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供需矛盾及调节

合集下载

旅游工作会议典型发言稿

旅游工作会议典型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旅游工作会议的主题——如何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旅游工作者,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旅游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数等指标逐年攀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旅游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1. 旅游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但旅游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而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却“门可罗雀”。

2. 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旅游企业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诚信缺失等问题,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3.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些旅游目的地交通不便、住宿条件差、旅游设施不完善,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4. 旅游环境问题突出。

过度开发、污染治理不力等问题导致部分旅游资源遭受破坏,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 优化旅游市场布局。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

同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旅游政策,引导旅游业健康发展。

2.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

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鼓励旅游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

3.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

同时,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4. 严格环境治理。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旅游开发规模和强度。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确保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三章旅游供需规律(第二节旅游供给)

第三章旅游供需规律(第二节旅游供给)

(3)Esp大小所代表的意义 ① 当Esp>1时 ③ 当Esp<1时 ⑤ 当Esp=∞时
② 当Esp=1时 ④ 当Esp=0时
P Esp=0 Esp<1 Esp=1 Esp>1 Esp=∞
S
S
0
Q0
Q1
Q
(4)不同时空条件下价格与旅游供给的关系是不同的。 ① 不同时间条件下:有短期与长期之分 ② 不同空间条件下:有大小空间范围之分
第二节 旅游供给
一、旅游供给的概念
1. 供给
供给,即供应和给与,和需求是一组相互对应的概念。需求 是对消费者而言,供给是对生产者而言,是指生产者在一 定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某种产品的行为。
2. 旅游供给: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旅游经营者(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向
旅游市场(消费者)提供旅游产品的行为。
3. 旅游供给的基本含义
80 50 E xp 50 3
Q1=80份.
则根据公式有:
3 4 12 5 2 .4 25 20 1 5 1 5 20 4
价格为20——25元时的弧弹性系数是:
80 50 E sp ( 80 50 ) 2 25 20 ( 25 20 ) 2 30 65 5 22 . 5 6 13 22 . 5 5 135 65 2
能力限定的旅游供给价格曲线
五、旅游供给弹性
旅游供给弹性是指旅游供给对各种影响因素变化 作出的反应。
1.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
(1)旅游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旅游供给量对旅游价格
的反应及变化关系。
(2)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指旅游供给量变化的 比值与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的比值之比,其计算 公式是:

第三章 旅游供给的表达、弹性、规律及供需均衡

第三章 旅游供给的表达、弹性、规律及供需均衡

(三)住宿设施 包括向所有类型游客提供商业性或准商业性过 夜设施的所有机构 饭店:以建筑物、内在设备设施以及管理和服 务人员的集合为依托,主要为离开常住地的消费 者提供住宿服务为主的组织 蕴涵着价值创新的理论基础 家庭旅馆(可以深入研究的课题) 住宿设施可以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推进者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及其比较(截至2005 12月 2005年 表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及其比较(截至2005年12月31 )(单位 单位: 日)(单位:个)

旅游城 旅游企 业总计 总 市 数 上海市 南京市 无锡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嘉兴市 湖州市 绍兴市 舟山市 总计 1252 547 278 132 364 131 146 102 68 543 329 161 113 178 151 4495 19 21 21 16 24 12 8 8 5 19 16 14 6 17 5 211
风景 历史文 森林 旅游区( 旅游区(点) 全国工农 化名城 公园 世界 名胜区 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 业旅游示 旅游城市 范点 遗产 国家 国家 国家 4A 3A 2A 1A 级 省级 级 省级 级 省级 1 6 18 1 0 0 0 0 0 1 0 2 0 上海市 1 8 7 6 8 0 1 1 2 1 0 2 1 南京市 3 7 7 6 8 0 0 1 0 0 2 3 1 无锡市 2 8 4 1 10 1 0 0 0 0 0 0 3 常州市 5 10 17 3 4 0 2 1 3 2 0 4 2 苏州市 2 1 2 3 7 0 0 0 2 0 0 0 1 南通市 1 4 4 3 1 0 0 1 0 1 2 0 2 扬州市 2 1 4 3 1 1 0 1 3 1 0 2 1 镇江市 0 2 1 0 4 0 0 0 0 0 1 0 0 泰州市 4 6 16 1 2 0 0 2 2 1 1 4 4 杭州市 2 4 9 6 1 0 0 1 1 1 0 2 2 宁波市 嘉兴市 3 3 4 1 9 0 0 0 1 0 1 0 1 1 3 3 0 3 0 0 1 1 0 1 0 3 湖州市 2 0 6 3 8 0 0 1 5 1 0 2 1 绍兴市 1 1 1 0 2 2 0 3 2 0 1 0 1 舟山市 长江三角 30 64 103 37 68 4 2 13 22 9 8 21 22 洲总计 苏浙沪总 34 93 126 53 146 9 2 21 52 12 15 39 65 计 246 539 671 522 927 130 30 177 - 101 - 305 - 全国 文物保 自然 护单位 保护区 国家 省级 国家 省级 级 级 19 122 0 0 31 120 0 1 14 70 0 1 4 25 0 0 34 111 0 1 4 15 0 0 11 29 0 0 4 20 0 1 3 16 0 0 27 44 1 2 21 25 0 0 11 16 0 0 13 18 0 1 16 42 0 0 3 6 0 0 215 279 2009 679 - - 1 4 1146 7 10 -

后《旅游法》时代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

后《旅游法》时代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
艺术文化交流
2014年1月下半月刊
后《旅游法》时代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
吕桢楷 张 杰 宋依倩
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实施实施,将促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使旅游业 朝着正常轨道发展。旅游法最初实施的一段时间将是中国旅游业的阵痛期,之前一直存在的供 需矛盾在此期间尤为突出。如何在阵痛期之后最大限度的缓和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后旅游法 时代会给出我们答案。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296
从2013年10月2日晚11时起,在景区售票处开始组织退票, 到凌晨3点已经退票8000余张,部分游客情绪略显激动,但没有 出现“打砸攻陷售票处”的情况。2013年10月3日早上6时,管 理部门在景区旁边的荷叶迎宾馆开设了7个退票专柜,截至2013 年10月3日上午11时已退票1.1万余张。10月3日下午,九寨沟景 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景区将游客进沟时间提前至凌晨6时, 实行分时分段错峰进沟游览。
我国供求矛盾的制度性成因分析:其一,我国的供求矛盾 与我国经济转轨以及特定的产权制度安排存在密切的关系;其 二,我国闲暇制度的安排也是造成现阶段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 原因;其三,我国旅游供求之间的矛盾与我国特定的旅游发展 模式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
二、旅游供需矛盾的具体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3号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旅游法》对旅游 相关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全面、科学、指导性强,对促进我 国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三大特色: 综合法、人本法、衔接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 法》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阵痛期中国旅游发展暴露出的供需矛盾问题如何才能在未 来有所缓解,甚至控制在极小的影响下,是我们应该重视思考 的问题。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关键堵点及纾解路径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关键堵点及纾解路径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关键堵点及纾解路径目录一、内容简述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理论基础 (7)2.1 相关概念界定 (8)2.2 供需动态平衡理论 (9)2.3 产业关联理论 (11)三、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现状分析 (12)3.1 产业规模与发展现状 (13)3.2 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3.3 影响供需动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15)四、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关键堵点分析 (16)4.1 市场需求不足 (17)4.2 供给结构不合理 (19)4.3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20)4.4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21)4.5 人才培养与引进难题 (23)五、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纾解路径 (23)5.1 扩大市场需求 (25)5.1.1 加强宣传推广 (26)5.1.2 开发新型产品 (27)5.1.3 拓展消费渠道 (28)5.2 优化供给结构 (29)5.2.1 促进产业升级 (30)5.2.2 提高供给质量 (32)5.2.3 加强国际合作 (33)5.3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4)5.3.1 发展重点领域 (35)5.3.2 培育新兴产业 (36)5.3.3 优化产业布局 (37)5.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39)5.4.1 落实优惠政策 (40)5.4.2 加大财政投入 (41)5.4.3 完善金融支持 (42)5.5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43)5.5.1 建立人才体系 (44)5.5.2 引进高端人才 (45)5.5.3 加强职业教育 (46)六、结论与展望 (48)6.1 研究结论 (49)6.2 研究展望 (50)一、内容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冰雪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我国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前言温泉旅游是旅游者以体验温泉、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主题,达到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时尚旅游。

伴随着休闲度假的兴起,温泉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度假旅游者的青睐。

温泉经济更是被称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

温泉独特的疗养、保健作用,其异类资源替代性弱、重游率高、经济效益可观的特点,也引起了很多企业家、投资商的关注。

截止2009年底,在国家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温泉企业已占全国旅游注册企业总数的7%份额,全国温泉旅游行业总产值已高达2064亿元。

随之而来的是竞相模仿、产品缺乏特色、项目设置雷同、资源浪费、破坏严重等问题日渐凸显。

因此,在我国温泉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加强其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合理、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温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温泉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我国对温泉的开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利用温泉资源发展温泉旅游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温泉旅游开始大力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多温泉旅游地多是沿袭事业管理的经营模式,功能上以康疗度假型为主,服务对象为事业单位的职工、离退休干部等,温泉的利用形式大多以温泉旅馆、温泉疗养院为主。

这期间是我国温泉旅游的初步形成期。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温泉旅游步入了成熟扩展期。

我国加大了对温泉旅游资源的大规模综合开发利用。

在满足旅游者基本的温泉疗养目的外,还能满足其观光、娱乐、健身、美容、商务、民俗等方面的旅游需求。

经过十多年发展,北京、广东、天津、重庆、海南、福建、四川、云南等地温泉旅游开发的规模和档次快速提高,从而带动中国温泉旅游整体向产业化发展;有的地区还依托温泉旅游资源,培育了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地方支柱产业。

随着21 世纪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我国出现了更新、更高层次的以体验文化为目的的温泉旅游。

将温泉作为载体,把各种时尚休闲的理念融入温泉旅游中,通过对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赋予温泉旅游产品、服务更多的内涵和价值,使游客在享受服务的同时,能更多地享有精神的愉悦和文化的熏陶。

三亚“价格调控”假日旅游供需矛盾的利弊及对策

三亚“价格调控”假日旅游供需矛盾的利弊及对策

三亚“价格调控”假日旅游供需矛盾的利弊及对策
赵全鹏
【期刊名称】《旅游学刊》
【年(卷),期】2000(15)4
【摘要】三亚今年运用“价格杠杆”调控假日旅游市场供需矛盾,尝试经营假日
旅游市场,但它是从局部利益出发的,对海南整体假日旅游经济有不良影响。

鉴于三亚旅游对海南整体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应当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本文立足于海南全省旅游经济发展,分析这一措施的利弊,并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

【总页数】5页(P9-13)
【作者】赵全鹏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三亚餐饮业“价格欺诈”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对策分析 [J], 刘勇
2.现行房价宏观调控政策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 [J], 陆晨
3.稳物价安民生促和谐——海南省三亚市物价局价格调控监管掠影 [J], 无;
4.海南三亚:发布海鲜排档餐饮海鲜品价格调控新规 [J],
5.海南假日旅游供需矛盾的价格平衡分析 [J], 高彦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例子

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例子

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例子
在旅游行业中,供求矛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例子:
1. 酒店房间供不应求:在热门旅游季节或节假日,特别是在旅游景区附近的酒店往往面临供不应求的情况。

游客可能会发现很难找到空房间,或者只能找到价格较高的酒店。

2. 旅游景点拥挤:一些知名的旅游景点常常会吸引大量游客,导致景点拥挤。

长时间排队、人山人海等现象成为了供求矛盾的明显表现。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游客的旅行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3. 交通拥堵:旅游高峰期,尤其是在假日或周末,交通拥堵是常见问题。

大量游客涌向旅游景点或热门旅游城市,导致公共交通工具、道路网络和停车位不足。

这会给游客带来不便和耽误行程的风险。

4. 旅游资源利用不平衡:有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而其他地区则面临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

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一些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而其他地方则鲜有游客光顾,错失了发展的机会。

5. 价格波动:旅游季节和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波动,这可能使得某些游客无法承受高额的旅游费用。

特别是对于旅游收入较低的群体来说,他们可能会在旅游供求矛盾中面临经济困难。

以上只是旅游供求矛盾的一些例子,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旅游行业中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从业者和游客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管理措施和市场机制,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0
Q
均衡价格的定义
定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 格与供价格相等时的价格。也是供给量与 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处于均衡价格下的 供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2、价格调节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3、旅游供给时间和空间的固定性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旅游供求均衡过程
(二)动态均衡
其他因素的影响
(供求定理: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旅游供求矛盾的成因(我国)
技术性成因
所有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 会生产力水平下所共有的一般性矛盾
制度性成因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体制、政策、转轨方式、发展战略等因素导致的矛盾)
•发 展 道 路 决 定 了 旅 游 供 给 因 波 动 而 存 在 “需求空隙” •转轨导致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及产权扭曲下 的“个人需求产业化” •特 殊 闲 暇 时 间 安 排 下 的 “ 同 步 性 震 荡”“排浪式消费”
一、旅游供求矛盾
(一)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通过旅游产品价格结 合,因而它们形成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 运动规律。
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为:旅游供给源 于旅游需求,但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 游供给又能激发和产生旅游需求。
供给均衡的短暂性和矛盾的经常性
旅游者: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 旅游厂商:更高的价格出售更多的产品。
(一)静态均衡 由于旅游供求自身特征所引起的供大于
求和供过于求,称之为技术性旅游供求矛 盾。这种供求矛盾与国家性质、所有制结 构无关,在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下的旅游目的地都会 出现的一般性矛盾。
1、静态均衡的含义 只考虑供给、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变动
关系,从而达到的均衡状态
P S
寒山钟声
“黄金周”旅游是寅吃卯粮 假日经济正借长假而繁荣起来,但仔细研究一下“黄金周”期间与期后旅游
业、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表现,所谓的繁荣无非是“寅吃卯粮” 罢了。 首先从黄山看旅游。往年的“五一”,游客一般在5万人左右,2000年居然 达到了创纪录的15万人,蜂拥而至的游客大大超过了旅游景点的接待能力1但 有关专家指出,“五一”期间的集中出游不但使各大景点透支了今后一段时 间赔偿损失 游客来源,也因接待的不如意挫伤了许多人今后假日出游的积极 性,其后遗症不是短时间能够消除的。 再从民航看交通。假日期间民航所有的正班、加班和包机常常“爆棚”,绝 大部分航班的客座率都在90%以上。但随着假日的结束,航班客座率急转直 下。以国内平常算不上繁忙的合肥机场为例,假日期间日旅客吞吐量最高达 到3 000多人次,整个假日7天的旅客吞吐量达到创纪录的近1.8万人次,可假 日一结束,日吞吐量锐减至高峰期的一半,平素客座率较高的合肥——广州 航班,有的班次居然客座率不到两成。业内人士认为,出现此种情况与目前 的整体消费水平关系较大,五一期间的乘机热其实也透支了今后一段时期的 客源。民航是这样,铁路和公路也未尝不是如此。 最后以王府井看商业。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王府井各商场的销售额节中后 节后截然不同,节后王府井商场的日销售额从五一期间的最高680万元一下就 掉到了不足150万元,还不如平时多,其他几间商场的日销售额也比平时跌了 三成以上。老百姓整体购买力并未显著增长,只是把平时要花的钱省下来专 门集中到假日期间消费罢了,集中消费行为仅仅是一时一地的消费行为,假 日期间花费的钱中难说没有对未来的透支,随后出现购买疲软也就不足为奇 了。 资料来源;张《假日经济是寅吃卯粮?》载《中国青年报》,2000-05-19 思考问题:1、假日经济是否真的是“寅吃卯粮”?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 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2、假日经济为什么这么火爆?如何有效改善这种局面?
不可贸易性与冷热点
分布不均
结构矛盾
04
类型、档次、质量等
方面
旅游需求
意愿性潜在 旅游需求
现实旅游需求
旅游供给 现实旅游供给


















潜在旅游供给
旅 游 需 求
非 意 愿 潜 在







无效旅游需求


替 代 旅 游 需
旅 游 需 求
符 合 意 愿 的

旅 游 供 给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 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变动引起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旅游供求矛盾的价格调节
P2

供给

需求D2 需求D1
数量
P1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
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变动引起 均衡价格反向变动,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旅游供求矛盾的价格调节
价 格
需求D1
供给1 供给2
建旅游模式
红色主题餐厅
儿童餐厅
案例:风波庄武侠主题餐厅
每一道菜称作一道功力,吃叫练,吃 饭称练功,什么大力丸、降龙十八掌、 九阳神功、打狗棒法、六脉神剑、凌波 微步等绝世秘籍只要你想练,有因有尽 有。真的是五花八门的功夫,想要体验, 尽在风波庄!
凤舞九天和九阳神功
中国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
的观景平台; 第六步可以乘坐游艇驶入瀑布内部一游。
寒山寺除夕撞钟活动
寒山寺除夕撞钟活动。在寒山寺,根据中国佛 教经典和习俗,每逢岁末,佛僧在寺庙举行盛大 岁末佛事,撞钟108下,其意义有三:一是一年之 中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个候,加 起来是108,表示一年的总结;二是怀念佛门108 位长老;三是佛教认为人生祸福相依,沉浮无常, 一生中有108个烦恼。佛经有“闻钟声,烦恼清, 智慧长,菩提生”之说。伴随着夜半悠扬的钟声, 寒山寺除夕撞钟活动已进行二十多年, 已成为苏 州一项重要的宗教旅游活动。
原因
1、假日前后出现了一定的真空期,很多景 区目的地出现了萧条现象
2、假日经济只是人们平时消费的集中兑现, 平均下来消费水平并不突出
3、旅游产品没有针对假日经济进行集中的 创新,没有假日的标识及独特性
4、供求失衡,体验降低,不利于旅游的长 期发展,
5、短期拉动经济增长,但透支了未来的消 费,虚假繁荣
3、假日期间,商家促销、降价及产品推广 刺激了旅游欲望
4、信息不对称导致冷热点不均,热点过热 5、旅游供给的结构性失衡
非 意 愿 滞 存
旅意 游愿 供滞 给存
实现旅游需求(购买
供)求相等
实现的旅游供给 (销售)
滞存旅游供给/ 潜在旅游供给
无效旅游供给
(三)影响旅游供求平衡的因素
1、旅游需求与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因素 2、需求与供给的地区和时间因素 3、其他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
促销因素、偏好因素
二、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四、旅游供求矛盾的调控
01 价格调节(发挥市场机制) 02 改善闲暇时间总量和分配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形成有效供求 03 均衡机制 04 着力目的地整体形象促销 05 产品创新调节
旅游创新的趋势
文化的价 值转化
旅游的跨 界融合
主题化发 展—IP
产业链的拓 展与延伸
旅游产品创新模式
大力发展主题产品 积极创新旅游产品 创新利用方式,创
P3 P1 P2
需求D2
数量
(3)供求同时变动 供求同时变动,方向相反时,若需求增加供给减
少则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则均衡价 格下降;均衡数量则视供求变动幅度而定。
供求同向变动,均衡价格及均衡数量根据变动幅 度而定。
p
S1
S0 p1
p0
S2
p2
D1
D0 D2
0
Q2 Q0 Q1
Q
供求同时变动分析图
如果双方在价格和数量上完全一致,则旅游经 济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
然而,旅游供求之间的均衡是暂时的,而不均 衡是经常的。 从均衡到不均衡的运动过程,推动 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
数量矛盾
01 接待能力与旅游总人
次数
时间(季节)矛盾
02
供给常年性与需求时 间性
空间(地域)矛盾 03来自弊端1、对未来的需求进行了透支,长期不利于均衡发 展
2、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市场失灵 (促销力度、消费效应降低、体验下降)
3、旅游需求的时间滞差,供求失衡导致资源配置 失调(淡旺季明显、冷热点不均)
4、过度竞争导致市场混乱(不顾生态承载量,盲 目的)
5、外部性导致生态破坏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
福禄寿酒店
多步观看尼亚加拉大瀑布
第一步,可以站在瀑布边矮墙外观景; 第二步,可以登上附近三个瞻望塔中的任何一个
鸟瞰瀑布全景,还可以在塔的旋转餐厅用餐; 第三步,乘坐横跨深谷的空中缆车,从远处眺望
瀑布全景; 第四步,可以乘坐直升飞机盘旋于瀑布上空; 第五步,近处可以通过竖井地下道下到瀑布两侧
消费者行为的三大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 有了黄金周,时间充裕
消费者行为
平时工作 很忙,没 时间去旅 行
消费者内在因素
市场营销因素
商家想出多种营 销手段,推出各 种活动。
假日经济为什么这么火爆
1、闲暇时间的过度集中,导致一段时间内 需求的集中爆发(旅游需求面临着时间约 束,具有时空粘性)
2、消费者旅游动机增强(需求被长期的压 抑);羊群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