以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1]陶军华,林国强,安德列亚斯·李斯编著《生物催化在制药工业的应用发现、开发与生产》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8 ISBN:978-7-122-08810-9[2]李荣秀,李平作主编.《酶工程制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 ISBN:7-5025-5305-3[3]由德林编.《酶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02 ISBN:978-7-03-031675-2[4]凌沛学.《中国生化制药的回顾和展望》《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0年02期[5]谢娜.《酶法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医药导报》 2002年04期[6]郭勇.现代生化技术(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郭勇.酶的生产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