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
必修1-2-3伟大的抗日战争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主动出击日军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发展壮大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1940.7) )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但徐悲鸿 坚信: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 坚信: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 一定能够移掉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两座大山--封 一定能够移掉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两座大山 封 建主义和帝国主义, 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一定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 后胜利。
硕大的苍鹰身 躯代表着我们的国 那炯炯的眼神, 家;那炯炯的眼神 透射出中国人渴望 独立的内心愿景; 独立的内心愿景; 那铁勾般的鹰爪挺 劲坚实,虬龙盘曲在 劲坚实 虬龙盘曲在 松枝上; 松枝上;高大雄健 的苍鹰,气宇轩昂 气宇轩昂,正 的苍鹰 气宇轩昂 正 代表了中华民族的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独立( 独立(1932) )
三、伟大胜利
1、抗战胜利:日本投降 、抗战胜利: 2、胜利原因 、
三、伟大胜利
1、胜利经过 、 2、胜利原因 、 3、 3、胜利意义
3、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P41
(1)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 ) 斗争,反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斗争,反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2)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 )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 ) 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三、伟大胜利
1、抗战胜利:日本投降 、抗战胜利:
1945.10.25 1945年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 密苏里” “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台 了 湾 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 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光 。 复 受 降 1945年 15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仪 投降 式 1945.9.9 日本投降仪式在 京举行
抗日战争评课稿

抗日战争评课稿篇一:《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材分析本课使用教材为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部分内容。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该课分为四个子目: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伟大的抗日战争》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材分析本课使用教材为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部分内容。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该课分为四个子目》更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学情分析对高一学生来说,初中教材分四节课比较详实的介绍了这部分史实,为避免重复让学生感到乏味,所以在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再现生动的历史画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力争在能力上能有所突破。
本课的内容有大量学生可以收集的史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整理,归纳,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共享,属于识记层面的内容基本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
可以直接在机房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全民族抗战的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和抗日战争的特点;简述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史实,了解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2.3伟大的抗日战争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16天
1、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 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2、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 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 只有中国。” 3、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 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 线作战。” 4、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 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 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 5、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 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 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 5000亿美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一)日军的军事侵略
1、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1)既定国策,蓄谋已久。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3)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可乘之机
2、日本军事侵略进程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伪满洲国
1933年进犯长城沿线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7年12月攻陷南京 1938年5月攻陷徐州 1938年10月攻陷广州武汉
参考答案 1、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共为核心) 2、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基本保证)
3、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主要原因)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加快进程)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意义: 1、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伟大的抗日战争笔记

伟大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这一时期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一、日本侵华原因:(1)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明治维新后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日本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来摆脱国内的危机。
(3)当时其他列强忙于应付本国的危机,无暇东顾(4)中国内部,蒋介石正在围剿红军,从而给日本帝国主义可乘之机。
二、侵华日军的罪行(1)明治维新后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3)1935年“华北事变”,威逼平津(4)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5)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6)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7)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广州、武汉失守▲在侵华过程中使用的手段:(1)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如实施细菌战和毒气站,制造如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2)经济上: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和劳动力(3)文化教育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三、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局部抗战:(1)中国共产党:①“九.一八”事变宣言②“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共两党协议军队改编:西北的工农红军——八路军;负责人:朱德、彭德怀。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新四军;负责人:叶挺、项英)▲③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东北军民:①东北抗日义勇军②东北抗日联军(3)国民党爱国将领:①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蒋光鼐、蔡廷锴)②二十军长城抗战(宋哲元)③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4)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呼吁政府与日本断交;学生游行示威。
▲全民抗战路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

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①自发性、形式多样 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后发展为逼蒋抗日
为什么中国军民 的局部抗日无法 阻止日本的进一 步侵略?
策略: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方针。
读一读、想一想:根据材料指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为什么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尊
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情景再现: 2005年10月
17日,当中国人民都沉浸在欢 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 的喜庆气氛中的时候,日本首 相小泉纯一郎于当日上午再次 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 位的靖国神社。这是小泉2001 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5次参拜 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表声 明,指出对这种肆意伤害受害 国人民感情和尊严、严重损害 中日关系的错误行径,中国政 府和中国人民表示强烈愤慨, 并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
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
• 日本兵在 中国的街 头吃饭
•难 以想 象的 画面
•日本军官在 给中国小朋 友分发糖果
•日本军 医治疗中 国伤员
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本历史 教科书极力歪曲历史?
日本在历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而现实中日 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侵华 史实,这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我们要时刻防范日 本军国主义抬头,维护世界和平。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Q5:中国哪些政治力量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 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各进行了哪些斗争?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案)

伟大的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重要事件。
分析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资料和文献,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分析。
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反对战争和侵略。
二、教学内容2.1 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日本侵华的原因和动机。
分析中国当时的国情和军事实力。
2.2 抗日战争的过程讲述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战斗。
介绍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2.3 抗日战争的胜利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讲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影响和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2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过程的深入理解。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报告。
4.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历史资料和文献:提供给学生进行研究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平时成绩: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
报告评价:学生的小组报告和成果。
5.2 评价内容: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的理解程度。
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步骤6.1 引入抗日战争主题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6.2 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日本侵华的原因和动机,如满洲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等。
分析中国当时的国情和军事实力,以及面临的困境。
6.3 讲述抗日战争的过程讲述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战斗,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介绍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杨靖宇、赵一曼、八路军等。
七、课堂互动7.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必修一专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过程: 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统一战线形成 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继续倡导建立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第一次合作 党内合作 合作的方式、 合作的政治纲 以新三民主义为 领不同 合作基础 合作所反 对的对象 不同
第二次合作 党外合作
只有《国共合作宣言》 没有共同的合作纲领
“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败日本法西斯侵略 主要是反封建
合作的结果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 虽有严重的矛盾和斗争,但 和前途不同 军阀的反动统治, 还是坚持了抗战胜利,完成 但由于国民党右派 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 历史使命。 背叛革命,国共合 作中途破裂
年代 1937 1938 1941 1942 • • • •
阵亡人数 125130 249213 144951 87719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 3.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有“扬子江头淮河之 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 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的歌词。这支军 队是 • A.八路军 B.新四军 • C.抗日义勇军 D.抗日联军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中国抗日战争的方略----持久战
由中日国力、国情所决定 ①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②日本地少、物少、人少、兵少,经不起长期战争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③日本发动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 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18-19 专题2 3 伟大的抗日战争

18-19 专题2 3 伟大的抗日战争三伟大的抗日战争[学习目标]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侵华背景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侵华过程(1)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2)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1937年,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先后占领上海和南京。
(4)1938年,日军相继占领徐州、广州、武汉,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日军的罪行(1)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后又制造多起类似的惨案。
(2)在中国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对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中国共产党方面(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2)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40年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3)1937年9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设在延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目标【内容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与能力】简述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认识正面战场的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
了解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学习这段历史,学生要将自己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搜集和研究大量抗日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抗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对抗战的认识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应注意创设一定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抗日战争这一课的学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人类和平做贡献的理想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提示:展示图片:利用反映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典型的图片资料。
如日军杀人比赛,发动细菌战争等图片,并让学生体会刚才看的图片当中最震撼你心灵的是哪一幅,并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并作答。
教师总结: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部中国近代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沾满了中国人鲜血和耻辱的历史。
侵略者和掠夺者无一不在撞击古老国家脆弱的外壳。
在这个过程当中,日本侵略者成了侵略中国的最凶狠的敌人。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制定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大陆政策。
为此,在近代史上日本三番四次地侵略中国,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当中国的洋务运动办得刚有成效,日本侵略者就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这就是?。
甲午一战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中国的国际地位自此一落千丈。
后来,当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刚刚开始在经济上有所作为时,日本又给其当头一棒,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这就是抗日战争。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发生在70多年前的那一场民族战争。
教授新课。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在中国的近现代的历史上,日本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曾发动了众多的侵华行动。
问题1:日本为何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知识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①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②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③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问题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犯下了哪些罪行?学生回答:细菌战、奴化教育、经济掠夺、南京大屠杀……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日本政府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历史,歪曲历史,篡改历史,这一行为大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这当中最令我们中国人感到愤慨的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展示录象资料《兵林史话——南京大屠杀的史实》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我已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
遇难同胞达30万以上。
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接下去我们来看一组特殊的照片,一起感受照片传递给我们的声音……以“无声的控诉”为主题,展示南京大屠杀组图。
正如义勇军进行曲中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华儿女是怎么做的?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解释概念:本课第二目标题中的“关”指的是什么地方?答:山海关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阶段的内容。
它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自发起来,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
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它包括前方中国军民抗日和后方人民斗争两方面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与提示阅读教材后完成下表:爱国力量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共产党①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国民党爱国官兵①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②长城抗战——安德馨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③西安事变关内人民①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②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教师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及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日本的侵华加剧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主张,并积极参与谈判。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要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
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随着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中华儿女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过程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材料一: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毛泽东材料二: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蒋介石思考: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看到了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对策?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思考、讨论、回答两个问题:团结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问题1: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成全民族抗战?①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日本侵略的形势,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③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努力。
问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①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新进攻。
④1937年,中共中央向蒋介石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⑤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资料卡片: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教师总结:陕北洛川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实现抗日战争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教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4~45,归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史实。
国共联合抗日——共赴国难正面战场的抗战出示正面战场抗战的图片,并简单解说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显示中日军力的对比表,要让学生明确抗日战争是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状况下开始的,我们中华民族是以低劣的武器凭借着我们的血肉之躯来抵抗侵略者的入侵。
凇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成功地粉碎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国共合作得最好的一次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次大的胜利,这就是。
教学过程徐州会战:1938年,为打通南北战场,日军决定进攻徐州,国民政府又组织了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利,学生回答:“台儿庄大捷”。
敌后战场的抗战在国民政府正面抗击日军的同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一方面配合友军作战,另一方面则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晋察冀等十几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并且在1940年下半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战争,不仅是保家卫国的军人,还有其他的各个阶层的人们也加入到了抗战的洪流中来了,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在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开始轰炸日本,苏联进入中国东北对日作战,日本很快败下阵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文件,标志着八年抗战终以日本的失败而结束。
展示图片:日本天皇宣读无条件投降诏书。
月2日“密苏里”号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现场,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签字。
胜利的原因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我们来看看当时人是怎么看的。
抗战胜利后,重庆的一家报纸上登出一则谜语,“抗战胜利的原因”,打一个古代人物的名字。
结果刊登出来的应征谜底有屈原、苏武、蒋干、毛遂等。
思考:上述谜底分别是如何解释抗战胜利原因的?这些解释合理吗?能否全面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屈原: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强调美国对日本的打击;苏武:苏联的武力——强调苏联最后参战的作用;蒋干:强调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作用;毛遂:强调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作用但所有这些,都没有能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是因为——教学过程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③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材料一、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材料二、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
材料三、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