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湖南省(长郡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湖南省(长郡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湖南省(长郡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1A 、2A ,若把1A 、2A 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1A 、2A 的示数相同

B .图甲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

C .图乙中的1A 、2A 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

D .图乙中的1A 、2A 的指针偏角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图甲中的A 1、A 2并联,表头的电压相等,电流相等,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量程不同的电流表读数不同,故A 错误,B 正确;

CD.图乙中的A 1、A 2串联,A 1、A 2的示数相同,由于量程不同,内阻不同,电表两端的电压不同,流过表头的电流不同,指针偏转的角度不同,故CD 错误。

2.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 、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成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 .下面给出R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 .2316360x x -+=

B .()

2b a R ab

ρπ-=

C .2()

ab

R b a ρπ=-

D .2(+)

ab

R b a ρ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 、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单位是合理的.将b=a 代入得到R≠0,因为电阻是很薄的一层,电阻应该很小,这个等式是不合理的.故A 错误.B 、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单位是合理的.将b=a 代入得到R=0,根据上面分析是合理的.故B 正确.C 、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m 2,左右两边单位不同,则此式不合理.故C 错误.D 、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m 2,左右两边单位不同,则此式不合理.故D 错误.故选B . 考点:考查电阻定律.

【名师点睛】根据单位(量纲)检查方程是否正确是常用的方法.再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等式的合理性.

3.离子推进器是新一代航天动力装置,可用于卫星姿态控制和轨道修正。推进剂从图中P 处注入,在A 处电离出正离子,已知B 、C 之间加有恒定电压U ,正离子进入B 时的速度忽略不计,经加速形成电流为I 的离子束后喷出推进器,单位时间内喷出的离子质量为J 。为研究问题方便,假定离子推进器在太空中飞行时不受其他外力,忽略推进器运动速度。则推进器获得的推力大小为( )

A 2UJI

B .22U JI

C .

2U JI

D UJI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A 处电离出正离子,经B 、C 间电压加速后,由动能定理可知

212

qU mv =

解得

2qU

v

m

=

以t秒内喷射的离子为研究对象,应用动量定理有

Ft nmv

=

又因为

=nq

I

t

=nm

J

t

解得

2

F UJI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推进器获得的推力大小为2UJI,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的部分电路中,已知I=3 A,I1=2 A,R1=10 Ω,R2=5 Ω,R3=30 Ω,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是()

A.0.5 A,向右B.0.5 A,向左

C.1 A,向右D.1 A,向左

【答案】A

【解析】

【详解】

对于稳恒电路中的某一节点,流入的电流总和一定等于流出的电流总和.对于节点c,已知流入的电流I=3 A,流出的电流I1=2 A,则还有1 A的电流要流出节点c,由此可知经过R2的电流I2=1 A向右.根据欧姆定律,

U1=I1R1=20 V

U2=I2R2=5 V

电压等于电势之差

U1=φc-φa

U2=φc-φb

两式相减可得

φb-φa=15 V

即b点电势比a点高15 V,则通过R3的电流

3

3

0.5A

b a

φφ

I

R

-

==

方向向上,对于节点b,流入的电流I2=1 A,流出的电流I3=0.5 A,则还有0.5 A的电流流出b点,因此可判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0.5 A,向右,故A正确.

故选A。

5.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130

R=Ω,

23

20

R R

==Ω,另有一测试电源,所提供电压恒为1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cd端短路,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50Ω

B.若将ab端短路,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当ab两端接上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4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6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23

R R

、并联后与

1

R串联,等效电阻为:

23

1

23

2020

3040

2020

R R

R R

R R

?

=+=+=Ω

++,故A错误;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13

R R

、并联后与

2

R串联,等效电阻为:

13

2

13

3020

2032

3020

R R

R R

R R

?

=+=+=Ω

++,故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

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3

13

20

104

3020

R

U E V

R R

==?=

++;故C正确;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3R两端的电压,为

3

3

23

20

105

2020

R

U E V

R R

==?=

++,故D错误;

【点睛】

对于电路问题,首先要明确电路的结构,并能正确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分析,必要时应进行电路的简化.

6.如右上图所示,某一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b∶c=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在1、2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1;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

流为I 2,则I 1

∶I 2为( )

A .9∶25

B .25∶9

C .25∶4

D .4∶2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阻定律R=ρ

L S 得,当在1、2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 时,R 1=ρc ab

,在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R 2=ρa bc ,所以

2122R c R a ==425,根据欧姆定律I=U

R

得,电流之比为25:4,C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电阻定律、欧姆定律.

7.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 I 随所加电压 U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的切线,PQ 为 U 轴的垂线,PM 为 I 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不变

B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 .对应 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1

21

U R I I =- D .对应 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1

2

U R I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电阻逐渐增大,故A

B 错误;

C 、对应P 点,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小灯泡的电阻为11

221

U U R I I I =

≠-,故C 错误,D 正确.

8.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 s 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 的正离子数是n 1,负离

子数是n 2,设元电荷为e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n 1=n 2时电流强度为零

B .当n 1>n 2时,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强度为I =12()n n e

t - C .当n 1<n 2时,电流方向从B →A ,电流强度为I =21()n n e

t

- D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强度为I =12()n n e

t

+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电流方向,由图示可知,溶液中的正离子从A 向B 运动,因此电流方向是A →B ,流过的电量是正负电量绝对值的和,不能相互抵消;电流的大小为

12+q q n e n e

I t

t

+=

=

正负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电流的定义,要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电流的方向,应用电流定义式即可正确解题.

9.如图所示,电流计的内阻R g =100Ω,满偏电流I g =1mA ,R 1=900Ω,R 2=100/999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S 1和S 2均断开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流表,最大量程是1A

B .当S 1和S 2均断开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压表,最大量程是10V

C .当S 1和S 2均闭合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压表,最大量程是0.1A

D .当S 1和S 2均闭合时,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流表,最大量程是1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当S 1和S 2均断开时,表头与R1串联,所以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压表.最大量程()()

1

0.0011009001

g g

U I R R V V

=+=?+=.故AB两项错误.

CD:当S1和S2均闭合时,R1被短路,R2与表头并联,所以虚线框中可等效为电流表,最

大量程

2

0.001100

0.0011

100

999

g g

g

I R

I I A A

R

?

=+=+=

.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点睛】

表头与电阻串联,可等效为电压表;表头与电阻并联,可等效为电流表.再根据串并联关系求出最大量程.

10.如图所示为某电学元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图中虚线为曲线上P点的切线.当通过该元器件的电流为0.4A时,该元器件的阻值为()

A.250ΩB.125Ω

C.100ΩD.62.5Ω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当电流为0.4A时,电压为50V,则由欧姆定律可知,阻值

50

Ω125Ω

0.4

U

R

I

===,故B正确,ACD错误.

11.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若定值电阻R的阻值已知,则在不卸元件的情况下能够测出待测电阻R x阻值的电路是

A.B.

C.D.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A.电压表V1测出定值电阻R的电压U1,电路电流

1

U

I

R

=

电压表V2测出待测电阻R x的电压U x,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R x阻值

1

x x

x

U U

R R

I U

==

故A符合题意;

B.电流表A测出流过R x的电流I,电压表V测出电阻R x的电压U,由欧姆定律可求出待测电阻R x的阻值,故B符合题意;

C.图示电路不能测出流过电阻R x的电流,图示电路不能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故C不符合题意;

D.电流表A1测流过R的电流I1,则并联电压

U=I1R

电流表A2测流过待测电阻R x的电流I x,由欧姆定律可求出待测电阻R x的阻值

1

x

x

I R

R

I

=

故D符合题意。

12.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图为电表改装的示意图,G为表头、R为可调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电流表改装的原理图,增大可调电阻的阻值,改装后电表的量程增大

B.图甲为电流表改装的原理图,增大可调电阻的阻值,改装后电表的量程减小

C.图乙为电压表改装的原理图,增大可调电阻的阻值,改装后电表的量程增大

D.图乙为电压表改装的原理图,增大可调电阻的阻值,改装后电表的量程减小

【答案】BC

【解析】

【详解】

图甲为电流表改装的原理图,增大可调电阻的阻值,根据

g

g g

I r

I I

R

=+可知,会使得改装后电表的量程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图乙为电压表改装的原理图,增大可调电阻的阻值,根据g g

U U I R

=+可知,改装后电表的量程增大,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BC.

13.如图所示,是实用电压表电路图,当a、b间电压为4 V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当a、b间电压变为3 V时,仍欲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可行的办法是( )

A.R1不变,减小R2B.R2不变,减小R1

C.增大R1,减小R2D.R1不变,增大R2

【答案】AC

【解析】

【详解】

电路两端总电压降低了,想要电流不变:若R1不变,减小R2时,R2两端的电压变小,G

两端电压可能保持不变,通过G的电流可能不变,G指针仍能偏转到最大刻度,故A正确;若R2不变,其两端电压不变,R1两端电压减小,为使通过G的电流不变,应增大R1的电阻,故B错误;若增大R1,电流表满偏,其两端电压不变,通过R1时减小,通过R2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需要减小,R2的阻值可能减小,故C正确;R1不变,电流表满偏,电路总电流不变,G两端电压不变,总电路电压减小,则R2的阻值需要减小,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难点是能把R1和电流表看成一个电阻,与R2形成一个串联电路进行解决.

14.由相同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三个电压表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已知V3的量程最大,V1的量程最小,且V3的量程等于V1与V2的量程之和,当电路导通时,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U3,指针偏转的角度分别为θ1、θ2、θ3,则有()

A.U1

B.U1

C.U1+ U2= U3,θ1+θ2=θ3

D.U1+ U2= U3,θ1+θ2=2θ3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B.由相同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三个电压表,其满偏电流I g相同,V3的量程最大,V1的量程最小,且V3的量程等于V1与V2的量程之和,则R1内≤R2内

θ1=θ2,由于R1内

CD.由题图可知,电压表V1与V2串联,然后与V3并联,由串、并联电路特点可知,电压表

示数关系为U 1+U 2=U 3,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R 3内=R 1内+R 2内,则两支路电流相等,各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等,θ1=θ2=θ3,θ1+θ2=2θ3,故C 错误,D 正确.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ab 为输入端,AB 为输出端,现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置于变阻器的中央,则

A .空载时输出电压A

B ab U U =

B .当AB 间接上负载R 时,输出电压2

ab

AB U U < C .AB 间的负载R 越大,AB U 越接近2ab

U D .AB 间的负载R 越小,AB U 越接近2

ab

U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空载时,变阻器上下两部分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得出输出电压

2

ab

AB U U =

,故A 错误; B .当AB 间接上负载R 时,负载R 与变阻器下部分电阻并联,电阻减小,AB 间的电压减小,输出电压2

ab

AB U U <

,故B 正确; CD .AB 间的负载R 越大,下部分并联的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越接近2

ab

U ,故C 正确,D 错误.

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6.多用表是由电流表改装的,现测定一个量程为0~5mA 的电流表G 的内阻r = 100.0Ω , 用它改装成如图的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都各有两个量程(或分度值)不同的档位。电流表的两个档位中,大量程是小量程的10倍。

(1)当转换开关S 旋到位置1或2时,是电流档,且旋到位置_______的量程较大:当转换开关S 旋到位置5或6时,是电压档,且旋到位置______的量程较大; (2)A 、B 两表笔中,______为红表笔;

(3)图中的电源E ˊ的电动势为9.0V ,当把转换开关S 旋到位置4,在AB 之间接900Ω电阻时,表头G 刚好半偏。己知之前己经进行了必要的、正确的操作。则R 1=_________Ω,R 2=_________Ω。

【答案】1 6 A 10 90 【解析】 【详解】

(1)[1]电流表并联电阻可以扩大量程,并联电阻越小,分流越大,量程越大,故当转换开关S 旋到位置1时量程较大;

[2]电压表串联电阻可以扩大量程,串联电阻越大,分压越大,量程越大,故当转换开关S 旋到位置6时量程较大;

(2)[3]在测量电阻时,因为欧姆档的电路与电池连接,则将转换开关S 旋到位置3或4时,电流应从红表笔进、黑表笔出,所以A 、B 两表笔中,A 为红表笔;

(3)[4] [5]因为“之前己经进行了必要的、正确的操作”,意味着之前已经将A 、B 短接调零,即让表头满偏。

在A 、B 之间接900Ω电阻时,表头G 刚好半偏,说明当表头半偏时,改装后的欧姆表“4” 总内阻R 内=900Ω,则转换开关S 在2时,电流表2的量程为

29.0A 10mA 900

g E I R =

==内 根据题给条件“电流表的两个档位中,大量程是小量程的10倍”,所以转换开关S 在1时,电流表1的量程为1100mA g I =

又表头G 满偏电流为5mA 时,电流表的内阻r = 100.0Ω,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分配规律可解得121090R R =Ω=Ω,

17.为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1)小明先进行了如图甲方案的测量。

①他首先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出甲、乙、丙三根不同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则三根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分别为d甲=________mm、d乙

=________mm、d丙=________mm。若三根金属丝的材料、长度相同且粗细均匀,则它们的电阻R甲、R乙和R丙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小明先将甲金属丝接入电路,并用米尺测出接入电路中的甲金属丝的长度

l=50.00cm。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并依次记录了两电表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他已经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请你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

123456

U/V0.90 1.20 1.50 1.80 2.10 2.40

I/A0.180.240.310.370.430.49

③该方案测得的甲金属丝的电阻率ρ甲=__________Ω·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对于上述第(1)所述的测量过程,随着通过金属丝的电流I不断增大,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功率P随之变化。对于P-I的关系图象,在下列图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

(2)小明又用如图乙方案测量乙金属丝的电阻率,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5.0V、内阻

r=0.20Ω。实验中他可以通过改变接线夹(即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符号上的箭头)接触金属丝的位置以控制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

①请在下述步骤的空格中将实验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a.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闭合开关;

b.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接线夹的位置;

c.断开开关,______________;

d.闭合开关,重复b、c的操作。

②根据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关系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线,其斜率为

_____________A-1·m-1(保留2位有效数字);图线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阻之和。

③图中图线的斜率、电源电动势和金属丝横截面积的乘积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其数值和单位为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电表的内阻可能对实验产生系统误差,请你分别就这两种方案说明电表内阻对电阻率测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5 1.34~1.38 0.546~0.548 R 丙 R 甲 见解析 (2.3~2.5)×10-5 D 测出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长度 12~14 电源内阻、电流表内电阻与电阻箱 金属丝的电阻率 (9.8±0.5)×10-5Ω·m 图甲方案,由于电流表分压,导致电压表测量值偏大,电阻的测量值偏大,电阻率测量值偏大;图乙方案中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1]金属丝甲的直径

1mm 0.0515mm 1.75mm d =+?=甲

[2]金属丝乙的直径

1mm 0.0218mm 1.36mm d =+?=乙

[3]金属丝丙的直径

0.5mm 0.046mm 0.546mm d =+=丙

[4][5]根据电阻定律的决定式

2

4=l l R S d ρ

ρπ= 可知

R 甲 最小,R 丙最大

②[6]图象如图所示

③[7]根据图象可知电阻值

4.92ΩU

R I

=

=甲 再根据电阻定律

2

4=l l R S d ρ

ρπ= 代入数据,解得

52.410m ρ-=?Ω?

④[8]随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当滑动变阻器阻值等于其它电阻之和时,功率最大,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2)①[9] 测出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长度。 ②[10]由图象可得斜率为13 A -1·m -1。 [11][12]根据

E

I rl R

=

+ 整理得

1r R l I E E

=+ 其中r 就是单位长度的电阻,根据电阻定律

r S

ρ

=

代入整理得

1R l I ES E

ρ=+ 因此图线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电源内阻、电流表内电阻与电阻箱电阻之和;斜率、电源电动势和金属丝横截面积的乘积代表的金属丝的电阻率。 ③[13]将电源电动势E 和乙金属丝的直径d 乙代入得

32

51.361013 5.0()Ωm 9.410Ωm 2

ρπ--?=????=??

(3)[14] 图甲方案,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导致电压表测量值偏大,电阻的测量值偏大,电阻率测量值偏大;图乙方案中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18.某同学为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路中ab 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粗细均匀的电阻丝,保护电阻R 0=4.0Ω,电源的电动势E =3.0V ,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 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

⑴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 =_______mm . ⑵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 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 长度x 及对应的电流值I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x (m)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I (A) 0.49 0.43 0.38 0.33 0.31 0.28 (A -1)

2.04

2.33

2.63

3.03

3.23

3.57

①将表中数据描在

坐标纸中,如图丙所示,请作出其关系图线_______.

②若图象中直线的斜率为k ,则金属丝的电阻率ρ=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③根据图丙中

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电源的内阻为r =______Ω(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0.400 如图;

1.4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乙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0mm+40.0×0.01mm=0.400mm.(2)①[2].如图所示:

②[3].电阻丝电阻:

R=ρ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

-x图象是直线,便于实验数据处理,因此需要作-x图象;其图象的斜率:

则电阻率:

ρ=;

③[4].由-x图象纵坐标的截距可知:

解得

r=1.4Ω

【点睛】

本题考查了螺旋测微器读数、实验数据处理等问题,要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应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要掌握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

法.

19.实验室有一烧坏的双量程电压表,两量程分别是3V和15V,其内部电路如图甲所示,R1、R2标注的阻值分别为2.9kΩ和14.9kΩ,经检测表头G和电阻R2已烧坏,电阻R1完好,一课外活动小组想要修复这个电压表,他们在实验室找到两个表头,外形都与原表头G相同,已知表头G1的满偏电流为1 mA,内阻为50Ω;表头G2的满偏电流为0.5mA,内阻

为100Ω,还有六个定值电阻R 3=50Ω,R 4=150Ω,R 5=200Ω,R 6=3kΩ,R 7=12kΩ,R 8=15kΩ,若在保留R 1的情况下,对电压表进行修复,根据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原表头G 的满偏电流流I =________mA ,内阻r =________Ω;

(2)由于实验室没有14.9kΩ的电阻来替换R 2,为了修复这个电压表,课外活动小组对电压表电路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 x 应选用_______(填题中所给器材符号);

(3)在图乙中虚线框内补齐修复后的双量程电压表的电路图(标出所选用的相应器材符号)。________

【答案】1 100 7R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压表量程:

I g (r g +R 1)=3V , I g (r g +R 2)=15V ,

代入数据解得:

I g =1mA ,r g =100Ω;

(2) (3)[3][4]由于原表头的满偏电流为1mA ,所以应用电流表G 1,又因为表头内阻为

100Ω,故应将G 1和定值电阻R 3串联,即图乙中虚线框内补齐修复后的双量程电压表的电

路图如图所示:

量程为15V 时有

131()g x U I R R r R =+++,

12k x R =Ω,

故应选用R 7。

20.国标(GB /T )规定自来水在15℃时电阻率应大于13Ω·m 。某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测量15℃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 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

电源(电动势约为3 V ,内阻可忽略);电压表V 1(量程为3 V ,内阻很大); 电压表V 2(量程为3 V ,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 1(阻值4 kΩ); 定值电阻R 2(阻值2 kΩ);电阻箱R (最大阻值9 999 Ω); 单刀双掷开关S ;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

实验步骤如下:

A .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 ;

B .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 ;

C .把S 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 1示数;

D .把S 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 2示数与电压表V 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 ;

E .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 、D ,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 和电阻箱阻值R ;

F .断开S ,整理好器材。

(1)测玻璃管内径d 时游标卡尺示数如图乙,则d =_______mm ;

(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值R x 的表达式为:R x =_______(用R 1、R 2、R 表示); (3)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 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 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

1

R L

关系图象。则自来水的电阻率ρ=_______Ω·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 1内阻不是很大,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30.00 12

R R R

14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0cm=30mm ,游标尺上第0个刻度和主尺上刻度对齐,所以最终读数为:30.00mm ,所以玻璃管内径:

d =30.00mm

(2)[2]设把S 拨到1位置时,电压表V 1示数为U ,则电路电流为:

1

U I R =

总电压:

1

x U

E R U R =

+ 当把S 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 2示数与电压表V 1示数相同也为U ,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U I R

=

总电压

2U

E R U R

=

+ 由于两次总电压等于电源电压E ,可得:

2

1x R R R R

= 解得:

12

x R R R R

(3)[3]从图丙中可知,R =2×103Ω时,

-11

5.0m L

=,此时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 12

4000x R R R R

=Ω=

水柱横截面积:

2

2

d S π=()

由电阻定律L

R S

ρ

=得: 2

330104000 3.145142x R S

m m L ρ-???=???Ω?≈Ω? ???

(4)[4]若电压表V 1内阻不是很大,则把S 拨到1位置时,此时电路中实际电流大于

1U I R =

,根据

1

x U

E R U R =+可知测量的R x 将偏大,因此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偏大。

21.某小组同学改装电压表时,在实验室找到如下实验器材: A .电压表V 1:量程为2.5V ,内阻几千欧; B .电流表A 1:量程为5mA ,内阻约为10Ω;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女子职业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女子职业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从刹车开始,经5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A.0m B.100m C.12.5m D.37.5m 参考答案: C 2. 对以a=5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意1s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 B. 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5(n-1)m/s C. 任意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5m/s D. 第2s末的速度是第1s末的速度的2倍 参考答案: AB 3. 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 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B.C.D. 参考答案: C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 【分析】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即G=m;此题把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概念迁移的某颗星球上面 【解答】解: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绕其飞行的卫星质量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① 在地球表面G=mg② 第一宇宙速度时R=r 联立①②知v= 利用类比的关系知某星体第一宇宙速度为v1= 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 即v2=== 故选:C. 4. 如图所示,同一物块分别放在水平面和固定斜面上,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推力F1、F2作用下运动,F1、F2方向分别平行于水平面和斜面。若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位移大小相等,则推力F1、F2对物块所做的功() A.在斜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 B.在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 C.与物块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相等 参考答案: D 5. (单选)在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上升的升降机(底板水平)中有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m/S2):( ) A.人对电梯的压力为400N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为600N C.此人所受的重力为400N D.此人所受的重力为600N

中等职校物理(第五版)第1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1.1走近运动 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选择运动的物体 C、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或者太阳 D、只要方便问题的研究,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地球是质点 B、地球不是质点 C、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当做质点 D、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也可以把地球当做质点 3、下面表示时间的是( D ) A、上午8点 B、6:30 C、第5s末 D、第6s内 4、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D ) A、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一定大于路程 C、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D、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或者小于路程 5、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图1-1-1),则它的位移和 路程分别为( D ) A、4R,2πR B、4R向东,2πR向东 C、4πR向东,4R D、4R向东,2πR 判断题 1、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书P2 2、不指名确定的参考系,运动也可以描述(×)书P2 3、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理想点叫做质点(√)书P3 4、只要运动质点的初、末位置确定,不管沿怎样的路径运动,物体的位移是相同的(√)书P4 5、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书P5

§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1、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路内的平均速度是( B ) A、6m/s B、6.25m/s C、6.75m/s D、7.0m/s 2、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C ) A、7 m/s B、5 m/s C、6 m/s D、5.5 m/s 3、下列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B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4、有四个在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0 m/s,54km/h,—20 m/s 和0.72km/min,则其中速度最大的是( C ) A、10 m/s B、54km/h C、—20 m/s D、0.72km/min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 B、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长 C、100m赛跑,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跑得越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2-1所示,由此可知( A ) A、甲车快 B、乙车走的路程多 C、乙车快 D、甲车慢 判断题 1、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书P7 2、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书P8 3、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书P8 4、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位移的大小(√)书P8 5、物理学中把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书P9 §1.3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1、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C ) A、静止不动

职业中学物理试卷

中等专业学校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 选或不答的得0分,共计36分). 1、下列各种情况,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讨论地球的公转 C.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运动 D.计算整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E.解释微粒的布朗运动 2、人手用握瓶子时,总是努力握得更紧一些,以保证瓶子不掉下来,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B.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C.增大手对瓶的最大静摩擦力 D.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3、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 A.2 v B. g v 2 C. g v 22 D. g v 2)22( 4、如图1-1所示,物体P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 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守律,那么在P 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 程中 ( ) A.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P 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一次 C .P 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 D.有一段过程,P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 5、如图1-2所示,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与地面固定,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粘连),并用力向下压球,使弹簧作弹性压缩,稳定后用细线把弹簧拴牢,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这一运动过程中 ( ) A.球所受合力的最大值不一定大于球的重力值 B.在某一阶段内球的动能减小而 它的机械能增加 C.球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最大 D.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6、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周期为T 。t 1时刻振子不在平衡位置且速度不为零;t 2时刻振子的速度与t 1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t 3时刻振子的速度与t 1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t 2-t 1=t 3-t 2,则 ( ) A.t 1时刻、t 2时刻与t 3时刻,弹性势能都相等 B.t 1时刻与t 3时刻,弹簧的长度相等 C.t 3-t 1=(2n + 21)T n =0,1,2…… D.t 3-t 1=(n +2 1 )T n =0,1,2…… 图1-1 v P 图 1-2

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

长郡中学2009年下学期期终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分数:100分 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个题目有一个或多个选项,选得全对得3分,选对但未选全得2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B 、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C 、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 、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 B 、 物体只要发生了形变就有弹力作用 C 、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之间 D 、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3、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从某一时刻起用水平恒力F 推物体,则在该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 ) A 、立即产生加速度,但速度仍然为零 B 、立即同时产生加速度和速度 C 、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D 、立即产生速度,但加速度仍然为零 4、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 、 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 B 、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 、 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 、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5、2006年我国自行研究的“枭龙”战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为t ,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 、vt B 、 2 vt C 、vt 2 D 、不能确定 6、下列关于摩擦力和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B 、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志丹县职业中学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

2010级期中测试题(物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明,其中正确的有()A.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细胞很小,可把它看成质点。 2、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3、在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A.第4s初;B.第6s末;C.第3s;D.前3s。 4、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5、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6、.两个力分别是2N和8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A.5N B.9N C.12N D.都可能 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物体的速度为0,则其加速度一定为0。 8、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计算中通常g取9.8m/s2。 9、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不受外力或受到的外力的合力等于零的物体才有惯性 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 C 物体向上抛出,由于重力作用,速度减小,故其惯性减小 D 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惯性越小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力及力的三要素? t/s 图1

2013---2014学年职业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2013---2014学年职业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班级:姓名: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关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够被看作质点 B.微观粒子一定能够被看作质点 C.在某些情况下地球可能被看作质点 D.体积大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作质点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平均速度B.质量 C.速率D.动摩擦因数 3.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考系是 () A.河岸B.山 C.竹排D.树木 4.在下列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5.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4t+2t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0、4m/s2B.4m/s、2m/s2 C.4m/s、1m/s2D.4m/s、4m/s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7.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 o冲上粗糙的斜面,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弹力、摩擦力

B.重力、弹力、摩擦力、上冲力 C.重力、压力、上冲力 D.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 8.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9.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10.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11.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力,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2N、3N、6N B.4N、5N、6N C.5N、5N、15N D.2N、7N、10N 12.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6N。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 A.B. C.6N D.3N 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页答题卡表格中,否则计0分。 一、选择题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 14小题,总计 42分 .其中 1~10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14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对得 3分,漏选得 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合外力必做功,物体的动能肯定要变化 B、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动能肯定不变 C、运动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该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其动能肯定要变化 2、如图某物体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没有运动,经时间 t后 A、拉力的冲量为 Ft B、拉力的冲量为F t cosθ C、合力的冲量不为零 D、重力的冲量为零 3、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枪、弹、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由于枪与弹间存在摩擦,所以枪、弹、车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4.真空中两个同性的点电荷 q1、q2,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 .今释放 q2且 q2只在 q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 q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加 C、始终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5、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6.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 a到 c,a、b间的距离等于 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 E a、E b、E c分别表示 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判定 A. φa>φb>φc B. Eα>E b>E c C. φa-φb=φb-φc D. Eα=E b=E c 7.一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原来的线速度是 v1,周期是 T1,假设在某时刻它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进入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是 v2,周期是 T2,则 A. v1>v2,T1>T2 B. v1>v2,T1T2 D. v1

高一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高一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高一物理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学好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分享心得体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物理学习心得体会篇 1 高一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暑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高一(6)班一员已一年。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一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一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 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 本人个人认为自己还是蛮关心班集体和他人的。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在楼道中追跑打闹;不迟到、不

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不佩带饰物,发型规范;举止文明;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在课上能够做到认真听讲,有时会跑神,但是在老师提醒下,能够及时反应过来。我可以认真地完成各项作业。目前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各项成绩真的蛮差的。学习还是蛮努力的,但是就是考不好,原因只在我,太懒!!能看一遍就不看第二遍,能读一遍就不读第二遍。一定要改!!不能再因为懒,再耽误三年。我要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 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以前我不太喜欢劳动,但是在高一(6)班,让我觉得这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第三职业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月考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第三职业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 一物理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 A. 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 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 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 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参考答案: BC 2. (单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个物理量是不变的( ) A.线速度B.加速度 C.角速度D.相同时间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 C 3. 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速度可达几千米每秒。为保证飞船安全着陆,在即将落地时要利用制动火箭使飞船减速到某一安全值,在这段时间内 A.飞船处于超重状态 B.飞船处于失重状态 C.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变大了 D.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变小 参考答案: A 4. 如图所示,在长约80cm~100c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小圆柱体恰能在管中匀速上浮),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

紧,然后将玻璃管竖直倒置,在红蜡块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紧贴黑板面水平向右匀加速移动,你正对黑板面将看到红蜡块相对于黑板面的移动轨迹可能是下面的 参考答案: C 5.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它受到的重力也越来越大 C.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摩擦力只能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参考答案: 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那么这列车一共由______车厢组成,且最后4 节车厢经过观察者的时间是______S(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 参考答案:

最新-2018年湖南省长郡中学初二物理段考试卷 精品

长郡中学高一年级物理科段考试卷 出卷人:李龙军审题人:徐天星时间:2018年10月说明:请把所有题的答案都做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 × 4分 = 32分) 1、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 ...矢量的是: A. 速度 B. 加速度 C. 路程 D. 力 2、下列各种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A、动力 B、拉力 C、摩擦力 D、支持力 3、下列哪组的合力不可能 ...为4N: A、8N与2N B、18N与20N C、7N与7N D、98N与100N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向空中的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重力和抛力的作用 B.卡车拉着拖车前进,卡车施加给拖车的力是动力,而拖车施加给卡车的力是阻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D.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D.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也不可能受动摩擦力作用 6、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 ...发生的是: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加 B.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 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D.加速度(不为零)不变,速度也不变 7、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那么: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B.桌面发生形变,木块没有发生形变 C.木块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而产生 D.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桌子本身的重力而产生 8、一物体沿长为a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由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末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为: A.a∕4 B.a(2-1) C.a∕2 D.a∕2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大泊职业中学2019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大泊职业中学2019年高一物理下学 期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多选)如图所示,半径为20cm的轻质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一端系一质量m=2kg的物体,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并施一恒定的拉力F=25N,已知A为滑轮边缘上的点,B到滑轮中心的距离等于滑动半径的一半。设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轮与细绳没有相对滑动,绳子拉力处处相等,且不计一切阻力,那么(g取10m/s2) A.A、B均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在F作用下,物体从静止开始,2s末B点的线速度是2.5m/s C.在F作用下,物体从静止开始,2s末A点的角速度是250rad/s D.在任何时刻,A点的角速度总是等于B点的角速度 参考答案: B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AD 3. (多选)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固定于竖直面内,轨道内侧光滑,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轨道内做圆周运动中,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轨道,对此时的小球有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向心力等于重力mg B.轨道对小球的压力等于mg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等于g D.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 参考答案: ACD 由题意小球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轨道,说明小球在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跟 ,可以知道,所以选项ACD正确。 4. 如图五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运动及受力情况是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拉力大于重力 D、拉力小于重力 参考答案: AC 5. 一个小球以3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后经过0.1s以2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则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 A.10m/s2,方向向左 B.10m/s2,方向向右C.50m/s2,方向向左 D.50m/s2,方向向右

2019年最新题库 长郡中学高一年级物理科期末考试卷

长郡中学高一年级物理科期末考试卷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8 小题共 32 分) 1.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两个速度大小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合运动是加速运动时,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加速运动 D 、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如右图所示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a 在赤道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卫星可能的轨道为 a 、b 、c ② 卫星可能的轨道为 a 、c 北 ③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 a 、c ④ 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 a. A.①③是对的 B.②④是对的 b a C.②③是对的 D.①④是对的 c 3.一个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 0.025s ,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 运动,经过 0.17s 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A .正在向右做减速运动 B .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C .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 D .正在向左做加速运动 4. 如图,有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现 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移动距离 L ,则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 、0; B 、μmgL cos θ; C 、mgL sin θcos θ; D 、 μ mgL sin θ. 5.下面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弹性小球自由下落,落在竖直弹簧上, 将弹簧压缩后又被弹簧弹起来.(不计空气 阻力) B 、拉着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C 、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 D 、飞行的子弹击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6.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 υ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 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个球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时的速率: A 、上抛球最大 B 、下抛球最大 C 、平抛球最大 D 、三个球一样大 7. 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 F 和发动机的即时功率 P 的变化情况是(设火 车受到的阻力一定): A 、F 增大,P 增大; B 、F 不变,P 增大; C 、F 不变、P 不变; D 、F 增大、P 不变.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横村职业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横村职业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 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邻两个1 s 内的位移之差为9.8 m B.1 s,2 s,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C.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 D.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 参考答案: B 2. (单选)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像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 s~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 s~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参考答案: D 3. 在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用两根轻绳跨过两个固定的定滑轮接在小车上,两端分别 悬挂质量为2m和m的物体A、B,当小车静止时两绳分别平行、垂直于斜面,如图所示。不计

滑轮摩擦,现使A、B位置互换,当小车再次静止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车的质量为m B.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不变 C.原来垂直斜面的绳子现位于竖直方向 D.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比原来要大 参考答案: C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边向碗底滑动,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若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 擦力是Ff,则物块与碗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B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线密集处场强大,电势高 B沿电场线方向场强减小,电势降低

长郡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20~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B.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C.一定与末速度方向相同 D.一定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15.在下列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16.如图所示,甲从A 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 地,当甲前进距离为1x 时,乙从距A 地2x 处的C 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 地,则AB 两地距离为 A.1x +2x B.12214)(x x x + C.)(42121x x x + D.1 212 21)()(x x x x x -+ 17.如图所示,一同学用双手(手未画出)水平对称地用力将两长方体课本夹紧,且同时以加速度a 整直向上匀加速捧起。已知课本A 质量为m ,课本B 质量为2m ,手的作用力大小为F ,书本A 、B 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可分析出此过程中,书A 受到书B 施加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F B.2μF C. 2 1 m(g+a) D.m(g+a) 18.拍苍蝇与物理有关。市场出售的苍蝇拍,拍把长约30cm ,拍头是长12cm 、宽10cm 的长方形。这种拍的使用效果往往不好,拍头打向苍蝇,尚未打到,苍蝇就飞了。有人将拍把增长到60cm ,结果一打一个准。其原因是 A.拍头打苍蝇的力变大了 B.拍头的向心加速度变大了 C.拍头的角速度变大了 D.拍头的线速度变大了 19.如图所示.小球甲从A 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 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 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θ=45°.已知BC 高h ,不计空气的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A.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gh B.甲、乙两小球到达C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 2 C.A 、B 两点的高度差为 h 2 2 D.A 、B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2 h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长郡中学218-1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題(共15小题,其中1~10题为单选,11~15为多选,15×3分=45分) 1,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则有 A.此图纸带加速度最大B.此图纸带平均速度最小 C.此图纸带平均速度最大D.此图纸带加速度最大2.有以下几种情景:①轿车在十字路口转弯,轿车仪表盘上速度计的示数不变;②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③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卡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④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下列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仪表盘上速度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汽车转弯时速度不变 B.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C.卡车紧急刹车的过程,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也很大 D.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3.某同学要从长沙乘高铁到深圳,网上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通过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这里的11:47是指时间间隔 B.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是因为选择了树为参考系 C.从长沙到深圳所用时间为3小时24分,若全程728km,则此行程平均速率的大小约为214km/h D.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能看成质点 4.某质点做加速度大小为2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每隔1s増大2m/s2 B.质点在任意1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2s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差的大小一定为8m D.质点在第一个2s内、第二个2s内、第三个2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一定为1:3:5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第1s内和第3s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方向相同 B.前1s内和前3s内质点运动的路程相同 C.在第1s末,第3s末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试题(卷)与答案

高一物理测试题 2017.11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 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 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第5s内的速度是6m/s,这里的6m/s是指瞬时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这里的36km/h是指瞬时速度 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 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含解析)

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9题为单选题,10~13题为多选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A.时刻 B.加速度 C.路程 D.速率 ★2.下列奥运会项目中记录运动员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击剑 B.蹦床 C.平衡木 D.自行车 3.为了打击高速上的超速现象,高速上有区间测速和定点测速两种方式。假若某路段长度30km,某轿车通过该路段用时20min,该路段区间测速限速80km/h,该路段某处定点测速限速100km/h,则 A.在区间测速路段未超速,在定点测速处未超速 B.在区间测速路段超速,在定点测速处未超速 C.在区间测速路段超速,在定点测速处不一定超速 D.若定点测速时超速,则区间测速时一定也超速 4.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正东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开始沿正东方向,当加速度a的数值由某一值均匀减小到零又反向均匀增大到该值,关于速度和位移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先减小后增加 B.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C.位移先减小后增加 D.位移先增加后减小 5.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 乌龟的运动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和兔子在t3时刻相遇 C.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置x3

学而思高一物理讲义

第一讲直线运动4级公式法运动学计算 循序渐进:阶梯成长体系 本讲难度:★★★★☆ 高考难度:★★★☆☆ 直击高考:高考考点分值 高考比重平均0~6分 高考初级考点(概念层面)物理抽象概念应用 高考中级考点(间接考察)运动学基本公式 高考高级考点(综合考察)运动状态分析 高考考题20062007200820092010 例题18 画龙点睛:重点中学试题 1.(09北京四中期中)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 【答案】C D

知识点睛 一、知识网络图 二、 例题精讲 概念纠错题 机械运动 【例1】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有() A.人体心脏的跳动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小提琴琴弦的颤动D.电视信号的发送【答案】D 质点 【例2】在下列各运动的物体中,可视为质点的有()A.汽车的后轮,研究汽车牵引力的来源 B.沿斜槽下滑的小钢球,研究它沿斜槽下滑的速度

C.人造卫星,研究它绕地球的转动 D.海平面上的木箱,研究它在水平力作用下是先滑动还是先滚动 【解析】A与汽车的结构形状有关不能看成质点,D与木箱的结构有关,因为判断滚动要考虑杠杆因素【答案】B C 匀速与匀变速 【例3】下列运动中,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匀速转动的旋转餐厅 B.公共汽车在两个车站间的直线运动 C.国庆阅兵时军人正步走过主席台 D.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后的落体运动 【答案】C 【例4】速度及加速度的定义是运用了() A.控制变量法B.建立物理模型法C.等效替代法D.比值法 【答案】D 【例5】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位移内速度的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答案】B 【例6】关于加速度和速度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 B.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表示了速度变化快 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D.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解析】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对,加速度越来越大时,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快,但速度不一定越来越大,A错;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与速度是否同向,若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D对. 【答案】B D 概念应用题 参考系 【例7】在无云的夜晚,看到月亮停在天空不动;而在有浮云的夜晚,却感到月亮在很快移动这是因为此时我们选择了为参考系的缘故,而此时必须是有风的夜晚,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答案】浮云、浮云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一) 物理 得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为三个光滑轨道,且左侧均为倾角相同的直轨道.甲右侧是水平轨道,乙右侧是向下凹的圆弧轨道,丙右侧是向上凸的圆弧轨道,三个轨道水平方向距离相同图中虚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现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从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轨道的右端时速度大小相等,三个小球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轨道上的小球先到达右侧 B.乙轨道上的小球先到达右侧 C.丙轨道上的小球先到达右侧 D.三个轨道上的小球同时到达右侧 2.固定斜面上的物体A用跨过滑轮的细线与小砂桶相连,连接A的细线与斜面平行,不计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若要使物体A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砂桶中砂的质量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1和m2(m2>0),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求出

A.物体A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体A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2kg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45°角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支持力m恰好为零.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为 B.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为0 C.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水平向左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为m/s2,方向斜向右上,与水平方向成45°角 ★4.质量为m的物体P置于倾角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与小车,P 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v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θ2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的速率为v B.p的速率为vsinθ2 C.P处于超重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