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集团的实在研究与评述

合集下载

华能实践—国有企业

华能实践—国有企业

华能的实践-----------国有企业一定能够搞好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华能在发展中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指导方针, 坚持以电为主、科学发展,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发电装机规模不断增加, 服务区域不断扩大,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华能发展的20年,锐意改革、大胆创新, 创造了若干个第一:在体制方面: 第一个利用外资办电、联合地方、集资办电;第一个采用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电力开发模式; 第一个在国有电力企业中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海外上市, 并大规模开展资本运作。

在技术方面: 第一个引进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及技术; 第一个建设运营国产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 第一个建设国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在管理方面: 第一个获得我国一流火力发电厂! 的称号( 华能大连电厂) ; 第一个获得中国一流的电力公司!的称号(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 ;华能还是第一个通过国际竞标在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 收购、运营、管理电厂的中国电力企业。

华能20年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是完全可以搞好的。

一、发展历程( 一) 1985 1993年, 华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20世纪80 年代初期, 缺电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全国性的严重缺电局面, 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利用外资, 加快电力建设, 国务院以国函( 1985) 72号文件批准成立了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

1988年, 组建了中国华能集团, 成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

华能利用国内外资金, 采购国内外设备, 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地建成了一批火力发电厂。

其间, 华能共完成投资307亿元, 占同期全国电力建设投资的13%; 利用外资88亿元, 占同期全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的40%; 投产装机容量1124万千瓦, 占同期全国新增机组容量的11%。

2023年 华能集团 职代会报告

2023年 华能集团 职代会报告

2023年华能集团职代会报告2023年,华能集团职代会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展望未来发展蓝图。

以下为报告全文,我们将详细了解华能集团在各个领域的业绩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战略。

一、2022年工作回顾1.生产经营成果2022年,华能集团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的市场环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生产经营效益。

全年实现发电量同比增长5%,净利润同比增长10%,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华能集团紧跟能源行业发展大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大新能源领域投资力度。

2022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0%,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25%。

3.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效华能集团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4.企业改革持续深化华能集团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2022年,完成公司制改革,实现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全覆盖。

二、2023年工作重点1.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华能集团将继续加大电源投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确保电力稳定供应。

2.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提高新能源发电占比,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优化互补,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强化创新驱动加大科研投入,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能源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5.优化产业布局华能集团将围绕能源主业,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结语2023年,华能集团将坚定发展信心,勇担责任使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体员工要齐心协力,为实现华能集团高质量发展,为我国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华能集团的实在研究与评述

中国华能集团的实在研究与评述

中国华能集团的实在研究与评述中国华能集团的实在研究与评述华能集团是中国国有公司100强之一,成立于1988年8月。

日前,华能集团由其核心公司(中国华能集团企业)、9家成员企业、400家子企业构成,同时还直接控股30家海外分支机构和海外企业。

其中,华能国际电力开发企业和山东华能电力开发企业两子企业先后于199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如何对子企业实行有效操纵、如何考核其业绩,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成立伊始,华能集团就在不断地进行探究。

一、对子企业的操纵中国华能集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公司、成员企业和经营单位。

第一层为母企业,第二层为子企业,第三层是另一种类型的子企业(即所谓的经营单位)。

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过热期,华能集团曾经还有过第四层和第五层。

但是,经过几年重组和改进,华能集团现在只有三个层次。

以前,母企业对子企业只考核“两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和“一个人”(总经理),对子企业监管不严。

这种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因为它无法操纵子企业决策错误及其由此所产生的巨大损失,并且这类损失经常是不可逆转的。

“事后操纵”的风险相当大。

日前,中国华能集团对其子企业既给予必定的灵活性,又实行必要的监控。

母企业对子企业的操纵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1)人事操纵。

包罗经理人员的任命,全年报答的确定,以及对每个子企业中各本能部门职位数目的确定等。

(2)投资操纵。

现有规定是,投资金额超过必定限额就需母企业批准。

如对一些大的子企业,自主投资限额为3千万元人民币,小企业则为5百万元。

(3)财务业绩操纵。

每年的财务目标即为上一年的实际经营成果。

财务业绩从三个方面来评价:利润、净资产报答率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从结果看,几乎没有哪家子企业不能达到它们的目标。

期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5,但电力业务由于政策性补助等因素,其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稍低,为10右左。

二、华能集团的业绩考核制度华能集团业绩考核制度经历了三个进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目标系统”阶段(1989-1991)。

华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的开题报告

华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的开题报告

华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华能集团作为中国能源行业的重要企业,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人力资源。

因此,通过对华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提升华能集团的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华能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综合分析:1. 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状况:分析华能集团目前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流程和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完善。

2. 招聘管理状况:分析华能集团的招聘管理状况以及对人才的吸引力,探讨是否存在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

3. 绩效管理状况:分析华能集团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管理状况及其对员工工作态度和绩效的影响。

4. 培训管理状况:分析华能集团的员工培训管理状况,包括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及效果的评估等。

5. 福利待遇管理状况:分析华能集团的福利待遇管理状况,包括工资福利、医疗保障、员工保障、节假日安排等。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 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对华能集团的员工进行调查,考察员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态度和认识以及员工工作情况和对企业管理的建议。

2. 访谈法:通过访谈企业内部的关键人物,包括人力资源负责人、员工代表、领导等,了解企业的管理状况、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此外,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按以下步骤进行:1. 研究背景和意义的梳理和阐述。

2.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 方案设计: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调查问卷设计等。

4. 研究实施:在研究方案的指导下,进行实证研究,提取数据和信息。

5. 研究分析:对所得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总结出研究重点和结论。

中国华能集团资料

中国华能集团资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基础上改组的国有企业,由中央管理,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

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经营电力产业为主,综合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依照[公司法],对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进行改建和规范,建立资本纽带关系,实行母子公司体制,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境内外投资设立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办事处等分支机构。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经营宗旨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市场需求,依法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坚持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改善产业结构,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电为主,综合发展,逐步成为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主要经营以下业务:(一)依法经营集团公司及其企业中由国家投资形成并由集团公司拥有的全部国有资产(含国有股权)。

(二)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销售。

(三)从事信息、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贸易、燃料等相关产业、产品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

(四)经国家批准,自主开展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等业务。

(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家批准,从事国内外投资、融资业务。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

根河热电厂7.4万千瓦(4×0.6 、2×2.5)(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汇流河热电厂10万千瓦(2×5)(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东海拉尔热电厂15万千瓦(2×2.5、2×5)(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光明热电厂 2.4万千瓦(2×1.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热电厂2.4万千瓦(4×0.6)(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华能伊敏电厂220万千瓦(2×50、2×60在建)(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海拉尔热电厂2.4万千瓦(1×1.2、2×0.6)(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灵泉热电厂6.2万千瓦(2×2.5、2×0.6)(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热电厂3万千瓦(2×1.2、2×0.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乌兰浩特热电厂3.6万千瓦(3×1.2)(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锡林浩特第二电厂3.6万千瓦(3×1.2)(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浩特第一电厂2.4万千瓦(2×1.2)(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蒙锡热电厂5万千瓦(2×2.5)(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上都发电厂240万千瓦(4×60在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丰镇电厂120万千瓦(6×20)(内蒙古丰镇市)包头第二热电厂60万千瓦(2×20、2×10)(内蒙古包头市)呼和浩特热电厂57.4万千瓦(2×20、2×5、2×2.5、2×1.2)(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第三热电厂2.4万千瓦(2×1.2)(内蒙古包头市)包头第一热电厂67.4万千瓦(2×1.2、3×10、2×2.5、1×5、2×12.5)(内蒙古包头市)乌拉山电厂80万千瓦(2×5、1×10、1×30、1×30在建)(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临河热电厂60万千瓦(2×30在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达拉特电厂318万千瓦(6×33、2×60在建)(内蒙古达拉特旗)乌海热电厂42.4万千瓦(2×20、2×1.2)(内蒙古乌海市)海渤湾电厂126万千瓦(2×10、2×20、2×33)(内蒙古乌海市)华能鹤岗电厂120万千瓦(2×30、1×60在建)(黑龙江省鹤岗市)华能新华电厂73万千瓦(1×20、2×10、1×33)(黑龙江省大庆市)华能长山热电厂20万千瓦(2×10)(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华能丹东电厂70万千瓦(2×35)(辽宁省丹东市)华能营口电厂184万千瓦(2×32、2×60在建)( 辽宁省营口市)华能大连电厂140万千瓦(4×35)(辽宁省大连市)华能北京热电厂84.5万千瓦(2×22、2×16.5、1×7.5)(北京市)华能杨柳青热电厂120万千瓦(2×30、2×30在建)(天津市)华能威海电厂85万千瓦(2×30、2×12.5)(山东省威海市)华能白杨河电厂44万千瓦(3×5、2×14.5)(山东省淄博市)华能辛店电厂105万千瓦(2×22.5、2×30在建)(山东省淄博市)华能德州电厂265万千瓦(2×30、1×33、1×32、2×70) (山东省德州市)华能日照电厂70万千瓦(2×35)(山东省日照市)华能济宁电厂54.5万千瓦(1×5、1×11.5、1×11、2×13.5) (山东省济宁市)华能上安电厂250万千瓦(2×35、2×30、2×60在建)(河北省石家庄市)华能邯峰电厂132万千瓦(2×66)(河北省邯郸市)华能榆社电厂80万千瓦(2×10、2×30)(山西省榆社县)华能淮阴电厂176万千瓦(2×22、2×33、2×33在建) (江苏省淮阴市)华能南通电厂140.4万千瓦(2×35.2、2×35)(江苏省南通市)华能南京电厂64万千瓦(2×32)(江苏省南京市)华能金陵燃机电厂78万千瓦(2×39在建)(江苏省南京市)华能苏州热电厂12.9万千瓦(1×0.6、1×0.3、2×6在建) (江苏省苏州市)华能太仓电厂180万千瓦(2×30、2×60)(江苏省太仓市)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120万千瓦(2×60)(上海市)华能上海石洞口电厂122万千瓦(1×32、3×30)(上海市)华能上海燃机电厂117万千瓦(2×39、1×39在建)(上海市)华能长兴电厂26万千瓦(1×12.5、1×13.5) (浙江省长兴县)华能玉环电厂200万千瓦(2×100在建)(浙江省玉环县)华能沁北电厂120万千瓦(2×60)(河南省济源市)华能阳逻电厂240万千瓦(4×30、2×60在建) (湖北省武汉市)华能苏家湾电厂30万千瓦(3×10)(湖北省武汉市)华能岳阳电厂132.5万千瓦(2×36.25、2×30) (湖南省岳阳市)华能井冈山电厂60万千瓦(2×30)(江西省吉安市)华能平凉电厂120万千瓦(4×30)(甘肃省平凉市)华能铜川电厂120万千瓦(2×60在建)(陕西省铜川市)华能成都热电厂20万千瓦(1×20)(四川省成都市)华能珞璜电厂264万千瓦(4×36、2×60在建) (重庆市)华能福州电厂140万千瓦(4×35)(福建省福州市)华能汕头电厂120万千瓦(2×30、1×60)(广东省汕头市)华能海南电厂126万千瓦(2×5、4×12.5、2×33) (海南省海口市)华能南山电厂13.2万千瓦(2×5、2×1.6)(海南省三亚市)华能水牛家水电厂7万千瓦(2×3.5在建)(四川省平武县)华能自一里水电厂13万千瓦(2×6.5)(四川省平武县)华能木座水电厂10万千瓦(2×5在建)(四川省平武县)华能阴坪水电厂10万千瓦(2×5在建)(四川省平武县)华能明台水电厂4.5万千瓦(3×1.5)(四川省三台县)华能青居水电厂13.6万千瓦(4×3.4)(四川省南充市)华能东西关水电厂18万千瓦(4×4.5)(四川省武胜县)华能太平驿水电厂26万千瓦(4×6.5)(四川省汶川县)华能硗碛水电厂24万千瓦(3×8在建)(四川省宝兴县)华能宝兴水电厂19.5万千瓦(3×6.5在建) (四川省宝兴县)华能小关子水电厂16万千瓦(4×4)(四川省宝兴县)华能铜头水电厂8万千瓦(4×2)(四川省芦山县)华能雨城水电厂6万千瓦(3×2)(四川省雅安市)华能小天都水电厂24万千瓦(2×8、1×8在建) (四川省康定县)华能冷竹关水电厂18万千瓦(3×6)(四川省康定县)华能石塘水电厂8.58万千瓦(3×2.86)(浙江省云和县)华能大理徐村水电厂8.58万千瓦(3×2.86)(云南省大理市)华能小湾水电厂420万千瓦(6×70在建)(云南省凤庆县、南涧县)华能漫湾水电厂155万千瓦(5×25、1×30在建) (云南省云县、景东县)华能洮北风电厂4.93万千瓦(吉林省白城市)锡林浩特风电厂0.478万千瓦(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灰腾梁风电厂4.95万千瓦(在建)(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朱日河风电厂1.08万千瓦(0.39万千瓦在建)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商都风电厂0.36万千瓦(内蒙古商都县)辉腾锡勒风电厂13.16万千瓦(6.31万千瓦在建) (内蒙古集宁市)华能威海风电厂1.95万千瓦(在建)(山东省威海市)华能长岛风电厂2.72万千瓦(在建)(山东省长岛县)华能南澳风电厂5.585万千瓦(4.505万千瓦在建) (广东省南澳县)产业公司如下: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四川水电有限公司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华能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华能山东里能煤电有限公司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西藏发电有限公司华能宁夏能源有限公司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绿色煤电有限公司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华能综合产业公司北京华能大厦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火电行业品牌企业华能国际调研分析报告

火电行业品牌企业华能国际调研分析报告
火电行业品牌企业华能国际调研分析报告
1. 公司基本情况 ——A 股火电龙头......................................................................................... 5 1.1. 公司简介:华能集团旗下最大的电力上市平台,A 股火电龙头................................... 5 1.2. 公司经营情况............................................................................................................ 5 1.2.1. 火电机组临近负荷中心,大型优质机组占比高.................................................. 5 1.2.2. 装机量及发电量在集团内外保持绝对优势......................................................... 6 1.2.3. 营业收入稳中有升,高煤价拖累公司业绩......................................................... 7 2. 用电量增长保持中高速,煤电重要性日益提升.................................................................... 9 2.1. 多因素共同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 ..................................................................... 9 2.2. 2018-2020 年用电量增长有望保持中高速 .................................................................11 2.3. 煤电承担调峰和基荷服务,重要性提升 ................................................................... 12 3. 火电行业多要素向好,业绩处于改善通道......................................................................... 12 3.1. 煤价——供给侧改革彰显成效,煤价加速回归绿色区间........................................... 12 3.1.1. 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煤炭供需形势持续改善.....பைடு நூலகம்.......................................... 12 3.1.2. 长协比例增长,现货价格加速回归绿色区间 ................................................... 14 3.2. 电价——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化,电价下调风险小 ..................................................... 15 3.2.1. 电改稳步推进,市场化比例显著提高.............................................................. 15 3.2.2. 标杆电价保持平稳,短期下调风险小.............................................................. 16 3.2.3. 市场化电价折扣缩窄,龙头有望受益.............................................................. 16 3.3. 利用小时数——电力供需形势好转,机组利用效率提升........................................... 18 3.3.1. 严控火电新增装机,装机增速显著放缓 .......................................................... 18 3.3.2. 用电量增长保持中高速,利用小时数提升....................................................... 18 4. 火电具有强防御性,龙头配臵价值凸显 ............................................................................ 19 4.1. 现阶段火电属于逆周期行业..................................................................................... 19 4.2. 业绩处于历史底部,期待 PB 修复+ROE 上行 ......................................................... 19 4.3. 分红比例高,高股息率值得期待.............................................................................. 20 4.4. 投资建议................................................................................................................. 21

电力行业华能国际研究报告

电力行业华能国际研究报告

电力行业华能国际研究报告一、公司介绍(一)公司沿革与股权结构公司系华能集团旗下最大的全国型综合电力上市平台。

公司主要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公司是国内第一个实现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发电公司,并且技术经济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国内电力行业保持先进水平。

截至2021年底,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18.7GW,为华能集团旗下最大的全国型综合电力上市平台。

股东均为国资背景,持股高度集中。

截至2021年年报发布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第一大股东系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持有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75%的股份,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合计持有公司37.1%股权。

(二)除21年极端年份外,公司经营数据不乏亮点21年公司营收稳健提升,归母净利润负增长。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6.05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电力及热力业务收入1936.51亿元,同比提升19.88%,营收大幅增长主要受到上网电量增加和结算电价上调两方面因素的驱动。

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2.64亿元,21年归母净利润的异常波动主要由燃料成本大幅上涨所致。

20年盈利能力有所修复,21年受煤价影响ROE再次下行。

2017-2019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4%、1.7%、1.7%,2020年净资产收益率提升2%至3.8%,盈利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2021年在煤价高涨和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降低的影响下,2021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下行至-9.8%。

火电强现金流属性加持下经营性现金流整体稳中向好,投资现金流逐步扩张,偿债能力稳健。

2017-2019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分别为291.97、288.92、373.24亿元,2020年在火电业务强现金流的助力下,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增加至420.5亿元。

2021年受燃料采购成本大幅上升影响,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降至60.33亿元。

华能集团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

华能集团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

华能集团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1一、案例背景华能集团是中国国有企业100强之一,成立于1988年8月。

集团由其核心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公司)、9家成员公司、400家子公司构成,同时还直接控股30家海外分支机构和海外公司。

其中,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和山东华能电力开发公司两子公司先后于199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如何对子公司实行有效控制、如何评价其业绩,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成为摆在集团公司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业绩评价的具体方法(一)对子公司的控制华能集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企业、成员公司和经营单位。

第一层为母公司,第二层为子公司,第三层是另一种类型的子公司(即所谓的经营单位)。

以前,母公司对子公司只考核“两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和“一个人”(总经理),对子公司监管不严。

这种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因为它无法控制子公司决策错误及其由此所产生的巨大损失,而且这类损失常常是不可逆转的。

“事后控制”的风险相当大。

目前,中国华能集团对其子公司既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又实行必要的监控。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三司中各职个领域:⑴人事控制。

包括经理人员的任命,全年报酬的确定,以及对每个子公能部门职位数目的确定等。

⑵投资控制。

现有规定是,投资金额超过一定限额就须母公司批准。

如对一些大的子公司,自主投资限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小公司则为500万元。

⑶财务业绩控制。

每年的财务目标即为上一年的实际经营成果。

财务业绩从三个方面来评价:利润、净资产报酬率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从结果看,几乎没有哪家子公司不能达到它们的目标。

期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5%,但电力业务由于政策性补贴等因素,其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稍低,为10%左右。

(二)业绩考核制度华能集团业绩考核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目标系统”阶段(1989-1991)。

在这一阶段,考核指标主要是一些绝对量,如主要产品产出单位、完工百分比、利润、还贷和管理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华能集团的实在研究与评述中国华能集团的实在研究与评述华能集团是中国国有企业100强之一,成立于1988年8月。

目前,华能集团由其核心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公司)、9家成员公司、400家子公司构成,同时还直接控股30家海外分支机构和海外公司。

其中,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和山东华能电力开发公司两子公司先后于199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如何对子公司实行有效控制、如何考核其业绩,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成立伊始,华能集团就在不断地进行探索。

一、对子公司的控制中国华能集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企业、成员公司和经营单位。

第一层为母公司,第二层为子公司,第三层是另一种类型的子公司(即所谓的经营单位)。

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过热期,华能集团曾经还有过第四层和第五层。

但是,经过几年重组和改进,华能集团现在只有三个层次。

以前,母公司对子公司只考核“两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和“一个人”(总经理),对子公司监管不严。

这种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因为它无法控制子公司决策错误及其由此所产生的巨大损失,而且这类损失常常是不可逆转的。

“事后控制”的风险相当大。

目前,中国华能集团对其子公司既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又实行必要的监控。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1)人事控制。

包括经理人员的任命,全年报酬的确定,以及对每个子公司中各职能部门职位数目的确定等。

(2)投资控制。

现有规定是,投资金额超过一定限额就需母公司批准。

如对一些大的子公司,自主投资限额为3千万元人民币,小公司则为5百万元。

(3)财务业绩控制。

每年的财务目标即为上一年的实际经营成果。

财务业绩从三个方面来评价:利润、净资产报酬率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从结果看,几乎没有哪家子公司不能达到它们的目标。

期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5,但电力业务由于政策性补贴等因素,其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稍低,为10左右。

二、华能集团的业绩考核制度华能集团业绩考核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目标系统”阶段(1989-1991)。

在这一阶段,考核指标主要是一些绝对量,如主要产品产出单位、完工百分比、利润、还贷和管理费等。

这个系统的主要缺陷是,没有对投资效果进行考核,从而使得子公司投资失控。

第二个阶段是“以合同为基础的管理责任系统”阶段(1992-1996)。

该系统除了利润指标外,还增加了一些反映经营效率方面的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增加值、偿还母公司贷款和利润上交等指标。

但是,这一系统的问题是,不同子公司具有不同的获利水平,使用统一的标准不能达到考核经营效率的目的。

同时,该系统也没有考虑对过程的监控。

第三个阶段是“业绩考核制度”阶段(自1997年以来)。

为了考察投资效益,同时考虑到不同产业的差异,华能集团在1997年把以合同为基础的管理责任系统改为业绩考核制度。

华能集团还调整了考核指标,以反映经营效率和过程控制,如采用了净资产收益率及其它比率。

同时,为了体现债务风险和偿债能力,以及改变华能集团存在的高负债现象,华能集团用总资产收益率代替净资产增加值。

随着改革的深入,华能集团的电力生产子公司成为自主经营的企业。

对于电力生产子公司,新系统强调对生产过程的控制,采用了电力产出、利润、贷款偿还和安全措施等指标。

对于那些主要从事对能源公司进行管理的分支机构,则使用了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

1、电力生产子公司(工厂)的业绩考核标准从1997年开始,中国华能集团的母公司一直使用以下四个标准考核电力生产子公司每年的业绩:(1)实际电力生产单位与计划电力生产单位(千瓦时);(2)实际利润与计划利润;(3)实际月还款额与计划月还款额;(4)工厂的安全措施。

考核标准如下:①电力产出基本分为40分。

实际产出与计划产出每相差1,就增加或减少1分,直到加完或减完20分为止。

②利润标准基本分为10分。

实际利润与计划利润之间每相差1,则增加或减少0.5分,直到加满或减完10分为止。

③财务标准有50分的基本分。

每延期支付1的款项,则减少1分,直到减完20分为止。

④工厂安全措施标准没有设定分数,但是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华能集团则将扣减子公司的总工资和薪水。

如发生重大事故,扣减人民币50万元;发生主要事故,扣减人民币10万元等。

满足所有四个标准的最高分、标准分和最低分分别为150分、100分和50分。

2、非电力生产子公司的业绩考核标准1997年以来,华能集团一直使用以下四个标准对非电力生产子公司每年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1)实际净资产收益率与计划净资产收益率;(2)实际总资产收益率与计划总资产收益率;(3)实际与计划月还款[1] [2] 额和利息支付额;(4)实际资本性支出额与计划资本性支出额。

计分方法如下:①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基本分是60分。

如果实际净资产收益率高于计划数,则每增加0.5,加1分,直到加完20分为止。

相反,如果实际净资产收益率低于计划数,则每下降0.5,减1.5分,直到减完20分为止。

②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基本分是40分。

计划的总资产收益率要考虑银行贷款利息率和华能集团的财务状况。

如果实际总资产收益率比计划的总资产收益率高,则每增加0.5,加1分,直到加完10分为止。

如果实际总资产收益率低于计划总资产收益率,则每下降0.5,减1分,直到减完10分为止。

③财务标准没有基本分,但是它取决于华能集团的内部贷款合同。

任何低于20的延期付款额,都扣减5分;如果延期付款的金额超过20,那么每延付20,在前述基础上再减少1分,直到减完10分为止。

④资本性支出标准。

每个子公司在每年7月1日以前都要支付母公司投资于子公司的8的资本额。

任何延期付款金额低于20的子公司,都减少5分;如果延期付款额超过20,那么每延期付款20,再减少1分,直到减完10分为止。

满足所有四项标准的最高分、标准分和最低分分别是130分、100分和50分。

三、激励制度华能集团的激励制度是建立在上述业绩考核基础上的。

集团公司给予子公司的年度奖金额根据以下规则计算:如果某个子公司业绩考核为100分,那么总的奖金额为整个子公司工资和薪水总额的50;如果业绩考核超过100分,则每超出1分,总奖金额中增加工资和薪水总额的0.5;如果业绩考核分低于100分,则每下降1分,总奖金额中扣去工资和薪水总额的0.5.根据这个公式,一个子公司所能获得的最大奖金额是该公司工资和薪水总额的65.通过上面的计算,形成每个公司的奖励基金。

各子公司内部的分配则取决于其所在的组织层面和业绩等级。

每个组织层面给予一定的分数,例如,高层管理人员为4分,中级管理人员为3分,监督人员为2.3分。

将奖励基金在所有满足条件的人员所得的总分中进行分摊,从而得出每1分可以获得的奖金额。

对部门员工的业绩等级评定由其上级、同级和下属通过四个业绩指标来进行(括号中指明了各项的权重):道德品质(20)、努力程度(20)、个人能力(20)和工作业绩(40)。

在评定的分数中,上级的评定结果占50的权重,同等级别的评定结果占30,下属的评定结果占20.在计算每个子公司总经理的奖金额时,有一个指导方针:(1)如果公司很好地满足了所有四个标准,那么公司总经理可以获得的奖金额将是公司员工奖金额平均数的2.5倍到2.8倍;(2)如果公司满足所有四个标准的计划数额或标准数额,那么公司总经理的奖金额将是公司员工奖金额平均数的2.0倍到2.5倍;(3)如果公司没有满足四个标准,但是仍有赢利的,那么公司总经理的奖金额将是公司员工奖金额平均数的1.5倍到2.0倍;(4)如果公司没有赢利,那么公司总经理的奖金额不能超过公司员工奖金额的平均数。

每个员工每年增加的报酬额中,有65以增加月薪的形式发放,还有30则作为一次性奖金发放。

1997年,集团支付的最大一笔奖金额是人民币30000元。

虽然奖金的数额不是很大,但是员工们对这种奖金体系比较满意,因为这样的业绩考核制度对每个员工都是透明的、公正的。

四、华能集团的控制、业绩考核和激励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根据华能集团一些高级管理人员的反馈意见,认为集团实施的上述系统产生了以下几点积极作用:第一,对子公司的经营行为产生了影响。

尤其像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样的指标,有助于子公司将注意力集中到财务运营效果上来,同时提高它们的风险意识。

第二,能够反映出各子公司之间不同的业绩水平。

以1997年度业绩考核结果划分,非电力生产子公司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公司最高分为106.1分,最后一类公司最低分为50分。

而电力生产子公司则可分为三类,最高分为114分,最低分为99分。

分支机构和办事处也可分为三类,最高分为121.5分,最低分为98.5分。

这些数据有助于管理层客观评价不同子公司的经营业绩。

文秘114版权所有第三,对员工和经理人员产生了激励作用。

按照这个激励体系,年度总奖励基金的数额取决于考核结果。

而年度总奖励基金是每个子公司年度奖金的来源。

同时,员工和经理人员的报酬也取决于考核结果。

这种激励体系对员工产生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从而推动子公司的业务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为考核子公司管理人员提供了客观评价标准。

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华能集团有四项标准,即道德品质、努力程度、个人能力和工作业绩。

其中,工作业绩标准所占权重最大,也是评价其管理人员胜任情况时的一条重要标准。

五、对华能集团控制、业绩考核和激励制度的评述1、对华能集团控制制度的评述华能集团是通过资本关系同下属公司联系在一起的。

集团公司从人事、投资和财务三个方面着手对下属公司实施控制,可以说是抓住了控制的核心环节。

华能集团通过任命经理人员、确定总的年度报酬和下属公司职位数量来实施人事方面的控制。

我们认为,(1)任命经理人员的好处是,母公司能够确保经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并对下属公司保持一定的影响,但母公司任命的经理人员有可能因为不完全了解当地的情况而无法胜任。

(2)控制总的年度报酬,可以把下属公司的经理人员直接与母公司联系起来,并建立起母公司对第三个层次的下属公司(经营单位)的间接控制。

但是,这种控制有可能因为经理人员同母公司的关系而被弱化或出现偏见。

(3)控制公司职位数,可以保证母公司对人力成本的控制,但在一些重要职位出现空缺时可能会出现无效率的现象。

对于投资控制,我们认为,母公司对新项目资本支出进行审批,可以限制资本支出水平,但是能否降低投资风险,结论是不一定。

因为这取决于母公司对新项目的了解和对其投资价值的判断。

如果母公司在这方面缺乏专门富有经验的人员,对投资的审批就有可能形同虚设。

在财务控制方面,母公司主要通过对经营单位定期编制的利润、净资产和现金流量等指标的报告来监管下属公司的财务业绩。

这种监控的优点是,母公司很容易对各个下属公司进行比较,对评价每个下属公司的盈利性、现金利用率和资源运用效率提供了准确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