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分散剂).
分散剂

表面活性剂结构与 分散性的关系
作为疏水性的固体粒子,能吸附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若是阴离子
。 表面活性剂,则使朝外的亲水基因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
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效率随疏水基长度增加而提高,所以长碳链 较短碳链分散性好。
如果增加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则往往能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
度,从而减少颗粒表面的吸附。 如果分散粒子本身带有电荷,又选用具有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 剂,则在微粒所带电荷被中和前,可能发生絮凝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只有在电荷 中和的粒子上再吸附第二层表面活性剂后,才能很好的分散。
表面活性剂的分散 稳定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的分散 。 稳定作用
对带电质点的分散稳定作用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鱼质点表面带有同种电荷 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与质点表面相同 时,由于静电斥力而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易 被吸附于带点的质点表面;但若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与质点间的范德华力较强,能克服静电斥 力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通过特性吸附而吸附 于质点表面,此时会使质点表面的zeta电势的绝 对值升高,使带点质点在水中更稳定。 。
表面活性剂的分散 稳定作用
固体粒子分散过程
固体粒子在介质中的分散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固体粒子的湿润 湿润是固体粒子分散的最基本的条件,若要把 固体粒子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首先必须使每个固 体微粒或粒子团,能被截至充分地湿润 2.离子团的分散或碎裂 此过程中要使粒子团分散或碎裂,涉及粒子团 及内部的固固界面分离问题。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不 同在粒子团的分散或碎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有所 不同。
简介
2. 由于固体颗粒要被分散于液体中, 故固体颗粒被液体润湿是分散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分散的充分条件。其充分条件之一 就是使粒子间能垒上升至足够高度,从而 使固体颗粒均匀分散不相互聚集。因此, 凡能使固体表面迅速润湿,又能提高离子 间能垒的物质是分散剂。
分散剂

分散剂介绍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
可均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浮液所需的药剂。
解释工具书中的解释促使物料颗粒均匀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稳定悬浮体的药剂。
分散剂一般分为无机分散剂和有机分散剂两大类。
常用的无机分散剂有硅酸盐类(例如水玻璃)和碱金属磷酸盐类(例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等)。
有机分散剂包括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等。
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分散剂的定义是分散剂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
在制备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时加入分散剂和悬浮剂易于形成分散液和悬浮液,并且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的功能。
化工词典中的解释能提高和改善固体或液体物料分散性能的助剂。
固体染料研磨时,加入分散剂,有助于颗粒粉碎并阻止已碎颗粒凝聚而保持分散体稳定。
不溶于水的油性液体在高剪切力搅拌下,可分散成很小的液珠,停搅拌后,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很快分层,而加入分散剂后搅拌,则能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液-液和固-液间的界面张力。
因而分散剂也是表面活性剂。
种类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和高分子型。
阴离子型用得最多。
分散剂的选择一个优良的分散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分散性能好,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集;2、与树脂、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热稳定性良好;3、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不引起颜色飘移;4、不影响制品的性能;无毒、价廉。
分散剂的用量一般为母料质量的5%分散剂的种类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硬脂酰胺与高级醇并用,可改善润滑性和热稳定性,用量(质量分数,下同)0.3%-0.8%,还可作聚烯烃的滑爽剂;己烯基双硬脂酰胺,也称乙撑基双硬脂酰胺(EBS),是一种高熔点润滑剂,用量为0.5%~2%;硬脂酸单甘油酯(GMS),三硬脂酸甘油酯(HTG);油酸酰用量0.2%~0.5%;烃类石蜡固体,熔点为57~70℃,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树脂中的分散性、相容性、热稳定性均差,用量一般在0.5%以下石蜡类尽管石蜡属于外润滑剂,但为非极性直链烃,不能润湿金属表面,也就是说不能阻止聚氯乙烯等树脂粘连金属壁,只有和硬脂酸、硬脂酸钙等并用时,才能发挥协同效应液体石蜡:凝固点-15 ̄-35℃,在挤出和注射成型加工时,与树脂的相容性较差,添加量一般为0.3%-0.5%,过多时,反而使加工性能变坏微晶石蜡:由石油炼制过程中得到,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且有许多异构体,熔点65-90℃,润滑性和热稳定性好,但分散性较差,用量一般为0.1%-0.2%,最好与硬脂酸丁酯、高级脂肪酸并用。
分散剂 定义

• 磷酸盐类 • 羧酸类 优点 缺点
AMP (2-氨基-2-甲基-1-丙醇 ) DMAE(二甲基-1-氨基-1-乙醇) KTPP(三聚磷酸钾) SHTP(六偏磷酸钠) 柠檬酸
成本低,易购买 良好的初始分散效果 用量大,长期分散稳定性差
高分子分散剂
多元酸均聚物
O
O
O
O
O
O
CO CO CO CO CO CO
分散剂定义 分散剂顾名思议,就是把各种粉体合理地分散 在溶剂中,通过一定的电荷排斥原理或高分子 位阻效应,使各种固体很稳定地悬浮在溶剂 (或分散液)中。 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 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可均一分散那 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 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
分散剂的选择
• 一个优良的分散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 1、分散性能好,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 集; • 2、与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热稳定性良好; • 3、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 • 4、不影响制品的性能; 无毒、价廉。
• 必须通过实验验证各种分散剂对某一原料的 效果,即测定分散剂对浆料黏度、沉降度、 zeta势、ph值等各种参数指标类分析调节各 种因素以选择最佳的分散剂。 • 1,将已经工业化生产的分散剂进行复配
多元酸共聚物
O CO R
O CO R
O CO R
高分子分散剂性能比较
类型 效率 耐水性 起泡程度 光泽 与聚氨酯增稠剂兼容性 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兼容性 多元酸均聚物 优 中 优 平光 - 半光 中 优 亲水共聚物 良 良 良 平光 - 高光 良 良 疏水共聚物 良 优 中 平光 - 高光 优 中
分散剂的选择
• 分散剂的作用机理 1,吸附于固体颗粒的表面,使凝聚的固体颗 粒表面易于湿润。 2,使固体粒子表面形成双分子层结构,外层分 散剂极性端与水有较强亲合力,增加了固体 粒子被水润湿的程度.固体颗粒之间因静电 斥力而远离。 3,高分子型的分散剂,在固体颗粒的表面形 成吸附层,使固体颗粒表面的电荷增加,提 高形成立体阻碍的颗粒的反作用力。
分散剂MF的分散原理

分散剂MF的分散原理
分散剂MF(也称为明胶分散剂)是一种用于分散固体颜料或粉末的化学物质,通常以粉末或颗粒的形式存在。
分散剂MF的分散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颜料或粉末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分散体系。
分散剂MF通常含有两个部分: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亲水基团使得分散剂MF 能够与水相互作用,而亲油基团则能够与颜料或粉末相互作用。
当分散剂MF加入到水中时,亲水基团会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或其他相互作用,从而与水形成稳定的溶液。
同时,亲油基团会与颜料或粉末表面相互作用,将它们包裹在一起。
由于分散剂MF的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之间的平衡作用,分散剂能够将颜料或粉末分散在水中并保持其稳定性。
亲水基团与水相互作用,使得分散剂MF可以与水混合均匀,而亲油基团则与颜料或粉末相互作用,防止它们聚集在一起。
通过使用适当的分散剂MF,可以有效地分散和稳定许多不溶于水的颜料或粉末,使其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并且不易沉淀或结块。
这在很多工业应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散剂的性质

分散剂的性质及应用目前在碳酸钙的生产中除原料方解石外,最主要的化工原料为分散剂.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基本定义:分散的定义:分散过程乃是将吸附于颜料表面的空气或水汽以液体介质所取代,而使颜料均匀地分离,同时又防止颜料颗粒在某一段时间内不致凝集。
分散剂的作用:化学分散剂用以增湿颜料粒子(排斥颜料粒子之间的空气),调节颜料粒子的表面电荷,防止絮凝,降低粘度。
纸张涂料用的分散剂,当其溶于水中时便离子化了。
加颜料后,分散剂的阴离子部分强烈地吸附在颜料粒子的表面。
多数用于纸张涂布的无机颜料是疏水的,它们不明显地为水所润涨,它们的晶体粒子在水中保持其原有的大小和形状。
分散剂的离子从溶液中被优先吸附到颜料粒子表面,分散剂的作用便开始,结果粒子使获得一个等于被吸附离子电荷的静电荷,这电荷位于粒子表面。
电荷大小取决于被吸附离子的多少和单个离子的电荷。
分散剂在溶液中同时提供两种正负电荷的离子。
颜料粒子表面吸附阴离子的结果,在溶液中存在过量的阳离子,它们称为平衡离子。
这些平衡离子分布在颜料粒子周围的一厚层中,并由于被吸附离子的吸引在那里定位。
正是这平衡离子层使颜料粒子互相排斥。
一种良好的分散剂所形成的平衡离子层厚度和静电荷浓度,即使在高能作用下也不会使颜料粒子集结在一起。
过去常用的分散剂主要是多磷酸盐(六偏磷酸钠、四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等),最近聚丙烯酸盐分散剂的使用增长很快,这类有机分散剂具有更好的长期稳定性,特别在高温情况下,聚丙烯酸盐特别适用于碳酸钙的分散,因为碳酸钙分散体对时间和温度十分敏感,如果碳酸钙分散需保存两天以上,或在温度高于40℃条件下保存,聚丙烯酸盐是理想的分散剂。
分散剂的物化性质PH值:5.3~6.3固含量43.0~45.0%,粘度150~350cps比重 1.290~1.310贮存稳定性:六个月分散剂在碳酸钙中的应用:分散剂一般加在泥浆分散槽和90线的第二段湿磨机进口,加入比例一般为5~10 公斤/吨(65级),12~20公斤/吨(90级),评价分散剂效果的好坏主要看:成品粘度、成品粘度7天稳定性、加入比例及成本等。
分散剂配置

分散剂配制方法一、分散型分散剂TK-5C的配置(9095kg)1.配方1)无离子水8500L2)TCR-7507P 450kg3)TCR-HPMP 75kg4)TCR-4040 70kg2、操作现往配置槽内加入无离子水4000L,开搅拌,然后按配方量加入TCR HPMP和TCR 7507P,注意加入时候不要太快,要在过滤网上均匀加入,以避免产生结块,1分钟加入一袋。
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无离子水4500L.通蒸汽升温到60,然后关闭蒸汽,通入5水进行降温。
当温度到25时,按配方量加入TCR4040。
温度降至10~20时,即可降槽。
通知分析室取样化验。
贮槽温度保持5~10二、保胶型分散剂TC-22C的配置(8880kg)1、配方1)无离子水 8500L2)TCR-8624 380kg2、操作先往配置槽内加入无离子水5000L,开搅拌,然后按配方量加入TCR-8624,注意加入时候不要太快,要在过滤网上均匀加入,以避免产生结块,1分钟加入一袋。
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无离子水3500L冷搅拌30m im。
通入蒸汽升温到55,然后关闭蒸汽,通入5水进行降温。
降温降至10~20时,即可降槽。
通知分析室取样化验。
贮槽温度保持5~10 注意;分散剂7206 (PVA)55(二次分散剂)增加吸油率50 (纤维素)孔隙率88 (保胶分散剂)四元体系 TK-22c 表观密度TK-5c 颗粒引发剂EHP 83 ℃ 0.1h TX-99 75 ℃ 0.1h64 ℃ 1h 56 ℃ 1h47 ℃ 10h 38 ℃ 10h。
常见的国产分散剂

分散剂分为无机粉末和水溶性有机高分子两大类。
无机分散剂有钙、镁、钡的碳酸盐、磷酸盐或氢氧化物,主要起机械隔离作用,比较容易用酸洗去,故常用于制聚苯乙烯类透明聚合物。
有机分散剂包括明胶、海藻胶、蛋白等天然高分子,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部分醇解的聚乙烯醇,马来酸酐与苯乙烯或醋酸乙烯的共聚物的钠盐,聚丙烯酸盐等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
它们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膜,同时增加介质粘度,防止两液滴粘结。
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和形态有很大影响。
例如氯乙烯进行悬浮聚合时用氯乙烯醇或纤维素衍生物作分散剂可制得疏松型聚氯乙烯,用明胶作分散剂可制得紧密型树脂。
农药用分散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其功能是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药粒迅速湿润,并使药液容易在施用目标的表面湿润和展布,帮助药剂渗透。
常用的有含皂角素的皂角粉、茶子饼粉和含木质素的亚硫酸纸浆废液,以及合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基烷基醚、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
用于染色的分散剂又称扩散剂,用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印染时要加分散剂和保护胶体,以保证染色均匀,防止色斑。
常用的染色用分散剂有磺化油(太古油、土耳基油)、烷基或长链酰胺基苯磺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油酰基聚胺基羟酸盐等。
商品名分散剂NNO及(高浓)分散剂N(扩散剂NNO)成分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性能及用途外观为米棕色粉末。
易溶于任何硬度的水中,扩散性与保护胶体性好,无渗透及起泡性。
为阴离子型。
耐碱、耐无机盐。
对蛋白质及锦纶纤维有亲合力,对棉、麻等纤维素无亲合力。
可与阴离子及非离子型表面活剂一起混用。
pH(1%水溶液)7~9。
本品主要用于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隐色酸法染色、分散染料与可溶性还原染料的染色等。
也可用于线/毛交织物,染色时使丝不上色。
染料工业上主要用作混填料和分散染料,及色淀制造时的分散助剂。
此外,还可用作橡胶稳定剂和制革的助鞣剂。
分散剂的作用原理

分散剂的作用原理分散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化学物质,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作用原理。
在化学工业、医药领域、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中,分散剂被广泛用于悬浮液、乳液和胶体溶液的制备过程中。
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使固体颗粒在液体中分散均匀。
当我们将固体颗粒加入液体中时,由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团块。
这种聚集现象使得颗粒的表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颗粒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导致颗粒不能充分与液体发生反应或扩散。
而分散剂的添加能够破坏颗粒之间的聚集力,使得颗粒分散均匀地分布在液体中,增大了颗粒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或扩散速率。
分散剂还可以改善悬浮液的稳定性。
在悬浮液中,固体颗粒往往会因为密度差异而沉降到液体底部,从而导致悬浮液分层或沉淀。
而分散剂的添加可以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分散层,使得颗粒之间产生排斥力,从而抑制颗粒的沉降,提高悬浮液的稳定性。
分散剂还可以调节液体的黏度。
在一些工艺过程中,液体的黏度对于工艺的进行具有重要影响。
而分散剂的添加可以改变液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液体的黏度。
这种调节液体黏度的作用对于一些需要控制液体流动性的工艺来说尤为重要。
分散剂的作用原理不仅与其本身的化学性质有关,也与其添加量有关。
通常情况下,分散剂的添加量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来确定。
添加量过少可能无法达到良好的分散效果,而添加量过多则可能对工艺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分散剂和添加量。
总的来说,分散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辅助剂,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性、提高悬浮液的稳定性和调节液体的黏度,分散剂能够促进工艺的进行和产品的质量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散剂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 空气和水被树脂置换 润湿效率主要依赖于颜料和介质的相对表面张力,也就是混 合物的粘度。吸附机理取决于颜料的化学特性和所用的分散剂类 型。(请浏览分散剂家族)
一、(2)颜料润湿
热力学的考虑: 自发的润湿作用(润湿固体表面)由最小化 的表面自由能引起。强制的润湿作用(非润湿环境中)需要外部作 用,当外部作用消除后则自发的反润湿过程将产生。 润湿的热力学条件是液/固间的粘附力(Wa)尽可能高,对于 无约束的润湿,至少需要高于内聚力(Wk)的一半:Wa> Wk。 液体向粉末的渗透速率可以用Washburn方程式(1921)来 解释:
2.非离子稳定作用,非离子聚合物相(或仅表面)的亲液碎片与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或类似的化学改性剂一起,所拥有的吸附作用,详见空间稳 定性 3.离子与非离子联合的稳定作用,能广泛应用于乳胶、乳液和油漆科 技,并针对不同的非稳定因素,能明显增进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2)胶体的稳定性
因为我们能够计算微粒间力,所以能通过"电势曲线"(图2)描述 其分散稳定性,微粒间吸引和排斥力所具有的势能及综合作用,表 现在对微粒间距离的控制上,仅靠热能是不可能克服微粒间的"势 垒"作用而破坏其距离的平衡,并因此可保持分散系统的稳定。
一、(2)颜料润湿
润湿阶段包括在颜料表面和团聚体内部(水、氧、空气和/或处 理介质)用树脂溶液替代被吸附的物质。 初始尺寸的颜料微粒在完全润湿后,能增强液体涂料的性能, 这些性能强烈依赖于颜料微粒和粘接剂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分散 剂吸附于颜料表面,促进液体/固体界面的相互作用,并使空气/固 体界面被液体/固体界面代替。
一、(1)分散手册
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性:分散剂用于保持颜料分散状态的稳 定,阻止失控的絮凝。并依据颜料表面所吸附的粘接剂种类和分 子结构,促使悬浮液获得稳定状态。更多 在选择更高效的分散剂时,颜料的化学性质和树脂溶液的特 性是其依赖的关键因素(对于油漆制造者,区分有机和无机种类是 本质要求。)。该主题在调配最优的分散剂里有更多的讨论。
切力则絮凝将从头开始。 因而,经过研磨的颜料悬浮液形成后必需立即加入添加剂以维 持稳定,不论是打算添加使用还是做为颜料备用(染料)。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1)总的看法
图 1 :避免絮凝的分散剂 颜料表面处于稳定状态的分子,其吸附作用增进了体系的稳定,使 得排斥力足够,以阻止微粒通过范德华吸引力接近并引起团聚,欲了解 更多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请浏览胶体的稳定。 在颜料分散作用的稳定方面有两种重要机理: 1. 静电稳定:当颜料表面具有相同电荷的微粒相互接触时会产生静 电稳定作用。具有相同电荷的两微粒有相互排斥效果。带电微粒在库仑 排斥力作用下维持了体系的稳定。更多 2.位阻稳定 当颜料固体微粒表面完全覆盖着聚合物时,一个颜料可 以说具有位阻稳定性质,使微粒间的接触不可能发生。聚合物与溶剂(有 机溶剂和水)之间的强烈作用可以阻止颜料粒子相互过分接近(絮凝作用)。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1)总的看法
1.总的看法
2. 胶体的稳定 3. 静电稳定性 4. 位阻稳定 总结 稳定作用的目的是在最后一步保持颜料粒子的分离性,并且通过添 加和填充作用、储存及涂膜形成过程控制颜料粒子尺寸程度。 产生絮凝的颜料悬浮液可从粒子无规律的空间排布方面进行识别, 这种现象致使相邻粒子的结合。并使涂料流变性变差(体系粘度,涂料流 动性),储存性能下降(油漆中),光学和颜色性能降低(涂料中)。 众所周知,即使是研磨很好的颜料也不能避免丧失稳定性,当添加 在不合适的油漆基础中时,即使是具有精细微粒尺寸的颜 料悬浮液的稳 定也很容易遭到破坏:当施加剪切作用时絮凝被打破,而一旦卸除剪
分散中心
一、分散手册 二、为何使用分散剂 三、分散家族
一、(1)分散手册
介绍
获得涂膜高亮度和高着色力的关键因素有颜料能否极好的分散、 颜料粒子尺寸是否最优化以及微粒分散后在配方中能否持久稳定 性这几个方面。 在涂料、油漆和油墨形成稳定悬浮液的过程中,颜料的分散可 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颜料的润湿: 在颜料凝聚和团聚(群聚态)的粒子表面间,空气和 水气被树脂溶液所替换。固/气两相(颜料/空气)被转换成固/液两相 (颜料/树脂溶液)。更多 2、研磨级别:在机械能作用下(冲击和剪切力),颜料的团聚态被打 碎成较小的微粒,成为分散状态(均匀分布)。更多
更多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2)胶体的稳定性
胶体的稳定性 分散系统的稳定性是微粒热能运动的结果,在相邻的粒子间 持续存在着吸引力和排斥力。 因拥有动能(热能)使得粒子做布朗运动,胶体微粒间不断相 互接近并发生碰撞。若该因素不加限制,微粒间将非常接近,导 致近程范德华力足够强并使微粒不可逆转地粘结,破坏分散体系。 另一方面,微粒间存在着排斥力能阻止微粒接近,分散性将长期 保持稳定,且粒径和性能没有明显地变化。
图 2 :Washburn方程式 h是经过时间t的渗透深度(或高度),- 是润湿液体的表面张 力,-粘度, - 润湿角, r-毛细管半径,C- 结构系数,与多孔 结构参数有关, W-润湿能量(热量)。 使用润湿剂和/或低粘度及表面张力的粘接剂,可加强分散过 程的润湿作用。另一方面,在溶解或研磨前,颜料/粘接剂的预混 将有助于完成润湿作用,并始终促使分散容易进行,加速分散进 程。
图 1 : 两微粒间的吸引/排斥作用 具有胶体尺寸的微粒,相邻间存在的足够排斥力导致了分散 体系的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2)胶体的稳定性
存在和消亡。当冷冻干燥相邻微粒层时,排斥力会上升并阻碍: 相邻含水层与层外无水区之间持续的分子内水份的交换,类似于 渗透压的变化,产生排斥力(见图 1)。排斥力有不同的来源: 压缩围绕在微粒周围的两带电荷层:详细内容见D.L.V.O.理论, 非离子稳定体系中的渗透压(Derjagin, Fischer), 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稳定的分散体系,其分子内链段的弹 性,即熵排斥力(Mackor), 在聚合物分散剂下阻碍稳定的形态。 实际上,仅三种稳定的涂料体系能在水介质中应用: 1.使用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化学冷冻干燥器,生成羧基、铵离子 等等,详见静电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