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水文地质手册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第一章地球上得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得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得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
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得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得地下水。
4。
自然界得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得地球各个层圈中得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得过程、5。
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得地下水之间得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得相互转化过程。
7. 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得水分交换、8. 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得水分交换。
9. 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得含量。
10.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
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得气温。
13 .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得过程。
14。
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得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
径流:降落到地表得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得水流。
1 5 .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得全部河流得总体构成得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
水系得流域:一个水系得全部集水区域、17。
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得连线。
18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得水量。
19。
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得水量。
20。
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得流量。
2 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得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得平均水层厚度、22 .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得径流深度与降水量得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得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得时空变化规律。
公路工程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勘察手册

公路工程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勘察手册1 地形地貌1.1 山岳分类表(据中科院地理所)如表1-1。
表1-1注:切割深度>1000米,称深度切割区;500~1000米,称中切割区;<500米,称浅切割区。
1.2 地形坡度按坡角分类目前,关于地形坡度按坡角分类尚无统一标准,各部门内部及部门间划分标准和称谓均不能协调,建议结合贵州山区特点,在公路工程中对地形坡度作如表1-2划分。
表1-21.3 贵州省地貌类型划分(据《贵州省水文地质志》)如表1-3:表1-32 水文及水文地质2.1 调查的洪水频率要合乎要求(此要求中的桥、隧部分以列入本文中),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的特大桥,要求调查三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
鉴于贵州实际,常年流水河流,报告中应有最高、最低水位,测时水位和相应的流量;季节性河流及桥跨沟谷,要调访最高洪水位。
2.2 地下水类型根据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分为:孔隙含水层类型;裂隙含水层类型;岩溶含水层类型(分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以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以暗河/管道为主的岩溶充水三个亚类)。
2.3 含水层富水性判别依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①按天然泉水流量Q(l/s)弱富水<1.0中等富水1~10强富水10~50极强富水>50②按钻孔单位涌水量* q(l/s.m)弱富水<1.0中等富水0.1~1强富水1~5极强富水>5*a.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钻孔单位涌水量以口径91毫米,抽水位降深10米为准,若口径、降深与上述不合时,应进行换算再比较富水性。
b.《岩心钻探规程》:出水量大于0.2L/s的钻孔,不得采用提筒简易抽水。
③《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按渗透系数k(m/d)如表2-1。
表2-12.4 地下水涌水量计算中实测的两个基本数据是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作为预估,表2-2~表2-5数值供参考。
表2-2 岩土渗透系数参考值k(m/d)(据《水文地质手册》)表2-3 松散岩层影响半径R经验值《据岩土工程手册》(单位为米)表2-4 各种岩土层的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表2-5 某些岩体的渗透系数数值(兴伦电子《工程力学课件》)抽水试验方法与技术要求建议按《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附录B 进行。
水文学手册说明书

In Memory of Ven Te Chow(1919~1981)Scholar,Teacher,Author,Friend怀念学者、导师、作者和我的朋友周文德先生(1919~1981)水文学手册HANDBOOK OF HYDROLOGY 〔美〕David R.Maidment 主编张建云 李纪生 等译北 京内容简介本书是由国际著名水文学家David R .Maidment 主编的一部重要水文学工具书。
全书总结了20世纪60~90年代初、特别是80~90年代初世界各地区、各气候类型下的水文问题,包括相关的水文理论、方法、技术与大量模拟模型和计算公式等,为近年来世界最权威的水文工具书之一。
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29章。
第一部分为水文循环,包括:水文、气候、降水、蒸发、入渗和土壤水运动、地下水流、雪与浮冰、河川径流、洪水径流、流量演算;第二部分为水文输送,包括:水质、侵蚀和输沙、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地表水污染物输送、非饱和带污染物输送、地下水污染物输送;第三部分为水文统计,包括:水文数据的统计处理、极值事件的频率分析、水文时间系列的分析和模拟、地质统计学;第四部分为水文技术,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计算机模型、水文计算的进展、遥感、水文数据自动采集与传输、水文预报、水利用的水文设计、城市排水和防洪水文设计、地下水防污水文设计等。
本书可供广大水文、水利、地理、环境、农林牧业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等院校有关师生及研究人员使用和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水文学手册桙(美)梅德门特(David R .Maidment )主编;张建云、李纪生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书名原文:Handbook of Hydrology ISBN 7 03 010449 8 Ⅰ 水… Ⅱ ①梅…②张…③李… Ⅲ 水文学手册 Ⅳ P 33桘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02)第037819号责任编辑:吴三保桙责任校对:宋玲玲责任印制:刘秀平桙封面设计:韦万里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02年10月第 一 版 开本:B 5(720×1000)2002年10月第一次印刷 印张:811桙4印数:1—2500 字数:1570000定价:126 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枙杨中枛)出版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717h t tp ://w w w .sciencep .co m印刷HANDBOOK OF HYDROLOGYDavid R.Maidment,Editor in Chief(Professor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McGRAW HILL,INC.1992New York San Francisco Washington,D.C. Auckland Bogotá Caracas Lisbon London Madrid Mexico City Milan Montreal New Delhi San Juan Singapore Sydney Tokyo Toronto译者的话水文学探讨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研究水体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水对环境的影响等。
水文地质手册阅读笔记

老版水文地质手册1.流域平均降雨量的推求(P76)(1)平均值法(2)泰森多边形法(3)等雨量线法2.地下水的主要类型(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3.裂隙水的水文地质类型(P92)(1)风化裂隙水(2)层间裂隙水(3)脉状裂隙水4.泉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P97)(1)下降泉(上层滞水、潜水)(悬挂泉、侵蚀泉、接触泉、堤泉、溢泉)(2)上升泉(承压水)(自流斜地上升泉、自流盆地上升泉、断层泉)5.一升水中某离子的毫克当量数=一升水中该离子毫克数/该离子的当量(P104)6.库尔洛夫式7.水样采集与分析(P202):水质分析项目:简分析、全分析。
水样采取数量:一般简分析500—1000毫升,全分析2000—3000毫升。
(采取水样时,瓶口留10—20mm空间)。
清洁水容许存放72h,稍受污染水容许存放48h,受污染的水12h,细菌分析样品容许存放4h。
8.岩样一般要求体积不小于5×5×10cm3,岩芯样的直径不小于108mm,长度为直径的3倍。
(P207)9.水文地质钻孔类型(P227)地质勘探孔、水文地质孔(抽水)、探采结合孔。
(常规口径:91、110、130、150、172mm。
矿区勘察:孔深小于300米时,不小于110mm,孔深大于300米时,不小于91mm。
)10.钻孔简易水文观测(P283):是及时发现含水层,初步确定含水岩层的富水性及岩溶在不同垂向深度的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等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
包括以下项目:水位观测:提钻后、下钻前各一次,进尺少提钻频繁可2-3回次或每班测一次。
因故长时间停钻,1-4小时测一次直到稳定(2小时内水位波动小于3cm),开钻前再测一次。
遇水位突变或有意义的含水层,应停钻测其静水位或水头高度。
水温观测:孔内水位和漏水量有很大变化时测,每个含水层至少测一次,涌水钻孔可在孔口测定,精度±0.5℃。
冲洗液消耗量观测:每班至少一次,突变时增加测量次数。
矿区水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作业指导手册

矿区水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作业指导手册目录第一章矿区水文、工程地质勘查设计编制 (146)第二章区域和矿区水文地质测绘 (147)第三章矿区工程地质测绘 (149)第四章矿区环境地质调查 (150)第五章矿区水文、工程地质钻探 (152)第七章矿区坑道和竖井工程地质编录和水文地质工作 (157)第九章矿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 (159)第十章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160)第一章矿区水文、工程地质勘查设计编制第一节要求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
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第二节勘探工作基本任务1.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
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估,提出供水水源的方向。
2.查明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结构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结钩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建议。
第三节设计前准备工作1.收集与勘探区相关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和遥感资料,了解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基本情况。
2.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富水空间特征,将充水矿床初步定为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和岩溶充水矿床等三种类型中的一类。
如果是岩溶充水矿床,又可分为以溶蚀裂隙为主,以溶洞为主和以暗河为主等三个亚类。
3.根据主要矿体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地表水与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程度,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的富水性、导水性等,将各类充水矿床勘探的复杂程度初步划分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和复杂三型。
第四节设计内容根据矿区勘探程度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参照GB12719—1991规范中4.2勘探程度要求、4.3勘探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量、4.4勘探技术要求等确定矿区勘探的设计内容。
水文地质手册文前

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编内容提要《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是在1978年我社出版的第一版的基础上,将近几十年水文地质的新理论、新方法技术及新的方向中的新成果加入其中,推陈出新。
全手册为五篇21章。
第一篇地质-水文地质基础。
第二篇水文地质调查,介绍水文地质调查、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农业水文地质调查、地热和矿泉水资源调查。
第三篇方法篇,介绍水文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环境同位素技术、地下水动态监测、样品采集与测试、地下水模拟技术。
第四篇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介绍水文地质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资源评价和开发管理。
第五篇是信息系统建设与成果编制。
本手册是水文地质工作者及有关师生必备的工具书。
SHUIWEN DIZHI SHOUCE出版发行:地质出版社订购咨询电话:(010)88691582 (邮购部)刘洁开本:787mm×1092mm 132字数:1320千字版次:2012年9月北京第1版印次:2012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定价:130.00元书号:ISBN 978-7-116-07785-0(如对本书有建议或意见,敬请致电本社;如本书有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水文地质手册》编纂委员会编委会主任:汪民副主任:殷跃平文冬光《水文地质手册》编写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南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水文地质手册》编写人员开篇编写人员:郝爱兵、张二勇、佟元清、朱汝烈、王永池、王秀明第一篇地质-水文地质基础组长:朱汝烈第一章地质基础编写人员:朱汝烈、万力、梁四海第二章水文地质基础编写人员:李俊亭、马志靖、李广贺、梁杏第二篇水文地质调查组长:李文鹏、孙晓明第三章普通水文地质调查编写人员:李文鹏、孙晓明、张福存、郑万模、蒋忠诚、田大勇第四章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编写人员:佟元清、王永池、孙继朝、蔡五田、陈鸿汉、李广贺、刘长礼、张福存、汤洁、马腾、万力、梁四海、杨旭东、钱开铸第五章矿山水文地质调查编写人员:武强、张志龙、佟元清第六章农业水文地质调查编写人员:王晓光、雒国忠、佟元清第七章地热、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编写人员:王贵玲、杨旭东、田廷山第三篇技术方法与测试组长:张金昌、朱桦第八章水文地质遥感编写人员:王宇、唐文周、熊盛青、李巨芬、杨进生、王建超第九章水文地质物探编写人员:武毅、潘和平、刘江平、柳建新、朱庆俊第十章水文地质钻探编写人员:叶成明、张金昌第十一章水文地质试验编写人员:李伟、朱桦、肖长来、刘振英、曹剑峰第十二章环境同位素技术编写人员:陈宗宇、安永会第十三章样品采集与测试编写人员:齐继祥、王苏明第十四章地下水动态监测编写人员:史云、李文鹏、雒国忠、朱汝烈第十五章地下水模型技术和管理模型编写人员:邵景力、潘世兵、崔亚莉、邢卫国第四篇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环境保护组长:石建省、王焰新第十六章水文地质计算编写人员:李俊亭、李国敏、黎明、张福存第十七章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编写人员:王文科、刘振英、马志靖第十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编写人员:李俊亭、邵景力、崔亚莉、石建省、王贵玲、张福存第十九章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编写人员:佟元清、王永池、孙继朝、王焰新、马腾、王红旗、叶成明、李颖智第五篇信息系统建设与成果编制组长:冯小铭第二十章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编写人员:张永波、阮俊第二十一章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编写人员:郝爱兵、佟元清、王宇、朱汝烈、王永池、王明德、冯小铭附录编写人员:朱汝烈、佟元清、张永波、阮俊、张二勇、万力、梁四海、王秀明、李颖智、刁玉杰统编:佟元清统编人员:朱汝烈、李俊亭、李景豪、马志靖、秦毅苏、蔡鹤生、刘成琦、王永池编辑整理人员:王秀明、王立新、李颖智、李戎、刁玉杰、范基姣、郭彦威、李胜涛、李戎、金晓琳前言《水文地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1978年出版后,深受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科技人员的欢迎。
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指南

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指南
工具准备:地质包、皮尺、罗盘、地质锤、水泥钉若干、强光电筒、野外记录本、铅笔、等腰三角尺、裁纸刀、橡皮擦、三角堰、小钢尺、温度计劳保防护用品:绝缘雨鞋、安全帽
安全简易测试用品:蜡烛、气体打火机、火柴
用法:进入坑道工作前,留一人于坑口,另二人手持点燃的蜡烛逐渐往坑道深部前进,若有蜡烛燃烧不正常情况出现就及时撤离,择日再来编录。
若是煤矿,前法慎用,最好用专业仪器检测,防止瓦斯爆炸。
1、找到地质上编录用的起点桩——一般在出发前问好大致位置,开始以顺手方向约1.2米高处挂皮尺于一壁,皮尺张紧力松紧适当。
2、用罗盘打一个前进方位角,确定两壁各自的称谓。
3、以箱木中心报箱木支护位置。
4、圈出潮湿、滴水区域,并观测确定地下水溢出的形式。
5、标示出集中滴水区、突水点,测量流量、水温、气温。
6、标示出掉块、片帮、塌落、冒顶的范围并记录形状、掉落高度、发生处岩性及是否沿裂隙面(产状、延伸长度、裂面形态、宽度、充填物等)发生。
7、划分岩石强风化带、弱风化带位置。
8、在弱风化带、新鲜岩石坑段,以岩石建造及结构面发育特征划分岩体结构类型——分段描述。
9、在不同岩性段内裂隙发育典型处调查裂隙发育特征:分?组。
第?组,产状?,发育密度?/米或间距?CM,延伸性?米,裂隙面形态?,裂隙宽?MM,由?充填物(完全充填、部分充填、开启)。
10、若矿体埋藏深度(垂厚)大于500米,自坑口基点起每30米测量一次坑壁温度(伸出手臂让温度计距坑壁约10CM)静待5分钟后读数(若坑道在施工,则选不施工且无人进入扰动的日子去测量)。
11、选用适当方法于坑口测量排水流量、水温、气温。
水文地质手册

《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共计6篇21章及附录,约130万字,涵盖了地质—水文地质基础、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与测试、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建设与成果编制等内容,展现了我国水文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在理论上的提升。
据悉,《水文地质手册》(第一版)由原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队(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前身)主持编写,并于1978年出版发行,初发行便广受欢迎,先后重印4次,成为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必备工具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水文地质学的发展。
《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水环地调中心主持编纂,历时3年,先后共有全国26家单位、八十余位水文地质工作者投入到编写工作中。
该书从水文地质学科体系发展过程、未来趋势以及方法论的角度,在继承原著精髓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水文地质科学发展,系统总结了我国水文地质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先进技术方法实践应用、历史民间传统经验和成果,将成为新时期水文地质工作人员和有关专业或行业科技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第一章:地质基础
第二章:水文地质基础
第三章:水文地质调查
第四章:水文地质钻探
第五章:水文地质物探
第六章:野外水文地质试验
第七章:第下水动态与均衡
第八章:水文地质计算
第九章:地下水资源与矿坑涌水量评价第十章:地下水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