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认证补充要求1.0

合集下载

2021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的主要修订内容

2021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的主要修订内容

2021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的主要修订内容(一)结构变化修订前修订后变化1.目的、范围与责任2.认证机构要求3.认证人员要求4.认证依据与认证范围5.认证程序6.认证证书7.信息报告8.认证收费附表:HACCP体系认证现场最少审核时间表1.目的和适用范围2.认证依据3.认证程序4.认证证书5.HACCP认证标志6.信息报告附件1.适用于HACCP认证的食品链产品/服务分类2.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 C P)体系认证1.原规则“1 目的、范围与责任”调整为“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删除原规则“2 认证机构要求”,认证机构的要求执行《认证机构管理办法》。

3.删除原规则“3 认证人员要求”,对相关认证人员的要求在“4 认证程序”中体现。

4.原规则“4 认证依据与认证范围”调整为“2 认证依据”。

5.增加“5 HACCCP认证标志”。

6.删除原规则“8 认证收费”。

7.删除原规则“附表:HACCP体系认证现场最少审核时间表”8. 增加“附件1 适用于HACCP认证的食品链产品/服务分类”用于确定开展HACCP认证的行业,评价审核组专业能力,(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1.适用范围修改为食品及食品相关行业,扩展了HACCP认证适用的范围。

2.删除原规则 1.3中HACCP专项规则的内容,取消乳制品专项HACCP认证制度。

3.增加 1.3,引出附件1《食品链产品/服务分类》,作为HACCP认证范围界定、专业能力评价、审核方案策划等活动的依据。

(三)认证依据(2)认证依据变更为本规则附件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要求(V1.0)。

取消GB/T 2734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和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两项标准作为认证依据。

(四)认证程序(3)1. 内容结构调整及名称统一依据认证流程对内容结构进行调整,明确了相关要求。

CCAA注册审核员HACCP体系练习题2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V10标准

CCAA注册审核员HACCP体系练习题2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V10标准

单选题共21题,共21分1认证机构至少应在现场审核前()日将审核计划等信息向认监委网站“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填报。

♦ A.1♦ B.3♦ C.5♦ D.10ABCD2认证机构在获知获证组织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向()通报;♦A.认监委♦ B.获证组织所在地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获证组织所在地的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D.A+BABCD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推荐规范食品卫生通则CXC1T969》最新版发布于Oo♦ A.2003年♦ B.2018年♦ C.2023年♦ D.2023年ABCD4同一审核员连续对同一生产现场实施认证审核的次数最多为()次。

♦ A.2♦ B.3♦ C.5♦ D.6ABCD5HACCP认证()审核组至少应由两名审核员组成。

♦A.初次认证一二阶段♦B.所有审核♦C.不通知审核♦D.初次认证第二阶段或再认证ABCD6下列属于HACCP认证范围的食品链类别是:()♦A.零售♦B.种植♦C.养殖♦D.设备制造ABCD7下列方法中不属于产品安全性验证的方式为:O♦A.由现场审核人员利用申请人的检验设施完成;♦B.在现场或销售终端抽样并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产品检测;♦C.由现场审核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并现场见证认证委托人实施的产品安全性验证;♦D.由现场审核人员确认并收集12个月内由具备法定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ABCD8认证机构应在()日内将撤销、暂停认证证书的信息向认监委网站“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填报。

♦ A.1♦ B.3♦ C.5♦ D.10ABCD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HACCP认证证书暂停条件的是:O♦ A.获证组织未履行认证合同义务;♦ B.获证组织未能按规定间隔期接受监督审核的;♦ C.获证组织无正当理由连续两次不接受不通知现场审核的;♦ D.获证组织不再生产获证范围内产品的。

ABCD♦0HACCP认证文件的范围应基于()确定。

2023年5月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审核员真题及答案

2023年5月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审核员真题及答案

2023年5月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审核员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关于GB1488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品接触的表面的设备、工器具等的材质无特殊要求B.厂房和车间的内部设计和布局应满(江南博哥)足食品B卫生操作要求,避免食品生产中发生交叉污染。

C.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与生产需求相适应、易于观察清洁状况的材料建造。

D.直接在屋顶内层喷涂涂料作为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防霉、不易脱落、易于清洁的涂料。

正确答案:A[单选题]2.HACCP最早源于()。

A.美国B.法国C.英国D.中国正确答案:A[单选题]4.认证机构应在()日内将撤销、暂停认证证书的信息向认监委网站"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填报。

A.3B.5C.7D.10正确答案:D[单选题]5.关键限值的设立不正确的是()。

A.具有可操作性B.越直观越好C.可以进行监测D.越严格越安全正确答案:D[单选题]6.初次认证审核时,HACCP的认证范围确定依据()。

A.行业类别B.产品/服务类别C.产品/服务小类D.子行业类别正确答案:C[单选题]7.对畜禽屠宰后的预冷要求是,冷却后的畜禽中心温度应是()。

A.保持在12℃以下B.保持在4℃以下C.保持在15℃以下D.保持在7C以下正确答案:B[单选题]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B.食品安全预警C.食品安全监测D.食品安全控制正确答案:A[单选题]9.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以()表示。

A.mg/kg.bwB.mg/100g.kwC.mg/kg.dD.mg/100g.d正确答案:A[单选题]10.按照GB29921标准,牛肉午餐肉杀菌工艺主要是为杀灭()。

A.沙门氏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大肠埃希氏D.副溶血性弧菌正确答案:C[单选题]11.以下不属于管理评审输入的是()。

A.紧急情况、食品安全事故和召回B.与危害控制计划有关的验证活动C.组织食品安全方针和相关目标的修订D.合规义务的评价结果正确答案:C[单选题]12.依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要求,对于HACCP审核,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个月。

HACCP认证补充要求1.0

HACCP认证补充要求1.0

关注 |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依据》更新2018年第17号国家认监委关于更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依据》的公告为持续改进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以下简称HACCP认证)制度,保持和提升HACCP认证工作的国际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 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等有关规定,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增加为HACCP认证依据,现将更新后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依据》予以发布。

本公告相关文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对于新申请认证的企业,认证机构应按照新要求实施审核;对于已获得认证的企业,认证机构应及时告知有关信息,结合监督审核或到期换证实施补充审核,不增加企业负担。

特此公告。

国家认监委2018年5月14日(此件公开发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依据GB/T 2734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注: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具体内容见后。

2.认证机构应在上述认证依据基础上,按照适用的我国和进口国(地区)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定专项审核指导书。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1.致敏物质的管理企业应建立并实施针对所有食品加工过程及设施的致敏物质管理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致敏物质交叉污染。

企业应对原辅料、中间品、成品、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接触材料及任何新产品开发引入的新成分进行致敏物质评估,以确定致敏物质存在的可能性,并形成文件化信息。

企业应识别致敏物质的污染途径,并对整个加工流程可能的致敏物质污染进行风险评估,避免致敏物质交叉污染的发生。

新版《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重大变化-解读一

新版《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重大变化-解读一

新版《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重大变化-解读一根据认监委2021年7月30日发布的2021年第12号认监委关于发布新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的公告,新版《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为过渡期。

本次发布的实施规则与旧版对比,重大变化如下:一、认证依据变化1、旧版实施规则中认证依据为:GB/T 27341-2009以及认证补充要求1.0和GB14881-2013。

2、新版实施规则认证依据变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要求(V1.0)(附件2)注:适用时,为满足进口国(地区)的需求,认证机构可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制定的《食品卫生通则》作为补充的认证依据。

变化解读:新版实施规则在融合了GB/T27341和补充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附录A 规范性附录-企业良好卫生规范要求,其中包括通用要求和特殊行业的相关要求,取消了GB14881-2013做为认证依据的内容。

二、审核员对同一现场审核次数要求变化1、旧版实施规则5.3.1:同一审核员不能连续两次在同一生产现场审核时担任审核组组长,不能连续三次对同一生产现场实施认证审核。

2、新版实施规则3.4.7.4:同一审核员连续对同一生产现场实施认证审核的次数最多为6次。

注: 第一阶段审核或其他类型的特殊审核不计算次数。

变化解读:新版实施规则对同一审核员连续对同一生产现场实施审核大的次数增加1倍,认证机构可以更好的调节审核人员、安排审核计划。

三、增加“不通知审核”新版实施规则3.10要求:认证机构应在初次认证审核后,每三年策划实施一次不通知审核。

不通知审核可在审核前48小时内向获证组织提供审核计划,获证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审核。

变化解读:为了对标GFSI的要求,增加了每3年至少实施一次不通知审核的要求。

新版HACCP体系认证要求(V1

新版HACCP体系认证要求(V1
1.2.2
HACCP手册
4.2.2
HACCP 手册
1.2.3
文件控制
4.2.3
文件控制
1.2.4
记录控制
4.2.4
记录控制
2
管理职责
5
管理职责
2.1
管理承诺
5.1
管理承诺
2.2
合规义务(新増)
2.3
食品安全文化(新増)
2.4
食品安全方针、目标
5.2
食品安全方针
2.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3
职责、权限和沟通
2.5.1
职责和权限
5.3.1
职责和权限
2.5.2
沟通
5.3.2
沟通
2.5.2.1
内部沟通
2.5.2.2
内部报告(新増)
2.5.23
外部沟通
3
前提计划
6
前提计划
3.1
总则
6.1
总则
3.2
人力资源
6.2
人力资源保障计划
3.3
良好卫生规范
6.3
良好生产规范(GMP)
3.4
产品设计和开发(新增)
3.5
采购管理
6.5
原辅料、食品包装材料安全
卫生保障制度
3.6
监视和测量(新增)
3.7
标识和追溯
6.7.1
标识和追溯计划
3.8
产品放行(新增)
3.9
产品撤回和召回
6.7.2
产品召回计划
3.10
致敏物质的管理
补充要求1.01
致敏物质的管理
3.11
食品防护(新増)
3.12
食品欺诈预防

新版HACCP认证实施规则解析

新版HACCP认证实施规则解析

CCAA-HACCP实施规则换版培训⏹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第四条: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创新清理涉及认证、检验检测的行政许可和行业评价制度。

清理、整合、规范现有认证事项,取消不合理收费,坚决治理认证乱象。

凡已建立国家统一认证制度的,不再设立类似的合格评定项目。

面向社会的第三方技术评价活动应遵循通用准则和标准,逐步向国家统一的认证制度转变。

⏹旧版HACCP认证制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认证监管司立项对现有HACCP认证制度进行整合旧版HACCP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1. HACCP认证覆盖范围无法满足食品企业的需求根据GB/T27341和GB14881的适用范围,HACCP认证的覆盖范围仅包含食品生产和餐饮服务。

未涵盖食品链其他过程。

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需求下游销售端和零售商的需求出口食品企业国际贸易的需求企业加入“三同工程”的需求旧版HACCP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2. 与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准则和GFSI互认要求存在差异◆ISO/IEC 17021-1:2015(GB/T 27021.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ISO/TS 22003-2013 (GB/T 220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机构要求◆GFSI-2020版互认要求✓管理体系的认证周期✓监督审核的周期✓食品链上行业类别代码✓GFSI互认方案的新要求未及时纳入HACCP认证制度(食品安全文化、不通知审核等)旧版HACCP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3. HACCP认证依据较多,更新频繁,不易整合●2009年发布GB/T 27341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2011年发布HACCP认证实施规则●2013年更新GB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2015年第25号公告关于完善HACCP认证有关要求的公告为了扩大HACCP认证的采信范围,提出专项HACCP审核方案要求,考虑生产特性、目标市场相关法规标准、市场需求和监管采信需要等因素,并发布了HACCP认证标识。

HACCP 内部审核报告

HACCP 内部审核报告

北京创喜保健食品(固安)有限公司HACCP内审资料汇编内审计划内审实施计划内审检查表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审核员:内审检查表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审核员: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审核员:内审检查表质量ISO19001、食品安全HACCP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审核时间:2019年月日审核人员:审核目的:根据第三方审核要求进行整改整改。

审核依据:GB/T19001、GB/T22000-2006《食品安全-要求》。

●公司制订的质量、食品安全手册第一版及质量管理体系其他文件。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审核范围:餐饮的生产与服务●绿都果苑的餐饮生产与服务GB/T19001、GB/T22000-2005《食品安全》标准的条款按部门进行抽样审核。

审核综述:本次内审发现公司以GB/T19001、GB/T22000-2005《食品安全》标准为依据发布执行的管理体系文件,基本符合其要求,且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比较适宜和充分。

由于是第三方刚审核完,本次内审没有查出问题。

一、内审的主要收获1.摸清了底细,更好更深入的了解GB/T22000与食品安全生产的关系。

2.找出了满足标准要求的差距,明确了整改方向。

3.引起公司全体员工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

二、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门负责人对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下属各部门对本公司推行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对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挂历体系文件的宣贯力度不够,造成员工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和知识不足。

3.针对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工作,各部门缺乏有效的计划部署,部门之间的沟通,责任不能落实到人,各项工作没能完全按照体系文件规定具体执行。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各部门领导应:1.充分理解和实施本部门质量管理、食品安全体系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依据》更新
2018年第17号
国家认监委关于更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
证依据》的公告
为持续改进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以下简称HACCP认证)制度,保持和提升HACCP认证工作的国际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等有关规定,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 1.0》,增加为HACCP认证依据,现将更新后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 体系)认证依据》予以发布。

本公告相关文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对于新申请认证的企业,认证机构应按照新要求实施审核;对于已获得认证的企业,认证机构应及时告知有关信息,结合监督审核或到期换证实施补充审核,不增加企业负担。

特此公告。

国家认监委
2018年5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认证依据
GB/T 2734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
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 1.0》
注: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 1.0》具体内容见后。

2.认证机构应在上述认证依据基础上,按照适用的我国和进口国(地区)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定专项审核指导书。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认证补充要求 1.0
1.致敏物质的管理
1.1企业应建立并实施针对所有食品加工过程及设施的致敏物质管理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致敏物质交叉污染。

1.2企业应对原辅料、中间品、成品、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接触材料及任何新产品开发引入的新成分进行致敏物质评估,以确定致敏物质存在的可能性,并形成文件化信息。

1.3企业应识别致敏物质的污染途径,并对整个加工流程可能的致敏物质污染进行风险评估,避免致敏物质交叉污染的发生。

1.4企业应制定减少或消除致敏物质交叉污染的控制措施,并对控制措施进行确认和验证。

1.5对于产品设计所包含的致敏物质成分,或在生产中由于交叉接触所引入产品的致敏物质成分,应按照工厂所在国和目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标识。

2.食品欺诈的预防
2.1企业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程序,包括:
a)识别潜在的脆弱环节;
b)制定预防食品欺诈的措施;
c)根据脆弱性,对措施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序。

2.2企业应收集有关供应链食品欺诈的以往和现行威胁信息,对食品链所有的原辅料进行脆弱性评估,以评估食品欺诈的潜在风险。

2.3企业应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制定文件化的食品欺诈预防计划,针对识别的食品欺诈脆弱环节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措施,以减少或消除识别的脆弱环节。

2.4企业的食品欺诈预防计划应覆盖相关的食品类别,并被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支持。

2.5企业应对预防措施进行确认和验证,并持续地对食品欺诈预防计划进行评审,至少每年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