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览表.doc

合集下载

山东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表

山东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表

山东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表山东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表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定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国家对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旨在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

二、计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因素1.基本生活费用:根据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食品、衣物、居住、交通、通信、教育、医疗等费用,确定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

2.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存在差异,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调整。

3.家庭人口情况: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口情况也会影响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家庭人口多的城镇居民所需费用相对较高。

三、山东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以下是山东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表:地市/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元/月)济南市 X青岛市 X淄博市 X枣庄市 X东营市 X烟台市 X潍坊市 X济宁市 X泰安市 X威海市 X日照市 X莱芜市 X临沂市 X德州市 X聊城市 X滨州市 X菏泽市 X(注:以上数据仅作为示例,实际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附件:相关法规文件及统计数据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镇居民:指在城镇地区居住,以非农业户口为主的居民。

2.最低生活保障线:即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物价水平: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4.地区差异:不同地区间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所引起的差异,包括物价水平差异、收入水平差异等。

5.家庭人口: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人数,家庭人口多少直接影响其生活费用的大小。

2024年最新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各省市区县)

2024年最新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各省市区县)

1860
哈尔滨市呼兰区、阿城区、齐齐哈尔市区、牡丹江市区及绥芬河市、佳木斯市区及抚远市、鸡西市区、双鸭山市区、七 台河市区、鹤岗市区、绥化市区
1610
哈尔滨市双城区、伊春市区、黑河市区、大兴安岭地区,全省其他各县(市)
1450
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金川区、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和兰州新区、嘉峪关市
2200
22
威海市所辖市 (区)
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 平阴县、商河县。青岛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淄博市:博山区
、周村区、桓台县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滕州市烟台市:莱阳市、栖霞市、海阳市。潍坊市:青州市、安丘市、高密市
二档 、昌邑市、临朐县、 昌乐县。济宁市:任城区、兖州区、曲阜市、邹城市、微山县泰安市:泰山区、新泰市、肥城市。日
1740
17
三档
株洲市:炎陵县、茶陵县 衡阳市、邵阳市 岳阳市:岳阳县、汨罗市、湘阴县、临湘市、华容县、平江县、屈原管理区 常德市:其他区县市(管理区、高新区) 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档 二档 三档
各设区市根据所辖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选择确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予以公布。
序号 省份
1
北京市
2
上海市
3
天津市
4
重庆市
5
河北
6
山东
2024年最新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各省市区县)
档次
一档 一档 一档 一档 二挡
一档
地区
北京
月最低工 资标准
2420
上海
2690
天津
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 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梁平区、武 隆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

山东省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表

山东省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表

山东省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表山东省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表1.定义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保障城镇居民基本温饱生活的经济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山东省实际情况制定。

2.标准2.1.居住支出按照不同城市划分,对不同居住类型的城镇居民每月住房租金、水电费和物业费进行补助。

城市A:居住类型1 - 500元,居住类型2 - 800元城市B:居住类型1 - 400元,居住类型2 - 700元城市C:居住类型1 - 300元,居住类型2 - 600元2.2.饮食支出根据城市划分,对不同居住类型的城镇居民每月饮食费用进行补助。

城市A:居住类型1 - 600元,居住类型2 - 1000元城市B:居住类型1 - 500元,居住类型2 - 900元城市C:居住类型1 - 400元,居住类型2 - 800元2.3.医疗支出根据城市划分,对不同居住类型的城镇居民每月医疗费用进行补助。

城市A:居住类型1 - 200元,居住类型2 - 300元城市B:居住类型1 - 150元,居住类型2 - 250元城市C:居住类型1 - 100元,居住类型2 - 200元3.附件本文档附有以下附件:附件1:山东省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详细标准表4.法律名词及注释4.1.最低生活保障线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保障城镇居民基本温饱生活的经济标准。

4.2.居住类型1居住类型1是指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一般的居住类型。

4.3.居住类型2居住类型2是指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较好的居住类型。

5.结束语本文档提供了山东省各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详细标准,涵盖了居住、饮食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参考。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篇一:职工最低生活标准管理职工最低生活标准管理规定制定單位:人事总务制定日期: 文件版本:核准:審核:制定:文件修订记录篇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表2012年12月金额单位:元/月地区城市居民平均低保标准农村居民平均低保标准北京市 520.00426.62 天津市 520.00370.17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335.01308.48407.70366.64291.09323.67570.00434.33476.78339.39324.10345.93364.12271.76334.52304.52313.98153.92 146.33 242.19 270.07 144.18 157.33 430.00 353.39 350.03178.72174.93172.71 182.46117.83 132.32 144.27 220.47广西壮族自治区270.48114.60 海南省 316.19236.67 重庆市326.00183.55 四川省 276.73131.31 贵州省 308.04135.58 云南省284.42139.68 西藏自治区399.73133.33 陕西省 363.06167.31 甘肃省251.29133.11 青海省 310.83165.86 宁夏回族自治区252.50145.8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91.00136.50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的地区2012年12月金额单位:元/月地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农村居民低保标准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530530惠山区530530滨湖区530530 江阴市480480 宜兴市490490徐州市云龙区440440常州市新北区武进区苏州市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吴江市太仓市南通市崇州区港闸区扬州市广陵区 500 420 570 570 570 580 600 590 580 580 480 480 400 500 420570 570 570 580 600 590 580 580480 480400邗江区 400 400镇江市京口区 480 480 润州区 480 480 丹徒区 480 480泰州市海陵区400高港区400靖江区400浙江省宁波市525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480甘肃省嘉峪关市425 广东省中山市 43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380石狮市 400400 400 400525480425430380400三明市梅列区350350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360360篇三: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及解答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社会与学界关注的重点,而由于微观数据和建模技术的匮乏,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往往限于定性理解和总量分析。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4.27
•【字号】杭政函[2011]60号
•【施行日期】2011.06.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
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
(杭政函〔2011〕6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目前,我市市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已从1100元提高到1310元。

为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通知》(浙政发〔2005〕65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杭政〔2006〕13号)等文件精神,现就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低保标准
(一)杭州市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44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525元;
(二)杭州市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3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450元;
(三)各县(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地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结合统筹城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工作要求,参照市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标准自行调整,报市政府备案后实施。

二、资金渠道
市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所需资金按原渠道列支。

三、执行时间
调整后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1年6月1日起执行。

前发《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杭政函〔2010〕126号)同时废止。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
正文:
----------------------------------------------------------------------------------------------------------------------------------------------------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切实保障城市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根据全市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情况,市政府决定,对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适当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后的标准
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和新城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30元提高到160元。

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04元提高到128元。

二、执行时间
调整后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06年7月1日起执行。

三、调整标准所需资金安排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后所需新增资金由市、县(市、区)财政负担。

各级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二OO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结束——。

中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中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中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回顾与评析中国城乡低保制度的发展,从1993年6月上海市首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算起,已经有16年的历史了。

16年来,作为一项普遍的、有效的社会政策,城乡低保制度对保护中国的贫弱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所谓“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制度”即“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准的消费需求设立一个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政府按照明文公布的法定程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1]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在国内,由于向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急剧转轨和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在中国城市社会中引发了诸多经济、社会矛盾。

加上中国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本身的脆弱和不足,在短短几年中,就在城市中迅速形成了以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和一部分被拖欠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赡养人口为主体的城市贫困群体。

为了应对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1993年6月1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上海市的低保制度规定,凡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当时的标准是月人均120元),都有权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社会救助。

16年来,城市低保制度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即1993—1999年的“创立和推广阶段”和1999年至今的“提高和完善阶段”。

1.城市低保制度的创立和推广阶段在第一阶段,用了7年的时间,城市低保制度完成了由点及面,在全国普遍建立的历史使命:最初,城市低保制度的创立表现为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与时俱进的政策创意和自发的行政行为,继上海之后,又有大连、青岛、烟台、福州、厦门和广州等东部沿海城市加入了有个性地创建制度的行列;1995年,这项制度为中央政府的相应的职能部门——民政部所认可,并下决心在全国组织推广;1997年,这项制度再次上升为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在本世纪末,全国所有的城市和县治所在的镇都要建立这项制度;到1999年建国50周年前夕,民政部宣布:全国668个城市和1638个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已经全部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川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报告(1)

四川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报告(1)

四川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报告(1)受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和民政部低保司的委托,20XX年4—5月,我们对四川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创建和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研究和评估。

这个课题主要以文献研究为主:在四川省民政厅,我们翻阅了1997年以来与低保制度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法律法规、工作报告、统计资料以及省内各大媒体有关低保制度的报道,整理出研究的初步线索,搭建起报告的粗略框架。

然后,再对省民政厅及成都、德阳、南充等市及其所辖的若干县的民政局的官员进行了个案访谈和座谈,还列席了省民政厅在4月26—27日在南充市蓬安县召开的“全省救灾救济暨低保工作会议”,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四川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创建和发展的过程、制度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与民政部门的官员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进一步完善这项制度的政策建议。

1.四川省的城乡贫困问题四川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长江上游。

现辖18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共有180个县。

四川省境内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沿四川盆地中心向盆地四周山区递减。

1-1.四川省的经济概况四川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20XX年分别为4875亿元和292亿元,从总量看,均占西部地区首位,全国第十位。

但是,四川省人口众多,20XX年末,常住人口8673万人,仅次于河南和山东,列全国第三位;占西部总人口的24%,列西部第1位。

[1][1]如果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四川省将退居全国第26位,相当于排在第一位的上海市的%,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则为全国第25位,相当于排在第一位的上海市的%。

其他一些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四川省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也属中下游水平。

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11元,在全国排第18位;与西部其他省相比,也处于中游水平,比西藏、广西、云南和重庆分别少1149元、704元、629元和627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各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
览表
2018年各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览表
多地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京沪标准超700元
今年以来,上海、北京、南京等多地相继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的“并轨”。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在四大直辖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上海市城乡低保标准最高,为790元/月,北京次之,为710元/月。

多地统一城乡低保标准
7月1日,北京、南京等地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的统一。

其中,北京城乡低保标准统一调整至每人每月710元,南京城乡低保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

此前,上海城乡低保标准从4月1日实现一体化,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790元,其中城镇低保标准提高11.27%(之前为每人每月71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27.42%(之前为每人每月620元)。

同时,一些地区正在酝酿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的统一。

其中,长沙市7月1日开始试行《长沙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试行办法》,试点区的城乡低保标准统一为450元/月;广州市民政局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将全市城乡低保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在舆论看来,多地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的统一,是社会救助实现城乡统筹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保障民生底线公平,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京沪城乡低保标准超700元
今年以来,在四大直辖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多数城市上调了城乡低保标准。

其中,上海市的城乡低保标准最高,为每人每月790元;北京次之,为每人每月710元;尚未“并轨”的天津,其城市低保标准也超过了700元,为每人每月705元。

记者发现,一些尚未”并轨”城市的城乡低保标准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

譬如,天津农村低保标准为540元,与城市低保标准相差165元;郑州自7月1日起将全市城市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520元,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90元,两者差距多达230元。

而在城乡低保的调整频次上,一些地区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动作较慢,而有的地区则建立了自然增长机制。

今年3月份,银川下发的《关于建立银川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调整机制意见》提出,城乡低保标准按照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35%比例确定,并随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