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精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根底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新课讲授〔一〕、寻找国歌:请你仔细想想,那些场合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感受国歌〔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国歌的故事、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2.学生讨论答复,教室补充讲解。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
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
3.播放国歌,学生聆听,体会反思(三)、作业收集关于国歌的音乐知识第二课时一、歌曲导入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新课讲授1、播放国歌,思考〔1〕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
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
〔2〕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字?并加重音记号?鼓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2024-2025学年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
原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散文式自由体新词,句子长短不一。
歌曲从前奏开始,引出后半拍的急切呐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曲作者用突然休止造成种特有的紧迫感,在休止后更突出了“最危险的时候”,紧接着引出人们被迫发出吼声“起来!起来!起来!”在三次情绪递增的激昂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次出现,它像一阵嘹亮的冲锋号声,激励着无数战士和爱国同胞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
结尾时反复强调“前进”两字,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表现了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地演唱《国歌》。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4、通过学习三连音、重音记号等音乐记号,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小段音乐,你来听一听这个旋律你觉得熟悉吗?生:国歌师:看来大家都对我们的国歌的旋律非常熟悉,那么刚刚我们听到的就是国歌的前奏部分,我们的国歌又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来学习这首我们很熟悉的歌曲。
师: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大家知道了国歌,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徽、国旗是什么样的吗?【展示国徽、国旗、国歌】师: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国歌演唱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礼仪?”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3.分析国歌的曲式结构,了解其由引子、主歌、副歌三部分组成。
4.体会国歌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5.了解升国旗、奏国歌的礼仪,培养学生在庄严场合的纪律性和尊重之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并理解国歌的旋律、节奏特点及其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国歌的基本概念。《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我国国歌,它是一首表达民族精神、激励人民斗志的乐曲。它是国家的重要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在重要的国家庆典或国际比赛中,国歌的演奏和演唱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国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传承国歌的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能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能认真欣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我的祖国》1、导入新课:谈谈你对祖国的印象。
2、聆听《我的祖国》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介绍歌曲的首唱者郭兰英(2)、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二、学习《国歌》歌词1、观看记录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的图片资料。
2、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了解词作者田汉英3、学一学(1)、老师领读歌词.(2)、齐读歌词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试着读歌词)(3)、学生领读歌词(4)、介绍田汉三、学习《国歌》旋律1、认识三连音:(1)、聆听全曲(2)、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3)、听一听:(4)、唱一唱:2、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2)、说一说: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注意力度变化。
3、学唱《国歌》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 . 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1、齐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
3、演唱《国歌》。
五、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四篇】国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今天,它仍然激励着我们为振兴中国而勇往直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教学目标:1、能够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自豪地演唱歌曲。
2、介绍国歌的全称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3、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体会《国歌》表达的爱国情感。
4能够认知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音乐整体表现促进作用,并将其用歌声恰当整体表现。
教学重难点: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准备工作:多媒体、琴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教学过程:1、导入:考一考我们的国旗就是什么?我们的国歌是什么?谁能够说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可以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国家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就是我们身份的寓意。
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会调集很多市民,他们都在等候升旗仪式。
当正式宣布升旗仪式已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凝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低唱国歌,对祖国的爱好之情油然而生。
欣赏《升国旗》视频2、演唱一演唱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唱唱《国歌》那么你对国歌介绍多少呢?你晓得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就是谁吗?3、国歌探秘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是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是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1)重音记号“>”“中华民族”聂耳在这里想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用带和不拎记号去展开献唱对照,体会歌词及重音促进作用。
运用重音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用意。
2)对照献唱,传授“下行”科学知识学生唱“起来,起来,起来”的歌谱,并用手势表现旋律走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3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3篇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教学内容:欣赏《国歌》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唱《国歌》和介绍聂耳,使学生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较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三、教学重点: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四、教学难点: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电子琴,课本六、教学过程【导入】1、学生描述国旗: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吗?师:那谁能描述一下国旗是什么样的?2、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场合要升国旗、奏国歌?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说说,在什么样的场合要升国旗、奏国歌呢?同学们想一想。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在奥运会上,当中国的体育健儿获得比赛的冠军,就会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现在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共同感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神圣与庄严!请全体同学起立!【欣赏】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
2、学生总结在国歌奏响时应如何去做。
师:全体同学请坐。
老师刚才发现同学们在听国歌的时候,表情都特别严肃,有的同学还在小声地跟着音乐演唱。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当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每一位同学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呢?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如果我们的胸前都带着红领巾,应该怎样?师:那让我们集体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员队礼。
敬礼!师:请把手放下,我们刚才敬了少先队员的队礼,如果是一名军人应该怎样做?师:那我们就都来当一回军人,一起敬一个非常神气的军礼。
敬礼!师:请把手放下,看来同学们个个都可以当一名神气十足的军人了!刚才做得非常好。
那如果是一名普通的小朋友在观看升旗,他又应该怎样做呢?【创造】再次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师:现在假设我们都来到了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我们就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三种角色。
【结课】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此外,关于国歌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虽然学生们在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他们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表面。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国歌的力量,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一些生动的爱国主义故事,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我爱祖国”,主要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词曲作者田汉和聂耳,学会正确演唱国歌,并能理解国歌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具体内容包括:
1.国歌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词曲作者田汉、聂耳的简介。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和词曲作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在演唱国歌过程中,自然地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演唱国歌,学会倾听、配合,提高团队凝聚力。
5.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探索国歌的不同演绎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国歌的正确演唱:学会国歌的标准旋律、节奏和音准,以及适当的音量和情感表达。
-国歌的历史背景和词曲作者:理解国歌的产生背景、词曲作者田汉和聂耳的贡献,以及国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
-国歌的象征意义:把握国歌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到国歌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举例解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培养尊敬和感恩老师的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如何组织学生分享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使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小学音乐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小学音乐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内容: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3.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教学过程:(一)听赏《国歌》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
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
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
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
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2.可向学生提问: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然后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或幻灯片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教师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学生接唱“真美丽”……教学评价:1.是否能安静地听音乐。
2.是否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
3.是否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而不喊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一)、寻找国歌:
请你仔细想想,那些场合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感受国歌
1.思考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国歌
的故事、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学生讨论回答,教室补充讲解。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
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
3.播放国歌,学生聆听,体会反思
(三)、作业
收集关于国歌的音乐知识
第二课时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1、播放国歌,思考
(1)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
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
“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
(2)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字并加重音记号
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跟随伴奏演唱。
(3)三个“起来”有什么含义
音一个比一个—个高,力度是越来越强,旋律往上走的。
在音乐创作上叫做“上行”。
表现出人民要开始反抗,挺直腰板,推翻压迫和侵略。
2、播放国歌,学生跟唱练习
3、作业:收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现的精神的相关知识
第三课时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跟唱
二、新课讲授
思考,讨论,并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现了中华人民的哪些精神(民族精神、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1、民族精神
(1)学生阅读歌词后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是什么精神。
(2)学生找出重点句。
哪一句歌词最能体现出这种精神(学生找出)
(3)学生唱一唱重点句。
(4)唱准、唱好重点句。
2、下面,我们就把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一句唱好。
(全班齐唱,男、女分组唱,鼓励学生独唱。
)提问:在演唱这一句时,你有什么感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播放国歌,学生跟唱练习
4、作业: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意义所在
第四课时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跟唱
二、新课讲授
1、学生各抒己见,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意义
2、理解国歌
抗战时期,国歌是民族的号角,和平年代,国歌又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是的,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正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你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旋律,你就会感到一种自豪!一种力量!因为在这音符中,你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个伟大民族中的一员!
身为中国人,你能完整地演唱国歌吗你能背唱国歌吗你能唱好国
歌吗
全班带着情感背唱国歌。
3、学生自主练习国歌,体会其内涵
4、作业:收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更多相关知识
第五课时
一、歌曲练习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有感情地跟唱
二、拓展延伸
1、学生各抒己见,将自己收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知识分享到全班
(1)听唱国歌时的礼仪。
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2)举行国旗下的讲话。
(3)升国旗,唱国歌,敬礼。
......
2、学生自由交换各自收集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知识
3、教师简单汇总
4、学生再次齐唱国歌
第六课时(活动课)
学生汇总自己收集的以及从同学那里收集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相关知识,认真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内涵。