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极性依次递增分离法

合集下载

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LH20 使用说明及使用心得

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LH20 使用说明及使用心得
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LH-20 使用说明
Sephadex G 型葡聚糖凝胶只适合在水中使用,Sephadex G-25 羟丙化 后就是 Sephadex LH-20。此君既有分子筛作用,在由极性与非极性溶剂组 成的溶剂中还有反相层析效果。虽然价位很高,但由性能颇佳,可再生利 用,所以倍受钦睐。此外上柱样品损失很少,对处理小样品较好,这也是 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原因之一。
sephadexlh20柱子被弄脏了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样品没滤将柱头堵住或由于样品的死吸附一般很少发生使柱子的柱头部分污染一般的处理是将被污染的柱头部分的填料弃去具体做法很简单只将被污染的柱头部分的填料用玻棒轻轻搅起倒掉即可如果柱子整个被污染如果是将sephadexlh20用反相被污染办法如下依次用水naohnacl水溶液水甲醇洗涤被污染的柱子
不要着急,实验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刚开始总是困难的.首先我要说 的是 Sephadex LH20 不是万能的,你的样品不一定适于用它分离,
1 "结果用约一个保留体积就洗完了",这很正常,这也是 Sephadex LH20 这种填料的特点:"洗脱体积一般为 2-3 个保留体积,对特殊保留强的化合 物,可洗脱 5 个保留体积",
3 "还有分到什么程度是用 Sephadex LH20 比较好?"
如果实验室 Sephadex LH20 很珍贵,分道较纯再用, 如果实验室 Sephadex LH20 很普及,只要满足使用的注意事项,较粗的样品可直接使用 Sephadex LH20 分离。日本的师兄都是用 Sephadex LH20 粗分,人家有钱, 所以不在乎。如果硅胶比 Sephadex LH20 还贵,你一定先用 Sephadex LH20 粗分,再用硅胶吧。有很多问题根本不是学术本身的问题,人也不可能在 真空中搞科研。哈哈,跑题了。

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

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

N R'
RCOR'
RCOOR'
ROR'

RX
CHO
R +NH 3 CH
_
COO
氨基酸,极性强
HCOH
HO CH HCOH HCOH
葡萄糖,分 子中多个羟 基,极性强
CH 3(CH 2)6COOH 硬脂酸,长链烃基,极性弱
CH 2OH
分子的极性大小比较
O
O R
O R'' OH
OO
O CH 3 R '
② 未知成分,根据一般性经验选择溶剂。
_____极性小的亲脂性化合物如萜类、甾体等 脂环化合物、芳香类化合物——氯仿、乙 醚溶剂。
α -金 合 欢 烯
O
O C21 甾 类 化 合 物
β -金 合 欢 烯
H 3CO
OCH 3
H
CC
OCH 3
CH 3
α-细 辛 醚 ( α-asarone)
_____糖苷、氨基酸等极性大的成分——水或含水的 醇溶液。
常见溶剂极性大小顺序
水>甲醇>乙醇>正丙醇>丙酮>正丁醇 >乙酸乙酯>氯仿>无水乙醚>苯>四氯 化碳>环己烷>石油醚
思考:如何解释溶剂的极性顺序?
中草药提取如何选择溶剂?
• 选择的溶剂应对目标组分溶解度大,对 杂质成分的溶解度小,不能与提取的物 质起化学反应,安全无毒。
① 提取分离已知成分,根据结构判断极性, 按照“相似相溶”原则选择溶剂。
第一节、提取方法(extraction)
常见提取方法
• 水蒸气蒸馏法 • 升华法 •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 • 溶剂法
几个方法是相互关联的,有时同时使用。但 溶剂法经典、常用。

天然药物化学简答题及补充

天然药物化学简答题及补充

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答:天然药物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操作技术及实际应用。

2*如何理解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答:有效成分是指天然药物中经药效实验筛选具有生物活性并能代表临床疗效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天然药物中不代表其治疗作用的成分为无效成分。

一般认为天然药物中的蛋白质、多糖、淀粉、树脂、叶绿素、纤维素等成分是无效成分或杂质。

3*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有几种?采用这些方法提取的依据是什么?答:①溶剂提取法:利用溶剂把天然药物中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而对其它成分不溶解或少溶解。

②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性质。

③升华法:利用某些化合物具有升华的性。

4*常用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如何排列?哪些与水混溶?哪些与水不混溶?答: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互不相容)>丙酮>乙醇>甲醇>水5*两相溶剂萃取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溶剂?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实际工作中,在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脂的多选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等进行液‐液萃取;若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则改用弱亲脂性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也可采用氯仿或乙醚加适量乙醇或甲醇的混合剂。

6*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不同的两相中吸附、分配及其亲和力的差异而达到相互分离的方法。

7*聚酰胺吸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答:①与溶剂有关:一般在水中吸附能力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碱性溶剂中最弱;②与形成氢键的基团多少有关:分子结构中含酚羟基、羧基、醌或羰基越多,吸附越牢;③与形成氢键的基团位置有关:一般间位>对位>邻位;④芳香核、共轭双键越多,吸附越牢;⑤对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吸附力减弱。

展开剂的选择以及常用溶剂极性表

展开剂的选择以及常用溶剂极性表

展开剂的选择以及常用溶剂极性表选择适当的展开剂是首要任务.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迷<己烷<苯<乙醚Petroleumether/Ethylacetate,petroleumether/Acetone,Petroleumether/Ether, Petroleumether/CH2Cl2, ethylacetate/MeOH,CHCl3/ethylacetate展开剂的比例要靠尝试.一般根据文献中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用什么样的展开剂,就首先尝试使用该类展开剂,然后不断尝试比例,直到找到一个分离效果好的展开剂。

展开剂的选择条件:①对的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②可使成分间分开;③待测组分的Rf在0.2~0.8之间,定量测定在0.3~0.5之间;④不与待测组分或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⑤沸点适中,黏度较小;⑥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⑦混合溶剂最好用新鲜配制。

一般来说,弱极性溶剂体系的基本两相由正己烷和水组成,再根据需要加入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来调节溶剂系统的极性,以达到好的分离效果,适合于生物碱、黄酮、萜类等的分离;中等极性的溶剂体系由氯仿和水基本两相组成,由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蒽醌、香豆素,以及一些极性较大的木脂素和萜类的分离;强极性溶剂,由正丁醇和水组成,也靠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极性很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

很多时候,展开剂的选择要靠自己不断变换展开剂的组成来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在实验中,为了实现一个配体与其他杂质有效分离,曾经尝试了很多种的溶剂组合,最后才找到石油醚—EtOAc—HCOOH(5.5:3.5:0.1)混合溶剂。

一般把两种溶剂混合时,采用高极性/低极性的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剂,如果有分开的迹象,再调整比例(或者加入第三种溶剂),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没有分开的迹象(斑点较“拖”),最好是换溶剂。

对于在硅胶中这种酸性物质上易分解的物质,在展开剂里往往加一点点三乙胺,氨水,吡啶等碱性物质来中和硅胶的酸性。

1-4章习题(2018)

1-4章习题(2018)

B. Gibb’s 反应 E. 三氯化铝反应
C. Emerson 反应
4.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B. 亚甲二氧基 E. 酮基 C. 内酯环

B. 对羟基桂皮酸
C. 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E. 苯骈 γ-吡喃酮 ) B.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D. 三氯化铁—铁氰化钾 )
三、选择填空
1. Gibb's反应呈阳性结果的化合物是(
A

B
O
O
O
HO
O
O
C HO O O
D
O
O
O
2.下列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硅胶吸附薄层上的Rf值大小顺序为:
(1) (2) HO
HO
O
O
HO
O
O
(3)
glcO
(4)
HO
O
O
O
O
O
A. ④①②③
B. 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
D.④③①②
3.鉴别香豆素首选的显色反应为( A. 三氯化铁反应 D. 异羟酸肟铁反应 A. 甲氧基 D.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5.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为( A. 苯骈 α-吡喃酮 D.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6.Gibb′s 反应的试剂为( A. 没食子酸硫酸试剂 C. 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 E. 醋酐—浓硫酸 )
,适用于分离
三、选择题 (一)单选题
1.通常要应用碱性氧化铝分离,而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分离的化合物为( A. 香豆素类 D. 黄酮类化合物 B. 生物碱类 E. 酯类化合物 ) C. 聚酰胺色谱 C. 中性化合物 )
2.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 A. 离子交换色谱 D. 硅胶色谱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药学专升本天然药物化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药学专升本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1.红外光谱的单位是:()A. cm-12.酶的专属性很高,可使β-葡萄糖苷水解的酶是:()C. 纤维素酶3.最适于用活性炭分离的天然化合物是:()C. 寡糖类4.当药材为花、果实时,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化合物,常用碱液宜选用()E. 饱和石灰水5.不能作用于强心苷甾体母核的反应有()B. α-萘酚一浓硫酸反应6.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丙酮7.甲型强心苷甾体母核C-17位连接的基团是:()B.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8.下列中药中不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有()E. 秦皮9.盐酸-镁粉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下列哪项错误()D. 异黄酮多为负反应10.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A. 5-OH黄酮11.Ⅰ-型强心苷分子结合形式为()C. 苷元-O-(2,6-二去氧糖)x-O-(α-羟基糖)y12.若某黄酮化合物在MeOH溶液中的紫外光谱与加入诊断试剂AlCIз/HCl后的紫外光谱均相同,提示该化合物()C. 无3,5-二羟基13.不能用于鉴别甲型强心苷与乙型强心苷的试剂有()C. 10%硫酸14.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15.在大黄的总蒽醌提取液中,若要分离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采用()分离法最佳 E. pH梯度法与硅胶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16.可以确定化合物分子量的波谱技术是:()C. 质谱17.从水中萃取皂苷用下列哪种溶剂中溶解性最好()D. 正丁醇18.下列结构应属于()A. 螺甾烷醇类19.鉴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是:()C. 四氢硼钠反应20.一般,酸性成分呈非解离状态.碱性成份成解离状态的pH条件为() A. pH≤321.下列皂苷中具有甜味的是:()B. 甘草皂苷22.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D. 6C-3C-6C23.在含氧单萜中,沸点随功能基极性不同而增大的顺序应为() A. 醚<酮<醛<醇<羧酸24.用葡聚糖凝胶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洗脱下来的是:()D. 番泻苷25.青蒿素结构中与抗疟活性有关的活性基因是:()。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分离”文档)共10张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分离”文档)共10张
应加以注意。 含苷类成分时,则要避免接触酸,以防在提取过程中发生水解,而且应按提取苷类成分的常法事先破坏酶的活性。
利用内酯化合物在热碱液中,开环成盐而溶于水中,酸化后又闭环, 析出原内酯化合物的特性来提取倍半萜类内酯化合物。 萜类生物碱也可用酸碱法分离。
(三) 吸附法
n 1. 活性碳吸附法: 苷类的水提取液用活性碳吸附,
水中,酸化后又闭环, 析出原内酯化合物的 如倍半萜内酯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加酸后又环合,借此可与非内酯类化合分离;
萜类化合物,尤其是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容易发生结构的重排,二萜类易聚合而树脂化,引起结构的变化,所以宜选用新鲜药材或迅速晾干 的药材,并尽可能避免酸、碱的处理。
特性来提取倍半萜类内酯化合物。但是当 (二) 碱提取酸沉淀法
n 2. 非苷类化合物的提取:用甲醇或乙醇为
溶剂进行提取,减压回收醇液至无醇味,残 留液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溶剂得总萜类 提取物;或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按极性递 增的方法依次分别萃取,得不同极性的萜类 提取物,再行分离。
(二) 碱提取酸沉淀法
利用内酯化合物在热碱液中,开环成盐而溶于 n 含苷类成分时,则要避免接触酸,以防在提取过程中发生水解,而且应按提取苷类成分的常法事先破坏酶的活性。
(ent-kaurane)二萜及其二聚体。
H3C
H3C
1
CH3
R1
R1 R2
CH2OH H3C
R2
H3C R3
R1
AcO
H3C
CH3
H3C
CH3
2 R1 =H R2 =CH2OH R3 =OH
5
3 R1=H R2=OH R3=CH2OH
4 R1=OAc R2=CH2OHR3=OH

第二章 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

第二章 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

第三章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所谓提取,就是用适当的溶剂或适当的方法将植物的化学成分从植物中抽提出来的过程。

任何一种溶剂或任何一种方法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和提取物,是包含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称为总提取物,尚待进一步分离和精制。

那么,传统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呢: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升华法等。

本节重点掌握:溶剂提取法的原理,化学成分的极性、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及提取溶剂的选择;常见的提取方法及应用范围。

重点介绍溶剂提取法。

第一节传统的提取方法一、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的提取原理:根据植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的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这是植物化学成分提取最常用的方法。

当溶剂加到经适当粉碎的药材中时,溶剂由于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化学成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遵循“相似相溶”的规律:即亲脂性的化学成分易溶于亲脂性的溶剂,难溶于亲水性的溶剂;反之,亲水性的化学合成分易溶于亲水性的溶剂,难溶于亲脂性的溶剂。

这种亲脂性和亲水性的强弱直接与化学成分或溶剂的分子结构相关,我们可通过其极性的大小来估计它的亲脂性或亲水性。

这也是选择提取溶剂最重要的依据。

那么,影响化学成分极性的因素有哪些呢?一般来说:(1)分子大、碳数多,极性小、亲脂性强;分子小、碳数少,极性大、亲水性强。

(2)在化合物基本母核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化合物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取代基的极性越大或数目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越大,亲水性越强,而亲脂性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则极性越小,亲脂性越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