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教案2.doc

合集下载

《聂耳》教案(精选

《聂耳》教案(精选

《聂耳》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第七单元《人民的音乐家聂耳》,详细内容为:了解聂耳的生平事迹,学习聂耳的代表作品,感受聂耳音乐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事迹,掌握其代表作品,学会欣赏聂耳的音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聂耳音乐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教学重点:聂耳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及音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音乐教材。

学具:笔记本、笔、音乐欣赏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感受其激昂的旋律。

(2)引导学生谈论对这首歌曲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聂耳。

2. 讲解聂耳生平(5分钟)(1)介绍聂耳的生平事迹,强调其在民族音乐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2)展示聂耳的照片、手稿等资料,增强学生对聂耳的直观认识。

3. 欣赏聂耳代表作品(10分钟)(1)播放聂耳的《卖报歌》、《毕业歌》、《大路歌》等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分析作品,了解聂耳音乐的特点。

4. 实践活动(10分钟)(1)分组讨论,每组选一首聂耳的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并在班上分享。

(2)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演唱所选作品,其他同学评价、讨论。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欣赏聂耳的其他作品,并进行简要分析。

六、板书设计1. 聂耳生平2. 聂耳代表作品3. 聂耳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欣赏聂耳的其他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包括作品名称、音乐特点、个人感悟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教学内容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教学内容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义勇军进行曲(欣赏)活动目标:1.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用坚定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动作表现对国歌的感受。

3.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在听到国歌时行注目礼。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听过《义勇军进行曲》,参加过升旗仪式。

物质准备:搜集与国歌背景有关的资料;音乐《义勇军进行曲》;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片断;天安门升国旗时的视频;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初步了解国歌创作的背景。

故事:在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

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

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

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

2.初步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

师指导语:你们在哪里听过这首音乐?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中国的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这一首国歌是很庄严、神圣的。

3.欣赏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师指导语:这段视频里,对你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小结:这首国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情怀。

4.再次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尝试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师指导语:你听了这首乐曲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引导幼儿能用坚定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动作表现对国歌的感受。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义勇军进行曲教案【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材分析:《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知道号角音素和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以及休止符给以歌曲音乐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重点: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教学难点: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合作式、比较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引入中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一)、寻找国歌:请你仔细想想,那些场合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感受国歌思考(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国歌的故事、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人教版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例如请他们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时间安排可以更加合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注意引导他们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表现得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发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我还应该在课堂总结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和旋律: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熟练记忆歌词,正确演唱旋律,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识别和表现进行曲的节奏特点:进行曲节奏鲜明、有力,要求学生能够感知并准确表现这种节奏。
-了解聂耳及其音乐贡献:通过学习聂耳的生平事迹,理解他对我国音乐事业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事迹,学习《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聂耳,了解他的音乐贡献。
-风格理解:教师可以对比其他类型的音乐,让学生通过聆听、分析,总结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如进行曲的节奏有力、旋律激昂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听过国歌响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种自豪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和音乐魅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课本,第三单元为“音乐家故事”,本节课的主题为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材通过介绍聂耳生平事迹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经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歌的由来,感受国歌的激昂旋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谱、唱歌,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聂耳和国歌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经历。

2.学会演唱国歌,感受国歌的激昂旋律。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国歌的旋律和歌词。

2.理解聂耳的创作背景和国歌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聂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欣赏教学:让学生聆听国歌,感受其激昂旋律。

3.学唱教学:教师示范,学生跟唱,反复练习,掌握国歌演唱技巧。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国歌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创意拓展: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国歌的乐谱和歌词。

3.准备聂耳的生平事迹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聂耳小时候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国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激昂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国歌,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国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拓展(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歌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歌的重要性和爱国情怀。

小班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小班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小班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1、义勇军进行曲(欣赏)活动目标:1.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用坚定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动作表现对国歌的感受。

3.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在听到国歌时行注目礼。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听过义勇军进行曲,参加过升旗仪式。

物质准备:搜集与国歌背景有关的资料;音乐义勇军进行曲;视频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片断;天安门升国旗时的视频;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初步了解国歌创作的背景。

故事:在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

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

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

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

2.初步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国歌的庄严、神圣。

师指导语:你们在哪里听过这首音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 教材分析《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及其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并激发他们对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他们对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能够哼唱《义勇军进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哼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欣赏法:学生通过聆听、观看,感受《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3.演唱法:学生通过演唱,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引导学生猜测歌曲的作者,进而引入聂耳的创作故事。

2.讲解:教师详细介绍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意义。

3.欣赏:学生聆听《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4.演唱:学生分组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

6.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在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新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教案3.doc

新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教案3.doc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教案师:请大家看一个视频,说说你看完的感受?生:激动、自豪、师:你为什么激动、自豪?生:因为看到三面五星红旗师:你看到的是三面五星红旗很激动、自豪,从音乐的角度,听到国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大家看到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到激动、自豪?音乐里究竟有什么样的力量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展课题)二、新课教学1、背景介绍(1)在这里我找到了电影《风云儿女》里原版的《义勇军进行曲》,请大家看看师:大家猜猜歌曲中的人物准备去干什么?生:准备去打仗师:歌中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请问是什么时候?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并欲侵吞我国大好河山的时候。

(2)师:由于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掌握着军事大权,他们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东北三省在短短三个月间就沦陷了,在这个图片中深绿色的部分就是已经完全被日本军侵占的国土,随后华北等地区相继沦陷。

我们看看当时日本人残害中国同胞的恶劣行径。

(看地图、看日本残杀义勇军照片)师:大家看了这些图片心情是怎样的?生:愤慨,日本人可恶、残忍……2、国歌的创作师:面对再不抵抗我国将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当时的作者田汉、聂耳是在怎样的状态下创作这个作品的。

师:田汉当时在为《风云儿女》写剧本,他意识到自己将要被逮捕,情急之下就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锡纸上,这首歌词幸存了下来。

聂耳和田汉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他听说田汉被捕的事件后找到了当时《风云儿女》的创编人员,拿到田汉的歌词,随即怀着满腔的热情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后来因为躲避帝国主义的迫害逃亡到了日本。

他将歌曲修改定稿后从日本寄回国内,《义勇军进行曲》一在影片中播出,就像革命的号角一样,全国人民纷纷团结起来参与到抗日活动中去。

很可惜,这时候在日本传来了聂耳溺水不幸身亡的消息,中国失去了一位很天才的音乐家。

师:在这里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聂耳,聂耳原名叫聂守信,因为耳朵比较灵所以改名聂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点教法程序组织教学
新课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型综合唱歌课课时 1
1、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等音乐知识,练
习二拍子的指挥,感受、体验节拍特点。

2、能够用准确的节奏旋律和饱满的情绪背唱国歌,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
过程。

3、能够在演唱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思想感
情。

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等音乐知识,
难能够在演唱的基础上感受、体练习二拍子的指挥,感受、体验节拍特点,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用准确的节奏旋律和饱满的情绪背唱国歌

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对比法、参与实践教具电子琴、录音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
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节课我们结合国歌,把节拍、节奏、节奏型、指挥图
示学习一下。

三、新授
1、了解节拍
节拍拍号含义强弱规律指挥图示
2、认识常用音符、拍子、休止符的名称与时值标记。

X ---全音符4 拍
二拍子、 2/4 以四分音符为一
拍,每小节有 2拍。

X -二分音符 2 拍
X 四分音符 1 拍
X八分休止半拍
O四分休止
O八分音符
例如:《国歌》中的:
05| 323 1|3 0
3、认识基本节奏型
X. X
X. X X
X X
XXXX
X X
认识常见的节奏型5 = 55=三连音
例如:
国歌的第一句。

4、初步感知:
师板书课题,提出思考问题:
思考:歌曲的速度?
歌曲给你的感受或歌曲情绪?
5、乐中体验,学习旋律:
①师范奏旋律,生用钢笔标记三连音;
进行曲速度
讨论:歌曲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受?
②师弹旋律,生模唱;师纠正唱不准的地方。

6、填唱歌词:
模唱
①师弹琴,生小声填唱歌词;
唱歌词
②放声唱歌词;
练习
③重难点反复练习。

7、处理歌曲:
①结合谱例讲解“>”“渐强记号”的作用;
②听录音体会歌曲气势;
生练习
③用连贯、沉着坚定的情绪演唱歌曲。

体会演唱
四、知识扩展,巩固:
1、竖笛练习:师范奏讲解难点,生练习;
讨论合作
2、听录音体会情绪,并演唱;
3、三连音的巩固练习:
4、讨论:归纳总结
①在什么场合能听到国歌?
②国歌代表了什么?为什么要唱好国歌?
③升国旗、奏国歌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情感升华,小结:
结合课堂教学总结,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知识
拓展
情感
升华
微型板书
课后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
1=G 2/4聂耳曲
情绪:雄壮有力,精神饱满
特点:三连音弱起
1、因为把知识点“三连音”放到了新歌教授前,所以在歌曲教授时间的上把握不是特
别理想,最后的歌曲情感处理不够细腻。

可以考虑用开门见山的导入引入课题,在歌曲
情感处理时通过让学生找找看哪一句中,哪几个音有先烈们冒着枪林弹雨前进的感觉?( 三连音处 ) 在学生正确的找到时,用后十六分节奏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三连音更有种向前进的感觉,已掌握知识点。

2、鼓励学生收集与国歌有关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在欣赏教学过程中采取由
学生介绍知识点教师补充说明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有利于培
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