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标准中的地震动参数概念(中英文对照)

合集下载

中美地震作用计算参数比较及锅炉钢结构抗震选型

中美地震作用计算参数比较及锅炉钢结构抗震选型

中美地震作用计算参数比较及锅炉钢结构抗震选型地震作用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力,是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计锅炉钢结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抗震设计参数,并进行结构的抗震选型。

本文将比较中美地震作用的计算参数,并提出针对锅炉钢结构的抗震选型建议。

一、地震作用的计算参数比较1.中美地震烈度标准比较中美两国的地震烈度标准有所不同。

中国采用的是中国地震烈度标准,将地震烈度分为I至XII度,分别对应不同地震强度的地震区。

美国采用的是烈度标准,将地震烈度分为I至X度,分别对应不同地震强度的地震区。

2.地震设计参数比较地震设计参数是用来衡量地震作用的重要指标。

中美两国的地震设计参数包括设计地震加速度、设计基准周期等。

中国地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设计基准周期为0.2s至2.0s,而美国地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设计基准周期为0.10s至5.0s。

此外,中美两国的设计地震加速度也有差异。

3.地震设计规范比较中美两国的地震设计规范在结构设计方法、容许应力、抗震设防要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地震设计规范中对于抗震设防要求的规定相对较为详细,而美国地震设计规范则相对较为简略。

二、锅炉钢结构抗震选型1.根据烈度标准进行选型根据所在地的地震烈度标准,选择相应的结构抗震等级。

通常地震烈度越高,结构抗震等级要求越高。

2.根据设计地震加速度和基准周期进行选型根据设计地震加速度和基准周期,确定结构的抗震设防水平。

一般来说,地震加速度越大,基准周期越短,要求结构的抗震设防水平越高。

3.根据地震设计规范进行选型根据所采用的地震设计规范,遵循规范中的抗震设计要求,进行合理选型。

4.确定结构类型和材料根据选型结果,确定锅炉钢结构的具体类型和材料。

根据地震设防等级要求,选用抗震性能良好的钢材,并采用适当的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筒体结构等。

总之,针对锅炉钢结构的抗震选型需要综合考虑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基准周期等地震设计参数,并遵循相应的地震设计规范。

比较与转换(中美抗震规范)

比较与转换(中美抗震规范)
设防目标(包括重现期)
地震分组(震源类型) 周期 地震烈度(地震分区)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分区图) 反应谱曲线 地震作用设计方法
第一部分 地震规范基本概念介绍
建(构)筑物设防类别(或风险级别)
标准 类别
GB50011
UBC
使用经批准的地震
甲类
安全性评价的结果 且高于本地区的设
重要设施
《Uniform Building Code 》 UBC-1997 (地方性)
UBC-1997
美国的东南部
国际南方建筑法 规委员会
美国的西部
国际建筑公务员 委员会
IBC 《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 IBC-2009 统一了NBC,SBC ,UBC IBC-2000 IBC-2003 IBC-2006 IBC-2009
震设计思想。三水准设 防目标即所谓的“小震
避免主结构破坏和人员
建造抗震建筑物提供最
和结构部分,包括永远
设防目标
(多遇地震)不坏,中 震(基本烈度地震)可
伤亡,并不限制损坏或 维护功能丧失程度。
低标准”。
附在结构上的非结构组 件、结构支撑物和附属
修,大震(罕遇地震) 不倒”
结构都要设计并建为可 抵 抗 满 足 ASCE7 要 求 的
中国规范与美国ASCE7/IBC都提供了地震动的参数区划图,只有提供 这些参数,才能依此绘制出用来进行抗震设计的反应谱曲线或地震影 响系数曲线。
第一部分 地震规范基本概念介绍
地震烈度(地震分区)
全美国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NBC 《The BOCA National Building Code 》 (地方性,基于 ASCE7编制)

地震动参数确定范文

地震动参数确定范文

地震动参数确定范文1. 震级(Magnitude)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是指地震发生时释放的总能量的对数值。

常用的震级有里氏震级、能量震级等。

震级的确定对于评估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和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 震中距离(Epicentral Distance)震中距离是指地震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

震中距离可以通过测量地震P波和S波的到达时间差来确定。

震中距离的远近可以影响到地震记录中的频谱内容和强度。

3. 震源距离(Hypocentral Distance)震源距离是指地震震源到观测点的距离。

震源距离的远近与震源深度有关,可以影响到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频谱特性。

震源深度越浅,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快,波幅衰减越快。

4.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地震烈度是用来衡量地震震动对建筑物和土地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使用烈度表来表示。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密切相关,是地震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确定地震动参数,需要进行地震监测和数据分析。

地震监测可以通过地震台网、地震仪器等设备获取地震记录。

地震记录中包含了地震波形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确定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对于地震工程设计和抗震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工程设计需要根据地震动参数确定结构物的抗震设计参数,包括设计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位移等。

抗震评估需要根据地震动参数对现有建筑物和土地进行震害评估,判断其抗震能力和耐震性能。

在地震动参数的确定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些因素。

首先是地震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确保地震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是针对不同地震带和地质特征的适应性,不同地震带和地质特征可能导致地震动参数的差异。

最后是考虑地震动参数的不确定性,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处理。

总结来说,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对于地震工程设计和抗震评估至关重要。

需要通过地震监测和数据分析,确定地震动参数,为地震工程设计和抗震评估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设计地震动参数

设计地震动参数

设计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参数是指描述地震动力学特征的一组参数,常用的地震动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短周期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等。

1. 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是地震时地面振动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值,通常以gal(重力加速度单位)或m/s²表示。

2. 短周期峰值加速度(Short-Period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SP-PGA)是指在较短周期范围内的地震加速度峰值,常用于描述高频地震动,单位同样为gal或m/s²。

3. 峰值速度(Peak Ground Velocity, PGV)是地震时地面振动产生的最大速度值,通常以cm/s表示。

4. 峰值位移(Peak Ground Displacement, PGD)是地震时地面振动产生的最大位移值,通常以cm或m表示。

这些地震动参数可通过地震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和测定,对于地震工程设计和地震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中,地震动参数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地震烈度要求以及地震动的时程特征进行合理确定。

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主要参数比较和转换

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主要参数比较和转换

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主要参数比较和转换首先是地震烈度。

中美两国使用不同的地震烈度评定标准,分别是中国的《地震烈度评定标准》和美国的《修订版美国地震工程规范》。

虽然两者评定标准不同,但通过一定的转换关系可以相互对应。

一种常用的转换方法是根据地震烈度的描述特征进行转换,例如中国的6度和美国的VI度可以相对应。

其次是地震波参数。

中美两国在地震波参数的选择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使用的是近场地震动参数,采用的是地震动参数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

而美国抗震设计规范则更加重视地震波的频谱特性,使用地震动参数的响应谱来刻画地震动的强度和频率分布。

因此,在进行参数转换时,需要考虑两种参数的差异性。

地震地表运动参数是指地震波对地表运动的影响程度。

中美两国地震地表运动参数的比较可以从地震波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来进行。

一般来说,美国的地震波相对剧烈,持续时间较短,而中国的地震波相对较弱,持续时间较长。

因此,在抗震设计中,美国更加注重地震波的峰值参数,而中国更加注重地震波的累积效应。

最后是地震力参数。

地震力参数是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结构产生的力的描述,包括地震力系数、反应谱和地震效应系数等。

中美两国在地震力参数的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抗震设计规范更加注重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地震力系数或反应谱方法来计算结构的抗震力。

而中国抗震设计规范则更加注重结构的整体性能,采用地震效应系数方法来计算地震力,将地震力转化为与结构性能有关的地震效应。

总体而言,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主要参数的比较和转换需要考虑地震烈度、地震波参数、地震地表运动参数和地震力参数等因素。

这些参数在不同的设计规范中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表述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和地震情况进行参数的选择和转换,以确保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地震震级说明

地震震级说明

地震震级说明(ML 、MS、MW、Mb)——同一次地震震级为何不同第一、所使用的标度不一样简要说明:近震震级ML:测量范围400km内,震级2-6级。

国外的中国地震数据,不会是ML啦。

面波震级MS:深度20-180,震级5-8级,一般具有可比性。

矩震级MW:适用范围:无限制,震级>3.5,科学性。

震级无上限体波震级Mb: 深度16-100(一般用于深源震级测量),震级4-7级至于换算,只有经验公式,不是很准确:ml=(1.17mb+0.67)/1.13 ml=(ms+1.08)/1.13例如“面波震级” MS 、“近震震级” ML、“体波震级” Mb、“矩震级” MW等等。

不同的震级标度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的。

对于浅源大地震,我国习惯使用面波震级,而美国往往较多地使用体波震级或矩震级,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往往不加区别地将它们笼统称之为“震级”或“里氏震级”,这就容易造成混乱。

由于当初设计里氏震级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规模 ML若大于约6.8或观测点距离震中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

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 )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

由于“地震强度频谱的比例定律”(The Scaling Law of Earthquake Spectra)的限制,在8.3~8.5左右会产生饱和效应,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里氏震级(如MS)数值却一样。

到了21世纪初,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震级表示方法已经过时,转而采用一种物理含义更为丰富,更能直接反应地震过程物理实质的表示方法即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MW)。

第二、所使用的仪器不同。

世界各国的地震台站所使用的地震仪器并不完全相同,仪器的特性和它们所记录到的地震波的频段不完全一致,甚至计算震级的公式也不完全相同,这也导致震级的测定有所差异。

第三、地震波传播的路径不同,能量衰减不一样第四、对于大地震,较近的地震台站测定的结果可能误差较大。

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主要参数比较和转换

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主要参数比较和转换

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主要参数比较和转换严奉婷张炎(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205)摘要:本文从概念上分析了中国、美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不同,提出关于影响地震作用的部分因素(阻尼比,场地类别,周期,设计地震动参数等)在中美规范中的转换,为今后国际项目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震设计;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类别;转换;比较COMPARISON AND CONVERSION OF MAIN PARAMETERS BETWEEN CHINESE CODES ANDUSA CODES IN CALCULATING SEISMIC LOADSYan Fengting Zhang Yan(Wuhan Boiler Company Limited, Wuhan, Hubei, 430205)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ive comparison of the seismic code among the seismic design codes of China and USA. It presents the conversion of main parameters (damping, site classification, period, parameters of ground motion etc.) in calculating seismic loads.Hope to provide a little help for the seismic design in the future.Keywords:seismic design; parameters of ground motion; site classification;conversion; comparison由于电力市场的国际化,对于需要走向国际市场的国内锅炉行业来说,各个地区会根据不同规范提出相应的地质条件,如何转换为设计规范的相应地质条件成了十分实际的问题。

美国环境调查报告中英文对照

美国环境调查报告中英文对照

美国环境调查报告中英文对照篇一:美国概况知识点中英文对照英语国家概况美国部分Part I 地理位置 Geography Chapter: 13 geography 地理位置1. Alaska and Hawaii are the two newest states in American. Alaska lies in the northwestern of Canada, and Hawaii lies in the central Pacific.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是最近加入美国的两个新州。

阿拉斯加在加拿大的西北部,夏威夷位于中太平洋。

2。

The has a land area of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It is the fourth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size after Russia, Canada and China.就面积而言,美国是世界第四大国,就人口而言,美国是世界是第三大国。

3. Of all states of American, Alaska is the largest in area and Rhode Island the smallest. But on the mainland Texas is the largest sate of the country.所有州中,阿拉斯加是面积最大的州,罗得岛最小,在美国大陆,最大的州是得克萨斯州。

4。

The Rockies, the backbone of the North AmericanContinent, is also known as the Continental Divide.落基山脉是北美大陆的脊梁,也被成为大陆分水岭。

5。

The two main mountain ranges in American are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and the Rocky mountains. The Appalachians run slightly from the northeast to southwest and the Rocky Mountains run slightly from the northwest to southeast.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是美国的两座大山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sign earthquakes. The design earthquakes for hydraulic structures are the OBE and the MDE.设计地震:水工结构的设计地震有OBE和MDE,即运行基准地震和最大设计地震。

The actual levels of ground motions for these earthquakes depend on the type of hydraulic structure under consideration, and are specified in the seismic design guidance provided for a particular structure in conjunction with ER 1110-2-1806.地震动参数的实际取值跟水工建筑物的类型有关,具体可参照ER 1110-2-1806。

(1) Operating basis earthquake (OBE). The OBE is an earthquake that can reasonably be expected to occur within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roject, that is, with a 50 percent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during the service life. The associate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is that the project function with little or no damage, and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function.运行基准地震(OBE):OBE是指在工程的服务生命周期中可能合理预期发生的地震,即在工程生命周期中超过50%的发生概率,在该地震作用下,工程的相关性能要求几乎没有或没有破坏,工程的相关功能没有中断。

(2) Maximum design earthquake (MDE). The MDE is the maximum level of ground motion for which the structure is designed or evaluated. The associate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is that the project performs without catastrophic failure, such as uncontrolled release of a reservoir, although severe damage or economic loss may be tolerated. The MDE is set equal to the maximum credible earthquake (MCE) or to a lesser earthquake, depending on the critical nature of the structure (see ER 1110-2-1806 and paragraph 2-4b).最大设计地震(MDE):MDE是结构设计或评估的最大地震动水平。

在该地震作用下,虽然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破坏,但是水工结构的相关性能要求不至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比如,水库库水不至于不受控制地下泄。

依据结构的关键特性,MDE等于或小于MCE(最大可信地震),参见ER 1110-2-1806的2-4b段。

(3) The MCE is defined as the greatest earthquake that can reasonably be expected to be generated by a specific source on the basis of seismological and geological evidence.最大可信地震(MCE):MCE是基于地震和地质证据,某个震源合理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

e.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The ground motions for the design earthquakes are defined in terms of smoothed elastic response spectra and, if required, also in terms of acceleration time-histories. Standard ground motions selected from published ground motion maps can be used inpreliminary and screening studies, and for final design or evaluation in areas of low to moderate seismicity where the earthquake loading does not control the design. Site-specific ground motions, as described in Chapter 3, are required for projects with high to significant hazard potential in case of failure and located in areas of high seismicity, and in areas of moderate seismicity where the earthquake loading controls the design (ER 1110-2-1806).地震动参数:设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可以是光滑后的弹性反应谱,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示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

对初步的或者方案比选阶段的研究,标准地震动参数可以从已出版的地震动参数图上面获取。

在较低或中等地震强度区域的最终设计和评估,地震产生的荷载并不是控制因素。

第三章所讲述的特定场地的地震动参数针对的是处于高地震地区的工程、地震是其失事的高影响因素的工程,或者虽然位于中等地震地区,但地震荷载是设计的控制因素的工程。

Design Earthquakes and Ground Motions设计地震和地震动a. Maximum credible earthquake (MCE). This earthquake is defined as the greatest earthquake that can reasonably be expected to be generated by a specific source on the basis of seismological and geological evidence. Since a project site may be affected by earthquakes generated by various sources, each with its own fault mechanism, maximum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distance from the site, multiple MCE’s may be definedfor the site, each with characterist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and spectral shape. The MCE is determined by a DSHA.1、最大可信地震(MCE)MCE定义为基于地震学理论和地质证据某个震源合理预期产生的最大地震。

一个工程可能同时被几个震源产生的地震所影响,每个震源有它自己的震源机制、最大地震强度,距离工程场地的距离也不同,因此,一个场地对应多个MCE,对应各自的地震动参数和反应谱。

MCE由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DSHA)确定。

b. Maximum design earthquake (MDE). The MDE is the maximum level of ground motion for which a structure is designed or evaluated. The associate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is that the project perform without catastrophic failure, such as uncontrolled release of a reservoir, although severe damage or economic loss may be tolerated. For critical features, the MDE is the same as the MCE. For all other features, the MDE shall be selected as a lesser earthquake than the MCE which provideseconomical designs meeting appropriate safety standards. The MDE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a deterministic or probabilistic event.2、最大设计地震(MDE)MDE是设计或评估某结构所遭受的最大地震动水平。

相应的性能要求是即使因为地震破坏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和经济损失,但结构功能不发生灾难性失效,比如水库的不受控泄水。

对关键结构,MDE等于MCE,对其他结构,在考虑合适的安全标准下,也考虑经济的因素,MDE相应的小于MCE。

MDE可分为确定性和概率性结果。

c. Operating basis earthquake (OBE). The OBE is an earthquake that can reasonably be expected to occur within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roject, that is, with a 50-percent probability of exceedence during the service life. (This corresponds to a return period of 144 years for a project with a service life of 100 years.) The associate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is that the project function with little or no damage, and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function. The purpose of the OBE is to protect against economic losses from damage or loss of service, and therefore alternative choices of return period for the OBE may be based on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The OBE is determined by a PSHA.3、运行基准地震(OBE)OBE是指在工程的使用寿命周期中可能合理预期发生的地震,即在工程生命周期中超过50%的发生概率(如果一个工程的使用寿命是100年,那么需研究的重现期是144年),在该地震作用下,工程的相关性能要求几乎没有或没有破坏,工程的相关功能没有中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