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元水彩画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中国宋元精品国画大全,超高清国画

中国宋元精品国画大全,超高清国画

中国宋元精品国画大全,超高清国画中国内陆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龙美术馆在上海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场馆——浦东馆和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艺术生态,也是中国内陆迄今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

2014年4月和11月,刘益谦先后以2.8亿港元和3.484亿港元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分别创下中国瓷器和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龙美术馆也因其主人一年内大手笔竞投拍得这两件“镇馆之宝”藏品而声名远扬。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馆藏中的宋元绘画精品。

01北宋赵佶 | 写生珍禽图纸本墨笔 | 27.5 x 525cm 上海龙美术馆藏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作为龙美术馆宋画收藏中最受瞩目的一件,是学界共同认可的徽宗真迹,也是现存徽宗绘画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之一。

徽宗的花鸟画风,普遍认为有精致工整、气质华贵的设色花鸟与粗简朴拙、充满文人气质的水墨花鸟两类,前者如《瑞鹤图》、《金英秋禽图》之类,后者如《枇杷山鸟图》、《柳鸦芦雁图》之类。

而本件《写生珍禽图》即为徽宗水墨花鸟风格的典型作品。

《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本图卷首第一帧所绘青冠雀,与大英博物馆藏《写生翎毛图》中所绘青冠雀形态极似;《写生翎毛图》与《写生珍禽图》比较卷尾倒数第二帧所绘两只踞地对视的白眉鸫,又与下落不明的《金英秋禽图》卷尾极似。

《金英秋禽图》与《写生珍禽图》比较《写生珍禽图》曾著录于南宋邓椿《画继》、佚名《南宋馆阁录续录》、清安岐《墨缘汇观》等书,后入编清内府《石渠宝笈》。

19世纪末期流出内府,2002年被著名的尤伦斯夫妇拍得,2009年再次见拍时入藏龙美术馆。

02北宋易元吉(传) | 山猿野麞图绢本墨笔 | 25 x 73cm 上海龙美术馆藏易元吉以画猿闻名,北宋时名声已然显赫。

但他流传的画作较少,更缺乏用于对比真伪的标准件。

本件《山猿野麞图》是否出自易元吉之手已难考证,但根据卷后数则元人题跋,画作下限至少在元代初年,是一件难得的宋元珍迹。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水彩画的复苏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水彩画的复苏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水彩画的复苏几经沿革的英国水彩画,由刚开始的钢笔淡彩发展变为以灰色打底然后着色,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注意到追求自然光色而大胆尝试,探索出可以与油画相媲美的色彩效果,经过了百多年陆续的发展而形成了18世纪中叶至19 世纪中叶号称繁荣时期的英国水彩画,。

在早期水彩画主要是画家用来做图和习作的辅助性表现性手段。

直到18世纪的英国水彩才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世界画坛上获得了极高的盛誉。

水彩画因其独有的特点透明性、绚烂的色彩、操作方便,材料简单而受到很多艺术家的青睐。

清末,水彩画传入中国。

因为他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许多相似之处,较之更容易令国人接受。

人们喜欢把水彩画比作富有迷人魅力的轻音乐,她以轻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独特的水色征服了我们。

中国水彩艺术,经过了百余年的沿革与发展,几经周折,直至21世纪的今天,已经形开创了一片繁荣的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在水彩艺术蓬勃发展的时候,水彩画经历了一场不幸的灾难,文革带来的十年动乱,在社会经济遭遇劫难的同时,文化艺术也是历经劫难,批判之风遍及祖国大地,每一项文化艺术都被冠以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罪名,当然一向被誉为抒情诗、轻音乐的水彩艺术自然是难逃厄运。

水彩画在这人性反常,一切混乱的年代里,曾一度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水彩宣传画、语录画、领袖像和大批判专栏等一批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工具。

这一时期的水彩画表现的题材主要是歌颂时代主题,描绘领袖、英雄人物和工农兵群众。

在文革时期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也很不同于其他时代。

这一时期水彩画表现出来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红光亮。

有美术界人士称,文革绘画完全抹煞个人风格,完全割裂、摒弃了西洋、俄罗斯绘画的艺术传统;甚至抹煞了绘画样式的规定性特征,无论油画、版画、国画、年画,均需遵循整齐的要求,其面貌也单调类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开始了拨乱反正了。

随着各方面的好转,水彩艺术这朵被摧残殆尽的花朵,好似春天重新到来,又获得了新生。

新版七年级艺术 美术 第一单元: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第1节:情感表达

新版七年级艺术 美术  第一单元: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第1节: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教学设计课题情感表达单元第一单元第1课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教材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意在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探究,掌握通过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探究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革命精神的敬畏与尊重,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利用美术作品中的构图,题材,色彩,笔触等多种方式去表现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思维很活跃,具备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同学们渴望了解更多美好的事物与广阔的天地,摄影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展现他们的个性,在学习知识和开阔眼界的同时,拓展其思维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艺术表现】:能够通过视频的欣赏与探究,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去探究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掌握基本的表现方法和手段,并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作品创作之中,感受作品创作的乐趣!【创意实践】:通过对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学习与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何利用作品表达情感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并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简单的作品分析和作品创作!【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探究,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和了解!在美术作品中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并尝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对相应的作品进行探究与分析,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与审美能力!【文化理解】:通过视频欣赏与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并从中得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能够通过美术作品去传承,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重点能够掌握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

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俯、高克恭为代表,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代还有一批山水画家,各有师承,自具特色,在画史上也享誉颇高。

其中受赵孟俯影响,兼宗李成、郭熙画法的画家,有盛懋、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等人。

受黄公望和王蒙影响,兼师董源、巨然的有陆广、马琬、陈汝言、方从义、赵原等人。

学习南宋院体山水画法,保留马远、夏圭遗风者有孙君泽、丁野夫等人。

此外,王振鹏、李容瑾、朱玉等人的山水楼阁,用笔工整细密,折算精确,为元代界画名家。

这里介绍钱选绘画作品。

钱选,1235年生,1301年逝世,湖州(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的著名花鸟画家。

字舜举,号玉潭、霅川翁、习懒翁等。

南宋景定间乡贡进士。

善画人物、山水、花鸟。

元初与赵孟俯等称为“吴兴八俊”。

他的绘画注入了文人画的笔法和意兴,表现出一种生拙之趣,自成一体。

钱选的花鸟画成就最高,是元代继承宋代设色工笔花鸟画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

他的花鸟画所画花鸟用笔尽劲,细洁而光润,设色淡雅清丽,精巧传神。

他在广泛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各自出新意。

形成了自己独特风貌。

他提倡复古,在创作思想上主张绘画重在体现文人的气质,即所谓“士气”,就是力图摆脱对于形似的刻意追求。

其意在摆脱南宋画院习气,继承唐、五代、北宋人之法。

这种主张在元初画坛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

传世作品有《牡丹图》、《山居图》《秋瓜图》《宋太宗蹴鞠图》《西湖吟趣图》、《卢仝烹茶图》轴、《浮玉山居图》卷、《桃枝松鼠图》《杨贵妃上马图》《王羲之观鹅图》《扶醉图》《梨花图》《草虫图》《八花图卷》《信国公遗像》《归去来辞图》《海棠》《花鸟图三段》《白莲图》《秋江待渡图》《烟江待渡图》《桃花喜鹊》《秋葵》《折枝牡丹》《岁朝清供》《碧桃黄莺图》《花鸟图》《青山白云图》《三蔬图轴》等。

元朝时期王蒙二十六幅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王蒙二十六幅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王蒙二十六幅绘画赏析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

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

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四家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元四家指赵孟俯、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

这里介绍王蒙精品绘画。

元代早期高克恭,元代中后期,王蒙、吴镇、倪瓒这四人绘画赏析。

王蒙像元代画家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

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

王蒙能诗文,工书法。

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

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

山水之外,兼能人物。

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王蒙传世的代表作上海《青卞隐居图》、北京《夏山高隐图》、上海《春山读书图》、北京《葛稚川移居图》、北京《夏日山居图》、《层峦萧寺图》、台北《具区林屋图》、苏州《竹石图》、台北《花溪渔隐图》、《霜柯竹石图》、台北《谷口春耕图》、美国大都会《空林草亭图》、《太白山图卷》、台北《秋山草堂图》、《溪山风雨图》、台北《深林叠嶂轴》、《黄鹤山樵坦斋图》、《东山草堂图轴》、《辋川图》、《西郊草堂图》《煮茶图》、《鸡西高逸图轴》、《素庵图轴》、《松林写作图卷》、《丹崖翠谷图》、《铜官山图》等。

诗文、史学亦精。

今存诗集《草堂雅集》。

元朝时期王蒙《青卞隐居图》赏析王蒙,青卞隐居图纸本水墨1366年作纵140.6厘米横4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图画作者家乡浙江的卞山。

(完整版)古元版画作品欣赏

(完整版)古元版画作品欣赏

古元版画作品欣赏古元版画作品欣赏(1919.10—1996.8)广东中山人。

擅长木刻、水彩画。

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到农村参加基层工作,业余进行木刻创作,参加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撰文称赞古元作品。

他创作了不少反映陕北人民生活的作品,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教代表,并授予甲等奖。

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

曾参加革命博物馆的历史画创作。

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作品有《减租会》、《烧毁旧地契》、《人桥》、《刘志丹和赤卫军》、《枣园灯光》等。

出版有《古元木刻选》、《古元水彩画选》等。

古元的作品,表现生活中的中国人,人物形象鲜活,画面场景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陆定一称从古元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农民的热爱,和对于农民情感的深刻体会,这些特点,在当今中国艺术界,即使不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不可多得的”。

同为版画家的力群则称赞古元“真有把陕北的黄土变成金子的本领,在他的刻刀下,把最平凡的事物刻成了诗一般美的图画”。

延安时期,由于画具等材料短缺,艺术家创作版画要比其他画种容易,即便如此,他们通常也要自己制作木刻刀、自己寻找木料并用石头磨平,而所用纸张也只是三五九旅生产的马兰纸。

据古元之女古安村介绍,1945年古元随鲁艺学员转赴东北,冒险将自己的作品各选一件随身带走,使这套作品成为孤本。

“文革”时期这套作品被抄走,几经波折,所幸最后完整回到古元手中。

70年来,这些作品由于纸质等原因很少与观众见面,此次成套集中展出殊为不易。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在纪念古元的文章中称“古元和他的艺术在我思维的网络中是一个坐标,这就像棋谱上的几个重要的‘点’”。

“看到他木刻中不到两寸大小的人物,就像读鲁迅精辟的文字,得到的是一种真正关于中国人的信息。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南岛之光(水彩画)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呐喊(石版画) 蒙克
呐喊(油画) 蒙克
看一看:相同内容的两幅作品区别在哪里?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人桥(版画)古元
想一想:版画还可以使用哪些材料来制作?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版画:
运用刀和笔等工具, 在不同材质的版面上进 行刻画和腐蚀,而后印 刷出来的图画统称为版 画。版画分为凸版画, 如木版画;凹版画,如 铜版画;平版画,如石 版画;漏版画,如丝网 版画等。
螺旋山 罗伯特·史密斯 (美国)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说一说:美术作品是如何分类的?
自我评价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自我 评价
想一想:你能识辨油画、中国画、版画吗,你是怎样识别的?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课堂小结: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使我们从多角 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 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了中外美术发展 的概况。美术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学习, 重要的是有意识的培养审美的眼睛,形 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建筑艺术
指通过外观、 内景或群体形象表 现出的与其功能、 技术相统一,与周 围环境相协调,具 有一定审美价值的 造型艺术。
住宅小区 (大连)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民间工艺品——挂虎
鸳鸯 农民画
张芝兰(陕西安塞
民间美术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剪纸
泥人阿福
说一说:你还了解哪些民间工艺品?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平面设计在中国展》招贴
《奥运》招贴

清朝中期皇帝御赐“画状元”唐岱三十七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皇帝御赐“画状元”唐岱三十七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皇帝御赐“画状元”唐岱三十七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我们一起分享皇帝御赐“画状元”唐岱绘画作品,绝对不会失望的。

唐岱(1673年—1752年之后),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爱庐、默庄,满洲正蓝旗人,清代著名画家。

承祖爵,任骁骑参领,官内务府总管,以画祗候内廷。

山水画初从焦秉贞学,后与王敬铭、张宗苍同为王原祁弟子,名动京师。

康熙帝甚赏其画,常召作画,皇帝赐称“画状元”。

传世作品有《夏日山居图》、《仿李营丘山水扇》、《小园闲咏图册》十五幅、《晴峦春霭图》、《庆丰图》、《十二月令图》十二幅、《圆明园四十景图》、《仿古山水册》、《雪景山水图》、《仿范宽山水图》、《秋山行旅图》、《山水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元水彩画作品欣赏
古元(1919-1996),字帝源,1919年生于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

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2年作品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撰文称赞古元作品。

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

1987年获得卢森堡大公授予的皇冠勋章。

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中晚年,古元将对艺术与生活的满腔热情与真诚倾注于水彩画之中,这也是他艺术道路上的另一突出成就。

古元的水彩画非常讲究意境,他从不单纯从表面去描绘景色,也不去单纯追求光色的变化,而是对景物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

他的水彩画在技法上没有固定的师承,没有欧洲水彩画强调的那种丰富的色彩及透明的质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具有乡土味的”,他用最朴实的语言去表现内心情感的东西,只有慢慢地体会,才能感受到古元的动人之处。

静静的玉渊潭古元38.5cm×52.5cm 1979年水彩
海南冬忙古元28cm×23.5cm 1976年水彩行军遇雨借宿此农户古元28cm×38cm 1952年速写喝足了
再拼朝鲜战场之战士古元速写1952年街景之二保
加利亚写生古元24cm×33cm 1961年水彩春风吹过玉门关古元40cm×55cm 1990年代水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