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疃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及生产环境创建实施办法
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最终版

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3版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10月序煤矿是一个特殊的高危险行业,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
而在煤矿安全管理的众多体系中,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
切实加强矿井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工作,保证矿井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根据《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淮矿宣【2009】25号)等文件精神,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合作,经过积极探讨,深入调研,特研究制定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为淮北矿业集团矿井安全技术管理提供指导性、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
许疃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体系健全、职责明确、重点突出、管理科学”的总体要求,结合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发展实际,在充分把握矿井生产技术系统整体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许疃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创新安全理念,坚持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充分体现“系统、科学、先进、适用、高效”的建设指导思想,全面提升矿井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具有显著自主创新特色的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SSAFE”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提升应对重大安全技术问题的决策能力,预防重特大事故,提高矿井安全水平,降低安全风险,切实加强矿井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工作,保证矿井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技术专业队伍,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安全技术人员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实现煤矿科学发展。
建设安全信息化平台作为安全体系运行的重要基础支撑。
技术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如下: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框架目录第一篇矿井安全技术管理理论体系 01 安全技术管理理论 01.1 安全技术管理内涵 01.1.1 主题领域层次 (1)1.1.2 内部结构层次 (2)1.1.3 企业活动层次 (3)1.2 安全技术管理原则 (5)2 许疃矿基于“本质安全”的双向互动式安全技术管理模式 (7)2.1 安全技术管理的目标 (7)2.2 安全技术管理的实践要求 (8)2.3 “ISTS”双向互动式技术管理模式 (8)2.4 “ISTS”双向互动式技术管理模式的实施 (9)第二篇矿井前端安全技术基础体系 (17)1 安全设计管理体系 (17)1.1 生产系统设计、建设规程与规范 (17)1.2 设计方案编制、审批、论证、实施、复审规范 (18)1.2.1 井巷工程设计 (19)1.2.2 防治水工程设计 (27)1.2.3 “一通三防”工程设计 (33)1.2.4 供电设计 (48)1.2.5 设计的贯彻执行与修改 (51)1.3 新技术与装备应用规范 (51)1.4 设计资料编录、分析、管理规范 (52)1.4.1 资料清单 (52)1.4.2 编录规则 (56)1.4.3 资料分析、管理规范 (57)1.5 安全设计管理机构、人员权责、关系、任务流程 (58)2 地质测量与防治水管理体系 (58)2.1 资源、水文地质观测、勘探技术规程与规范 (58)2.1.1 矿井资源勘探规范 (59)2.1.2 水文地质勘探规范 (63)2.2 地质预报技术管理规范 (66)2.3 水害隐患分析、排查与防治水规范 (69)2.3.1 水害分析预报及水害隐患排查 (70)2.3.2 水害隐患排查、预报、跟踪管理、检查制度 (70)2.3.3 防治水规范 (71)2.4 储量管理规范 (71)2.5 地测资料编录、分析、管理规范 (72)2.5.1 地测部门所需提供资料 (72)2.5.2 编录规则 (73)2.5.3 地测防治水资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75)2.5.4 资料编录与综合分析制度 (76)2.5.5 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 (79)2.5.6 数字化矿图及资料管理 (79)2.6 地测仪器管理规范 (80)2.6.1 地测防治水设备、仪器、工具使用、管理、发放制度 (80)2.6.2 测量仪器检校制度 (80)2.7 地测与防治水管理机构、人员权责、关系、任务流程 (81)2.7.1 地测部门业务范围 (81)2.7.2 许疃煤矿地测机构人员设置 (81)2.7.3 各工种安全生产责任制 (82)3 安全技术引进与开发管理 (83)3.1 指导思想 (83)3.2 基本原则 (83)3.3 技术引进概念、目的及内容 (83)3.4 技术引进标准 (84)3.5 安全技术引进流程图 (85)3.6 完善技术引进与创新的各项制度 (87)3.7 加强安全技术开发研究 (87)第三篇矿井主体生产安全技术体系 (89)1 回采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89)1.1 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选择规范 (89)1.1.1 采煤方法的选择规范 (89)1.1.2 回采工艺方式的选择规范 (90)1.2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与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审批、实施等规范 (91)1.2.1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要求、一般规定 (91)1.2.2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依据 (92)1.2.3 回采工作面断面设计及考虑因素 (93)1.2.4 作业规程审批 (93)1.2.5 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及补充措施的贯彻执行 (93)1.2.6 作业规程的监督检查 (94)1.2.7 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职责 (95)1.3 综采工作面管理 (97)1.3.1 综采工作面质量标准化 (97)1.3.2 综采工作面设计 (103)1.3.3 综采工作面施工与验收 (106)1.3.4 综采工作面试生产 (107)1.3.5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 (107)1.3.6 综采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 (108)1.3.7 综采工作面两巷维护管理 (108)1.3.8 综采工作面调斜 (109)1.3.9 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 (109)1.4 综采设备管理 (109)1.4.1 综采设备归口管理规范 (109)1.4.2 综采设备运行、检修安全管理规范 (112)1.4.3 综采设备的安装和拆除技术标准 (122)1.5 回采工作面资料编录、分析、管理规范 (126)1.6 回采安全技术管理机构、人员权责、关系、任务流程 (128)1.6.1 回采安全技术管理机构 (128)1.6.2 人员权责 (129)1.7 采煤各工种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 (131)1.7.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31)1.7.2 采煤工种操作规程 (131)2 开拓掘进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132)2.1 生产布局与准备技术规范 (132)2.2 掘进作业规程、审批、实施等规范 (132)2.2.1 编制要求、依据及一般规定 (132)2.2.2 审批要求 (134)2.2.3 贯彻执行 (134)2.2.4 监督检查 (135)2.2.5 管理职责 (135)2.3 开拓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 (136)2.4 掘进设备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38)2.4.1 耙斗装岩机 (138)2.4.2 掘进胶带输送机运行质量标准 (141)2.4.3 刮板输送机达标标准 (142)2.4.4 小水泵使用管理 (143)2.4.5 蓄电池机车使用管理标准 (144)2.4.6 装煤机使用标准 (148)2.4.7 液压锚杆钻机的使用管理规定 (150)2.4.8 钻眼机具维护及使用标准 (151)2.4.9 小绞车运输安全技术管理标准 (158)2.5 巷道管理安全技术规范 (161)2.5.1 开工准备 (161)2.5.2 巷道施工 (162)2.5.3 竣工验收 (164)2.5.4 巷道维修 (164)2.5.5 巷道报废 (166)2.6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规范 (167)2.6.1 一般要求 (167)2.6.2 架棚支护 (168)2.6.3 锚杆支护 (168)2.6.4 砌碹支护 (176)2.7 特殊施工管理规范 (177)2.7.1交叉点 (177)2.7.2硐室 (177)2.7.3立眼 (178)2.7.4巷道贯通 (180)2.7.5防探水 (181)2.8 开拓掘进资料编录、分析、管理规范 (182)2.8.1 资料清单 (182)2.8.2 编录规则 (183)2.8.3 资料分析与管理规范 (184)2.9 开拓掘进安全技术管理机构、人员权责、关系、任务流程 (185)2.9.1 掘进任务流程 (185)2.9.2 安全技术管理机构 (185)2.10 开拓掘进各工种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 (185)2.10.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85)2.10.2 掘进各工种操作规程 (185)第四篇矿井生产保障安全技术体系 (186)1 机电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186)1.1 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指标 (186)1.1.1 机电管理的基础工作 (186)1.1.2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指标 (186)1.2 机电设备、设施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87)1.2.1 主副井提升机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87)1.2.2 主扇风机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88)1.2.3 压风机房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89)1.2.4 主排水泵房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89)1.2.5 矿灯房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90)1.2.6 地面生产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91)1.2.7 主副井清理斜巷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91)1.2.8 35kV供电线路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92)1.2.9 地面变电所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94)1.2.10 井下中央变电所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95)1.2.11采区变电所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96)1.2.12井下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97)1.2.13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198)1.3 机电设备维检、更新与技术改造 (199)1.4 供电管理与电力调度 (201)1.4.1 供电系统安装与拆除 (202)1.4.2 电气设备管理 (202)1.4.3 电气防爆管理 (202)1.4.4 失爆的判定 (203)1.4.5 三大保护 (206)1.4.6 小型电器管理 (207)1.4.7 电缆、负荷线管理 (207)1.4.8 局部通风机“三专二闭锁”的管理 (209)1.4.9 井下停送电的规定 (210)1.4.10 井下杂散电流的防治规定 (211)1.4.11 电气设备的交接与验收 (211)1.4.12 电力调度 (212)1.5 机电重大危险源管理 (212)1.5.1 基础管理 (213)1.5.2 大型固定设备危险源管理 (213)1.5.3 矿井供电系统危险源管理 (214)1.5.4 井下电气危险源管理 (215)1.5.5 机电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处理 (216)1.6 机电设备、设施资料编录、分析、管理规范 (217)1.6.1 设备资料清单 (217)1.6.2 编录规则 (219)1.6.3 资料、档案管理规范 (222)1.7 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机构、人员权责、关系、任务流程 (222)1.7.1 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机构组织结构图 (223)1.7.2 机电专业化管理 (223)1.7.3 机电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23)1.7.4 机电各工种(组)岗位责任制 (223)2 运输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224)2.1 运输系统运行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24)2.1.1 副井上下口、地面运输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24)2.1.2 主运大巷、井底车场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25)2.1.3 斜巷运输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26)2.1.4 斜巷架空乘人装置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27)2.1.5 主运皮带机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28)2.2 运输设备运行与维护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29)2.3 井下带式运输机安装、使用、维修标准 (231)2.3.1 安装标准 (231)2.3.2 使用标准 (231)2.3.3 维护与维修标准 (232)2.4 运输设备维护与检修、更新与技术改造 (232)2.5 运输系统重大危险源管理 (233)2.5.1 矿井提升运输危险源管理规范 (234)2.5.2 斜巷运输危险源管理规范 (236)2.5.3平巷运输危险源管理规范 (239)2.5.4带式运输机管理规范 (240)2.5.5刮板运输机管理规范 (241)2.6 运输系统资料编录、分析、管理规范 (242)2.6.1 资料清单 (242)2.6.2 编录规则 (243)2.6.3 管理规范 (245)2.7 运输安全技术管理机构、人员权责、关系、任务流程 (245)2.7.1 运输安全技术管理机构组织结构图 (246)2.7.2 运输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 (246)3 通风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247)3.1 矿井通风、防瓦斯、防突、防火、防尘等计划编制、审批、实施、督察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47)3.2 通风安全专项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48)3.2.1 矿井通风系统 (248)3.2.2 矿井局部通风 (250)3.2.3 瓦斯管理 (252)3.2.4 爆破管理 (253)3.2.5 安全监测 (254)3.2.6 瓦斯抽放 (255)3.2.7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 (256)3.2.8 综合防尘 (257)3.2.9 防治煤(岩)与瓦斯突出 (258)3.3 通风设施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58)3.3.1 通风设施的设置 (259)3.3.2 通风设施的施工规范 (259)3.3.3 通风设施的管理 (263)3.4 采、掘工作面通风安全技术管理 (264)3.5 通风安全系统重大危险源管理 (268)3.5.1 材料管理 (269)3.5.2 煤尘防爆管理 (269)3.5.3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管理 (271)3.5.4 供风系统能力不足 (272)3.5.5 瓦斯抽放系统能力不足 (274)3.5.6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数据中断 (276)3.6 通风安全系统资料编录、分析、管理规范 (277)3.6.1 通风安全系统资料编录规则 (277)3.6.2 资料分析、管理规范 (279)3.7 通风安全技术管理机构、人员权责、关系、任务流程 (280)第五篇矿井安全生产综合促进体系 (282)1 矿井安全技术体系组织结构及责任制 (282)1.1 许疃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组织结构 (282)1.2 许疃煤矿安全技术体系责任制 (284)2 安全技术队伍建设与煤矿科技人员激励管理制度 (285)3 职工培训体系 (287)4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资金投入实施保障制度 (290)5 重大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表彰制度 (292)6 知识产权保护 (293)第六篇安全技术体系运行研讨平台 (296)1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296)1.1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总纲 (296)1.2 安全技术管理例会制度 (299)1.3 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和执行 (301)1.4 技术失误责任追究及处罚制度 (304)2 安全技术评价应用规范 (306)2.1 评价范围 (306)2.2 评价依据 (306)2.3 评价方法及过程 (307)2.4 各系统评价内容 (307)3 安全技术管理监督监察制度与工作规范 (312)第一篇矿井安全技术管理理论体系1 安全技术管理理论1.1 安全技术管理内涵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安全技术管理与现场生产联系最为紧密,它在生产和管理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如图1-1-1所示),既有总体的战略部署又关系着每个分目标的实现。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方案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矿行业作为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煤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常常会发生安全事故,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制定并实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建目标1.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2. 建立科学、规范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3. 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和监督,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4. 促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氛围。
三、创建内容1. 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3. 加强煤矿安全设备和防护设施的投入和更新;4. 提高煤矿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5. 加强煤矿环境保护和职业病预防工作;6. 强化煤矿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
四、创建步骤1. 制定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的目标、内容、时间和责任人,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和讨论,制定详细的创建计划;2. 督促制度完善: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确保制度的执行;3. 组建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4. 设备投入和更新:加大煤矿安全设备和防护设施的投入和更新力度,确保设备的完好和有效使用;5. 完善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科学的煤矿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6. 环保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煤矿环境保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7. 加强培训和教育:组织开展煤矿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8. 定期评估和检查:定期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五、创建保障1. 配置专业人员:组建专业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创建工作;2. 加强培训和学习: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培训和学习,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3. 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为创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经费保障;4. 政策支持:借助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5. 审查评估:建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审查和评估机制,及时纠正创建中的不足。
2023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2023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煤矿安全形势严峻。
为了改善煤矿安全状况,建立健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势在必行。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确保煤矿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提高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
二、总体目标1. 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确保煤矿安全运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 加强煤矿安全责任制,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
3. 提高煤矿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减少煤矿事故发生频次和严重后果。
4. 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能力,确保煤矿生产运营稳定有序。
三、重点任务1. 制定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技术规范。
明确煤矿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安全要求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包括矿井设计、设备安全与维护等方面,确保煤矿安全质量达标。
2. 建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估体系。
制定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估指标和方法,建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估体系,对各煤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强化煤矿安全培训和教育。
加强煤矿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他们掌握煤矿安全相关知识和技能。
4. 完善煤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煤矿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煤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效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5. 推进煤矿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加快推广应用煤矿安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煤矿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隐患。
6. 加强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提升煤矿应急救援力量的组织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确保煤矿事故发生时的迅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
四、实施措施1.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修订。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相关政策法规,提高煤矿安全监管力度。
2.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大力宣传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全社会对煤矿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加强煤矿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强对煤矿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煤矿安全。
2023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质量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2023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既是当前的迫切需求,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本方案的目标是,在2023年前,全面建立健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提高煤矿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率,保障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质量,推动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 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煤矿安全方针政策,以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为中心。
2. 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提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3. 加强标准化组织领导和统筹,落实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4. 依法合规,坚持科学决策,注重实效,推动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
三、主要任务1. 建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
a. 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质量相关标准、规范、技术规程等。
b. 建立煤矿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与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相衔接。
c. 建立煤矿安全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开展安全质量评估和监控工作。
2. 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宣传培训。
a. 制定宣传培训计划,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培训。
b. 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3. 推进安全质量督导检查。
a. 加强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实施。
b. 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到位的煤矿进行处罚。
4. 加强煤矿安全质量信息化建设。
a. 建立煤矿安全质量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煤矿安全质量信息的统一采集、存储和管理。
b.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 深化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
a.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了解国际标准化的最新动态和经验。
b. 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其他国家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构的合作,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

(2017年度)编制时间:二0一七年三月一、指导思想:二、奋斗目标:三、工作要求:四、工作方案及步骤: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2(一)2017年度安全风险实施计划4(二)具体措施及要求5(三)考核与评审9<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1(一)工作要求11【一】工作机制111、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112、事故隐患分级治理123、分类原则和标准13(二)事故隐患排查14【一】事故隐患排查遵循的原则:14【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责任:14【三】事故隐患排查计划15【四】事故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17【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19(三)事故隐患治理19(四)建立责任追究体系23(五)保障措施23<三>、通风专业24<四>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24<五>、采煤专业25<六>掘进专业26<七>机电专业:26<八>运输专业27<九>职业卫生27<十>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28<H->调度和地面设施29五、组织领导机构、职责及工作要求29(一)组织领导机构29(二)各职人员主要责任:30(三)工作方式30(四)工作内容31(五)工作目标32六、各专业项目小组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32(一)安全风险风机管控32(二)隐患排查治理34(三)通风安全管理35(四)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35(五)采煤安全生产管理36(六)掘进安全管理36(七)机电安全生产管理36(八)运输安全生产管理37(九)瓦斯治理安全生产管理37(十)防灭火安全生产管理37(H)职业卫生38(十二)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38(十三)调度指挥与应急救援安全生产管理38(十五)工业场地及办公场所安全生产管理39七、各专业单项达标工作计划39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达标计划39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达标计划393、《通风瓦斯管理》达标计划404、《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达标计划415、《采煤》达标计划416、《掘进》达标计划417、《机电》达标计划428、《运输》达标计划429、《职业卫生》达标工作4310、《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达标工作4311、《调度和地面设施》达标工作44八、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建设工作管理制度45(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办公会议制度45(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45(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责任制度46(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汇报制度46(五)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检查验收制度47(六)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管理制度47九、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各工岗人员责任制48(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组长岗位责任制48(二)质标办主任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责任制49(三)组长(矿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责任制50(四)副组长(总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责任制50(五)、生产副矿长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制51(六)、安全副矿长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制51(七)、机电副矿长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制52(八)、安全员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制53(九)、瓦检员安全生产责任制53十、安全生产标准化奖惩办法54达州市兴旺煤业有限公司兴旺煤矿2017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安全整治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是煤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提升煤矿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许疃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附件4许疃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号),制定我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特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党委书记副组长:安监处长总工程师纪委书记掘进矿长采煤矿长机电矿长经营矿长工会主席成员:各系统副总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瓦斯办,总工程师任主任,瓦斯办主任任副主任;负责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保障措施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审查、实施、监督、检查。
二、职责分工(一)矿长1.每年底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基层科区进行矿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牵头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2.矿井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安徽省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开展针对性专项辨识。
3.组织实施矿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保障人员、技术和资金。
4.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明确责任分工。
5.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二)党委书记1.参与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2.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各级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培训。
3.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配备、配足人员。
4.参与制定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机制和管控方案。
5.负责组织制定风险管控教育培训方案,参与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
6.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三)安监处长1.参与矿井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2.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根据辨识结果修改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3.监督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人员、资金、培训工作的落实。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推动实施《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晋煤安发[20XX]500号),提高矿井精细化管理水平,依据县煤炭局《关于在全县煤矿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大会战的实施方案》(乡煤安发[20XX]334号)要求,结合集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提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为主线,坚持“科技装备引领、人才素养保障、科学管理支撑、安全进展为本”的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树立典型、稳步推动,全面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逐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二、工作目标20XX年底,台头前湾煤业、神角煤业保持国家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台头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到达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毛则渠煤炭有限公司生产井、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生产井、王蟒沟煤业有限公司生产井、富康源煤业有限公司生产井到达省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生产井、惠源焦煤有限公司生产井到达省三级质量标准化矿井。
毛则渠煤炭有限公司基建井、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基建井、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基建井、富康源煤业有限公司基建井、东沟煤业、通合煤业有限公司竣工时到达三级质量标准化矿井。
三、组织领导集团公司成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组,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施行统一领导、统一布置、统一部署、统一考核。
组长:闫建宙副组长:申红军韩新选高玉峰王天瑞赵晋才成员:裴常新张春健李海胜葛宏升曹建东王亚荣谢志清领导组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安监部,办公室主任由申红军同志兼任,各子公司、煤矿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详细负责本单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
四、工作重点首先从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冲突、关键环节和系统入手,优先从通风、防治水、采掘等主要工程的安全质量达标着手,切实推动煤矿安全基础工作,然后依次推动,最终完成生产全过程、全方位安全质量标准化。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那可是关乎着无数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拿我之前去的一家煤矿来说吧,刚进去的时候,那环境真是让人心里直打鼓。
黑漆漆的通道,各种设备摆放得杂乱无章,矿工们干活也是提心吊胆的。
从那以后,我就特别关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这方面的事儿。
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首先得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这就好比家里过日子,得有个规矩。
比如说,规定好每个岗位的职责,谁负责啥,清清楚楚,不能含糊。
像瓦斯检测员,就得按时、认真检测瓦斯浓度,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要是检测不到位,那可就是埋了个大雷。
设备的管理也不能掉链子。
那些采煤机、通风机啥的,得定期维护保养。
我就见过一个煤矿,因为舍不得花钱保养设备,结果采煤机在工作的时候突然出故障,差点酿成大祸。
所以啊,设备的维护保养得当成大事来抓,该换零件就换零件,该大修就大修,不能凑合。
人员的培训也至关重要。
有些矿工兄弟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
这就得加强培训,让他们知道啥能做,啥不能做。
比如说,不能在井下抽烟,不能随意拆卸安全设备。
培训不能只是走走过场,得让他们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再说说作业环境。
煤矿井下的环境本来就不好,要是再不收拾干净,那就更危险了。
通道得宽敞明亮,不能有杂物堆积。
排水系统得好使,不能一下雨就积水。
还有通风系统,得保证空气新鲜,不能让矿工们闷在里面干活。
安全监控系统也得给力。
就像在煤矿里装了无数双眼睛,时刻盯着各个角落。
瓦斯浓度一超标,立马报警。
要是监控系统不好使,那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还有应急救援这一块。
不能等到出了事才想起救援,得提前做好准备。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让矿工们知道万一出了事该往哪儿跑,该怎么自救。
我听说有个煤矿,因为平时应急演练做得好,真出了事的时候,大家都不慌,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长期坚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疃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及生产环境创建实施办法为不断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水平,提升安全环境,夯实安全基础,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为进一步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矿决定成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及生产环境创建领导小组:组长:聂政张胜副组长:谢辉高登友尹联程黄晓吾曹佩永张永东石秀宝翟建廷成员:周家快周拥军孟祥兵陈令峰王庆永庆先斌张为樵领导小组下设质量标准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家快二、检查方式(一)检查内容1、按照采煤、掘进(含长期修复巷道)、机电运输、通防专业工程质量、标准化创建相关规定内容进行检查。
2、对巷道小范围修复、基础设备设施安装等单项零星工程实行“一工程,一验收”。
3、对各个单位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环境进行检查。
(二)检查方式1、定级检查:由安监处组织,技术科、安全信息中心、瓦斯办、地测科、机电科、通风区相关人员参加。
每月两次不定期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进行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全矿所有采煤、掘进工作面,主要硐室、车间、运输线等。
2、动态督查:安监处负责对各专业工程质量进行动态督查。
3、单项零星工程验收,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会同安监处,对照工程设计和业务联系要求进行验收检查。
4、“精装”工程验收:新开工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主要巷道等投入使用前必须由安监处长组织“精装”工程验收。
每月组织对“精装”工程进行复查验收。
(三)检查要求1、按照集团公司质量标准化评分细则执行。
现场检查,现场评分、定级,检查结果次日通报、公示。
2、各级检查组由各部门推荐人员组成。
3、被查单位必须配备检查所需量具及仪器仪表。
4、检查人员必须公平公正,严格按标准检查。
5、建立检查台,检查人员对当月检查结果负责。
三、考核奖罚标准(一)评分标准1、安全质量标准化及生产环境评分均采用百分制。
2、综合评分=质量标准化评分×0.6+生产环境评分×0.4(二)定级标准根据综合评分成绩评定为四个等级:“精装”工程:95分以上;优良品:90-95分(含90分);合格品:80-90分(含80分);不合格:80分以下。
(三)奖罚标准1、质量标准化评定结果与安全结构工资和质量标准化奖励挂钩兑现,具体奖励兑现标准详见《许疃矿安全管理经济奖罚办法》。
2、月度达到“精装”工程:精装面奖励10000元,精装头奖励8000元,精装线奖励6000元;季度保持“精装”工程:精装硐室奖励4000元、地面重要车间奖励2000元。
3、出现一次不合格,按照《许疃矿安全管理经济奖罚办法》安全结构工资对应金额,给予单位管技人员、队(班)长对等处罚。
4、外委工程质量出现不合格,并根据工程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扣减工程款。
5、对违反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刚性标准》相关要求给予责任单位一次性罚款5000元。
质量标准化考核降低一个等级。
6、检查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检查,每参加一次给予100元奖励;无故不参加对等处罚,连续两次取消检查资格。
7、实行考核验收责任追究,凡发现验收工程与实际情况不符,弄虚作假,取消其检查资格,给予每人1000元罚款,并到组织部待岗。
四、附则1、质量标准化及环境整治责任范围划分2、精装标准工程考评标准3、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否决项目4、环境整治处罚细则本办法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附则1质量标准化及环境整治责任范围划分一、责任范围划分方式环境承包范围,由安监处统一进行划分,随作业场所变更由移交单位向、安监处递交书面申请,由安监处会同移交单位和接收单位,进行交接调整。
各单位要对本单位范围内的责任区明确责任人,现场挂牌留名。
二、划分原则(一)采煤单位1、无其它单位使用的采区阶段车场、行人联巷、回风联巷风门前后5m至工作面。
2、本单位使用的阶段煤眼上口至工作面。
(二)掘进单位1、工作面至局扇安装地点、阶段车场、行人联巷、回风联巷风门前后5米。
2、采煤与掘进共用巷道由掘进区队负责。
(三)保运一区1、主井上下口、原煤生产系统、装载硐室、主井清理联巷。
2、大泵房、中央变电所。
3、责任范围内硐室及其联络巷道。
(四)保运二区1、各主运皮带及各主运皮带的联络巷。
2、各采区的变电所、泵房及其联络巷。
(五)运输区1、副井上下口(包括地面作业区域),井底车场及大巷、卸载坑,行人上(下)山、井下调度站、消防库、采区装车站。
2、主要轨道上(下)车场、各阶段车场交岔点向里5米及其绞车房,设备硐室。
3、责任范围内硐室及其联络巷。
4、无采掘区队的行人联巷、轨道车场。
(六)通风区1、密闭墙、栅栏、风门(指无其它区队施工的)前后5米。
2、责任范围内风水管路及风筒吊挂。
3、炸药库及其通道。
(七)防突区1、抽排泵站(包括附属巷道)。
2、正在施工的钻场前后各50米。
(八)修护区1、总回风巷、回风上(下)山、炸药库回风上山。
2、施工地点及其人员、材料进出通道。
3、其它无施工的巷道。
(九)煤管科地面选矸系统及煤场。
附则2精装标准工程考评标准一、精装采煤工作面1、在优良品的基础上创建精装采煤工作面。
2、必须达到“采煤16线质量管理法”及“一巷五点”的标准要求。
即:支架一条线、运输设备一条线、煤壁切割一条线、电缆吊挂一条线、信号照明一条线、支架仪表一条线、操作把手一条线、排水水沟一条线、架间喷雾一条线、挂梁平直一条线、回柱放顶一条线、承载柱支设一条线、备用品配件一条线、标准牌板一条线、工具摆放一条线、宣传标语一条线。
必须有规范的材料堆放点、火工品存放点、工具点、设备点、牌板点。
3、两巷管理:巷道宽敞明亮、畅通无阻;管线刷漆编号、吊挂平直无落尘;巷道无浮矸、无浮煤、无积尘、无淤泥、无积水、无杂物;材料堆放整齐划一,安全间距符合规定;牌板悬挂醒目美观;喷雾设施标准化;无视觉污染现象。
4、工作面内部:支柱成排上线,挂牌留名;煤壁齐、链板机直、挂笆规范;浮煤清理干净、老塘角充填实、收作规范。
二、精装掘进工作面1、在优良品基础上创建精装掘进工作面。
2、必须达到“掘进巷道15线质量管理法”及“一巷五点”的标准要求。
即:支架帮腿一条线、棚子撑棍一条线、标志牌板一条线、轨道铺设一条线、电缆吊挂一条线、管线吊挂一条线、拉线喷浆一条线、风筒延接一条线、信号照明一条线、水沟挖砌一条线、隔爆水槽一条线、物料码放一条线、工具存放一条线、备用品配件一条线、宣传牌板一条线。
必须有规范的材料堆放点、火工品存放点、工具点、设备点、牌板点。
3、环境标准:巷道保持干净整洁,无浮矸、无浮煤、无粉尘飞扬、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轨道无超过规定的高低差、内外错、道木整齐、螺丝规范;管线、风筒编号管理、无落尘;材料堆放整齐、安全间距符合规定;各类牌板、标语统一规格、统一字体、悬挂成线、醒目美观、排列整齐。
无视觉污染,有质量标准化创新意识。
三、精装硐室(包括机电硐室、炸药库、中央泵房等)1、在优良品的基础上创建精装硐室。
2、硐室内设备完好率必须达100%。
3、必须做到:电缆吊挂一条线、标志牌板一条线、室内照明一条线、设备排列一条线、接地母线一条线。
4、设备干净、无灰尘。
地面墙面清洁,达到亮、美、精标准。
5、检修正规、记录规范、安全确认正常。
6、无计划停掉电一次,取消评比资格;值班人员“手指口述”不清,取消评比资格。
7、在质量标准化工作中有创新点。
四、精装线(包括大巷、轨道、皮带等)1、在优良品的基础上创建优质标准线路。
2、必须符合:照明齐全一条线、管线整齐一条线、轨道平直一条线、水沟盖板一条线、架线架设一条线、标志牌板一条线;无浮矸、无浮煤、无积尘、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轨道无超过规定的高低差、内外错、无阴阳道、道木整齐且;净化喷雾雾化效果好;隔爆水棚吊挂整齐、编号管理。
3、运输线路五小电气管理规范化,防护设施齐全;防跑车装臵安全可靠;水沟畅通,无淤泥积水,盖板齐全。
4、路标清晰美观(包括避灾路标)、安全标语醒目、安全标志牌板齐全。
5、皮带系统要求环境整洁、管线上无浮尘、设备挂牌留名、架下清理彻底。
并保持吊挂一条线、运行不跑偏、照明一条线、信号齐全、安全设施灵敏可靠。
6、电缆吊挂要规范,要设臵线标并美观。
7、开关上架、小电上板、按钮上锁、勾头上帮、整齐划一。
8、电气设备和机电设备保护装臵完善、设备上无落尘、各类设备完好率达100%。
五、精装地面车间1、在优良品的基础上创建精装地面车间。
2、车间内设备完好率必须达100%。
3、必须做到:电缆吊挂一条线、管线吊挂一条线,标志牌板一条线、室内照明一条线、设备排列一条线、接地母线一条线。
4、设备干净、无灰尘。
地面墙面门窗清洁无印记,无卫生死角,达到亮、美、精标准。
5、桌面整齐无杂物,检修正规、记录规范、安全确认正常。
6、无计划停掉电一次,取消评比资格;值班人员“手指口述”不清,取消评比资格。
7、在质量标准化工作中有创新点。
附则3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否决项目出现以下情况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定为不合格:1、发生轻伤以上人身事故或重大非人身事故、重大涉险事故;2、瓦斯超限;3、电气失爆;4、月度被挂“老虎”牌;5、被集团公司挂红牌;6、综合防尘验收不达标。
附则4环境整治处罚细则相关处罚一律落实到责任人,如责任单位未进行责任划分,现场责任人不明确的,罚单位党政正职。
1、材料码放不整齐、未挂牌管理一处20元;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未做到水泥上台,黄沙进池、管材上架一处50元。
2、牌板吊挂不符合规定,不整洁一处20元。
3、管路、电缆未做到吊挂平直、间距一致、过道正规、弯头规范一处20元;管路未刷漆编号、跑冒滴漏一处20元。
4、风筒吊挂不平直、未逢环必吊一处50元;未编号管理、未冲刷干净一处20元。
5、轨道不成线、道木不整齐、不实、道岔不规范、接头不平整、阴阳道一处20元;道档不清洁一处10元。
6、水沟不畅通、溢水、盖板不齐全完好一处50元;沉淀池淤泥超过池深一半100元,用水冲刷巷道底板、支架一次50元。
7、采掘工作面巷道底板明显高低不平一处50元;巷道积水一处50元,浮矸(煤)(直径不大于50mm)一个10元,饮料瓶、食品袋、编织袋、料头等杂物一个10元。
8、皮带机托辊不转一个10元、脱落一个20元;皮带机撒煤(矸)10米以内20元,10米至50米100元,50米以上200元,皮带严重跑偏一处50元。
9、人行通道不通畅: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一处100元,三机处、超前管理段一处50元、巷道顶板多余悬吊物一处10元。
10、落尘厚度超过1mm,长度超过0.5米一处20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