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级公路设计计算书
二级公路设计

设计总说明一.概述本设计为某二级公路,设计长度:2.893公里,计算行车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路基的总宽为10米。
设计洪水频率为1/50,设计地震基本裂度为VI级。
该自然区划属于西南潮暖区(Ⅴ4),气候属南亚热带为基调的干热河谷气候,具有夏季长、温度日变化大、四季不分明、气候干燥、降雨集中、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以及高温、干旱等特点。
二.路线设计1、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路线设计在考虑保证汽车公路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同时,考虑了线形对地形、地物、景观等条件具有适应性,按总体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桥梁、排水工程和沿线设施等诸多因素,在工程量增加不多时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做到平纵线形组合适当、线形顺适、视觉诱导良好、与环境配合协调,做到了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2、路线布设情况确定路线走向及控制点,在此前提下采取布线的要领上:1)适应地形、地物,可取用较高技术指标,使路线线形顺适。
2)结合城镇规划,靠近城镇,并为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其使用方便,为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3)有利于路网的连接,增大吸引交通量。
4)少占良田、果园,多利用荒坡薄地,尽量保护农田水利设施。
5)避开厂矿和重要建筑物,减少管线交叉,尽量绕过村屯,减少房屋拆迁和相互干扰。
6)注意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植物的破坏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7)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自身的功能。
8)有利于节省投资,方便施工。
在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线性设计。
三.路基、路面及排水1、路基设计1)路基总宽10m。
行车道宽2×3.5m,两侧硬路肩个宽度0.75、土路肩各宽0.75m。
2)全线严格执行部颁设计规范及有关文件,同时对部分项目采用较高技术指标,根据地形、地物及地质条件,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在总结各地的经验的基础上,放缓了路堤及路堑边坡坡度,提高了路基及边坡稳定性。
对路堤基底视地形、土质、地下水位、填土高度等不同进行相应的处理。
路桥专业毕业设计二级公路计算书

根据桥梁荷载、地质条件等因素,计算确定桥台的合理尺寸。
涵洞类型
根据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涵洞类型,如管涵、盖板涵、拱涵等。
涵洞孔径
根据设计流量和允许流速,计算确定涵洞的合理孔径。
涵洞长度
根据地形条件和排水要求,确定涵洞的合理长度。
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实际的路桥工程设计项目,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路桥工程设计的流程、规范和要求。
加深对路桥工程设计的理解
设计范围
路面设计
桥梁涵洞设计
附属设施设计
路基设计
设计要求
本次毕业设计的范围为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的设计。
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保证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同时,设计应考虑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具体要求包括
06
CHAPTER
计算书编制和成果展示
简要介绍项目的背景、目的、范围等基本情况。
工程概况
列出编制计算书所依据的相关规范、标准、技术文件等。
设计依据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交通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
路基路面设计
进行路基稳定性分析、路面结构设计等。
桥涵设计
包括桥梁选型、结构设计、涵洞设计等。
根据设计速度和曲线半径,计算并设置超高和加宽值,以平衡车辆在曲线上的离心力。
根据二级公路的标准和设计规范,合理布置路幅,包括行车道、路肩、中央分隔带等。
路幅布置
横断面标高
边坡和排水设计
根据设计纵断面和横断面形状,计算并确定各点的横断面标高。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计算书

摘要本毕业设计为一条二级公路。
路线区域内主要为山岭区,地形起伏较大,设计车速80km/h。
该设计方案路线全长1Km,双向两车道,路基宽12m,路面宽8m。
设计包括俩两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公路: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在本部分,通过认真仔细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路线填挖平衡、平曲线的优化、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原则等,确保了设计线形的优化,然后根据两个比选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方案进行比选,从中确定较合理的方案。
第二部分为路基工程设计,包括路基设计和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相关的图纸、表格附后。
关键词:路基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Abstract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a secondary roads. For the mountains and the main route area area, and the terrain is larger, the design of the speed of 80 km/h. The design line length of 1 Km, two-way two lanes, roadbed wide 12 m, the road wide 8 m.Design to include both two parts, 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part highway: flat,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3 d section design, in this section, through the earnest careful research,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considering the route, flat curve fill dig balance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flat curve and the vertical curve combination principle and so on,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of the linear optimization, and then based on the two selected scheme tha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the plan than the election,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schem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design, including the roadbed design and roadbed drainage design. The relevant drawings, form attached.Key words:Roadbed design;Vertical section design; Cross-section design第一部分绪论 (1)第二部分: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 (1)一、选线 (1)二、道路技术标准 (2)三、平纵横综合设计 (2)四、平面线形设计 (2)五、纵断面设计 (3)六、超高设计 (6)七、横断面设计 (7)第三部分:路基设计 (8)一、路基设计 (8)二、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9)1. 路基排水目的和要求 (9)2. 路基排水设计一般原则 (9)3.路基排水系统设计步骤 (9)4.地面排水设施 (10)(1) 边沟 (10)(2)截水沟 (10)第一部分绪论随着我国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要想更近一步的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首先要加强基础建设,有许多偏僻的地方还是没有修建道路,经济还是相当的落后,为了逐步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公路建设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部分,也是必经之路。
某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计算书1设计总说明1.1地理位置图(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1.2设计依据根据设计任务书及所给定的地形图(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 —94)(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200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D40 —200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 2003)(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1)公路路线设计在1: 2000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平面、纵段面、横段面设计并选定桥梁桥涵位置类型,完成相应的图、表以及有关的计算书、说明书等工作(路线长度不小于2.0km)。
(2)路基路面设计在路线设计的基础上,完成路基设计、排水、防护、支挡工程、特殊路基等设计;路面工程设计(进行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厚度计算与方案比较)。
(3)桥涵初步设计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完成桥涵标准图的选择,包括相关图纸、表格、工程数量及相关说明。
(4)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完成施工组织和施工图预算或概算(桥涵) ,提交相应的计算书和与说明书1.4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按设计课题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做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交出最后的成果图。
(2)认真设计、准确计算、细致绘图、文字表达准确流畅。
(3)树立科学态度,注重钻研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4)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毕业设计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5)注重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
1.5路线及工程概况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10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X 0.75米,硬路肩为2X 0.75,行车道为2X 3.50 米。
公路 道路设计 计算书 范例

某某某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计算书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201?年?月摘要本设计为四川某山区二级公路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常规设计,全段总长约为3.050公里,设计车速60km/小时,路基宽度10m,最大超高坡度8%,超高形式为绕中心线旋转的线形超高;最大纵坡5.557%,全段设有三个交点,四个变坡点。
主要的设计任务有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结构物设计、沥青路面设计、涵洞设计,施工图预算编制等。
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其次再考虑设计的经济性,故在设计中一切参数取值尽量避免极限值。
根据《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道路进行综合设计。
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对设计中不妥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
关键词:二级公路设计;公路选线;纵断面;横断面;路面AbstractThis design contains the plan of a second-level road connecting Li jiashan and Chen jiagou, there are 1.892 miles between the two sites , the velocity determined is 37 miles per hour ; the width of the roadbed is ten meters, the maximum longitudinal slope is 5.557% .In this design, the main design of the project includes: developing level of highway route scheme is determined, and the selection, plane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cross section design, roadbed pavement drainage design, synthesis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design, "highway route design specification" comprehensive design of road. And the teacher's guidance and help of the students, to revise and improve the design deficiencies.Keywords: secondary-level highway design; road course determine; pavement longitudinal section; the surface of road;目录第一章绪论 (2)1.1 地区概况 (2)1.1.1公路沿线地理特征 (2)1.2设计任务 (2)1.3地形图 (2)1.4交通量资料 (2)第二章平面设计 (3)2.1 公路等级及设计车速确定 (3)2.2 基本线性要求 (3)2.2.1 直线 (3)2.2.2圆曲线 (4)2.2.3缓和曲线 (5)2.3公路线形的确定 (5)2.4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 (5)2.4.1基本形曲线几何元素及其公式 (5)2.5平面设计步骤 (6)2.5.1选线的基本原则 (6)2.6 选线步骤 (6)2.6.1方案确定 (6)2.6.2交点位置,交点间距,转角的确定 (6)2.7 平曲线设计及敷设 (7)2.7.1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 (7)2.7.2交点的距离及路线转角计算 (7)2.7.3平曲线设计 (7)2.7.4主点里程 (8)2.8 平面设计成果 (10)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10)3.1本路段纵断面规定及概况 (10)3.2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0)3.3 纵坡设计 (11)3.3.1纵坡设计的要求 (11)3.3.2纵坡设计步骤 (11)3.3.4竖曲线计算 (11)第四章横断面设计 (13)4.1基本要求 (13)4.2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14)4.3一般路基设计 (14)4.3.1加宽计算 (14)4.3.2超高设计 (14)4.4设计方法 (14)4.5填方路基边坡设计 (15)4.6挖方路基设置 (15)4.7路给排水设计 (15)4.7.1排水的一般原则 (15)4.8工程量及土石方调配 (15)4.8.1土石方调配原则 (15)4.8.2土石方调配方案 (16)4.8.3土石方调配 (16)4.9设计成果 (16)第五章路基结构设计 (16)5.1挡土墙类型与形式的选择 (17)5.2挡土墙基础和断面设计 (17)5.2.1挡土墙数据 (17)5.2.2以K2+400~K2+470为例计算设计挡墙 (17)6.3验算过程 (20)5.4挡土墙长度、分段及路堤的衔接 (29)5.5边坡防护工程 (29)5.6注意事项 (30)5.7设计成果 (30)第六章路面结构设计 (30)6.1概述 (30)6.2计算步骤 (30)6.2.1地基土回弹模量确定、轴载分析 (31)6.2.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2)6.2.4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2)6.2.5确定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32)6.3设计指标的确定 (32)第七章小桥涵洞设计 (42)7.1小桥涵设计原则 (42)7.2桥涵位置的选择 (42)7.3各类涵洞的特点 (42)7.3.1石拱涵的特点 (42)7.3.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特点 (42)7.3.3涵洞形式选择 (43)7.3.4涵跨径的确定 (43)7.4涵洞择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44)7.5进出口选择 (44)7.5.1一字墙护坡洞口 (44)7.5.2八字翼墙或锥形护坡洞口 (44)7.5.3上游激流坡或上游跌水井洞口 (45)7.5.4上游边沟跌水井洞口 (45)7.6涵洞进出口的防护和加固 (45)7.6.1进水沟床加固处理 (45)7.6.2出口沟床的加固防护 (45)7.7桥涵设计标准采用情况 (45)7.8涵长计算 (45)7.9圆管涵节计算 (46)第八章施工图预算 (48)8.1编制依据 (48)8.2编制表格 (49)8.3设计成果 (49)第九章设计总结 (50)第十章致谢 (51)参考文献 (52)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二级公路设计计算说明书

福建306省道施工图设计专业:交通工程学号:20100110090211学生姓名:易思长指导老师:莫振龙摘要本次设计是福建省306省道的改造工程,公路全长近3000米。
该公路沿线地形比较复杂,多为山岭,沟谷,河流,并有多处工厂。
沿线地势变化比较明显,全线海拔在670米至780米之间,起终点高差比较大。
该公路的预计建成后第一年的交通量为3889辆/日,年平均增长率为8%,设计年限为15,。
根据规范要求,因此应设为二级公路,但同时又考虑到地形比较复杂的原因,设计速度定为40km/h比较合理。
本次设计本着“和谐、人性、环保、安全”的设计原则,根据国家最新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道路部分包括路线线形方案的选择、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排水设计、交通沿线设施设计。
设计成果包括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路基路面结构图、道路技术经济指标表、直曲转角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路基设计表、路基工程数量表等等。
关键词:二级公路;设计原则;设计成果306 provincial highway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in FuJian province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306 provincial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fujian province,Road of nearly 3000 miles in length.The topography is complicated along the highway,Much as mountains, valleys, rivers, and there are many factories.The obvious along the terrain change,Across the board between 670 meters to 780 meters above sea level,The end point elevation difference is larger.The highway is expected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ffic volume of 3889 / day,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8,Design of fixed number of year for 15 years.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Should be set as the secondary road,But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e terrain is more complex,Design speed is 40 km/h is quite reasonable.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is design is in line with harmonious 、humanity、environmental、safety,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latest design.Road section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the route scheme, The plane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of subgrade drainage ,design Along the traffic facilities .Design results include Route plan route longitudinal profile Subgrade cross sectional drawing road subgrade pavement structure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table Straight curved corner table Number of the earth work roadbed subgrade engineering design table table, etc.Key words:Secondary road;design philosophy;Design result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设计概述 (1)1.1设计理念 (1)1.2然地理条件及材料供应 (1)1.2.1自然条件 (1)1.2.2材料供应 (1)1.3设计概要 (1)1.4设计指标 (1)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 (2)2.1选线原则 (2)2.2 路线指标确定 (3)2.3道路平面设计 (4)2.3.1 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4)2.3.2平曲线设计(曲线要素与主要控制点桩号计算) (4)2.4道路平面设计总结 (7)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7)3.1纵坡设计原则 (7)3.2竖曲线设计原则 (8)3.3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8)3.4纵断面设计指标确定 (8)3.5纵断面设计计算 (9)3.6纵断面设计总结 (10)第四章横断面设计 (11)4.1横断面设计原则 (11)4.2设计步骤 (11)4.3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 (11)4.4平曲线加宽设计 (13)4.5平面超高设计 (14)4.6土石方数量计算 (17)4.7土石方调配 (18)4.7.1.调配原则 (18)4.7.2.调配方法 (18)4.8横断面设计总结 (19)第五章路面设计 (19)5.1沥青路面设计 (19)5.1.1 交通等级的确定 (19)5.1.3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22)5.1.4初步拟定路面结构及材料确定 (22)5.1.5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23)5.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 (25)5.2.1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 (25)5.2.2标准轴载交通量分析 (25)5.2.3初拟路面结构 (26)5.2.4路面材料参数的确定 (26)5.2.5荷载疲劳应力的计算 (27)5.2.6温度疲劳应力的计算 (28)5.3路面设计方案比选 (31)第六章路基设计及防护 (31)6.1路基设计 (31)6.1.1路基的类型及构造 (31)6.1.2路基横断面 (32)6.2边坡稳定性分析 (32)6.3路基防护与加固 (33)6.3.1坡面防护的种类 (33)6.3.2冲刷防护 (34)第七章路基排水设计 (44)7.1排水沟设计 (44)7.2边沟设计 (46)第八章涵洞设计 (47)8.1涵洞分类 (47)8.2各类涵洞的适用条件 (47)8.3山区涵洞的布设原则 (47)8.4涵洞设计 (48)第九章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48)9.1路基护栏设计 (48)9.1.1设计一般原则 (49)9.1.2护栏布设 (49)9.1.3护栏设计 (49)9.2交通标志设计 (50)9.3交通标线设计 (51)第一章设计概述1.1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坚持合理选用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二级公路计算说明书

目录目录总说明 (1)目录........................................................................... 绪论.. (1)2 公路等级确定 (2)3 技术标准的确定 (5)3.1设计速度 (5)3.2路基宽度 (5)3.3行车道数 (5)3.4主要技术指标 (5)4 公路线形设计 (7)4.1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7)4.2平纵横综合设计 (7)5 平面设计 (9)5.1直线 (9)5.2圆曲线 (9)5.3缓和曲线 (10)5.4平曲线长度 (10)5.5平曲线要素计算 (11)6 纵断面设计 (17)6.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7)6.2坡度 (17)6.3坡长限制 (18)6.4竖曲线最小半径及竖曲线最小长度 (19)6.5竖曲线诸要素 (19)6.6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6)7 横断面设计 (27)7.1路基宽度的确定 (27)7.2平曲线加宽 (27)7.3平曲线超高 (28)7.4路基横断面设计 (35)7.5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 (36)7.6路基土石方调配 (36)7.7.路基防护 (37)7.8.路基、路面排水 (37)7.9挡土墙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0挡土墙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沥青路面设计 (39)I9桥梁涵洞设计 (47)总结 (49)参考文献 (51)致谢 (53)61 绪论1 绪论本次毕业设计地区位于青海省雪山乡-东倾沟乡的一条二级公路,沿线地质情况主要分为粉土、粘土、碎粒石等;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高度在3600-4300之间,沿线以牧业为主,经济不发达。
交通运输是国民的基础产业之一,它把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广大人民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路桥专业毕业设计二级公路计算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咸阳郊县二级公路设计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班级:080704姓名:毛春晓学号:080704114导师:刘丽萍2012年 06 月咸阳郊县二级公路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咸阳郊县二级公路设计,该段路线总长为4327m。
本设计中设计车速为60km/h,双向两车道。
本设计是在对交通量进行分析,查找相应的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确定出公路的技术等级以及设计需要的各种参数,最终确定采用二级公路的技术指标进行设计。
结合周围的地形情况进行了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中有三个转角。
纵断面的设计中有两个竖曲线,满足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的各种要求。
在横断面的设计中,确定了横断面组成及各种要素后,绘制出横断面图。
本设计中路面设计采用沥青路面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层的拟定和设计层厚度计算。
设计中结合地形及周边环境条件,通过两条线路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关键词:二级公路;纵断面;横断面;排水;路基;沥青路面;IThe Xianyang suburban secondary roads design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secondary road of the Xianyang suburban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section is 4327m. The design speed is 60km/h and the road has two lanes.The parameters which are needed in the design are defined by analyzing the traffic and searching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inally the secondary road’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urrounding terrain, the alignment of the highway is designed, which has three corners. There are three vertical curves in the design of vertical alignment, which all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 of the linear combination. In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 the cross section diagrams are drawn after determining the composition and cross section elements. The desig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mainly contains the se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layer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layer thickness. The design is combined with the terrain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wo line programs, the best solution is ultimately determined.Key words:secondary roads; vertical section, cross section ;drainage; roadbed; asphalt pavement;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Ⅱ)目录 (Ⅲ)主要符号表 (Ⅳ)1 绪论 (1)1.1公路建设的意义 (1)1.2设计背景 (1)1.3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1)2 设计资料及设计任务 (2)2.1 设计资料及设计依据 (2)2.1.1 设计资料 (2)2.1.2设计依据 (3)2.2 设计任务及主要内容 (3)2.2.1 设计任务 (3)2.2.2 主要内容 (4)2.3 基本技术指标 (4)3 路线平面设计 (6)3.1公路方案的拟定和比选 (6)3.1.1 概述 (6)3.1.2 选线的一般原则 (6)3.1.3 选线步骤 (6)3.1.4 方案比选 (7)3.2 道路平面设计 (7)3.2.1 平面设计的要求 (7)3.2.2 圆曲线设计 (8)3.2.3 缓和曲线设计 (8)3.2.4 平面线形设计 (8)3.2.5 平面曲线要素计算 (9)3.3 道路纵断面设计 (16)3.3.1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16)3.3.2 纵坡设计 (16)3.3.3 竖曲线设计及要素计算 (18)3.4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4)4 道路横断面设计 (26)4.1道路横断面设计 (26)4.1.1 横断面组成 (26)4.1.2 路基宽度的确定 (26)4.1.3 横断面其他组成元素的设计 (26)4.1.4 超高设计与计算 (27)4.1.5 路基横断面设计 (31)4.1.6 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32)5 路面结构设计 (33)5.1 路面结构类型选定 (33)5.1.1 路面设计要求 (33)5.1.2 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比较 (33)5.1.3 路面结构类型选定 (33)5.2 路面组合及构造设计 (34)5.2.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任务及基本原则 (34)5.2.2 轴载换算及累计当量轴次 (34)5.3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36)5.4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37)5.5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7)5.6 设计指标的确定 (37)5.7 方案的计算概况 (39)5.8方案比选 (42)6. 道路排水设计 (43)6.1 排水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43)6.2 路基排水设计一般原则 (43)6.3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步骤 (43)6.4 边沟及排水沟设计 (44)总结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49)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 (50)附录外文资料原文及翻译 (51)符号表R圆曲线半径路线转角iQ偏移值P内移值T切线长L曲线长L圆曲线长YE外距J校正值L缓和曲线长度SH变坡点高程i纵坡坡度b左侧路缘带宽度1b右侧路缘带宽度2b x距离处的路基加宽值xB半幅行车道宽度i路拱横坡度Zi超高横坡度Yi行车道横坡度xA路等级系数cA面层类型系数SA基层类型系b1 绪论1.1公路建设的意义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公路是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公路建设意义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重庆学习中心批次层次专业201302批次、专科起点本科、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学号W********学生周峰指导教师起止日期摘要该路段所在地区处属于东部温润季冻区,气候寒冷,主要的病害有冻胀、翻浆、水毁和积雪等。
冬季气温很低,路面结冰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本设计是某新建二级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K0+000~K1+932.615段,全长1.932km,双向二车道,路基宽17m,行车道宽6m,人行道宽2.5m,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本设计进行了线路设计、平纵横立体设计、路基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施设计。
路线设计中,从经济实用,安全美观的角度,对沿溪线和山腰线进行了了比较,最终选择了山腰线。
关键词:二级公路路基路面山腰线路线选择目录1.引言 (4)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4)1.2沿线地形地质及自然环境 (4)1.2.1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 (4)1.2.2 交通量资料 (5)2.公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 (6)2.1 主要技术标准 (6)2.2 设计规范 (6)2.3 设计车辆 (6)2.4 确定道路等级 (7)2.5 设计速度 (7)3.平面设计 (7)3.1 方案比选 (7)3.2 平曲线要素,逐桩坐标计算 (9)4.纵断面设计 (9)4.1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9)4.2竖曲线设计要求: (11)4.4 竖曲线要素计算 (12)5.横断面设计 (14)5.1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 (14)5.1.1 路基宽度 (14)5.1.2 路拱坡度 (14)5.1.3 路基边坡坡度 (15)5.1.4边沟设计 (15)5.2 横断面设计步骤 (15)5.3 超高设计 (15)5.4 土石方调配计算 (16)5.4.1调配要求 (16)5.5 横断面高程计算 (18)结论 (19)1.引言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本路段所处地区地貌单元属于浅丘,路线走廊带沿途地形起伏较小,耕地及建筑物较多。
该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新建公路将给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带动沿线加工工业的发展及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沿线地形地质及自然环境1.2.1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该路段所在地区处属于东部温润季冻区,气候寒冷,主要的病害有冻胀、翻浆、水毁和积雪等。
冬季气温很低,路面结冰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春融期又可能发生冻胀、翻浆等病害,降雨量为648.2mm,夏季水量暴涨会冲毁路堤,这些都会对公路交通构成严重威胁;冬季气温最低为-38℃,夏季最高气温为36.5℃,夏冬温差较大,路面设计应注意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最大冻深为1.91m,设计路面的总厚度时要考虑这个因素,保证最小防冻厚度。
主风向为西南风。
沿线山体稳定,无不良地质状况,山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山顶多有碎落现象,在碎落带地区设置碎落台,以堆积碎落岩屑和土石,便于养护时清理。
山坡地下水3米以下,洼地地下水1.5米以下,新兴屯附近有河流经过,陆家屯与李家店之间地段有两条河流横穿(一为季节性河流,另一为非季节性河流),道路沿线应做好排水工作,以免水毁路基。
多丘陵和山地,山岗处树木较多,农田处有灌木区,农田多旱地。
沿线多粘质土,山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
沿线有丰富的砂砾,有小型采石场和石灰厂,水泥和沥青均需外购。
故设计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均可,基层和垫层材料应该注意就地取材,节约工程费用。
1.2.2 交通量资料①表1.2.2 近期交通量表②交通增长率:7 % 。
③道路必经点: 无要求。
④其它:无。
2.公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2.1 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为公路二级,设计速度为40km/h。
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小于六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不需进行抗震设防。
2.2 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3 设计车辆设计车辆是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车辆。
道路上行驶车辆的行驶性能、外廓尺寸以及不同车辆种类的组成对于道路几何设计(如车道宽度,弯道加宽、纵坡大小、行车视距等)有密切关系。
因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车辆是必要的。
二级公路的设计车辆一般取小客车。
其外廓尺寸如下表所示:表2.3 小客车外廓尺寸(单位:m)其他种类的车辆都按照一定的折算系数折算为小客车,折算标准如表2-2所示。
2.4 确定道路等级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和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
交通量是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公路的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上某一横断面的往返车辆数。
需要通过交通量的调查和交通预测确定。
按规范规定,二级公路所适应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5000辆表2.4 车辆换算系数表2.5 设计速度设计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如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的基本依据,同时还影响车道宽度、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
该二级公路交通量不大,位于高山,地形起伏较小,耕地及建筑物较多。
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决定设计速度40km/h。
3.平面设计3.1 方案比选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经济,线性指标等方面综合考虑后,共选出2条线路方案。
分别是,山腰线(线路一)和沿溪线(线路二)。
具体路线见《方案比选图》。
对施工难度,安全,经济方案进行比选,得出以下表格表3.1 主要技术指标对比表由此确定方案一为最终方案。
3.2 平曲线要素,逐桩坐标计算(1)JD1: α=50°32'19" R=200m 切线长 : 2αRtg T == 134.984m曲线外距: )12(sec -=αR E =22.635m曲线圆弧长度: 180παR L ==256.413m (2)JD2: α=31°59′33″ R=202.506m 切线长 : 2αRtg T == 169.593m曲线外距: )12(sec -=αR E =39.463m曲线圆弧长度: 180παR L ==308.843m 其余两交点的计算方法相同,就不一一列入计算书。
所有计算成果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逐桩坐标的计算结果请查《逐桩计算表》。
4.纵断面设计4.1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准备工作纵坡设计前,应先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2.标注纵断面控制点纵面控制点主要有路线起终点,重要桥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标高,路线交叉点,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和最大控梁标高,沿溪河线的控制标高,重要城镇通过位置的标高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中须通过的控制点、标高等。
3.试坡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和标准,选线意图,考虑各经济点和控制点的要求以及地形变化情况,初步定出纵坡设计线的工作。
试坡的要点,可归纳为“前面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几句话。
前后照顾就是说要前后坡段统盘考虑,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段坡段上。
以点定线就是按照纵面技术标准的要求,满足“控制点”,参考“经济点”,初步定出坡度线,然后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移动坡度线,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标准,又保证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量最省的坡度线,将其延长交出变坡点初步位置。
4.调坡调坡主要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⑴结合选线意图。
将试坡线与选线时所考虑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相符。
若有脱离实际情况或考虑不周现象,则应全面分析,找出原因,权衡利弊,决定取舍;⑵对照技术标准。
详细检查设计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以及平纵线形组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特别要注意陡坡与平曲线、竖曲线与平曲线、桥头接线、路线交叉、隧道及渡口码头等地方的坡度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
调整坡度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长、缩短、纵坡线和加大、减小纵坡度等。
调整时应以少脱离控制点、少变动填挖为原则,以便调整后的纵坡与试定纵坡基本相符。
5.根据横断面图核对纵坡线核对主要在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图上进行。
如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
6.确定纵坡线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
所谓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
坡度值一般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线法,直接读厘米格子得出,要求取值到千分之一。
变坡点位置直接从图上读出,一般要调整到整10桩位上。
变坡点的高程是根据路线起点的设计标高由已定的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
设计纵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回头曲线地段设计纵坡,应先按回头曲线的标准要求确定回头曲线部分的纵坡,然后向两端接坡,同时注意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
2)平竖曲线重合时。
要注意保持技术指标均衡,位置组合合理适当,尽量避免不良组合情况。
3)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
如桥头路线设有竖曲线,其起(终)点应在桥头两端10m以外,并注意桥上线形与桥头线形变化均匀,不宜突变。
4)小桥涵上允许设计竖曲线,为保证路线纵面平顺,应尽量避免出现急变“驼峰式纵坡”。
5)注意交叉口、桥梁及引道、隧道、城镇附近、陡坡急变处纵坡特殊要求。
6)纵坡设计时,如受控制点约束导致纵面线形欺负过大,纵坡不够理想,或则土石方工程量过大而育无法调整时,可用纸上移线的办法修改平面线形,从而改善纵面线形。
7.计算设计标高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则可以计算出未设竖曲线以前各桩号的设计标高。
4.2竖曲线设计要求:1.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竖曲线设计,首先确定合适的半径。
在不过分增加工程数量的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一般都应采用大于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数值,特别是前后两相邻纵坡的代数差小时,竖曲线更应采用大半径,以利于视觉和路容美观。
只有当地形限制或其他特殊困难不得已时才允许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2.同向曲线间应避免“断背曲线”。
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间如直线坡段不长,应合并为单曲线后复曲线。
3.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续,亦可以相互直接连接。
反向竖曲线间设置一段直坡段,直坡段长度一般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行驶3s 的行程长度。
如受条件限制也可相互直接连接,后插入短直线。
4.应满足排水要求。
4.3技术标准的选用因为本路段的设计时速为40km/h,根据当地的地形和经济条件,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根据规范要求和当地实际条件,为利于行车平顺,坡长进行限制,尽量避免设置小半径竖曲线,注意做到缓坡宜长,陡坡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