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应用

合集下载

水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技术

水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技术

水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技术水是生命之源,但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确保水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而生物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环境监测方法,被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技术,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生物指标监测技术生物指标监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而进行的监测方法。

通过观察或测量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反应,可以评估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影响。

例如,水中鱼类的存活率、生长状况和生殖能力等指标可以反映水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和毒性。

通过观察这些生物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水环境污染的情况。

生物指标监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全面评估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情况,而不仅仅是某种特定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生物指标监测技术还可以提供有关污染物的生物累积和生物转化过程的信息,从而帮助科学家理解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和影响。

因此,生物指标监测技术在水环境污染物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和信号转导机制而构建的监测方法。

通过将特定的生物分子(如酶、抗体、DNA等)与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特定污染物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监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快速、便携、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和实时监测等优势。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生物传感器技术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步骤,可以减少实验时间和成本,并且可以在实时监测中提供准确的结果。

因此,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实际的水环境污染物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遗传毒性评价技术遗传毒性评价技术是一种通过评估环境样品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损害程度而进行污染监测的方法。

这种技术通常基于细菌的遗传学反应,细菌暴露于环境样品中后,通过检测细菌DNA的变异或突变来评估环境污染物的遗传毒性。

遗传毒性评价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经济和可靠等优势。

谈生物技术在水质检测与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谈生物技术在水质检测与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谈生物技术在水质检测与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是指使用生物系统、细胞或分子等生物学特性开展的生产过程或服务。

在水质检测和污水处理领域,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以提高水质的监测效率和提高处理污水的效率。

在水质检测方面,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微生物检测和水生生物指标检测。

微生物与水质的关系密切,通过检测水体中的微生物,可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有传统的细菌计数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酶连接免疫吸附试验法等。

传统的细菌计数法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培养细菌,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不能准确地检测出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则是利用 PCR 技术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在短时间内可以准确检测出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并且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

此外,酶连接免疫吸附试验法可以应用于检测水中的寄生虫、病毒等微生物物种,从而为水质监管和公共卫生保障提供了数据支持。

水生生物指标检测则主要是通过检测水生生物的数量和类型,判断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氧气含量和污染物等。

水生生物指标检测法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水体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有浮游植物、底栖生物数量、鱼类等。

这些指标对于水生生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因此通过利用水生生物指标检测法,可以准确评估水体的健康度,并且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在污水处理方面,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微生物处理和植物处理两个方面。

其中,微生物处理主要是通过利用微生物代谢和生长过程中吸收污染物的特性,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成分进行降解、分解和吸收。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除了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在处理过程中不用使用人工合成化学药品,从而减少投资成本和污染物排放。

目前,微生物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间、化工生产废水处理间等环保领域。

植物处理技术则是利用植物自身的吸附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染状物质较深入的部分吸附(如重金属离子),同时通过自身代谢和呼吸作用,跟一些有机物进行吸附和分解。

生物监测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生物监测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 环境 监 测 ; 生物监测 ; 发 展 中 图分 类 号 : X 7 0 3 文献标识码 : A
App l i c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m e nt a l Te nd e n c y o f Bi o mo n i t o r i ng i n Wa t e r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r i ng
戴舒 雅 , 余 俭, 丁 波 , 殷伟 庆 ( 镇 江市环境 监测 中心站 ,江苏 镇 江 2 1 2 0 0 4 )
摘 要: 生物监测 是水 环境 监测 的重要内容 , 具有综合性 、 灵敏性 、 时效性 和富集性 等优点 。文 中综 述 生物监 测的概
பைடு நூலகம்
念、 特点 和方 法 , 介绍 了牛物监测技术 的研究发展 。同时 , 根据丁作 的实际情 况分析 了当前环 境监测 中生物 领域所 面临 的 形势和存在的 问题 。
评价水体污染和水体 自净状况奠定 了基础。随着 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 , 常规 的理化监测指标已无法
第2 6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Vo 1 . 26, No . 5 0c t. .2 0 1 3
POLLUTI ON CONTROL TECH NOLOGY
生 物 监 测 在 水 环 境 监 测 中 的应 用 及 发 展 趋 势
DA I S h u—y a , YU J i a n, D I NG B o, YI N We i —q i n g
( Z h e n i f a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r e S t a t i o n , Z h e n j i a n g , J i a n g s u 2 1 2 0 0 4 ,C h i n a )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尤其是饮用水安全方面,但由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尚未达到理想境界,仍需将大量污染物排入自然环境,水环境仍受重金属与有机物的影响。

当前,我国水污染比较严重,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水环境污染现状,就必须强化水环境监测工作,运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并增加生物监测技术的投入力度,深入研究其对生物体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生物监测技术;水环境监测;应用1生物监测技术及其原理水体中的生物受到污染后,生物指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生物监测技术对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及种群展开不同水平的生物监测,并通过这些生物指标来完成对生物所处的水环境的综合性分析,最终得到对水环境质量的综合判断。

水生物生活在水中,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生物生活在受到污染的水中,其生活习性、运动方式、身体特征都会发生变化。

从行为生态学角度讲,当水生物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细胞器、分子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污染物在水生物体内堆积,影响水生物的生殖、个体信息传递、捕猎与反哺行为,并随着繁殖逐渐从个体影响到整体群落的分布和生长,导致生态系统中种群整体生理生化指标都发生变化,水生物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行为。

水中污染物干扰了水生物的器官发育,损坏了水生物的神经器官,导致其正常的生殖功能与激素分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其通信与猎食。

水生物觉察到水域环境中存在污染物,会逃离到干净的水域,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当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某一浓度时,水体的污染情况也能够直接从生物数量体现出来,生物会出现逃离等异常行为,并随着水污染的加剧,有毒物质会直接导致水生物死亡。

2生物监测技术的种类生物监测技术从生物的层次出发,可以分为对细菌、藻类、水蚤、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监测。

(1)细菌监测分为硝化细菌法、发光细菌法以及氧化亚铁硫杆菌法,由于硝化细菌的呼吸速率会受到水中有毒物质的影响,因此通过检测硝化细菌的呼吸速率和氨氮消耗速率来达到水质监测的目的;发光细菌法常用来对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等物质进行监测,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水中毒性物质较为敏感,因此检测其呼吸作用能够完成对水质的判断。

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水质是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各种工业和农业活动的正常运转。

而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和评估水体的质量,并提供有关水体污染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微生物可作为水质污染的指示物。

微生物种类丰富多样,对于不同的水质环境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

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监测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丰度,我们可以了解到水体是否受到了污染。

例如,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菌,其存在于水中通常表明水体中存在着潜在的致病菌。

因此,通过监测大肠杆菌的存在,我们可以判断水体的卫生状况。

其次,微生物可作为水质处理效果的评估指标。

在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消除率可以作为评估水质处理效果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和耐热大肠杆菌等。

通过监测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我们可以评估水质处理过程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此外,微生物可以为水质污染物的监测提供支持。

微生物在水环境中的代谢和转化过程可以影响污染物的去除和转化。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

通过监测微生物代谢产物和酶的活性,我们可以评估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程度,并寻找更有效的处理方法。

此外,微生物还可用于水体污染源的溯源。

每个水体系统都有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受到污染的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比较来自不同污染源的水样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丰度,我们可以确定水体污染的来源。

这为我们追踪和控制水体污染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总之,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监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我们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污染,并评估水质处理效果。

微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污染物的转化和去除过程,并溯源水体污染的来源。

因此,合理利用微生物技术在水质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物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结构、功能、发育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世界具有重要意义,还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生物学在水质监测、空气污染检测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评估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生物学在水质监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水体中的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生理状况的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

1. 指示生物的应用指示生物是指那些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的生物,它们的存在或消失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环境质量的变化。

例如,在水质监测中常常使用指示生物如指示性藻类等,通过观察它们的数量和种类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机物污染程度等。

2. 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水体中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的组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推断水体的水质状况。

例如,某些水生昆虫和底栖动物对水体的生态状况非常敏感,它们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可以反应出水质的好坏。

二、空气污染检测空气污染是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生物学在空气污染检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对生物体的生理、形态、生态等方面的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获得空气污染的一些重要信息。

1. 生物指示器的应用某些生物对于空气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它们可以作为生物指示器来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

例如,苔藓植物对于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反应非常敏感,通过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叶片的退化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类型。

2. 大气微生物的研究大气微生物是指空气中的微小生物体,它们在空气污染的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大气微生物在不同的污染环境中的存在和分布会有所差异,通过对大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可以评估空气质量的优劣程度。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加重要。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水资源已经越来越受到污染和破坏。

因此,水质监测是对于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的工作。

而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水质监测方法,它能够直接探测水体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水质状况。

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污染检测中的作用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等特征的分析检测,是通过寻找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来准确判断水质的好坏。

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水体中的各种微生物污染物,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在饮用水的检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病原体的污染,通过对水质的判断,进而保障公众的饮用健康。

二、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污染源追踪中的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不仅仅能够检测水质污染,还能够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追踪。

通过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其来自于哪个地点,从而可以快速找到污染源点,并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例如,在工业废水管道泄漏事件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废水中的微生物菌群,从而推断出废水泄漏点的位置。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控制事故的发生,避免污染事故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三、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环境监管中的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环境监管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我们可以掌握环境中微生物菌群变化的情况,评价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例如,在河流生态系统监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评估水体自净能力,监测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评价水体中藻类、浮游动物等的数量变化,从而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四、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水食品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针对农村地区的居民尤为重要。

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

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
一戴 彩风
( 惠州市龙门环境监测站 广 东惠州 56 0 ) 18 0
摘 要 随着生物 处理技 术的迅 速发
展,生物监 测的功能也越发明显,并受
所产 生 的反 应 ,通过 生物 学 的方 法 来监 测 、评 价环境质 量及其 变化 。
状 况 的方法 较 多 ,如 生物 群落 法 、生产 力 测 定 法 、 残 留 测 定 法 、 急 性 毒 性 试
到环保各界 的高度重视 。生物监 测的方
法较 多,如生物群 落法 、生产 力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和水 环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着 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关系。水环境 中进入的污染物质,必然作用于生物个 体、种群和群落 ,影响生态系统 中固有 生物 种群 的数 量、物种组成及其 多样 性 、稳定性、生产力 以及生理状况。生 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 有灵敏度高、费用低、能够综合反映水
多 为寡 污性 种 类 ,而 在 哈 尔滨 和 齐 齐 哈 尔 市 区 断面 有 机污 染 较 严重 ,毛 翅 目幼 虫 未 出现 ,但 在 接 近 上 述 2 区 的下 游 市 水 域 中 偶有 耐 受有 机 污 染 能力 稍 强 的 中
物 ,单独分 析某个污 染物 毒性实 践意 义不 大 。由于污染物 之 间的加和及拮 抗作 用 ,各个 污染物 的毒 性之和 并不 代表 这种废水 的综合 毒性 ,可 以用 发 光细 菌法测 定其综合 毒性 。炼焦煤 气
厂废 水用工业 废水排 放标准 来衡量 , 废 水 中 各 项 污 染 指 标 已经 达 到 排 放 标 准 ,但 按 照 发 光 细 菌 法 得 出 的 生 物 毒
染生物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 状 进行 简单 总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监测的原理和特点,阐述了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探讨了水生动物水质监测上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监测水污染监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生物监测的原理和特点
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的监测方法,称为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理论。

从微观到宏观,生物监测涉及生物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生物学水平。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会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级生物学水平上产生影响,引起生态系统固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例如,在分子水平上,会激活或抑制酶活性,抑制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水平上,引起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破坏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在个体水平上,导致死亡,行为改变,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等;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引起种群数量的改变,结构和物种比例的变化。

生物监测,正是利用生命有机体对污染物的种种反应,来直接地表征环境质量的好坏及所受污染的程度。

相对于理化监测,生物监测有以下特点:(1)反映长期的污染效
果。

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理化监测只能代表取样期间的污染情况,而生活于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却可以将长期的污染状况反映出来。

(2)效果更加直接敏感。

某些生物能够对一些连精密仪器都无法检测出的微量污染物产生反应,并表现出相应的受危害的效应。

(3)易于富集污染物。

处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可以把环境中的微量有毒物质予以富集,当到达该食物链末梢时,可将污染物浓度提高达数万倍。

(4)监测功能更加多样化。

与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更具多功能性,因为一种生物可以对多种污染物产生反应而表现出不同症状。

(5)便于综合评价。

理化监测只能检测特定条件下水环境中污染的类别和含量等,而生物监测可以反映出多种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作用后对生物的
综合影响,从而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环境整体质量。

二、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
1、生物指数法
生物指数是利用筛选的指示生物或生物类群与水体质量的相关性,特别是考虑它们与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划分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

长期以来,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结构组成以及它们在种类、数量及丰度随水污染程度而变化,这一现象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很多研究致力于使这种变化数量化,并与水体质量建立联系,从而有效地评价和监测水污染状况。

由此产生了3种生物学指数:多样性指数、相似性指数和生物指数。

前两种指数是利用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参数为基础建立的。

2、种类多样性指数法
种类多样性指数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法求得表示生物群落的种类
和个体数量的数值,用以评价环境质量。

它是定量反映生物群落结构(种类、数量)及群落中各种类组成比例变化的信息。

常用的方法包括香农.韦弗多样性指数,马吉莱夫多样性指数和连续比较指数。

3、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是应用泡沫塑料块作为人工基质来收集水体中微型生物群落,测定该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以评价水质。

此外,用室内毒性试验方法,以预报工业废水和化学品对受纳水体中微型生物群落的毒性强度,为制定其安全浓度和最高允许浓度提出群落级水平的基准。

它适用于采用原生动物、藻类对水质进行监测,是群体水平上的、连续的生物检测。

4、生物毒性试验
生物毒性试验又称生物测试,它是利用生物受到污染物质的毒害所产生的生理机能等变化测试污染状况的方法,分为静水式生物测试和流水式生物测试。

生物测试法主要应用于对
污染源的监测,采用此方法可以反映很多重要信息,如有害物质进入周围环境时其毒性如何或能否发生改变,接受系统受影响的程度如何,何种有害物质的致毒性最大以及在何条件下毒性最强,对生物的生活史能产生什么影响等。

除此之外,在侦察、寻找污染物,评价环境污染程度,确定废水处理要求和监测废水处理效果,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方面均有实用价值。

5、生物残毒测定
生物残毒测定又称水生生物法,它是指利用生物含污量进行水体监测和评价。

水体中重金属、有机农药和放射性物质有时含量较低,采用常规理化法分析比较困难,而许多水生生物往往对它们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因此,根据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残留量即可推断出水体的污染程度罔。

6、生态毒理学方法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要进行复制,在复制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诱变因子的作用,就会产生一些游离染色体片断或染色单体,形成包膜,变成大小不等的小球体,这就是微核1982年,最早将微核试验用于鱼类,并首次证明了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能够诱导泥荫鱼周血红细胞微核的形成。

近年来,微核试验被许多国内外的学者用于化合物遗传毒性的评估和环境监测。

吴甘霖在利用水花生根尖微核技术对马鞍山市废水的监测研究中,发现水花生根尖微核可作为监测水体污染的新材料。

单细胞凝胶电泳,即彗星试验,也是一种通过检测dna链损伤来判别遗传毒性的技术。

四、水生动物水质监测上的应用
1、鱼类在水污染生物监测上的应用
多种淡水鱼类用于测评丙烯腈、乙腈、硫氰酸钠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污染物的急性毒性。

张云美等,家用洗涤剂对红剑鱼、孔雀鱼和食蚊鱼的急性毒性实验观察研究表明,含有大量洗涤剂的生活污水对鱼类的毒害作用具有持续性;查金苗,等利用日本青鲔鱼早期发育阶段暴露评估排水的急、慢性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提出一套
利用日本青胚胎一幼鱼阶段生长、形态学改变和雌雄比例变化的指标体系评价排水的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可行方法。

经用来评价不同水处理深度工艺。

指出了反渗透能去除大部分毒性物质;李莉等,通过稀有拘鲫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水平研究对生活污水的可能产生的毒性效应的研究,指出了高浓度的生活污水对鱼类的早期生命阶段具有急性毒性效应,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对鱼体肝脏产生毒性效应并阻碍排污口周围一定范围内鱼的生长和性发育;谭燕等.用孔雀鱼研究三丁基锡的毒性效应。

王丽萍等研究污水处理厂出水对鱼类的影响的实验得出污水处理厂出游离氨对于鱼的毒性很强,而且鲤鱼对水质游离氨毒性的敏感性高于鲫鱼。

2、蚤类在水污染生物监测上的应用
大型蚤急性毒性试验较为适合化学品污染的废水监测,也被用于监测农药污染饮用水毒性测试。

潘力军等。

指出大型水蚤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可以用来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中农药和无机砷的污染。

3、原生动物在水污染生物监测上的应用
李风超等应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指出内源性污染对原生动物群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李宗义用sbr反应器对啤酒废水活性污泥进行培养和驯化,通过对原生动物的生态演替规律观察,指出原生动物可以用来评价废水处理日常运作,作为物化指标的重要补充。

4、现阶段生物监测的研究趋势
近20年来,细胞微核技术和四分体微核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如永花生根尖微核技术法被应用到监测水体污染。

单细胞凝电泳成功用于监测用于检测哺乳动物、蚯蚓、一些高等植物、鱼类、两栖动物以及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细胞的遗传毒物。

而在线生物监测技术与数学光电技术的结合,即将为人类生存环境净化做出应有贡献。

结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步认识到仅监测常规环境指标已不足以全面说明环境问题,更无法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而生物监测具有理化监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所不具备的特点,如能直接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能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等,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增光水生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4
[2]. 黄玉平.张庆国.吴朝生物监测及其在水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2009,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