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
尿酸高的原因及防治

尿酸高的原因及防治尿酸高是引起痛风病的重要病因,为了预防痛风病的发生,应及早了解尿酸高的原因,针对性进行防治。
尿酸升高是体内尿酸多、排泄减少造成,主要与高嘌呤饮食,使用了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合并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自身内分泌紊乱,肾功能减退,生活中不良习惯酗酒、高嘌呤饮食,过度劳累有关。
因此注意饮食调节之外,科学合理挑选药物,纠正血糖、血压,防止肥胖,多饮水,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防止痛风发作。
一、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致使尿酸的合成量增加。
1、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尿酸高含量与食物内嘌呤含量成正比。
摄入的食物内RNA的50%,DNA的25%都要在尿中以尿酸的形式排泄,严格限制嘌呤摄入量可使血清尿酸含量降至60μmol/L(1.0mg/dL),而尿内尿酸的分泌降至1.2mmol/d(200mg/d)。
2、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
嘌呤由非环状到环状的从头合成过程要经过11步反应,其中酶的异常多会导致嘌呤合成过多。
已经发现的有:1)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加。
2)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缺乏。
3)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
3、嘌呤代谢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疗或放疗时会产生尿酸高。
过度运动、癫痫状态、糖原贮积病的III、V、VII型,都可加速肌肉ATP的降解。
心肌梗塞、吸烟、急性呼吸衰竭也与APT加速降解有关。
预防:合理膳食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过胖是防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环节。
1、低脂肪饮食: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高脂血症,且高脂饮食可由于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蛋白质:高蛋白质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高,可能增加尿酸的前体,故应限制。
高尿酸血症可以服用降低尿酸的药物,如抑制其合成者有别嘌呤醇,还有排尿酸药有丙磺舒及痛风利仙,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高尿酸血症预防与管理教育课件

01
保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学会放松自己
02
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寻求支持
03
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获得支持和帮助
。
04
高尿酸血症的管理与教育
药物治疗与教育
常用降尿酸药物介绍
详细阐述别嘌醇、丙磺舒等降尿酸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 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与调整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降尿酸药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尿酸血症预防与管 理教育课件
汇报引言 •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与影响 •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措施 • 高尿酸血症的管理与教育
目录
• 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与防治 •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与管理实践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公众对高尿酸血 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 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加强健康教育
将高尿酸血症知识纳入学校健康 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及家长对疾 病的认知。
定期体检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包 括尿酸水平检测,及时发现并干 预高尿酸血症学生。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 持均衡饮食、避免熬夜等不良生 活习惯,降低高尿酸血症风险。
企业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与管理
生活方式改善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促进尿酸排泄;避免过 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减 轻肾脏负担。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01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02
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运动量,提高心肺
功能。
03
定期监测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保健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保健1.生活中,我们做什么就能预防尿酸高呢?2.尿酸偏高的人,在饮食上注意这3个方面,对管理尿酸水平有帮助3.尿酸高怎么预防?4.高尿酸会诱发什么病症?该如何预防高尿酸?5.尿酸高怎么防止有效6.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不适合高尿酸血症患者呢?如何预防控制高尿酸血症呢?生活中,我们做什么就能预防尿酸高呢?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可以大致相等,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身体总是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刺激,就可能影响体内的尿酸值。
比如吃大鱼大肉,做剧烈运动,感冒受伤,尿酸可能会迅速上升,长时间居高不下。
如果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就会形成痛风,患痛风的人会越来越多。
高嘌呤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许多人吃得太多是因为他们分不清哪些食物含有高嘌呤。
但是,因为这些食物含有大量嘌呤,尿酸浓度增加。
不想被痛风纠缠,高嘌呤食物绝对禁止,如鱼虾类食物、海鲜、动物内脏肝、鸡鸭猪肉、蘑菇、紫菜等。
很多人应该有不想坐的想法,但是出于不得已,总是要坐办公室,学习,娱乐。
这样坐一整天,长时间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
不仅体内的水和钠会滞留,导致水肿,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尿酸不能顺利代谢和排出。
而且人会变得肥胖,抵抗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影响尿酸的去除。
连小学生都明白,生病了就要吃药。
但是在一些人眼里,吃药对身体总是无害的,多吃药可以治病。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盲目大量服药,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反而会在体内堆积,形成毒素,对身体有害。
痛风治疗的关键:排出尿酸盐!说到痛风,中医分多种类型,要求患者辨证施治。
但具体来说,痛风的形成是由于体内尿酸产生过多,不能正常排泄尿酸造成的。
尿酸沉积在身体各个部位和关节,引起各个部位疼痛,长时间反复发作。
最后不仅让人痛苦,还影响关节健康,关节畸形,让人无法自理。
治疗痛风,一定要抓住重点,就是排出体内的尿酸盐,防止尿酸结晶沉积。
尿酸偏高的人,在饮食上注意这3个方面,对管理尿酸水平有帮助导语:尿酸偏高与我们的日常饮食有关,那么尿酸高会引起尿毒症吗?尿酸偏高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一起了解一下吧!尿酸高如果长期不控制,是会引起尿毒症的。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什么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通常由肝脏分解掉,经过肾脏排出体外。
然而,当尿酸的生成过多或排泄异常时,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高尿酸血症是与痛风密切相关的疾病,痛风是尿酸盐在关节中沉积形成的炎症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和肿胀。
因此,了解高尿酸血症对于预防和治疗痛风以及相关疾病非常重要。
高尿酸血症的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不过随着尿酸水平的上升,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关节疼痛:尿酸沉积在关节中会引起炎症,导致关节疼痛和肿胀,特别是在大脚趾的关节中。
•尿路结石:尿酸结晶可以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结石,导致尿路堵塞和尿路感染的风险增加。
•肾损伤: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高尿酸血症的原因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可以有多种原因,包括:•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尿酸生成和排泄的能力就较低,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饮食因素:高嘌呤的食物如内脏动物器官、海鲜、啤酒和酒精等都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摄入过多可能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因为它们会导致体内胰岛素抵抗,进而干扰尿酸的代谢。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利尿药、高血压药和化疗药物等也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
如何诊断高尿酸血症?诊断高尿酸血症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尿酸水平来确定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
正常尿酸水平的范围是男性为3.4-7.0 mg/dL,女性为2.4-6.0 mg/dL。
•尿液检查:尿液中的尿酸水平也可以用来辅助诊断高尿酸血症。
•影像学检查:通过进行X光检查或超声波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尿酸结石或肾脏损伤等情况。
如何治疗高尿酸血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目标是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并预防和减轻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症状和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尿酸合成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增强剂,用于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首先,我们应该注意饮食。
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体内嘌呤代谢形成的尿酸,因此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
不要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他们可以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枣、刺梨、酸枣和牛奶,多喝水。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加新陈代谢,改善新陈代谢,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如果出现高尿酸血症,必须及时就医,进行药物治疗,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1.饮食:经常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主要包括海鲜、虾、螃蟹、啤酒、大豆、动物内脏等。
2、个人代谢能力:由于代谢缓慢,嘌呤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3、不适当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抗肺结核药物、利尿剂等,也会导致尿酸升高。
1.背部疼痛:如果没有剧烈运动或其他工作,腰部往往会感到虚弱和疼痛。
对于尿酸高的人来说,这通常是肾炎的表现。
2、身体水肿:尿酸高的人容易形成尿酸结晶,然后堵塞肾小球,引起身体水肿症状。
在早期阶段,水肿主要发生在脚踝和眼睑上,但在一段时间内会消失。
如果有持续的水肿,病情可能会恶化。
3、患者更注重早上第一次排尿,尿液呈泡沫状,颜色较深。
高尿酸血症是由体内尿酸产生过多和排泄过少引起的,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1)尿酸排泄减少:90%原发性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与尿酸排泄减少有关,其可能机制如下:①肾小球滤过减少;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加;③肾小管分泌减少。
(2)尿酸产生过多:内源性尿酸产生过多的定义是:低嘌呤饮食(继发性高尿酸血症(1)肾尿酸排泄减少:①肾病:如肾小球病变导致尿酸过滤减少,肾小管病变导致尿酸分泌减少;②利尿剂:特别是噻嗪类利尿剂,阿司匹林、吡嗪酰胺、左旋多巴、乙胺丁醇、乙醇等其他药物也能干扰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③体内有机酸的增加:如酮酸、乳酸能竞争抑制肾小管尿酸的分泌。
(2)尿酸产生过多:多见于骨髓和淋巴增生性疾病。
在白血病、淋巴瘤化疗和放疗过程中,核酸代谢加速,导致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1.原发性痛风在中国过去被认为是罕见的,但近年来,由于营养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对疾病的关注,发现了更多。
高尿酸血症是什么病

高尿酸血症是什么病
一、概述
高尿酸血症,主要是一种能够引起痛风的疾病。
那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要积极的去预防,身体当中的尿酸如果过高的话,大家可以直接的通过饮食方面进行调理,最好是多喝水,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精去摄入那些牛肉或者是猪肉以及海鲜类的食物,要避免经常地使用炖肉或者是煮肉。
下面大家来具体了解一下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二、步骤/方法:
1、高尿酸血症,主要是指在正常的嘌呤的饮食状态之下,大家非同日两次空腹的血尿酸的水平会非常的高,那么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
360μmol/L。
这种情况下就被称为是高尿酸血症。
2、高尿酸血症主要是某些恶性的肿瘤所引起的并发症。
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发病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急性和慢性的白血病或者是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的。
那么和饮食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3、在饮食当中大家最好是低嘌呤的饮食,最好是多吃一些谷类或者是果汁类的食物,要多吃一些干果和巧克力,也要多吃一些动物的内脏等等这些食物,要减少吃那些黄豆类的食物,或者是贝壳类的食物。
三、注意事项:
大家上面所说的是高尿酸血症才出现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那么在出现高尿酸血症的时候大家最好是要及时的改善生活方式,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
尿酸高的预防小贴士

•
3、尿酸高会直接引起痛风的出现,痛风是一种顽疾、又 叫做高尿酸血症,主要表现是关节症状,引起关节红肿、 发热、剧烈疼痛,还常常在半夜发作。同时尿酸高又是痛 风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所以应经常去医院检查,时刻 了解尿酸值。
•
4、对于一些甚至损伤、先天性肾脏疾病的人群,会大大 增加尿酸高的患病率,肾脏功能不全会直接影响尿酸的排 出,从而引起尿酸偏高的出现。
•
1、尿酸高应该合理的控制饮食的量、饮食的方向、饮食 的内容等,尤其是对嘌呤量的控制,日常饮食以低嘌呤食 物为主,中等嘌呤食物适量,高嘌呤食物要有所限制,尤 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中老年人。
• 2、对于普通的尿酸偏高,可以食用碱性食物、饮料,比 如蔬菜和水果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长期如此可以将尿酸 浓度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 对于尿酸高、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日常的预防不能忽视, 市治疗。
尿酸高的预防小贴士
• 尿酸高是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而且治疗过程复杂,难度 大,做好日常的预防事项很重要。对于尿酸高这种综合疾 病,要从多方面预防尿酸高。
• 尿酸高是种生活疾病,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尿酸高的出现, 尿酸高的预防离不了饮食的控制。此外,还需养成一些好 的生活习惯,从而及时的发现病情和预防。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导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导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常见疾病。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高尿酸血症的困扰,对于该方面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一、高尿酸血症的危害1.关节部位的损伤当人体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时,尿酸会通过血液流向各个关节,进而在关节软组织中沉积。
这一过程引发的尿酸盐沉淀会对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非出现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现象。
此外,骨膜、软骨长时间受尿酸盐侵蚀的可能会产生纤维化,若局部缺血严重,甚至走向坏死的道路。
这样的损伤不仅局限于关节自身,还可能导致骨折等更为严重的问题。
2.痛风疾病的患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痛风实际上是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通常伴随着关节麻木、剧烈疼痛、肿胀、皮肤发热和暗红等症状。
这一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长时间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由于与高尿酸血症相互作用,痛风的防治也成为了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3.肾功能的减退及损伤肾脏作为人体内部清除尿酸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高尿酸血症无疑对其构成了过重压力。
当血液中尿酸浓度长时间偏高时,尿酸盐在肾脏中过多地堆积,堵塞肾小管和肾间质,引发肾脏慢性炎症,从而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可能走向肾脏功能衰竭。
这一严重后果将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造成极大危害。
二、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中医尤为重视饮食指导。
(1)蛋白质的选择和控制优质蛋白的摄入:一些健康研究表明,摄入一定的牛乳蛋白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乳制品摄入水平与尿酸水平呈负相关。
因此,建议每日饮用2杯或以上牛奶,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限制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如鸭肝、鸡肝、猪大肠、猪肝、猪肺、猪肾等)、蚌蛤、牡蛎、鲢鱼、乌鱼、白带鱼、白鲳鱼、香菇等食物中嘌呤含量相当高,应严格限制。
豌豆、坚果等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应减少食用。
增加低嘌呤食物:谷类(如:米、面、玉米、高粱等)、乳蛋类及部分水果(如石榴、葡萄、梨、枇杷、桃子、西瓜、柠檬、橘子、橙子、哈密瓜等)等食物嘌呤含量较低,可适量增加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一、尿酸的形成1、嘌呤摄入过多:尿酸高含量与食物内嘌呤含量成正比。
摄入的食物内RNA的50%,DNA的25%都要在尿中以尿酸的形式排泄,严格限制嘌呤摄入量可使血清尿酸含量降至60umol/L(1.0mg/dL),而尿内尿酸的分泌降至1.2mmol/d(200mg/d)。
2、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
嘌呤由非环状到环状的从头合成过程要经过11步反应,其中酶的异常多会导致嘌呤合成过多。
已经发现的有: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活性增加。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HGPRT)缺乏。
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
3、嘌呤代谢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疗或放疗时会产生尿酸高。
过度运动、癫痫状态、糖原贮积病,都可加速肌肉ATP的降解。
心肌梗塞、吸烟、急性呼吸衰竭也与ATP加速降解有关。
二、人体内尿酸1、血清尿酸水平:尿酸是核酸组成单位中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产物,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禽类体内有尿酸酶可将其分解成尿囊素,进一步再分解为NH3、CO2和H2O。
但人和猿类体内缺乏尿酸酶,因此人体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直接排出体外。
正常成年男性血清尿酸水平比女性高,据报道美国男性血清尿酸水平为132~450μmol/L,女性为126~396μmol/L;我国男性为148.7~416.4μmol/L,女性为89.2~356.9μmol/L。
血清尿酸的参考范围与种族、生活饮食习惯、年龄、性别、体重及体表面积等有关。
青春期男性血清尿酸略高于成年人,正常男性在成年期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很小,处于相对恒定状态。
青春期女性血清尿酸水平升幅很小,但绝经期后尿酸水平可明显升高。
2、尿酸的排泄:人体内尿酸经15N-苷氨酸示踪研究,正常体内尿酸池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750mg,排出500~1000mg。
在正常情况下,约2/3经肾脏排泄,其余1/3在肠道分解排出。
人体的尿酸的形成有3个主要步骤:①是以游离尿酸盐形式通过肾小球滤出(几乎达100%);②近端肾小管重吸收;③肾小管分泌和再吸收。
总排泄量约占滤过的6%~10%。
排出量与尿酸盐在尿中的溶解度有直接关系,在酸性环境中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如pH=5.0时游离尿酸仅占15%,pH=6.6时几乎所有的尿酸均处于游离状态。
所以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及碱化尿液对降低血尿酸、防止肾结石形成及痛风性肾病有重要意义。
约90%的原发性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产生主要是与肾脏尿酸排泄不足有关,这在体内尿酸产生正常的患者中尤为明显。
主要是由于肾小管分泌减少所致,可能属多基因遗传缺陷,但确切机制未明。
尿酸盐的排泄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和肾远曲小管排泌的状态。
尿酸分子量小,血浆尿酸绝大部分能从肾小球滤过,只有小部分与蛋白质结合而不易扩散。
肾近曲小管在回吸收钠的同时将部分尿酸主动重吸收,排出的尿酸盐中80%~85%来自肾远曲小管的排泌。
正常人肾脏的尿酸清除率为6~9ml/min,只相当于菊粉或肌酐清除率的1/10,肾脏每天排出尿酸2.4~3.Ommol,相当于肾小球原尿中所含尿酸的4%~5%。
高尿酸血症约25%是原发性嘌呤合成过多引起,75%是由于肾脏尿酸清除率降低所致。
某些药物可影响肾远曲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如阿司匹林对尿酸排泌的影响与剂量呈相反关系,小剂量阿司匹林以抑制肾小管排泌尿酸为主,可产生高尿酸血症,大剂量阿司匹林则明显抑制尿酸重吸收作用,总的效应使尿酸排泌量增多,可用治疗高尿酸血症。
3、尿酸的分解:人体的尿酸小部分通过分解代谢而被破坏。
有二种途径:①白细胞内的过氧化酶将尿酸降解为尿囊素和二氧化碳;②分泌入肠道的尿酸被细菌分解。
后者远较前者多,每天产生的尿酸1/3在肠道被分解排出。
痛风患者在肠道分解排出的尿酸量会有所增加,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者。
因此,嘌呤合成代谢增强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是痛风患者血清尿酸增高的原发机制。
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取决于尿酸的生成和排泄之间的平衡。
如尿酸的生成增多、增速和(或)排泄减少、减慢;或虽已排出较正常人为多的量,但尿酸生成量超出排泄的速度,均可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成为痛风发病的主要环节。
当进食大量含嘌呤食物后,或因某些疾病(白血病、骨髓瘤等)生成的尿酸过多,或因酶的缺陷而产生大量尿酸,此时,如超过了肾清除的能力,则引起血尿酸增高,其结果是尿酸盐的结晶便沉积于体液和其他组织内,被白细胞吞噬而发生炎症反应。
反复发作就可形成痛风石(小的如沙粒,大的如鸡蛋)。
三、影响尿酸的排泄患者多在治疗中了解到痛风的病发与我们体内尿酸值有一定关系,可是那些是影响尿酸水平的因素?影响尿酸正常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饮食、生活习惯、用药。
下面我们逐个介绍影响尿酸排泄。
1、饮食影响尿酸排泄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是越来越高,而且高尿酸血症作为诸多代谢紊乱因素之一,常与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伴发,构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由于以前豪门贵族发生尿酸高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它也有“富贵病”之称,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尿酸高已不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一种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
从性别上看,高尿酸血症“重男轻女”,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男女比例为2∶1,即95%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男性,这同样是因为饮食问题,主要是因为男性喜饮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
2、生活习惯影响尿酸排泄(1)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生活作息没有规律可言,常常是通宵达旦,逛夜市、泡酒吧、通宵打电玩或者是玩游戏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最爱,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无规律的生活方式,都会打乱人体“生物钟”的节律,代谢失常,加重体质酸性化,形成尿酸高,进而变成痛风“青睐”的人群。
(2)精神压力和过度的疲劳精神压力及疲劳过度已逐渐取代饮食因素成为尿酸高的主要原因。
造成尿酸升高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压力、疲劳过度、饮食、环境因素等。
我们都知道尿酸有20%是来自于饮食的,而80%是内源性的,过度悲伤、恐惧、沮丧、紧张等精神压力增大,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造成尿酸的代谢异常,使内源性尿酸急剧升高。
白领阶层此种现象的发生率比较高,这是因为白领阶层的工作工作压力比较大,过度的精神紧张,致使身心疲劳不堪,而又缺乏锻炼,这样就会使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减退,影响代谢废物的排泄,体液变为酸性。
3、某些药物影响尿酸的排泄:生活中我们都会用到药物,尤其是痛风患者更是要用药除了必备的痛风药、止痛药外多数患者也同时服用着降尿酸药物。
如果我们用药时不注意这些本来用来治疗的药物将会变为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1)一些抗生素: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青霉索等抗生素大多由肾脏排泄,喹诺酮类、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排出多就会影响尿酸的排出,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
(2)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具有双重作用,虽然小剂量阿司匹林(<0 5克/天)对尿酸作用的研究不多,但临床已经发现75—325毫克/天用量的阿司匹林就能损害老年人肾功能和尿酸清除能力,而小剂量阿司匹林已被心脑血管患者广泛应用,特别是老年人。
因此,应该警惕剂量改变对老年人所造成的损害。
(3)抗结核类药物: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都会抑制尿酸的排出而升高血尿酸,但利福平对吡嗪酰胺引起的关节痛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利福平抑制尿酸的吸收、加速尿酸的排泄有关。
结核患者久用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而不合用利福平时,多数患者血尿酸升高,也常常诱发痛风发作。
(4)、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排钾利尿降压剂:几乎所有排钾利尿药都有阻止尿酸的排泄作用,如噻嗪类利尿药、速尿、利尿酸等长期应用都可以升高血尿酸,诱发或加重痛风。
所以高血压伴发痛风、糖尿病、脂质紊乱症等病的患者,尽量不要长期用含排钾利尿的药物。
而应选用保钾利尿的螺内酯、氨苯喋啶、特利酸、茚酮利尿酸等,他们均有降压、降尿酸的双重作用。
乙酰唑胺有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出、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5)、钙离子阻滞剂和β-阻滞剂:这两类降压药都能通过阻碍肾脏排泄尿酸,升高血尿酸浓度,但不同品种的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如前类药中的心痛定(硝苯地平)和后类药中的心得安(普萘洛尔),长期服用,升高血尿酸较显着;而前类药中的络活喜(氨氯地平)和后类中的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对尿酸影响极轻微。
(6)、利尿的药物:呋塞米还有其他的利尿药物以及含有利尿剂的一些其他药物,如:珍菊降压片、复方降压片等,这类药物会影响肾脏正常排泄尿酸的功能,引起尿酸水平异常,从而成为引起痛风的药物。
(7)、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不少用这类药的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更换降压药后血尿酸恢复正常水平。
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这么多,如果痛风患者在治疗痛风时还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这类病人更要特别注意。
这类患者应经常检测血尿酸的浓度,如用某种降压药后血尿酸水平不断升高,应换药或按照医生叮嘱服用药物,以免因为药物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而有可能引发痛风。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尿酸高1、合理饮食不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贝壳类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都要适当,标准体重时蛋白质可按0.8~1.0g供给,全天给予40~70g,以植物蛋白为主。
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和鸡蛋,因牛奶和鸡蛋无细胞结构,不含核蛋白,可在蛋白质供给量允许范围内选用。
尽量不用肉类、禽类和鱼类等,如一定要用,可将肉类,经煮沸弃汤后食用,但量要少;脂肪可减少尿酸正常排泄,应适当限制,要求控制在50g/d左右。
此外还要供给充足维生素,尤其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多供给蔬菜和水果等成碱性食物,因机体在碱性时能提高尿酸盐溶解度,有利于尿酸排出。
再则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溶解。
一般要求每天供给蔬菜、水果1000g,水果4~5次。
建议采用周期性生食植物饮食,如“黄瓜日”、“苹果日”、“西瓜日”、“生菜日”等,最后还要多饮水,每天最好保持2000-3000cc的水量,这样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要适度的调整,不要总是颠倒生物钟,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不要经常熬夜。
3、减轻工作压力工作压力适度的调整,要多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平时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比如说打打太极,散散步,或者是进行一些其他的有氧运动,都是放松心情和减轻压力的好方法。
4、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尿酸高的患者避免使用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青霉索等抗生素、如小剂量阿司匹林,其代谢产物为水杨酸,长期服用易引起高尿酸血症、抗结核类药物(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排钾利尿药、某些降压药(钙离子阻滞剂和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