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耳穴压豆法治疗失眠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未来发展前景
推广应用
随着人们对非药物治疗失眠的认可度提高,耳穴 压豆治疗有望在临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联合治疗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形成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耳穴压 豆治疗失眠的研究和应用。
未来挑战与机遇
挑战
传统耳穴压豆疗法需要专业医师操作,且治疗周期较长,如 何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治疗周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 应和并发症较少。
疗效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会影响耳穴 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如年龄、
性别、病程等。
治疗方式
不同的耳穴压豆治疗方式,如穴 位选择、刺激强度、治疗频率等
,会影响疗效。
生活习惯
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 、作息等,也会影响耳穴压豆治
疗失眠的疗效。
缓解失眠症状
治疗后患者失眠症状得到 缓解,如多梦、易醒等症 状减轻或消失。
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有助 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疲 劳和焦虑等症状。
临床应用案例
案例一
患者李某,长期失眠,经过耳穴 压豆治疗一个疗程后,睡眠质量
明显改善,失眠症状缓解。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焦虑引起的失眠,经 过耳穴压豆治疗后,焦虑症状减轻 ,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眠的目的。
耳朵上分布着与人体各器官相应 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
以调节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原理基于中 医的经络理论,通过刺激耳朵上 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
阳,改善睡眠质量。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优势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具有操作简 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 点。

耳穴压豆配合涌泉穴按摩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配合涌泉穴按摩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效果观察
护理 与康复 2 0 1 3 年 1 月第 l 2卷第 l 期

中医护理 ・
耳 穴 压 豆 配合 涌 泉 穴按 摩 治 疗 心 肾不 交 型 不 寐 的效 果观 察
魏巧兰, 唐小明, 单 燕
( 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南京
摘 要: 目的
2 1 0 0 2 9 )
对6 2例心 肾不交 型不 寐患者采用 6 3例患者 中 , 痊愈
2 结 果
1 . 1 对象 本组 6 2 例, 男2 8 例, 女3 4例; 年龄 4 5  ̄7 2岁 , 平均 5 8岁 ; 水肿 1 2例 ( 肾炎水 肿 6例 、 肾病水 肿 6 例) , 淋 症 8例 , 腰痛 1 5 例, 肾劳 2 7例 ; 入睡 困难 3 0例 ( 入睡时间 6 0  ̄9 0 ai r n ) , 入 睡 中断 1 5 例( 中断睡眠时间 1 ~3 h ) , 早醒 1 7例 ( 较发病 前早醒 2 ~3 h ) ; 症见 : 心烦不 寐 , 心悸多梦 , 头晕 耳鸣, 腰 膝酸软 , 潮热盗汗 , 咽干少津 , 男 子遗精 , 女子 月经 不调 , 舌 红少 苔 , 脉细 数 。 1 . 2 方法

穴按摩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I 对象 与方 法
1 . 2 . 2 疗效评价 采用 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 ( 简 称睡眠率) 公式_ 3 ] , 睡眠率= = = 实际人睡时间/ 上床至 起床总时间 ×1 0 0 。根据 WHO最新颁 布 的睡 眠检测 法 , 睡 眠质量 分 V 级 , 工级 : 睡 眠率 7 0 ~ 8 0 , 睡 眠 尚可 ; Ⅱ级 : 睡 眠率 6 O ~7 O , 睡 眠 困 难; Ⅲ级 : 睡眠率 5 O ~6 0 9 / 6 , 轻度 睡眠 障碍; I v

耳穴压豆法治疗失眠症的护理研究

耳穴压豆法治疗失眠症的护理研究
i s o b v i o u s , s o i t i s wo r t h b e i ng us e d.
【 Ke y wo r d s 】Au i r c u l a r p o i n t s t i c k i n g b e n; a I n s o mn i a ; N u si r n g c re a
Z h a n g c h u h u i Z h a n g a i f a n g L i a o g u a n g r o n g L a n j i e
( T h e Ch i n e s e me  ̄c ne i h o s p i t a l o f s h e n z h e n , g u ng a d o n g , 5 1 8 0 3 3 , Ch i n a )
i ns o mn i a we r e r e c e i v e d t h e a ur ic u l a r p o i n t s t i c k i n g b e a n, a nd e f f e c t we r e e v a l u a t e d b y f o l l o wi n g - u p.Re s u l t s Th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g o i n g s l e e p i ng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1 3 — 0 y o n n ur s i ng o f a u ̄c d ar po i nt s t i c ki ng be a n n i t r e a t ng i i n s o mn i a
t i m e l e s s t h n a 3 0 m i n u t e s a f t e r r t e a t m e n t w e r e m o r e t h n a t h o s e ef b o r e t r e a t m e n t , nd a t h e r e w 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m( P < 0 . 5) 0 . T h e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01
02
03
04
招募患者
在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中 招募志愿者。
基线调查
对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包括年 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
信息。
治疗阶段
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治疗,每 周2次,连续治疗4周。
随访阶段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疗效的维持情况。
04
数据分析
治疗效果统计
治愈率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治愈 率为30%。
排除标准
年龄不在18-65岁之间,不符合失眠诊断标准,不愿接受耳 穴压豆治疗的患者。
研究方法
01
02
03
治疗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 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治疗 。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 指标。
数据分析
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评估耳穴压豆治 疗失眠的效果。
实验流程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现代医学理论
神经调节理论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与大脑皮层的过 度兴奋有关。通过耳穴压豆,可以刺 激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调节神经递 质的释放,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生物全息理论
生物全息理论认为,耳朵是人体全息 反射区之一,通过耳穴压豆,可以刺 激相应的反射区,调节人体内部的功 能,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研究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的失眠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异。
研究意义
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提高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 量。
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进行深入研究 ,为中医外治法在睡眠障碍领域的治 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02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相关理论

耳穴压豆在治疗失眠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耳穴压豆在治疗失眠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耳穴压豆在治疗失眠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摘要: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及储存体力、改善不良情绪,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的压力也在逐渐的增大,这些压力容易导致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现象。

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可采用耳穴压豆法的方法,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

耳穴压豆法在运用过程中,有着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临床对着分析,来对耳穴压豆的护理方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讨论了耳穴压豆法在护理失眠患者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耳穴压豆;失眠患者;护理工作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寐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的一类病症。

其临床表现为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彻夜不眠。

不寐常见西医学的神经症、围绝经期综合症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失眠患者逐渐的增多。

失眠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为此,我们就需要采用相应的医疗方法,来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

耳穴压豆法的使用,主要指针对于失眠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心理和生理治疗,以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下面我们就对耳穴压豆失眠患者护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本科是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每年收治住院失眠患者约100例,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在临床上采用无毒副作用的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疗法,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失眠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种,其中实验组的失眠患者一共有25例,其中女性有15例、男性有由10例,平均年龄为35岁,平均病程为1.5个月。

而对照组也有25例,女性有11例,男性有14例,平均年龄为40 岁,平均病程为1个月。

对照组主要是采用普通的质量方法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实验组采用耳穴压豆法来对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将两者的效果进行对比。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耳穴压豆法在失眠治疗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挑选出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随机的分成对照和研究两组,对照组借助阿普唑仑片(0.8mg)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则通过耳穴压豆这一治疗方法来进行相关治疗,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与讨论,并对患者睡眠质量评分、综合焦虑/抑郁情绪(HAD)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在经过耳穴压豆这一治疗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失眠情况有所好转,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而言有很大改善。

结论:通过耳穴压豆这一治疗方法对失眠症进行治疗在临床阶段已经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治疗失眠;耳穴压豆;疗效;分析失眠症已经出现了许多年,其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为“不寐”,顾名思义,其指的是人睡眠时长出现经常化减少亦或者自身的睡眠质量呈现出显著降低的一类症状。

对于失眠症来说,其病情通常不会过于统一,有些患者病情较轻,仅仅是很难完全进入到睡眠状态中去,或者是在睡眠期间极易醒来,亦或者在某次醒来之后便很难再进入睡眠状态,而严重者则是整夜难以入睡,通常会做多个梦以及噩梦等,进而出现神情疲惫、头部发晕等不良症状。

在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这大多是由于自身情志受伤以及饮食不够规律所引起。

其在现阶段多体现在神经衰弱、焦虑以及高血压等患者中。

对于长期失眠的患者来说,其在心理以及生理层面都受到了一定影响,积极且有效的对其进行治疗极为关键。

本篇文章就对耳穴豆压这一失眠症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患者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实际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便挑选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共60位失眠患者,把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类,分成研究与对照两组,每组内有30人。

对研究组通过耳穴压豆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阿普唑仑片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之后,研究耳穴压豆在临床上治疗的效果。

研究组的男性为12例,而女性是18例,患者年龄为20至68岁,平均的年龄是46岁;而对照组中男性为9例,女性21例,并且都处于23至69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8岁。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策略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策略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策略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成为了困扰不少人的健康问题。

针对失眠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耳穴压豆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本文将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策略。

一、研究目的失眠是一种复杂的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紊乱。

耳穴压豆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疗效是否显著仍存在争议。

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客观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100名患有失眠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2. 实验设计:治疗组通过耳穴压豆治疗失眠,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手段。

3.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失眠指数、睡眠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指数。

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三、研究结果1. 失眠指数:治疗组在治疗后的失眠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睡眠质量评分:治疗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耳穴压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3. 焦虑抑郁指数:治疗组的焦虑抑郁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耳穴压豆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四、讨论通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差异,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确实存在。

耳穴是人体上具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分布的区域,通过刺激耳穴上的具体穴位,可以调节相关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然而,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五、结论本研究观察到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确实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然而,由于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结果。

总的来说,耳穴压豆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失眠的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六、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XX,(X):XX-XX.[2] 王五,赵六. 耳穴压豆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C]. 中华中医药学会,20XX.[3] Johnson A, Smith B. Acupuncture for insom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0XX, 25(2): e13036.。

耳穴压豆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耳穴压豆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耳穴压豆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发表时间:2017-09-19T14:52:08.2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作者:罗玲黄静[导读] 耳穴压豆治疗对中风后患者失眠症状有明显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疗效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方法将中风后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干预组采用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地西泮口服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入睡及睡眠时间,醒觉次数、进行睡眠质量评价。

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7.8%(44/45),对照组总有效率71.1%(32/45)。

两组比较干预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对中风后患者失眠症状有明显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耳穴压豆;中风患者;失眠;观察与护理失眠,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在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以及睡眠质量下降。

失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失眠缺少明显病因,因为心理或者主观因素形成的。

继发性失眠是由于身体疾病、精神障碍、滥用药物引起的,通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

一般地,中风患者由于忧思过度引发长时间失眠,使患者出现昼夜颠倒的现象,长时间失眠会使中风患者的肌体睡眠机制发生紊乱,加重中风的病情,导致食欲下降。

严重影响中风的康复。

因此,对于中风患者的失眠应当予以重视。

本次针对中风患者的失眠症状进行实验,实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5月10号至2016年5月10号的中风后失眠患者,依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选取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65-80岁,患病时间一月至一年;干预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4-79岁,患病时间一月至一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患病时间、失眠的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 恐 惧 、紧 张 心 理 ,或 表 现 有 心 率 、血 压 增 高 的 患 者 进 行 心 理 干预 ,消 除 其 对 介 入 术 3 讨 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 顾 虑 。 问 时 ,对 桡 动 脉 以及 股 动脉 脉 搏 情 况 进 行 检 查 机 率 ,给 出 造 影 以 及 脉 鞘 篱
介 入 护 理 是 临 床 护 理 实 践 工作 中 的全 新 分 支 之 一 ,要 求 护 理 12作者 不 断 进 行 知
< O.05,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健 ,2011,25(4):110— 111.
r预 纽 1o例 患 者 急 渗介 入 术 治疗 , 共 2例 出 现 并 发 癍 ,发 生 率 为 2O.D0 ,明 [3] 李 琰 .心 理 护 理 对 心 内 科 介 八 术 患 者 影 响 分 析 _J].中 国 中 医 药 咨讯 ,2011,03
f预 纰 10例 患 者 急 诊 介 入 术 治 疗 中未 出 现 死 亡 案 例 ,对 照 组 1例 (10.O0 )患
541— 542.
者 因 全 心 衰 竭 不 可逆 衙死 亡 ,1:预组 死 亡 率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绑 ,数 据 对 比 差 异 昆 著 ,P [2] 郭 英 .57例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介 入 术 后 的 早 期康 复 护 理[J].中 国初 级 卫 生保
等 器 材 的选 择 建 议 。 患 者 进 入 导僻 室 后 即给 哥心 电 监护 .压 力 检 测 期 I'nl需 要 确 保 压 识 技 能 的 学 习 ,提 高 护 理 工 作 的 主 动 性 、独 立 性 、以 及 科 学 性 水 平 。 同 时 ,还 要 求 护
力 传 感 器零 位 患 者 腋 中线 保 持 水 平 .控 制 压 力 误 差 。术 前 对 输 液 速 度 进 行 提 升 , 理 人 员能 够 熟 练 掌握 急 诊 介 入 术 治 疗 期 问 的 各 种 仪 器 操 作 方 法 ,注 重 护 理 的 细 节 , 标 准 为 2.Oml/kg·h,以确 保 fm容 量 充 足 2)术 巾 对 患 者 病 情 变 化 进 行 系 统 观 察 。 为 手术 医 师 提 供 准 确 且 有 效 的 信 息 ,提 高 护 理 措 施 的 预 见 性 ,从 而 保 障 急 诊 介 入 术
研 究 硅 示 ,急 诊 科 室 所 收 治 的 ST段 抬高 型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多存 在 m 流 动 力 学 不
血 压 ,需 要 加 以重 视 。 对 比 荆 使 厢 剂 量 l岛于 2'00.0m【情 况 下 需 要 提 醒 手 术 医 师 ,硝 稳定 、病 情 凶 险 ,发 展 速 度 快 ,以及 并 发 心 律 失 常 等 多 个 方 l 咀f的 问 题 ,急 诊 科 室 收 治
与 观 察 。
同 进 行 急 诊 救 治 ,降低 手术 风 险 ,同 时 严 格 控 制 并 最 大 限 度 的 杜 绝 各 种 手 术 并 发 症 。
1.4 统 计 学 处 理
综 上 所 述 :良好 的护 理 配 合 是 提 高 ST 段 抬 高 型 急 诊介 入 术 治 疗 效 果 ,降 低 并
由 于心 律 失 常 前 患 者 多 出 现 动 脉 胍 力 波 动 ,凶 而 需 要 对 动 脉 压 力图 形 变 化 进 行 密 切 的成 功 ,及 时 挽 救 患 者 生 命 l 。
观察 ,及 时 处 理 并 发 症 。通 常 ,术 中硝 酸 I}油使 用 剂 量 不 合 理 , 肄 量 不 足 易 产 生 低
本 文 数 据 使 用 SPSS17.0软 件 进 行 分 析 与 计算 ,计 数 资 料 以 表 示 ,以 x2 检 发 症 的 关 键 ,{赶得 重 视 。
验 ,当 P-<O.05时 为 差 异 显著 ,且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参 考 文 献 [1] 邵 艳 燕 .冠 心 病 病人 行 介 入 治 疗 后 并发 症 的 护理 [J].护理 研 究 ,2013,27(6):
2014年 4月 第4期 鬻鹈 鹈壤 一
1.2.1 对 j}f{耋H
所 示 。
对 照 纰 10例 患 者 给 j;常 规 护 理 。包 括 术 前消 毒 、备 皮 ,对 患 者 生命 体 征 进 行 密
附 表 1:两 组 患 者 并 发 症 发 生 情 况 对 比 示 意 表
切 观 察 等 。 1.2.2 下 预 组
1==预 组 10例 患 者 给 了:系 统 护 理 ,即 在 常 规 护 理 的 基 础 之 』 ,术 中 给 予 系 统 的 护 理 配 合 。具 体 护 理措 施 为 :1)术 前 准备 环 节 :护 理 人 员 需 要 对 患 者 病 情 进 行 快 速 _『
解 ,评 估 包 括 肝 肾 功 能 、心 率 、电 解 质 、以 及 出 m 凝 血 时 问 在 内的 各 项 基 础 指 标 ,对 出
较 大 ,安 全 系 数 较 低 。 要求 护 理 人 员 能够 初 步 对 患 者 病 情 做 Ⅱ1评 估 ,准 备 各 种 手术
1.3 观 察 指 标
设 备 、药 品以 发 导管 。 同时 ,还 需 要 对 患 者 各 项 生 命 指 铀:,特 别 足 动 脉 压 力 曲线 的 变
对 两 组 患 者 急 诊 介 入 术 治 疗 期 间 死 亡情 况 以及 并 发 症 发 生 情 况 进 行 综 合 对 比 化 情 况 进 行 系 统 观 察 .排 除 各 种 潜 在 的 I:扰 性 因 素 ,与手 术 医 师 形 成 密 切 的 配 合 ,共
酸 日‘油 注 射 后 若 出 现 压 力 过 性 降 低 需 要 密 切观 察 ,并 提 高 输 液 速 度 至 200.Or al以 L 后 多需 要 给 予急 诊介 入 术 治 疗 。 由 于 患 者 存 在 述 特 点 ,决 定 了急 诊 介 入 术 的 风 险
水 平 ,预 防低 m 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