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稠剂和分散剂的搭配技巧以及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1

合集下载

涂料的后增稠问题和解决方案

涂料的后增稠问题和解决方案

H O
H
H O
H
H O
H
◇巨大的水合体积 (分子量: 10万 – 100万) ◇增稠效率取决于分子量和极性基团的水合程度
4
粘度平衡过程导致的后增稠
纤维素增稠剂的水合影响因素
5
粘度平衡过程导致的后增稠
纤维素增稠剂的水合过程
¾ 充分搅拌条件下粘度在1-8小时内达到平衡 ¾ 粘度平衡主要取决于溶解速度(水合过程) ¾ 粘度平衡速度的改善
理想的颜填料分散
分散剂用量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天数 分散剂用量
最小用量 最小用量 X 2
0
7
28
42
粘度(泊)
19
77
104
112
21
21
21
21
理想的颜填料分散
最佳分散剂用量的确定
粘度 cp
1000 800 600 400 200 0 0
颜料 Orotan® 731A
0.2
0.4
分散剂 %
R-HD2 0.82%
涂料生产过程中适当提高pH 值 涂料打浆过程中添加 可以考虑纤维素溶液
6
粘度平衡过程导致的后增稠
缔合型增稠剂增稠机理
乳胶颗粒 乳胶颗粒
乳胶颗粒 疏水基团
7
粘度平衡过程导致的后增稠
缔合型增稠剂的粘度平衡过程
粘度平衡过程导致的后增稠
缔合型增稠剂的粘度平衡过程
¾ 通常粘度平衡过程慢于纤维素增稠剂 ¾ 粘度平衡过程依赖于其它组分 ¾ 粘度平衡速度的改善
39
分散剂与增稠剂的配合使用
多元酸均聚物
分散剂 OROTANTM快易TM
多元酸共聚物 亲O水rot型an分® 散剂 OROT11A2N4 TM1124TM

分散剂增稠剂

分散剂增稠剂

分散剂增稠剂
分散剂和增稠剂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两种辅助剂。

它们在不同的应用
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散剂是一种能够将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中的化学物质。

在涂料、油墨、染料、胶粘剂等领域中,分散剂被广泛应用。

分散剂的主要作用
是防止颗粒在液体中聚集,从而保证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分散剂
的选择要考虑到颗粒的大小、形状、表面性质以及液体的性质等因素。

常用的分散剂有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胶体等。

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液体粘度的化学物质。

在化妆品、食品、医药
等领域中,增稠剂被广泛应用。

增稠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液体的流动
性质,使其更易于处理和使用。

增稠剂的选择要考虑到液体的性质、
使用环境以及所需的粘度等因素。

常用的增稠剂有天然胶体、合成聚
合物、纤维素等。

分散剂和增稠剂的应用是相互关联的。

在某些情况下,分散剂和增稠
剂可以同时使用。

例如,在涂料中,分散剂可以帮助将颜料分散到液
体中,增稠剂可以增加涂料的粘度,使其更易于涂抹。

在某些情况下,分散剂和增稠剂的选择也会相互影响。

例如,在某些食品中,增稠剂
的选择可能会受到分散剂的影响,因为某些分散剂可能会影响增稠剂
的性能。

总之,分散剂和增稠剂是化学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剂。

它们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分散剂和增稠剂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性质、使用环境以及所需的效果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增稠剂注意事项

增稠剂注意事项

增稠剂注意事项增稠剂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它主要用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和口感,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尽管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增稠剂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增稠剂的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适合的增稠剂非常重要。

增稠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明胶、琼脂、果胶、卡拉胶等。

在选择增稠剂时,首先需要了解其适用范围,不同的增稠剂适用于不同的食品类别。

比如,明胶适用于果冻、糖果等产品的生产中,而卡拉胶适用于酱料、调味品等产品的生产中。

其次,需要了解增稠剂的性质和特点,比如其增稠效果、稳定性、PH值范围等。

只有选择适合的增稠剂,才能保证食品在加工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在使用增稠剂时需要控制好用量。

过少的增稠剂会导致食品不达标,口感单薄;而过多的增稠剂则会导致食品口感粘稠,品质下降。

因此,在使用增稠剂时需要根据食品的种类和加工工艺,精确控制增稠剂的添加量,避免出现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一般来说,增稠剂的添加量应该按照产品配方进行计量,不宜随意增减。

第三,增稠剂的溶解和搅拌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食品加工中,增稠剂需要与其他配料充分混合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在使用增稠剂时,需要注意其溶解和搅拌的方式和时间。

通常情况下,增稠剂需要在液体中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其他材料,然后经过充分搅拌均匀。

在搅拌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要求来确定搅拌时间和速度,以确保增稠剂充分发挥作用。

第四,增稠剂的保存和储存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增稠剂应该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另外,在保存增稠剂时需要注意其密封性和包装完整性,避免受潮和污染。

同时,要定期检查增稠剂的保质期,及时更换旧的增稠剂。

只有确保增稠剂的保存和储存条件良好,才能保证其在使用时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增稠剂的安全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虽然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风险。

增稠剂配方及制作方法

增稠剂配方及制作方法

增稠剂配方及制作方法增稠剂那可是个神奇的东西!就像魔法粉末一样,能让各种液体变得浓稠起来。

你想想,要是没有增稠剂,好多东西可就没那么好用啦!咱先说说增稠剂的配方吧。

不同的增稠剂配方可不一样哦!比如说,有一种常见的增稠剂是用纤维素类物质制作的。

把适量的纤维素粉末加入到水中,哇塞,那效果简直绝了。

还有一种是用天然树胶制作的,像阿拉伯胶啥的。

这些天然的材料不仅环保,而且效果超棒。

另外,还有合成的增稠剂,那可是高科技的产物呢!制作增稠剂的步骤其实也不难。

如果是制作纤维素类的增稠剂,首先得准备好纤维素粉末和水。

把纤维素粉末慢慢地倒入水中,一边倒一边搅拌。

嘿,你就看着那水慢慢变得浓稠起来,就像变魔术一样。

要是制作天然树胶类的增稠剂呢,就把树胶颗粒放入热水中,让它慢慢溶解。

这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得有耐心。

等树胶完全溶解了,那就是一瓶超级好用的增稠剂啦!在制作过程中,安全性那是超级重要的。

这些材料一般都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啊!比如纤维素粉末,可不能弄到眼睛里去,那得多难受啊!天然树胶呢,也要确保来源可靠,别弄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进来。

而且,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不然做出的增稠剂可能会有杂质,影响使用效果。

稳定性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呢!好的增稠剂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

不能说一会儿稠一会儿稀的,那可不行。

就像一个靠谱的朋友,得始终如一嘛!通过合理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可以让增稠剂在各种温度和酸碱度下都能发挥出稳定的效果。

增稠剂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了。

在食品行业,它可以让果酱、酸奶等变得更加浓稠,口感更好。

想象一下,那果酱涂在面包上,厚厚的一层,多诱人啊!在化妆品行业,增稠剂可以让乳液、洗发水等产品更加浓稠,使用起来更方便。

难道你不想用一款质地浓稠的洗发水,感觉更有营养吗?在工业领域,增稠剂也有很大的用处呢!比如在涂料中,可以增加涂料的粘稠度,让它更好地附着在物体表面。

增稠剂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它可以改善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涂料的后增稠问题和解决方案

涂料的后增稠问题和解决方案

胶束结构
乳胶颗粒
水相中结构
与乳胶颗粒作用
16
体系稳定性所引起的后增稠-乳液絮凝
缔合型增稠剂的增稠效果
增稠前
增稠后
乳液增稠前后的电子显微照片
17
体系稳定性所引起的后增稠-乳液絮凝
HEUR增稠剂的桥式絮凝
体积限制絮凝
HEUR 增稠剂用量
桥式絮凝
桥式絮凝
表面活性剂用量
体积限制絮凝
18
体系稳定性所引起的后增稠-乳液絮凝
涂料生产过程中适当提高pH 值 涂料打浆过程中添加 可以考虑纤维素溶液
6
粘度平衡过程导致的后增稠
缔合型增稠剂增稠机理
乳胶颗粒 乳胶颗粒
乳胶颗粒 疏水基团
7
粘度平衡过程导致的后增稠
缔合型增稠剂的粘度平衡过程
粘度平衡过程导致的后增稠
缔合型增稠剂的粘度平衡过程
¾ 通常粘度平衡过程慢于纤维素增稠剂 ¾ 粘度平衡过程依赖于其它组分 ¾ 粘度平衡速度的改善
理想的颜填料分散
粘度(厘泊)
分散剂用量
(基于颜填料重量的百分数)
L型曲线最佳
理想的颜填料分散
最佳分散剂用量的确定
¾最小分散剂用量和最佳分散剂用量 ¾颜填料粒子表面持续的吸附与解吸附作用 ¾一般建议: 最佳分散剂用量 =最小分散剂用量的150%至200%
(准确用量应根据遮盖力、着色力和光泽来确定)
理想的颜填料分散
小分子分散剂
¾胺类 ¾磷酸盐类 ¾羧酸类
AMP (2-氨基-2-甲基-1-丙醇 ) DMAE (二甲基-1-氨基-1-乙醇)
KTPP (三聚磷酸钾)
TSPP (三聚磷酸钠)
柠檬酸
• 优点 • 缺点

涂料的后增稠问题和解决方案

涂料的后增稠问题和解决方案

胶束结构
乳胶颗粒
水相中结构
与乳胶颗粒作用
16
体系稳定性所引起的后增稠-乳液絮凝
缔合型增稠剂的增稠效果
增稠前
增稠后
乳液增稠前后的电子显微照片
17
体系稳定性所引起的后增稠-乳液絮凝
HEUR增稠剂的桥式絮凝
体积限制絮凝
HEUR 增稠剂用量
桥式絮凝
桥式絮凝
表面活性剂用量
体积限制絮凝
18
体系稳定性所引起的后增稠-乳液絮凝
43
解决方案
¾纤维素
谨慎使用超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剂 适当降低纤维素增稠剂用量
¾HEUR增稠剂
选择适当增稠效率的增稠剂 调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用量,避免絮凝区域
¾ 乳液稳定性改善
pH 、表面活性剂等
21
体系稳定性所引起的后增稠-颜填料絮凝
理想的颜料分散
¾分散剂的正确选择 ¾最佳分散剂用量的确定 ¾分散剂与增稠剂的配合使用
理想的颜填料分散
小分子分散剂
¾胺类 ¾磷酸盐类 ¾羧酸类
AMP (2-氨基-2-甲基-1-丙醇 ) DMAE (二甲基-1-氨基-1-乙醇)
KTPP (三聚磷酸钾)
TSPP (三聚磷酸钠)
柠檬酸
• 优点 • 缺点
成本低 良好的初始分散效果 长期分散稳定性差
23
理想的颜填料分散
高分子类分散剂
多元酸均聚物
H O
H
H O
H
H O
H
◇巨大的水合体积 (分子量: 10万 – 100万) ◇增稠效率取决于分子量和极性基团的水合程度
4
粘度平衡过程导致的后增稠
纤维素增稠剂的水合影响因素
5

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防水涂料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物、维修工程和制造业中的涂料,其主要功能是在材料表面形成阻隔层,以防止水分渗透。

为了增强涂料的粘稠度和流变特性,需要添加一种叫做防水涂料增稠剂的成分。

本文将全面介绍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的概况、说明以及解释。

1.2 文章结构:为了更好地组织文章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2部分: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介绍2.1 增稠剂的作用2.2 增稠剂的分类2.3 常见的增稠剂成分第3部分: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说明3.1 配方设计原则3.2 增稠剂的选择与比例3.3 其他添加剂和工艺要点第4部分: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解释4.1 稳定性和流变特性解释4.2 对涂料性能影响的解析4.3 环境友好型增稠剂解释第5部分:结论5.1 总结主要内容5.2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通过以上结构,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的相关知识,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应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种对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有全面、清晰理解的方法。

通过深入探讨增稠剂的作用、分类和成分,并进一步说明配方设计原则、选择与比例以及其他添加剂和工艺要点的重要性,我们将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防水涂料增稠剂。

在最后一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以鼓励读者参与并推动这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善。

通过本文,读者将获得关于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的全面知识,为其在实践中取得更好效果提供指导。

2. 防水涂料增稠剂配方介绍2.1 增稠剂的作用防水涂料增稠剂是一种可以增加涂料粘度和流变性能的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防水涂料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增稠剂可以使涂料更易于施工,在垂直表面上形成较好的涂膜厚度,同时还可以提供较好的遮盖性和填充性。

2.2 增稠剂的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来源,防水涂料增稠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包括有机增稠剂、无机增稠剂和天然增稠剂。

水性分散剂与增稠剂的选择和配伍

水性分散剂与增稠剂的选择和配伍

3120
进口聚氨酯增稠剂 I
46 666 19 533
2139
图 1 国产分散剂 E缔合状态 Fig. 1 A ssociating appearance as using domestic dispersant( E)
1. 2. 4 分散剂与增稠剂缔合试验
先制备二氧化钛颜料浆 , (方法同上 ,耐水性分散剂具有 一定的表面活性应在分散完成时加消泡剂消泡 ) 。以 500 ~ 1 000 r/m in速度搅拌二氧化钛颜料分散体 ,并在搅拌下慢慢 添加缔合 型 聚 氨 酯 增 稠 剂 PU40 (加 入 量 为 颜 料 浆 总 量 的 1% ) ,继续搅拌 5 ~10 m in,增稠后的颜料分散体系加盖静置 12 h左右 。用 20倍的水稀释颜料水分散体 ,在 40~100倍电 子显微镜下观测颗粒间的缔合状态 。
将水 150 g、分散剂 6 g混合 , 将 R930 二氧化钛 150 g、 1 250目重质碳酸钙 150 g慢慢加入到分散剂水溶液介质中 , 以 500 r/m in的速度搅拌进行润湿 ,直至干粉颜料全部润湿 , 将粘附在壁上和分散轴上的颜料清理到分散体中 ,分散 5 m in。 以 3 000 r/m in的速度砂磨 30 m in,分散过程中保持混合体系 的温度在 60 ℃以下 ,按照 GB / T675311—1986 立即测试颜料 初始细度 。按照 GB / T2794—1995测定颜料分散体在 6 r/m in 条件下的黏度和 60 r/m in条件下的黏度 。将制得的颜料水分
摘 要 :以不同类型合成分散剂和缔合增稠剂进行试验 ,分析其乳胶漆的贮存 、施工和应用性能 ,为优化沙发分散 剂与缔合增稠剂的选择和配伍提供依据 。
关键词 :乳胶漆 ;分散剂 ;缔合增稠剂 ;耐水性 ;吸水率 中图分类号 : TQ 630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53 - 4312 (2008) 04 - 0055 - 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
亲水共聚物
TM
疏水共聚物
TM
快易 Orotan
1124 Orotan
731A
优 中 优 平光 - 半光 中 优
良 良 良 平光 - 高光 良 良
良 优 中 平光 - 高光 优 中
增稠剂和分散剂的 搭配技巧
分散剂与增稠剂的不良搭配
症状 :
絮凝、返粗,粘度不稳定(上升) 分层
流动性变差
遮盖力下降 光泽下降
与聚氨酯增稠剂的搭配
症状:
分水、絮凝、流动性变差、光泽降低
对策:
改用多元酸共聚物如OrotanTM 731A,其低酸 含量可减少不利影响。减少或排除小分子分散剂如 三聚磷酸钠或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十分有益。
分散剂与增稠剂的搭配使用
多元酸均聚物 分散剂 OROTANTM快易 多元酸共聚物 亲水型分散剂 Orotan® OROTANTM1124 1124
增稠剂的加料方式
在研磨阶段颜填料分散后加入
降低搅拌转速,在保持漩涡的情况下加入增稠剂 (对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应先加入一定量的碱) 增稠剂难于在调漆阶段添加时可采用此方式,例: 较高固含量配方 或 两种增稠剂配合使用但兼容性欠佳的配方体系
增稠剂的加料方式
调漆阶段初期加入水中
聚氨酯增稠剂应与水混合直至均匀 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应加碱中和并混合至溶解 然后在良好的搅拌条件下加入乳液及其他原料 配方中同时使用疏水碱溶性和聚氨酯增稠剂时,应 先将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加入水中并中和,然后再添 加聚氨酯增稠剂
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增稠剂用量 使用增稠效率较低的增稠剂
增稠剂与分散剂合理匹配使用
体积限制絮凝和桥式絮凝
体积限制絮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桥式絮凝
生产操作指南
增稠剂的加料方式
在研磨阶段颜填料分散前加入
提高研磨粘度,有助于颜料的良好分散 选用聚氨酯增稠剂时,此方式有利于将增稠剂引 入体系并较快达到平衡 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在研磨阶段加入可能会形成颗粒 疏水碱溶性增稠剂需要用碱中和,推荐使用低挥发 性碱性物质如AMP-95,可避免研磨过程中因高温 引起的挥发
增稠剂和分散剂的搭配技巧以及 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罗门哈斯中国公司
分散剂简介
分散机理
离子电荷作用 分散剂吸附在颜料粒子上使其表面带电,并在 粒子周围形成双电层,产生相互排斥力。
+
+ +-
+ TiO2
- +
+ -
+ -
+ -+ - +
-+ + +-
TiO2
+
+-
-+ + - -+
-+
分散剂类型
--
乳液
疏水碱溶性增稠剂
乳液
与聚氨酯增稠剂的搭配
聚氨酯增稠剂
O O O O O O
多元酸均聚物
CO CO CO CO CO CO
离子强度高
多元酸共聚物
O CO R
O CO
R
O CO R
离子强度低
聚氨酯增稠剂的聚环氧乙烷骨架具有亲水性,在通常条件下能与水形成氢 键。但如果暴露在高浓度离子环境中,水更倾向与离子结合。因此,聚氨 酯增稠剂的骨架开始脱水,造成增稠剂不能溶解.
(分子量: 几千 – 几万)
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的搭配
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
颜料 - -
-颜料 - -
乳液
疏水碱溶性增稠剂
后 果:
粘度不稳定 流动性差 光泽降低
-
乳液
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的搭配
解决方案: 使用多元酸 均聚物分散剂 OrotanTM 快易
- - - - - --- 颜料 -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
分散剂 小分子

高分子
磷酸盐羧酸多元酸均聚物 多
亲水共聚物 疏
小分子分散剂
胺类 磷酸盐类 羧酸类 优点 缺点 AMP (2-氨基-2-甲基-1-丙醇 ) DMAE(二甲基-1-氨基-1-乙醇) KTPP(三聚磷酸钾) SHTP(六偏磷酸钠) 柠檬酸 成本低 良好的初始分散效果 长期分散稳定性差
高分子分散剂
可能原因
使用纤维素增稠剂 使用高增稠效率增稠剂
相应措施
与RM-2020NPR/RM-5000/RM-7等配合提高高剪切粘 度 正确选择增稠剂
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涂装时飞溅
可能原因
使用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剂 涂料粘度偏低
相应措施
使用中低分子量纤维素增稠剂 使用疏水碱溶性或聚氨酯增稠剂 提高体系KU粘度
O O
O
O
O
O
多元酸均聚物
OrotanTM 快易
CO CO CO CO CO CO
O
O CO R
O CO R
多元酸共聚物
亲水型:OrotanTM 1124 疏水型:OrotanTM 731A
CO R
高分子分散剂性能比较
类型 产品 效率 耐水性 起泡程度 光泽 与聚氨酯增稠剂兼容性 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兼容性 多元酸均聚物 Orotan
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返粗
可能原因
增稠剂与分散剂匹配不当 增稠剂引入体系时混合不佳 涂料pH偏低
相应措施
使用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如:快易TM)与HASE类增稠 剂配合
使用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如:1124,731A) 与聚氨酯 增稠剂配合
疏水碱溶胀增稠剂可稀释并/或预中和,在研磨阶段加 入。增稠剂引入体系时保证良好的混合 加入碱使pH > 8.5
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的搭配
(分子量: 几万 – 几十万)
COO COO
疏水碱溶性增稠剂
多元酸均聚物 多元酸共聚物
O O O O O O CO CO CO CO CO CO
O CO R
O CO
R
O CO R
疏水碱溶性增稠剂的羧酸 主链与分散剂竞争颜填料 表面可供吸附的位置。如 果增稠剂附着在颜填料上 ,造成颗粒间距离拉近, 产生絮凝。
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流动性差
可能原因
使用非缔合型增稠剂如纤维素增稠剂 KU粘度偏高 涂料开放时间不足
相应措施
使用缔合型增稠剂部分或全部取代非缔合型增稠剂 降低体系KU粘度 添加二醇类溶剂 降低体积固含量
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粘度稳定性不佳
可能原因
pH变化 调漆阶段使用聚氨酯增稠剂 分散剂选择不当 分散剂用量偏低
常见问题的产生原 因和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颜填料沉降
可能原因
固含量过低 低剪切粘度过低 颜填料密度、粒径较大 分散剂选择不当
相应措施
提高固含量 加入少量辅助增稠剂提高低剪粘度
(高分子量纤维素,RM-12W,TT-615,DR-72,ASE-60) 选择适当颜填料种类及粒径:轻钙、滑石粉、高岭土 优化分散剂用量及种类
多元酸共聚物 疏水型分 ® Orotan散剂 OROTANTM731A 731A
内 墙
疏水碱溶 性增稠剂 TT-935 TT-615 RM-7 DR类
纤维素 250HBR 碱溶性 增稠剂 ASE-60
聚氨酯 增稠剂 RM-12W SCT-275 RM-8W RM-5000 RM-2020NPR
外 墙
相应措施
检查pH值,确保最终体系pH在合理范围内 部分聚氨酯增稠剂在研磨阶段加入 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搭配 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与聚氨酯增稠剂搭配 优化分散剂用量
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分水 - 涂料贮存期间透明液体自发浮在表面的现象
可能原因
颜填料/乳液絮凝 相分离
相应措施
中/低分子量纤维素增稠剂搭配使用 避免使用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剂 调整涂料中增稠剂/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避免相图中可 能发生桥式絮凝的区域
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调色时粘度下降
可能原因
色浆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二醇类溶剂影响了 增稠剂的缔合增稠
相应措施
工厂调色时采用水性色浆 现场调色时尽可能采用高粘度基础漆 采用对二醇类色浆影响较小的增稠剂 (如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剂) 添加缔合型增稠剂
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漆膜丰满度欠佳且遮盖力差
增稠剂的加料方式
调漆阶段初期加入乳液中
对于较高固含量的配方,调漆阶段中的水可能较 少, 此时增稠剂可直接加入调漆罐的乳液中 在加入调漆阶段其它原料前应保证增稠剂的良好混 合 对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在搅拌不良的条件下,可采 用最后加入碱中和的方式
增稠剂的加料方式
最后添加以调节最终涂料粘度
如果搅拌状况良好,可最后添加增稠剂来调节涂料 的最终粘度,大多数情况下不用预混或稀释。在加 入前用水(或其它溶剂)稀释增稠剂能大大减少出 现敏感性问题的机会 水对疏水碱溶性增稠剂有很好的稀释作用,而对于 部分的聚氨酯增稠剂则需用合适的溶剂稀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