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操作耳穴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压豆PPT幻灯片课件

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压豆PPT幻灯片课件
血管痉挛状态。 额:清脑镇静。 肝、心:心主血脉,肝藏血,心血充盛,血行通畅, 则肝得所养,肝阴充足,才能制约肝阳。 肾:全身各个脏腑都要靠肾阴的滋养,肾阴不足可, 取肾可以滋阴潜阳。
16
1.准备物品: 治疗盘,探针,75%的酒精,干棉签,血
管钳,王不留行籽耳贴。
17
2.操作步骤:观耳---消毒---探压痛点---取穴---
骨,其深度以 耳针能站立而不刺透对测皮肤为宜。 留针0.5~1小时;
㈣ 电针法—将电针仪正负极接在两个毫针柄上, 选择所需波形和频率,通电10~20分 钟。每日或隔几日一次,7~10次为一 疗程,两疗程之间隔2~3天。
㈤ 注射法—利多卡因+对症药液,针斜面向下缓 慢注入耳穴0.1~0.3ml/穴,隔日1 次,7~10次为一疗程。
22
增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60
50
40
30
20
14.2
10
0
2010
27.6
2011
58
中医护理收入
2012 23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护患互动增强
护患关系融洽
改变了护士在患 者心目中的形象
护士得到了患者 的尊重和信任
24
科研成效
• 厅内课题一项 • 院内课题一项 • 三新项目一项 • 适宜技术一项 • CN期刊论文两篇
25
4
一人一技,一专长。 能吃苦耐劳,乐于奉 献的,服务态度好的
护士专门从事中医护
培养中医 理操作。
操作能手
刚开展时, 可承诺:先 操作,有效 果再收费。 向患者宣传 成功之例。
如何开展
耳穴压豆
良性诱导 宣传中医
医护和谐
共同努力 科主任的支持

耳穴ppt课件

耳穴ppt课件
多项研究表明,耳穴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提高睡眠质量,对于短期和长期的失眠均有显 著疗效。
耳穴治疗在焦虑和抑郁中的应用
临床试验表明,耳穴治疗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 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轻度焦虑和 抑郁的患者效果更佳。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耳穴治疗的机制
目前对耳穴治疗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其 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特殊人群不宜进行耳穴治疗。
治疗环境
治疗反应
保持治疗环境安静、舒适、温暖,避免风 吹和寒冷刺激。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感或明显疼痛, 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方法
日常护理
保持耳部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过度清洗和用力
搓揉。
饮食调理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 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04
常见疾病的耳穴治疗
感冒的耳穴治疗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过耳穴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促进康复。
感冒时,可以选择耳穴中的肺、咽喉等穴位进行按压刺激, 以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同时,可以配合其他中医治疗方 法如拔罐、艾灸等,加强治疗效果。
失眠的耳穴治疗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通过耳穴治疗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失眠症状。
耳针法是一种通过针刺耳部穴位刺激 相应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 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疗效迅速 、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临床。
耳穴按摩法
总结词
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刺激相应经络,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耳穴按摩法是一种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刺激相应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无创伤 、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

耳穴 ppt课件

耳穴 ppt课件
处。
[主治]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
痒。
5·肛门 [部位]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 [主治] 痔疮,肛裂。
6·耳尖 [部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
端处。 [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
炎,麦粒肿。 7·结节 [部位]在耳轮结节处。 [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
8·轮1 [部位]在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 [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
17.心 [部位]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主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律 紊乱(过速、过缓、不齐)、心绞痛、 高血压、冠心病等
血管性头痛;神经官能症、神 经衰弱、精神病、失眠、多梦
口腔炎、咽炎、失语等
18·气管 [部位]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气喘 咽喉炎 感冒
19·肺 [部位]在心、气管区周围处。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胸痛、感冒
7·咽喉 [部位]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
。 [主治]急慢性咽炎,失音,
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8·内鼻 [部位]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
。 [主治]感冒,鼻炎,副鼻窦
炎,鼻衄。
(六)对耳屏穴位 1·额 [部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 [主治]前头痛、头晕 失眠、神经衰弱
鼻炎、副鼻窦炎、牙痛、近视眼
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2·食道 [部位]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 [主治]食道痉挛性狭窄、食道 炎、 吞咽后1/3处。 [主治]贲门疾患:如贲门痉挛、 呕吐、恶心、纳呆
胸闷不适
(七)耳甲穴位 4·胃
[部位]在耳轮脚消失处。 [主治]治疗各种胃病:胃炎、胃 溃疡、胃痉挛、胃肠功能紊乱、
9·腹 [部位] 腰骶椎内侧。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 伤,肥胖。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任务七 耳穴埋籽法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任务七 耳穴埋籽法

耳穴埋籽法基本知识
(4)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 “内分泌”等,这些穴的功能基本上与现代医学理论一致,故在选穴时应考虑到用其功能。 如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是应用它的“四抗”作用之一的抗炎症功能;如糖尿病可取 “内分泌”穴。 (5)按临床经验取穴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耳穴对某些疾病具有特异的治疗作用,如 “外生 殖器”穴可治疗腰腿痛,“神门”穴可治疗痛证。 对于耳穴的确定,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和上述五点取穴原则,全面考虑合理组穴,先选定主穴, 然后再定配穴。提倡少而精,一般2〜5个穴位为宜,主穴2〜3个,配穴1〜2个。
• 耳压板的制作和使用:耳压板又称耳穴治疗板(图9-43 )o用透明有机玻 璃制作(厚 0.2〜0.4cm,大小12cmX 14cm,每格0.7cmX0.7cm),采 用漏斗型透孔,布珠,不同型号的 磁珠及王不留行等种籽均可使用。使用 时先将胶布贴在槽口一面(一次贴不平展可揭下重贴), 用刀具沿槽将胶 布划成小方块。再翻转板面,将磁珠或王不留行等种籽贴压物直接投放在 板 面,用手搓压使其黏附于胶布,然后倒去多余部分,即可使用。
注 意 事 项
4.留籽时间视季节气候而定。夏天天气炎热,易出汗,贴压放置时间不宜过 长,宜1〜3 天,春秋季3〜5天,冬季5〜7天。在留置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 有无不适等情况。 5.刺激强度视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及年迈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 刺激法;急性 疼痛性病证宜用强刺激法。 6.有运动障碍的患者,按压埋籽后耳郭充血发热时,宜适当活动患部,并在 患部按摩、艾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穴埋籽法基本知识
(2)耳郭背面
①耳轮:耳轮背部的平坦部分。 ②耳轮尾背面:耳轮尾背部的平坦部分。 ③耳垂背面:耳垂背部的平坦部分。 ④耳舟隆起:耳舟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⑤三角窝隆起:三角窝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⑥耳甲艇隆起:耳甲艇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医学课件)耳穴压豆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耳穴压豆ppt演示课件

喉、内鼻鼻咽部 • 上屏—咽炎,单纯性 肥胖 • 下屏—鼻炎 • 肾上腺—低血压、风 湿性关节炎、休克、 过敏性皮肤病
对耳轮穴位
• 对耳轮体相当于人体 的躯干 • 颈、颈椎—落枕、颈 椎病 • 胸椎—乳房胀痛、产 后乳少 • 腰骶椎—急性腰扭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骶部疼痛
对耳轮上脚穴位
• 对耳轮上脚—相当于 人体的下肢 • 趾—甲沟炎、足趾部 疼痛麻木 • 跟—足跟痛 • 踝—踝关节扭伤、踝 关节炎 • 膝—膝关节肿痛 • 髋—坐骨神经痛、腰 骶部疼痛
耳甲腔 轮屏切迹 耳轮尾 耳垂
对耳屏
屏间切迹
耳穴结构口诀
耳前:
一舟一垂一结节 二轮二屏三切迹
三脚三窝十六步
耳穴结构口诀
耳背: 三个面
耳 廓 背 面 解 剖 名 称
四个沟
四个隆起
耳与人体的关系
耳廓外联躯体外骸,内联脏腑,这是
耳穴压豆治病和视诊的主要依据
耳与人体的关系
“有诸内必形诸外”,人的 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 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 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患有 疾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 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 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 位后产生放射性感应,可 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对耳轮下脚穴位
臀:对耳轮下脚外 坐骨神经:对耳轮下 交感:对耳轮下脚内 • 对耳轮下脚相当于人 1/3处脚中 1/3 1/3 处 处 体 的臀部 • 臀—臀部疼痛、坐骨 神经痛 • 坐骨神经—下肢瘫痪 • 交感—胃肠痉挛、心 绞痛、心悸、失眠等
三角窝穴位

盆腔:对耳轮上、下角分 神门:降压点与盆腔穴连 线的中下1/3交界处 叉处的內缘 三角窝相当于人体的
一、什么是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是耳穴疗法的一种方法,是 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绿豆、小米、磁珠

耳穴疗法ppt课件

耳穴疗法ppt课件
13
八、材料的准备
14
15
16
九、操作方法
1、探查耳穴 2、消毒 3、贴压 4、疗程
17
十、耳穴疗法的手法
1、对压法 2、直压法 3、点压法 4、揉按法
18
十一、注意事项
1、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避免贴压物贴敷张力低和皮肤 感染。对氧化锌胶布过敏者,可改用其他膏药贴压, 同时配合刺激肾上腺、风溪等耳穴。
造成感染。
20
谢谢!
21
能。 王子登山:对耳屏、对耳轮、耳舟提神醒脑,强筋骨,利关节,健骨
髓。 公主洗面:耳垂养颜美容,防治五官病变。 将军击鼓:全耳、枕部聪耳健脑,袪风散寒,防治耳鸣、耳聋,眩晕
及小脑病变。
3
4
5二Leabharlann 耳穴疗法1、耳部全息穴区:全息是 局部含有整体的信息,耳穴 是耳廓皮肤表面人体脏腑、 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 相互沟通的部位,也是脉气 输注的地方,耳穴在耳前的 排列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 胸部及躯干在中间,人体任 何一个部位,五脏六腑、四 肢百骸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点,这些点就是耳穴。
6
三、耳穴的全息穴区示意图
7
四、感冒
8
五、耳穴疗法的特点
1、应用范围广 2、能防能治 3、无副作用 4、简便易行 5、诊治相结合
9
六、耳穴疗法的适应症
(一)、内科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便秘、腹泻、消化 不良等。 2、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感冒等。 3、循环、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 常等。 4、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失眠、多梦、忧郁、头痛等。 5、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等。
耳穴疗法
2011.01.13

耳穴疗法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耳穴疗法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三、小儿益智 耳尖 肾 心 脾 皮质下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四、小儿肥胖 大肠 小肠 喷门 外鼻(饥点) 三焦 内分泌 脾 肺 每次选4~5穴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五、考试综合征 心 脾 皮质下 枕 神门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六、小儿生长痛 肾 缘中 膝 髋 踝 每日按压3~5次,每次2分钟
Ear Acupuncture Therapy
教学目标
1.掌握耳穴疗法的定义 2.掌握6个常用耳穴的定位 3.熟悉耳穴疗法的实施程序及注意事项 4.了解耳穴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概述】
一、定义 指在耳廓穴位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 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经络联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 足太阳-耳前、耳上角。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 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 耳而为听 《灵枢 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研究显示 刺激相应耳穴可诱发循经感传
固定 按压 整理
注意事项
1.同毫针的注意事项
2.严格消毒
因耳廓结构特殊,血循差易 感染一旦感染轻者可外涂碘 伏或2.5%碘酒;重者加用抗 生素
3.肢体活动障碍患者耳针留针期间配合活动肢体
常见病的治疗取穴
一、小儿发热 耳尖 神门 大肠 肺 皮质下 每日按压3~5次,每次2分钟 二、小儿遗尿 膀胱 尿道 肾 皮质下 每日按压3次,每次30下
下脚端(交感): 定位:对耳轮下脚与对
耳轮内侧交界处。 主治:消化、循环系统
失调,痛经。
常用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子宫(精宫): 定位:三角窝耳轮内侧
缘的中点。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
痛经、遗精等。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PPT课件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PPT课件
2.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生理、 病理信息,在局部都有反映。
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快就会在耳穴出 现反映。
照解剖状态分解为“卷、平、凸、凹〞 四种状态和“1、2按、3、4〞十个板块。
1个“卷〞: 指卷曲的耳轮。对应膈肌, 含有膈肌信息,可调节膈肌。 耳轮及耳轮角分布耳中、 直肠、尿道、外生殖器、 肛门、耳尖、结节、以及、 轮1、轮2、轮3、轮4 共11个穴位〕
耳甲艇对应腹部〔肝、胰胆、肾、膀胱、输尿管、艇中、 艇角〕;
三角窝对应盆腔〔神门、盆腔、内生殖器、角窝中、角窝 中〕;
耳舟对应上肢〔指、腕、风溪、肘、肩、锁骨共6个穴位〕。
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
神门〔止痛要穴,止一切痛〕
交感〔止内脏痛〕
肝〔止〕
1
肺〔止皮肤痛〕
2、止晕功能较好的耳穴:枕、内耳、眩晕点和耳尖 3、具有止咳功能的耳穴:对屏尖、神门、枕、脑干 4、具有止喘功能的耳穴:对屏尖、角窝中、肾上腺、风溪。
头痛为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症。多由外感邪气、或由内伤七 情、饮食不节、房劳无度所致。常根据经络理论进行辨证, 前额头痛为阳明头痛;头颅两侧头痛为少阳头痛;枕部头 痛为太阳头痛;巅顶头痛为厥阴头痛。
治那么: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
1、取穴:神门、皮质下、耳 尖、枕。
2、配穴:阳明头痛者加额; 少阳头痛者加颞;太阳头痛者 加膀胱;厥阴头痛者加肝;痰 浊头痛者加脾、胃;肾虚头痛 者加肾;肝阳上亢者加肝;气 血亏虚者加脾、心。
一、耳穴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 织分布在耳廓上信息点。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定的信息点,这些 信息点与相关部位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按传统的说法称这 种信息区为“穴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耳穴埋豆
• 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做好记录。
11
耳穴埋豆
•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 1、按压时力度适宜,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
或有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为宜,不 可用力搓动压丸,以免一起皮肤破溃,造 成感染。
12
耳穴埋豆
• 2、耳穴压丸按压不当或者留置过久,或因 胶布过敏,可引起皮肤感染,但一般较表 浅,去除耳贴后,局部涂上消炎软膏即可, 感染期间,暂停耳穴埋豆。
4
耳穴埋豆
• 三、禁忌症 • 耳廓有炎症 • 耳廓有外伤 • 耳廓畸形 • 习惯性流产的孕妇 • 四、告知内容 • 耳穴留埋期间,保持耳廓干燥
5
耳穴埋豆
• 五、物品准备
6
耳穴埋豆
• 六、操作程序 •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医嘱,做
好解释。 • 2、患者可取坐位或侧卧位。
7
耳穴埋豆
• 3、75%的酒精棉(签)擦拭耳廓皮肤,用 干棉秋(签)擦干。
23
涂药法
•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或绷带固定。 •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着装,取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位。 • 6、清理用物,做好记录。
24
涂药法
•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 1、涂药前需要清洁患处皮肤 •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的功效而定。水
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药性挥 发。
25
涂药法
28
涂药法
• 八、涂药法的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 涂药部位皮肤情况,体质及心理状况等
评估
物品准备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合适体位、 暴露部位、保暖,垫胶中单
患者准备
治疗盘、弯盘、镊子、棉签、盐水、 棉球、纱布(绷带)、配制好的中药 换药碗、胶布、干棉球、治疗巾(胶中单)等
涂药 药物涂于患处皮肤,要求干湿度及厚薄适宜
13
耳穴埋豆
• 八、耳穴埋豆的操作流程图
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过敏史、耳廓局部皮肤 情况,体制及心理状况
评估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体位
持镊子取耳贴,对准穴位粘贴按压
物品准备 75%酒精、耳贴、镊子、耳穴探测仪
棉球、弯盘、治疗牌
患者准备
探穴取穴 埋豆
自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敏感点, 即为耳穴
整理病床单元、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涂药法
• 一、评估 •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
物过敏史。 •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 3、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 4、患者的心理状况。
18
涂药法
• 二、目标 • 患处经涂药后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
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 三、告知 • 涂药后身体局部皮肤可出现药物颜色、油
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 胶布或绷带固定
遵医嘱记录实施涂药治疗后的客‘
观情况,签名
包扎 整理 记录
整理床单、协助患者衣着,舒适卧位 清理用物
29
涂药法
• 九、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 ( (见word文档)
30
涂药法
31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之 ——耳穴埋豆、涂药法
1
耳穴埋豆
• 概述: • 是耳针法的一种,又称耳穴压豆、耳穴贴
压等。是指选用大小合适、质硬、光滑的 的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等)贴压在耳 穴或反应点上,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 疾病的一种方法。
2
耳穴埋豆
• 一、评估 • 1、患者的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
• 4、操作者左手拇、食指拉耳廓后上方,右 手持探棒。
8
耳穴埋豆
• 5、核对穴位后,用75%酒精棉球(签)消 毒穴位处,并消毒操作者手指。
• 6、操作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子夹耳 穴贴,对准穴位贴下按紧。
9
耳穴埋豆
• 7、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进行 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每日按2~3次, 以加强疗效,夏季留置1~3天,冬季留置 7~10天。
观察 整理
感觉局部热胀麻痛或有感觉循经 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记录
记录医嘱执行情况及病情,签名
14
• 九、耳穴埋豆的操作评分标准 • (见word文档)
15
耳穴埋豆
• 十、耳穴埋豆视频
16
涂药法
• 概述: •的一种外治方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 油剂、膏剂等。
17
药物过敏史。 • 2、患者的体质和耳廓局部皮肤情况。 • 3、患者的心理状况。
3
耳穴埋豆
• 二、目标 • 1、选择正确的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
之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2、消炎、解毒、泻火、补气、升阳、止痛、
改善微循环、松弛肌肉、降血脂、抗抑郁、 戒烟、戒毒、减肥、增强免疫力、改善视 力、祛斑、改善睡眠等。
32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渍等污染衣物
19
涂药法
• 四、物品准备
20
涂药法
• 五、禁忌症 • 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21
涂药法
• 六、操作程序 •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医嘱,做好
解释。 • 2、根据涂药的部位,取合适的体位,暴露
涂药的部位,垫胶中单,注意保暖,必要 时用屏风遮挡。
22
涂药法
• 3、清洁皮肤,将配制好的药物用棉签均匀 的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 球蘸药物涂擦,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 薄均匀。
• 3、混悬液应先摇匀后再涂药。 • 4、霜剂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涂擦,使之渗
入肌肤。
26
涂药法
• 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堵塞。 • 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
儿忌用。
27
涂药法
• 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 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立即停止用药, 并将要去擦拭或清洗干净,遵医嘱内服或 外用抗过敏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