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 钢球

合集下载

GB308—2002 滚动轴承 钢球

GB308—2002     滚动轴承     钢球

前言本标准对应于ISO3290:1998《滚动轴承—球—尺寸和公差》,与ISO329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必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在第5章中增加了5.1“材料和热处理”、5.6“残磁”、5.7“其他”的技术要9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08—1964、GB308—1977、GB308—1984、GB308—1989。

滚动轴承钢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球的尺寸、技术要求、标志、测量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配套用钢球和商品高碳铬轴承钢钢球。

D一般用于标注球尺寸的直径值。

w3.2 球单一直径 single ball diameter与球实际表面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Dws3.3 球平均直径 mean ball diameter球的最大与最小单一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Dwm3.4 球直径变动量 variation ball diameterV球的最大与最小单一直径之差。

Dws3.5 表面不平度和形状参数 Surface irregularities and form parameters偏离理想球面的各种偏差,它们沿整个球表面分布并重复出现。

注1:这些偏差起因于:球形误差;波纹度;表面粗糙度。

注2:本标准未规定表面缺陷(及其大小),其定义如下:表面缺陷:是指在加工、贮藏、转运或使用过程中,无意或偶然生成的实际表面的单元体、不规则体或成组的单元体、不规则体。

这类单元体或不规则体与构成表面的粗糙度的那些单注:球等级用字母G和数字不定来识别。

3.10规值ball gaugeS 球批平均直径与球公称直径之间的差量,此量为一已定系列中的一个量。

滚动轴承钢的分类,特性用途,性能和化学成分

滚动轴承钢的分类,特性用途,性能和化学成分

滚动轴承钢的分类,特性⽤途,性能和化学成分滚动轴承钢滚动轴承钢按使⽤特点可分为:⾼碳铬轴承钢(全淬透型轴承钢)、渗碳轴钢(表⾯硬化型轴承钢)、不锈轴承钢和⾼温轴承钢四⼤类。

⼀、⾼碳铬轴承钢1.⾼碳铬轴承钢的牌号、特性及及⽤途⾼碳铬轴承钢具有⾼的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能,许多牌号属全淬透型钢,如GCr15GCr15SiMn、GCr15SiMo、GCr18Mo。

但由于有的轴承需要⼼部具有良好韧性⽽表⾯需要⾼硬度,因⽽⼜发展出限制淬透性轴承钢,如GCr4。

①GCr15(全淬透型钢)GCr15是⾼碳铬轴承钢的典型钢种,在淬⽕、回⽕后有⾼的硬度、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

其热加⼯性能和可加⼯性良有好,淬透性适中,但焊接性差。

GCr15的⽩点敏感性⼤,但当采⽤真空脱⽓精炼的轴承⾥,此缺陷可消除。

⽤于制造壁厚≤12mm、处径≤250mm的滚动轴承套圈,或制造直径≤22mm的圆锥、圆柱、球⾯滚⼦及全部尺⼨的滚针。

也可⽤于制造模具、量具和⽊⼯⼑具及⾼弹性极限、⾼疲劳强度的机械零件。

②GCr15SiMn(⾼淬透型钢)在GCr15钢的基础上提⾼硅、锰含量,因⽽淬透性、弹性极限、耐磨性均⽐GCr15好。

由其制作的滚动轴承件的使⽤温度不宜超过180℃。

⽤于制造壁厚>12mm、外径>120mm的滚动轴承套圈、直径>50mm的钢球及直径>22mm的圆锥、圆柱、球⾯滚⼦及全部尺⼨的滚针。

其他⽤途与GCr15相同。

③GCr15SiMo(⾼淬透型钢)在GCr15基础上增加含硅量,添加了钼。

其淬透性⾼,耐磨性好,疲劳强度⾼、综合性能良好。

适于制造⼤尺⼨范围的滚动轴承套圈及钢球、滚柱等。

④GCr18Mo(⾼淬透型钢)在GCr15基础上加⼊质量分数0.15%~0.25%的钼,并提⾼了含各量,因⽽淬透性、耐磨性均提⾼警惕。

可进⾏下贝⽒体等温淬⽕,达到与马⽒体淬⽕相近的硬度和耐磨性,⽽且钢的冲击、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都得到提⾼,因⽽提⾼了钢的综合⼒学性能和寿命。

实用文档之滚动轴承 钢球

实用文档之滚动轴承 钢球

实用文档之"前言"本标准对应于ISO3290:1998《滚动轴承—球—尺寸和公差》,与ISO329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必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在第5章中增加了5.1“材料和热处理”、5.6“残磁”、5.7“其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第6章“标志”、第7章“测量及检验方法”、第8章“检验规则”、第9章“包装及贮存”。

——增加了附录C“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

本标准代替GB/T308—1989《滚动轴承钢球》本标准与GB/T308—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表面不平度和形状参数、波纹度的术语和定义(见3.5和3.5.2);——修改了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并且压缩了表面粗糙度R a的数值(见3.5.3和表3)——增加了优先采用的球公称直径表中的尺寸规格(见表1);——增加了G24级的公差级别(见5.3、表3、表4);——取消了各公差等级钢球所适用的尺寸范围表(1989年版的表4)——修改了钢球硬度值(1989年版的5.4,本版的5.2、表2);——增加了钢球残磁限值的规定(见5.6、7.5);——增加了钢球裂纹的检查方法(见7.7);——修改了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1989年版的6.2.3,本版的7.3);——修改了检测规则的内容(1989年的第7章,本版的第8章);——将“标志”内容单独作为一章(1989年版的8.1,本版的第6章);——修改了球形误差测量的附录(见附录B);——增加了“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见附录C)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08—1964、GB308—1977、GB308—1984、GB308—1989。

滚动轴承-钢球

滚动轴承-钢球

33
-
17
-
33.338 1 5/16
17.462
11/16
34
-
18
-
34.925
1 3/8
18.256
23/32
35
-
19
-
36
-
19.05
3/4
36.512 1 7/16
19.844
25/32
38
-
20 20.5 20.638
13/16
38.1 39.688
40
1 1/2 1 9/16
-
21 21.431
22 22.5
23 23.019 23.812
24
27/32
29/32 15/16 -
41.275 42.862 44.45
45 46.038 47.625 49.212
50
1 5/8 1 11/16 1 3/4
1 13/16 1 7/8 1 15/16
-
24.606
31/32
50.8
2
25
-
53.795
2 1/8
Q/LXJ.J 1001—2015
球公称直 径 Dw mm 55 57.15 60 60.325 65 63.5 66.675 69.85 70 73.025 75 76.2 79.375 80 82.55 85 85.725 88.9 90 92.075 95 95.25 98.425 100 101.6
4.4 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
对每一公差等级钢球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规定有以下方面:
—球直径变动量,见表 3;
—球形误差, 见表 3;
—波纹度, 见注 1;

热处理专科毕业设计GCr15轴承钢球的热处理工艺及缺陷分析

热处理专科毕业设计GCr15轴承钢球的热处理工艺及缺陷分析

GCr15轴承钢球的热处理工艺及缺陷分析摘要:本论文重点对GCr15轴承钢球热处理工艺的设计进行了讨论,同时对热处理后其可能存在的热处理工艺缺陷进行了分析。

钢球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虽然都能达到其使用要求,但所需的成本却大不相同,因此在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生产成本。

热处理常常因操作、原材料等产生缺陷,但只要有正确的热处理工艺并严格按工艺进行加工热处理缺陷也是可以避免的,即使产生了缺陷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修复缺陷。

关键词:GCr15 轴承钢球热处理设计热处理工艺热处理缺陷引言滚动轴承是机械工业十分重要的基础标准件之一;滚动轴承依靠元件间的滚动接触来承受载荷,与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具有摩擦阻力小、效率高、起动容易、安装与维护简便等优点。

缺点是耐冲击性能较差、高速重载时寿命低、噪声和振动较大。

图 1 轴承及钢球实物图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图 1):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四部分组成。

常用的滚动体有球、圆柱滚子、滚针、圆锥滚子。

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动体,一般是用轴承钢(如GCr15、GCr15SiMn)制造,热处理后硬度应达到61~65HRC。

当滚动体是圆柱或滚针时,有时为了减小轴承的径向尺寸,可省去内圈、外圈或保持架,这时的轴颈或轴承座要起到内圈或外圈的作用。

为满足使用中的某些需要,有些轴承附加有特殊结构或元件,如外圈带止动环、附加防尘盖等。

滚动轴承钢球的工作条件极为复杂,承受着各类高的交变应力。

在每一瞬间,只有位于轴承水平面直径以下的那几个钢球在承受载荷,而且作用在这些钢球的载荷分布也不均匀。

力的变化由零增加到最大,再由最大减小到零,周而往复得增大和减小。

在运转过程中,钢球除受到外加载荷外,还受到由于离心力所引起的载荷,这个载荷随轴承转速的提高而增加。

滚动体与套圈及保持架之间还有相对滑动,产生相对摩擦。

滚动体和套圈的工作面还受到含有水分或杂质的润滑油的化学侵蚀。

在某些情况下,轴承零件还承受着高温低温和高腐蚀介质的影响。

轴承的结构组成

轴承的结构组成

轴承的结构组成1. 引言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例如汽车、飞机、电机等。

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摩擦和支撑旋转或往复运动。

轴承的结构组成直接影响着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轴承的结构组成,包括内/外环、滚动体和保持架等要素。

2. 轴承的基本结构轴承的基本结构包括内/外环、滚动体和保持架。

通过这些部件的协同作用,轴承可以实现旋转或往复运动,同时减少摩擦和支撑载荷。

2.1 内/外环内环和外环是轴承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们通常由金属制成,如钢铁或不锈钢。

内环是与轴连接的圆环,而外环是与轴承座连接的圆环。

它们通常具有精确的几何形状和光滑的表面,以减少与滚动体的摩擦,并承受外部载荷。

内/外环通常需要进行热处理和磨削等工艺,以提高硬度、强度和表面质量。

2.2 滚动体滚动体是轴承的核心部分,它们负责承受和传递载荷,并在内/外环之间滚动。

常见的滚动体包括钢球、滚子和圆柱。

它们通过滚动与内/外环接触,将旋转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

滚动体通常需要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以适应高速和高负荷的工作环境。

滚动体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会影响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摩擦性能。

2.3 保持架保持架是将滚动体保持在内/外环之间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们通常由合成材料或金属制成。

保持架的主要作用是使滚动体等间隔地分布并保持其相对位置,同时防止滚动体之间的相互碰撞。

保持架的设计和制造对轴承的寿命和运行平稳性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轴承使用不同形状和结构的保持架,例如球保持架、滚柱保持架等。

3. 常见轴承类型及其结构组成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载荷类型,轴承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以下将对每种类型的轴承结构组成进行详细介绍。

3.1 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是一种最常见的轴承类型,其结构简单紧凑。

它主要由内/外环、滚动体(钢球)和保持架组成。

内/外环为圆环状,在内径方向具有一定的内凹弧度,以适应滚动体的滚动。

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

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

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
答案:
轴承主要由内圈,外圈,滚动体(钢球或滚子),保持架四个零件组成,具体如下:1、内圈(又称内套或内环):通常固定在轴颈上,内圈与轴一起旋转。

内圈外表面上有供钢球或滚子滚动的沟槽,称为内沟或内滚道。

2、外圈(又称外套或外环):通常固定在轴承座或机器的壳体上,起支承滚动体的作用。

外圈内表面上也有供钢球或滚子滚动的沟槽,称为内沟或内滚道。

3、滚动体(钢球或滚子):每套轴承都配有一组或几组滚动体,装在内圈和外圈之间,起滚动各传递力的作用。

滚动体是承受负荷的零件,其形状、大小和数量决定了轴承承受载荷的能力各高速运转的性能。

4、保持架(又称保持器或隔离器):将轴承中的滚动体均匀地相互隔开,使每个滚动体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正常地滚动。

PPT-滚动轴承钢及其热处理

PPT-滚动轴承钢及其热处理

Sieyuan Electric
Copyright © Sieyuan Electri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3
二、滚动轴承钢的化学成分及应用
B、合金元素:主要加入Cr以提高淬透性、形成 、合金元素:主要加入 以提高淬透性 以提高淬透性、 合金碳化物、细化组织、降低过热敏感性、 合金碳化物、细化组织、降低过热敏感性、提高抗 蚀性, 蚀性,不同牌号含量 0.4 ~1.65﹪;加入 Si、Mn ﹪ 、 提高淬透性; 提高淬透性、 提高淬透性;加入 Mo提高淬透性、提高抗回火稳 提高淬透性 定性;加入RE改善夹杂物的形态分布 细化晶粒、 改善夹杂物的形态分布、 定性;加入 改善夹杂物的形态分布、细化晶粒、 提高韧性。 提高韧性。 C、高的冶金质量:应具有高的纯洁度和良好的 、高的冶金质量: 组织均匀性等,特别对非金属夹杂含量、碳化物偏 组织均匀性等,特别对非金属夹杂含量、 析度等严格控制。 析度等严格控制。
Sieyuan Electric
Copyright © Sieyuan Electri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4
二、滚动轴承钢的化学成分及应用
代表牌号如GCr15、GCr15SiMn,见GB/T 、 代表牌号如 , 18254《高碳铬轴承钢》。 《高碳铬轴承钢》 (2)应用: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中小轴承零件。 )应用: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中小轴承零件。 3、渗碳轴承钢 、 成分属优质渗碳钢,牌号如G20CrMo、 成分属优质渗碳钢,牌号如 、 G20CrNiMo,见GB/T3203《渗碳轴承钢技术条 , 《 件》。 主要用于制造承受强烈冲击载荷或大型机械用轴 承零件,如冶金、矿山机械、农用机械、 承零件,如冶金、矿山机械、农用机械、机车轴承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标准对应于ISO3290:1998《滚动轴承—球—尺寸和公差》,与ISO329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必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在第5章中增加了5.1“材料和热处理”、5.6“残磁”、5.7“其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第6章“标志”、第7章“测量及检验方法”、第8章“检验规则”、第9章“包装及贮存”。

——增加了附录C“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

本标准代替GB/T308—1989《滚动轴承钢球》本标准与GB/T308—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并且压缩了表面粗糙度R a——增加了优先采用的球公称直径表中的尺寸规格(见表1);——增加了G24级的公差级别(见5.3、表3、表4);——取消了各公差等级钢球所适用的尺寸范围表(1989年版的表4)——修改了钢球硬度值(1989年版的5.4,本版的5.2、表2);——增加了钢球残磁限值的规定(见5.6、7.5);——增加了钢球裂纹的检查方法(见7.7);——修改了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1989年版的6.2.3,本版的7.3);——修改了检测规则的内容(1989年的第7章,本版的第8章);——将“标志”内容单独作为一章(1989年版的8.1,本版的第6章);——修改了球形误差测量的附录(见附录B);——增加了“成品钢球压碎载荷值”(见附录C)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08—1964、GB308—1977、GB308—1984、GB308—1989。

滚动轴承钢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球的尺寸、技术要求、标志、测量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配套用钢球和商品高碳铬轴承钢钢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235——1987 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半径变化量的测量(neqISO4291:1985)GB/T 10610—199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neqISO4288:1996)GB/T18254—2000 高碳铬轴承钢GB/T18579—2001 高碳铬轴承钢丝JB/T1255—2001 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3034—1993 滚动轴承油封防锈包装JB/T7361—1994 滚动轴承零件硬度试验方法JB/T8196—1996 滚动轴承滚动体残磁及其评定方法JB/T8921—1999 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3术语、符号和定义下列术语、符号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球公称直径nominal ball diameterD w 一般用于标注球尺寸的直径值。

3.2 球单一直径single ball diameterD ws 与球实际表面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3.3 球平均直径mean ball diameterD wm 球的最大与最小单一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3.4 球直径变动量variation ball diameterV Dws 球的最大与最小单一直径之差。

3.5 表面不平度和形状参数Surface irregularities and form parameters偏离理想球面的各种偏差,它们沿整个球表面分布并重复出现。

注1:这些偏差起因于:球形误差;波纹度;表面粗糙度。

注2:本标准未规定表面缺陷(及其大小),其定义如下:表面缺陷:是指在加工、贮藏、转运或使用过程中,无意或偶然生成的实际表面的单元体、不规则体或成组的单元体、不规则体。

这类单元体或不规则体与构成表面的粗糙度的那些单元体或不规则体具有明显的区别。

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过程中(见5.4,注2)不应考虑它们。

3.5.1 球形误差deviation from spherical formΔS ph在任意赤道平面内,与最小二乘方球同心的最小外接球体卢最大内切球体之间的最大径向距离。

注:球形误差的测量见附录B。

3.5.2 波纹度waviness随机或周期性偏离理想球形的表面不平度。

注:建议将波纹度作为速度幅值来评定,实际上,波纹度可用波纹度分析器(滤波器)从理想表面分离出来。

surface roughness具有较小间距的表面不平度,一般受到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或)其它因素的影响。

注:这些不平度在一定范围内考虑,例如:在某一常规取样长度范围内来定义。

3.6球批ball lot制造条件被视为相同并被认一整体的一定数量的球。

3.7球批平均直径mean diameter of ball lotD wml球批中,最大球与最小球的平均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3.8 球批直径变动量variation of ball lot diameterV Dwl球批中,最大球与最小球的平均直径之差。

3.9球等级ball gaugeG球的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及分选公差的特定组合。

注:球等级用字母G和数字不定来识别。

3.10规值ball gaugeS 球批平均直径与球公称直径之间的差量,此量为一已定系列中的一个量。

注1:每一个球规值均是按球等级确定的球规值间距的整数(见附录A)注2:球规值与球等级,公称直径组合在一起,应作为用户订货时用到的最确切的球尺寸规格。

3.11球批规值偏差deviation of ball lot from ball gaugeΔS球批平均直径减去球公称直径与球规值之和。

(见表4和附录A)ΔS=Dwml -(Dw+S)3.12球分规值 ball subgauge最接近球批规值实际偏差的已定系列的量。

注1:每一个球分规值均是按球等级确定的球分规值勤间距的整倍数(见表4和附录A)。

注2:球分规值与公称直径、球规值组合在一起,为制造厂表示球批平均直径之用,而不应作为用户订货之用。

3.13 硬度hardness采用特定方法确定的抗压入能力的测值。

4 尺寸优先采用的钢球公称直径DW见表1,相应的英制尺寸仅作参考。

表1优先采用的球公称直径5.1 材料及热处理钢球采用符合GB/T 18254-2000、GB/T18579-2001规定的轴承钢制造,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 1255—2001的规定。

5.2硬度及压碎载荷成品钢球硬度按表2的规定,其中φ3mm—φ50.8mm钢球的压碎载荷值不应小于附录C的规定。

表2 成品钢球硬度公差等级钢球按制造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规值及表面粗糙度分成3、5、10、16、20、24、28、40、60、100、200十一个级别,精度依次由高到低。

5.4 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对每一公差等级钢球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规定有以下方面:——球直径变动量,见表3;——球形误差,见表3;——波纹度,见注1;——表面粗糙度,见表3;——外观和表面缺陷,见注2。

注1:波纹度的限值及其测量方法由用户和供货商专业人员商确定。

注2:表面特征、局部缺陷、擦痕等由用户和供货商协商确定。

表3 形状误差和表面粗糙度5.5 分选公差和球规值表4规定了以下参数的值:——球批直径变动量;——规值间距;——优先规值;——分规值间距;——分规值。

钢球残磁限值应符合JB/T8196—1996的规定。

5.7 其它对有特殊要求的钢球,可由用户和供货商协商确定。

6标志6.1标志内容a)钢球公称直径:用规值、分规值为零的直径表示,单位mm不标志。

b)钢球公差等级代号:在钢球公差等级前面,加字母G组成公差等级代号,即G3、G5、G10、G16、G20、G24、G28、G40、G60、G100、G200。

c)球规值和符号b(不按批直径变动量分组标志):球规值用正负号加数字表示,单位μm不标志。

d)球分规值:用小括号内的正负号加数字表示,单位μm不标志。

e)钢还需所符合的标准号及补充技术条件代号。

6.2 标志方法在钢球订货单、合格证、包装物与需标志的地方,按6.1的内容及顺序标志,每项之间空一格。

6.3标志示例示例1:8 G10 +4 (-0.2)GB/T308—2002表示符合GB/T308—2002 公称直径8mm,公差等级10级,规值为+4μm,分规值为-0.2μm 的高碳铬轴承钢球。

示例2:12.7 G40 ±0(±0)GB/T308—2002表示符合GB/T308—2002 公称直径12.7mm,公差等级40级,规值为0,分规值为0的高碳铬轴承钢钢球。

示例3:45 G100 b GB/T308—2002表示符合GB/T308—2002公称直径45mm,公差等级100级,不按批直径变动量、规值、分规值提供的高碳铬轴承钢球。

7测量及检验方法7.1 钢球的单一直径D ws和直径变动V Dws的测量,是将钢球放在仪器的测头和与测头轴线垂直的平面之间进行,其中,V Dws测量时,要变方向地转动钢球,改变钢球的检测部位。

测量仪所指出的最大差值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

7.2 球形误差的测量按附录B的规定。

7.3 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原则,按GB/T10610—1998的规定。

7.4 钢球硬度的测试及压碎载荷试验规程按JB/T7361—1994,JB/T1255—2001的规定。

7.5 残磁的测量按JB/T8196—1996的规定。

7.6 钢球的外观一般在散光灯下目视检查。

7.7 裂纹检查按JB/T1255—2001附录C的规定。

8检验规则8.1 成品钢球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提交给订户的钢球应有质量合格证。

8.2 成品钢球的检验规则按JB/T8921—1999进行抽样检验,样本大小按特殊检查水平S—4抽检,合格质量水平AQL值取4。

9包装及贮存9.1 包装经检验合格的成品钢球,应按JB/T3034—1993规定进行防锈和内包装。

包装时应把不同尺寸、不同公差等级、不同材料、不同规值和分规值的钢球装入不同的容器(盒)中,不得混装。

在包装容器(盒)外面,应标明:a)钢球的标志(6.1的内容);b)钢球的数量;c)制造厂名或商标;d)批号和包装日期。

9.2 贮存钢球经防锈包装后,在遵守JB/T3034—1993的合理运输和正常库房保管条件下,应保证从出厂之日起,12个月内不生锈。

附录A(规范性附录)规值和分选原理图解A.1规值和分规值(见图A.1)例:5级,数值以μm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