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梅克尔(Meckel)腔的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Meckel憩室

Meckel憩室
例 被 经 十二 指肠 小 肠 钡 剂 灌 肠造 影 准 确地 诊 断 , 假 阳 1例
性 。然而 , 这项技术需要 经 胃插管至 十二指 肠水平部 , 增 加了病人的不适感 , 同时病人 也需接受更 多的射线照射 。 文献报告 M ce 憩室小肠 造影研究 的总体敏感性差异很 ekl
大 。最 大 的 研 究 报 告 了 7 6个 病 例 包 括 18例 M ce 憩 7 1 ekl 室 经历 小 肠 造 影 研 究 , 中 5 其 5例 ( 7 ) 到 准 确 的 诊 4% 得 断 。G ob 等报 告 l9例 手 术 切 除 的 成 人 M ce 憩 室 , r l e 1 ekl
其 中 9例做了钡剂造影 , 4例 (4 ) 断为 Mekl 仅 4% 诊 ce 憩 室 。P n nrgBo n报告 1 at ga—rw o 5例倒置 M ce 憩室 的钡剂 ekl
造 影 , 中 l ( 7 ) 确 地 得 以 诊 断 ; 外 5例 诊 断 其 O例 6 % 准 另
性肿瘤 , 虽然少见 , 这些肿瘤可 能是 发生肠套叠 的重 要原
有症 状 者 可 高 达 7 % 以上 ; 次 是 胰 腺组 织 , 5 ; 少 5 其 占 % 更 见者 包 括 结 肠 黏 膜 。Mekl 室 内 还 可 以 发 生 良性 和 恶 ce 憩
感 。一项 2 5年的 4 5例经 十二指肠小肠 钡剂灌肠 造影 . 1 研究 , 最终 l 3例经外科手术证 实为 Mekl c e 憩室 , 其中 1 1
三 向射 出征 (r aie ; 当 回肠 膨 胀 时 , 现 为 黏 膜 三 tr a ) 而 id t 表
是致命的。
1 发 病机 制
M ce 憩 室 通 常 发 生 在 距 回盲 瓣 10 c 以 内 的 回 ekl 0 m 肠 对 系膜 缘 , 为它 的壁 包 括 全 部 小 肠 壁 结 构 , 以 它 是 因 所

meckel腔 名词解释

meckel腔 名词解释

meckel腔名词解释Meckel腔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结构,位于胰腺和小肠之间。

它得名于德国解剖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迈克尔(Johann Friedrich Meckel),在1809年首次描述了这一结构。

Meckel腔在胚胎发育的4-10周之间形成,并最终从胚胎肠道中分离出来。

它是由一段肠原肠发育而来,称为Meckel节。

Meckel节最初是构成肠系统的一部分,但在发育过程中,部分相关的结构消失,而Meckel节则发展成了一个闭合的腔室,即Meckel腔。

Meckel腔与胚胎的肠道相连,在发育过程中,肠道向前膨出,最终回缩并闭合,形成成人时的小肠。

Meckel腔的主要特征是其内腔与肠腔相通,并被一层薄的上皮细胞覆盖。

它通常位于小肠的下部,靠近回肠。

Meckel腔的长度和形状在不同的个体之间有所变化,但通常为数厘米的短管状结构。

在大多数情况下,Meckel腔在胚胎发育后期会完全闭合,并在出生后的几周内逐渐退化消失。

然而,在一些个体中,Meckel腔可能没有完全闭合,导致留有一个狭窄的管道与肠腔相连。

这种情况被称为Meckel腔狭窄(Meckel diverticulum),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异常。

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Meckel腔狭窄可能导致腹痛、肠道出血等问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Meckel腔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结构,位于胰腺和小肠之间。

它是一个闭合的腔室,与肠道相连,通常在胚胎发育后期闭合消失。

Meckel腔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异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麦克尔憩室的影像学诊断

麦克尔憩室的影像学诊断

麦克尔憩室的影像学诊断正文:一、引言:麦克尔憩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特征为结肠壁的一部分膨出形成囊袋状憩室。

本文旨在详细描述麦克尔憩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二、麦克尔憩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⒈X线胃肠道钡餐检查:该方法是最常用的麦克尔憩室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患者口服含有钡的饮剂,然后通过X线观察钡剂在胃肠道中的流动情况。

麦克尔憩室在钡剂灌注中可呈现典型的憩室影像,包括憩室颈部狭窄和憩室囊袋状突出。

此外,钡剂检查还可评估憩室内的异物、炎症或出血情况。

⒉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无创的、无辐射的麦克尔憩室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憩室的形态和位置。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鉴别憩室与其他腹部肿块的区别,并可评估憩室的血流情况。

⒊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麦克尔憩室影像学信息。

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CT扫描可以显示憩室的内部结构、周围组织的情况以及任何并发症,如感染或穿孔。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更直观地显示憩室的形态。

三、麦克尔憩室的临床意义:⒈症状:麦克尔憩室通常是无症状的,但在一些情况下,可出现腹痛、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

并发症如炎症、感染或憩室穿孔可引起严重的腹痛和腹膜炎。

⒉并发症:麦克尔憩室的并发症包括憩室出血、感染、穿孔等。

及时诊断并治疗憩室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患者的病历、影像学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医学资料。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麦克尔憩室:也称喉憩室,是由于肠管壁肌肉层的薄弱和压力增加而引起的结肠部分膨出形成的憩室,位于乙状结肠近端。

⒉憩室颈部狭窄:指麦克尔憩室口部的狭窄现象。

⒊憩室囊袋状突出:指麦克尔憩室在影像学检查中呈现的囊袋状突出形态。

梅克尔憩室:从病理角度解析临床表现

梅克尔憩室:从病理角度解析临床表现

梅克尔憩室:从病理角度解析临床表现梅克尔憩室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胃肠道发育异常,属于憩室病的范畴。

憩室是指内脏器官壁的局部突出,梅克尔憩室则是胃肠道壁的憩室。

它通常发生在小肠,尤其是空肠,但也可能出现在结肠和胃。

梅克尔憩室的病理机制是由于胃肠道壁的肌肉层和黏膜层发育不全,导致局部壁的薄弱,形成憩室。

憩室的壁通常由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但梅克尔憩室的壁则较薄,缺乏完整的肌层和浆膜层,使得憩室易受胃肠道内容物的压力作用而突出。

在临床表现方面,梅克尔憩室的症状多样,且与憩室的大小、位置和并发症有关。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呕吐等。

腹痛通常是梅克尔憩室最常见的症状,多为中上腹部的隐痛或胀痛,有时可伴有压痛。

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腹胀、食欲不振、早饱等。

腹泻和便秘可能交替出现,这是由于憩室的存在影响了胃肠道的内容物流动。

梅克尔憩室还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鲜血便。

梅克尔憩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胃肠道钡餐造影、腹部超声、CT扫描等。

胃肠道钡餐造影可以显示憩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同时观察憩室周围组织的变化。

腹部超声和CT扫描则可以更直观地显示憩室的壁结构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在确诊梅克尔憩室后,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胃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梅克尔憩室的治疗取决于憩室的大小、位置和症状严重程度。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

饮食调整包括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食物和过多纤维食物,以减轻憩室的负担。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消化酶补充,以预防和治疗感染和消化不良。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憩室切除术和憩室修补术。

憩室切除术是将憩室连同憩室周围的病变组织一并切除,憩室修补术则是将憩室突出的部分修补,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在手术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憩室的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Meckel腔的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Meckel腔的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Meckel腔的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韩群颖;柏根基;王鹤鸣;童鑫康;方实邦【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年(卷),期】1999(17)2【摘要】目的:为Meckel腔的影像诊断学和显微外科学提供解剖学资料。

方法:利用35例头颅连续断层标本,测量和观察Meckel腔在各个断面上的形态、大小和毗邻。

结果:Meckel腔为由颅后窝向颅中窝后内侧部分突入的硬脑膜陷凹,前方和上方与海绵窦后部静脉间隙、外侧与颅中窝内侧壁硬脑膜、内侧与颈内动脉和脑神经Ⅳ、后下方与颞骨岩部尖相毗邻;三叉神经节位于Meckel腔内,呈半月形或三角形,其表面覆盖有蛛网膜,此蛛网膜包绕三叉神经形成蛛网膜下腔的三叉池。

Meckel腔的上下径、内外径和前后径分别为:12.2±1.6mm,5.5±0.7mm和13.6±2.3mm,三叉神经节的相应数值分别为:10.3±1.9mm,3.2±0.9mm和12.7±1.7mm。

【总页数】3页(P109-111)【关键词】Meckel腔;三叉神经节;断层解剖【作者】韩群颖;柏根基;王鹤鸣;童鑫康;方实邦【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85【相关文献】1.三叉神经根、Meckel腔内半月神经节及其分支与断层标本对比的解剖学研究[J], 韩兴军;杜英林;肖建国;梁长虎2.Meckel腔:头颅断层标本与MRI对照研究 [J], 王德杭;柏根基;王鹤鸣3.Meckel腔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J], 阳昊;刘卫平;费舟;汪凯;刘远洋;贾晨光4.CT扫描和断层解剖观察蝶窦断层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J], 武志兵;郭兴;李富德;李和平;李建斌;刘学敏5.CT扫描和断层解剖观察蝶窦断层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J], 武志兵;郭兴;李富德;李和平;李建斌;刘学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梅克尔憩室

梅克尔憩室

疾病名:梅克尔憩室英文名:Meckel diverticulum缩写:别名:麦克尔憩室;Meckel憩室;美克尔憩室ICD号:Q43.0分类:消化科概述: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管退化不全所形成的回肠远端憩室。

临床上多无症状,往往因憩室出现并发症表现才就诊而获诊断。

1808年Meckel首先发现憩室来源于卵黄管的残留,1812年他又对其胚胎学和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做了完整的描述,故该病得名梅克尔憩室。

本病也偶有并发其他畸形,如脐膨出、肠旋转不良、肠重复畸形、异位胰腺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Ehrensperger指出伴发畸形的发生率可高达8.4%。

流行病学:梅克尔憩室发病率为2%~3%,发生合并症者占20%。

男性比女性多2~4倍。

本病大多于儿童期发病,亦可终身无症状。

病因:在胚胎早期,正常胚胎发育第2周卵黄囊顶部之内胚层细胞群卷入胚体,构成原始消化管,头端称前肠,尾端称后肠,中间段称中肠。

中肠与卵黄囊相通,在其相连中间有一交通管道,称之为卵黄管或脐肠管。

在胚胎正常发育情况下,第6~8周卵黄管开始自行闭塞纤维化,以后逐渐萎缩形成一连接脐与中肠的纤维索带,并逐渐从脐端开始吸收退化,最后完全消失。

如果在卵黄管吸收退化过程中发生障碍,即卵黄管吸收退化不全或不退化,就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卵黄管残留异常,如脐瘘、脐窦、脐茸、卵黄管囊肿及回肠远端憩室,当卵黄管的脐端已吸收退化,而肠端卵黄管残留未闭合时,则形成梅克尔憩室。

发病机制:梅克尔憩室绝大多数位于距回盲部10~100cm的末端系膜缘对C D D C D D C D D C DD侧的回肠壁上,约有5%病例开口于肠管的系膜侧。

由于卵黄管退化过程中所受障碍的部位、程度不同,憩室的形态和病理改变也不相同。

1.卵黄管发育异常表现形式(图1) ①憩室盲端与肠壁及脐无连接:憩室游离于腹腔内,多2cm~5cm长,呈圆锥形、管状圆柱形及球形。

“Meckel憩室炎”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Meckel憩室炎”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Meckel憩室炎”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Meckel憩室由德国解剖学家Johann Friedrich Meckel于1809年首次描述,并以其姓氏命名。

Meckel憩室为一盲囊,起自回肠远段,距回盲部40~100cm,位于肠系膜对侧,为先天解剖结构,人群发生率约为2%。

憩室来自胚胎早期连接中肠与卵黄囊的卵黄(或脐肠系膜)管不完全退化形成的发育性残迹。

憩室可发生炎症,临床表现为急腹症。

历史上,Meckel憩室并发症术前诊断率仅有6%~10%,但在CT 应用于临床之后,Meckel憩室炎具有了很高的诊断正确率。

在CT影像上,发炎的Meckel憩室表现为不同大小的盲袋,壁增厚与周围肠系膜炎症(图1,图2)。

换言之,发炎的Meckel憩室与发炎的阑尾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其附着于远侧回肠而非盲肠。

重点人一生Meckel憩室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4% ,常见有症状的并发症包括炎症、出血、梗阻与翻转伴肠套叠。

炎症可来自梗阻伴有感染(如急性阑尾炎),扭转或继发于憩室内异位胃黏膜的消化性炎症。

相关临床知识Meckel憩室的男女发病率相同,但并发症症状更多见于男性患者。

Meckel憩室炎典型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急腹症,一组研究表明,阑尾炎为最常见的术前诊断。

鉴别诊断由于Meckel憩室炎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相似,此两种疾病的CT鉴别应更为直接,Meckel憩室炎的炎性结构是附着于远段回肠的,而非附着于盲肠,而且通常可确认与病变分离的正常阑尾。

可以想见,位于中线前部的Meckel憩室炎可能疑为脐尿管囊肿感染,但脐尿管残迹一般与膀胱顶,而非远段回肠关系更为密切。

偶尔,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小肠憩室可发生炎症,这种小肠憩室炎的CT表现可与Meckel憩室炎相似。

最后,与远段回肠相关的炎症改变与积液也可提示局限性包裹性小肠穿孔或伴有并发症的Crohn病。

教学要点急性腹痛患者CT扫描发现起自远侧回肠管状强化的结构,伴相邻脂肪浸润时,提示为Meckel憩室炎。

梅克尔(Meckel)憩室相关知识

梅克尔(Meckel)憩室相关知识

梅克尔(Meckel)憩室相关知识
概述
梅克尔(Meckel )憩室为胚胎期卵黄囊管闭锁不全而留下的先天性畸形,具有完整的浆膜肌层和粘膜,属于真性憩室。

约90%以上患者的梅克尔憩室位于回肠末段1m之内,95%均在肠系膜对侧。

1809年首先由梅克尔作较详细描述,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病因与发病机制
在胚胎发育早期,初级卵黄囊分为2部分,其中较大部分分化为原肠,小部分继续作为卵黄囊与胎盘相连。

两部分由卵黄管连接,此后,原肠回转返回腹腔,卵黄管应逐渐退化萎缩成一纤维索条,卵黄管连脐的一段退化闭锁。

当小肠端的卵黄管仍与肠腔相通时,即可形成梅克尔憩室。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多数梅克尔憩室的诊断是在手术中明确的,一般检查甚难发现,双重气钡小肠造影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为终身无症状,仅4%左右病人有症状,且多为10岁以下儿童。

成年人很少出现症状,当并发憩室炎和溃疡时,与急性阑尾炎不易区别。

若憩室炎引起穿孔,则可出现化脓性腹膜炎的表现。

憩室出血是10岁以下儿童肠道大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

憩室所致的肠梗阻主要为低位小肠急性绞窄性肠梗阻,为突然性腹部剧烈绞痛、恶心、
呕吐、发热,中毒症状明显,腹胀严重,晚期可出现化脓性腹
膜炎征象。

梅克尔憩室也是引起幼儿肠套叠的一个常见原因。

治疗概述
对有症状的憩室应手术切除,在开腹探查发现的憩室也应切除,手术时应严格避免造成回肠肠腔狭窄,对婴儿更应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故知新】梅克尔(Meckel)腔的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
梅克尔(Meckel)腔呈半月形或卵圆形,左右各一,位于颞骨岩尖部前方、海绵窦后部外下方,由颅后窝突入颅中窝后内侧的硬脑膜陷窝形成。

正常的Meckel腔长轴在横断位朝向前内,冠状位朝向内上,呈两侧对称的“八”字形,矢状位呈“C”字形,开口朝后,越过岩尖与桥前池交通,交通处即三叉神经孔。

Meckel腔内含有脑脊液、三叉神经节及神经纤维。

Meckel腔的MRI表现主要反映脑脊液的MR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常规T1WI及T2WI对三叉神经节及神经纤维显示率较低,薄层高分辨率T2WI可见三叉神经节,多位于Meckel腔前下部,呈半月形、细线状、条状或结节状,增强扫描T1WI有时可有强化,三叉神经节强化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其缺乏血--脑脊液屏障,或是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有关,因此,头颅增强扫描三叉神经节强化可以是一种正常表现,应与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肿瘤鉴别。

增强扫描Meckel腔周围的硬脑膜可呈细线状强化,以前上缘强化明显。

成年人Meckel腔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分别为12.2±1.6mm、5.5±0.7mm、13.6±2.3mm,双侧Meckel腔大小基本对称,但其变异较大,可出现大小不对称或一侧Meckel腔增大,单纯大小变异无临床意义,但应注意观察增大的一侧腔内是否存在异常信号、三叉神经束有无增粗及T1WI序列颞骨岩尖部周围高信号脂肪有无消失。

了解Meckel腔解剖和病变的影像特征可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重要信息,特别是三叉神经相关疾病患者,应高度重视Meckel腔的观察。

上图为正常Meckel腔
上图显示Meckel腔内正常神经纤维
上图显示双侧不对称的Meckel腔
Meckel腔常见肿瘤性病变
一、腔内病变:原发于Meckel腔的肿瘤少见,多为三叉神经鞘瘤和脑膜瘤;侵犯Meckel腔及邻近结构的病变常以三叉神经症状多见。

1、三叉神经鞘瘤:通常发生于Meckel腔内的三叉神经节或后颅
窝的三叉神经根,CT显示肿瘤有不同密度,常伴有岩骨、颅底骨的骨质吸收和破坏,岩锥缩短,Meckel腔扩大,患侧咀嚼肌萎缩,肿瘤内常发生微小出血、囊变等改变,增强后能明确病变范围;MRI表现:肿瘤沿三叉神经走行生长,常跨越中、后颅窝,多呈哑铃状,多呈T1WI低或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三叉神经根部增粗,与肿瘤主体相连续,常伴岩骨、颅底骨的骨质吸收和破坏,Meckel腔扩大,咀嚼肌萎缩等,当病变为双分隔或合并卵圆孔扩大时,具有特征性。

2、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鞍旁的脑膜瘤可位于硬膜内或硬膜外,表现为早期增强病灶,外侧缘平直(硬膜的脑膜层移位),随着肿瘤的增大向外侧凸出,合并海绵窦颈内动脉瘤时,Meckel腔常无异常改变,但Meckel腔和海绵窦常同时被脑膜瘤累及使Meckel腔闭塞。

Meckel腔脑膜瘤分型
Ⅰ型:肿瘤局限于Meckel腔。

Ⅱ型:肿瘤起源于Meckel腔,向中颅窝生长。

Ⅲ型:肿瘤起源于Meckel腔,向后颅窝生长。

Ⅳ型:肿瘤起源于Meckel腔,同时向中、后颅窝生长。

病变同侧的前额部和眼眶痛疼痛为早期症状,进展后为全头痛。

3、胚胎来源肿瘤:包括表皮样囊肿、脂肪瘤和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和脂肪瘤CT呈低密度,表皮样囊肿因所含低密度胆固醇和高密度脱落上皮碎屑角化物的含量不同而密度不同,MRI上表现为肿大的脂肪信号特征,脂肪抑制能为诊断提供有力证据,肿瘤可发生钙化。

二、腔外肿瘤病变
1、直接侵犯Meckel腔的肿瘤:主要沿周围神经侵犯,MRI的优势明显,沿着神经内膜和神经鞘膜生长或移行的头颈部原发或转移性周围神经肿瘤,可沿着神经上行经卵圆孔至Meckel腔,异常增大的神经在脂肪抑制T2WI序列显示最佳。

2、从蛛网膜播散至Meckel腔的肿瘤:来源于脊髓和脑瘤的蛛网膜播散,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肿瘤一样也可种植到Meckel腔和三叉神经节,可见种植的瘤体或结节。

3、血行转移至Meckel腔的肿瘤:Meckel腔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海绵窦内静脉等血管存在密切关系,全身各种转移瘤均可通过血行转移至Meckel腔,影像学无特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