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优秀作品502 (5)
手抄报重阳节图片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手抄报重阳节图片大全篇一: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下载方法:在图片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
重阳节手抄报作品一重阳节手抄报作品二重阳节手抄报作品三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一、关于重阳节的起源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二、关于重阳节的资料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到敬老院看望那些为社会操劳大半辈子的老爷爷们,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和他们谈心。
我进入会议室,迎接我的是3位老爷爷,他们用快乐的笑容热烈欢迎我的到来。
我为爷爷送上一首抗日的老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随后,我陪老爷爷看了很多精彩的节目。
“该互动了”我急忙跑出去,为每个爷爷都送上精致特别的礼物,“爷爷,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爷满脸微笑地对我说:“谢谢”握着爷爷长满老茧的手,我的心情万分激动。
互动完毕,我们跑出去,站在爷爷后面,和他们一起合了张影。
篇二:重阳节手抄报(精华版)重阳节手抄报(精华版)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起源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简单好看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好看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征文又到了重阳节,那个属于老人们的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每想起这首古诗,都会感叹重阳节特殊的意义。
这天,秋高气爽,精神好似被它感染,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好。
放完学疲惫的我正想去小息一下,却在半路被母亲拦下,她生气地说:“你难道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我看了一眼母亲,继而打了个哈欠才说道:“今天是重阳节,我应该为奶奶他们做点事情。
”母亲点点头,说:“那就去吧,没做完不许回家。
”最终,我还是被母亲“请”到了奶奶家。
敲了敲门,里面立即传出匆忙的脚步声。
而后大门便开了。
望着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我突然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多来看看她、陪她说说话也好。
我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奶奶,祝您节日快乐。
”奶奶高兴地拉起我的手,乐呵呵地说:“孙女儿,陪奶奶吃顿饭吧,爷爷有事回不来了,奶奶寂寞。
”我被奶奶拉到餐桌前,什么都来不及说就被她硬塞坐到椅子上,没办法只好吃了。
在吃饭的时候,我询问了奶奶最近的生活状况,奶奶都从一回答。
最后,到快吃完了饭时,我笑着说:“奶奶,我陪您散步吧,让您能够好好消化肚子里的食物。
”我们便这样出了门,黄昏那缕强光照耀着我的眼睛,让我有些睁不开眼……我静静地陪奶奶走完了路,坐在草地上看日落,那挂在天上的太阳就斜斜地落下去,过程很美轮美奂。
傍晚,我陪奶奶重新踏上那条回家的璐,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知不觉回到了奶奶家。
本来这个时间,我应该在家中逍遥。
但是面对奶奶不舍的目光,我终是狠不下心告别。
“孙女儿,有空多来看看奶奶。
”我的心瞬间因为这句话而涌出无数泪水,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明白奶奶那颗寂寞的心灵。
奶奶对我说:“今年,是我过得最快乐的重阳节。
”我紧紧地抱住了奶奶,久久才松开。
世间最暖的言语比不过我想你;世间最美的感情比不过亲情;世间最远的距离比不过时间。
人生就像一列通往坟墓的列车,在途中会有很多人下车,但是我们要笑着和他们说再见。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内容(10篇)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内容(10篇)九九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1伴着今秋的凉风,丹桂的芬芳,上周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重阳节。
这是个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节日,是个象征着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代代相传。
孔子认为,作子女的,如果仅仅是赡养父母,但并不尊敬他们,更不能以跟颜悦色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不算真正孝敬老人。
孟子则进一步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意思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也要关心、爱护其他的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
同学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年纪一定都大了,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自己的子女奉献了全部的心血。
我们应该尊重跟爱戴他们,更要关爱他们的身体健康。
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之意。
我想,这也是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意义所在吧。
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我们对老人的关心,渺小而稀少。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手心向上地去索取,却忽略了雨天为他们撑上一把伞,劳动后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睡觉前为他们揉揉肩……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报福中学成为“孝亲敬老”的模范校园!那么,就让我们跟更多老人共度重阳节吧!乘车时,主动起身将座位让给老人;排队时,主动让老人站到自己的前面;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搀扶一把身边的老人……这简单的起身、简单的谦让、简单的搀扶,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岁月的尊重,对崇高品质的尊重。
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节日愉快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幸福永在!九九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每当想起这首诗,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我查找资料得知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
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1.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一节日简介:重阳节有着超过2000年的历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民间有登高的风俗,因此也被称为“登高节”。
此外,重阳节也是祭祖的四大节日之一,并在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或“敬老节”,以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的风气。
2.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二名称释义:重阳节的名称来源于《易经》中“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此被称为重阳,也称重九。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从很早就开始庆祝这个节日。
3.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三习俗活动:佩茱萸:茱萸被用来辟邪和求吉,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已很普遍。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是节日的特色食品,寄托着人们对子女百事俱高的美好祝愿。
4.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四习俗活动:登高:重阳节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登高望远,享受清新空气,达到心旷神怡的效果。
赏菊:重阳节又称菊花节,赏菊赋诗已成为时尚,菊花象征着长寿和坚强。
饮菊花酒:菊花酒被认为有养生功效,晋代以来就有在重阳节饮用菊花酒的传统。
5.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五现代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可以介绍一些现代的庆祝方式,如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等活动。
6.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六重阳节诗句:1、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2、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3、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huáng)菊为谁开。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4、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作》5、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杜甫《九日寄岑参》6、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
——张可久《风入松九日》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黑板报内容(通用)

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黑板报内容(通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九月十日即事(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7、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8、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9、蜀中九日(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0、九日作(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11、九日(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12、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3、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14、醉花荫(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5、沉醉东风·重九(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重阳节⼿抄报内容⽂字 重阳节的⼿抄报上⾃然少不了与重阳节相关的内容,来看看有那些重阳节相关的事情吧!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重阳节⼿抄报内容⽂字”,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重阳节⼿抄报内容⽂字(⼀) 重阳节的习俗 1.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俗,因此⼜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名“延寿客”。
茱萸是⼀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它是⼀种常绿⼩乔⽊,树⼏乎可以⻓到⼀丈多⾼,叶为⽻状复叶,初夏开绿⽩⾊的⼩花,结实似椒⼦;秋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成熟后变成紫红⾊,有温中、⽌痛、理⽓等功效。
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
《本草纲⺫》说它⽓味⾟辣芳⾹,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古⼈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2.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换句话说,惠州⺠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此习,除惠州流传的⺠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筝。
⻛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习惯称“纸鸢”,南⽅则多叫“鹞⼦”,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3.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之⻛,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吃重阳糕之⻛尤盛。
据《⻄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九⽇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饵,即古代之糕。
《周礼》载饵⽤作祭祀或在宴会上⻝⽤。
汉代⼜记有⿉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
蓬饵,想必也类似于⿉糕之类。
⾄宋代,吃重阳糕之⻛⼤盛了。
糕与⾼谐⾳,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才受到⼈们的⻘睐。
重阳糕⼜称花糕、菊糕、五⾊糕,制⽆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钱花糕”。
粘些⾹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果、⼩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较⼩,如同“⾦钱”⼀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品。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起源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同时,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取九月九日有“久久”长寿之意。
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重阳正式被定为节日是始于唐代。
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
咏唱重阳节的诗章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其一,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求寿的习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10篇)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10篇)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1重阳节到了。
每年的重阳节,都是人们去拜祭先祖,敬重老人的日子。
转眼时光匆匆,今年的重阳节又来了。
只是今年我们的重阳节跟往常的不一样。
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
让我们去看福利院的老人。
我们带着慰问品来到了福利院。
只见这里的环境真优美,一幢幢楼房拨地而起,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不亚于上海的居民楼。
我们先是慰问表演,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极为卖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在窗帘后面藏着一个老爷爷的脸。
我想:其他老人都出来了,为什么这位老爷爷不出来呢“下面是问候交谈,请同学们和老人们拉拉家常。
”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好奇心促使我去那个老爷爷的房间。
我轻轻推开门,老爷爷一看是我们来了便热情地招待我们。
我看了看老爷爷,只见他的头发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窝里。
我们替他捶背的时候,他双手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好孩子,你们有这份心就够了,你们这些孩子都不嫌弃我们,真好!”我们又为老爷爷整理了房间,老爷爷连声说谢谢。
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隐蔽的地方拿出几块糖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拿着吃吧。
”我好奇地问:“老爷爷,您为什么刚才不出去呢”老爷爷苦笑着说:“我发烧38℃,不能出去。
”“噢,原来是这样。
”我恍然大悟。
我们又问了老人许多问题,知道了他姓樊,今年78岁。
直到老师叫集合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以往的重阳节,我都只知道是敬老的日子,但是却不懂得其中的含义。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深刻含义。
更明白了作为一个21世纪的小学生,更应该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不嫌弃老人。
今年的重阳节,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重阳节!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2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为了给老人们过一个愉快的节日,学校组织了同学们去敬老院陪老人们过节。
来到敬老院我们按照辅导员的吩付在敬老院门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后提着抱者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们。
公公婆婆看了我们后,心花怒放,立刻排成两队队伍欢迎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爱老人
中国人盛行的是:"百善孝为先",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别的民族咱们先不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就是因为咱们中国人关爱老人爱护孩童。
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畅饮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
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
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也成为重阳的节俗之一。
502
欧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