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相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军民融合调研情况报告

军民融合调研情况报告

军民融合调研情况报告军民融合调研情况报告一、参观军民融合企业在调研期间,我们参观了多家军民融合企业。

这些企业在不同领域表现出了军民融合的不同形式和效果。

首先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军民融合。

我们参观了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技术研发的企业,这家公司在军事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同时也积极与民用航空企业合作。

通过与民用航空企业的合作,他们将军事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开发了一系列民用航空产品。

其次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军民融合。

我们参观了一家专注于安全通信技术的企业,他们研发了一套军用级别的安全通信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民用领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他们的产品在政府机关、金融行业等敏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家军民融合医疗企业。

该企业与军队医院合作,共同研发医疗器械和技术。

通过军队医院的临床实践和技术支持,他们开发出了一系列高效、安全的医疗设备和药物。

二、调研结果分析通过参观军民融合企业,我们对军民融合的现状和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军民融合在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军队在军事领域的需求催生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和产品,而民用领域对于新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又促使军队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

军民融合使得军事技术能够更快地转化为民用技术,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其次,军民融合在提升国家安全和国防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与军事领域的合作,民用领域得到了安全技术和装备的保障,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安全水平。

同时,军民融合也为军事领域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促进了国防科技的发展和国防能力的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军民融合在某些领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

由于军事领域的保密要求,一些军事技术并未充分向民用领域开放,导致民用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受到限制。

建议加强军民信息共享和交流,促进军派技术转化为民派技术,让更多优秀的军事技术进入民用领域。

其次,军民融合在政策和机制上仍有待改进。

军民共建情况汇报

军民共建情况汇报

军民共建情况汇报
近年来,军民共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就军民共建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军民共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军民共建项目涵盖了交通、水利、能源等多个领域,通过共建共享的模式,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军民共建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军民科技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提升国防科技实力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再次,军民共建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军队和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之间开展了广泛的人才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加强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的整合,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最后,军民共建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队医院、科研院所等机构向地方开放医疗资源、科研成果等,为地方民众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科技支持,提升了地方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的来看,军民共建工作在促进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要看到,军民共建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希望各级部门和单位继续高度重视军民共建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拓展军民共建领域,推动军民共建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强军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军民社会实践报告

军民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军民社会实践是指军人和群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加强军民融合发展,增进军民鱼水情深,提高国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我们组织了一次军民社会实践,现将活动情况及收获总结如下。

二、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增进军民之间的感情,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军民社会实践,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军人和群众共同感受国防建设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活动内容1. 参观军事设施组织军人和群众参观了我国某军事基地,让他们亲身感受现代化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最新进展。

参观过程中,军人们详细介绍了基地的使命、任务和军事装备的性能,使群众对国防建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2. 举行国防教育讲座邀请军事专家为军人和群众举办了一场国防教育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法律法规、军事科技发展等。

通过讲座,使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国防意识。

3. 军民互动活动组织开展了军民互动活动,包括军事知识竞赛、军事技能展示、趣味运动会等。

在活动中,军人和群众共同参与,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营造了良好的军民关系。

4. 慰问部队组织军人和群众前往部队慰问,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和祝福。

通过慰问活动,让部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活动收获1. 增强国防意识通过参观军事设施、聆听国防教育讲座等活动,使军人和群众对国防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国防意识。

2. 增进军民感情军民互动活动和慰问部队等活动,增进了军人和群众之间的感情,营造了良好的军民关系。

3. 提高综合素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军人和群众,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4. 促进军民融合发展通过军民社会实践,加强了军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军民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军民共建调研报告题目

学校军民共建调研报告题目

学校军民共建调研报告题目学校军民共建调研报告一、引言学校军民共建是指军队和学校之间建立起共同的合作与交流机制,通过互相支持和合作,共同促进军队和学校的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学校军民共建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市的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意见。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的对象是某市的几所高校,其中包括某市军地合建的凤凰大学、某市军地结合的麟凰学院、某市军地共建的骊凤军事学院,以及某市军事学校等。

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

三、调研结果1. 学校军民共建的现状在调研中发现,学校军民共建在某市高校中普遍存在,但程度和方式存在差异。

其中,军地合建的凤凰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与当地军队有较紧密的联系,可以提供实习、实训等机会;军地结合的麟凰学院在军事理论教育和军训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军地共建的骊凤军事学院通过与军队机关的合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2. 学校军民共建的问题在调研中也发现了学校军民共建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合作模式不够多样化,缺乏创新。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合作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实训、实习等层面,对于深入合作与交流还存在较大空间。

其次,资源分配不均衡。

一些学校在军事理论教育和军训方面投入较多,而在科研和创新领域投入较少。

再次,学校与军队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

学校和军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导致合作的不顺畅。

四、调研分析学校军民共建是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充分利用军队的资源和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

然而,在目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军民共建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合作模式单一、资源分配不均和信息沟通不畅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

五、改进建议1. 多样化合作模式。

学校和军队应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如共建实验室、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开展军事竞赛等,以丰富合作的内容和形式。

2. 平衡资源分配。

学校应注重资源的均衡利用,既要注重基础教育和军事理论的学习,也要注重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军民融合调研情况报告范文

军民融合调研情况报告范文

军民融合调研情况报告范文军民融合调研情况报告一、引言军民融合是指国防科技和军事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过程,旨在提高国防科技研发的民用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

为了解当前军民融合情况,本次调研以全国范围内的军民融合企业为基础,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军民融合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

我们通过针对军民融合企业的问卷调查,收集了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施效果。

我们在全国各地选择了10家代表性的军民融合企业进行调研,涵盖了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企业。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企业发展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军民融合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

这些企业在国防科技和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产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中,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发展最为迅速,如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

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 存在的问题尽管军民融合企业在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力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军民融合政策的执行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如政策落地速度慢、政策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

此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地实施军民融合战略。

3. 军民融合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军民融合政策在促进国防科技和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产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一些企业通过参与国防科技项目和军事装备研发,取得了相关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的机会,进而转化为民用产品,并顺利进入市场。

四、建议和对策基于军民融合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科研力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军民共建活动汇报

军民共建活动汇报

军民共建活动汇报一、活动背景军民共建活动是指军队与民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活动,旨在加强军民融合,促进军民关系的良好发展。

本次活动是我市军民共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强军民合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升军队形象,增强军民互信。

活动时间为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7日。

二、活动内容1. 军民共建项目巡查本次活动中,我们组织了军民共建项目的巡查工作。

巡查小组由军队代表和民众代表组成,对军民共建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

通过巡查,我们了解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参考意见。

2. 军民交流座谈会为促进军民交流与合作,我们组织了一场军民交流座谈会。

座谈会邀请了军队代表、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以及民众代表参加。

与会人员就军民共建的重要性、发展方向、合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通过座谈会,进一步增进了军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军民共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 军民共建成果展示为展示军民共建活动的成果,我们举办了一场军民共建成果展示活动。

展示内容包括军民共建项目的实际效果、项目的创新亮点以及参与项目的军队和民众的努力成果。

通过展示活动,向公众展示了军队积极参与军民共建的形象,增强了民众对军队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三、活动效果1. 提升了军队形象通过本次活动,军队积极参与军民共建,展示了军队的责任和担当,提升了军队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民众对军队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军队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2. 加强了军民合作本次活动促进了军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军队与民众在共建项目中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

军民合作的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今后的军民共建活动奠定了基础。

3. 推动了军民融合发展军民共建活动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本次活动,军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军民融合发展的步伐得到了加快。

军队的资源和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区军民共建创建工作汇报

社区军民共建创建工作汇报

社区军民共建创建工作汇报社区军民共建创建工作汇报社区军民共建创建工作汇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国家安危、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社区双拥工作在区、街民政部门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作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明确双拥工作职责,立足社区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双拥氛围。

一、社区基本情况我社区位于二环线以东、恒达路以北、马王堆路以西、远大路以南,辖区总面积为0.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000人,6300户,流动人口3000多人;现役军人6人,80年以后退伍的军人19人(纯居民);驻辖区单位32个,其中驻军单位两个。

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军转干部1人,退伍军人1人。

社区有一支10人巡防队,2名城管协管员,其中安置退伍军人3人。

我社区于2005年7月建成了一栋1200平方米、硬件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

目前,社区已完善集劳动保障、爱心驿站、国防教育室、未成年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市民学校等六室三站一场一市一校的高标准、多规格的服务体系。

二、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我社区把双拥工作提高到“加强国防建设,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抓,与××区武装部结成双拥共建对子,并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

结合我社区的实际,制定出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军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是建设和巩固国防、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所以我们始终把拥军爱国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

XX军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XX军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XX军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我区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始终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始终把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大了工作组织领导力度,具体做到五纳入、四到位。

五纳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单位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与评先树优挂钩;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

四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二是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运行机制到位;四是经费保障到位。

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趋利意识日益增强的实际,区党工委、管委会和驻区部队,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注重从强化认识入手,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双拥宣传教育:在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中,开发区将全面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作为重中之重,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及时研究解决优抚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加强检查监督,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切实维护了广大军民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使优抚对象得到国家的关怀。

多年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驻区部队解决了工作生活、训练、执勤等方面的困难。

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都要到区消防大队进行走访,送去慰问金,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训练情况,对消防官兵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听取了他们对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建议,感谢他们对开发区经济建设、社会安全稳定所作出的贡献。

同时驻区消防部队视驻地为故乡,把驻地群众当亲人,为群众排忧解难。

近年来,消防大队将扶贫助困作为强化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奉献爱心活动。

一是每年都带上大米,面,油,鸡蛋等慰问品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送去了问候和祝福,表现了驻地消防官兵拥政爱民的良好形象;二是积极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对驻区中小学校、重点单位和企业开展了消防宣传和防火培训,使人民群众的防火防灾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军地双方相互交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军地和谐发展;三是大力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促进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抽调官兵,配合地方清理垃圾,美化路面,净化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在队伍内部叫响了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口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托XX乡XX村“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相关情况
的调研报告
XX市XX乡XX村作为州市“军民共建”成员单位,根据州市双拥共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州市军民共建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军民共建职能优势,立足基层,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军民共建工作,全乡出现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和部队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受到军地双方的充分肯定。

为了让州市军民共建领导小组更好的了解掌握托格拉克乡托格拉克村开展“双拥”工作进展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乡军民共建工作,对开展“军民共建”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托格拉克村简介
XX市XX乡XX村地处伊宁市东南郊X公里处,是XX克乡政府所在地,辖区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东接上托格拉克村,西毗喀尔墩乡,以吉里格郎沟为界,南靠伊犁河谷,北临阿吉买里村;该村沿X0省道两侧延展铺开坐落,绵延X公里,各农户居民点由SX省道下延分支的28条巷道串接起来,整体布局呈现出典型的“瓜蔓式”带状分布。

XX 年,XX村共有农户X户,分属于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XXX人,农业人口为XXX人,由回族、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等7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总人口的XX%以上,是少数民族居住较集中区域,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行政村。

二、共建村(社区)文化活动基础设施情况。

XX村现有一座乡级文化活动站坐落在该村左侧;有一座乡级文体活动广场坐落在该村S路右侧。

为了能更好的开展军民共建文化活动规划在村委会修建文化活动中心,但由于资金匮乏,延迟到现在,文化活动站器材设备配备在相当程度上不够齐全,需要购买大批的器材。

如果资金能到位,今年将会开工建设,年内初步工程大致能完成。

二、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开展情况。

1、军地双方对自治区、自治州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很是重视,曾多次参加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电视电话会议;
2、军地活动组织领导机构结构清晰领导合理;
3、制定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详细明了;
4、目前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如切实开展好“爱心献功臣”工作,努力为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

共学促共建,双拥花枝茂。

军地共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活动成为深化军民共建工作的崭新载体,取得了促进生产力、提高战斗力、增强凝聚力的喜人成效。

三、共建村文化活动基础设施情况。

近年来,我乡大力加强开展国防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国防意识,以做好新形式下军民共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为基本目标,以促进建设系统工作发展为根本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组织并指导开展了军民共建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注重抓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拥政爱民教育。

在元旦、春节、“八一”等节假日和国防教育月,都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双拥活动和国防教育,贯彻
学习《国防教育法》。

二是结合年度依法治理工作,把国防教育纳入普法规划中,认真部署,抓好落实,不断推进国防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

三是组织召开拥军优属座谈会,增强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富有成效地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四是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简报等宣传阵地,加大拥军工作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和要求,宣传拥军的各项举措,宣传拥军模范典型和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全局干部职工做好双拥工作的政治热情。

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军民共建良好的发展。

三、有关问题及意见建议。

开展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很多:
一是驻军部队应与居民群众多开展一些以“军民鱼水情”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增强驻军部队和老百姓的关系。

二是驻军部队应多对社区开展一些帮扶活动,比如对社区的文化广场赠送一些健身器材,并能提供一至两名有文艺特长的干部来到社区,能对社区开展的一些文体娱乐活动、晚会、节目彩排等方面进行一些指导。

三是由于村财政有限,一些主题建筑及文化器材亏缺,解放路社区贫困群体、失业人员较多,希望驻军部队能多开展一些帮扶活动,比如在古尔邦节、肉孜节期间对贫困居民的走访慰问,和对失业人员能开展一些就业指导和提供一些技能培训方面的人力和物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