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公共物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公共物品)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课后习题详解(公共物品)

第23章 公共物品

1.考虑如下博弈作为两个当事人在离散公共物品情况下公共物品问题的一个解。每一当事人宣布一个“出价”i b 。如果12b b c +≥,就提供这一物品且每个当事人支付其出价额;否则就不提供公共物品,每个当事人也无需支付什么。有效的结果是这一博弈的一个均衡吗?有其他的均衡吗?

Consider the following game as a solution to the public goods problem in the case of a discrete public good with two agents. Each agent i states a “bid ”, i b . If 12b b c +≥, the good is provided and each agent pays their bid amount; otherwise,

the good is not provided and neither agent pays anything. Is the efficient outcome an equilibrium to this game? Is anything else an equilibrium?

答:假设当事人1愿意为公共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为1v ,而他的实际报价为1b ;当事人2愿意为公共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为2v ,而他的实际报价为2b ;给定当事人2的报价2b ,当事人1的反应函数为:

类似地,当事人2的反应函数为:

根据上面两个反应函数可知:

①当12v v c +>时,任意满足1122b v b v ≤ ≤,以及12b b c +=的报价都构成纳什均衡。公共品得到提供。

②当12120v c v c b b ==<,<时,也是一个纳什均衡,但此时公共品得不到提供。

2.假设1u 和2u 在()i x G ,上都是位似的。推导纳什均衡时贡献水平的条件。 Suppose that 1u and 2u are both homothetic in ()i x G ,. Deriv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Nash equilibrium levels of contributions.

答:假设消费者1和2的总收入分别为1w 和2w ,私人品的价格为1,公共品的价格为p 由于消费者具有位似偏好,所以他对每种商品的需求和他的收入成比例。但是对于公共品而言,给定消费者2提供2g 数量的公共品,消费者1至少要消费2g 数量的公共品,这相当于消费者1收到了数量为2g 的公共品的捐赠,因此他的实际收入为12w pg +,从而他对公共品的需求就是:

()()112g A p w pg =+

这里()A p 是一个关于p 的函数(下面的()B p 也一样),如果()()1122g A p w pg g =+>,那么消费者1会提供数量为()()122A p w pg g +-的公共品;如果()()1122g A p w pg g =+≤,那么消费者1就会选择不提供公共品。综上可知消费者1的反应函数为:

()(){}1122max 0g A p w pg g =+- , (1)

类似地,消费者2的反应函数为:

()(){}1122max 0g B p w pg g =+- , (2)

所以纳什均衡时的公共品的供给数量为同时满足(1)、(2)两式的1g *和2g *

3.假设现在两个当事人有不等的财富,但有相同的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1a a i i i u G x G x - =,。均衡时当事人2的贡献为零时所需的两人财富差异有多大?

Suppose now that the two agents have different wealths, but identical Cobb-Douglas utility functions,

()1a a i i i u G x G x - =,. How big does the wealth difference between agent 1 and 2 have

to be for agent 2 to contribute zero in equilibrium?

答:给定2g ,消费者1 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解得(){}112max 20g w g g α=+- ,

。同理可得(){}2211max 0g w g g α=+- ,。 达到均衡时20g *

=,所以必有()112 0g g w α**+-<,即:

()121w g αα*-< (1)

由于20g *

=,所以(){}

2*11120g max w g w g αα**=+- =,

,把它代入(1)式中得到: ()211w w α<-

4.假设n 个当事人都有同样的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1a a i i i u G x G x - =,。总的财富量为w ,分给k n ≤个当事人,有多少公共物品被提供出来?当k 增加时,公共物品的数量怎样变化?

Suppose that there are n agents with identical Cobb-Douglas utility functions, ()1a a i i i u G x G x - =, There is a total amount of wealth w , which is divided among k n ≤ of the agents. How much of the public good is provided? How does the

amount of the public good change as k increases?

答:由题3可知,给定其他消费者提供的公共品的数量i g -,消费者i 提供的公共品数量为:

(){}1max 0i i i g w g g α--=+- , (1)

利用效用函数的对称性可知:均衡时,每个消费者提供的公共品的数量都相同,因此均衡时必有

120k g g g ==?=≠(假设财富只在前k 个人之间平均分配)

,从而(1)式可以改写为:

解得:

可见随着k 的上升,财富的数量分配得更平均,私人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将更少。

5.克拉克税导致帕累托有效配置吗?克拉克税能导致公共物品的一帕累托有效数量吗?

Does the Clarke tax result in a Pareto efficient allocation? Does the Clarke tax result in a Pareto efficient amount of the public good?

答:令i b -为略去了当事人i 的出价向量,()i i h b -为当事人i 另外的支付额。现在,当事

人i 的报酬采取了如下形式:

显然,这种机制会给出真实的显示。如果明智地选择i h 函数,额外支出的规模会大大减小。对i h 函数的一个较好选择如下:

这样的一个选择产生了枢纽机制,也被称为克拉克税。

由于要设计一种机制来保证额外支付之和为0,因此,要求当事人纳税,这会导致税收浪费,从而公共与私人物品的配置不是帕累托最优的。然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数量一定是帕累托有效数量:如果i i

r c >∑,就提供1单位;其他情况下为0单位。

6.在南海中有一被称为格兰德的特殊的土著部落,只消费椰子。他们把椰子用于两个目的:或者当食物吃,或者作为公共的宗教祭品而烧掉。(格兰德人相信这一祭品有助于他们的预备仪式。)

假定某一格兰德人i 初始拥有的椰子量为0i w >。令0i x ≥为其消费的椰子量,0i g ≥为其为公共祭献而拿出的椰子量。拿出用于祭献的椰子总量为 1n

i i G g ==∑,格兰德人i 的效用函数由下式给出()ln i i i i u x G x a G =+,

,其中1i a >。 (a )在决定其祭礼时,每个格兰德人都假定其他格兰德人的祭礼数是固定的,确定在此基础上他会给出多少祭礼。令i j j i

G g -≠=∑为除格兰德人i 的之外的祭礼。写出确定格兰德

人祭礼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b )考虑到对所有当事人i 来说,i i G g G -=+,公共物品的均衡量是多少?(提示:并非每一当事人都将贡献—正数的公共物品。)

(c )这一问题中,谁将搭便车?

(d )在这一经济中,要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帕累托有效数量是多少?

A peculiar tribe of natives in the South Seas called the Grads consume only coconuts. They use the coconuts for two purposes: either they consume them for food, or they burn them in a public religious sacrifice.(The Grads believe that this sacrifice will help their prelim performance.)

Suppose that each Grad i has an initial endowment of coconuts of 0i w >. Let 0i x ≥ be the amount of coconuts that he consumes, and let 0i g ≥ be the amount

of coconuts that he gives to the public offering. The total number of coconuts contributed to the offering is 1n

i i G g ==∑.Grad i ’s utility function is given by ()ln i i i i u x G x a G =+,, where 1i a >.

(a )In determining his gift, each Grad i assumes that the gifts of the other Grads will remain constant and determines how much he will give on this basis. Let i j j i

G g -≠=∑denote the gifts other than Grad i . Write down a utility maximization

problem that determines Grad i ’s gift.

(b )Recalling that i i G g G -=+ for all agent’s i , what will be the equilibrium amount of the public good. (Hint: not every agent will contribute a positive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著)48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消费者选择理论 1.有两种商品,x1和x2,价格分别为p1和p2,收入为m 。当11x x ≥时,政府加数量税t,画出预算集并写出预算线 2. 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1,x2),如果花同样多的钱可以买(4,6)或(12,2),写出预算线的表达式。 3.重新描述中国粮价改革 (1)假设没有任何市场干预,中国的粮价为每斤0。4元,每人收入为100元。把粮 食消费量计为x ,在其它商品上的开支为y ,写出预算线,并画图。 (2)假设每人得到30斤粮票,可以凭票以0。2元的价格买粮食,再写预算约束,画 图。 (3)假设取消粮票,补贴每人6元钱,写预算约束并画图。 4. 证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5. 一元纸币(x1)和五元纸币(x2)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6. 若商品1为中性商品,则它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 7. 写出下列情形的效用函数,画出无差异曲线,并在给定价格(p 1,p 2)和收入(m )的情形下求最优解。 (1)x 1=一元纸币,x 2=五元纸币。 (2)x 1=一杯咖啡,x 2=一勺糖, 消费者喜欢在每杯咖啡加两勺糖。 8. 解最优选择 (1) 21212 (,)u x x x x =? (2)2u x = + 9. 对下列效用函数推导对商品1的需求函数,反需求函数,恩格尔曲线;在图上大致画出价格提供曲线,收入提供曲线;说明商品一是否正常品、劣质品、一般商品、吉芬商品,商品二与商品一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 (1)212x x u += (2)()212,m in x x u = (3)b a x x u 21?= (4) 12ln u x x =+, 10. 当偏好为完全替代时,计算当价格变化时的收入效用和替代效用(注意分情况讨论)。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小结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 Chapter 3 偏好 ※ 无差异曲线类型 → 完全替代 / 完全互补 / 厌恶品(Bad )/ 中立品(Neutral )/ 餍足品(Satiation ) ※ 关于偏好的假设 → 单调性(越多越好) → MRS<0 → 平衡消费更优(大于某个特定效用的商品构成一个凸集) → 121212((1),(1))(,)tx t x ty t y x x +-+- → MRS 单调递减 → 无差异曲线是严格凸的 → 效用函数是严格拟凹的 ※ MRS 的涵义 → 只要交换比率不恰好等于MRS ,即: 预算约束曲线不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都存 在进一步交换的动机 ====================================================================== Chapter 4 效用 ※ 效用函数与偏好的关系 → 12121212(,)(,)(,)(,)x x y y u x x u y y ?> ※ 不同类型的效用函数 → 完全替代 / 完全互补 / 拟线性 / Cobb-Douglas → 拟线性函数: (,)()u x y v x y =+(垂直平移得到一组无差异曲线) ※ 1 2 MU MU MRS =- → 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不改变边际替代率 ====================================================================== Chapter 5 消费选择 ※ 最优消费选择的解的情况 → 内部解 V.S. 角点解 → 对于内部解: 必要条件为: 1 2 P MRS P =- (即: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 对于角点解: 不需要满足相切的条件 → 无差异曲线严格凸 VS 非凸(即: 是否满足MRS 单调递减)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讲义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资源得稀缺性与合理配置 对于消费者与厂商等微观个体来说,其所拥有得经济资源得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得配置,从而产生微观经济学得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就是如何配置资源,并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市场得竞争程度决定资源得配置效率。 二、经济理论或模型得实质 微观经济学就是实证经济学,它得绝大多数理论与模型都就是对微观活动得客观描述,或者就是对现实经济观察所做得解释。由现实抽离出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对现实做出解释与分析,这就就是经济理论得实质。不同得理论实际上就就是对经济现象所做得不同得抽离与解释。 理论模型(model) 经济现实(reality) 理论从实际中产生实际对理论得验证 三、经济理论模型得三个标准 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模型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 (一)要足够简化(no redundant assumption) 指假设得必要性。假设越少模型得适用面越宽。足够简化还意味着应当使用尽可能简单得方法来解释与说明实际问题,应当将复杂得问题简单化而不就是将简单得问题复杂化。应当正确瞧待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得应用,奠定必要得数学基础。熟练得运用三种经济学语言。 (二)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这就是对理论模型得基本要求,即在一种假设下只能有一种结论。比如根据特定假设建立得模型只能有唯一得均衡(比如供求模型);在比较静态分析中,一个变量得变化也只能产生一种结果。内在一致性保证经济学得科学性,而假设得存在决定了理论模型得局限性。经济学家有几只手? (三)就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relevance) 经济学不就是理论游戏,任何经济学模型都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曾经有关于经济学本土化问题得讨论。争论得核心在于经济学就是建立在完善得市场经济得基础上得,而中国得市场经济就是不完善得,因此能不能运用经济学得理论体系与方法来研究与解决中得问题。两种观点: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 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臵资源的各种方法。 2 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 。它的斜率是-p1/p2 ,纵截距是m/p2 ,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臵。 3 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边际替代率(MRS )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 1 而愿意 放弃的商品2 的数量。 4 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 A x2/ A x仁-MU1/MU2 ,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 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

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复习章完整版

高级微观复习 第一章: ? P12—22:给出生产函数可求出技术替代率、替代弹性、规模报酬等(结合书上P13、P15和P19例题看+P21 CES 生产函数) 1、技术替代率TRS :,假设维持产量水平不变,我们想增加要素1的投入量减少要素2的投入量。这就是这两种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是衡量等产量线的斜率。 二维情况下:),(),(),(21221112 21x x MP x x MP x x x x TRS -=??= N 维情况下,TRS(x 1,x 2): 或者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下的技术替代率: 2、替代弹性 替代弹性衡量等产量线的曲率。更具体地说,替代弹性衡量在产量维持不变的情形下,要素投入比率的变动百分比除以TRS 变动百分比。 根据公式推导,连锁法则( )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替代弹性是1。 3、规模报酬 产量等比例增加,我们通常假设只要将以前的生产模式复制,就能生产出t 倍的产量。定义(规模报酬不变):某生产技术呈现规模报酬不变的现象,若它满足下列条件:

定义(规模报酬递增):若f(tx) >tf(x)(其中t>1),则该技术是规模报酬递增的。 4、CES函数的相关概念 CES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 (1)线性生产函数(ρ=1)。将ρ=1代入CES生产函数可得y =x1+x2, , 第二章 ?利润最大化问题:求解要素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参考P32柯布道格拉斯技术的例子) 基本原理: 对于每个价格向量( p,w),通常会存在要素的最优选择x *。要素最优选择是价格向量的函数,这个函数称为企业的要素需求函数。我们将该函数记为x( p,w)。P是产品的价格,W是要素的价格。函数y ( p,w)=f(x(p,w))称为企业的供给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简化:就是对生产函数求导,然后,要素需求函数X=。。。。Y=f(X)=。。。利润函数: 第三章 ?霍特林引理(P46)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知识讲解

1.市场 --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 --竞争市场 --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 --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 --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 --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 --短期/长期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02.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消费束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 --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 --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 --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也可将m限定为1。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 --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 --P37例子:食品券计划 --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03.偏好 --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 -->表示严格偏好;~表示无差异;>=表示弱偏好 --消费者偏好三条公理

(完整版)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 1. 维克里拍卖 定义:维克里拍卖的方式类似密封拍卖,但有一个重要区别:商品由报价最高的竞价人获 得,但他只需要按第二高的报价支付。换句话说,报价最高的投标人得到了拍卖商品,但是他不需要按照他自身的报价支付,而是按照报价第二高的人的报价支付。 特点:密封报、同时报价、价高者得、赢家支付次高价 分析: 我们分析一个只有两个投标人的特殊情形。这两人的对商品的评价分别为 1v 和2v ,他们在纸条上写下的报价分别为1b 和2b 。投标人1的期望收益为: 如果21v >v ,最大化胜出的概率;也就是设置11v b =。 如果21v <v ,最小化胜出的概率;也就是设置11v b =。 任意情况,Telling the truth is best 。 2. 帕累托有效率 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置,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那么,这就叫做帕累托改进;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存在帕累托改进,他就称为帕累托低效率;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他就称为帕累托有效率的。 3. 价格歧视,第一、二、三级价格歧视 1.价格歧视: 按不同价格销售不同单位产品的做法称为价格歧视 2.一、二、三级价格歧视: 第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产量,而且这些价格可能因人而异。这 种价格歧视有时又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第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的每个人支 付价格是相同的。因此,价格按购买数量制定,而不是因人而异。 最常见的情形是大宗购买时可以享受折扣。 第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的销售价格因人而异,但对于同一个人来说,每单位产品的 售价是相同的。这种价格歧视最常见。 例如:对老年人打折,对学生打折等。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跨时期选择)【圣才出品】

第10章跨时期选择 1.如果利率是20%,那么20年后交付的100万美元在今天的价值是多少? 答:如果利率是20%,那么20年后交付的100万美元在今天的价值为:100×[1/(1+20%)20]≈3(万美元)。 2.当利率提高时,跨时期的预算线是变得更陡峭还是更平坦? 答:当利率提高时,跨时期的预算线会变得更陡峭。 跨时期的预算方程是:c1+c2/(1+r)=w1+w2/(1+r)。 或者也可以写作:c2=-(1+r)c1+w2+(1+r)w1。 预算线的斜率为-(1+r),当利率提高时,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增大,因此预算线会变得更加陡峭。 3.在研究跨时期的食品购买时,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是否仍然有效? 答:在研究跨期食品购买时,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无效。因为在跨期模型中完全替代即意味着:消费者既可以选择每期都消费一些食品,也可以选择只在一个时期消费食品,另一个时期不消费食品,这两种情况对他是没有区别的。但事实上,消费者肯定不可能只在当期或只在下期消费食品,而在其他时期不消费。所以商品完全替代的假设在研究跨时期食品购买时不再有效。 4.一个消费者,最初他是一个贷款人,并且即使利率下跌后,他仍然是一个贷款人。

在利率变动后,这个消费者的境况是变好还是变坏?如果这个消费者在利率变动后转变为一个借款人,他的境况是变好还是变坏? 答:(1)假设在利率下降前,某消费者是一个贷款者,如果利率下降后,他仍然是一个贷款者。那么他的境况肯定会变坏。如图10-1所示,A点代表消费者的初始最优选择,当利率下降后,跨期预算线变得更加平坦,如果他还是贷款者,不妨假设他此时的最优选择变为B点,由于B点在原来的预算线之下,这就意味着:在利率变化前,消费者可以选择B 点的时候却放弃了它,转而选择A点,那么由显示偏好原理可知,消费者一定偏好于A点对应的消费束胜于B点对应的消费束。所以,最优选择从A点变到B点,消费者的境况变坏了。 图10-1 利率下降后消费者的预算线更平坦 (2)如果利率下降后,消费者从贷款者变成了借款者,那么他的情况就无法判断是变好还是变坏,这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如图10-2所示,假设利率降低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点为C点,此时消费者选择了在以前预算条件下无法选择的点,消费者境况变好。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臵资源的各种方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臵。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讲义

: 一、资源的稀缺性与合理配置 对于消费者和厂商等微观个体来说,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并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的竞争程度决定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经济理论或模型的实质 微观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它的绝大多数理论和模型都是对微观活动的客观描述,或者是对现实经济观察所做的解释。由现实抽离出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对现实做出解释与分析,这就是经济理论的实质。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现象所做的不同的抽离和解释。 理论模型()经济现实() 理论从实际中产生实际对理论的验证 三、经济理论模型的三个标准 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模型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 (一)要足够简化() 指假设的必要性。假设越少模型的适用面越宽。足够简化还意味着应当使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应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应当正确看待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熟练的运用三种经济学语言。

(二)内部一致性() 这是对理论模型的基本要求,即在一种假设下只能有一种结论。比如根据特定假设建立的模型只能有唯一的均衡(比如供求模型);在比较静态分析中,一个变量的变化也只能产生一种结果。内在一致性保证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假设的存在决定了理论模型的局限性。经济学家有几只手? (三)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学不是理论游戏,任何经济学模型都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曾经有关于经济学本土化问题的讨论。争论的核心在于经济学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因此能不能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的问题。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理论是一个参照系,可以用来对比和发现问题,因此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需要对经济学进行改造或者使之本土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 四、经济分析的两大原则 1.最大化原则() 又称理性选择原则(),这一原则假定每个经济主体都是“经济人”,并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大化原则决定着经济学的预测能力()。一般说来,经济学不能解释非最大化行为。比如:利他主义、非利润最大化的投资和生产行为,在经济学看来都不符合理性选择原则。 2.均衡原则() 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会达到某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任何压力和动机促使经济主体做出进一步调整或改变,这时各种经济变量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经济学称这种状态为均衡。均衡是经济分析和预测的基础,如果一个经济系统不存在均衡,我们就无法对它进行分析,更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以均衡分析为基础,我们可以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对偶分析、包络分析和动态分析等。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第九版)Chapter1

Chapter1 What is Economics? Methodological Features Rationality: maximizing the object function of the decision-maker ?It’s not necessarily selfishness and can be consistent with altruism ? A kind of simplification: we care about average behavior of people ?We test hypothesis, not assumptions Stable preferences: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model ?Preferences are unobservable ?Emphasis on man-made constraints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The “moral blood” of real estate developers in China Why are some animals dying out? Equilibriumanalysis: a tool to aggregate behaviors of individuals and predict the outcome of human interactions ? A Puzzle of Happiness: Californian vs. Oregon ?Peltzman effect and offsetting behavior ?Reinterpretation of Marriage Law in China: Are Mothers-in-laws hurt by this legal change? Efficiency criterion: a normative notion of optimality ?What is efficient outcome? ?Is there any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efficiency? Positive & Normative Analysis Positive Analysis–statements that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of cause and effect ?Questions that deal with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What will be the impact of an import quota on foreign cars? What will be the impact of an increase in the gasoline excise tax? Normative Analysis–analysis examining questions of what ought to be ?Often supplemented by value judgments Should the government impose a larger gasoline tax? Should the government decrease the tariffs on imported cars?

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1-16章完整版

高级微观复习 第一章: P12—22:给出生产函数可求出技术替代率、替代弹性、规模报酬等(结合书上P13、P15和P19例题看+P21 CES 生产函数) 1、技术替代率TRS : ,假设维持产量水平不变, 我们想增加要素1的投入量减少要素2的投入量。这就是这两种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是衡量等产量线的斜率。 二维情况下:) ,() ,(),(2122111 2 21x x MP x x MP x x x x TRS - =??= N 维情况下,TRS(x 1,x 2): 或者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下的技术替代率: 2、替代弹性 替代弹性衡量等产量线的曲率。更具体地说,替代弹性衡量在产量维持不变的情形下,要素投入比率的变动百分比除以TRS 变动百分比。

根据公式推导,连锁法则()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替代弹性是1。 3、规模报酬 产量等比例增加,我们通常假设只要将以前的生产模式复制,就能生产出t倍的产量。定义(规模报酬不变):某生产技术呈现规模报酬不变的现象,若它满足下列条件: 定义(规模报酬递增):若f(tx) >tf(x)(其中t>1),则该技术是规模报酬递增的。 4、CES函数的相关概念 CES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 (1)线性生产函数(ρ=1)。将ρ=1代入CES生产函数可得y =x1+x2,

, 第二章 利润最大化问题:求解要素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参考P32柯布道格拉斯技术的例子) 基本原理: 对于每个价格向量( p,w),通常会存在要素的最优选择x *。要素最优选择是价格向量的函数,这个函数称为企业的要素需求函数。我们将该函数记为x( p,w)。P是产品的价格,W是要素的价格。函数y ( p,w)=f(x(p,w))称为企业的供给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简化:就是对生产函数求导,然后,要素需求函数X=。。。。Y=f(X)=。。。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教案.doc

1市场[最新#^%&*]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最新新版&*@]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最~新新@%版]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最新*新^版&]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最%~^新*@]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最新版^%~*]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最*#版@新%] 4效用[最%新新&版~]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文版第八版答案3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8th Edition) Hal R. Varian 范里安 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方法(第8版)完美中文翻译版 ) 含全部习题详细解答)第3章:偏好 (含全部习题详细解答 偏好( 曹乾译 (东南大学caoqianseu@https://www.360docs.net/doc/4b2115317.html,)

3偏好 在第2章我们已看到,消费者行为的经济模型很简单:人们在能购买得起的商品束中选择最优的消费束最优的消费束...... 。上一章说明了“能够买得起”的含义,本章则旨在说明“最优商品束”的概念。 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东西称为消费束... (consumption bundles )。消费束是我们研究选择问题中涉及到的全部全部.. 商品(或服务)。“全部”二字值得强调:当分析消费者选择问题时,一定要将涉及到的商品全部包含在消费束的定义中。 如果我们是在最宽泛的水平上研究消费者选择问题,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消费者可能消费的所有商品,还需要知道消费的时间,地点以及在什么样情形下消费的。毕竟人们不仅关心今天的食物数量,还关心明天的食物数量。大西洋里的小船和撒哈拉沙漠里的同样的小船,意义是不同的,类似的还有晴天的雨伞与阴雨天的雨伞。通常将不同场所或环境中的“同种”商品视为不同的商品,因为消费者在这样的情形下对商品的评价会不同。 然而,当我们关注的是简单的消费选择问题时,相关的商品通常非常明显。我们经常采用前面介绍过的思想:只使用两种商品进行分析,而将其中一种商品视为“所有其他的商品”。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一种商品和所有其他商品之间的权衡问题。这样,在涉及很多商品的消费选择问题时,我们仍可以使用二维图形进行分析。 因此,可以假设消费束只包含两种商品,令),(21x x 表示消费束,其中1x 代表某种商品,2x 代表另外一种商品。有时可将这个消费束简写为X 。 3.1消费者的偏好 假设给定两个消费束),(21x x 和),(21y y ,消费者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对这两个消费束排序。即消费者可以认为一个消费束严格好于另外一个消费束,或者认为这两个消费束无差异。 我们用符号f 表示严格偏好.... (strict preference),因此),(),(2121y y x x f 表示消费者严格偏好),(21x x 胜于),(21y y ,意思是说他肯定想要消费束X 而不是消费束Y 。这种偏好关系提供了判断消费者选择哪个消费束的依据。如果消费者偏好消费束X 胜于消费束Y ,那么他会选择消费束X 。因此,偏好的思想是基于消费者行为行为.. 之上的。为了判断某消费者是否偏好某个消费束胜于另一个消费束,我们可以提供给他这两个消费束,观察他的选择行为。如果他原本可以选择),(21y y ,但他总是选择),(21x x ,那么可知他偏好),(21x x 胜于),(21y y 。 如果消费者认为两个消费束是无差异...的. (indifferent ),我们记为),(~),(2121y y x x ,其中符号~表示无差异。无差异的意思是说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认为这两个消费束提供的满足程度是一样的。

范里安_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讲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资源的稀缺性与合理配置 对于消费者和厂商等微观个体来说,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并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的竞争程度决定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经济理论或模型的实质 微观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它的绝大多数理论和模型都是对微观活动的客观描述,或者是对现实经济观察所做的解释。由现实抽离出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对现实做出解释与分析,这就是经济理论的实质。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现象所做的不同的抽离和解释。 理论模型(model)经济现实(reality) 抽离过程 验证解释 理论从实际中产生实际对理论的验证 三、经济理论模型的三个标准 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模型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 (一)要足够简化(no redundant assumption) 指假设的必要性。假设越少模型的适用面越宽。足够简化还意味着应当使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应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应当正确看待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熟练的运用三种经济学语言。 (二)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这是对理论模型的基本要求,即在一种假设下只能有一种结论。比如根据特定假设建立的模型只能有唯一的均衡(比如供求模型);在比较静态分析中,一个变量的

变化也只能产生一种结果。内在一致性保证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假设的存在决定了理论模型的局限性。经济学家有几只手? (三)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relevance) 经济学不是理论游戏,任何经济学模型都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曾经有关于经济学本土化问题的讨论。争论的核心在于经济学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因此能不能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的问题。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理论是一个参照系,可以用来对比和发现问题,因此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需要对经济学进行改造或者使之本土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 四、经济分析的两大原则 1.最大化原则(Optimality) 又称理性选择原则(principle of rational selection ),这一原则假定每个经济主体都是“经济人”,并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大化原则决定着经济学的预测能力(Power of prediction)。一般说来,经济学不能解释非最大化行为。比如:利他主义、非利润最大化的投资和生产行为,在经济学看来都不符合理性选择原则。 2.均衡原则(equilibrium) 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会达到某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任何压力和动机促使经济主体做出进一步调整或改变,这时各种经济变量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经济学称这种状态为均衡。均衡是经济分析和预测的基础,如果一个经济系统不存在均衡,我们就无法对它进行分析,更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以均衡分析为基础,我们可以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对偶分析、包络分析和动态分析等。 根据各经济变量之间互动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均衡分为两类: (1)一般均衡(GE):以完全竞争为基础,考察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它是以局部均衡为基础的消费者、厂商、某一个市场的单独决策为基础。 (2)博弈论(Game):以寡头竞争为基础,是一种相互决策。具有众多均衡概念。比如优势策略均衡、纳什均衡、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均衡等。

(完整word版)范里安 中级微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内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内部决定。 外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外部决定。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狭义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广义均衡原理:经济主体的行为必须相互一致。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接受、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描述了每一个可能价格上的需求数量。 均衡价格:住房需求量等于住房供给量时的价格。 比较静态学: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 垄断:市场被某一产品的单一卖主所支配的情况。 完全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垄断者):垄断者对每一个租赁者收取等于“保留价格”的房租。 一般垄断者:收取相同价格的垄断者。 超额需求:愿意按价格P(max)租房的人多余可供给的住房。 住房配置方法:竞争市场、价格歧视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租管制。 长期均衡:长期中,住房的供给量将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置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那么这里就存在 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配置方法存在帕累托改进,它就称为帕累托低效率。如果一种配置方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就称为帕累托有效率。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的所有消费束组成的集合。预算线: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将消费者的收入用完的消费束组成的集合(p1x1+ p2x2 =m)。 预算线斜率的含义: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在继续满足预算约束的情况下,为增加1单位商品1而必须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机会成本)。计价物:如果设定商品2的价格为1,并适当调整商品1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使得预算集不发生改变,就称商品2是“计价物”。 从量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征收的税。 从价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值征收的税。 总额税:无论消费者行为如何,政府取走的一笔固定金额。(从量税和从价税率的变化将使预算线的斜率更陡峭;总额税的变化将使预算线向内平行移动。) 所得税:对收入直接课征的税。 从量补贴: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给予补贴; 从价补贴: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值给予补贴; 总额补贴:无论消费者行为如何,政府给予消费者一笔固定金额(从量补贴和从价补贴的变化将使预算线的斜率更平坦;总额补贴的变化将使预算线向外平行移动。)配给供应:对商品的购买量不能超过一定限额。 偏好的种类: A.弱偏好关系(X≥Y,X至少和Y一样好)B.严格偏好关系(X>Y,X严格优于Y)C.无差异关系(X~Y,X和Y无差异) 关于“偏好”的理性假设:完备性公理:对于任意X,Y属于C,有X≥Y或Y≥X,或两者兼得;传递性公理;反身性公理:对任意X属于C,都有X≥X,即任何消费束至少和本身一样好。 关于偏好的“凸性假设”:“平均化”的消费束至少与极端化的消费束一样好。 无差异曲线:由受到消费者相同偏好的消费束组成的曲线。(无差异集I(x)、弱偏好集WP(x)、严格偏好集SP(x) ) “理性假设”意味着:表示不同偏好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单调性假设”意味着:(1)离坐标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更受偏好;(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凸性假设”意味着: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完全替代品:消费者愿意按固定的比率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边际替代率固定不变)。。 完全互补品:始终以固定比例一起消费的商品(边际替代率为零或无穷大)。 厌恶品:消费者不喜欢的商品(边际替代率为正)。 中性商品:消费者不在乎的商品(边际替代率为无穷大)。 餍足:对消费者来说有一个最佳的消费束,就他自己的偏好而言,越接近这个消费束越好。在餍足点的右上和左下方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在餍足点的左上和右下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 离散商品:无差异曲线是一个离散点集。当x1是离散商品,x2是连续性商品时,特定消费束的“弱偏好集”是一组线段。 边际替代率(MRS):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去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讲义new

C h a p t e r o n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一、资源的稀缺性与合理配置 对于消费者和厂商等微观个体来说,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并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的竞争程度决定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经济理论或模型的实质 微观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它的绝大多数理论和模型都是对微观活动的客观描述,或者是对现实经济观察所做的解释。由现实抽离出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对现实做出解释与分析,这就是经济理论的实质。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现象所做 的不同的抽离和解释。 理论模型(model)经济现实(reality) 抽离过程 验证解释 三、经济理论模型的三个标准 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模型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

(一)要足够简化(noredundantassumption) 指假设的必要性。假设越少模型的适用面越宽。足够简化还意味着应当使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应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应当正确看待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熟练的运用三种经济学语言。 (二)内部一致性(internalconsistency) 这是对理论模型的基本要求,即在一种假设下只能有一种结论。比如根据特定假设建立的模型只能有唯一的均衡(比如供求模型);在比较静态分析中,一个变量的变化也只能产生一种结果。内在一致性保证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假设的存在决定了理论模型的局限性。经济学家有几只手? (三)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relevance) 经济学不是理论游戏,任何经济学模型都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曾经有关于经济学本土化问题的讨论。争论的核心在于经济学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因此能不能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的问题。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理论是一个参照系,可以用来对比和发现问题,因此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需要对经济学进行改造或者使之本土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 四、经济分析的两大原则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名词定义解释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名词定义解释 内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内部决定。 外生变量:其均衡值(解)在模型外部决定。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狭义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广义均衡原理:经济主体的行为必须相互一致。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接受、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描述了每一个可能价格上的需求数量。 均衡价格:住房需求量等于住房供给量时的价格。 比较静态学: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 垄断:市场被某一产品的单一卖主所支配的情况。 完全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垄断者):垄断者对每一个租赁者收取等于“保留价格”的房租。 一般垄断者:收取相同价格的垄断者。 超额需求:愿意按价格P (max )租房的人多余可供给的住房。 住房配置方法:竞争市场、价格歧视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租管制。 长期均衡:长期中,住房的供给量将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置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那么这里就存在 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配置方法存在帕累托改进,它就称为帕累托低效率。如果一种配置方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就称为帕累托有效率。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的所有消费束组成的集合。 预算线: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将消费者的收入用完的消费束组成的集合(p 1x 1+ p2x 2 =m )。 预算线斜率的含义: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在继续满足预算约束的情况下,为增加1单位商品1而必须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机会成本)。计价物:如果设定商品2的价格为1,并适当调整商品1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使得预算集不发生改变,就称商品2是“计价物”。 从量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征收的税。 从价税: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值征收的税。 总额税:无论消费者行为如何,政府取走的一笔固定金额。(从量税和从价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