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教案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全册教案(新)

六年级美术学期备课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美术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
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
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
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下册教案标题:创意拼贴——探索色彩与形状的表现力教学目标:1. 了解拼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探索色彩和形状在拼贴作品中的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色彩丰富的纸张、剪刀、胶水、画笔、彩色铅笔、海报纸、磁性白板、幻灯片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纸、旧杂志、海报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拼贴艺术作品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拼贴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论拼贴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拼贴艺术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 解释色彩和形状在拼贴作品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力。
三、示范与指导(15分钟)1. 展示一幅简单的拼贴作品,解释创作思路和过程。
2.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色彩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3. 引导学生运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拼贴实践。
四、实践与创作(3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教师的指导,开始进行拼贴作品的创作。
2.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拼贴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色彩和形状的表现力。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拼贴艺术的技巧和表现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复杂的拼贴作品创作。
2. 学生可以在家中寻找素材,继续进行拼贴艺术的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色彩和形状在拼贴作品中的表现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实践与创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拼贴艺术的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在展示与分享环节,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启发,提高了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引导他们尝试更多的材料和表现方式,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美术《拟人化的动漫形象》教案2

《拟人化的卡通》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拟人化的卡通》一课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二册中的第十三课,属于“造型·表现”课。
要求学生在欣赏卡通形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的卡通造型,运用拟人化手法设计一个卡通形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材呈现方式分析:通过“生活情境图片、美术作品图片、辅助认知图片、方法步骤图片、学生作业图片等”等呈现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拟人化卡通形象是如何演化的。
(三)知识背景分析:卡通教学是编者设计的一个大系列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涉猎,每个年级都有这个课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窄到宽,在内容的难易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但归根结底,这个系列教学旨在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卡通”知识。
学生在欣赏卡通图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的卡通形象以及不同卡通形象的外部形态,进一步观察感受他们的结构特点,并针对其五官、身体、姿态等特点通过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及创造性的卡通作品,体验卡通形象设计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四)学情分析:由于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能力,对“拟人化”一词也有所了解。
加之学生们特别喜欢动画片,喜欢卡通形象,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所以这一课对他们来说难度不是很大。
二、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拟人卡通形象的设计及表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之情及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四、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课题导入,激情引趣老师这里有一句话想请同学们帮我判断一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微风带着荷叶翩翩起舞”。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2)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10)第3课《装饰色彩》 (12)第4课《装饰画》 (18)第5课《彩球的设计》 (21)第6课《城市雕塑》 (27)第7课《用各种材料制版》 (34)第8课《装饰柱》 (38)第9课《精彩的戏曲》 (42)第10课《戏曲人物》 (45)第11课《画故事》 (54)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 (58)第13课《拟人化的动漫形象》 (63)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67)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 (69)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71)第17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76)第19课《滚灯》 (80)第22课《四川青花瓷》 (84)第23课《人民和总理》 (88)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1教材分析《追寻文明的足迹》一课是选自人美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内容,属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是继第11册《神州风采》有关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一课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次专题欣赏活动。
涉足面广泛,主要是欧洲、亚洲、非洲经典文化遗产,为了让学生领会世界文化遗产对人类的重要价值,一节课无法让学生认识全面,我将本课教材中欣赏内容划分为四部分。
主要有:1、史前美术 2、古埃及壁画艺术 3、西方文明之源——希腊4、亚洲的文化魅力。
分四课时逐步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的闪光足迹,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
初步了解美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前两课时分别讲述了史前美术的起源与发展和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所产生出的艺术文明,学习岩画和埃及壁画的美术知识。
后两课赏析欧洲与亚洲的文化艺术。
这节课我重点让学生感受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中壁画艺术的魅力,了解古埃及壁画历史、艺术成就。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埃及艺术,使学生了解古埃及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期美术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研究了五年的美术,对美术有了相对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本学期的教学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识,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
同时,也侧重于美术文化的研究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通过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
通过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研究的持久兴趣。
让学生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研究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方面。
同时,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研究、问题研究和项目研究,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研究,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
该教材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研究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造型·表现”方面,教学旨在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记录和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方面,教学旨在让学生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人美版六年级下册教案主题:创作水墨画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法;3.通过创作水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材与工具: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七年级美术教材;2.毛笔、水墨、宣纸、水盆、白纸、毛巾等绘画工具。
教学内容及流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们介绍水墨画的概念,让他们了解水墨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差异;2.展示一些水墨画作品,让学生们欣赏,并引导他们发现水墨画的特点,如线条简洁、色彩清淡、寓意深远等;3.引导学生们思考水墨画表达的可能性,让他们了解水墨画可表现自然风景、人物、动植物等主题。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基本技法讲解:a.纸张的准备:将宣纸浸入水中,待宣纸松软后取出,备用。
b.水墨的调制:将适量的水加入水墨块中,用毛笔搅拌均匀,调制成不同浓度的水墨。
c.墨点、墨块、墨骨的使用:通过稍改笔尖用墨点描画,加深颜色使用墨块,使用大面积墨骨研磨出大块阴影等。
d.线条的运笔:学习如何运用毛笔的不同部位画出细线、粗线、虚线、实线等。
2.示范讲解:在白纸上进行一些基本线条和色彩的示范,让学生们观察和模仿。
三、创作实践(40分钟)1.学生创作前可以观摩一些水墨画的图片,获得灵感,也可以自由发挥;2.学生可选取自然风景、人物、动植物等主题进行创作;3.提醒学生要注意线条的运用、形象的表达以及色彩的搭配;4.鼓励学生进行多次修改和润色,提高作品的质量。
四、展示与交流(15分钟)1.学生相互交流和欣赏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与体会;2.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3.选取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讨论共同的创作思路和技法。
五、总结(15分钟)1.学生总结所学的水墨画基本技法和创作经验;2.通过提问学生们对水墨画的理解和感受;3.鼓励学生将所学技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继续创作和欣赏水墨画。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六年级下册《人民和总理》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4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六年级下册《人民和总理》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人民和总理》是六年级下的一节美术欣赏课,根据课程标准对六年级欣赏评述课的要求: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
尝试以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美术家及代表作品。
学会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加之六年级学生也对以前的欣赏课有一定了解,根据我对六年一班学生的了解,他(她)们思维比较活跃,只要善于引导,他(她)们的回答一定会踊跃。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国画作品的材料、分类,初步学会鉴赏国画作品。
2、学生通过欣赏、分析,了解《人民和总理》作品的美及内涵。
3、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唤起学生浓厚的爱国热
情,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作品《人民和总理》的美及内涵。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2. 掌握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提升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笔等绘画工具。
3. 画板、画纸等绘画材料。
4. 一些艺术品或图片作为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 水彩画《春天的故事》1. 引入: 让学生观察一幅春天的水彩画,并让他们描述画面中的内容和感受。
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美丽。
2. 教学: 介绍水彩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如淡墨浓彩、渐变过渡等。
讲解水彩画的基本绘画技巧。
3. 实践: 让学生用水彩画绘制自己对春天的想象。
鼓励他们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春天的美丽和活力。
第二课: 艺术品欣赏《星月夜》1. 引入: 显示凡高的《星月夜》艺术品,并向学生简单介绍凡高的艺术风格和生平。
2. 分析: 阅读《星月夜》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画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并让他们表达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和感受。
3. 创作: 让学生以《星月夜》为灵感,用彩色铅笔或水彩绘制自己的星空画。
鼓励他们用深浅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夜空的宁静和神秘。
第三课: 立体造型作品《小动物的世界》1. 引入: 引导学生观察几个小动物的立体造型作品,并让他们描述动物的形状、特点和表情。
2. 教学: 教授基本的立体造型方法,如折纸、粘贴和剪切等。
讲解如何运用造型材料和工具来制作小动物的形象。
3. 制作: 让学生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立体造型作品。
鼓励他们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设计每个小动物的形象和故事。
第四课: 图案装饰作品《我的作品展览》1. 引入: 让学生观察一些艺术品的图案装饰,并让他们描述图案的样式和底纹的使用方式。
2. 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图案装饰的特点和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图案装饰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3. 创作: 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作品展览,包括海报、画框和展示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下册教案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三、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在对文化遗产介绍的表达方面,局限于已有的资料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从遗产的整体、细节、独特之处,历史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而骄傲。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三、讲授新课(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交流研究: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板书:色彩奇美形态壮美令人惊叹生态优美四、学生实践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教师巡视辅导。
五、小结,布臵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作业展评欣赏学生作品,并请画得好的学生读一读感想。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尽量维持这里最原始的状态?四、总结,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珍视人类自然遗产呢?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
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如:污染、战争等),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涉及到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是保护自然遗产重要还是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重要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合理利用自然等,这正是世界教科文组织所倡议的保护遗产,留给未来这一观第3课我的书包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
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二、讲授新课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
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背带——提手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三、学生制作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
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
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
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
第4课画故事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2、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3、通过故事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学生的现象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
通过画故事,体味故事中人物的精神,促进学生对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由等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合理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墨汁等国画工具,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英雄:(播放课件)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人物,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应该具有哪些形象特点?二、讲授新课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英雄,想认识一下吗?2、点击播放课件:(故事大意)很久很久以前,九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中,土地烤的直冒烟,禾苗都干枯了,铜铁沙石也软软地快熔化了,一些猛禽怪兽也出来作乱,人民苦上加苦。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带着玉帝赐给他的红色的弓、白色的箭,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于是故事发生了……3、点击播放课件:(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动画)论英雄:(1)后羿具有什么精神?(2)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为人类谋生存、大无畏的精神、正义感、不畏艰难、机智、勇猛、技艺超群。
”4、审题:后羿:后羿长什么样?(年龄、发型、服装)射:(1)后羿的武器是什么?你想怎样设计弓箭的造型(课件显示不同造型的弓箭)(2)后羿弯弓搭箭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演示一下(学生演示,课件显示不同造型的射箭姿势)(3)他在什么位臵射?是准备射?射箭中?还是已射下?日:(1)十个太阳长什么样?小结:形态各异、狰狞、顽皮、得意、猖獗。
(2)太阳的表情:后羿弯弓搭箭,满天流火,落地的变成了三足乌鸦。
有的太阳刚刚中箭,还没有开始变成乌鸦,是什么表情?别的太阳看到他的同伴被射中时有什么表情(课件显示不同造型的太阳)5、国画线描作品展:欣赏后羿射日的线描作品,拓宽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6、讲解常见的没骨法和双勾线法:没骨法:直接用色墨点写的方法。
双勾线法:用线条进行勾勒后设色的方法。
三、作品欣赏:打开教材第8-9页,大家一起欣赏研究书上的优秀作品,分析他们的成功与不足。
(从选材、构图、主体形象、色彩、笔墨等方面)。
四、学生实践:创作新英雄:现在,你就是后羿,是正义的化身,在你面前的纸张上让正义的后羿和邪恶的太阳展开激烈的战斗吧!也可结合自己的选题进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
第5课装饰画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2、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学准备: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画种,它的名字叫装饰画。
板书课题:装饰画二、新授新课1.什么是装饰画?你能说一说你听了它的名字后对它的理解吗?(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小结:装饰画一般是指具有装饰意义的绘画,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它与一般的图案、图画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欣赏性和装饰性,其价值在于满足人们装饰的需要。
2.介绍装饰画的种类:以适用环境划分,可分有人物装饰画、家居装饰画等等;以性质划分,可分有抽象装饰画、现代装饰画等等;以制作材质划分,可分有油画、动感画、木制画、摄影画等等;以制作方法划分,又可分有印刷品装饰画、实物装裱装饰画和手绘作品装饰画等等。
此外,装饰画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作品,它涉及到美术、鉴赏、工艺等的多个范畴,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聚集多元化的专业性产品。
3.欣赏书本作品(1)丁绍光的《乐园之梦》你能说一说作者在这张装饰画中表现了些什么内容吗?静谧的蓝色密林中,洁白的飞鸟与婀娜的少女相依想戏,引发人们无限美的联想。
疏疏密密地交织在一起的金色线条,带给画面一种月色融融的感觉。
(2)平时我们经常画的画叫写实绘画,今天欣赏了装饰画后,你觉得装饰画和写实性绘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装饰画与写实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4.装饰画绘画方法(1)装饰画构图,是我们不断刻苦锤炼的首要课题。
装饰画的构图较一般绘画更具鲜明的视觉特点,要求简单明了。
一句话,装饰画的构图是体现装饰画特点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当然也是装饰画观点的集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