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有答案)一、《圆明园的毁灭》课内精彩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仿照画线句的句式描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段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的建筑特点:一是富丽与朴素、______与______完美结合;二是景物别具一格;三是风格各异,______兼具。
我认为,这段话要带着______的语气去读,表现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______。
3.游览圆明园,给人怎样的感受?用波浪线画出来。
4.根据文段内容把对联补充完整。
汇集______景色迷人,融合______创造奇迹。
【参考答案】1.这里有奇形怪状的假山,也有造型奇特的池塘;有罕见的参天古木,也有婀娜多姿的热带花木。
2.热闹安静中西赞美自豪3.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4.天下风光中外精华二、《圆明园的毁灭》课内精彩阅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根据选段的内容填一填。
能拿得动的东西——( )拿不动的东西——( )运不走的东西——( )2.如果把“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中的“闯进”换成“进入”可以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遗址旁,你最想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统统掠走用大车或牲口搬运任意破坏、毁掉2.不可以。
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练习题(含答案)第一课时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估量举世()()()星()月金()辉()玲珑()()诗()画()天()海()风()名()()珍()宝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留恋流连1.假日里,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在绿树红墙之中。
2.游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着漓江山水。
损失损害3.这幢大楼设计和施工都不符合要求,要推倒重建,()很大。
4.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
三、照样子,用关联词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也是……2.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不仅……还……第二课时阅读文段,选择正确的答案。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段第一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A.概括中心B.总结全文C.引起下文D.承上启下2. 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圆明园宏伟的建筑。
B.介绍圆明园独特的布局。
C.介绍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
D.介绍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不可闻名众拱碧煌剔透情意南北景胜奇异二、1.流连 2.留恋 3.损失 4.损害三、1.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2.在冰天雪地里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锻炼意志。
第二课时1.D2.C3.C。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B)A、总起B、过渡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A)A、情景,景象B、种类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3、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C)A、听见B、消息C、有名望4、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B)A、能担任B、优美的地方C、超过D、能承受5、根据回答问题这篇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答: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
描写辉煌的过去可以让人感受到被毁灭的可惜和英法联军做法的可恨。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
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小编收集了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A.总起B.过渡正确答案:B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A.情景,景象B.种类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正确答案:A3.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A.听见B.消息C.有名望正确答案:C4.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A.能担任B.优美的地方C.超过D.能承受正确答案:B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这篇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答: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免费)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免费)一、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标点。
2.用“﹏﹏﹏”划出本段中的过渡句。
这句话进一步写了圆明园的。
3.朗读这段话时,应做到()A.表现自豪、赞叹之情,语气自然从容;B.表现痛惜、愤怒之情,语速稍慢,声调提高。
4.读划横线的句子,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联系全文写写你的感受。
5.2000年4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个兽首分别以一千四百万欧元(总价约为二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被买走。
这次拍卖会,共有拍品七百余件,在1860年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并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属于高价拍品之一。
结合上述资料,再读这段话,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手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___的《鸟的天堂》。
2.找出本段话中的一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3.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时群鸟活动的热闹景象,这是作者第______________次去鸟的天堂。
4.这段话中“大”、“小”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____,“花”、“黑”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____,写出了鸟的动态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
为什么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精彩回放。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已经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14 圆明园的毁灭练习及答案(阅读能力巩固拓展,可打印)-2019人教最新改版

5.你认为文章的题目叫“哭泣的圆明园”和“圆明园”哪个更好?
【参考答案】
1.湖水 断碎 永不磨灭 曲线 灰苍苍 一地
2.金灿灿 黑乎乎 海平面上缓缓升起那个金灿灿的太阳。
3.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 八国联军 骨骼 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
4.玉石纹理依旧华美:欧式的曲线依旧精致:罗马石柱依旧贵族。
(选自《校园蒲公英经典阅读系列 守护心灵》武汉大学出版社)
1.依据文章,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词语。
浩渺的( ) ( )的罗马石柱 ( )的壁画
流畅的( ) ( )的天空 ( )的石块
2.再列举两个“阴凄凄”“冷嗖嗖”形式的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
造句:
3.圆明园的遗址位于 ,它的肌体曾经被 蹂躏,它的 也经历了摧毁,冲天的大火在这里燃烧,我感受到了 。
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小学教育】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14 圆明园的毁灭练习及答案(阅读能力巩固拓展,可打印)-2019人教最新改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哭泣的圆明园(节选)
张晓慧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一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最新五年级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课外阅读题及答案哭泣的圆明园(节选)张晓慧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一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选自《校园蒲公英经典阅读系列守护心灵》武汉大学出版社)1.依据文章,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词语.浩渺的()()的罗马石柱()的壁画流畅的()()的天空()的石块2.再列举两个“阴凄凄”“冷嗖嗖”形式的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造句:3.圆明园的遗址位于,它的肌体曾经被蹂躏,它的也经历了摧毁,冲天的大火在这里燃烧,我感受到了 .4.分析文章画线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震撼”都来自哪里.5.你认为文章的题目叫“哭泣的圆明园”和“圆明园”哪个更好?【参考答案】1.湖水断碎永不磨灭曲线灰苍苍一地2.金灿灿黑乎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那个金灿灿的太阳.3.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八国联军骨骼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4.玉石纹理依旧华美:欧式的曲线依旧精致:罗马石柱依旧贵族.5.“哭泣的圆明园”更好一些.因为将圆明园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它的伤心与难过.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节选)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该)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强盗洗劫财物,()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惊),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选自《1860圆明园大劫难》上海远东出版)1.将括号中错误的词语用“\”画掉2.解释成语.(1)不可名状:(2)丰功伟绩:3.第三段括号中应填写的词语是()A.一个……另一个……B.不但……而且……C.有的……有的……D.虽然……但是……4.你认为雨果在最后一段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事件持有怎样的态度?5.作为一名有志少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该惊2.(1)无法用言辞形容:(2)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3.A4.雨果对这件事持贬斥的态度,英法联军自称自己是“文明人”却对“野蛮人”做出了抢夺、放火等一系列的犯罪.真的是在做了错事还不承认并且美化自己.5.例:长大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在科学的领域为祖国争得更高的荣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14 圆明园的毁灭
哭泣的圆明园(节选)
张晓慧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
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
一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
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
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
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
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
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
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选自《校园蒲公英经典阅读系列守护心灵》武汉大学出版社)
1.依据文章,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词语。
浩渺的()()的罗马石柱()的壁画
流畅的()()的天空()的石块
2.再列举两个“阴凄凄”“冷嗖嗖”形式的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
造句:
3.圆明园的遗址位于 ,它的肌体曾经被蹂躏,它的也经历了摧毁,冲天的大火在这里燃烧,我感受到了。
4.分析文章画线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震撼”都来自哪里。
5.你认为文章的题目叫“哭泣的圆明园”和“圆明园”哪个更好?
【参考答案】
1.湖水断碎永不磨灭曲线灰苍苍一地
2.金灿灿黑乎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那个金灿灿的太阳。
3.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八国联军骨骼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
4.玉石纹理依旧华美:欧式的曲线依旧精致:罗马石柱依旧贵族。
5.“哭泣的圆明园”更好一些。
因为将圆明园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它的伤心与难过。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节选)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该)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强盗洗劫财物,()强盗在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
劫(掠惊),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
特农神庙。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
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
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
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
的事情。
(选自《1860圆明园大劫难》上海远东出版)
1.将括号中错误的词语用“\”画掉
2.解释成语。
(1)不可名状:
(2)丰功伟绩:
3.第三段括号中应填写的词语是()
A.一个……另一个……
B.不但……而且……
C.有的……有的……
D.虽然……但是……
4.你认为雨果在最后一段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事件持有怎样的态度?
5.作为一名有志少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该惊
2.(1)无法用言辞形容:(2)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
3.A
4.雨果对这件事持贬斥的态度,英法联军自称自己是“文明人”却对“野蛮人”做出了抢夺、放火等一系列的犯罪。
真的是在做了错事还不承认并且美化自己。
5.例:长大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在科学的领域为祖国争得更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