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他啶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
不同部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综述·基金项目:军队医学科技青年培育计划孵育项目(20QNPY156)作者简介:张令晖,主治医师,Email:linghuizhang@126.com通信作者:徐巧玲,主任药师,Email:xuqiaoling305@163.com不同部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张令晖a,于旭红b,李巍c,邓美玉a,徐巧玲b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医院,a呼吸内科,b药局,c心脏内科,北京100017[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常发生于医院获得性感染中,且病死率高。
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人体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
由于其耐药机制复杂多变且往往多种耐药机制同时作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甚至广泛耐药日益严重,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愈加困难。
该文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人体各部位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抗药性,细菌;综述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22.04.031AntimicrobialtreatmentofpseudomonasaeruginosainfectioninvariouspartofhumanbodyZhangLinghui ,YuXuhong,LiWei,DengMeiyu,XuQiaolingDepartmentofRespiration,the305thHospitalofPeople′sLiberationArmy,Beijing100017,ChinaCorrespondingauthor:XuQiaoling,Email:xuqiaoling305@163.com[Abstract] Pseudomonasaeruginosainfectionisthemostcommongram negativebacterialinfectionwhichoftenoccursin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withhighmortality.Pseudomonasaeruginosacancauserespiratorysystem,urinarysystem,bloodstreaminfection,skinsofttissueinfectionandotherpartsofthehumanbody.Duetoitscomplexandvaria bledrugresistancemechanism,themultipledrugresistanceorevenextensivedrugresistanceofPseudomonasaeruginosaisbecomingmoreandmoreserious,andtheselectionofantibioticsinclinicisbecomingmoreandmoredifficult.ThispaperreviewstheantimicrobialtreatmentofPseudomonasaeruginosainfectioninvariouspartofhumanbodyinordertoguideclinicalmedication.[Keywords] Pseudomonasaeruginosa;Drugresistance,bacterial;Review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一种非发酵的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及人体的皮肤、黏膜等处。
感染性角膜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final)

1、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滴眼液的经验治疗
首选广谱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 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
对病情较重患者可以考虑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 用——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2、手术治疗
角膜溃疡清创联合药物治疗 [A]
结膜瓣遮盖术 [A] 板层角膜移植术, LKP [B] 穿透角膜移植术, PKP [C]
(1)角膜溃疡清创联合药物治疗
适应证
角膜溃疡偏中心位置、浸润较浅,或位于中央但溃疡面积较 小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行溃疡清创治疗40天,溃疡愈合, 遗留较淡斑翳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同的致病菌感染角膜会造成不同的角膜病变特征 革兰阴性细菌所致的角膜炎,如铜绿假单胞菌 所致的角膜炎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由于铜 绿假单胞菌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板层融解并迅速 坏死,往往24小时波及全角膜,常伴有多量前房积 脓,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角膜穿孔和眼内炎
铜绿假单胞菌
同时进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培养药物 敏感试验等
目前眼科可选的抗菌滴眼剂
• 氨基糖苷类: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滴眼液等 •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眼膏等 • 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眼膏等 • 氯霉素类:氯霉素滴眼液 • 利福平:利福平滴眼液 • 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等
抗生素分类
2、细菌性角膜炎的风险因素
局部因素 慢性泪囊炎 外伤、异物 角膜接触镜 倒睫 角膜暴露 污染的眼药制剂等
浅析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为主治疗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浅析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为主治疗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14-06-09T10:51:02.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碧芳叶凤仙[导读]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较为常见,铜绿假单胞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且不易被杀灭。
张碧芳叶凤仙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干疗二病区 671000)【摘要】目的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为主治疗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比较进行研究。
方法选自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痰培养确诊为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64例,平均分为头孢吡肟组和头孢他啶组,给予头孢吡肟组头孢吡肟治疗,头孢他啶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治疗后,头孢吡肟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63%、90.63%、12.50%,头孢他啶组87.50%、84.38%、18.75%,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头孢他啶治疗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头孢吡肟的治疗疗效更好,且较为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095-02 临床中,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较为常见,铜绿假单胞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且不易被杀灭,因此,对其的治疗较为困难[1]。
本文主要就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为主治疗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比较进行研究,并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痰培养确诊为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64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为(37±3.25)岁;其中支气管扩张21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肺结核13例,囊性肺纤维化9例,肺囊肿、肺脓肿及肺癌患者5例。
将64例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平均分为头孢吡肟组和头孢他啶组,每组各32例,给予头孢吡肟组头孢吡肟治疗,头孢他啶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
我院200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200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杨思芸王龙飞李胜前周乐玲曾友志【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200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
结果:2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液(85%),其次来自分泌物(9.0%),在临床各病区分布情况:重症监护室( ICU) 23.0%(46/200)、脑外科22.0%(44/200)、呼吸科19.5%(39/200)、急诊科6%(12/200)、神内科5.0%(10/200)、肿瘤科4.5%(9/200)、烧伤科4.0%(8/200)、西骨科3.5%(7/200)、其他科与肾内科等12.5%(25/ 200) 。
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仅有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4.5%、24.1%。
耐药率较高的是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氨曲南、妥布霉素、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70.1%、68.5%、61.0%、60.2%、57.8%、56.2%、55.3%、54.7%。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临床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控和药敏试验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 PAE) 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条件致病菌。
由于各种器械性、侵入性治疗手段的使用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目前该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之一,在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中仅次于大肠埃希菌[1]。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使用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其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2] ,现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
头孢他啶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株产生耐药的实验研究

头孢他啶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株产生耐药的实验研究沈佳丽【摘要】目的体外诱导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以临床分离的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以头孢他啶为诱导剂,先测定实验菌株对头孢他啶的MIC值,以1/4MIC为起始诱导浓度,共诱导25代,对诱导后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并观察其稳定性.结果实验菌株经诱导后对头孢他啶的MIC值均上升,经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分析后发现所有菌株对头孢菌素类呈耐药,部分菌株对碳青霉烯类也呈耐药,但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未耐药.结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可作为预防细菌耐药的重要措施.【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7【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体外诱导;细菌耐药【作者】沈佳丽【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 213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也是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创伤、长期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引起呼吸科、烧伤科、重症监护病房等病区的暴发流行。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临床常规选择三代头孢菌素作为经验用药,但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问题[1-2]。
本文主要研究在体外用头孢他啶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观察诱导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变化以及诱导后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细菌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20株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菌株均收集自我院2016年7—12月住院患者标本,标本种类包括痰、血、分泌物、中段尿、咽拭子等,初筛药敏实验由Vitek 2 Compact及BD Phon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完成,受试菌株对常规监测的11种抗菌药物均为敏感,包括阿米卡星(AMK)、环丙沙星(CIP)、左旋氧氟沙星(LEV)、氨曲南(ATM)、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亚胺培南(IPM)、美洛培南(MEM)、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庆大霉素(GEN)。
头孢他啶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Me d i c i 8 l I a t me n t F o u m r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 7 3・
害 、血液功能影 响及双硫仑样反应 。认为头孢他啶在临床应用时 ,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对不 良反应进行总结 ,能够及时识别 ,及时处 理。
【 关键词 】 头孢 他啶 ;药理作 用 ; 不 良反应 【 中图分类号 】R 9 7 8 . 1 1 【 文献标 志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0 7 3一 O 1 验 转 阴性 。
1 药 理 作 用 及 应 用
2 . 3 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 害是头孢他 啶导致 的机体 较为 严重 的临床症 状之 一 ,常见 于老 年患者 ,临床主 要表 现为 双 肾区疼痛 、血 尿 、蛋 白尿 ,药 物主 要从 肾脏 排泄 ,半 衰 期为 1 . 9 3 h ,肾功 能正 常者在疗 程 内很 少发 生 肾功 能改 变 , 而老年患者 ,大 多 肾功 能减 退 ,导致 三代头 孢菌 素消 除半 衰期伴有不 同程度延 长 ,从 而引起 。 肾损 害。因此 ,给药后 , 患者应多饮水 ,保持 2 4 h排 尿量在 1 2 0 0 m l 以上 ,并根 据肌
头 孢 他 啶 的 药 理 作 用 及 不 良反 应 分 析
苏 玉 华
山东省 德州市人 民医院药剂科 ,山东 德州 2 5 3 0 1 4
【 摘 要 】 对头孢他啶的药理 作用 、应用及 不 良 反应 进行分 析和探讨 。综述其 不 良反应主要 包括变 态反应 、胃肠道 反应 、肾功能损
哌拉西林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特性及临床应用

哌拉西林抗铜绿假单胞菌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标签:哌拉西林;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是青霉素类中活性最强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铜绿假单胞菌是外伤感染、二重感染以及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尤其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烧伤病房及老年病房的医院感染患者。
近年来,抗假单胞菌药物增强了抗菌活性,但其耐药率也在逐步增加,甚至局部爆发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流行,使临床治疗十分困难,带来严重后果。
有学者提出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的敏感性可作为多重耐药的标志[1],所以哌拉西林的合理使用情况对今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重大,应强调严防哌拉西林的滥用。
1 哌拉西林抗铜绿假单胞菌特性1.1铜绿假单胞菌致病特点铜绿假单胞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对严重基础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的住院患者常导致侵袭性感染,威胁患者生命。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越来越常见,在很多大型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占分离菌的首位[2],是下呼吸道和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且对目前使用的多种抗生素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病原菌很难被清除,常常导致感染的反复发作。
这与铜绿假单胞菌具有的多重耐药性以及复杂的耐药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1.2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王颖等[3]调查的8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情况显示,目前在该院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较强而耐药率R<30%的抗生素有:碳青酶烯类抗生素IP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K、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AZ等。
值得注意的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GEN与喹诺酮类抗生素OFX对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差,耐药率高达68.80%与70.60%。
原来认为抗铜绿假单胞菌较为有效的环丙沙星CIP耐药率也升至43.10%。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固有的耐药性,并在接触抗生素后可诱导主动外排系统表达增多、外膜通透性下降、产生β-内酰胺酶、形成低亲和力结合蛋白等,使原来敏感的抗生素耐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4]。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分析【摘要】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用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135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15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
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也日渐增高。
结论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已经很高,多重耐药菌日趋增多,耐药机制复杂。
因此,加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尽量减少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耐药趋势抗生素【Abstract】 Purpose It aims to analyze the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drug resistant tendency of the commonly-used antibio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our hospital’s clinical specimen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09. And meanwhile, it is expected to offer reference for cur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nfection in clinic. Usage method It utilizes HX-21 drug susceptible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bacterial appraisal of Hefei Hengxing Company to identify bacteria and carry out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and then to check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commonly-used clinical bacteria under the effect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Findings Among the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solated from 1358 clinical sample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are found to be more sensible to amikacin, piperacillin,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but show its drug resistance towards some antibiotics, such as cefotaxime, gentamicin, SXT and ampicillin. Plus, the proportion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resistant to imipenemis also increasing.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sola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has been high. 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 are increasing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 are complex. Thus, such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detest by combin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ith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can provide the newest epidemic study for clinical medicine, help to reduce the use of medicin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avoid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Key word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istance tendency antibiotics铜绿假单胞菌为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他啶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
炎的临床效果
孟祥娟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他啶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尉氏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8例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妥布霉素滴眼液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妥布霉素滴眼
液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头孢他啶滴眼液由注射用头孢他啶溶于医用灭菌注射用水制成.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眼表体征评分、治疗效果、视力情况.结果对照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76%(21/34),观察组为94.12%(32/3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睫状充血、溃疡深度、前房积脓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他啶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可有效提高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视力.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9(028)001
【总页数】2页(P103-104)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细菌性角膜炎;头孢他啶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
【作者】孟祥娟
【作者单位】尉氏县妇幼保健院眼科,河南开封47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为严重化脓性角膜炎,起病急,起病时角膜出现灰白色浸润,然后迅速扩大成环形灰黄色脓疡,24 h左右可破坏整个角膜,导致患者视力急剧
下降,眼部疼痛,畏光流泪。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主要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铜绿假单胞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强致病性,可在角膜快速繁殖,释放毒素,并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造成角膜组织溶解、坏死。
妥布霉素滴眼液为治疗眼部细菌感染常用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抗菌作用,但抗菌强度较弱,见效较慢[1]。
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有高度抗菌活性。
本研究采用头孢他啶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患者,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尉氏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
对照组男27例,女7例;年龄21~72岁,平均(46.17±12.35)岁。
观察组男26例,女8例;年龄22~71岁,平均(46.74±11.83)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均P>0.05)。
纳入标准:单眼发病;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本研究经尉氏县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细菌鉴定方法治疗7 d后用一次性无菌拭子自角膜病灶区取材,接种在血平
皿培养基中,35 ℃温箱孵育24~72 h,先根据革兰染色特点及菌落生长特点初步
鉴定,再用生化鉴定条、鉴定培养基鉴定。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妥布霉素滴眼液(杭州国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404)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06)频滴患眼,第1天1次/10 min,第2天1次/20 min,第3天1次/30 min,以后1次/h。
观察组患者接受妥布霉素滴眼液联合头孢他啶(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65)治疗,将注射用头孢他啶0.5 g溶于医用灭菌注射用水中,制备成50 mg/mL头孢他啶滴眼液,每日更换1次。
滴眼频率同对照组。
两组均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①眼表体征评分[2]。
睫状充血:无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
溃疡深度:无溃疡为0分,≤1/3基质层为1分,>1/3且≤2/3基质层为2分,>2/3基质层为3分。
前房积脓:无积脓为0分,≤1 mm为1分,>1 mm且≤3 mm为2分,>3 mm为3分。
②治疗效果[3]:痊愈,眼部疼痛等症状消失,体征评分降低≥80%,细菌培养阴性;显效,眼部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体征评分降低60%~79%;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体征评分降低30%~59%;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体征评分降低<30%,细菌培养阳性。
③视力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
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照组15例痊愈,4例显效,2例有效,1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1.76%(21/34);观察组22例痊愈,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0,P=0.001<0.05)。
2.2 体征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睫状充血、溃疡深度、前房积脓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眼表体征评分对比分)组别例数睫状充血溃疡深度前房积脓对照组
341.85±0.521.31±0.460.81±0.25观察组
340.97±0.240.83±0.200.56±0.14t8.9605.5805.088P<0.001<0.001<0.001
2.3 视力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视力分别为0.12±0.07、0.14±0.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P=0.277>0.05)。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
视力分别为0.39±0.14、0.24±0.11,两组患者视力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3,
P<0.001)。
3 讨论
随着角膜接触镜在我国大范围推广,角膜上皮损伤病例增多,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患者数亦随之增加。
铜绿假单胞菌虽侵袭力弱,但毒性较强,一旦侵入受损的角膜组织,可迅速繁殖,并释放脂多糖内毒素及外毒素A、碱性蛋白酶等,造成角膜坏死[4]。
因此,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一经发现,须立即治疗。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与妥布霉素滴眼液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常用药。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角膜炎,可降低细菌Ⅱ型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细菌DNA复制,起到抑菌作用[5],对铜绿假单胞菌、沙
雷菌属、沙门菌属、不动杆菌属等均具有较强抗菌作用。
妥布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结合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抑制蛋白质合成,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
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志贺菌等有抗菌活性,但受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影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治疗难度加大。
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
头孢他啶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
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阻碍细胞生长、分裂,促使细菌
溶解、死亡,从而发挥灭菌作用。
头孢他啶滴眼液与妥布霉素滴眼液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王鑫等[6]研究发现,头孢他啶滴眼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可缩短疗程,有效改善患者视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头孢他啶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
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
头孢他啶经注射可迅速广泛分布于体液及机体组织中,局部应用于眼表及房水中亦可达到有效浓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睫状充血、溃疡深度、前房积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头孢他啶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本研究头孢他啶滴眼液为临时配制药品,研究中未见患者出现眼部充血、水肿、羞明、流泪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头孢他啶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可有效提高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视力。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李竑, 曹学梅, 张玉枝, 等.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后部睑缘炎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眼科
杂志, 2015, 33(1): 54-57.
[2] 唐丹燕. 清肝明目法治疗肝经风热型细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J]. 北京中医药, 2015, 34(11): 892-894.
[3] 王军. 细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18): 2049-2052.
[4] 高敏, 张阳, 肖扬, 等. 146例细菌性角膜炎临床分析[J]. 眼科, 2017, 26(3): 163-169.
[5] 吴彦超, 吴一湘. 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J]. 临床眼科杂志, 2017, 25(4): 346-349.
[6] 王鑫, 高瑞. 头孢他啶滴眼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 2017, 39(20): 3139-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