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爱——关于未成年人的生命感受教育
初中生关爱生命的心得体会(3篇)

初中生关爱生命的心得体会关爱生命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它传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幸福和快乐。
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关注关爱生命的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和心得去传递这种价值观。
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关爱生命方面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展示人生的舞台。
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合理的饮食和作息时间。
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油腻和垃圾食品,多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
要调整好作息时间,不熬夜,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够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其次,我们要传递关爱生命的理念。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和尊重的对待。
我们应该多关心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老人、孩子、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我们可以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去社区,医院,福利院等地方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还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宣传关爱生命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爱心的行列中来。
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尊重和保护动物的生命,不乱扔垃圾,不伤害他们的生命。
关爱生命,从点滴小事开始。
再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物质的财富和享受,更是要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和快乐。
作为初中生,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感恩社会给予我们的机会和资源。
要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珍惜和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享受学习和进步的喜悦。
生命中的每个瞬间都是一次可以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最后,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和心理保护。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要学会冷静思考,积极应对。
不要沉迷于负面情绪和痛苦中,要学会释放压力,保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运动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小学生生命周记:让生命充满爱

小学生生命周记:让生命充满爱
这周,在学校我们学了有关生命的知识,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我现在知道了呼吸是生命的象征,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了。
我们应该注意呼吸,不吸烟、不喝酒、不吸毒,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生命。
另外,我学到了生命还需要深深的爱,没有爱的生命是空洞的。
我们需要把爱传递出去,让生命变得充满意义和美好。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让生命充满爱: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关心他人。
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个问候、一个关怀,都能让他人感到温暖和安慰。
我们要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我们的爱。
其次,我们还应该学会宽容。
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而去攻击他们。
相反,我们应该给予别人宽容和理解,这样才能建立起友谊的桥梁。
最后,我们要学会感恩。
每一个人都应该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感恩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一切。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行动来回报这个世界和他人的爱。
通过这周的学习,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生命的重荷,我们应该用爱去关爱自己和他人,让生命变得更加完整和美好。
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让生命充满爱。
小孩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

导语: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
对于小孩来说,生命教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小孩生命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命教育的意义1. 帮助小孩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生命教育使小孩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2. 培养小孩的道德品质。
生命教育使小孩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增强小孩的生存能力。
生命教育使小孩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 促进家庭和谐。
生命教育使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增进亲子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生命教育的实践方法1. 家庭教育(1)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生命观。
在生活中,家长要关注自己的言行,做到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2)开展家庭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如:观看生命教育影片、阅读生命教育书籍、举行家庭生命教育讲座等。
2. 学校教育(1)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生命、尊重生命。
(2)举办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如:生命教育讲座、生命教育知识竞赛、生命教育绘画比赛等。
3. 社会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了解历史、珍惜当下。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体验生命的价值。
三、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1. 生命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在小孩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生命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生命观。
2. 生命教育要注重实践。
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小孩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可贵。
3. 生命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特点,生命教育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小孩的成长。
4. 生命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小孩的生命教育,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爱生命。
5. 生命教育要注重家校合作。
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关注小孩的生命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四、总结生命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生命教育,让小孩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学会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年级,用爱,为生命教育赋能,收获与感想

用爱,为生命教育赋能的收获和感想
今天老师给我们观看了生命教育讲座,让我明白了很多。
生命的意义、爱的作用和延续以及我们如何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呢?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让我不如意的地方,这时候往往会轻视生命的可贵,这次观看了讲座之后,才发现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人渴望生命而无法得到生命,我们轻而易举得到的却是那么不珍惜,是它给了我一个警钟。
有时候也会口出伤害家人和朋友的话语,这是把我们之间的爱当做理所当然了。
我们的爱不仅仅是狭隘的赋予在自己的身上,更是传播到更多的人身上的。
我们可以把不用的书籍捐给边远的山区;我们可以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孤独的老人;路上的一片垃圾;环卫工人的一瓶水都是我们传递爱的方式,这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给自己增加了社会价值。
我明白了对于自己的认知,热爱生命,珍爱生命,为生活而奋斗。
用爱,为生命教育赋能。
2024年初中生关爱生命的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初中生关爱生命的心得体会范本对于初中生来说,关爱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从中体会到了许多关爱生命的重要性,并且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关爱生命意味着要尊重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不论是人还是动物。
这意味着不要伤害他人,不要虐待动物,要对他人的生命保持敬畏之心。
其次,关爱生命意味着要珍惜时间。
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我们每个人都只有有限的时间来生活、学习和成长。
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它们。
不要虚度时光,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实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此外,关爱生命也意味着要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健康、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健康。
此外,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时不轻易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最后,关爱生命还意味着要关心他人。
像身边的同学、朋友和家人表达关心和爱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幸福。
通过关心他人,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关爱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通过尊重生命、珍惜时间、照顾身心健康和关心他人,我们可以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我将继续努力实践这些体会,将关爱生命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2024年初中生关爱生命的心得体会范本(2)关爱生命是一种珍贵的情感,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作为2024年的初中生,我对于关爱生命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观点,以期能够倡导更多的人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生命是一种宝贵的礼物,我们应该珍视它,感恩它。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不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外貌、智力等都应该被平等对待。
尊重他人的生命,也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初中生关爱生命的心得体会

2024初中生关爱生命的心得体会关爱生命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作为一个2024年的初中生,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关爱生命的重要性,并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了一些体会和心得。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关爱生命要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
作为一个青少年,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提高抵抗力,预防常见疾病。
同时,我们还需要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沉迷电子产品等。
这些不良习惯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所以,从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开始,关爱生命就是从关爱自己的身体开始。
其次,关爱生命还包括关爱他人的生命。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关心身边的人,帮助他们,关爱他们的生命。
这不仅体现了我对他人的关爱之心,也会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同时,我们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他人的安全。
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父母和长辈的命令和规定,因为他们是为了我们的安全和健康而言的。
关爱他人的生命,就是从关爱身边人的生活健康开始。
再次,关爱生命还包括关心和保护自然环境。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球上,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我们可以种树、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方式来保护环境。
同时,我们还要重视生物多样性,不乱扔垃圾,爱护大自然的动植物。
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健康和美好。
最后,关爱生命还要从关注社会问题开始。
作为一个初中生,我们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我们可以通过捐款、义工、关注弱势群体等方式来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这不仅积极传递正能量,也能够提高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关注社会问题,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的幸福和宝贵。
综上所述,关爱生命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生命至上心得体会小学生

生命至上心得体会小学生生命至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和遵守的准则。
我是一个小学生,虽然我还很小,但是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和无可替代。
在生命至上的观念下,我学到了很多事情,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生命是无价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估量和替代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轻易放弃。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的游泳课上遇到了一件事情。
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掉进了游泳池里,他不会游泳,他在水中挣扎了很久也没有能够游出来。
这时候,游泳老师和其他同学纷纷跳进水中去救他。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溺水的时候,如果不救他,他的生命将面临很大的危险。
所以我们都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救他。
我们知道,无论生命有多么重要,我们都不能放任它受到侵犯。
其次,生命是脆弱的。
尽管生命无价,但是它也是非常脆弱的。
我们应该时刻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不做任何危险的事情。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玩滑冰,其中一个朋友不小心滑倒了。
他的头部撞到了冰面上,因为他没有戴头盔,所以他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这件事情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不做任何可能危害到自己的事情。
最后,生命是应该被尊重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
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情。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学到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要友善待人、不欺负他人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尊重他人生命的表现。
我们要学会懂得同情他人,倾听他人,帮助他人,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生命环境。
在生命至上的理念下,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生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这不仅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义务。
我相信只有当我们都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无可替代,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设一个注重生命、尊重生命的社会!。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敬畏生命热爱生活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生命是宇宙间最宝贵的礼物,而青少年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生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在这个快节奏、压力重重的社会中,青少年往往面临着各种困扰、挑战和诱惑。
因此,教育他们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变得尤为重要。
一、生命的宝贵与敬畏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生命最脆弱也最宝贵的时期。
而教育他们敬畏生命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敬畏生命首先要从自身出发,培养他们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的习惯。
这包括合理的饮食、适量的锻炼和良好的作息。
除此之外,还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尊重他人的生命也是敬畏生命的重要表现,要教育他们珍惜他人的生命、保护他人的安全。
二、生活的多样与热爱青少年是生活的主角,热爱生活是他们赋予生命更多色彩的方式。
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都是成长和进步的机遇。
我们应该教育他们积极应对困难,不畏艰辛,培养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让他们勇敢面对生活的风雨。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志愿者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从小就学会享受生活的美好。
三、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青少年的生命教育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和关注。
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媒体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他们敬畏生命。
同时,家庭氛围也应该积极向上,提供一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环境。
在学校中,教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理念。
学校也可举办一些关于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目标。
在社会中,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对生命教育的支持和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给青少年参与到生命教育中来。
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要负起社会责任,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生命教育与个人成长生命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之爱——关于未成年人的生命感受教育
发表时间:2013-01-22T17:03:01.717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年7月供稿作者:高岩
[导读] 教育不是生命个性的张扬,不是智慧的启迪,而是知识的灌输,生命的压抑。
高岩
曾几何时,被考试升学的“实用目的”所左右的教育,其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机械操作演练的能力也越来越细,人的受教育的过程成为人格不断分裂,人性不断物化的过程。
学生被置于黑板与高墙之间,自我与自然相隔离。
——理解代替了感受,实用代替了冥想。
教育不是生命个性的张扬,不是智慧的启迪,而是知识的灌输,生命的压抑。
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被当作兴奋剂放在学生疲惫的嘴边。
为此他们只能采取轻易地接受,然后再迅速的忘却的方式。
再也不会严肃地看待真实的事物,他们乐于成为观众,而不习惯全身心地投入生活。
将理想的“自我”融入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以虚弱的身体和脆弱的意志面对生活,逐步形成软弱的性格:有的悲观失望,有的冷漠自私,有的阴郁颓废,有的甚至以谈“恋爱”来求得刺激……学生的精神失去了支撑点,心灵在不安、困惑和荒芜中失去了创造和快乐。
他们过早地失去了未成年人应有的单纯、明朗、诚实和活力,变得多面、复杂和虚伪。
在教育知识的重压下不堪重负,只能以厌倦、怠慢和自卑来应对生活。
教育是“培养完整的人”,其任务就是要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令人欣慰的是,2002年以来,教育部逐步推行基础教育改革,这场令人振奋的教育革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如:对语文学科改革,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标准。
在强调语文实践中的熏陶感染作用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生命体验。
一场真正的教育的革命开始了……
二
每年新生刚入校不久,我会精心筹划了一次全年级“师生同心做人作文”活动,来作为教师节的献礼。
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小学或中学的某位老师,连同语文老师的一封信一起邮走,并肯请收到信的老师能及时回信给他昔日的学生。
此举反响颇大:大多数学生收到了老师的回信,师生诚恳交谈;学生有了第一次写信给老师的体验,有了第一次做成人的自豪感;有了第一次学会用书信表达感情,尝试理解与沟通的感受,尤其是学生懂得了感恩,并把它投诸于生活。
这一点,从教育的意义上讲,它比作文更重要————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并拓展了教育的内涵。
“爱”——师爱,它深沉而单纯,博大而无私的精神,早已成了我们人类生命的文化家园。
谁不渴望着爱与被爱?一个人对给予自己无限温暖的老师情感淡漠甚至泯灭,怎谈得上对朋友尽诚,对家庭尽责,对祖国尽忠呢?
因此,把作文融入人生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表达,学会生活。
这——是真正的教育!
此后,在学习中,我就不断地推行此类与生活体验密切接触的教育——
如家庭篇:以写作来进入生活体验,“生命中的第一份礼物”(对孩子和父母而言);“献给母亲的歌”系列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劳动为母亲节献礼,写母亲收到礼物后的感受;有的学生为了送礼物给母亲,甚至去捡卖破烂、卖报纸,真切的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母亲的不易;爱的故事——爸爸、妈妈如何爱你?你又如何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的恋爱故事纪实:爸爸、妈妈最动心的时刻:爸爸、妈妈的心有多高?(对学生的要求而言)我心中的爸爸、妈妈……请家长阅读并写感想等。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与家长的沟通理解多了,学生的体验丰富了,为其写真话抒真情创设了情境,同时触及到“爱情”话题,在家庭中引起的反响最大。
无论褒贬,它都会为孩子遇到此类问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关注自我篇:《你,爱自己吗?》、《告诉世界我长大了》(学生写作,父母老师共同打分)、《我是谁?》、《爱上未来的你》《你还爱我吗?》(你我是两个自己)大活动,《听听那声音》真实的活动,异样的体验:原来自己成为了对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自我,关注自己的心灵体验,这都是“爱”的要义,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感兴趣的人,很难说他会对谁真正感兴趣——让学生自己成为生命中的凝视者,我们就会从更高层而去审视,更理性的对待生命的感受。
关注生活篇:2003年的“非典”,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曾使我们一度惊慌失措,但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生活的本质:如何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收集了生活中许多真实而感受人的故事,达成的共识是——灾难让我们更爱!学校门前建成了漂亮的丽子公园。
在新落成不久,我领孩子们去感受生活所展现的美————那是人们对自然的殷切向往呵!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一起去赏月,在紧张的学习中,不忘去与明月交流,与清风共语……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学习就会有多宽广。
爱情教育篇:当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发育而将好奇的目光投向异性时,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老师就会一起视如“洪水猛兽”,早早冠以“早恋”的罪名,在孩子们还未搞清什么是“爱情”时就过早地尝到了其苦果:有的被玩笑开成了一对“恋人”有的被迫真“恋”,有的寻求刺激,有的纯粹是“跟着感觉走”找乐子,找面子,找魅力……教育无视这些生活的真实存在,一味地藏着掖着或避而不谈,反倒吊起了学生的兴趣。
“爱情教育”成了一块被教育遗忘的角落……
新课程掀开了这层面纱,虽然还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儿,但毕竟解冻了。
于是以课文《致女儿的信》为契机,我对学生展开了一系列爱情教育:在这封信里它明确了爱情的含义(爱,忠诚和心灵的追忆)尤其重要的是爱情的意义被提升到一个真正的人的层面上,由此学生明确了爱不再应该是游戏,不可以随意放任,它的严肃、圣洁,美好已渗透进孩子们的心中;我还利用大阅读,引导学生走进中外名著中优美崇高的爱情世界:如《简爱》、《梁祝》、《海的女儿》、《魂断蓝桥》等;美文熏陶,《狼行成双》令孩子们感动不已,《致橡树》独立而平等的爱令其深思,《江城子》《鹧鸪天》是“关于心灵的追忆”;大综合“爱情如歌”:经典爱情电影片段抢答、经典爱情名句抢答;爱情麻辣烫:你说我说;经典爱情故事与名曲等…….试想当我们教育者用健康而高尚的爱情去“疏导”而不是堵塞时,当孩子们获得更多的关于爱情的智慧体验时,他们还会过早地去啃“青苹果”吗?当孩子们心灵的天空回响着爱情教育那优美的旋律时,我们从他们释然的双眸中似乎看到了他们追求未来幸福生活的曙光,而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真正意义吗?
“爱,你准备好了吗?”这是我对孩子们的深情的期望… …。
“融入自然,体认生命,”我对教育如是说。
我们身体的解放在于获得健康,社会的解放在于达到善,而自我的解放在于达到爱。
生命像灯盏里的油,在耗损的过程中照亮别人和
自己,这是“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是爱的真谛——爱是自我和无我的统一,无我是主要的(如母爱);爱是主动和被动的统一,主动是主要的;爱是欢乐与痛苦的统一,欢乐是主要的;爱是完美与不完美的统一,爱是和谐与不和谐的统一,爱是自由与不自由的统一…….前者是主要的。
我们执着于生命,就是要在生命之爱中实现生存的价值:有健康的体魄,有旺盛的精力,有顽强的意志,有坚定的信仰,坦然面对生活,欣然接受自己,以审美的眼光打量这色彩缤纷的世界,诗意地生活在真实的生命感受中。
当然,我们强调教育中的生命体验,并不意味理性知识不重要,强调人文精神,并不排斥科学精神,它们同等重要,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不但教学生以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生活,自由地思考———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现实人生,关注人类的未来和茫茫宇宙。
或许,外面的生活不那么完整,有时甚至于支离破碎,但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使未成年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生活————他有独立的人格,有神圣的尊严,有丰富的感情,更有不可遏制的创造的力量……这一切,我认为都是生命中最崇高最美好最本质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