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纤维复合材料

合集下载

土木建筑工程中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土木建筑工程中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土木建筑工程中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纤维复合材料逐渐成为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建材。

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防腐蚀、耐久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建筑物、水利工程等方面。

本文将从纤维复合材料的概念、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纤维复合材料的概念和特点纤维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纤维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

纤维增强材料是由高强度、高模量的纤维制成,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

基体材料是由树脂、金属、陶瓷等材料制成。

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质轻:纤维复合材料的重量比传统的金属材料轻很多,可以减少建筑物和桥梁的自重,提高抗震性能。

2.强度高: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比传统的金属材料高很多,可以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减少建筑物和桥梁的截面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

3.防腐蚀:纤维复合材料不易受腐蚀,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4.耐久性强:纤维复合材料的耐久性强,不易老化,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性。

二、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1.桥梁:纤维复合材料在桥梁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用于桥面板、桥墩、悬索索和拉杆等部位。

纤维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和高强度可以减少桥梁的自重,提高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维护成本。

2.隧道:纤维复合材料在隧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隧道衬砌和隧道管道等方面。

纤维复合材料的防腐蚀和耐久性强,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少维护成本。

3.建筑物: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物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墙体、屋面、地板等方面。

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自重,提高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度。

4.水利工程:纤维复合材料在水利工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箱、水管、水闸等方面。

纤维复合材料的防腐蚀和耐久性强,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少维护成本。

三、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Metal-Matrix
发展方向
1、大力研究发展颗粒增强的铝基、镁基复合材料。
• 国际ALCON公司已建成年产1.1万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 料型材、棒材、锻材、铸锭以及零件的专业工厂。生产的 SiCp/Al(Mg)锭块单重达596公斤。
2、高温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Metal-Matrix
缺点
1、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基体屈服以前的一个较小范围内,应力应变关系才 是线性的。除非采用很硬的基体,否则在拐点以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有效弹性模量就不再明显大于树脂基复合材料。 一般来说,树脂基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具有很好的线性弹性,具有很高 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所不及的。 2、剪切强度和层间拉伸强度较低 与金属基体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强度、层间剪切强度、 横向拉仲强度和层间拉仲强度都比较低。与纤维方向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拉、压强度比就更低。但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这些性能比,又强得多。 提高界面的结合强度,可提高这些性能,但冲击强度下降。 3、在抵抗某些环境腐蚀方面,金属基复合材料不如树脂基复合材料。 4、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涉及到高温、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 复合成型等复杂工艺。因此,金属基复合材料很难制造、成本很高。 5、金属基复合材料密度较大。 6、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再加上实际应用范围和制造成 本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技术水平落后于聚合物基复合 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应用
3、电子材料工业 • 电子材料工业,特别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微电子工业,对材料有较高的使用
要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通过调节SiC颗粒的含量使其热膨胀系 数于与基材匹配,并且具有导热性好、尺寸稳定性优良、低密度、适合钎焊 等性能。用它代替钢/钼基座,可以改善微电子器件的性能。 • 硼/铝复合材料用作多层半导体芯片的支座,是一种很好的散热冷却材料,由 于这种材料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与半导体芯片非常接近,故能大大减少接 头处的热疲劳。 • 石墨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模量比铜高,又保持了铜的优异的导电 和导热性能。通过调节复合材料中石墨纤维的含量及排布方向,可使其热膨 胀系数非常接近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因此被用来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底 板和半导体装置的支持电板,防止了底板的翘曲和半导体基片上裂纹的产生, 提高器件稳定性。 • 在大型蓄电池中的铅电极自重大、刚性差,容易翘曲引起短路,影响电解过 程的正常进行。用碳纤维增强铅的复合材料,既保持原来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又使强度和模量提高,不易翘曲,同时减小蓄电池的体积。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基材通过粘结、覆盖和混合等方法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各种基材的优势,综合性能更好,应用范围更广泛。

根据基材的不同,复合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纤维复合材料、颗粒复合材料、膜复合材料和箔复合材料。

1.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是指由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结合形成的材料。

纤维可以是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也可以是有机纤维,如聚酰胺纤维和聚酯纤维等。

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树脂、陶瓷等。

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2.颗粒复合材料:颗粒复合材料是由颗粒作为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结合形成的材料。

常见的颗粒有金属、陶瓷、碳纳米管等。

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陶瓷等。

颗粒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热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器件等。

3.膜复合材料:膜复合材料是由薄膜作为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结合形成的材料。

薄膜可以是无机材料,如二氧化硅膜;也可以是有机材料,如聚酯膜或聚四氟乙烯膜。

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陶瓷等。

膜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耐高温、阻隔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建筑行业等。

4.箔复合材料:箔复合材料是由箔片作为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结合形成的材料。

箔片可以是金属箔片,如铝箔、铜箔;也可以是塑料薄膜,如聚酯薄膜。

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等。

箔复合材料具有轻、薄、柔韧性好、导电性好等特点,常用于电子元器件、食品包装等领域。

总之,复合材料具有结构轻、强度高、耐腐蚀、阻燃、导热、绝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包装等各个领域,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举例

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举例

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举例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以金属为基体,添加一种或多种增强相(如纤维、颗粒、片材等)来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功能的一类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温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十个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举例:1. 铝基复合材料:铝基复合材料由铝基体和增强相(如陶瓷颗粒、碳纤维等)构成,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磨损等特点。

在航空航天领域,铝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飞机机身、航天器传动系统等部件。

2. 镁基复合材料:镁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例如,在汽车行业中,镁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车身结构和发动机零部件,可以减轻车重,提高燃油效率。

3. 钛基复合材料:钛基复合材料由钛基体和增强相(如陶瓷颗粒、纤维等)构成,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叶片、航天器外壳等高温部件。

4. 镍基复合材料:镍基复合材料由镍基体和增强相(如陶瓷颗粒、纤维等)构成,具有高温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在航空航天领域,镍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燃烧室等高温部件。

5. 铜基复合材料:铜基复合材料由铜基体和增强相(如碳纤维、陶瓷颗粒等)构成,具有高导电性和高热导率。

在电子领域,铜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高性能散热器、电子封装材料等。

6. 钨基复合材料:钨基复合材料由钨基体和增强相(如碳纤维、陶瓷颗粒等)构成,具有高密度、高熔点和高强度。

在核工业领域,钨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核反应堆材料、高温组件等。

7. 铁基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由铁基体和增强相(如碳纤维、陶瓷颗粒等)构成,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在机械制造领域,铁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高性能齿轮、轴承等零部件。

8. 锆基复合材料:锆基复合材料由锆基体和增强相(如陶瓷颗粒、纤维等)构成,具有高温稳定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强度和刚性的高科技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相比于传统材料,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但是在制备工艺上也有一定的挑战性。

制备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需要选取合适的金属纤维和基体材料,并利用一定的工艺对两者进行复合。

在金属纤维的选择上,常用的有碳化硅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而基体材料则常用的有石墨、陶瓷、金属等。

在复合工艺上,一般采用热压、热固性树脂以及浇注等方法。

其中,热压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工艺是将预浸有金属纤维的基体材料放置在模具中,经过加热和压力的作用,使基体材料能够完全浸润金属纤维,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复合材料。

另外,也可以利用热固性树脂来制备这种材料。

热固性树脂是一种具有很好耐高温性能的聚合物,通过将预浸有金属纤维的基体材料放置在树脂中,使树脂能够固化,并与金属纤维形成一个整体的复合材料。

在具体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工艺参数。

例如在热压过程中,需要掌握合适的压力和温度,以充分保证基体材料与金属纤维的完全浸润。

而在热固性树脂的制备中,要注意固化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充分发挥树脂的优良性能,并避免过度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不同的制备工艺还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热压工艺虽然制备难度相对较高,但是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强度和刚性的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而利用热固性树脂制备的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在机械性能方面却稍逊于热压制备的复合材料。

综上所述,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高科技材料,其制备涉及多种工艺和参数。

在确定具体的制备工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所需的性能确定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流程。

只有这样,才能制备出高品质的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选择。

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金属基体和碳纤维增强体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性、耐腐蚀、导电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1. 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通常是通过将碳纤维与金属基体进行复合而制备得到的。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纤维制备:首先制备碳纤维,可以采用诸如化学气相沉积(CVD)、纺丝、石墨化等方法。

1.2 纤维表面处理:为了提高纤维与金属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需要对碳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如酸处理、氧化处理、涂层处理等。

1.3 金属基体制备:根据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金属或合金作为基体,如铝、镁、钛、镍等。

1.4 复合制备:将处理过的碳纤维与金属基体进行复合,可以采用热压、挤压、注射等方式进行。

1.5 后处理:为了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可以进行一些后处理操作,如热处理、机械加工等。

2.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在制备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工艺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常用的制备工艺包括:2.1 搅拌铸造法:通过在熔融的金属液中加入碳纤维,然后进行搅拌,使碳纤维均匀分散在金属液中,最后冷却凝固得到复合材料。

2.2 粉末冶金法:将金属粉末和碳纤维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压制和烧结得到复合材料。

2.3 喷射沉积法:将碳纤维与金属熔体混合,然后通过喷枪喷射到冷却表面上,形成复合材料。

2.4 真空压力浸渍法:将碳纤维放入真空环境中,然后将其浸入金属熔体中,通过加压和冷却得到复合材料。

3. 碳纤维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碳纤维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增强和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例如,在铝基复合材料中添加碳纤维可以显著提高其强度和刚度;在钛基复合材料中添加碳纤维可以增强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镍基复合材料中添加碳纤维可以改善其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几种界面结合形式

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几种界面结合形式

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几种界面结合形式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这听起来有点高深,其实它就是把金属和纤维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材料。

想象一下,把坚固的金属和柔韧的纤维搅和在一起,结果就是既强韧又轻便的好东西。

嘿,谁不想要这样的材料呢?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它的应用可谓是如火如荼,简直就是一颗新星,闪闪发光。

说到界面结合,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抽象,其实就像一对恋人之间的关系,好的结合能让彼此更完美,差的结合就可能闹得不可开交。

金属和纤维的结合形式,主要有几种,咱们就来瞧瞧。

首先是物理结合,这个简单明了,没什么复杂的花样。

就像朋友聚会,大家都坐在一起,但并没有强烈的交集。

金属和纤维只是紧紧贴在一起,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结合虽然简单,但在某些情况下还挺靠谱。

比如说,纤维就像是金属的保护伞,能减少金属的脆性,这种结合也有点依赖于接触面,有时候也会因为环境因素而受到影响。

再说说化学结合,这就有点像情侣之间的火花了。

有化学反应,才会有更深层的连接。

金属和纤维之间的原子、分子发生了互动,形成了新的化合物。

这种结合方式往往能带来更强的力学性能,哇,真是太赞了!但你要知道,这种结合的条件可挑剔了,温度、压力都得掌握得当,否则就容易出岔子。

还有一种,叫做机械结合,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其实也挺有趣的。

这就好比是搭积木,金属和纤维之间互相咬合,像是两个人在玩亲密的捉迷藏。

机械结合的强度依赖于几何形状和接触面。

就拿汽车制造来说,很多时候用的就是这种结合方式,因为它在一些动态载荷下表现得非常出色。

简直就是机械界的“绅士”,能给材料带来超强的抗冲击能力。

再来聊聊涂层结合,这个有点像是在金属表面披了一层“外衣”。

涂层不仅增加了金属和纤维的结合强度,还能提升材料的耐腐蚀性。

这就像给材料穿上了防护服,走到哪儿都不怕风吹雨打。

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这种结合方式简直是“护航者”。

不过,这种外衣得选得好,要不然就像买了件过时的衣服,反而影响了整体的表现。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属基复合材料以⾦属或合⾦为基体,并以纤维、晶须、颗粒等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

按所⽤的基体⾦属的不同,使⽤温度范围为350~120℃。

其特点在⼒学⽅⾯为横向及剪切强度较⾼,韧性及疲劳等综合⼒学性能较好,同时还具有导热、导电、耐磨、热膨胀系数⼩、阻尼性好、不吸湿、不⽼化和⽆污染等优点。

例如碳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其⽐强度3~4×107mm,⽐模量为6~8×109mm,⼜如⽯墨纤维增强镁不仅⽐模量可达1.5×1010mm,⽽且其热膨胀系数⼏乎接近零。

⾦属基复合材料按增强体的类别来分类,如纤维增强(包括连续和短切)、晶须增强和颗粒增强等,按⾦属或合⾦基体的不同,⾦属基复合材料可分为铝基、镁基、铜基、钛基、⾼温合⾦基、⾦属间化合物基以及难熔⾦属基复合材料等。

由于这类复合材料加⼯温度⾼、⼯艺复杂、界⾯反应控制困难、成本相对⾼,应⽤的成熟程度远不如树脂基复合材料,应⽤范围较⼩。

树脂基复合材料通常只能在350℃以下的不同温度范围内使⽤。

近些年来正在迅速开发研究适⽤于350℃~1200℃使⽤的各种⾦属基复合材料。

⾦属基复合材料是以⾦属或合⾦为基体与各种增强材料复合⽽制得的复合材料。

增强材料可为纤维状、颗粒状和晶须状的碳化硅、硼、氧化铝及碳纤维。

⾦属基体除⾦属铝、镁外,还发展有⾊⾦属钛、铜、锌、铅、铍超合⾦和⾦属间化合物,及⿊⾊⾦属作为⾦属基体。

⾦属基复合材料除了和树脂基复合材料同样具有⾼强度、⾼模量外,它能耐⾼温,同时不燃、不吸潮、导热导电性好、抗辐射。

是令⼈注⽬的航空航天⽤⾼温材料,可⽤作飞机涡轮发动机和⽕箭发动机热区和超⾳速飞机的表⾯材料。

⽬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属基复合材料以碳化硅颗粒铝合⾦发展最快。

这种⾦属基复合材料的⽐重只有钢的1/3,为钛合⾦的2/3,与铝合⾦相近。

它的强度⽐中碳钢好,与钛合⾦相近⽽⼜⽐铝合⾦略⾼。

其耐磨性也⽐钛合⾦、铝合⾦好。

⽬前已⼩批量应⽤于汽车⼯业和机械⼯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A.土砖房子
3
B. 钢筋水泥房子
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4
我们住在复合材料里
5
C. 燕子窝:泥土-草复合材料
6
D. 自然界的复合材料
树木也是一种复合材料
木质素
纤维素
竹、木、骨、贝壳、象牙和龟壳……
7
复合概念
a+b
a+b+c
a+b+c+… ……
复合材料:由两种以上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不同的 物质组合起来而得到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12
一般材料的强硬度与塑韧性是相互矛盾的!!! 但是贝壳却达到了强、韧的最佳配合,它又被称为摔不 坏的陶瓷 与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密切相 关。 贝壳中:珍珠层的叠层结构是 其高断裂韧性的根源。研究表明 珍珠层是由高强、硬度的纹石片 叠层累积组成,但纹石片间存在 韧性非常好的有机质层
文石层碳酸钙含量为99%,以蛋白质为主的有机质不到1%.
材料或金属材料组合在一起,使其性能互补,从
而制成的一类新型材料。
19
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
物质组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
它既保留原组成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
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可以
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 关联,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20
复合材料
21
25
二、复合材料种类
• 三大材料:
–金属 –无机非金属 –有机高分子
金属 材料

无机 非金属 材料


有机 高分子 材料
• 复合材料
–取长补短 –协同作用 –产生原来单一材料本身所没有的新性能

26
三、复合材料的特点
1)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元
通过宏观或微观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组元之间
功能化
复合化
智能化
生态化
德国化学家H. Staudiger, 20世纪30年代提出大分子概念 Ziegler和Natta的定向聚合理论的诞生促进PP、PE
高分子的发展
Carothers的缩合聚合理论,尼龙面世
32
五、复合材料历史
古代-近代-先进复合材料 天然复合材料
竹、贝壳,树木和竹子: 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复合体 动物骨骼: 无机磷酸盐和蛋白质胶原复合而成
吃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穿
住 行
生产与生活资料
“只要知道物质的结构,人类在现在或未来能合成所有的东西。”
29
人造肉类
30
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旧石器时代
新时期时代
青铜时代
钢铁时代 高分子时代 多种材料并存的时代
铁器时代
生产 力获 得了 极大 地解 放, 推动 着人 类社 会的 进步!
31
20世纪60年代以来,材料种类得到拓展,性能上得到极大的扩展与 深度挖掘:光、声、磁、力、超导、高塑、超强、超硬、耐高温等
复合材料概概论》 作者:王荣国 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第3版 (2011年2月1日)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 复合材料的界面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17
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讲授和自学两种方式
考核方式 (1) 期末闭卷考试(60%) (2) 自学写一篇有关“复合材料”的小综述、学习 心得、读书报告或自己想设计一种什么样的复合材 料;“五一”黄金周之后上交(30%)。 (3)考勤(10%)
18
一、复合材料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由两种以上在物理和化学性质 上不同的物质组合起来而得到的一种多相固体材 料 《材料大词典》 :复合材料是根据应用进行设 计,把两种以上的有机聚合物材料或无机非金属
23
增强相:一般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强度、弹性 模量),及特殊的功能性。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载 荷或显示功能。
基体相:保持材料的基本特性,如硬度、耐磨、 耐热性等。主要作用是将增强相固结成一个整体, 起传递和均衡应力的作用。
24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composite constituents
存在着明显的界面;
2) 复合材料中各组元不但保持各自的固有特性,而且 可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材料组元的特性,并赋予单一材 料组元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殊性能; 3)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可以根据使用条件要求进行
设计和制造,以满足各种特殊用途,从而极大地提高
工程结构的效能。
27
现代社会
信息 社会
生命
材料
28
四、材料的发展
13
复合材料的使用目的: 结构复合材料
以其力学性能如强度、刚 度、形变等特性为工程所应 用,主要用于结构承力或维 持结构外形。
功能复合材料
以其声、光、电、热、磁 等物理特性为工程所应用,用于 如绝热、透波、耐腐蚀、耐磨、 减振或热变形等热、声、光、电、 磁的功能要求。
组成与微结构
性能
应用
14
什么是材料? 对材料的认知? 材料和化学与物理之间的关系?
经常使用的复合材料
天然木材 ---纤维素纤维 + 木质素
钢筋混凝土---- 砂、石、钢筋 + 水泥 玻璃钢 ---玻璃纤维 + 热固性树脂
C/C复合材料 ---- 石墨碳纤维 + 热解碳或树脂碳 (耐烧蚀)
22
复合材料的组成相: 增强相 ---- 纤维、晶须、颗粒。(不连续相)
基体相 ---- 金属、陶瓷、聚合物。(连续相)
材料涉及的科学与技术?
15
参考书目
《复合材料学》周祖福 主编 出 版 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先进复合材料》鲁云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李顺林 王兴业主编 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6
学习目的
了解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了解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相的种类、特点和要求 理解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包括混合法则、增韧机 制和界面作用 了解常用的复合材料的组成、制备、结构等
8
这么简单的组合,通过简单的共混 得到,能有科学与技术的含量吗??
贝壳被称为摔不坏的陶瓷,达到了
强、韧的最佳配合,是纯文石的3000
倍。
9
• 小到生活应用 旅行箱、洗脸盆、水管、电插板
• 航空航天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
10
世界上最轻的自行车 整车重量仅有1.25公斤
11
仿生复合材料
海鳗的发电器瞬间可以发出800 伏的电压,足以电 死一头大象,但是它的发电器不是金属等导电器材, 而是蛋白质的分子集合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