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培训—矿尘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矿尘防治技术》课件

《矿尘防治技术》课件

(2)发病机理 人的肺部组织对矿尘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当少量矿尘进入肺 泡后,将被呑噬细胞包围呑噬,最后排出体外,但当进入肺泡的矿 尘量多了以后,只有一部分能被排出体外,另一部分则沉积于肺泡 中,矽尘在肺内形成硅酸胶毒(H2SiO3),在硅酸胶毒作用下,呑噬 细胞逐渐坏死减少,从而产生出某些能促使生成纤维细胞的物质, 逐渐发展下去,使肺部组织纤维化,失去弹性,硬化形成矽肺病。 导致呼吸困难,肺功能逐渐减退,以致丧失劳动力,直至死亡。
四、矿尘性质
1、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
SiO2是地壳上常见的氧化物,大多数的矿物和岩石都含有SiO2 成分。
两种存在状态,
结合状态的SiO2,如长石、石棉、滑石等硅酸盐类矿物。 游离状态的SiO2,主要是石英。 对人体健康危害主要是游离SiO2,是引起矽肺病的主要成分。 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愈高对人体的危害就愈大。
尘肺病可分为: ①硅肺病(矽肺病) 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矿尘所引起的肺病。
从事岩石巷道掘进的工人,经常接触岩石粉尘,硅肺发病率高,
发病工龄短一般为5~10年,病变进展快。硅肺病是煤矿尘肺病中最
严重的一种,约占尘肺病总数的10~15%。
返回本节
②煤硅肺病 长期吸入煤尘和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所引起的肺病。 煤硅肺病患者多是既从事过岩石巷道掘进作业,又从事过采煤 作业的工人,或长期从事半煤岩巷掘进的工人和回采夹矸石较多的 煤层的采煤工人。煤硅肺病是煤矿中最常见的尘肺病,约占煤矿工 人尘肺病总数的70~80%。 ③煤肺病 长期吸入煤尘所引起的肺病。 从事采煤作业的工人,接触的主要是煤尘,患煤肺病的几率高。 煤肺病的发病工龄长,一般为20~30年,发病率较低,一般不到1%; 发病人数约占矿工尘肺病总人数的5~10%。

安全培训_矿尘防治.pptx

安全培训_矿尘防治.pptx
巷和回风大巷;②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③ 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石门。 辅助隔爆棚----设置地点:①采区工作面进风、回风巷;②采区 内的煤层掘进巷道;③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爆炸危险的其它巷道。 隔离煤层的岩粉棚,必须设在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内。 隔离采区的岩粉棚,必须设在采区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中,前列 靠近工作面的一架岩粉棚距离工作面不得小于60 m,也不得大于 300m。
2020/9/18
4
据实测,整个矿井从入风到回风风流中的粉尘含量为一条“山 峰”形曲线,曲线的升降急缓与生产工序、生产强度有关。一 般情况下,进入采区风流的粉尘含量,在打眼放炮、机组割煤、 放煤等工序时达到高峰,随之即呈有规律的衰减趋势。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5
2020/9/18
影响矿尘产生的因素 ✓ 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厚度和倾角、煤质(脆)、结构(节理、
水进入煤体内部,均匀湿润。开采中,破碎面均有 水存在,从而消除了洗粒煤尘的飞扬,预防了浮尘的 产生。
塑性增强,脆性减弱。
2020/9/18
12
煤层注水方式
a b
a 短孔注水 b 深孔注水
c 长孔注水
c
13
巷道钻孔注水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14
2020/9/18
煤矿安全培训1—5 张振菊
2020/9/18
肺中都占总病人数的50%以上。
2020/9/18
24
• 尘肺病的发病原因:石英粉尘(即游离二氧化硅)是矽肺病发病的主要原 因,但石英粉尘如何在肺内引起纤维化,论点和学说颇多。试验和研 究证明,新鲜的二氧化硅粉尘表面活性很强,吞噬了硅尘的吞噬细胞, 能使吞噬细胞崩解死亡。从免疫因素角度看,吞噬细胞吞噬异物后, 在细胞内形成吞噬体,细胞内的初级溶酶体与吞噬体结合成次级溶酶 体,次级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酶,能消化外来异物,未消化完全的物 质成为残余物暂时保留在细胞内或被排出细胞外。如果肺内进入了游 离二氧化硅粉尘,则粉尘细胞在其毒性作用下往往很快崩解死亡,从 崩解逸出的硅尘,可再由被具有活力的吞噬细胞吞噬,这个过程可反 复进行。所以在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作业环境,连续接尘时间长或粉 尘浓度过量的环境条件,除肺脏的防御功能受到破坏外,大量的死亡 含尘细胞堆积,在肺部形成伤痕组织——矽肺病。

《煤矿粉尘防治》PPT课件

《煤矿粉尘防治》PPT课件
3 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 (1) 全尘(总粉尘):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
1mm以下;
(2) 呼吸性粉尘:5μm以下,
.
5
矿尘防治
二、矿尘的危害
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1) 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2) 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爆炸。 (3) 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4) 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矿山防尘
主要内容: 1、矿尘及其性质 2、尘肺病 3、煤尘爆炸及预防 4、综合防尘
矿尘防治
.
1
矿尘防治
第一节 矿尘及其性质
矿尘是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固体矿物微粒,对矿井的安 全生产有着严重的影响。世界各国在煤矿开采历史上所受 到的煤尘危害是惨痛的。1906 年,法国古利耶尔无瓦斯煤 矿发生特大煤尘爆炸,死亡1099 人;1942 年,本溪煤矿发 生特大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594 人;1960 年,大同老白洞 煤矿发生特大煤尘爆炸死亡684 人。除此之外,矿尘对人 体健康的危害也极大,煤矿工人患尘肺病人数及死于尘肺 病人数,在煤矿工业中长期以来一直居于首位
(1) 重量百分比:各粒级重量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2) 数量百分比:各粒级颗粒数所占总颗粒百分比;
粒级的划分是根据粒度大小和测试目的确定的,我国工矿企业将 矿尘粒级划分为4级:小于2μm、2~5μm、5~10μm和大于10μm。
.
8
矿尘防治
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矿尘总量 中微细颗粒多,所占比例大时,称为高分散度矿尘;反之,如果矿 尘中粗大颗粒多,所占比例大,就称作低分散度矿尘。矿尘的分散 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

《矿尘防治》课件

《矿尘防治》课件

智能化矿尘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发展
智能化监测系统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建立实时、远程、自动 的矿尘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精度
和效率。
智能调控技术
通过智能化算法和控制系统,实现 矿尘治理设备的自动调控,优化治 理效果,降低人工干预。
预警与应急响应
建立基于智能化监测数据的矿尘预 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并处 理矿尘超标情况,保障安全生产。
国外法律法规
国际劳工组织(ILO)和各国政府也制 定了相应的矿尘防治法律法规,要求 企业采取措施控制矿尘,保护员工健 康。
矿尘防治标准与规范
国家标准
我国制定了《矿山安全规程》、《矿井通风安全标准》等一系列矿尘防治国家 标准,对矿尘的监测、控制和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行业标准
各行业协会和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矿尘防治行业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行业内的 矿尘防治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矿尘防治责任与义务
预防措施
员工培训与健康监护
企业应采取预防措施,确保矿尘产生 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包括改进生产工 艺、使用抑尘剂等。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矿尘防治知识培训 ,定期为员工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时 发现和处理职业病。
监测与报告
企业应建立矿尘监测制度,定期对作 业场所的矿尘浓度进行检测,并及时 向有关部门报告。
03
个体防护是指通过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眼镜 、防护服等,来减少矿尘对工人的危害。
个体防护用品需要根据工人的具体作业环境和需求进 行选择和配备,以确保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护。
个体防护用品需要定期更换和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 。
矿尘监测与控制
矿尘监测与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矿尘的浓度、分布、扩散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矿尘防治》PPT课件

《矿尘防治》PPT课件

2021/4/25
3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学院 张攀
3/60
安全培训 矿尘防治
矿尘性质
尘肺病
煤尘爆炸
综合防尘
产生分类 矿尘危害 计量指标 矿尘性质 影响因素
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 (1)粗尘-->40μm,空气中易沉降; (2)细尘—10~40μ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加速沉降; (3)微尘—0.25~10μm,光学显微镜可见,静止空气等速沉降; (4)超微尘--<0.25μm,电子显微镜观察,扩散动力。
矿尘的产生量大。 (2)煤层赋存条件 同样技术条件下,开采厚煤层比开采薄煤层的产尘量大;开采急
倾斜煤层比开采缓倾斜煤层的产尘量多。 (3)煤岩的物理性质 节理发育、结构疏松、水分低、脆性大的煤岩,开采时产尘量较
大;反之则小。
2021/4/25
10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学院 张攀
10/60
安全培训 矿尘防治
用使大于10μ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和气管粘膜分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 用,使5~10μ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 动,咳嗽随痰排出体外。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 慢,使部分2~5μ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
2021/4/25
5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学院 张攀5/60安来自培训 矿尘防治矿尘性质
尘肺病
煤尘爆炸
综合防尘
产生分类 矿尘危害 计量指标 矿尘性质 影响因素
三、含尘量的计量指标
1
(1) 质量法:每立方米空气所含 浮尘的毫克数,mg/m3 (2) 计数法:每立方米空气所含 浮尘的个数,个/m3 2、产尘强度 指生产过程中,采落煤中所含的粉尘量,常用的单位为g / t。 3、相对产尘强度 指每采掘1吨或1立方米矿岩所产生的矿尘量,常用的单位为mg/t

矿井粉尘防治培训课件(32页)

矿井粉尘防治培训课件(32页)

5、按粉尘中游离 SiO2的含量划分
全尘
16:52:21
呼吸性 粉尘
总尘
硅尘
非硅尘
一、粉尘分类
爆炸性 煤尘
惰性粉尘
非爆炸 性煤尘
16:52:21
6、按粉尘有无爆炸性划分
二、尘源分布及其危害
1、矿尘的产生
主要尘源: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煤岩装运、 转载点、锚喷、其他工作场所。 采煤工作面:落煤、装煤、运煤、移动支架、运 输转载、人工攉煤、爆破及放煤口等地点。 掘进工作面:打眼、爆破、装运、锚喷、机掘。 其他地点:巷道维护、煤炭装卸。
16:52:21
四、煤尘爆炸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3)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作用下吸收 能量,使尘粒周围形成气体外壳,即活化中心,当活化中 心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链反应过程开始,发生了尘粒 的闪燃; (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使之参 与链反应,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行,当燃烧不断加 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米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 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转变为爆炸。
16:52:21
(一)煤尘爆炸的条件
16:52:21
(一)煤尘爆炸的条件
煤尘爆炸应具备条件.qsv
16:52:21
(二)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2
灰分、水分
1
挥发分
3
煤尘粒度
6
4
引爆热源
16:52:21
5
氧气含量
瓦斯
(三)煤尘爆炸特点及危害
1、高温: 实验测定温度达2300℃ —2500℃; 2、高压:理论上为735.5KPa,实测:最高可达 9802.67kpa 3、冲击波:产生高温高压的同时以极快速度向 外传播,达2300m/s左右,与瓦斯爆炸一样都伴有 两种冲击。 4、产生大量CO气体,高达8% - 10%。 5、传播性:可连续爆炸,连续爆炸威力越来越 大。

《矿尘危害及其预防》PPT课件

《矿尘危害及其预防》PPT课件
1. 湿式凿岩
湿式凿岩就是在凿岩过程中,将压力水通过凿 岩机送入并充满孔底.以湿润,冲洗和排出产生的矿 尘,是凿岩工作普遍采用的有效防尘措施.
2. 湿式钻眼
湿式钻眼就是用湿式煤电钻在煤层中钻眼.它 具有良好的水密封性能,能有效地控制回采工作面 和煤层掘进工作面的煤尘.
3. 洒水防尘
洒水防尘是用水湿润沉积于煤、岩堆、巷道 周壁、支架等处的矿尘,当矿尘被水湿润庸,尘粒间 互相附着凝集成较大的颗粒.同时,因矿尘湿润后增 加了附着性,而能粘结在巷直周壁、支架煤岩表面 上,这样在煤岩装运等生产过程或受到高速风流作 用时,矿尘不易扬起.产尘量大的设备和地点,要设 自动洒水装置.
4. 矿尘的荷电性
悬浮于空气中的尘粒通常带有电荷,破碎时的 磨擦、粒间撞击或放射性照射,电晕放电等都会形 成电荷.矿尘的荷电量与于尘粒的大小、比重、温 度及湿度有关.温度升高荷电量增高;湿度增加,荷 电量降低,浮游在空气中的尘粒有90~95%带正电 或负电,有5~10%尘粒不带电.采掘工作面刚刚产生 的新鲜尘粒较回风道中的尘粒易带电.当尘粒带有 相同电荷时,则相互排斥不易凝聚,悬浮于空气中的 尘粒稳定性增高,不易沉降.尘粒带有相异电荷时,则 相互吸引,可促进凝聚,加速沉降.由于矿尘具有荷电 性,带电的尘粒也较容易沉积在支气管和肺泡中,增 加了对人体的危害.
在产尘量高,矿尘比重大,通风条件比较困难的 作业地点,可适当增大排尘风速.但是风速越高,扬 起矿尘的作用越强,矿尘二次扬起能严重污染矿井 空气.《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最高允许风速 为4m/s.
二、湿式作业
湿式作业是矿井防尘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 具有简单易行,费用小,效果好等优点.我国煤矿较成 熟的经验是采取以湿式凿岩为主,并配合喷雾洒水、 水炮泥、水封爆破以及煤体注水等防尘技术措施.

《矿山粉尘防治》PPT课件

《矿山粉尘防治》PPT课件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 重力沉降作用,使5-10u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 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随痰排出体外.
因此,真正进入下呼吸道的粉尘,其粒度均小于5um,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空气中5um以下的矿尘是引起 尘肺病的有害部分.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 气流速度减慢,使部分2—5u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 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级排出体外.
〔3〕煤肺病 由于大量吸人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 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 采掘工作的矿工.发病工龄20-30年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尘肺病的发病机埋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关于尘 肺病的形成的论点和学说有多种.
进人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 惯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u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 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
〔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 使之参与链反应.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 行.当燃烧不断加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 米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 转变为爆炸.
2.煤尘爆炸的特征
〔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 煤尘爆炸火焰温度为 1600-1900℃,爆源的温度达到2000 ℃以上.这是煤尘 爆炸得以自动传播的条件之一.
在矿井条件下煤尘爆炸的平均理论压力为736kPa, 但爆炸压力随着离开爆源距离的延长而跳跃式增大.爆 炸过程中如遇障碍物,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连续爆 炸时,后一次爆炸的理论压力将是前一次的5-7倍.煤尘 爆炸产生的火焰速度可达1120m/s,冲击波速度为 2340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矿尘产生的因素 ✓ 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厚度和倾角、煤质(脆)、结构(节理、
水分) ✓ 生产技术因素:采掘机械化程度、采煤方法、通风状况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6
矿尘的性质
➢ 矿尘的粒度
➢ 矿尘的湿润性:岩尘-亲水性,煤尘-疏水性(提高尘粒与水滴相对
运动速度、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等方法提高湿润效果)
水进入煤体内部,均匀湿润。开采中,破碎面均有 水存在,从而消除了洗粒煤尘的飞扬,预防了浮尘的产 生。
塑性增强,脆性减弱。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14
煤层注水方式
a b
a 短孔注水 b 深孔注水
c 长孔注水
c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15
巷道钻孔注水
煤矿安全培训1—6 张振菊
2020/5/11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4
据实测,整个矿井从入风到回风风流中的粉尘含量为一条“山 峰”形曲线,曲线的升降急缓与生产工序、生产强度有关。一 般情况下,进入采区风流的粉尘含量,在打眼放炮、机组割煤、 放煤等工序时达到高峰,随之即呈有规律的衰减趋势。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5
2020/5/11
裴沟矿14.99%,大平矿16.21%,芦沟矿9.8%,告成矿14.31%
有充足的氧气 大于18% 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达到一定的浓度
爆炸界限45g/m3~2000g/m3 最大300-400g/m3
存在引爆热源 610-1050℃,一般700-800℃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10
煤尘爆炸的标志
结焦煤尘:皮渣与粘块 非结焦煤尘:煤尘中的挥发分减少1/3以上 煤尘爆炸有感应期:40-250ms
煤尘爆炸的危害
生成有害气体 产生高温2300-2500℃ 产生高压 产生冲击波2340m/s,火焰速度610-1800m/s 引起连续爆炸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12
2.2煤尘爆炸的预防措施
降尘措施 煤层注水:深孔注水、浅孔注水、长孔注水;动压注水、静压
注水 采空区灌水 水封爆破和水炮泥 喷雾洒水 控制风速:最佳排尘风速1.5-2m/s 清扫落尘 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13
煤层注水的实质
煤体内的裂隙中存在着原生煤尘,水进入后,可将 原生煤尘湿润并粘结,使其破碎时失去飞扬能力,从而 消除尘源。
11
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内在因素
煤尘的挥发分
灰分
水分
硫含量 硫的燃点低
煤尘浓度 煤尘粒度:1mm以下的煤
尘都参与爆炸,主体是75μm 的煤尘,随粒度减小,爆炸 性越强引爆热源温度及爆炸环境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矿井生产过程中,小于5μm的往往占80%左右,湿式作 业情况下,矿尘总量减少,分散度却增加了,个别场合 小于5μm的尘粒可达90%以上。
矿尘分散度又可分为计数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mg.m-1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2020/5/11
10 2 2 2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3.5 1 0.5 0.3
8
矿尘的危害 尘肺病、刺激人体皮肤、眼膜、呼吸道 煤尘爆炸 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影响精密仪器的精度 影响工作环境的视线,容易造成事故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9
2。煤尘爆炸及其预防 2.1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的条件 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超化矿15.98%,米村矿13.31%,
等速沉障。 超微尘。粒径小于0.25um,用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空气中做扩散运动。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3
矿尘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矿尘的产生及分布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如钻眼作业、炸药爆破、掘进机及采煤机作业、 项板管理、矿物的装载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
在同一矿井里,产尘的多少也因地因时发生着变化。一般来说,在现 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矿尘比例大致 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一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 一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10%一15%;运输通风巷道产尘量 占5%一10%,其他作业点占2%一5%。备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 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因此防尘工作也就更加重要。
煤矿安全培训1—7 张振菊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1—8 张振菊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1—9 张振菊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2—0 张振菊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2—1 张振菊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2—2 张振菊
2.3 隔爆装置
岩粉棚、水棚 主要隔爆棚----设置地点:①矿井两翼与井筒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
➢ 尘粒的荷电性—静电除尘器(取决于尘粒大小和密度,并与温度和湿
度有关)
➢ 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02)含量 ➢ 矿尘的分散度:某粒级的矿尘量与矿尘总量的百分比,高分散
度、低分散度。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7
我国矿尘的分散 度划分为4个粒级:Ⅰ:<2μm;Ⅱ: 2~5μm;Ⅲ:5~10μm;Ⅳ:>10μm
煤矿安全培训
一通三防—矿尘防治
刘政冰
矿尘的产生及危害 煤尘爆炸及预防措施 尘肺病及防治
2020/5/11
煤矿安全培训—张振菊
2
1.矿尘的产生及其危害
矿尘的概念及分类
矿尘:
分类: ➢ 按成分:煤尘直径小于1mm、岩尘直径小于5μm、水泥粉尘 ➢ 按矿尘的来源:原生矿尘、次生矿尘 ➢ 按存在状态:浮尘、落尘 (相互转化) ➢ 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全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 ➢ 按矿尘拉径划分 粗尘。粒径大于40 um,相当于一般筛分的最小颗粒,极易沉降。 细尘。粒径为10一40u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中做加速沉降。 微尘。粒径为0.25—10 um,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在静止空气中做
和回风大巷;②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③相 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石门。 辅助隔爆棚----设置地点:①采区工作面进风、回风巷;②采区内 的煤层掘进巷道;③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爆炸危险的其它巷道。 隔离煤层的岩粉棚,必须设在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内。 隔离采区的岩粉棚,必须设在采区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中,前列 靠近工作面的一架岩粉棚距离工作面不得小于60 m,也不得大于 3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