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尿酸血症ppt

多酚咖啡,多酚咖啡具有利尿作用, 对高血尿酸者的尿酸排出更有利。 ③.避免摄取过多的蛋白质。 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
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 并以牛奶、鸡蛋为主。
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 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④减少油量的摄取
少吃脂肪,不吃动物脂肪 ,因脂肪可减少 尿酸排出。
一般血尿酸水平取决于外源性来源约 占20 %,是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 苷酸分解而来的,内源性来源约占 80%,是从体内老的、被分解的细胞 内的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 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
目前采用的尿酸酶方法检查正常值 男性150~380/μmol/L(2.4~6.4mg/dl), 女性100~300/μmol/L(1.6~4.8mg/dl)。
⑤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2000ml 至3000ml,促进尿酸排泄。
⑥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 5克以内。
⑦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 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⑧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 姜等 。
⑨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 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 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 多。禁食内脏、骨髓、海味等。
发生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 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的(5%),间 歇期也需积极治疗,预防尿酸钠盐水 化物在四肢关节和关节周围聚积沉淀 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严重丧失活动 能力、畸形。
痛风石在手指关节形成,导致手畸形,功 能障碍,残废。
• 2、引起痛风性肾病 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是尿酸盐结 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的病变。痛风肾 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夜尿、 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 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路结石。
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 并以牛奶、鸡蛋为主。
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 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④减少油量的摄取
少吃脂肪,不吃动物脂肪 ,因脂肪可减少 尿酸排出。
一般血尿酸水平取决于外源性来源约 占20 %,是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 苷酸分解而来的,内源性来源约占 80%,是从体内老的、被分解的细胞 内的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 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
目前采用的尿酸酶方法检查正常值 男性150~380/μmol/L(2.4~6.4mg/dl), 女性100~300/μmol/L(1.6~4.8mg/dl)。
⑤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2000ml 至3000ml,促进尿酸排泄。
⑥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 5克以内。
⑦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 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⑧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 姜等 。
⑨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 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 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 多。禁食内脏、骨髓、海味等。
发生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 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的(5%),间 歇期也需积极治疗,预防尿酸钠盐水 化物在四肢关节和关节周围聚积沉淀 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严重丧失活动 能力、畸形。
痛风石在手指关节形成,导致手畸形,功 能障碍,残废。
• 2、引起痛风性肾病 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是尿酸盐结 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的病变。痛风肾 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夜尿、 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 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路结石。
高尿酸血症健康教育课件pptx(2024)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身体代 谢紊乱,从而影响尿酸的 排泄。
1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规律作息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和不规律的作息时间。
2024/1/27
充足睡眠
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 助于身体代谢和尿酸的排泄。
改善睡眠环境
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 噪音和光线的干扰。
家属的支持和鼓励
家属可以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坚持治疗计划,增强信心 和勇气。
25
寻求专业心理援助途径
专业心理咨询
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 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 理咨询了解自己的情绪 和需求,学习应对策略 。
2024/1/27
心理治疗
对于情绪问题较严重的 患者,可以考虑接受心 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 法、放松训练等。
高尿酸血症健康教育课件pptx
2024/1/27
1
目录
2024/1/27
• 高尿酸血症概述 • 饮食调整与营养治疗 • 生活方式干预与改善措施 • 药物治疗选择与注意事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心理调适与家庭支持体系建设
2
01
高尿酸血症概述
Chapter
2024/1/27
3
定义与发病原因
18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Chapter
2024/1/27
19
痛风性关节炎预防措施
控制尿酸水平
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 尿酸盐在关节中的沉积。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酒精等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同时注意保暖 和避免关节损伤。
规律运动
适当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 和减轻疼痛。
高尿酸血症ppt

1、排尿酸药 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 尿酸水平,适合肾功能良好者;当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无效;已有尿酸 盐结石形成,或每日尿排出尿酸盐>3.57mmol(600mg)时不宜使用;用药期间应多 饮水,并服碳酸氢钠3-6g/d;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常用药物:①苯溴 马隆:25-100mg/d,该药不良反应轻,一般不影响肝肾功能;少数有胃肠道反 应,过敏性皮炎、发热少见。②丙磺舒:初始剂量为0.25g,每日2次;两周后可 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g/d。约5%的患者可出现皮疹、发热、胃肠道 刺激等不良反应。
预防和治疗
2、非甾体抗炎药 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环氧化酶活性,进而抑制前列 腺素的合成而达到消炎镇痛。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为禁忌症。常用药 物:吲哚美辛,初始剂量75-100mg,随后每次50mg,6-8小时1次;双氯芬酸, 每次口服50mg,每天2-3次;布洛芬,每次0.3-0.6g,每天2次;罗非昔布, 25mg/d,症状缓解应减量,5-7天后停药。禁止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非甾体抗炎 药,否则会加重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四)肾脏病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痛风性肾病 起病隐匿,早期仅有间歇性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呈现持续性,
伴有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夜尿增多,晚期可发生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 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或无尿,最初24小时尿酸 排出增加。
2. 尿酸性肾石病 约10%-25%的痛风患者肾有尿酸结石,呈泥沙样,常无症状,结石较
化或关节旁钙化。
高尿酸血症或不典型痛风可以肾结石为最先表现,继发性高尿 酸血症者尿路结石的发生率更高。纯尿酸结石能被X线透过而不 显影,所以对尿路平片阴性而B超阳性的肾结石患者应常规检查 血尿酸并分析结石的性质。
预防和治疗
2、非甾体抗炎药 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环氧化酶活性,进而抑制前列 腺素的合成而达到消炎镇痛。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为禁忌症。常用药 物:吲哚美辛,初始剂量75-100mg,随后每次50mg,6-8小时1次;双氯芬酸, 每次口服50mg,每天2-3次;布洛芬,每次0.3-0.6g,每天2次;罗非昔布, 25mg/d,症状缓解应减量,5-7天后停药。禁止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非甾体抗炎 药,否则会加重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四)肾脏病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痛风性肾病 起病隐匿,早期仅有间歇性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呈现持续性,
伴有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夜尿增多,晚期可发生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 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或无尿,最初24小时尿酸 排出增加。
2. 尿酸性肾石病 约10%-25%的痛风患者肾有尿酸结石,呈泥沙样,常无症状,结石较
化或关节旁钙化。
高尿酸血症或不典型痛风可以肾结石为最先表现,继发性高尿 酸血症者尿路结石的发生率更高。纯尿酸结石能被X线透过而不 显影,所以对尿路平片阴性而B超阳性的肾结石患者应常规检查 血尿酸并分析结石的性质。
高尿酸血症pptppt课件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
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整、 增加运动等,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 改善预后。
药物治疗
针对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如别嘌 醇、丙磺舒等,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 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合并症情况
高尿酸血症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如 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能增加治疗 难度和预后不良的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03
高尿酸血症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机制
尿酸生成过多
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 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引起;
尿酸排泄减少
肾小球滤过减少、肾小管 重吸收增加、肾小管分泌 减少;
尿酸盐结晶沉积
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 部位沉积,引起相应症状。
临床表现及分型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 肾脏病变
未来展望
开展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包括诊断、治 疗和预防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高尿酸血症 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 应用。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高尿酸血症的研究面临着发病机制复杂、诊 断标准不统一和治疗手段有限等挑战。
机遇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高尿酸血症的研究将拥有更多的机遇,包括 基因测序、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 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 支持。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 解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 点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目标
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 痛风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防止尿酸 盐在关节和肾脏等组织中沉积,保护靶 器官功能。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高尿酸血症课件ppt课件

吡嗪酰胺、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尼古丁等。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
尿酸的代谢过程
体内尿酸的来源: 外源性:20%食物中的核苷酸的分解
内源性:80%内源性
嘌呤合成核酸分解产生
控制HUA,药物干预治疗必不可少 • 80%的血尿酸在体内生成,只有20%来自饮食 • 严格控制饮食只能降低70-90μmol/L血尿酸,过度控制有 害健康
HUA对代谢病危害的相关机理(IR) 尿酸 尿酸可能通过两种 途径对胰岛素抵抗 产生影响:一是减 少NO介导的血管收 缩从而使血糖吸收 受损,二是直接升 高氧分压造成促炎 反应导致胰岛素抵 抗
全身性影响 ↓NO介导血管收 缩 ↓ 骨骼肌血糖吸收 受损
直接细胞影 响 脂肪细胞 氧分压↑ 促炎反应 脂联素↓
说明:Killip分级是用于在急性心梗所致的心力衰竭的临床分 级。Ⅳ级患者病死率 85-95% JAPI.2008;5
HUA是全病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美国第一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NHANES I,1971-1975)和随 访研究 (1976-1992) 的患者进行交叉对照分析 (共5926例,年 龄25-74岁) 显示: 尿酸是全病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尿酸每升高1mg/dL,心血管死亡率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
山东医
血尿酸水平过高致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
随访病例数:2951例 时间:6-7年 随访结果: 基线血尿酸水平 >398μmol/L者比 <280μmol/L者的远期 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 的发病危险增加78%。
Am J Cardiol, 20
HUA对代谢病危害的相关机理(IR)
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HUA既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也是胰岛素抵抗的结果。
患教幻灯高尿酸血症课件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等,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定期体检
定期检测尿酸水平,及早发现 高尿酸血症,及时采取干预措 施。
05
高尿酸血症的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成功治疗案例分享
0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
02 治疗方案
医生为该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饮食、运动等方面 的指导。
治疗方法
饮食控制
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 内脏、海鲜、肉类等。增加水
分摄入,促进尿酸排泄。
药物治疗
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 苯溴马隆等,以降低尿酸水平。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痛风石、关节畸形等, 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 括痛风石剔除、关节矫形等。
其他治疗
如物理疗法、中医治疗等,可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3 治疗过程
患者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经验 教训。
04 治疗效果
治疗后的尿酸水平变化,病情 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 量提高程度。
患者经验交流
01
02
03
患者A的经验分享
患者A在治疗过程中的经 验教训,如何调整饮食和 生活方式,以及治疗效果 的分享。
患者B的康复历程
患者B在治疗后的康复历 程,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和 生活调整,以及预防复发 的经验。
增加水分摄入
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限制果低 尿酸水平。
运动建议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定期监测尿酸水平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 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降低尿酸水平。
在运动前后监测尿酸水平,以便及时 了解尿酸变化情况,调整运动和饮食 方案。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共45张PPT)【45页】

1.00±0.13 395.30±145.08 89.11±14.16 8.76±2.39 2.87±1.06
0.96±0.14*
0.96±0.12
238.37±166.18* 368.57±134.76
92.33±14.87* 5.37±2.30* 3.09±2.34*
89.81±16.63 7.20±1.93 3.31±1.39
痛风
肾功能损害
脑卒中 糖尿病
心肌梗塞
心肌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内容
1 高尿酸血症概况 2 高尿酸血症与肾损害
3 高尿酸血症的诊治Fra bibliotek高尿酸血症与肾损害
慢性 肾 病%
Nephrology(Carlton).2021V15N2:253-8.
高尿酸血症与肾损害
• Obermayr等观察了21457例HUA患者
血 心清血尿管酸 疾值 病合8m并随g/无d机l症以状上分高为尿酸三血组症诊:治建议(第二版) 酸J A排m泌S功oc能N以ep及h-r改o非l善20肾布21功;司能19他:240470–2m413g. 组 临Cu床a(风m湿l/m病in杂/1.志-,非20布21,司1他0,C8L0INmRHgEU组MATOL[IF:1.
上海社区人群CKD的危险因素
首次上海市横断面,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调查(2596例) 2006年
上海城市社区人群CKD患病率11.8%
高尿酸血症 肾结石 贫血 文盲 糖尿病
绝经妇女 腰围异常
高血压 年龄
回归系数估计值
1.126
1.072 1.010 0.741 0.678 0.577 0.489 0.381 0.060
高尿酸血症的管理ppt课件

家庭和社会支持
鼓励家庭和社会给予患者戒烟 限酒的支持和监督,形成良好
的氛围。
定期检查
对戒烟限酒的患者进行定期检 查,评估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
心理干预与支持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 求。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 和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
高尿酸血症的管理ppt课件
目录
• 疾病概述 • 生活方式干预 • 药物治疗选择与应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随访管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疾病概述
高尿酸血症定义
01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由于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 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02
男性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 女性超过360μmol/L时,可诊断为 高尿酸血症。
加强高尿酸血症与相关疾病(如痛风、肾病 等)的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举措
加强患者教育
普及高尿酸血症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 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随访与评估
建立定期随访制度,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和生 活质量改善情况。
心理干预与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干预和支持服 务。
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
完善随访体系
建立更加完善的随访体系,确保患者 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降低并发症风险
通过综合治疗和管理,降低患者并发 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
高尿酸血症定义及诊断标准
明确疾病概念,掌握诊断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引起LDL-C氧化修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 损害线粒体、溶酶体功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
凋亡等; • 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管重构、器官受
损; • 促进炎性反应,导致血小板聚集黏附。
.
尿酸的生成:
自然界的嘌呤碱(主要为腺嘌呤和鸟嘌呤)的形式存在 ,含于DNA和RNA中,它们氧化后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 进一步氧化成尿酸。
•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 HUA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痛风 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美国2007-2008年全国健康营养调查结果
美国痛风患者伴发病情况
74%
71%
53%
26%
24%
.
肾脏病变期:
• 急性尿酸性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是严重的HUA导致过量尿酸沉积并阻塞肾小管引 起的少尿或无尿性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若合并血尿酸显著 升高(>900 μmol/L)应考虑急性尿酸性肾病,确诊常需肾活 检,排除小管间质性肾炎等。
急性尿酸性肾病通常可逆,重在预防。 高风险患者积极静脉补液。水化治疗:在没有禁忌情况下,每日
.
尿酸的来源:
• 尿酸的来源 • 外源性(20%):食物中的核甘酸的分解。 • 内源性(80%):内源性嘌呤合成核酸分解产生。 尿酸由饮食摄入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产生
.
尿酸代谢示意图:
约20%饮食来源核苷酸/核蛋白
约80%细胞来源核苷酸/核蛋白
腺嘌呤、鸟嘌呤 尿酸
约2/3肾脏排泄
约1/3肾外途径(肠道、 细胞内)排泄
液体摄入量应达到3000 ml,保持尿量达到80—100 ml/m2·h 。首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
肾脏病变期:
• 尿酸性肾石症
约10%-25%的痛风患者肾有尿酸结石,成泥沙样,常无症状; 结石较大者常表现为腰痛和血尿;
急性梗阻时可引起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发热、少尿、无尿、 肾积水、血肌酐升高等;
14%
11%
高血压 2期以上CKD 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糖尿病 肾结石 心梗
心衰
10% 脑卒中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125, No 7, July 2012:679-687
HUA的危害:
.
具体机制:
• 促进氧自由基生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上调内皮素并下调 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慢性梗阻可引起肾积水和肾实质萎缩,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 病。
.
HUA的诊断与分型:
• HUA的诊断标准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
男:血尿酸>420μmol/L(7mg/dL) 女:血尿酸>360μmol/L(6mg/dL) (绝经后的女性与男性血尿酸水平相当)
• 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 常见于趾跖、指间和掌指关节,常为多关节受累。 • 且多见于关节远端,表现为关节肿胀、僵硬、畸形及
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和变性。 • 严重时患处皮肤发亮、菲薄,破溃则有豆渣样的白色
物质排出。
.
肾脏病变期:
• 慢性尿酸盐肾病
为慢性间质性炎症,由于尿酸盐沉积于肾脏的髓质,锥体等部位,引起 肾小管损害所致,肾小球损害较轻。慢性尿酸盐肾病发病机制是持续 HUA尿酸钠结晶沉积在肾髓质间质组织,激活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损伤内皮细胞,引起肾小球高压力、慢性炎症反应、间 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尿酸升高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可不匹配。 HUA患者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 尿等,提示存在慢性尿酸盐肾病。
.
HUA定义:
定义: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 ,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 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420μmol/L(不分性别), 超过此值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沉 积。
.
HUA的危害:
.
尿酸的排泄:
• 肠道:约1/3(肠道内细菌分解) • 细胞内分解:少量(2%)(白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将尿酸
降解为尿素氮和二氧化碳) • 肾脏:最主要,约2/3(经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
收、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
.
尿酸的肾脏排泄:
• 凡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近端肾小管分泌减少和/或重吸收 增加,均可发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
HUA流行病学:
• 逐年增高趋势(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约占 总人口的10%,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 男性多于女性 •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国内同期其他地区患病率高 •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
后女性) • 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
急性关节炎期:
• 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呈剧痛,数小时内出 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第1跖趾关节 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指、肘。
• 初次发病常呈自限性,数日内自行缓解,此时受累 关节出现脱屑和瘙痒,为本病特有的表现。
• 可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患者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 常。
.
痛风石期:
.
HUA的临床表现:
高尿酸血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多在更 年期后发病。常有家族遗传史。 • 无症状期 • 急性关节炎期 •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 肾脏病变期
.
无症状期:
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从尿酸增高至 症状出现的时间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有些可终身 不出现症状,但随年龄增长痛风的患病率增加,并 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
.
HUA的病因分类:
• 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高尿酸血症
原发性 继发性
嘌呤代谢酶缺陷或多基因遗传缺陷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恶性肿瘤 药物
.
引起血尿酸升高药物
• 尿酸产生增加
胰岛素、茶碱、胰酶制剂、肌苷、果糖、6-巯基嘌呤、硫唑嘌呤、硫脲 嘌呤
• 尿酸排泄减少
小剂量水杨酸类药物、噻嗪类利尿剂、襻利尿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 细胞毒药物、β受体阻滞剂、缩血管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磺酰胺类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滥用泻药、乙醇、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左旋多巴、烟酸、甲氨蝶呤、咪唑立宾
凋亡等; • 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管重构、器官受
损; • 促进炎性反应,导致血小板聚集黏附。
.
尿酸的生成:
自然界的嘌呤碱(主要为腺嘌呤和鸟嘌呤)的形式存在 ,含于DNA和RNA中,它们氧化后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 进一步氧化成尿酸。
•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 HUA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痛风 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美国2007-2008年全国健康营养调查结果
美国痛风患者伴发病情况
74%
71%
53%
26%
24%
.
肾脏病变期:
• 急性尿酸性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是严重的HUA导致过量尿酸沉积并阻塞肾小管引 起的少尿或无尿性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若合并血尿酸显著 升高(>900 μmol/L)应考虑急性尿酸性肾病,确诊常需肾活 检,排除小管间质性肾炎等。
急性尿酸性肾病通常可逆,重在预防。 高风险患者积极静脉补液。水化治疗:在没有禁忌情况下,每日
.
尿酸的来源:
• 尿酸的来源 • 外源性(20%):食物中的核甘酸的分解。 • 内源性(80%):内源性嘌呤合成核酸分解产生。 尿酸由饮食摄入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产生
.
尿酸代谢示意图:
约20%饮食来源核苷酸/核蛋白
约80%细胞来源核苷酸/核蛋白
腺嘌呤、鸟嘌呤 尿酸
约2/3肾脏排泄
约1/3肾外途径(肠道、 细胞内)排泄
液体摄入量应达到3000 ml,保持尿量达到80—100 ml/m2·h 。首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
肾脏病变期:
• 尿酸性肾石症
约10%-25%的痛风患者肾有尿酸结石,成泥沙样,常无症状; 结石较大者常表现为腰痛和血尿;
急性梗阻时可引起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发热、少尿、无尿、 肾积水、血肌酐升高等;
14%
11%
高血压 2期以上CKD 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糖尿病 肾结石 心梗
心衰
10% 脑卒中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125, No 7, July 2012:679-687
HUA的危害:
.
具体机制:
• 促进氧自由基生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上调内皮素并下调 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慢性梗阻可引起肾积水和肾实质萎缩,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 病。
.
HUA的诊断与分型:
• HUA的诊断标准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
男:血尿酸>420μmol/L(7mg/dL) 女:血尿酸>360μmol/L(6mg/dL) (绝经后的女性与男性血尿酸水平相当)
• 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 常见于趾跖、指间和掌指关节,常为多关节受累。 • 且多见于关节远端,表现为关节肿胀、僵硬、畸形及
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和变性。 • 严重时患处皮肤发亮、菲薄,破溃则有豆渣样的白色
物质排出。
.
肾脏病变期:
• 慢性尿酸盐肾病
为慢性间质性炎症,由于尿酸盐沉积于肾脏的髓质,锥体等部位,引起 肾小管损害所致,肾小球损害较轻。慢性尿酸盐肾病发病机制是持续 HUA尿酸钠结晶沉积在肾髓质间质组织,激活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损伤内皮细胞,引起肾小球高压力、慢性炎症反应、间 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尿酸升高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可不匹配。 HUA患者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 尿等,提示存在慢性尿酸盐肾病。
.
HUA定义:
定义: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 ,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 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420μmol/L(不分性别), 超过此值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沉 积。
.
HUA的危害:
.
尿酸的排泄:
• 肠道:约1/3(肠道内细菌分解) • 细胞内分解:少量(2%)(白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将尿酸
降解为尿素氮和二氧化碳) • 肾脏:最主要,约2/3(经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
收、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
.
尿酸的肾脏排泄:
• 凡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近端肾小管分泌减少和/或重吸收 增加,均可发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
HUA流行病学:
• 逐年增高趋势(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约占 总人口的10%,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 男性多于女性 •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国内同期其他地区患病率高 •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
后女性) • 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
急性关节炎期:
• 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呈剧痛,数小时内出 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第1跖趾关节 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指、肘。
• 初次发病常呈自限性,数日内自行缓解,此时受累 关节出现脱屑和瘙痒,为本病特有的表现。
• 可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患者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 常。
.
痛风石期:
.
HUA的临床表现:
高尿酸血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多在更 年期后发病。常有家族遗传史。 • 无症状期 • 急性关节炎期 •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 肾脏病变期
.
无症状期:
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从尿酸增高至 症状出现的时间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有些可终身 不出现症状,但随年龄增长痛风的患病率增加,并 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
.
HUA的病因分类:
• 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高尿酸血症
原发性 继发性
嘌呤代谢酶缺陷或多基因遗传缺陷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恶性肿瘤 药物
.
引起血尿酸升高药物
• 尿酸产生增加
胰岛素、茶碱、胰酶制剂、肌苷、果糖、6-巯基嘌呤、硫唑嘌呤、硫脲 嘌呤
• 尿酸排泄减少
小剂量水杨酸类药物、噻嗪类利尿剂、襻利尿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 细胞毒药物、β受体阻滞剂、缩血管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磺酰胺类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滥用泻药、乙醇、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左旋多巴、烟酸、甲氨蝶呤、咪唑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