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表征DSC-2014
透明成核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透明成核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性能的影响雷佳伟,李建,陈艺丹,邓起垚,吴希(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82)摘要: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中韩石化”)在STPP装置开发了透明聚丙烯(PP)。
研究了透明成核剂NA1及NA2对无规共聚PP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加入透明成核剂,无规共聚PP的透明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结晶性能均得到改善。
当透明成核剂含量在0.15%~0.2%时,NA1对无规共聚PP透明性能的改善作用优于NA2;当透明成核剂含量在0.25%时,NA2对无规共聚PP透明性能的改善作用优于NA1。
此外,NA2对无规共聚PP的结晶性能及黄色指数的改善作用均优于NA1。
关键词:无规共聚聚丙烯;透明成核剂;结晶;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Q32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962(2023)01-0019-03Effect of transparent nucleating agent on the properties ofrandom copolymer polypropyleneLei Jiawei,Li Jian,Chen Yidan,Deng Qiyao,Wu Xi(ZHSH(Wuhan)Petrochemical Company,Wuhan430082,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ZHSH(Wuhan)Petrochemical Company developed transparent polypropylene(PP) in the STPP plant.The effect of transparent nucleating agents NA1and NA2on random copolymerization of PP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parent properties,mechanical properties,heat resistance and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of random copolymerized PP were improved by adding transparent nucleating agent.When the content of transparent nucleating agent was 0.15%-0.2%,NA1had better effect on the transparency of random copolymerization PP than that of NA2.When the content of transparent nucleating agent was0.25%,NA2had better effect on the transparency of random copolymerization PP than that of NA1. In addition,NA2had better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of the crystallization property and yellow index of random copolymerization PP than NA1.Keywords:random copolymerization polypropylene;transparent nucleating agent;crystallization;mechanical property聚丙烯具有重量轻、耐热性、耐腐蚀性好和易成型加工等特点[1],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包装及医疗器材等领域。
硬脂酸对聚氯乙烯加工性能的影响究

硬脂酸对聚氯乙烯加工性能的影响究发布时间:2022-07-12T08:26:51.618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4期作者:罗斌[导读] 考察了硬脂酸用量对聚氯乙烯( PVC) 加工及性能的影响。
宁夏青龙塑料管材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2摘要:考察了硬脂酸用量对聚氯乙烯( PVC) 加工及性能的影响。
通过流变实验及其他表征手段研究硬脂酸的润滑效果。
研究表明,在钙锌配方体系中,硬脂酸在一定添加量下呈现明显的推迟塑化作用,而在用量超过一定量又可以略微提前塑化。
研究发现,在有机锡体系下,聚乙烯蜡( PE 蜡) 与硬脂酸存在交互作用,可以推测硬脂酸的推迟塑化效果是PE 蜡与硬脂酸的协同作用带来的。
硬脂酸用量增加到一定量能使混配料表观密度增大,表明混配料平均粒径减小,推测这是塑化时间缩短的原因。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样条断面发现,随着硬脂酸用量增加,断面平整度下降,塑化程度呈下降趋势。
通过对挤出管材进行性能测试,发现随着硬脂酸用量增加,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这也表明塑化程度下降。
关键词:聚氯乙烯; 硬脂酸; 塑化程度; 流变实验; 润滑剂狭义上的聚乙烯蜡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均聚聚乙烯;广义上来说聚乙烯蜡还包括改性的聚乙烯蜡和共聚的聚乙烯蜡。
通常如果一种聚乙烯聚合物,无法像树脂那样提供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不可以作为单一材料加工成最终具有一定功能的制品,我们都可以把它归为聚乙烯蜡。
聚乙烯蜡分为好多种类,按照其来源分为聚合法,热裂解法,副产物。
聚合法聚乙烯蜡是指采用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乙烯蜡,按照聚合方法不同又分为几类:自由基聚合,齐格勒-纳塔聚合,茂金属催化聚合,还有专有聚合技术。
热裂解法指的是以PE 树脂为原材料,采用螺杆挤出或反应釜进行高温裂解,将聚乙烯树脂或回收聚乙烯塑料裂解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蜡,与聚合法的聚乙烯蜡相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来自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会析出,有时难以避免会有黑点产生。
AM_AA_AMPS_AMC_14_S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_王玉鹏

第27卷第1期2006年2月青岛科技大学学报Jour nal of Qing 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V ol.27No.1Feb.2006文章编号:1672-6987(2006)01-0001-04AM/AA/AMPS/AMC14S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王玉鹏,武玉民*,于跃芹,许军,陈庆芬(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摘要:以丙烯酰胺(AM)单体为主要原料,引入疏水缔合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AM C14S)和辅助共聚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 PS),选择氧化还原/水溶性偶氮化合物复合引发体系,采用胶束聚合技术和前加碱共水解法,制备了耐温抗盐驱油聚合物AM/AA(丙烯酸)/AM PS/AM C14S产品。
考察了偶氮化合物W-58、单体AM C14S 用量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当偶氮化合物W-58用量为310@10-4g#g单体-1、AMC14S质量分数为012%~015%时,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耐温抗盐性能较好。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剂;AM/AA/AM PS/AM C14S共聚物;耐温抗盐中图分类号:T Q316.344文献标识码:AS 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M/AA/AMPS/AMC14S C opolymerW ANG Yu-peng,WU Yu-min,YU Yue-qin,XU Jun,CHEN Qing-fen (College of Ch emical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266042,Chin a)Abstract:U sing acry lamide(AM)as m ain raw material,2-acry lamido tetradecane sulfo-nic acid(AM C14S)as hy dro phobic comonom er,2-acrylamido-2-methy lpr opane sulfonic acid(AMPS)as assistant com onomer,and ox idation-reduction/w ater-soluble azocom-po und as co mplex initiato r sy stem,the AM/Acrylic A cid(AA)/AM PS/AM C14S copo-l ym er w as prepared by micellar poly merization.The effects o f the do sage of W-58and AM C14S on the m olecular w eight w ere ex amined.The structure of the co po lymer w as characterized by IR.T he r esults sho w ed that w hen the dosage of W-58w as310@10-4 g/(g m ono mer)and that of AM C14S w as012w t%-015w t%,the molecular w eight reached the maximum,and the copolymer was of better tolerance to temperature and salt.Key w ords:oi-l displacing ag ent;AM/AA/AM PS/AM C14S copolym er;tem perature-r e-sistant and salt-tolerant目前,我国东部油田大都处于高含水期或特高含水期,先后进入了三次采油阶段[1]。
用调制式DSC测量高聚物的结晶度

用调制式DSC测量高聚物的结晶度
朱支蔷;张弓
【期刊名称】《化学世界》
【年(卷),期】2000(0)S1
【摘要】用 MDSC测定了结晶高聚物 SPS初始结晶度 ;PA6和 PA6 6嵌段共聚物不同的晶形组成和相溶性。
还研究了
【总页数】1页(P135-135)
【关键词】结晶高聚物;SPS;PA6;PA66;MDSC
【作者】朱支蔷;张弓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海石化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1
【相关文献】
1.高聚物结晶度的X射线衍射测定 [J], 范雄;源可珊
2.应用DSC测量HDPE熔体的热性能参数:Ⅰ.熔融热焓与结晶度 [J], 梁基照
3.调制式DSC测定聚乙烯的结晶度 [J], 解云川;张乾;范晓东
4.调制式DSC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J], 解云川;范晓东
5.用MDSC测量高聚物的结晶度 [J], 王国男;林金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简介

聚合物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之蔡仲巾千创作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差热分析(D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它被界说为:在温度法式控制下, 丈量试量相对参比物的热流速随温度变动的一种技术.简称DSC(Diffevential Scanning Calovimltry).DSC技术克服了DTA在计算热量变动的困难, 为获得热效应的定量数据带来很年夜方便, 同时还兼具DTA的功能.因此, 近年来DSC的应用发展很快, 尤其在高分子领域内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经常使用于测定聚合物的熔融热、结晶度以及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 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 g;研究聚合、固化、交联、分解等反应;测定其反应温度或反应温区、反应热、反应动力学参数等, 业已成为高分子研究方法中不成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目的和要求了解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基来源根基理及应用范围, 掌握测定聚合物熔点、结晶度、结晶温度及其热效应的方法.二、实验原理DSC和DTA的曲线模式基秘闻似.它们都是以样品在温度变动时发生的热效应为检测基础的, 由于一般的DTA方法不能获得能量的定量数据.于是人们不竭地改进设计, 直到有人设计了两个自力的量热器皿的平衡.从而使丈量试样对热能的吸收和放出(以赔偿对应的参比基准物的热量来暗示)成为可能.这两个量热器皿都置于法式控温的条件下.采用封闭回路的形式, 能精确、迅速测定热容和热焓, 这种设计就叫做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体系可分为两个控制回路.一个是平均温度控制回路, 另一个是差示温度控制回路.在平均温度控制回路中, 由法式控温装置中提供一个电信号, 并将此信号于试样池和参比池所需温度相比力, 与之同时水平控温的电信号也接到记录仪进行记录.现在看一下法式温度与两个丈量池温度的比力和控制过程.比力是在平均放年夜器内进行的, 法式信号直接输入平均放年夜器, 而两个丈量池的信号分别由固定在各丈量池上的铂电阻温度计测出, 通过平均温度计算器加以平均后, 再输入平均温度放年夜器.经比力后, 如果法式温度比两个丈量池的平均温度高, 则由放年夜器分别输入更多的电功率给装在两个丈量池上的自力电热器以提高它们的温度.反之, 则减少供给的电功率, 把它们的温度降到与法式温度相匹配的温度.这就是温度法式控制过程.DSC与DTA所分歧的是在丈量池底部装有功率赔偿器和功率放年夜器.因此在示差温度回路里, 显示出DSC和DTA截然分歧的特征, 两个丈量池上的铂电阻温度计除供给上述的平均温度信号外, 还交替地提供试样池和参比池的温度差值△T.输入温度差值放年夜器.当试样发生放热反应时, 试样池的温度高于参比池, 发生温差电势, 经差热放年夜器放年夜后送入功率赔偿放年夜器.在赔偿功率作用下, 赔偿热量随试样热量变动, 即表征试样发生的热效应.因此实验中赔偿功率随时间(温度)的变动也就反映了试样放热速度(或吸热速度)随时间(温度)的变动, 这就是DSC曲线.它与DTA曲线基秘闻似, 但其纵坐标暗示试样发生热效应的速度(热流率), 单位为毫卡(毫焦)/秒, 横坐标是时间或温度, 即 dH/dt —t (时间或温度T)曲线(见图6-2).图6-2 dH/dt—t (时间t或温度T)曲线同样规定吸热峰向下, 放热峰向上, 对曲线峰经积分, 可得试样发生的热量△H.1.DSC与DTA的分歧DSC与DTA相比, 虽然曲线相似, 但表征有所分歧.DTA测定的是试样与参比物的温度差, 而DSC测定的是功率差△Hc,功率差直接反应了热量差△Hc, 这是DSC进行定量测试的基础.在DTA方法中, 当试样发生热效应时, △T≠0, 此时样品的实际温度已不是法式升温所控制的温度, 这就发生了样品和基准物温度的纷歧致.由于样品池与参比池在一起, 物质之间只要存在温度差, 二差之间就会有热传递, 因此给定量带来困难, 在DSC方法中, 样品的热量变动由于随时获得赔偿.样品与参比物无温差△T=0, 二物质间无热传递.因此在DSC测试中不论样品有无效应, 它都能按法式控制进行升、降温.而最重要的是在DTA中仪器常数K(主要表征的是热传导率)是温度的函数, 即仪器的量热灵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所以它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是——变量, 需经多点标定, 而DSC中K值与温度无关, 是单点标定.2、DSC曲线的标定(1)温度的标定DSC与DTA一样, 同样需要对温度进行标定, 由于DSC求测的是样品发生的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 因此仪器温度示值的标准性非常重要.固然仪器在出厂之时进行过校正.但在使用过程中仪器的各个方面会发生一些变动, 使温度的示值呈现误差.为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需要经常对仪器的温度进行标定, 标定的方法是采纳国际热分析协会规定的已知熔点的标准物质(见表1).99.999%的高纯铟、高纯锡、高纯铅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进行仪器标定, 具体方法是将几种标准物分别在DSC仪上进行扫描.如果某物质的DSC曲线上的熔点与标准不相符.说明仪器温度示值在该温区呈现误差.此时需调试仪器该温区温度, 使记录值即是或近似于标准值(仪器调试方法见仪器说明书).表1标准物质的转变温度及热量3. 影响DSC曲线的因素DSC的原理及把持都比力简单, 但要获得精确结果必需考虑诸多的影响因素.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仪器因素及样品影响因素.(1)仪器影响因素a.气氛的影响:气氛可以是惰性的, 也可以是介入反应的, 视实验要求而定.测按时所用的气氛分歧, 有时会获得完全分歧的DSC曲线.例如某一样品在氧气中加热会发生氧化裂解反应—先放热, 后吸热;如在氯气中进行, 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吸热反应.二者的DSC曲线就明显分歧.气氛还可分为静态和静态两种形式.静态气氛通常是密闭系统.反应发生后样品上空逐渐被分解出的气体所布满.这时由于平衡的原因会招致反应速度减慢.以致使反应温度移向高温.而炉内的对流作用使周围的气氛(浓度)不竭的变动.这些情况会造成传热情况的不稳定.招致实验结果不容易重复.反之在静态气氛中测定,所发生的气体能不竭田主静态气氛带走.对流作用反而能坚持相对的稳定, 实验结果易重复.另外气体的流量应严格控制一致.否则结果将不会重复.b.温度法式控制速度:加热速度太快, 峰温会偏高, 峰面积偏年夜, 甚至会降低两个相邻峰的分辨率.对聚合物的玻璃化的转变来说, 是一个分子链段运动状态的松弛过程.对升(降)温速度有强烈依赖性.升温速度较慢时, 年夜分子链段即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吸热解冻.使T g向高温移动, 当升温速度极慢时, 则根本观察不到玻璃化转变.因此, 通常采纳10℃/分.(2)样品因素a.试样量:试样量同参比物的量要匹配, 以免两者热容相差太年夜引起基线漂移.试样量少, 峰小而尖锐, 峰的分辨率高.重视性好.并有利于与周围控制气氛相接触.容易释放裂解产物, 从而提高分析效果;试样量年夜, 峰年夜而宽, 峰温移向高温.但试样量年夜, 对一些细小的转变, 可以获得较好的定量效果.对均匀性差的样品, 也可获得较好的重复结果.b.试样的粒度及装填方式:试样粒度的年夜小, 对那些概况反应或受扩散控制反应(例如氧化)影响较年夜.粒度小、峰移向高温方向.装填方式影响到试样的传热情况, 尤其对弹性体.因此最好采纳薄膜或细粉状试样, 并使试样铺满盛器底部, 加盖封紧, 试样盛器底部尽可能平整.以保证和样品池之间的加盖接触.三、实验仪器及样品DSC ----METTLER TOLEDO TA 公司生产样品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四、实验步伐1、样品的准备与称量先将样品用到片切碎, 放入卷边铝锅内,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10mg±.1mg), 同时称取等重的参比物α—Al2O3, 加盖后分别在卷边机上卷边压紧(此环节要求仔细、清洁).2、接通室内总电源, 翻开稳定电源, 一分钟后开高压开关, 使电压稳定在220伏.(需要氮气气氛时, 可翻开高压钢瓶, 将气氛流量计调在一定的刻度, 接通DSC炉气管).3、翻开炉盖, 放上平安板, 将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入样品池和参比池中, 加盖盖好, 关闭炉盖.同时, 接通数学温度控制器, 热量赔偿测定器及记录仪的电源, 将温度预置上、下限分别拔至160℃~50℃, 升温速率选在10℃/分档.热量量程拔至5mcal/秒档.走纸速度为16mm/分.4、设置方法进行计算机实验.五.数据处置1、温度简直定DSC曲线峰温简直定一般有三种方法, 一是采纳峰顶温度为峰温;二可从峰两侧最年夜斜度处引切线、相交点对应的温度为峰温;三则由峰的前部斜率最年夜处作切线与基线延长线相交的所谓外推始点的对应温度为峰温.玻璃化转变是一个自由体积松弛过程, 其实不是热力学的相交, 故在升温的过程中没有热效应发生, 只是由于运动单位的变动.使比热发生突变.使DSC曲线的基线向下偏移, 形成一台阶形, 玻璃化转变前的基线沿线与转折沿线的交点温度即为T g, 或者在基线发生转折之处, 即玻璃化转变前后的直线部份取切线.再在转折曲线上取一点, 使其平分两切线间的距离, 此点对应的温度为T g.2、根据DSC图测定出熔融温度、结晶温度, 计算出结晶度.五.思考题1、DSC测试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有那些?2、简述DSC与DTA的分歧.DSC的基来源根基理使什么?在聚合物研究中有那些用途?六.DSC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DSC 方法以其优越的热量定量性能, 在高聚物研究中发展极为迅速, 而且已经成为高聚物惯例测试和基本研究手段, 应用面较广, 但限于篇幅, 在此只将主要方面加以简介.1、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 g的测定T g是表征高聚物性能的重要参数, 通过测定高聚物的T g可以获很多方面的性能与结构关系的信息.测定分歧高聚物的T g可以判断分子柔顺性的分歧, 凡与分子运动有关的性能都可通过T g的测定来证实.对同种交联高聚物, 通过测定其T g的年夜小, 可以推决绝联水平的不同.也可通过T g的测定来研究高聚物共混结构.显微镜法可直接观察到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但不能准确地测得两种聚合物到达分子级混合的水平.但通过T g的测定可以判断分子级混合的水平.若两组分完全到达分子级的混合, 形成均相体系, 只有一个T g;如果两分组完全没有分子级的混合, 界面明显, 存在两个与原组分相同的T g;如果两组分之间具有一定水平的分子级混合时, 界面层占有不成忽略的位置, 这时仍有两个T g, 但彼此靠近.分子级混合的水平越年夜, 相互靠近的水平亦越年夜.同时, 两相之间的界面层也可能暗示出不太明显的第三个玻璃化转变区.需要指出的是橡胶的T g一般在0℃以下, 要带有高温装置的才华测定, 而SR-1型DSC仪可测定室温以下的T g, 一般测定非晶型塑料的T g, 如PVC, PS以及未拉伸的非晶PET等.2、DSC法测定橡胶的硫化, 热固树脂的固化过程DSC法可以测定出橡胶混炼胶的硫化峰温以及硫化热效应,通过硫化峰温的高低以及峰宽(半高宽或峰宽)来分析硫化体系的硫化温度, 硫化反应速度等, 对筛选配方的硫化体系, 研究增进剂的并用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增进剂CZ的硫化放热峰, 峰温高、峰形窄(见图9-11).说明其发生硫化反应的温度高, 反应速度快, 即所谓后效应性;而增进剂DM的硫化峰温低, 峰形宽, 则说明临界温度低, 反应速度慢.另外还可求出硫化活化能E, 对硫化体系进行理论分析.根据DSC曲线峰还可以获得硫化热效应, 它是评价交联水平的依据, 并可与交联密度, 定伸应力等实验结合起来评价橡胶的交联情况.对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反应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研究.从固化反应的DSC曲线中可以获得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Ta, 峰值温度Tb和终止温度Tc.还可获得固化反应热, 以及固化后树脂的T g.另外通过固化剂的分歧用量对固化热效应影响的研究.对选择合适的固化剂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方法还可根据加了固化剂的树脂体系在室温下分歧寄存时间后的固化热效应, 来研究稳定性, 以此确定允许寄存的时间.3、高聚物热稳定性的研究在DSC仪上可以快速地测出高聚物的氧化、环化、裂解峰温及热效应.从而方便地评价高聚物氧化性能及其热稳定性, 而且同样可根据分歧升温速度下的反应峰温作出图求出氧化、环化、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还能通过添加分歧防老剂试样的DSC曲线氧化峰温进行防老剂的筛选, 其实验快速而方便.4、高聚物结晶行为的研究与DTA一样DSC法可以用来测定结晶高聚物的结晶温度和熔点及结晶度(见实验原理), 可以为其加工工艺, 热处置条件提供依据.例如, 用DSC测得未拉伸非晶聚酯得DSC曲线.根据曲线即可确定其薄膜的;拉伸加工条件, 拉伸温度必需选择在T g以上,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117℃以下之间的温度内, 以免发生结晶而影响拉伸, 拉伸后热定型温度则一定要高于152℃, 使之冷结晶完全;但又不能太靠近熔点, 以免结晶熔融.这样就能获得性能好的薄膜.另外, 还可以利用DSC法在等温结晶条件下研究高聚物结晶速度.如结晶起始时间t id;最年夜结晶时间t max;结晶终止时间t∞.5、DSC在高聚物剖析鉴定上的应用DSC法能够快速、简便地对为知样进行剖析鉴定.特别是结晶高聚物, 可根据其熔点的分歧来加以鉴别.例如, 几种尼龙的熔点分歧, 通过DSC测定它们的熔点, 就可能将几种尼龙区别开来.利用DSC法还可以粗略地鉴定结晶共混物的组成, 从曲线中结晶熔融峰的高低可以粗略地估计共混物的比例.对橡胶的鉴别可以通过DSC曲线上T g, 氧化峰温、环化、裂解峰温的不同加以区别.如果有条件, DSC仪可与其它仪器(如裂解色谱、红外光谱)配合, 鉴定效果更加准确.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聚合物表征TGA-2014

PVC分解:两阶模型,四阶模型
第一个阶段(室温~185℃):在此阶段PVC质量损失很少,力学机械性 能基本保持不变,但制品的颜色会逐渐由浅变深。这是因为,在PVC 内部的一些不稳定结构,如“头-头结构、支链、双键”和一些正常的 重复单元上,由于受热、氧和光的激发,形成活性自由基。这时,会 有少量的HCl生成 第二个阶段(185℃~375℃):这个阶段是PVC降解的最主要的时期。吸收 一定的热量以后,大量的含氯链段会以各种方式脱去HCl,在PVC大分子 链上形成一些相邻的多烯烃链段。 第三个阶段(375℃~500℃):PVC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一些结构的重整。 这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作用和反应来完成的,具体包括:结晶、同分异构化、 交联和芳香化等,其中,交联和芳香化都可能通过多烯烃链段的DielsAlder加成反应来完成。这阶段,PVC要损失一部分固定的质量
热氧稳定性
TG thermograms of LLDPE filled with different nano-SiO2 content (air atmosphere) 1:LLDPE 2:U1 3:U2 4:U3
基体热氧稳定性提高的原因分析
1.同热降解 2.由于Nano- SiO2的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孔体积大,对抗氧剂 的吸附作用显著,控制释放作用较强。 SiO2对抗氧剂的吸附作用 及选择性解吸附作用(即控制释放作用)导致了抗氧剂的活性降 低,试样的热氧稳定性显著提高
注意:碱性试样(如NaCO3)不能用石英或陶瓷样品盘; 铂对加氢和脱氢的有机化合物和某些无机化合物有催 化活性。
2.升温速率:升温速率越大,所得特征温度越高 3.气氛:一般采用动态气氛,热降解用氮气,热 氧降解用空气或氧气
TG与DTG曲线
TG曲线: 横坐标:T或t 纵坐标:wt%或w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二醇共聚醚酯热性能研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二醇共聚醚酯热性能研究任军;孙君;邱殿銮;戴礼兴【摘要】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二醇共聚醚酯(PET/PPG),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热分析(DMA)等研究了材料的结构与热性能,1H-NMR结果证明了 PET/PPG共聚物结构的存在,而且共聚物的组成与投料比非常接近;热分析的结果表明,聚醚链段的引入对热稳定性和熔融温度的影响不大,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温度、冷结晶焓、储能模量、损耗正切的峰温均有明显下降。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 propylene glycol copolyether-ester has been prepared by molten polycondensation.Struc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1 H-NMR,TGA, DSC and DMA.1 H-NMR result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structure of PET/PPG copolymers and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copolymers were very near the reactant ratio.Thermal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PPG had almost no effect on the thermal degradability and melting point of the copolymer,but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cold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crystallization enthalpy,storage modulus as well as the temperature of maxtanδdecreased obviously.【期刊名称】《合成技术及应用》【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PET;PPG;共聚醚酯;热性能【作者】任军;孙君;邱殿銮;戴礼兴【作者单位】吴江新民化纤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228;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 21512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 21512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 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42.25利用共聚提高性能和改善功能是提高聚酯附加值的一种重要手段[1]。
枫香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压敏胶的性能

枫香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压敏胶的性能邢珍珍;陈朱辉;岳贤田;曾韬【摘要】以混合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枫香树脂为增粘剂,过硫酸铵( 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OP-10)为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枫香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研究枫香树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凝胶率、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以及压敏胶( PSA )粘接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枫香树脂一定的质量分数范围内,随着枫香树脂用量的增加,分子量、凝胶率、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随之增加。
枫香树脂的适宜用量为质量分数10.0%,此时压敏胶的初粘力为16#,180°剥离强度为10.12 N·25 mm-1。
%Chinese Sweetgum Resin/acrylate composite emulsion was prepared by pre-emulsification semi-continu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ith mixed acrylic ester as monomer ,Chinese Sweetgum Resin as tackifying resin ,ammonium persulfate ( APS) as initiator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alkyl phen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OP-10)as emulsifier.The effects of amount of Chinese Sweet-gum Resin on the conversion of monomer ,the gel rate,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bonding performance of PS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mass fraction of Chinese Sweetgum Resin ,with the increase of Chinese Sweet-gum Resin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and gel rate ,thermal stability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And th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was obtained and its probe tack was 16#,peel strength was 10.12 N· 25 mm-1 ,when mass fraction of Chinese Sweetgum Resin was 10%wt.【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6页(P94-99)【关键词】枫香树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压敏胶【作者】邢珍珍;陈朱辉;岳贤田;曾韬【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省生物质绿色燃料与化学品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省生物质绿色燃料与化学品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省生物质绿色燃料与化学品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省生物质绿色燃料与化学品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51.47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储存稳定性、耐候性及涂膜透明性,且水性环保无污染,在胶黏剂、涂料、油墨、纺织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的差别是DTA只能定性或半定量,而DSC的 结果可用于定量分析
样品支持器示意图
DTA参比物:高温焙烧的α-Al2O3
DSC参比物:与样品盘相同的空样品皿
功率补偿型DSC测量原理
——动态零位平衡原理 • 通过外界对样品池或参比池补偿一定的 功率而使两者之间的T=Ts-Tr0; • DSC是通过测定试样与参比物所吸收的 功率差来代表试样的热焓变化。
。 Tm 定义
• 与聚合物熔体平衡的一组大晶体的熔点。
•
。 在Tm 下熔融的晶体是该聚合物最完善
的结晶。具有最小的自由能。 •
。 Tm
> Tm
。 Tm 的确定
• 聚合物平衡熔点不能被直接测定,但可 通过DSC实验由Hoffman-Weeks方程求得 Tm=Tm0(1-1/γ)+Tc/γ
γ为片层增厚因子
P
P
P
Increasing time
Avrami方程:
ln[ ln(1 X (t )] ln k n ln t
取两次对数
等号左侧对lnt作图,截距为lnk,斜率为n
ln[-ln(1-)]
高转化率下发生偏离 n
lnt
dQ/dt
ti
t
t1/2 S0
tf
DSC法
St X (t ) S0
影响DSC实验结果的因素
• 扫描速率 • 试样用量
• 试样粒度 • 气氛
扫描速率
灵敏度高 分辨率低
扫描速率快
热滞后严重 转变温度偏高 当吸放热峰不明显时,可加大扫描速率(测玻璃化温度)
扫描速率
灵敏度低
扫描速率慢
分辨率高
所测转变温度偏低
两个(或多个峰)无法分开时,可降低扫描速率
试样用量
灵敏度高
2. 共混物相容性判断
AB3 A/B完全相容 AB2 A/B部分相容 AB1 A/B不相容 A B A、B纯组分
3 .聚合物平衡熔点( 的测定
。 Tm )
• 通常,聚合物的熔融会被一些现象所复
杂化,由于材料制备方法也会处于不同 的结晶状态,故实验测得的熔点(表观 熔点)并不能表征聚合物本身的特性。 因此为了考察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熔融 行为,必须用平衡熔点来表征,只有它 才不受样品制备和测定条件的影响。
试样粒度
粒度越大 热阻越大 特征温度及熔融热焓越低。 通常切(剪)细
气氛
为避免氧化的发生,一般采用惰性气 体以恒定流速流过样品周围-保护气 体 如N2、Ar、He等。不同气氛热导率不 同(He大),导致测定特征温度不同
DSC的三项校准
• 基线:相同升温速率、气氛 • 温度:标准样品(高纯铟、铅、锡、偶氮苯 等,铟Tm =34.6) • 热量:标准样品(铟ΔH=21.6J/g)
热分析方法的分类(ICTA)
测试性质 质量 方法名称 热重法 等压质量变化分析 逸出气检测 放射热分析 逸出气分析 热微粒分析 升温曲线测定 差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 热膨胀分析 热机械分析 动态热机械法 热发声法 热传声法 热光学法 热电学法 热磁学法 缩写名称 TGA EGD EGA
温度 热焓 尺寸 力学特性 声学特性 光学特性 电学特性 磁学特性
DSC法测结晶度
Xc H f H 0 100%
其中, Xc ---试样结晶度(%) Hf ---试样熔融热(cal/g或 cal/mol) ΔH0---- 结晶度为 100% 的相同聚合物的熔融热 (cal/g或 cal/mol)
ΔH0的获取: 文献法:如LDPE ΔH0为273cal/g 直接法:用100%结晶样品直接测定其熔融热焓 外推法:取一组已知结晶度试样将熔融热对结晶度作图,为一 直线,外推到结晶度为100%得到ΔH0。
将200℃~230℃,间隔10℃的四个温度下的 OIT值用Origin软件绘出Log OIT与绝对温度 (K)倒数的曲线,拟合直线得到线性方程 Log Y=A+BX。外推可得任意温度下的使用 寿命
8.比热容的测定
dH / dt dH cp dT / dt dT
(1)
cp-等压热容
cp dH 1 c (2) m dT m dH dT 将(2)代入(1)得: mc dt dt
液晶的基本知识
热致液晶(thermotropic):只在一定温
度范围内呈现液晶态的物质。
热致液晶有多种晶型:向列型、近晶型 和胆甾型。 溶致液晶(lyotropic)。 :只有在溶于
某种溶剂中才呈现液晶态的物质
DSC 可以测定热致型液晶高分子晶型转变温度和清亮点以及它们 的转变热。
胆甾醇14烷酸酯相变的DSC谱图
DSC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各转变温度的测定 平衡熔点的测定 液晶的研究 冷结晶作用的研究 结晶度 氧化诱导期的评估 比热容的测定 聚合物多重熔融行为的研究 动力学的研究(结晶动力学,固化反应动力 学)
1. 各特征温度及相应热焓的确定
玻璃化温度(Tg)
熔点(Tm) 氧化温度(Tox) 交联(固化)温度 分解温度(Td) 液晶晶型转变温度 结晶温度(Tc)
热分析 (Thermal Analysis)
热分析技术的概述
热分析的定义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
度之间关系的一类技术。 其数学表达式为:P
= f (T),
其中 t 是时间,
式中P为物质的一种物理量,T是物质的温度。 所谓程序控制温度就是把温度看作时间的函数: T = φ (t), 则 P = f (T or t)。
(1)等温结晶动力学 (2)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等温结晶动力学
Avrami方程:
1 X (t ) exp[k (T )t n ]
X(t):t 时刻结晶分数 k(T)—与温度有关的结晶速率常数; n— Avrami指数,与成核机制和结晶形态有关
等温结晶过程的数学描述
结晶过程类似一个古典数学问题:雨点无规地落在水面上 ,每个雨点引起一个波环向四周扩散。
7.氧化诱导期(OIT)的测定
OIT是评价抗氧剂效力最有效的参数。 试样在设定温度下 N2气流中恒温5min DSC曲线为一水平线 N2 O2
计时
由于有抗氧剂的存在,材料 在O2中不会发生氧化。 抗氧剂消耗尽后, 氧化反应迅速并 大量放热
DSC基线往放热方向发生偏移 表明材料开始发生氧化作用。
通过OIT的测定估算含抗氧剂高聚物的使用寿命
结晶不完全的结果(二次结晶)
不同纺速PET卷绕丝的DSC曲线
纺速
常规纺的PET的卷绕丝的结晶度约在2%左右,但在80~100℃时拉伸后
其结晶度可迅速增至50%左右,其结晶速度比不拉伸时可提高1千倍左
右。这是因为在应力作用下,分子链发生取向排列,从而大大促进了 结晶作用。纺速越大,诱导结晶可能性越大。
ln 2 kt
n 1/ 2
(1)
Experimental section
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of PBSU/PVPh blend from the melt was examined by a PerkineElmer Diamond DSC. The sample was melted at 200 C for 3 min to destroy any thermal history, cooled to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c) at a cooling rate of 80 C /min, and then maintained at the Tc until the crystallization was completed. All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under nitrogen purge, and sample weight varied between 4 and 6 mg. The exothermal traces were recorded for the later data analysis.
DSC曲线纵坐标:是试样与参比物的功率差(∆W),也称作热
流率(dH/dt),单位为毫瓦(mW,或cal/g),
DSC曲线横坐标:为温度(T)或时间(t)。
一般在DSC热谱图中,吸热(endothermic)效应用凸起的峰值
来表征 (热焓增加),放热(exothermic)效应用反向的峰表征( 热焓减少)。
样品
温度差 参比物
程序控温
温度
T=f(T)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
样品
功率差 参比物
程序控温
温度
W=f(T)
DSC、DTA的比较
项目 方法 DSC DTA
能定量பைடு நூலகம்窄 小 易达平衡
热焓
温度范围
炉子
温度平衡
不能定量
宽
大
不易达平衡
试样用量多
分辨率低
所测转变温度偏高
一般几mg
试样用量
灵敏度低
试样用量少
分辨率高
所测转变温度偏低
研究实例
DSC traces of PHBV/PBAT 90/10 blend at 20C/min after meltquenching at 100 C/min. Z. Qiu et al. unpublished results
热分析的起源
1887年,法(德)国人第一次用热电偶测温的方法研究粘土矿 物在升温过程中的热性质的变化。
1891年,英国人使用示差热电偶和参比物,记录样品与参照物 间存在的温度差,大大提高了测定灵敏度,发明了差热分析( DTA)技术的原始模型。 1915年,日本 (俄国) 人在分析天平的基础上研制出热天平,开 创了热重分析(TG)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