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资料

合集下载

如何防治高尿酸血症

如何防治高尿酸血症

如何防治高尿酸血症(金堂县福兴中心卫生院四川成都 610400)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属于慢性代谢疾病,患者病发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酸增高和关节炎相关症状,若患者病发后没有到得到良好的控制,赤血发展,那么会逐渐损色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会诱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可引发疼风性关节炎、肾脏疾病、冠心病等疾病,还会导致肥胖。

总之,高尿血酸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病发后需要及时接受相关治疗,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加强防治,减少或者延缓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发展进程。

1、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嘌呤食物高尿酸血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动物内脏、肉类食物、海产品和大量饮用啤酒。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食物的摄入量显著增加,加上人们生活娱乐活动的丰富,各类应酬也逐渐增多,致使高尿血酸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高尿酸血症患者逐渐增多,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

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摄入大量的高嘌呤食物,会导致人体中尿酸的合成增加,特别是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排出功能存在障碍,无法及时将尿酸排出体外,致使尿酸不断在体内蓄积,进一步损害患者的肾脏,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必须要坚持低嘌呤饮食。

1.1 适量食用肉类食物肉类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适当的摄入,有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但是食用肉类食物需要控制好量,过量的食用会增加血液中的尿酸水平。

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而言,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肝、肾等动物内脏,以及富含高果糖谷物类糖浆的饮料,因为以上这些食物均属于高嘌呤食物,同时还应该避免对酒精的滥用。

同时应该限制食用猪牛羊肉,以及富含嘌呤的海鲜,控制好糖、盐、甜点、天然过程的摄入量。

1.2 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为了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在日常饮食中除了要避免和限制嘌呤食物的摄入量,还应多摄入低嘌呤食物,例如蔬菜和水果,当然有些蔬菜也含有较高的嘌呤,比如菠菜和豌豆,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在饮食中需要尽量避免食用这类食物。

尿酸高的防治方法

尿酸高的防治方法

尿酸高的防治方法尿酸高就会形成尿酸盐,随血流到关节处沉积,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发麻、活动受限,就是痛风。

如果集聚在肾脏,就会引起肾炎和肾结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为了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需要控制和生活的调理,预防包括:多喝水、严格禁酒,同时避免食用像肉类,海鲜、动物的内脏、鱼虾类等高嘌呤食物,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关节手损等情况。

当自己无法正确控制的时候就一定要进行科学检查并且积极配合治疗恢复尿酸的稳定。

尿酸高的防治:1、碳水化合物:适量碳水化合物可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使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增加,应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

高尿酸血症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

高尿酸血症的膳食治疗最主要是:禁用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

酒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所以要尽量少用。

2、平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3、适量食盐避免辛辣。

中老年人尿酸水平有随嗜盐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鉴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故提倡适量食盐(≤6克/天)。

另外,过分嗜好辛辣食物者平均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不食辛辣食物者,故应避免食用辛辣味浓烈的食物。

其它高尿酸血症者应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特别是高钾、低钠的碱性蔬菜,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泄。

最后,高尿酸血症病人应多饮水,稀释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为防止尿液浓缩,可在睡前或半夜饮水。

高尿酸患者还可以通过做有氧运动,以步行、骑车及游泳适宜,促进身体脂肪消耗,减少尿酸形成。

同时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以下导致尿酸高的原因,如果控制饮食了,还出现尿酸高,是不是疾病引起的,只有解决了原发疾病,尿酸才能降低,同时服药的一些禁忌也要注意。

高血尿酸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高血尿酸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高血尿酸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高血尿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而导致。

当尿酸在体内积累过多时,会形成结晶并沉积在关节、肾脏和其他组织中,引发痛风和肾脏疾病等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治疗高血尿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预防方法:1. 控制饮食:合理调整饮食是预防高血尿酸的关键。

建议减少肉类(特别是内脏器官)、海产品和啤酒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

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和番茄等,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水平。

2. 控制体重:肥胖与高血尿酸密切相关。

减少体重可以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通过健康的饮食控制和适度的运动来达到减重目标,并保持适当的体重,将有助于预防高血尿酸的发生。

3. 限制酒精摄入:过量酒精的摄入会导致尿酸的升高。

建议男性每天饮用不超过两份(例如一杯啤酒或一杯葡萄酒),女性则减少至最多一份。

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如果高血尿酸没有引发明显症状,无需药物治疗。

但当尿酸结晶导致关节炎或肾脏问题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药物来控制尿酸水平。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乐定和利尿剂等。

2. 增加运动量: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促进新陈代谢,减轻体重和维持健康状态。

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单车等,能够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3. 补充液体:增加日常液体摄入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尿酸非常重要。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减少尿酸结晶的风险。

总结:高血尿酸是一种常见危害健康的代谢性疾病。

为了预防和治疗高血尿酸,我们需要采取全面措施,包括合理调整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等方面。

此外,药物治疗和增加运动量也对于降低尿酸水平非常有效。

记住,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尿酸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取这些方法,可以降低高血尿酸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并维护身体的健康和舒适。

尿酸高的预防小贴士

尿酸高的预防小贴士


3、尿酸高会直接引起痛风的出现,痛风是一种顽疾、又 叫做高尿酸血症,主要表现是关节症状,引起关节红肿、 发热、剧烈疼痛,还常常在半夜发作。同时尿酸高又是痛 风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所以应经常去医院检查,时刻 了解尿酸值。

4、对于一些甚至损伤、先天性肾脏疾病的人群,会大大 增加尿酸高的患病率,肾脏功能不全会直接影响尿酸的排 出,从而引起尿酸偏高的出现。

1、尿酸高应该合理的控制饮食的量、饮食的方向、饮食 的内容等,尤其是对嘌呤量的控制,日常饮食以低嘌呤食 物为主,中等嘌呤食物适量,高嘌呤食物要有所限制,尤 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中老年人。
• 2、对于普通的尿酸偏高,可以食用碱性食物、饮料,比 如蔬菜和水果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长期如此可以将尿酸 浓度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 对于尿酸高、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日常的预防不能忽视, 市治疗。
尿酸高的预防小贴士
• 尿酸高是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而且治疗过程复杂,难度 大,做好日常的预防事项很重要。对于尿酸高这种综合疾 病,要从多方面预防尿酸高。
• 尿酸高是种生活疾病,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尿酸高的出现, 尿酸高的预防离不了饮食的控制。此外,还需养成一些好 的生活习惯,从而及时的发现病情和预防。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措施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措施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措施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

长期高尿酸血症不仅容易导致痛风的发作,还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预防尿酸血症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预防高尿酸血症的措施。

1. 健康饮食- 控制肉类摄入:尿酸主要来自嘌呤物质的代谢,而肉类中富含嘌呤,所以应该控制肉类的摄入量。

特别是内脏类肉食,如肝脏、肾脏等,含有更高的嘌呤,应尽量避免摄入。

- 增加水果蔬菜摄入: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等物质,可以增强尿酸的排泄和降低尿酸的生成。

- 控制酒精摄入:酒精会干扰尿酸的代谢和排泄,容易导致尿酸的积累,所以应节制饮酒。

- 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尿酸的生成,所以应适量摄入蛋白质,尤其是植物蛋白质。

2. 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脂肪组织会释放出一种称为肥胖因子的物质,导致尿酸生成增加。

所以保持适当的体重对预防尿酸血症非常重要。

-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来控制体重,减少肥胖风险。

3. 增加体力活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的浓度。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 同时,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减少体重和预防肥胖,对预防高尿酸血症具有综合效应。

4. 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 多喝水:水可以稀释尿液中的尿酸,促进尿酸的排泄,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

- 减少咖啡因摄入:咖啡因会干扰尿酸的排泄,所以应该适量减少咖啡因饮料的摄入。

- 控制盐的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尿酸的代谢障碍,所以应该控制盐的摄入,避免过高的盐摄入量。

- 不暴饮暴食:长期高糖高脂的饮食容易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增加尿酸的生成风险,所以应该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5. 避免药物的滥用- 一些药物会增加尿酸的生成或降低尿酸的排泄,如利尿剂、维生素C等药物,滥用这些药物会引起尿酸升高。

尿酸含量偏高如何防止.doc

尿酸含量偏高如何防止.doc

尿酸含量偏高如何防止尿酸高是种常见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自检很重要,但很多患者不是很了解尿酸的正常值是多少。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防止尿酸含量偏高的方法。

防止尿酸含量偏高的方法1、多喝水。

每天喝水2000毫升,以保持尿量。

2、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较高的是海鲜(特别是沙丁鱼、生蚝、凤尾鱼),动物内脏、老火浓汤。

鱼类、肉类、豆类也含一定量的嘌呤。

谷类、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含嘌呤最少,而且蔬果等属于碱性食物,有助于降尿酸。

3、严格戒饮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和白酒。

4、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5、喝苏打水能促进尿酸排泄,但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有限。

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有弱碱性,可中和经肾脏代谢的尿酸,促进其排出,减少尿酸结石的形成。

尿酸高的症状尿酸高是分时期的,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但未出现关节炎、高尿酸。

石或肾结石等临床症状。

这时期除非做化验,一般不易察觉。

无症状高尿酸。

血症可持续10~20年,有的可终身不出现高尿酸......一般说来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现高尿酸的危险性越大。

2、急性高尿酸性关节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最多。

关节局部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湿冷、某些药物、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均可诱发急性发作。

这些因素可使本已呈过饱和状态的尿酸形成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滑液中,结晶体被体内白细胞视为异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引起急性发作。

3、痛风性关节炎: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

长期痛风患者有的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

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

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

痛风可也以出现肾脏损害。

尿酸值偏高原因首先,是排放尿酸受到阻碍引起的尿酸不能够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出现滞留在体内,引起体内尿酸量的增多,一般情况下是因为肾功能异常造成的。

其次,是生成尿酸过多而造成排放不尽引起的尿酸生成过多导致正常的排放尿酸量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尿酸排出体外,这类病人主要常见于经常性大量进食含有嘌呤成分丰富的食物,同时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居多。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尿酸水平
升高,易导致痛风和尿酸性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

为了防治高尿
酸血症,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饮食调节。

高嘌呤食物是导致尿酸升高的
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摄入这些食物。

具体来说,肉类、海鲜、动物内脏以及咖啡、酒类等食品都是高嘌呤食物,
应该适量食用或者避免食用。

相对地,植物性食物中含嘌呤较少,我们可以多食用这些食品。

此外,保持饮食均衡,多食用富含纤
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其次,我们要注意生活习惯。

体内水分不足易导致尿酸升高,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饮水量。

同时,适量运动也有助于降低
尿酸水平。

但是注意,高强度运动容易导致尿酸升高,所以对于
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来说,应该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或者轻度运
动方式,例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此外,对于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来说,应该积极治疗已有的疾病。

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都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治疗这些疾病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药物帮助预防高尿酸血症。


如利尿药、降尿酸药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
出或者减少体内尿酸的产生来降低尿酸水平。

但是,这些药物也
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综上所述,预防高尿酸血症需要我们注意饮食调节、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并借助药物等综合措施,大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教育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教育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教育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教育》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是由于体内尿酸的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而引起。

尿酸是一种由身体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然而,当体内尿酸水平过高时,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进而引发痛风、肾结石等疾病。

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和红肿,尤其是在大脚趾关节的症状最为明显。

同时,高尿酸血症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关联,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预防高尿酸血症首先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上要避免摄入过多的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等,适当控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同时,要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定期检查尿酸水平,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在生活中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注意避免过于劳累和过度疲劳,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高尿酸血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治疗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一、尿酸的形成1、嘌呤摄入过多:尿酸高含量与食物内嘌呤含量成正比。

摄入的食物内RNA的50%,DNA的25%都要在尿中以尿酸的形式排泄,严格限制嘌呤摄入量可使血清尿酸含量降至60umol/L(1.0mg/dL),而尿内尿酸的分泌降至1.2mmol/d(200mg/d)。

2、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

嘌呤由非环状到环状的从头合成过程要经过11步反应,其中酶的异常多会导致嘌呤合成过多。

已经发现的有: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活性增加。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HGPRT)缺乏。

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

3、嘌呤代谢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疗或放疗时会产生尿酸高。

过度运动、癫痫状态、糖原贮积病,都可加速肌肉ATP的降解。

心肌梗塞、吸烟、急性呼吸衰竭也与ATP加速降解有关。

二、人体内尿酸1、血清尿酸水平:尿酸是核酸组成单位中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产物,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禽类体内有尿酸酶可将其分解成尿囊素,进一步再分解为NH3、CO2和H2O。

但人和猿类体内缺乏尿酸酶,因此人体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直接排出体外。

正常成年男性血清尿酸水平比女性高,据报道美国男性血清尿酸水平为132~450μmol/L,女性为126~396μmol/L;我国男性为148.7~416.4μmol/L,女性为89.2~356.9μmol/L。

血清尿酸的参考范围与种族、生活饮食习惯、年龄、性别、体重及体表面积等有关。

青春期男性血清尿酸略高于成年人,正常男性在成年期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很小,处于相对恒定状态。

青春期女性血清尿酸水平升幅很小,但绝经期后尿酸水平可明显升高。

2、尿酸的排泄:人体内尿酸经15N-苷氨酸示踪研究,正常体内尿酸池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750mg,排出500~1000mg。

在正常情况下,约2/3经肾脏排泄,其余1/3在肠道分解排出。

人体的尿酸的形成有3个主要步骤:①是以游离尿酸盐形式通过肾小球滤出(几乎达100%);②近端肾小管重吸收;③肾小管分泌和再吸收。

总排泄量约占滤过的6%~10%。

排出量与尿酸盐在尿中的溶解度有直接关系,在酸性环境中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如pH=5.0时游离尿酸仅占15%,pH=6.6时几乎所有的尿酸均处于游离状态。

所以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及碱化尿液对降低血尿酸、防止肾结石形成及痛风性肾病有重要意义。

约90%的原发性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产生主要是与肾脏尿酸排泄不足有关,这在体内尿酸产生正常的患者中尤为明显。

主要是由于肾小管分泌减少所致,可能属多基因遗传缺陷,但确切机制未明。

尿酸盐的排泄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和肾远曲小管排泌的状态。

尿酸分子量小,血浆尿酸绝大部分能从肾小球滤过,只有小部分与蛋白质结合而不易扩散。

肾近曲小管在回吸收钠的同时将部分尿酸主动重吸收,排出的尿酸盐中80%~85%来自肾远曲小管的排泌。

正常人肾脏的尿酸清除率为6~9ml/min,只相当于菊粉或肌酐清除率的1/10,肾脏每天排出尿酸2.4~3.Ommol,相当于肾小球原尿中所含尿酸的4%~5%。

高尿酸血症约25%是原发性嘌呤合成过多引起,75%是由于肾脏尿酸清除率降低所致。

某些药物可影响肾远曲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如阿司匹林对尿酸排泌的影响与剂量呈相反关系,小剂量阿司匹林以抑制肾小管排泌尿酸为主,可产生高尿酸血症,大剂量阿司匹林则明显抑制尿酸重吸收作用,总的效应使尿酸排泌量增多,可用治疗高尿酸血症。

3、尿酸的分解:人体的尿酸小部分通过分解代谢而被破坏。

有二种途径:①白细胞内的过氧化酶将尿酸降解为尿囊素和二氧化碳;②分泌入肠道的尿酸被细菌分解。

后者远较前者多,每天产生的尿酸1/3在肠道被分解排出。

痛风患者在肠道分解排出的尿酸量会有所增加,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者。

因此,嘌呤合成代谢增强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是痛风患者血清尿酸增高的原发机制。

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取决于尿酸的生成和排泄之间的平衡。

如尿酸的生成增多、增速和(或)排泄减少、减慢;或虽已排出较正常人为多的量,但尿酸生成量超出排泄的速度,均可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成为痛风发病的主要环节。

当进食大量含嘌呤食物后,或因某些疾病(白血病、骨髓瘤等)生成的尿酸过多,或因酶的缺陷而产生大量尿酸,此时,如超过了肾清除的能力,则引起血尿酸增高,其结果是尿酸盐的结晶便沉积于体液和其他组织内,被白细胞吞噬而发生炎症反应。

反复发作就可形成痛风石(小的如沙粒,大的如鸡蛋)。

三、影响尿酸的排泄患者多在治疗中了解到痛风的病发与我们体内尿酸值有一定关系,可是那些是影响尿酸水平的因素?影响尿酸正常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饮食、生活习惯、用药。

下面我们逐个介绍影响尿酸排泄。

1、饮食影响尿酸排泄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是越来越高,而且高尿酸血症作为诸多代谢紊乱因素之一,常与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伴发,构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由于以前豪门贵族发生尿酸高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它也有“富贵病”之称,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尿酸高已不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一种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

从性别上看,高尿酸血症“重男轻女”,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男女比例为2∶1,即95%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男性,这同样是因为饮食问题,主要是因为男性喜饮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

2、生活习惯影响尿酸排泄(1)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生活作息没有规律可言,常常是通宵达旦,逛夜市、泡酒吧、通宵打电玩或者是玩游戏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最爱,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无规律的生活方式,都会打乱人体“生物钟”的节律,代谢失常,加重体质酸性化,形成尿酸高,进而变成痛风“青睐”的人群。

(2)精神压力和过度的疲劳精神压力及疲劳过度已逐渐取代饮食因素成为尿酸高的主要原因。

造成尿酸升高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压力、疲劳过度、饮食、环境因素等。

我们都知道尿酸有20%是来自于饮食的,而80%是内源性的,过度悲伤、恐惧、沮丧、紧张等精神压力增大,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造成尿酸的代谢异常,使内源性尿酸急剧升高。

白领阶层此种现象的发生率比较高,这是因为白领阶层的工作工作压力比较大,过度的精神紧张,致使身心疲劳不堪,而又缺乏锻炼,这样就会使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减退,影响代谢废物的排泄,体液变为酸性。

3、某些药物影响尿酸的排泄:生活中我们都会用到药物,尤其是痛风患者更是要用药除了必备的痛风药、止痛药外多数患者也同时服用着降尿酸药物。

如果我们用药时不注意这些本来用来治疗的药物将会变为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1)一些抗生素: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青霉索等抗生素大多由肾脏排泄,喹诺酮类、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排出多就会影响尿酸的排出,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

(2)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具有双重作用,虽然小剂量阿司匹林(<0 5克/天)对尿酸作用的研究不多,但临床已经发现75—325毫克/天用量的阿司匹林就能损害老年人肾功能和尿酸清除能力,而小剂量阿司匹林已被心脑血管患者广泛应用,特别是老年人。

因此,应该警惕剂量改变对老年人所造成的损害。

(3)抗结核类药物: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都会抑制尿酸的排出而升高血尿酸,但利福平对吡嗪酰胺引起的关节痛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利福平抑制尿酸的吸收、加速尿酸的排泄有关。

结核患者久用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而不合用利福平时,多数患者血尿酸升高,也常常诱发痛风发作。

(4)、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排钾利尿降压剂:几乎所有排钾利尿药都有阻止尿酸的排泄作用,如噻嗪类利尿药、速尿、利尿酸等长期应用都可以升高血尿酸,诱发或加重痛风。

所以高血压伴发痛风、糖尿病、脂质紊乱症等病的患者,尽量不要长期用含排钾利尿的药物。

而应选用保钾利尿的螺内酯、氨苯喋啶、特利酸、茚酮利尿酸等,他们均有降压、降尿酸的双重作用。

乙酰唑胺有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出、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5)、钙离子阻滞剂和β-阻滞剂:这两类降压药都能通过阻碍肾脏排泄尿酸,升高血尿酸浓度,但不同品种的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如前类药中的心痛定(硝苯地平)和后类药中的心得安(普萘洛尔),长期服用,升高血尿酸较显着;而前类药中的络活喜(氨氯地平)和后类中的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对尿酸影响极轻微。

(6)、利尿的药物:呋塞米还有其他的利尿药物以及含有利尿剂的一些其他药物,如:珍菊降压片、复方降压片等,这类药物会影响肾脏正常排泄尿酸的功能,引起尿酸水平异常,从而成为引起痛风的药物。

(7)、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不少用这类药的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更换降压药后血尿酸恢复正常水平。

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这么多,如果痛风患者在治疗痛风时还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这类病人更要特别注意。

这类患者应经常检测血尿酸的浓度,如用某种降压药后血尿酸水平不断升高,应换药或按照医生叮嘱服用药物,以免因为药物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而有可能引发痛风。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尿酸高1、合理饮食不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贝壳类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都要适当,标准体重时蛋白质可按0.8~1.0g供给,全天给予40~70g,以植物蛋白为主。

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和鸡蛋,因牛奶和鸡蛋无细胞结构,不含核蛋白,可在蛋白质供给量允许范围内选用。

尽量不用肉类、禽类和鱼类等,如一定要用,可将肉类,经煮沸弃汤后食用,但量要少;脂肪可减少尿酸正常排泄,应适当限制,要求控制在50g/d左右。

此外还要供给充足维生素,尤其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多供给蔬菜和水果等成碱性食物,因机体在碱性时能提高尿酸盐溶解度,有利于尿酸排出。

再则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溶解。

一般要求每天供给蔬菜、水果1000g,水果4~5次。

建议采用周期性生食植物饮食,如“黄瓜日”、“苹果日”、“西瓜日”、“生菜日”等,最后还要多饮水,每天最好保持2000-3000cc的水量,这样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要适度的调整,不要总是颠倒生物钟,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不要经常熬夜。

3、减轻工作压力工作压力适度的调整,要多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平时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比如说打打太极,散散步,或者是进行一些其他的有氧运动,都是放松心情和减轻压力的好方法。

4、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尿酸高的患者避免使用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青霉索等抗生素、如小剂量阿司匹林,其代谢产物为水杨酸,长期服用易引起高尿酸血症、抗结核类药物(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排钾利尿药、某些降压药(钙离子阻滞剂和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